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小学语文常识修辞讲解.docx
《春小学语文常识修辞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小学语文常识修辞讲解.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春小学语文常识修辞讲解
小学语文常识讲解
幸福安康编制
非比喻句的五种“像”字句
有的同学一看到含有“像”,“好像”的句子就认为一定是比喻句,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五种“像”字句并不是比喻句。
一、表示比较
1.江上的轮船像一叶叶扁舟。
(《南京长江大桥》)
句中的“轮船”和“扁舟”是同一类事物,通过比较,突出长江水的浩大。
2.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
(《卖火柴的小女孩》)
句中以前的奶奶和现在的奶奶形象,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的比较。
二、表示举例
1.“你骗谁,像你这样的大官会没有钱?
”(《“你们想错了”》)
句中用“像”字引出方志敏作为例子,说明凡是当官的就一定有钱。
2.“像您这样高个儿干不了这重活儿……”(《挑山工》)
句中用“像”字引出“我”作为例子,说明凡是“高个儿”都当不了挑山工。
三、表示猜测
1.珊迪听了,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好像表示感激。
(《小珊迪》)
句中的“好像”前后不涉及两项事物,只是表示猜测。
2.小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可爱的草塘》)
句中用“好像”引出推测,是为了加强语气,说明估计的准确性。
四、表示联想
1.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光曲》)
句中用“好像”引出皮鞋匠产生的联想。
2.鸡……咯咯地叫着,用嘴啄着木板,好像说:
“小主人,快放我出去吧!
”(《今天我喂鸡》)
句中用“好像”表示作者由鸡的“咯咯叫”、“啄木板”,联想到是对小主人的说话。
五、表示说明
1.猎人微笑着说:
“在大森林里,你不能像个客人,得像个主人……”(《大森林的主人》)
句中用“像”来直接阐述某一道理。
2.狼连忙半闭着眼睛,说:
“我是狼狗,所以有些像狼……”(《会摇尾巴的狼》)
句中用“像”来指出某种情况。
那么,怎样识别“像”字句是否是比喻句呢?
这就要看句子是否同时具备了以下两个条件:
一是“像”字前后要有两个不同类的事物;二是这两个事物要有相似点。
如果同时具备了这两个条件,那就是比喻句;否则,那就不是比喻句。
关于“舛互”修辞格
《草原》(人教版六年制第九册)一文中有这样一句: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有学生提出是病句,理由是“看不见什么东西,就包括看不见小鸟”。
后来我在一本《小学生导读》中得知此句并非病句,而是运用了“舛互”修辞手法。
我就把这些知识告诉了学生。
学生又提出,像“今天,全班都去看电影了,只有小王一个人去了图书馆”这样的句子,也不应该算为病句。
我本人水平有限,究竟如何去讲此类句子呢?
或者怎样跟学生讲清楚这种修辞手法呢?
舛互(“舛”,读chuǎn,意为“违背”)这一修辞格,是1983年10月中国修辞学会华东分会编的《修辞新格》(福建教育出版社,谭永祥主编)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
所谓“舛互”,是指对某一事物既全部肯定又部分否定,或者既全部否定又部分肯定。
肯定,是为了衬托、强调否定部分;否定,是为了衬托、强调肯定部分。
例如:
①表兄弟表姐妹都笑起来,只有列宁没有笑。
(《诚实的孩子》)
②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对他说:
“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例①写“表兄弟表姐妹都笑起来”(全部肯定),是为了衬托、突出“列宁没有笑”(部分否定)。
这样就让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到列宁为什么没有笑这个问题上,从而有效地表现了列宁的诚实──没有笑,实际上已承认花瓶是自己打碎的。
例②写大伯“跟爸爸哪儿都像”(全部肯定),是为了强调大伯的“鼻子”不像爸爸(部分否定)。
这样便巧妙而自然地引出了一席对话,从而通过“碰壁”这个双关语,抨击了旧社会的黑暗,歌颂了鲁迅先生与恶势力作斗争的勇敢精神,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思想。
这类运用舛互修辞格的句子在学生的作文中也常发现。
如:
“阅览室里肃静无声,只听见大家翻书报的声音。
”写连翻书报的声音都听得见,有效地强调了阅览室里的“静”,突出了大家专心致志看书看报的学习气氛。
又如:
“今天,全班都去看电影了,只有小王一个人去了图书馆。
”写全班都去看电影了,是为了突出小王更喜欢看图书。
因此,这些句子都不能算病句。
不过,运用“舛互”写成的句子,要写得含蓄一点,巧妙一点,尽量用一些模糊语言,不能说得太过直露,否则读者是难以接受的。
像上面一句,如果说成“全班所有的人都去看电影了,只有小王一个人去了图书馆”,就把话说死了,让人接受不了。
如果说成“同学们都去看电影了,只有小王一个人去了图书馆”,则比原句更好,因为“同学们”不等于“全班(同学)”,是一种模糊说法。
至于《草原》中的那个句子,其实并没有运用舛互修辞格。
句中的“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是一个后置状语,还原后便是:
“……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也看不见什么东西。
”意思即是:
除了看见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之外,什么也看不见了。
这里头不存在“既全部肯定又部分否定或既全部否定又部分肯定”的表达特征。
正如“全班同学除了小王外,都去看电影了”这样的句子,不能看作运用了舛互修辞格。
借代
(一)概念:
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式。
这种修辞方式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
(二)借代的种类:
1、用事物特征代本体事物。
例如:
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2、具体代抽象,例如: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3、专名代泛称。
例如:
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4、形象代本体。
例如:
上面尘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
5、部分代整体。
例如:
吟罢低同元写处,月光如水照绍衣。
6、结果代原因,例如:
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
(“捧腹”是“笑”的结果)
7、资料代本体。
例如:
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三)借代的作用:
1、以简代繁;2、以实代虚;3、以奇代凡;4、以事代情。
(四)运用借代需要注意。
必须抓住事物的最典型特征,对于所借代的事物一般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所交代。
另外,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事物不能同时出现。
(五)借喻与借代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相同点:
它们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
2、不同点:
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力本体,其只代不喻;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
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即要求借体和本体的某些方面的相似。
借喻可改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不能。
联想和想像的区别在哪里
我在执教六年级语文的过程中,经常在课文及试题中遇到“找出文中表示联想的句子”或“文中哪些是作者的想象”这类题目。
如第十二册第4课《菩萨蛮·大柏地》中“思考·练习”第3题问:
“这首词中哪些是由看到的事物产生的联想?
”《教师教学用书》上是这样解答的:
“谁持彩练当空舞”是作者由此产生的丰富大胆的想象,“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是引发的联想。
我查阅了《辞海》中有关联想的部分内容,其中有一条说“有相似特点的事物形成类似的联想”,那么,上面的第一句为什么不说是由上句引发的联想?
另外,文中如出现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是不是作者展开的联想呢?
我对这些问题一直无法作出准确的判断。
联想与想象的区别到底在哪里?
“联想”指由于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想象”指想出不在眼前的具体形象或情景。
文章中的联想和想象都是由事物引发的,都是作者思考活动的结果,所不同的是: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内容比较单薄,一般不出现具体的形象化的情景描写,有的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想法。
例如《菩萨蛮·大柏地》中的“赤橙黄绿青蓝紫”,这是眼前看到的实景(雨后的彩虹):
“谁持彩练当空舞”,这是作者(毛泽东)由此而产生的联想。
《教师教学用书》上把“联想”误为“想象”,致使饶珊珊老师产生了疑问。
题目中问的是“哪些是由看到的事物产生的联想”,答案却是“‘谁持彩练当空舞’是作者由此产生的丰富大胆的想象”,岂非答非所问?
因此我认为这里是一处笔误。
另外,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也都是作者的联想。
如:
“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喻体“长龙”是由本体“长城”引发的联想;“骄傲的孔雀”,把孔雀当作人来写,这是把联想跟实在的事物写在了一起。
还有借喻,也是把联想和实在的事物写在一起的,如《沙漠里的“船”》(课文标题)。
至于排比,倒跟联想没有密切的联系。
想象虽然也是由具体事物引起的,但设想(假想)出来的内容比较丰富,一般都有具体的形象化的情景描写,而这些形象化的情景是眼前看不到却又合情合理的。
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写小女孩在又冷又黑的大年夜到街上卖火柴,实在受不住饥饿和寒冷了,就坐在墙角下,点燃了一根又一根火柴,终于冻死在街头。
这是具体事实。
可是小女孩临死前擦火柴时想些什么呢?
作者展开了丰富的想象:
点燃第一根火柴,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第二根,仿佛看见了正冒着香气的烤鹅……;第三根,觉得自己坐在一棵圣诞树下……;第四根,仿佛看见了奶奶……;最后点燃了一大把火柴,仿佛奶奶把她抱在怀里带走了……。
这些想象都是小女孩当时的心理活动,合情合理,读者读后一定格外同情这个小女孩。
不仅这样,作者(安徒生)还借助想象,提出了穷苦孩子的希望。
在大年夜,这些穷苦孩子应当不受冻挨饿,应当跟人们一样欢度圣诞节,应当得到应有的光明和温暖。
“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那样的理想是会实现的,但在当时的丹麦,这样的理想还只是穷孩子们的奢望。
作者写出这一理想社会的想象,是要鼓舞人们去创造它,去实现它。
排比
(一)概念: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证据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
(二)排比和种类:
1、成分排比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
例如:
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2、分句排比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
例如: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清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3、单句排比例如:
八路军穿草鞋,把日本鬼子赶下海。
解放军穿草鞋,把蒋家王朝踢下台。
如今八连穿草鞋,把香风毒雾肢下踩。
4、复句排比。
例如:
如果我们能够研制出一种类似鹰眼的搜索、观测技术系统,就能够扩大飞行员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视敏度。
如果能研制出具有鹰眼视觉原理的“电子鹰眼”,就有可能用于控制远程激光制导武器的发射。
如果能给导弹装上小巧的“鹰眼系统”,那么它就可以象雄鹰一样,自动寻找、识别、追踪目标,做到百发百中。
(三)排比的作用:
1、内容集中,增强气势;2、叙事透辟,条分缕析;3、节奏鲜明,长于抒情。
(四)排比与对偶的区别:
1、对称性与平列式。
对偶是二个语言单位,而排比是三个以上语言单位。
对偶必须对称。
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
2、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揭示语,使排体互相衔接、给人以紧凑、密集之感。
而典型的对偶句上下两联是不重字的。
3、对偶以要求平仄对仗为佳,排比则无此要求。
设问
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回答的修辞方式。
设问的基本特点是“无疑而问”,设的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例如:
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
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技术的力量。
对偶
(一)概念: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二)对偶的种类:
1、正对。
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例如:
a.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类皮厚腹中空。
2、反对。
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例如:
b.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
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例如:
c.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根据上下句的形式又可以把对偶分为严式对偶和宽式对偶,严式对偶要求上下两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平厌相对、不重复用字。
如例句曲。
宽式对偶对严式对偶五条要求只要有一部分达到就可以,不很严格,如例句c。
(三)对偶的结构:
1、成分对偶。
例如:
然而我的坏处,是在论时事不留面子,泛铜弊常取类型,而后者尤与时宜不合。
2、句子对偶。
例如:
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骛齐飞。
(四)对偶的作用:
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五)对偶与对比的不同点;
1、对比的基本特点是“对立”,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对称”。
2、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开工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近,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
3、对偶里的“反对”(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意义说是对比,就形式说是对偶,这是修辞手法的兼类现象。
)
反问
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屋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
例如:
就说蒋筑英吧.已经经过了这样长久的考验,跑他入党的志愿,也一定要等到死后才能由省委的追认满足么?
(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
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用否定式表示肯定的意思。
)
反问与设问的区别:
1、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则明砌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内容。
2、反问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语气,设问的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