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中暑应急救援预案(范本).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88512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1.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温中暑应急救援预案(范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温中暑应急救援预案(范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温中暑应急救援预案(范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温中暑应急救援预案(范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温中暑应急救援预案(范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温中暑应急救援预案(范本).doc

《高温中暑应急救援预案(范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温中暑应急救援预案(范本).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温中暑应急救援预案(范本).doc

项目名称:

高温中暑应急救援预案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发布日期:

年月日

高温中暑应急救援预案

一、目的

为了在施工中发生中暑事故时遵循“保护人员安全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的蔓延为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

为达到控制事故、有效地抢救伤员、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扩大的目的,特制定本救援预案。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6、《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

7、《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

三、应急救援事故事件范围及事故特征

事故事件范围:

高温中暑安全事故事件。

事故特征:

中暑属于突发性安全事件。

一般以暑季为高发期,或是通风条件差的高温场所。

中暑前一般会出现胸闷、头晕、口渴、呼吸不畅、无力等征兆。

四、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

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

负责项目施工范围内的发生中暑事故应急救援的指挥、布置、实施和监督。

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和上级的指示精神,及时向上级汇报事故情况,指挥、协调应急救援工作及善后处理。

按照国家、行业和上级有关规定参与对事故的调查处理。

3、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下设应急救援办公室和各工作小组

应急救援办公室设在项目综合管理部门,工作小组包括安全保卫组、事故救援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善后处理组和事故调查处理组。

四、应急救援办公室和各工作小组职责

1、应急救援办公室(办公室主任:

)联系电话:

主要职责:

负责“预案”日常的管理工作,通知指挥组全体成员立即赶赴事故现场。

在实施应急救援任务时,与其他处置组协调工作,按照组长的命令调动救援队伍和应急救援物资,实施应急救援工作。

2、安全保卫组(负责人:

)联系电话:

主要职责:

组织力量对事故现场及周边地区道路进行警戒、控制,组织人员有序疏散。

3、事故救援组(负责人:

)联系电话:

主要职责:

根据专家技术组的技术建议和事故现场情况制定方案,按照方案迅速组织救援力量进行事故救援。

4、医疗救护组(负责人:

)联系电话:

主要职责:

组织医护人员迅速展开对伤员的急救,有必要时应立即与120急救中心联系,请求增援。

5、后勤保障组(负责人:

)联系电话:

主要职责:

迅速组织车辆运送救援队伍,并与医疗救护组协作保障所需物品的使用。

6、事故调查组(负责人:

)联系电话:

主要职责:

负责对事故现场勘察取证,查清事故原因和事故责任,总结经验教训,制定防范措施,提出对事故及责任人的处理意见,配合上级调查组工作。

7、善后处理组(负责人:

)联系电话:

主要职责: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负责对伤亡人员的医疗、抚恤、安置等工作,并与保险公司协调理赔事宜。

五、高温中暑事件的预防

1、合理安排休息时间

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时间,减轻劳动强度,严格控制室外作业时间,避免高温时段作业,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原则上,气温超过37°,严禁11:

00至14:

00进行室外作业。

2、加强工作中的轮换休息

在夏季施工的工艺过程,尽可能调整劳动组织,采取勤倒班的方式,缩短一次连续作业时间,加强工作中的轮换休息。

加强现场巡查,加大防暑降温知识和中暑急救知识宣传,提高全员安全防范意识。

3、保证现场饮水供应充足

现场供给足够的合乎卫生要求的饮用水、饮料、茶及各种汤类等,有效的防暑降温,避免发生中暑事件。

4、落实防暑降温药品

要切实关心在高温下坚持实干的广大一线施工人员,加强对防暑降温知识的宣传,要求施工人员随身携带防暑药品,如:

清凉油、风油精等,落实每一位工人的防暑降温物品。

5、做好安全检查工作

针对高温施工,工人穿戴问题。

项目部要加强对安全防护用品佩戴使用的检查。

严禁赤脚和穿拖鞋上岗,确保劳动防护措施的真正落实。

6、加强监测与预警

建立高温天气监测与预警机制,根据当地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的预警信息,及时在项目范围内发布公告,并提出相应防范措施。

六、事故报告

1、事故报告原则

应遵循“迅速、准确”的原则,在第一时间内事故事件情况。

2、紧急通讯联络

紧急报警电话:

110

紧急救援消防电话:

119

急救中心电话:

120

×××医院电话:

3、事故报告程序

发生事故后应立即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简要情况,并随时报告后续情况。

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要求与110、120、119联系增援。

4、事故应急救援办公室接报后应立即报告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组长接报后应立即下达启动应急预案命令,指挥有关部门人员赶赴事故现场,了解事故情况,通知相关部门就近调动救援队伍、设备物资实施应急救援。

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同时应向上级主管部门或主管领导汇报。

5、报告内容

①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类别和人员伤亡情况。

②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险情的基本情况。

③原因的初步分析。

④已采取的救援措施。

⑤施工现场应急救护

a、在发生事故向应急救援指挥组报告的同时,事故单位应组织有一定救护常识的人员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救护(如物理降温),或护送病员去医院救治,保证第一时间的救护工作。

b、对发生中毒事故的场所迅速采取通风或利用压风向灾区供风的情况,应接近遇险人员救护。

七、应急处置

根据事故现场情况,按照本预案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迅速组织力量展开工作。

1、先兆中暑和轻度中暑者处置措施

①迅速将中暑者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

②用湿毛巾敷头部或用冰袋置于中暑者的头部、大腿根部等处。

若病人能饮水时,可给病人饮水中加入少量食盐。

③报告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暂时停止现场作业,对工作场所的通风降温设施等进行检查,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工作环境温度。

2、重度中暑者处置措施

①将中暑人员立即抬离工作现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

②用湿毛巾敷头部或用冰袋做简单的降温处理,并立即报告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

③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立即联系车辆,由救护组送至就近医院,或直接拔打120急救。

暂时停止现场作业,找出中暑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

3、注意事项

①中暑后不要大量饮水,采用少量、多次的饮水方法,每次以不超过300mL为宜,切忌狂饮。

②不要给中暑者食用生冷瓜果和油腻食物,以免引发其它病症。

八、应急结束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根据救援处置进展情况,在确定没有被困人员、伤亡人员已转移和事故现场已稳定的情况下,由组长宣布应急状态结束。

九、后期处置

1、善后处理

由善后处理组按照职责工作内容进行妥善处理。

2、调查、总结

由事故调查组按照职责工作内容进行调查处理,并写出书面总结材料上报。

十、宣传教育

根据国家相关要求,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中暑事故有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预防事故的意识和防范能力,积极组织应急预案培训,使参加救援的人员熟悉掌握应急预案中应承担的责任和救援工作程序,要经常检查应急预案设施、设备、物资等应急资源的准备情况,提高防范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

十一、演练

应急救援预案每年应演练一次,通过演练(桌面演习、功能演习、全面演习)检查应急人员对应急预案程序的了解程度,及时发现应急工作程序和应急准备中的不足,增强应急小组及人员之间的配合和协调能力,确保预案一旦启动,能及时有序地展开救援。

十二、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十三、附件

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联系方式

2、应急救援物资清单

3、应急救援程序流程图

附件1:

应急领导小组联系方式

职务

姓名

手机号码

备注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附件2:

应急救援物资清单

序号

物资名称

数量

存放地点

所属单位

急救担架、救援车辆、急救物品(湿毛巾、清凉通气降暑药品)等

附件3:

应急救援预案流程图

技术指导

应急恢复

应急结束

现场清理

解除警戒

善后处理

恢复生产

调查处理总结

应急救援行动

事态控制

应急人员到位

现场预案启动

申请增援

人群疏散

医疗救护

现场监测

人员救助

工程抢险

秩序维护、警戒

交通疏导

事故发生

接报

事故判断

预案启动,赶赴现场

应急物资调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