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侨锦江悦府花园一期塔吊基础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886613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27.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融侨锦江悦府花园一期塔吊基础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融侨锦江悦府花园一期塔吊基础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融侨锦江悦府花园一期塔吊基础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融侨锦江悦府花园一期塔吊基础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融侨锦江悦府花园一期塔吊基础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融侨锦江悦府花园一期塔吊基础施工方案.docx

《融侨锦江悦府花园一期塔吊基础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融侨锦江悦府花园一期塔吊基础施工方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融侨锦江悦府花园一期塔吊基础施工方案.docx

融侨锦江悦府花园一期塔吊基础施工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2

2、工程概况2

3、工程地质情况2

4、塔吊基础设计4

4.1基础载荷表4

4.2塔吊桩选型4

4.3塔吊基础定位如下图所示:

4

5、塔吊基础验算7

5.1塔吊的基本参数信息7

5.2塔吊基础承台顶面的竖向力和弯矩计算8

5.3承台弯矩及单桩桩顶竖向力的计算8

5.4承台截面主筋的计算9

5.5承台截面抗剪切计算10

5.6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验算10

5.7塔吊桩基础抗拔验算15

6、技术保证措施19

7、塔吊承台施工及其他20

7.1结构开洞处理方法20

7.2塔吊基础施工节点说明以及详图20

附图1:

塔吊基础承台配筋详图22

附图2:

地基基础参数表24

附图3:

塔吊布置总平面图125

附图4:

塔吊布置总平面图226

 

1、编制依据

⑴《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⑵《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⑶《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⑷《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

⑸施工组织设计

⑹本工程相关设计图纸

2、工程概况

融侨锦江悦府花园工程位于福州市鼓楼区凤湖路,东北侧为福大至诚学院和福建省质量监督中心及2-8.5层民房,西南侧为凤湖路,北侧为西河,交通便利,周边环境良好。

建设单位为福建融侨置业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为嘉博(福建)联合设计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为福建省中福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本工程共由5栋32F~42F的高层住宅楼(1#~3#、5#、6#楼)及1栋2层配套公建建筑(7#楼)组成,下设一层满铺地下室。

总建筑面积12万m2,地下室建筑面积2万m2,最大建筑高度为128.25m。

其中1#~3#、5#、6#楼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桩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7#楼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桩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本工程±0.000均相当于罗零标高为10.350m。

设计基础为桩承台基础,桩端持力层为

-1层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有效桩长约为25-35m。

根据本工程建筑物分布特点及周边环境情况,结合本工程的工期要求和工程施工需要,现场计划设置六台塔吊,型号均为QTZ160,臂长均为45-60m,塔吊具体位置详1#、2#、3#、5#、6#、7#楼塔吊定位图及附图。

塔吊均在土方开挖前安装并投入使用,除7#楼塔吊外,其余塔吊待装修施工完工后与施工电梯一起拆除。

3、工程地质情况

3.1根据福建省建研勘察设计院2012年5月提供的《锦江悦府花园(1#~3#、5#~7#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可知,本工程场地钻探揭露范围内岩土层自上而下依次分布为:

–A层杂填土:

该层厚度范围0.70~5.80m,平均为2.69m,厚度变化较大,层面略有起伏。

-B层素填土:

该层厚度范围1.20~3.80m,平均为2.09m,厚度变化较小,层面略有起伏。

层淤泥:

该层厚度范围0.70~5.80m,平均为2.69m,厚度变化较大,层面略有起伏。

层粉质粘土:

该层厚度范围1.80~16.700m,平均为6.27m,厚度变化大,层面起伏较大。

层淤泥质土:

该层厚度范围1.60~16.30m,平均为9.73m,厚度变化大,层面起伏较大。

-1层粉质粘土:

该层厚度范围1.10~7.70m,平均为4.98m,厚度变化较大,层面起伏大。

-2层粉质粘土:

该层厚度范围0.70~9.20m,平均为3.74m,厚度变化大,层面起伏大。

层残积砂质粘性土:

该层厚度范围0.60~21.00m,平均为9.02m,厚度变化大,层面起伏大。

层全风化花岗岩:

该层厚度范围1.46~36.10m,平均为8.53m,厚度变化大,层面起伏大。

-1层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

该层厚度范围1.10~35.90m,平均为13.52m,厚度变化大,层面起伏大。

-2层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

该层厚度范围1.60~33.70m,平均为10.57m,厚度变化大,层面起伏大。

3.2根据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各土层极限侧阻力、极限端阻力、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抗拔系数等标准值指标见附表2。

4、塔吊基础设计

4.1基础载荷表

根据自升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要求,应满足以下基础截荷:

载荷名称

数值

P1

基础所受的垂直载荷(KN)

872

P2

基础所受的水平载荷(KN)

89.5

M

基础所受的倾翻力矩(KN·m)

2925

Mk

基础所受的扭矩(KN·m)

553

4.2塔吊桩选型

1#、2#、3#、5#、6#、7#楼塔吊基础均采用四桩承台,平面尺寸:

5000×5000mm,高度:

1500mm,承台砼强度等级为C35。

基础桩均采用预应力管桩PHC-500-125A型,混凝土等级C80,桩径500mm,桩端持力层选择

-1层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有效桩长约20~30m。

塔吊承台砖胎模做法同地下室基础砖胎模做法,土方开挖详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专项方案。

4.3塔吊基础定位如下图所示:

(塔吊基础承台顶面标高均在地下室底板底标高以下)

 

 

 

 

 

经分析:

塔吊最不利位置在Z轴上

5、塔吊基础验算

依据勘察报告中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1#塔吊布置在ZK5附近,2#塔吊布置在ZK11附近,3#塔吊布置在ZK18附近,5#塔吊布置在ZK25附近,6#塔吊布置在ZK31附近,7#塔吊布置在ZK38附近,根据工程地质剖面图可得各塔吊位置处的土层分布情况。

5.1塔吊的基本参数信息

塔吊型号:

QTZ160(TC6015),塔吊起升高度H:

140.000m,

塔身宽度B:

2m,基础埋深D:

0.000m,

自重F1:

772kN,基础承台厚度Hc:

1.500m,

最大起重荷载F2:

100kN,基础承台宽度Bc:

5.000m,

桩钢筋级别:

HPB235,桩直径或者方桩边长:

0.500m,

桩间距a:

3m,承台箍筋间距S:

200.000mm,

承台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

50mm,空心桩的空心直径:

0.25m。

5.2塔吊基础承台顶面的竖向力和弯矩计算

塔吊自重(包括压重)F1=772.00kN;

塔吊最大起重荷载F2=100.00kN;

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Fk=F1+F2=872.00kN;

风荷载对塔吊基础产生的弯矩计算:

Mkmax=2925kN·m;

5.3承台弯矩及单桩桩顶竖向力的计算

1.桩顶竖向力的计算

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2008)的第5.1.1条,在实际情况中x、y轴是随机变化的,所以取最不利情况计算。

Nik=((Fk+Gk)/4)/n±Mykxi/∑xj2±Mxkyi/∑yj2;

其中n──单桩个数,n=4;

Fk──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标准值,Fk=872.00kN;

Gk──桩基承台的自重标准值:

Gk=25×Bc×Bc×Hc=25×5.00×5.00×1.50=937.50kN;

Mxk,Myk──承台底面的弯矩标准值,取2925.00kN·m;

xi,yi──单桩相对承台中心轴的XY方向距离a/20.5=2.12m;

Nik──单桩桩顶竖向力标准值;

经计算得到单桩桩顶竖向力标准值

最大压力:

Nkmax=(872.00+937.50)/4+2925.00×2.12/(2×2.122)=1141.80kN。

最小压力:

Nkmin=(872.00+937.50)/4-2925.00×2.12/(2×2.122)=-237.05kN。

需要验算桩的抗拔!

2.承台弯矩的计算

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2008)的第5.9.2条。

Mx=∑Niyi

My=∑Nixi

其中Mx,My──计算截面处XY方向的弯矩设计值;

xi,yi──单桩相对承台中心轴的XY方向距离取a/2-B/2=0.50m;

Ni1──扣除承台自重的单桩桩顶竖向力设计值,Ni1=1.2×(Nkmax-Gk/4)=1088.91kN;

经过计算得到弯矩设计值:

Mx=My=2×1088.91×0.50=1088.91kN·m。

5.4承台截面主筋的计算

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7.2条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

αs=M/(α1fcbh02)

ζ=1-(1-2αs)1/2

γs=1-ζ/2

As=M/(γsh0fy)

式中,αl──系数,当混凝土强度不超过C50时,α1取为1.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α1取为0.94,期间按线性内插法得1.00;

fc──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查表得16.70N/mm2;

ho──承台的计算高度:

Hc-50.00=1450.00mm;

fy──钢筋受拉强度设计值,fy=210.00N/mm2;

经过计算得:

αs=1088.91×106/(1.00×16.70×5000.00×1450.002)=0.006;

ξ=1-(1-2×0.006)0.5=0.006;

γs=1-0.006/2=0.997;

Asx=Asy=1088.91×106/(0.997×1450.00×210.00)=3587.24mm2。

由于最小配筋率为0.15%,所以构造最小配筋面积为:

5000.00×1500.00×0.15%=11250.00mm2。

建议配筋值:

HPB235钢筋,22@160。

承台底面单向根数30根。

实际配筋值11403mm2。

5.5承台截面抗剪切计算

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2008)的第5.9.9条,承台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满足下面公式:

V≤βhsαftb0h0

其中,b0──承台计算截面处的计算宽度,b0=5000mm;

λ──计算截面的剪跨比,λ=a/h0,此处,a=0.3m;当λ<0.25时,取λ=0.25;当λ>3时,取λ=3,得λ=0.25;

βhs──受剪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当h0<800mm时,取h0=800mm,h0>2000mm时,取h0=2000mm,其间按内插法取值,βhs=(800/1450)1/4=0.862;

α──承台剪切系数,α=1.75/(0.25+1)=1.4;

0.862×1.4×1.57×5000×1450=13733.973kN≥1.2×1141.804=1370.165kN;

经过计算承台已满足抗剪要求,只需构造配箍筋!

5.6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验算

1#楼:

桩承载力计算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2008)的第5.2.1条:

桩的轴向压力设计值中最大值Nk=1141.804kN;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公式:

Quk=u∑qsikli+qpk(Aj+λpAp1)

u──桩身的周长,u=1.571m;

Aj──空心桩桩端净面积,Aj=0.147m2;

λp──桩端土塞效应系数,λp=0.051;

Ap1──空心桩敞口面积,Ap1=0.049m2;

各土层厚度及阻力标准值如下表:

序号土厚度(m)土侧阻力标准值(kPa)土端阻力标准值(kPa)抗拔系数土名称

15.6420.000.000.752

26.5050.000.000.703

38.1030.000.000.754

49.4060.005000.000.706

511.2090.007500.000.657

613.30110.009000.000.608-1

由于桩的入土深度为41.00m,所以桩端是在第6层土层。

单桩竖向承载力验算:

Quk=1.571×2270.4+9000×(0.147+0.051×0.049)=4914.315kN;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R=Quk/2+ηcfakAc=4914.315/2+0.35×450×6.054=3410.607kN;

Nk=1141.804kN≤1.2R=1.2×3410.607=4092.729kN;

桩基竖向承载力满足要求!

2#楼:

桩承载力计算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2008)的第5.2.1条:

桩的轴向压力设计值中最大值Nk=1141.804kN;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公式:

Quk=u∑qsikli+qpk(Aj+λpAp1)

u──桩身的周长,u=1.571m;

Aj──空心桩桩端净面积,Aj=0.147m2;

λp──桩端土塞效应系数,λp=0.304;

Ap1──空心桩敞口面积,Ap1=0.049m2;

各土层厚度及阻力标准值如下表:

序号土厚度(m)土侧阻力标准值(kPa)土端阻力标准值(kPa)抗拔系数土名称

14.4020.000.000.752

25.2050.000.000.703

315.5530.000.000.754

43.5090.007500.000.657

520.80110.009000.000.608-1

由于桩的入土深度为29.60m,所以桩端是在第5层土层。

单桩竖向承载力验算:

Quk=1.571×1234+9000×(0.147+0.304×0.049)=3398.025kN;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R=Quk/2+ηcfakAc=3398.025/2+0.35×450×6.054=2652.463kN;

Nk=1141.804kN≤1.2R=1.2×2652.463=3182.955kN;

桩基竖向承载力满足要求!

3#楼:

桩承载力计算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2008)的第5.2.1条:

桩的轴向压力设计值中最大值Nk=1141.804kN;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公式:

Quk=u∑qsikli+qpk(Aj+λpAp1)

u──桩身的周长,u=1.571m;

Aj──空心桩桩端净面积,Aj=0.147m2;

λp──桩端土塞效应系数,λp=0.8;

Ap1──空心桩敞口面积,Ap1=0.049m2;

各土层厚度及阻力标准值如下表:

序号土厚度(m)土侧阻力标准值(kPa)土端阻力标准值(kPa)抗拔系数土名称

14.4520.000.000.752

24.3050.000.000.703

311.7030.000.000.754

41.1050.000.000.705-1

59.0060.005000.000.706

64.10110.009000.000.608-1

由于桩的入土深度为30.00m,所以桩端是在第5层土层。

单桩竖向承载力验算:

Quk=1.571×1217+5000×(0.147+0.8×0.049)=2844.319kN;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R=Quk/2+ηcfakAc=2844.319/2+0.35×210×6.054=1867.103kN;

Nk=1141.804kN≤1.2R=1.2×1867.103=2240.524kN;

桩基竖向承载力满足要求!

5#楼:

桩承载力计算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2008)的第5.2.1条:

桩的轴向压力设计值中最大值Nk=1141.804kN;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公式:

Quk=u∑qsikli+qpk(Aj+λpAp1)

u──桩身的周长,u=1.571m;

Aj──空心桩桩端净面积,Aj=0.147m2;

λp──桩端土塞效应系数,λp=0.314;

Ap1──空心桩敞口面积,Ap1=0.049m2;

各土层厚度及阻力标准值如下表:

序号土厚度(m)土侧阻力标准值(kPa)土端阻力标准值(kPa)抗拔系数土名称

17.2250.000.000.703

27.5030.000.000.754

33.5060.005000.000.706

42.1090.007500.000.657

511.40110.009000.000.608-1

由于桩的入土深度为21.30m,所以桩端是在第5层土层。

单桩竖向承载力验算:

Quk=1.571×1092.8+9000×(0.147+0.314×0.049)=3180.47kN;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R=Quk/2+ηcfakAc=3180.47/2+0.35×450×6.054=2543.685kN;

Nk=1141.804kN≤1.2R=1.2×2543.685=3052.422kN;

桩基竖向承载力满足要求!

6#楼:

桩承载力计算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2008)的第5.2.1条:

桩的轴向压力设计值中最大值Nk=1141.804kN;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公式:

Quk=u∑qsikli+qpk(Aj+λpAp1)

u──桩身的周长,u=1.571m;

Aj──空心桩桩端净面积,Aj=0.147m2;

λp──桩端土塞效应系数,λp=0.31;

Ap1──空心桩敞口面积,Ap1=0.049m2;

各土层厚度及阻力标准值如下表:

序号土厚度(m)土侧阻力标准值(kPa)土端阻力标准值(kPa)抗拔系数土名称

12.4355.003000.000.70粉质粘土

214.5060.005000.000.706

34.1090.007500.000.657

417.60110.009000.000.608-1

由于桩的入土深度为22.00m,所以桩端是在第4层土层。

单桩竖向承载力验算:

Quk=1.571×1479.35+9000×(0.147+0.31×0.049)=3786.247kN;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R=Quk/2+ηcfakAc=3786.247/2+0.35×450×6.054=2846.574kN;

Nk=1141.804kN≤1.2R=1.2×2846.574=3415.888kN;

桩基竖向承载力满足要求!

7#楼:

桩承载力计算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2008)的第5.2.1条:

桩的轴向压力设计值中最大值Nk=1141.804kN;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公式:

Quk=u∑qsikli+qpk(Aj+λpAp1)

u──桩身的周长,u=1.571m;

Aj──空心桩桩端净面积,Aj=0.147m2;

λp──桩端土塞效应系数,λp=0.301;

Ap1──空心桩敞口面积,Ap1=0.049m2;

各土层厚度及阻力标准值如下表:

序号土厚度(m)土侧阻力标准值(kPa)土端阻力标准值(kPa)抗拔系数土名称

11.3120.000.000.752

26.5050.000.000.703

39.6530.000.000.754

45.4090.007500.000.657

527.35110.009000.000.608-1

由于桩的入土深度为23.80m,所以桩端是在第5层土层。

单桩竖向承载力验算:

Quk=1.571×1230.1+9000×(0.147+0.301×0.049)=3390.485kN;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R=Quk/2+ηcfakAc=3390.485/2+0.35×450×6.054=2648.693kN;

Nk=1141.804kN≤1.2R=1.2×2648.693=3178.431kN;

桩基竖向承载力满足要求!

5.7塔吊桩基础抗拔验算

1#楼:

桩承载力计算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2008)的第5.4.5条。

群桩呈非整体破坏时,桩基的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Tuk=Σλiqsikuili

其中:

Tuk──桩基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ui──破坏表面周长,取ui=πd=3.142×0.5=1.571m;

qsik──桩侧表面第i层土的抗压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λi──抗拔系数,砂土取0.50~0.70,粘性土、粉土取0.70~0.80,桩长l与桩径d之比小于20时,λ取小值;

li──第i层土层的厚度。

经过计算得到:

Tuk=Σλiqsikuili=2442.45kN;

群桩呈整体破坏时,桩基的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Tgk=(ulΣλiqsikli)/4=5442.18kN

ul──桩群外围周长,ul=4×(3+0.5)=14.00m;

桩基抗拔承载力公式:

Nk≤Tgk/2+Ggp

Nk≤Tuk/2+Gp

其中Nk-桩基上拔力设计值,Nk=237.05kN;

Ggp-群桩基础所包围体积的桩土总自重设计值除以总桩数,Ggp=2511.25kN;

Gp-基桩自重设计值,Gp=150.94kN;

Tgk/2+Ggp=5442.185/2+2511.25=5232.342kN>237.054kN;

Tuk/2+Gp=2442.447/2+150.944=1372.167kN>237.054kN;

桩抗拔满足要求。

2#楼:

桩承载力计算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2008)的第5.4.5条。

群桩呈非整体破坏时,桩基的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Tuk=Σλiqsikuili

其中:

Tuk──桩基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ui──破坏表面周长,取ui=πd=3.142×0.5=1.571m;

qsik──桩侧表面第i层土的抗压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λi──抗拔系数,砂土取0.50~0.70,粘性土、粉土取0.70~0.80,桩长l与桩径d之比小于20时,λ取小值;

li──第i层土层的厚度。

经过计算得到:

Tuk=Σλiqsikuili=1359.25kN;

群桩呈整体破坏时,桩基的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Tgk=(ulΣλiqsikli)/4=3028.64kN

ul──桩群外围周长,ul=4×(3+0.5)=14.00m;

桩基抗拔承载力公式:

Nk≤Tgk/2+Ggp

Nk≤Tuk/2+Gp

其中Nk-桩基上拔力设计值,Nk=237.05kN;

Ggp-群桩基础所包围体积的桩土总自重设计值除以总桩数,Ggp=1813.00kN;

Gp-基桩自重设计值,Gp=108.97kN;

Tgk/2+Ggp=3028.638/2+1813=3327.319kN>237.054kN;

Tuk/2+Gp=1359.249/2+108.974=788.599kN>237.054kN;

桩抗拔满足要求。

3#楼:

桩承载力计算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2008)的第5.4.5条。

群桩呈非整体破坏时,桩基的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Tuk=Σλiqsikuili

其中:

Tuk──桩基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ui──破坏表面周长,取ui=πd=3.142×0.5=1.571m;

qsik──桩侧表面第i层土的抗压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λi──抗拔系数,砂土取0.50~0.70,粘性土、粉土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