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酸的和甜的说课稿2.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886551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7酸的和甜的说课稿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17酸的和甜的说课稿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17酸的和甜的说课稿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17酸的和甜的说课稿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17酸的和甜的说课稿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7酸的和甜的说课稿2.docx

《17酸的和甜的说课稿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酸的和甜的说课稿2.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7酸的和甜的说课稿2.docx

17酸的和甜的说课稿2

17、《酸的和甜的》说课稿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第四单元第17课《酸的和甜的》

课标分析: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3.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课标要求的三条中:

喜欢、感受、学习用、结合、了解、在阅读中积累、借助、诵读、展开、获得、感受是行为动词;阅读、普通话、上下文、生活实际、课文中、读物中是前题条件;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初步是学习水平;乐趣、朗读课文、词句的意思、词语、图画阅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想像、情感体验、语言的优美是学习内容。

说明:

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和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教材分析:

《酸的和甜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组中的第四篇课文。

本组教材围绕“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这个专题,选编了一些能给人以启迪的成语和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

本课是一篇非常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是以连环画的形式编排的,是一篇精读课文。

“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这是狐狸闹的笑话。

狐狸用这种“精神胜利法”得到心理安慰,却迷惑了小松鼠和小兔子。

如果不是小猴子敢于亲自尝尝,他们都将错过这一顿美餐。

它告诉我们做事要亲自尝试,不能光听别人的话。

学情分析:

优势:

二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对童话故事有很浓的兴趣,好奇心极强,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大胆而且独立,他们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喜欢读书和表演,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他们的认知水平和独特感受。

劣势:

学生年龄小,有些词句的意思还是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同学的合作交流来补充完成。

但是缺乏一定的鉴别能力。

语言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欠佳,容易盲从盲听。

重点难点的确定及依据:

《小学语文教学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是关系到培养读写能力和发展智力的一种发展性阅读。

因此本文的教学重点是朗读,并在读中体会小动物们的心理。

教学重点:

读好写小动物语言、表情的词句,从中揣摩它们不同的处事态度。

难点依据学情中学生困难的方面:

学生年龄小,有些词句的意思还是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同学的合作交流来补充完成。

但是缺乏一定的鉴别能力。

语言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欠佳,容易盲从盲听。

确定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朗读体会文章语言中感悟“做事不要轻信别人,要敢于尝试”的道理。

是教学的难点。

根据对《新课程标准》的认识和理解,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以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一下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自由读、集体读、分角色朗读、表演读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表演能力。

2、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迫不及待地”“大口大口地”等重点词句的意思。

3、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多种读书活动中,深入感悟,懂得做事不要轻信别人的话,要敢于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具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流程:

一、激趣质疑

1.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

(学生齐读课题——酸的和甜的)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

小朋友都非常喜欢,你们还记得故事中一共有几个小动物吗?

2.教师相机板书:

狐狸小松鼠兔子猴子(先让学生用这四个小功物的名称分别说一句话,再让学生用上“狐狸、小松鼠、兔子、猴子、酸的、甜的”几个词说一段话。

3.齐读课文。

二、自主思考

1.小结过渡:

这个故事多有趣啊,刚才,你们读得真不错,老师都被你们感动了,为了让你们把课文读得更有情趣,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地方,(出示葡萄架图片)到葡萄架下去看看。

2.学生看图,教师提问:

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

紫色的葡萄、圆圆的葡萄、香甜的葡萄)

3.激趣:

看到这一串串紫红紫红的、水灵灵的大葡萄,你想尝一尝这些葡萄吗?

你们猜猜,小狐狸看到这样的葡萄,它想吃吗?

(随机在葡萄架下面帖出小狐理图片)你怎么知道它也想吃呀?

4.小结:

小朋友真能干,通过读课文、观察图片可以看出来。

5.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

这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

从哪句话看出狐狸非常想吃葡萄?

6.出示句子并指导朗读:

葡萄架下,有一只狐狸。

他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儿跳起来摘葡萄,可是一颗也没摘到。

(1)引读:

看,小狐狸望着那诱人的葡萄,转来转去的,此时的他在想些什么呢?

因此他——(读)……哎呦,没够着,怎么办?

因此他——(读)……可是一颗也没摘到,再用力一些——(再读)……跳起来摘葡萄,摘到了吗?

读:

……这时的狐狸心情又怎样呢?

是呀,这水灵灵的葡萄,多诱人呀!

可此时的狐狸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挂在葡萄架上,真把他急坏了!

孩子们,把狐狸此时的心情送到句子中去,读——……

(2)表演读:

咱们还可以演一演!

边读边加上动作!

(3)创设情景读:

最后,葡萄摘到了吗?

我们都知道,狐狸是一只怎样的动物?

是呀,狐狸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摘到葡萄。

你们猜猜看,此时狐狸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

又会说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

在教学这一自然段时,让学生体验小狐狸的角色,问问小狐狸在葡萄架下干什么,并让学生演一演小狐狸在葡萄架下转来转去动脑筋想办法的样子。

体会狐狸吃不到葡萄时的心情,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悟了词语的感情色彩,朗读时,自然能做到声情并茂。

通过创设情景引读,要让学生感觉到狐狸非常想吃葡萄(完成教学目标1,突也教学重点。

)】

预设:

①这葡萄太诱人啦!

可这葡萄干吗要长在葡萄架上呢?

真气人!

②不过,我摘不到,别的动物也最好别吃到。

③不行,长颈鹿的脖子长,小松鼠和小猴会爬树,我得想办法不让它们吃着!

④哼哼,我吃不着葡萄,你们也别想吃着!

老师在学生每说出一种心情后就让他们带着这种心情再读读这句话。

7.小结并过渡:

是呀,狐狸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

那在这个有趣的故事里还出现有哪几种小动物呢?

(其他几个小动物也来到了葡萄架下,他们看到这一串串紫红的大葡萄,他们会想些什么?

说些什么?

又会做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也是该课的难点之一,通过教师的引读、创设情境读,并与文本相结合,让学生充分理解狐狸当时的心态,想像它的神态和动作,并把这种感情带到朗读当中去。

(完成教学目标1,突破难点)】

三、合作交流

(一)学生自学课文第2一7自然段,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其他几个小动物也来到了葡萄架下,他们看到这一串串紫红的大葡萄,他们会想些什么?

说些什么?

又会做些什么呢?

(二)检查汇报:

哪个自然段写了小松鼠的做法?

哪个自然段写了兔子的做法?

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小猴子的做法?

你喜欢谁的做法?

l.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并思考小猴子是怎样做的?

用横线画出来。

(2)指名回答并出示句子。

他望望架上那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摘下一颗就要往嘴里送。

①重点理解:

“迫不及待”:

当小猴子看到这圆圆的、大大的、水灵灵的紫红葡萄时,他在想些什么呢?

心情又怎样?

句子中哪个词表达了他此时的心情?

(读“迫不及待”)

②情境体验读句子:

孩子们,你有过“迫不及待”的时候吗?

说说看。

把你们的这种心情送到句子中去,读:

……

③比较句子:

说说哪句好,为什么?

1、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2、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④拓展练习:

可以换那些词来说小猴此时的心情?

换词读句子:

小猴子地爬上葡萄架。

⑤小结并指导读句子:

你们真了不起,能用这么多词语来表现小猴子着急的样子。

是啊,面对这么诱人的葡萄,谁又不着急呢?

难怪我们那机灵的小猴会——(读)他望望架上那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摘下一颗就要往嘴里送。

⑥正当小猴子摘下一串葡萄要往嘴里送时,小兔子来了,他却要阻止小猴子吃?

怎么回事呀?

(3)指名读句子。

(4)设疑:

小兔子是怎么知道葡萄是酸的呢?

【设计意图: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文本的语言,蕴涵了作者的情感,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的关键词句,对文本进行创造性的解读。

我紧扣“迫不及待”这一词,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

这样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指导了朗读,更重要的是学生深刻地理解了“迫不及待”一词。

(完成教学目标2.3)】

2.学习课文第2、3两个自然段。

(1)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第2、3两自然段。

(2)小松鼠和兔子是怎么做的?

(3)提问:

它们俩都是听别人说的,自己去试过吗?

(4)指名读第2、3两个自然段:

小猴子有没有相信小兔子的话?

它又是怎样做的?

从哪个自然段能找到答案?

3.学习课文7自然段。

(1)小猴子有没有相信小兔子的话?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读课文第7自然段)

(2)出示句子:

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积累词语并仿说:

大口大口

从“大口大口”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学生讨论交流:

你什么时候也大口大口地吃过东西?

(4)指导朗读:

老师听出来了,你们当时一定吃得很香,那就带着这种感觉来读读这句话吧!

读:

“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5)是呀,看到小猴子吃得这么津津有味,孩子们,想吃吗?

难怪我们的小松鼠和小兔子见小猴子吃得这么开心,也忍不住尝了一颗。

(生接:

啊,真甜!

(6)讨论交流:

①葡萄究竟是酸的还是甜的?

那狐狸为什么说葡萄是酸的?

小松鼠和小白兔尝到这么甜的葡萄之后,他们会怎么想呢?

②那谁来帮小松鼠和小兔解决这个问题呢?

【设计意图:

利用学生的亲身体验更能体会此时小猴吃得开心,说明葡萄的甜。

同时懂得不要轻信别人的话,要敢于亲自尝试的道理。

(突破教学难点)】

四、总结提升。

1.课文中,你最喜欢谁?

为什么?

不喜欢谁?

为什么?

(挑出感兴趣的角色读,比比谁读得好。

2.学到这儿,大家一定还有许多心里话想跟这些小动物们说,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呢?

3.学了这个故事,你又有什么话对大家说呢?

4.小结: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也能够像小猴子一样,勤于思考,大胆尝试,那你们一定会有许多新的发现!

【设计意图:

把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在自读、表演读、评价读、挑战读、合作读的过程中明白道理,积累语言。

教师的引导让他们在读中再上新高。

五、作业布置,课外延伸

1.写一写:

把你想对小动物们说的话写下来,做成小卡片。

2.说一说:

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说给家人听。

3.找一找:

收集其他的寓言故事读一读。

【设计意图:

这种开放型作业的设计,让学生有了自主选择的机会,他们带着自己独特的体验走出课堂,走向宽阔的训练场。

七、板书设计:

17.酸的和甜的

狐狸——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

小松鼠、兔子——不动脑筋,轻信别人

猴子——勤于思考,敢于尝试

(真正是怎样,尝试了才知道。

 

17、《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

一、激趣质疑

1.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

(学生齐读课题——酸的和甜的)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

小朋友都非常喜欢,你们还记得故事中一共有几个小动物吗?

2.教师相机板书:

狐狸小松鼠兔子猴子(先让学生用这四个小功物的名称分别说一句话,再让学生用上“狐狸、小松鼠、兔子、猴子、酸的、甜的”几个词说一段话。

3.齐读课文。

二、自主思考

1.小结过渡:

这个故事多有趣啊,刚才,你们读得真不错,老师都被你们感动了,为了让你们把课文读得更有情趣,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地方,(出示葡萄架图片)到葡萄架下去看看。

2.学生看图,教师提问:

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

紫色的葡萄、圆圆的葡萄、香甜的葡萄)

3.激趣:

看到这一串串紫红紫红的、水灵灵的大葡萄,你想尝一尝这些葡萄吗?

你们猜猜,小狐狸看到这样的葡萄,它想吃吗?

(随机在葡萄架下面帖出小狐理图片)你怎么知道它也想吃呀?

4.小结:

小朋友真能干,通过读课文、观察图片可以看出来。

5.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

这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

从哪句话看出狐狸非常想吃葡萄?

6.出示句子并指导朗读:

葡萄架下,有一只狐狸。

他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儿跳起来摘葡萄,可是一颗也没摘到。

(1)引读:

看,小狐狸望着那诱人的葡萄,转来转去的,此时的他在想些什么呢?

因此他——(读)……哎呦,没够着,怎么办?

因此他——(读)……可是一颗也没摘到,再用力一些——(再读)……跳起来摘葡萄,摘到了吗?

读:

……这时的狐狸心情又怎样呢?

是呀,这水灵灵的葡萄,多诱人呀!

可此时的狐狸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挂在葡萄架上,真把他急坏了!

孩子们,把狐狸此时的心情送到句子中去,读——……

(2)表演读:

咱们还可以演一演!

边读边加上动作!

(3)创设情景读:

最后,葡萄摘到了吗?

我们都知道,狐狸是一只怎样的动物?

是呀,狐狸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摘到葡萄。

你们猜猜看,此时狐狸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

又会说些什么呢?

预设:

①这葡萄太诱人啦!

可这葡萄干吗要长在葡萄架上呢?

真气人!

②不过,我摘不到,别的动物也最好别吃到。

③不行,长颈鹿的脖子长,小松鼠和小猴会爬树,我得想办法不让它们吃着!

④哼哼,我吃不着葡萄,你们也别想吃着!

老师在学生每说出一种心情后就让他们带着这种心情再读读这句话。

7.小结并过渡:

是呀,狐狸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

那在这个有趣的故事里还出现有哪几种小动物呢?

(其他几个小动物也来到了葡萄架下,他们看到这一串串紫红的大葡萄,他们会想些什么?

说些什么?

又会做些什么呢?

三、合作交流

(一)学生自学课文第2一7自然段,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其他几个小动物也来到了葡萄架下,他们看到这一串串紫红的大葡萄,他们会想些什么?

说些什么?

又会做些什么呢?

(二)、检查汇报:

哪个自然段写了小松鼠的做法?

哪个自然段写了兔子的做法?

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小猴子的做法?

你喜欢谁的做法?

l.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并思考小猴子是怎样做的?

用横线画出来。

(2)指名回答并出示句子。

他望望架上那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摘下一颗就要往嘴里送。

①重点理解:

“迫不及待”:

当小猴子看到这圆圆的、大大的、水灵灵的紫红葡萄时,他在想些什么呢?

心情又怎样?

句子中哪个词表达了他此时的心情?

(读“迫不及待”)

②情境体验读句子:

孩子们,你有过“迫不及待”的时候吗?

说说看。

把你们的这种心情送到句子中去,读:

……

③比较句子:

说说哪句好,为什么?

1、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2、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④拓展练习:

可以换那些词来说小猴此时的心情?

换词读句子:

小猴子地爬上葡萄架。

⑤小结并指导读句子:

你们真了不起,能用这么多词语来表现小猴子着急的样子。

是啊,面对这么诱人的葡萄,谁又不着急呢?

难怪我们那机灵的小猴会——(读)他望望架上那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摘下一颗就要往嘴里送。

⑥正当小猴子摘下一串葡萄要往嘴里送时,小兔子来了,他却要阻止小猴子吃?

怎么回事呀?

(3)指名读句子。

(4)设疑:

小兔子是怎么知道葡萄是酸的呢?

2.学习课文第2、3两个自然段。

(1)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第2、3两自然段。

(2)小松鼠和兔子是怎么做的?

(3)提问:

它们俩都是听别人说的,自己去试过吗?

(4)指名读第2、3两个自然段:

小猴子有没有相信小兔子的话?

它又是怎样做的?

从哪个自然段能找到答案?

3.学习课文7自然段。

(1)小猴子有没有相信小兔子的话?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读课文第7自然段)

(2)出示句子:

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积累词语并仿说:

大口大口

从“大口大口”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学生讨论交流:

你什么时候也大口大口地吃过东西?

(4)指导朗读:

老师听出来了,你们当时一定吃得很香,那就带着这种感觉来读读这句话吧!

读:

“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5)是呀,看到小猴子吃得这么津津有味,孩子们,想吃吗?

难怪我们的小松鼠和小兔子见小猴子吃得这么开心,也忍不住尝了一颗。

(生接:

啊,真甜!

(6)讨论交流:

①葡萄究竟是酸的还是甜的?

那狐狸为什么说葡萄是酸的?

小松鼠和小白兔尝到这么甜的葡萄之后,他们会怎么想呢?

②那谁来帮小松鼠和小兔解决这个问题呢?

四、总结提升。

1.课文中,你最喜欢谁?

为什么?

不喜欢谁?

为什么?

(挑出感兴趣的角色读,比比谁读得好。

2.学到这儿,大家一定还有许多心里话想跟这些小动物们说,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呢?

3.学了这个故事,你又有什么话对大家说呢?

4.小结: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也能够像小猴子一样,勤于思考,大胆尝试,那你们一定会有许多新的发现!

五、作业布置,课外延伸

1.写一写:

把你想对小动物们说的话写下来,做成小卡片。

2.说一说:

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说给家人听。

3.找一找:

收集其他的寓言故事读一读。

七、板书设计:

17.酸的和甜的

狐狸——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

小松鼠、兔子——不动脑筋,轻信别人

猴子——勤于思考,敢于尝试

(真正是怎样,尝试了才知道。

 

17、《酸的和甜的》教学反思

一、、创设情境,感悟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可通过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尊重独特感受。

整个读书过程为弘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务。

我努力将以上思想运用教学实践中。

在教学第一自然段时,我让学生体验小狐狸的角色,问问小狐狸在葡萄架下干什么,并让学生演一演小狐狸在葡萄架下转来转去动脑筋想办法的样子。

体会狐狸吃不到葡萄时的心情,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悟了词语的感情色彩,朗读时,自然能做到声情并茂。

二、品词析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小学阶段是语文素质的初步形成时期,是奠定基础的时期。

所以,在小学阶段,必须注重语文基本素质的训练与养成。

二年级属于低年段,应该培养学生初步理解词句的能力。

这节课,对关键的词句,启发学生反复揣摩,做动作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多角度地理解了词语,积累感悟语言。

这样品读词语,会使学生潜移默化地理解作者谴词造句的精当,理解了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的妙处。

三、教学不足:

再回过头来细细反思课堂,我认为本堂课朗读还不够多。

朗读是低年级的训练重点。

朗读的面还不够广,例如在教学课文第二、三段时,我让学生找小松鼠心里怎么想的,指名两三个学生回答,再是齐读,读的形式不够多,读的时间不够多,学生读的面不够广。

总之,这节课带给我的收获就像课题说的酸的和甜的都有。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更要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像小猴子一样勇于实践,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

 

2016年10月25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