中国民俗与文学第三讲.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887376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7.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民俗与文学第三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民俗与文学第三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国民俗与文学第三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国民俗与文学第三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国民俗与文学第三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民俗与文学第三讲.docx

《中国民俗与文学第三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民俗与文学第三讲.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民俗与文学第三讲.docx

中国民俗与文学第三讲

第三讲

中国上巳、寒食、清明节习俗和文学

上巳、寒食、清明也是中国传统社会重要的节日,之所以将它们三个放在一讲,主要是因为它们三个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呈现出融合的趋势,寒食节和清明节,在唐宋以后逐渐合并为一个节日,上巳节在明清已基本消亡,清明节成了几乎所有春季节日的综合与升华。

这三个节日习俗都在中国文学中有鲜明的表现与反映。

一、中国古代社会的上巳习俗与文学

1上巳节及其起源。

上巳节在先秦时期就已起源。

东汉以后,始定禊事为三月三日。

《晋书.礼志》载:

“汉仪,季春上巳,官及百姓皆禊于东流水上,洗濯祓除,去宿垢。

而自魏以后,但用三日,不以上巳也。

”宋代王楙《野客丛书》:

“自汉以前,上巳不必三月三日,必取巳日。

自魏以后,但用三月三日,不必巳也。

”明人谢肇淛《五杂俎》指出:

“三月三为上巳日,此是魏晋以后相沿,汉犹用巳,不以三日也。

”上巳节的起源主要有六种说法。

第一种是祛病祈福说。

东汉末年应劭《风俗通义》指出:

“禊者洁也,故于水上盥洁之也,巳者祉也,邪疾已去,祈介祉也。

第二种说法是胡新生《中国古代巫术》所指出的,源于兰汤辟邪的巫术活动。

古人将兰汤沐浴当作为一种辟邪法术,河滨祓禊礼俗则是集体性的驱妖除邪活动,并在后来增衍出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

第三种说法是陶思炎《风俗探幽》所主张的,源于先民的生殖崇拜活动。

他认为祓禊活动本是男女春日相欢、妇女祈孕的信仰行为,秉执兰草或以香熏草药沐浴,具有唤起性欲的作用,水是神秘的感生物质,可感孕而得子。

第四种说法是成林《三月三溯源》一文所主张的,源于原始社会的性禁忌制度。

他认为原始人为禁止争夺异性而实行性禁忌制度,只是定期地实行性开放,上巳节的最初涵义就是性爱狂欢。

第五种说法是日本学者小南一郎《中国的神话传说与古小说》所主张的,源于祈祷丰年的农耕礼仪。

第六种说法是法国学者格拉耐《中国古代的祭礼与歌谣》所主张的,上巳节最初是表示初春的复苏的祭礼,其根本目的是乞雨。

2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上巳习俗

第一是祓禊,即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以拂除不祥。

这是古代上巳节最基本、最重要的民俗事象。

这在许多文学作品中都有反映,如张衡《南都赋》:

“于是暮春之禊,元巳之辰,方轨齐轸,祓于阳濒。

”蔡邕作《祓禊文》:

“洋洋暮春,厥日除巳。

尊卑烟骛,惟女与士。

自求百福,在洛之涘。

”东汉作家杜笃的《祓禊赋》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专门题咏上巳祓禊的赋作。

“王侯公主,暨乎富商,用事伊洛,帷幔玄黄。

于是旨酒嘉肴,方丈盈前,浮枣绛水,酹酒醲川。

若乃窈窕淑女,美媵艳姝,戴翡翠,珥明珠,曳离袿,立水涯,微风掩壒,纤縠低回,兰苏肸蠁,感动情魂。

若乃隐逸未用,鸿生俊儒,冠高冕,曳长裾,坐沙渚,谈《诗》《书》,咏伊吕,歌唐虞。

”生动地描述了祓禊的热闹场景。

承杜氏余绪,两晋时期出现多篇祓禊赋,成公绥《洛禊赋》影响最大,描写了人们上巳节在洛水边祓禊的热烈场面:

“考吉日,简良辰,祓除鲜禊,同会洛滨。

妖童媛女,嬉游河曲,或浴纤手,或濯素足”。

除了赋作外,魏晋六朝也出现了大量描写上巳祓禊的诗歌。

如陆机《三月三日》描写了人们到黄河边洗濯祓除的情景:

“迟迟春日暮,天气柔且佳。

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

第二是曲水流觞。

随着社会的发展,任何一个节日的神秘性和宗教色彩都会逐渐减弱,娱乐性和人文性会逐步增强。

曲水流觞就是上巳节日习俗娱乐色彩增强的标志。

它源于上巳节达官贵人的水边宴饮。

《后汉书·周举传》载:

“六年三月上巳日,商大会宾客,宴于洛水。

”魏晋六朝时代,上巳节曲水流觞的娱乐活动大量出现。

《荆楚岁时记》载:

“三月三日,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

”即众人坐于环曲的水边,把盛着酒的觞置于流水之上,任其顺流漂下,停在谁面前,谁就要将杯中酒一饮而下,并赋诗一首,否则罚酒三杯。

如曹丕在其著名的散文《与吴质书》中说:

“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

兰亭集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

"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第三是“曲水浮素卵”和“曲水浮绛枣”的习俗,即把煮熟的鸡蛋或红枣放在河水中,任其浮移,谁拾到谁食之。

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有反映,如张协《禊赋》:

“浮素卵以蔽水,洒玄醪于河中。

”潘尼《三日洛水诗》:

“羽觞乘波进,素卵随流归。

”梁萧子范《三月三日赋》有“洒玄醪於沼沚,浮绛枣於泱泱”的描写,庾肩吾《三月侍兰亭曲水宴》有“踊跃頳鱼出,参差绛枣浮”的描写,有学者认为这是浮卵、浮枣求子的习俗,当有一定道理。

第四是踏青。

上巳节是唐代三大节日之一,宋代影响已趋式微,但仍然是一个重要节日。

踏青是唐宋时期上巳节的一个重要民俗。

宋陈元靓《岁时广记》载:

“唐《辇下岁时记》,三月上巳,有锡(赐)宴群臣,即在曲江,倾都人物,于江头禊饮踏青。

豪家缚棚相接,至于杏园。

”吴自牧《梦梁录》也有类似记载:

“三月三日上巳之辰……赐宴曲江,倾都禊饮、踏青”。

许多作家的作品反映了这一民俗。

刘驾《上巳日》对此有生动的描述:

“上巳曲江滨,喧于市朝路。

相寻不见者,此地皆相逢。

”和上巳踏青民俗相关的最著名的作品当推杜甫的《丽人行》。

这首诗的主旨是讽刺杨家兄妹骄纵荒淫的生活,作者将这样的主题放在上巳曲江边踏青的民俗文化背景下: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江水边多丽人。

”颇具典型意义。

3浪漫爱情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上巳民俗意象的主要内涵。

《诗经.郑风.溱洧》是最早反映上巳与爱情关联的文学作品:

溱与洧,方涣涣兮。

士与女,方秉蕑兮。

女曰观乎?

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

士与女,殷其盈兮。

女曰观乎?

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白朴《墙头马上》就将李千金和裴少俊的爱情安排在上巳节,主人公在第一折中的唱词就有“今日乃三月初八日,上巳节令。

洛阳王孙士女,倾城玩赏”。

石君宝的《曲江池》写男女主人公李亚仙与郑元和一见钟情也是在赵大户、刘桃花与李亚仙在曲江池边上巳节宴饮的背景下,第一折女主人公就有这样的宾白:

“时遇三月三日,果然是好景致也呵。

”乔吉的《金钱记》中,韩翃和柳眉儿的邂逅也是上巳节,第一折女主人公就有这样的宾白:

“今日是三月三日,着梅香引俺到九龙池上,玩赏杨家一捻红”。

将男女主人公动人的爱情放在上巳节,这表明在古人观念中,上巳和爱情有着内在的契合。

二、中国古代社会的寒食节和文学

1寒食节及其起源。

宋代以前寒食节与清明节分别庆祝,据《荆楚岁时记》载:

“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

禁火三日……据历合在清明前二日,亦有去冬至一百六日者。

寒食起源的两种主要说法。

一种说法为介子推说。

认为寒食是晋文公为了纪念从亡之臣介子推的。

桓谭《新论》说:

“太原郡民,以隆冬不火食五日,虽有病缓急,犹不敢犯,为介之推故也。

”蔡邕《琴操》说法更为具体:

“介子绥割其腓骨,以啖重耳。

重耳复国,子绥独无所得。

绥甚怨恨,乃作龙蛇之歌以感之。

终不肯出,文公令燔山求之,子绥遂抱木而烧死。

文公令民五月五日不得发火。

”这表明汉代存在寒食节,它产生于太原一带,但关于寒食的时间有分歧。

第二种说法为改火说,认为寒食是古人改火制的产物。

古人在大火星出来时,行禁火礼,并因四时变化而变更火种,称为改火,这种古礼就是寒食风俗的根源。

2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寒食节习俗

第一是禁火和改火。

禁火习俗的产生和华夏先民上古时代的大火星崇拜有关。

《后汉书.周举传》李贤注云:

“龙、星,木位也。

春见东方。

心为大火,惧火之盛,故为之禁火。

”对于崇奉阴阳五行的华夏先民来说,大火星出现,整个宇宙火气增盛,易引起灾邪,故在此期间禁用旧火,皆吃冷食。

元稹《连昌宫词》:

“初届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绿。

黄庭坚《观化十五首》:

“一原风俗异衣裘,流落来从绵上州。

未到清明先禁火,还依桑下系千秋。

《连昌宫词》:

“须臾觅得又连催,特赦街中许然烛”之语。

窦叔向《寒食日恩赐火》:

“恩光及小臣,华烛忽惊春。

电影随中使,星辉拂路人。

幸因榆柳暖,一照草茅贫。

”韩竑名作《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官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第二是打秋千。

为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寒食期间大家会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打秋千就是其中一项很重要的娱乐活动。

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

《艺文类聚》卷四引《古今艺术图》云:

“北方山戎,寒食日用秋千为戏,以习轻趫者。

”宋高承《事物纪原》卷八云:

“北方戎狄,爱习轻趫之态,每至寒食为之。

后中国女子学之,乃以彩绳系树立架,谓之秋千。

”这表明打秋千习俗和寒食节的密切联系。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

“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竟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

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因而呼之。

”元人熊梦祥《析津志辑佚》也指出:

“清明寒食,宫庭于是节最为富丽。

起立彩索秋千架,自有戏蹴秋千之服,金绣衣襦,香囊结带,双双对蹴。

绮筵杂进,珍馔甲于常筵。

中贵之家,其乐不减于宫闼。

达官贵人,豪华第宅,悉以此为除祓散怀之乐事。

”寒食节打秋千的习俗在很多作家的笔下得到了反映,如王维《寒食城东即事》:

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

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

蹴踘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

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打秋千活动多为女性所喜爱。

如韩偓《寒食夜》:

“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

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

”文彦博《寒食日过龙门》也反映了寒食节打秋千习俗:

“桥边杨柳垂青线,林立秋千挂彩绳。

”关汉卿杂剧《诈妮子》第二折燕燕的唱词:

“年例寒食,邻姬每斗来邀会。

去年时没人将我拘管收拾,打秋千,闲斗草,直到个昏天黑地。

”也反映了元代清明寒食节日青年女性打秋千、斗草等的游戏。

第三是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

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

这是古代寒食和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

《战国策•齐策》记载:

“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蹴鞠者。

”桓宽《盐铁论·国疾》载:

“贵人之家,蹴鞠斗鸡。

”唐宋时期盛行在寒食和清明节举行蹴鞠游乐活动。

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曾这样描写:

“上苑风烟好,中桥道路平。

蹴球尘不起,泼火雨新晴”。

韦应物《寒食后北楼作》生动地描绘了寒食节军中蹴鞠场面:

“园林过新节,风花乱高阁。

遥闻击鼓声,蹴鞠军中乐。

”陆游《春晚感事》:

“寒食梁州十万家,秋千蹴鞠尚豪华。

犊车轣辘归城晚,争碾平芜入乱花。

”王建的《宫词一百首》中,就有五首描述了皇宫蹴鞠运动的情景,其中一首专门写寒食节蹴鞠:

“殿前铺设两边楼,寒食宫人步打球。

一半走来争跪拜,上棚先谢得头筹。

3寒食节习俗和中国古代文学主题。

中国古代以寒食节为题材的作品在主题上主要呈现出两大倾向。

一是描写明媚春光、人们的快乐与生命活力,如王维《寒食城东即事》;二是写寒食节所触发的思乡之愁坏和失时不遇之感。

如唐代诗人李崇嗣《寒食》:

“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

不知何处火,来就客心然。

”写出身在异乡的游子孤独落寞的情怀。

宋之问《途中寒食》: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写出来诗人迁谪失意的痛苦和怀土思乡的忧伤。

孟云卿《寒食》: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屈大均《壬戌清明作》:

“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

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

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

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

三、清明节和文学

与其他传统节日相比,清明节的特色有三个:

一是兼有节气与节日两种身份,二是以户外活动(扫墓、踏青等)为主,三是兼有肃穆(或悲伤)(在扫墓祭奠活动中)与欢乐(在踏青等游玩活动中)两种情感氛围。

这些在中国文学中有着鲜明的反映。

1中国文学中所反映的清明节习俗

第一是祭祖扫墓。

清明和寒食节一个重要的习俗就是祭祖扫墓,以表示对先人的敬意和孝思。

许结先生曾在《敬时行礼:

中国古代民俗节日》一文中指出:

“清明节被确定为祭扫祖莹的日子,大约出于三重原因:

一是由寒食之纪念先贤(介子推)推及自己的祖先;二是清明节气与古代的‘墓祭’结合起来,兼得春和景明踏青之意;三是唐宋时代家族文化的兴盛与孝道的推崇。

”据载,清明祭奠祖先礼仪由唐玄宗定式。

杜佑《通典》载玄宗开元二十年制曰:

“寒食上坟,礼经无文:

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庙享,何以用展孝思?

宜许上墓,同拜扫礼于莹几……编人五礼,永为恒式。

”《梦粱录》记载,在清明节,“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坟。

”宋庄季裕《鸡肋篇》亦云:

“寒食上冢,亦不设香火。

纸钱挂于茔树。

其去乡里者,皆登山望祭。

裂帛于空中,谓之掰钱。

而京师四方因缘拜扫,遂设酒撰,携家春游。

”祭祖扫墓的习俗在许多作品中都有所表现。

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离死别处。

冥寞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他还创作了《清明日登老君阁望洛城赠韩道士梦》:

“风光烟火清明日,歌哭悲欢城市间。

何事不随东洛水,谁家又葬北邝山。

中桥车马长无已,下渡舟航亦不闲。

冢墓累累人扰扰,辽东怅望鹤飞还。

”(《逍遥墟经》卷一记载:

“其为辽东人,曾学道于灵墟山,成仙后化为仙鹤,飞目故里,站在一华表上高声唱:

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岁今来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

”)可谓唐代清明时节焚烧纸钱、祭扫坟茔的真实写照。

宋高翥作《清明》: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清明扫墓的习俗在很多叙事作品中也屡屡出现。

如《初刻拍案惊奇》卷20:

“时遇清明节届,刘元普分付王文用整备了牺牲酒醴,往坟茔祭扫。

”如《红楼梦》第58回写到了清明扫墓、祭祀先人的活动:

“可巧这日乃是清明之日,贾琏已备下年例祭祀,带领贾环、贾琮、贾兰三人去往铁槛寺祭柩烧纸。

宁府贾蓉也同族中几人各办祭祀前往。

因宝玉未大愈,故不曾去得。

”这是写贾府清明祭祀宗亲。

鲁迅的《药》中华家悲剧和夏家悲剧一明一暗两条线索的收束汇聚就是华大妈和夏四奶奶在清明节给死去的儿子上坟化纸锭祭斋饭。

第二是踏青。

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放松的大好时光。

《东京梦华录》记载:

“清明日都城人出郊,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园囿之间,杯盘劝酬,抵暮而归。

”《武林旧事》:

“清明前后十日,城中士女艳妆饰,金翠琛缡,接踵联肩,翩翩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生动地描绘了宋代清明时节京都人民踏青远足的热闹情景。

《梦粱录》描绘了宋代杭州清明郊游盛况:

“宴于郊者,则就名园方圃,奇花异卉之处;宴于湖者,则彩舟画舫,款款撑驾,随处行乐。

此日又有龙舟可观,都人不论贫富,倾城而出,笙歌鼎沸,鼓吹喧天,虽东京金明池未必如此之佳。

”明代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云:

“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是日簪柳,游高梁桥,踏青。

”南朝著名诗人谢灵运曾作《入东道路诗》:

“整驾辞金门,命旅惟诘朝。

怀居顾归云,指途溯行飙。

属值清明节,荣华感和韶。

陵隰繁绿杞,墟囿粲红桃……”即是清明踏青之作。

晚唐诗人来鹄曾作《清明日与友人游玉粒塘庄》:

“几宿春山逐陆郎,清明时节好烟光。

归穿细荇船头滑,醉踏残花屐齿香。

风急岭云飘迥野,雨馀田水落方塘。

不堪吟罢东回首,满耳蛙声正夕阳。

”详尽细致地描写了清明一日踏青经过。

诗人黄庭坚的《清明》也因佳节踏青而感: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诗歌生动地描绘大地复苏欣欣向荣的景色。

第三是打秋千、蹴鞠。

这两项活动实际上是春日的游戏活动,只不过在寒食节和清明节参与者更多罢了。

韦庄《长安清明》诗云句“紫陌乱嘶红叱拔,绿杨高映画秋千”就是清明打秋千之俗的反映。

杜甫曾作《清明》:

“此身漂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

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

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

旅雁上云归紫塞,家人钻火用青枫。

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绣中。

风水春来洞庭阔,白苹愁杀白头翁。

”诗人在抒发漂泊流离失意的痛苦时也提到蹴鞠、打秋千、改火等寒食、清明之俗。

陆游《感旧末章盖思有以自广》亦云:

“路入梁州似掌平,秋千蹴鞠趁清明。

未论日远长安近,且喜南山天际横。

当代著名作家陈忠实在其《白鹿原》中也在第24章写了作为革命者的白灵对故乡清明节众人打秋千场景的回忆,小说中说:

“这是一年里唯一的轻松活泼的一天,男女老少不分,门族尊卑不论,都可以到碾场上来纵情欢笑,都可以到秋千架上去表演一番,显示一回,尤其是大姑娘小媳妇,可以不受公婆以及门风家族门规的约束,把长长的辫子甩到空中,也把畅快的笑声撒向空中。

”在这里作家还借打秋千暗示了白嘉轩、鹿子霖、黑娃、鹿兆鹏、白灵的性格。

3、清明习俗和中国文学主题与内容。

清明节也构成了中国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意象。

第一,清明节的祭祖扫墓民俗事象往往触发离家在外的游子思乡念亲的情怀;踏青游戏的民俗事象往往激起游子的孤独寂寞之感,因此以清明为题材的作品一个重要主题就是抒发游子乡思悲凉。

杜牧《清明》是此类主题的代表作。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清明节踏青郊游又往往成为表现才子艳遇和爱情的时空场景。

唐代诗人崔护曾有一首千古名作《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孟棨《本事诗.情感》交代了这首诗的创作情境:

博陵崔护,姿质甚美,而孤洁寡合。

举进士下第。

清明日,独游都城南,得居人庄。

一亩之宫,而花木丛苹,寂若无人。

叩门久之,有女子自门隙窥之,问曰:

“谁耶?

”以姓字对,曰:

“寻春独行,酒渴求饮。

”女人以杯水至,开门设床,命坐,独椅小桃斜柯仁立,而意属殊厚,妖姿媚态,绰有余妍。

崔以言挑之,不对,目注者久之。

崔辞去,送至门,如不胜情而人,崔亦眷盼而归。

嗣后,绝不复至。

及来岁清明日,忽思之,情不可抑,径往寻之,门墙如故,而已锁扁之。

因题诗于左扉日: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原来这是一场有始无果的文人浪漫情事。

自《本事诗》之后,以“人面桃花”为题材的杂剧及传奇有很多,其中以明代剧作家孟称舜的《桃花人面》最为优秀。

这些剧作无一例外都将崔护情感故事放在清明时节。

元杂剧中许多爱情剧都将男女的偶遇放在清明(寒食)时节。

关汉卿《诈妮子》的这种男女风月冲突就发生在清明时节。

写小千户在寒食节春游时邂逅贵家小姐莺莺得罗帕定情,欲抛弃燕燕。

武汉臣《玉壶春》的歌妓李素兰与书生李斌在清明节踏青时相识相恋。

元代无名氏的杂剧《百花亭》写书生王焕清明游百花亭,遇妓女贺怜怜,两相爱慕。

贾仲明的《萧淑兰》第一折写女主人公萧淑兰清明时节,兄嫂全家出行祭祖扫墓之机情挑哥哥萧公让的馆宾张世英。

再如《警世通言》第28卷《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白娘子和许宣的相逢、相爱也是在清明节。

第三,清明节有效地把追祖念亲情怀和踏青游乐的心理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特定的文化心理机制烙印于每个社会成员心中。

有着超常敏感的作家能够将这种文化心理机制触发的情绪和情感体验传达出来,形成优美的作品。

清明节往往烙印着童年自由快乐的美好记忆和温馨和谐的家园情怀。

丰子恺的随笔《清明》就是这样一篇美文。

作家回忆了幼年在桐乡石门过清明节的活动和感受,全文围绕清明的上坟而写,在上坟过程中既有游戏的快乐:

采摘桃花、做豌豆梗笛,又有美味的食品和快乐的野餐,还有温馨的乡里之情和宗族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专升本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