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速器装配工作图的绘制 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883697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5.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减速器装配工作图的绘制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减速器装配工作图的绘制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减速器装配工作图的绘制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减速器装配工作图的绘制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减速器装配工作图的绘制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减速器装配工作图的绘制 1.docx

《减速器装配工作图的绘制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减速器装配工作图的绘制 1.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减速器装配工作图的绘制 1.docx

减速器装配工作图的绘制1

减速器装配工作图的绘制

    

装配工作图是反映各个零件的相互关系、结构形状以及尺寸的图纸,也是机器组装、调试、维护和绘制零件工作图的依据。

因此,装配工作图的设计极为重要。

事实上,减速器中绝大部分零件的结构及尺寸都是在这个过程中决定出来的。

所以,装配工作图的设计必须综合考虑其各个零件的强度、刚度、加工、装配、调整、润滑和密封等要求,用足够的视图和剖面将其表达清楚。

在有条件的院校,均要求学生计算机绘图。

由于装配图所设计的内容较多,设计过程比较复杂,常常是通过边画图、边计算、边修改完成的。

一般是先完成装配底图的设计。

画装配底图时,可以不考虑线型,且零件的倒角、圆角、剖面线等均不可必画出。

在对装配底图作认真检查,修改无误后,再按机械制图标准选取各种不同线型,完成正式的的装配工作图。

对于初次设计者,建议装配底图的设计分成四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完成一定的工作内容。

下面主要以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和单级蜗杆减速器为例,说明各个阶段的工作内容。

5.1布置装配图

在箱体内外的主要传动零件基本参数设计之后,即可考虑装配底图的图面布置。

包括:

准备必要的资料和数据;选择视图和比例尺;确定传动零件的中心线及对称面;画出传动零件的外廓尺寸和箱体的内壁线。

一、必要的资料及数据

1)传动装置的运动简图,一般由设计任务书给出。

根据传动装置运动简图,选取合适的视图平面,并在图上适当安排各视图位置。

2)箱体内传动零件的主要尺寸(如相啮合齿轮的中心距、齿顶圆直径、齿根圆直径、节圆直径、齿宽等),由第三章传动零件的设计提供。

3)传动零件的位置尺寸,包括:

传动零件之间的位置尺寸和他们距箱体内壁之间的尺寸。

按表4.2.1提供的减速器零件的位置尺寸考虑,参见图4.2.1和图4.2.2。

二、选择视图及比例

减速器装配图一般需要三个视图才能表达得清楚完整。

结构简单的减速器(如单级蜗杆蜗轮减速器)亦可用两个视图(必要时附加局部视图)表示。

一般用A1图纸或A0图纸绘制,选择1:

1的比例尺。

三、图面布置

图面布置的步骤如下:

1)根据传动零件的设计尺寸,同时考虑到传动零件之间的位置尺寸以及它们距箱体内壁之间的尺寸,初步估计选用几号图纸。

2)按机械制图的规定在选定的图纸上,绘出外框线及标题栏,具体尺寸按国家制图标准,参见表5.1.1。

表5.1.1图纸图幅(摘自GB/T14689—1993)

装订                                  不装订

幅面代号

A0

A1

A2

A3

A4

B×L

841×1189

594×841

420×594

297×420

210×297

c

10

5

a

25

e

20

10

注:

1.表中为基本幅面的尺寸。

2.必要时可以将表中幅面的边长加长,成为加长幅面。

它是由基本幅面的短边成整数倍增加后得出。

3.加长幅面的图框尺寸,按所选用的基本幅面大一号的图框尺寸确定。

3)在图纸的有效面积内,安排三个视图的位置,同时要考虑编写技术要求和零件明细表所需要的图面空间,如图5.1.1所示。

图5.1.1  图面布置

4)根据传动零件(齿轮、蜗杆、蜗轮等)的设计尺寸,确定并画出传动零件的中心线位置,绘制传动零件的轮廓线(如齿顶圆、节圆、齿面宽等)和箱体的內壁线。

传动零件的尺寸(如齿顶圆、节圆、齿面宽等)由第三章传动零件设计提供;箱体内壁距旋转零件的最外端面的径向距离△1由表4.2.1查取。

这一阶段绘制的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装配底图如图5.1.2所示;单级蜗杆减速器的装配底图如图5.1.3所示。

图5.1.2  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装配底图

(一)

                       5.5.2装配图底图的绘制

装配底图绘制的过程,贯穿在整个减速器结构设计的过程中。

一、装配底图绘制第二阶段

在减速器轴系零件设计计算完成之后,轴的结构形状以及各段长度和直径即已知,同时也初步选定了所需联轴器和轴承的型号。

在装配底图上就可以把整个轴的结构尺寸绘制出来。

对于圆柱齿轮减速器,由于两轴线平行,轴系的结构在俯视图上已反映清楚,所以这一阶段的绘图工作主要在俯视图上展开

1)绘出轴的结构尺寸后,即可根据轴上各零件的位置关系,确定出轴的支承位置和轴上传动零件力的作用位置,进一步计算轴的支承跨距,作轴的强度校核计算、轴承的寿命验算以及键联接的强度校核计算。

这一阶段的设计往往交叉在计算和绘图的反复过程中。

2)通过绘制轴的尺寸,还可以核查与传动零件的设计尺寸有无干涉,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修改设计。

               

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装配底图

(二)

 二、装配底图绘制第三阶段

减速器装配底图绘制的第三阶段,主要是画传动零件和支承零件的结构尺寸,同时还要进行部分箱体结构尺寸的绘制。

传动零件和支承零件的具体结构尺寸设计,在轴设计完成之后,即可参阅教材和本指导书第四章有关内容进行经验性设计,并结合结构的合理性适当修改。

传动零件的结构及尺寸主要参阅教材;支承结构及尺寸主要参阅本指导书第四章;标准件轴承的有关尺寸可查附录5。

这一阶段绘制出的装配底图如图。

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装配底图(三)

三、装配底图绘制第四阶段

 装配底图绘制的第四阶段,主要是针对箱体及其附件展开的。

本课程设计中,有关箱体及其附件的设计均是经验性设计,可依据第四章提供的有关资料及数据。

本阶段的绘图约占装配底图绘制工作量的一半。

一般绘图次序是先箱体,后附件;先主体,后局部;先轮廓,后细节。

画图应在三个视图上协调进行,以能清楚表达箱体结构的视图为主,兼顾其他视图。

完成后的装配底图如图。

                 

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装配底图(四)

5.3完成减速器装配工作图

经过前面几个阶段的设计,完成了装配底图。

但底图上可能还存在有不合理、不协调,甚至错误的地方。

所以在画装配图前,一定要对底图进行认真检查,经检查、修改无误后,方可动手绘制装配图。

一般是在装配底图的基础上按照国家制图标准加工完成。

也可重新画图。

此外,作为完整的装配图,还应标注出必要的尺寸、编写技术要求、零件序号、明细表和标题栏等。

一、装配底图的检查

装配底图的检查次序应由主到次,先内后外,细致进行。

自己检查之后亦可再请指导老师审查。

检查的内容有:

1)装配底图是否与传动装置方案简图一致。

例如轴外伸端的位置及结构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外接零件(如带轮、联轴器等)的设计是否符合传动装置方案的要求。

2)视图选择是否合理,视图间投影关系有无错误,视图表达是否清楚并符合制图标准的规定。

3)传动零件的结构是否合理,运转时是否受阻碍或发生碰撞。

4)轴、轴承及轴系其他零件的结构是否合理,定位、固定、调整、加工、装拆、润滑及密封是否可靠和合理。

5)箱体的结构与加工工艺性是否合理,附件的布置是否恰当。

如测油杆是否拉得出,插得下;轴承旁联接螺栓是否能够拆装等。

附件的结构及画法是否正确等。

二、按制图规范绘制装配图

装配草图经认真修改无误后,即可按制图标准,对装配底图各层线型进行规范,最后完成正式装配工作图。

具体进行时应注意下列几点:

1)画剖视图时,不同的零件其剖面线的方向或间距应不同,而同一零件在几个视图上的剖面线方向和间距都应该相同。

2)对于薄壁零件,在图面上的尺寸小于2mm(如视孔盖板下的油垫纸板等)的剖视图,可用全剖涂黑表示。

但未剖到的垫片等则不应该涂黑。

涂黑工作应待所有剖面线画完,且在零件轮廓线加深后再进行,以保证图面清晰。

3)根据教学要求,装配工作图上某些结构可用简化画法。

例如:

对于类型、尺寸、规格相同的螺栓联系,可以只画一个,其它用各自的中心线表示。

又如:

一对相同的轴承,可以按结构要求画出一个完整的轴承,其余可以用机械制图标准中规定简化画法表示。

三、标注装配图尺寸

装配图是组装各零件的依据,图上应标注的尺寸有:

1)特性尺寸:

如传动零件的中心距及其偏差(见附表1.3或由附表6.3查取)。

2)外形尺寸:

如减速器的总长、总宽和总高。

3)安装尺寸:

如箱体底座的尺寸(包括长、宽、厚);地脚螺栓孔中心的定位尺寸;地脚螺栓孔的中心距和直径;减速器的中心高;主动轴与从动轴外伸端的配合长度和直径等。

4)配合尺寸:

如轴与带轮、齿轮、联轴器、轴承的配合尺寸;轴承与轴承座孔的配合尺寸等。

标注这些尺寸的同时应标出配合种类与精度等级。

减速器主要零件的配合的荐用值见表

减速器主要零件的荐用配合

配合零件

推荐配合

装拆方法

大中型减速器的低速级齿轮(蜗轮)与轴的配合,轮缘与轮芯的配合。

用压力机或温差法(中等压力的配合,小过盈配合)。

一般齿轮、蜗轮、带轮、联轴器与轴的配合。

用压力机(中等压力的配合)

要求对中性良好及很少装拆的齿轮、蜗轮、联轴器与轴的配合。

XX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压力机(较紧的过渡配合)

XX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小锥齿轮及较常装拆的齿轮、联轴器与轴的配合

XX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手锤打入(过渡配合)

滚动轴承内孔与轴的配合(内圈旋转)

j6(轻负荷)、k6、m6(中等负荷)

用压力机(实际为过盈配合)

滚动轴承外圈与箱体孔的配合(外圈不转)

H7、H6(精度要求高时)

木锤或徒手装拆

轴承套环与箱体孔的配合

木锤或徒手装拆

 

五、编写技术要求

制订技术要求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减速器的工作性能。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对零件的要求

在装配前,应按照图纸检验零件的配合尺寸,合格零件才能装配。

所有零件要用煤油或汽油清洗,机体内不许有任何杂物存在,机体内壁应涂上防侵蚀的涂料。

2.对润滑剂的要求

对传动零件及轴承所用的润滑剂,其牌号、用量、补充及更换时间都要标明。

传动零件和轴承所用润滑剂的选择方法参见教材有关章节。

3.对密封的要求

机器运转过程中,所有联接面及外伸轴颈处都不允许漏油。

部分面上允许涂密封胶或水玻璃,但不允许使用任何垫片或填料。

外伸轴颈处应加装密封元件。

4.对安装调整的要求

安装滚动轴承时,要保证适当的轴向游隙;安装齿轮或蜗轮时,必须保证需要的传动侧隙。

有关数据均应标注在技术要求中,供装配时检测用。

5.对实验的要求

减速器装配好后,应先作空载试验。

空载试验为正反转各1小时,要求运转平稳、噪音低、联接固定处不得松动。

作负载试验时,油池温升不得超过35oC,轴承温升不得超过40oC

6.对包装、运输及外观的要求

对外伸轴及其配合零件部分需涂油包装严密,机体表面应涂漆,运输及装卸不可倒置等。

一般在编写技术要求时,可参考有关图纸或资料。

六、零件编号

零件编号要完全,但不能重复,图上相同零件只能有一个编号。

零件编号方法可以采用部区分标准件和非标准件的方法,统一编号;也可以把标准件和非标准件分开,分别编号。

由几个零件组成的独立组件(如滚动轴承、通气器等)可作为一个零件编号。

零件编号的表示应符合国家制图标准的规定。

七、编写零件明细表和标题栏

零件明细表是减速器所有零件的详细目录,明细表的填写一般是由下向上,对每一个编号的零件都应该按序号顺序在明细表中列出。

对于标准件,必须按照规定标记,完整地写出零件名称、材料、规定及标准代号。

对材料要注明牌号;对齿轮、蜗杆、蜗轮应注明其主要参数,如模数m、齿数Z、螺旋角β等。

零件明细表和装配图标题栏的格式见表。

明细表和标题栏格式

一、明细表

二、装配图(零件图)标题栏

 注:

表中主框线型和分格线型按制图标准。

5.4装配图中常见错误与更正

一、装配图中常见的错误

装配图中常见的错误,是学生搞好本课程设计应该借鉴的,务请引起足够的注意。

装配图中常见错误如图所示。

          

 

 装配图中常见错误

二、错误分析与更正

装配图中常见错误分析与更正如图。

           

 油塞的位置与画法(a)误;(b)正

错误与更正:

1油面位置太高有碍于泄油,底部应当有1:

50的斜度;2垫圈画错,螺塞无法拧入。

 螺栓联接(a)误;(b)正

错误与更正:

3 漏画间隙;4 螺纹的终止线应当用细实线表示;5弹簧垫圈开口方向画反了;6箱体与螺母结合面应画鱼眼坑。

检视孔盖(a)误;(b)正

错误与更正:

7检视孔的位置应该便于检查两齿轮的啮合部分;8垫圈被剖着部分不应涂黑;9缺轮廓线。

凸台与螺栓联接 (a)误;(b)正

错误与更正:

10螺栓头伸出太长;13螺钉不应该拧在剖分面上;14漏画凸台过渡线;15根据图5.4.1中的主视图知,该螺栓无法安装,应将螺栓掉头,从上至下安装。

吊环螺钉(a)误;(b)正

错误与更正:

11缺螺钉孔座;12缺螺纹余留量。

 定位销(a)误;(b)正

错误与更正:

16定位销没有出头,不便于装拆;17互相接触的零件其剖面线方向应相反。

油尺的安装(a)误;(b)正

错误与更正:

18油尺无法装拆;19油尺上螺纹处缺退刀槽;20缺螺纹线;21漏画投影线,内螺纹太长;22油尺太短,测不到下油面。

俯视图上的凸台(a)误;(b)正

错误与更正:

23漏画鱼眼坑的投影线;24漏画机体上的投影线。

轴与轴上的零件(a)误;(b)正

错误与更正:

25键不应该伸到轴承盖里面去;26漏画间隙,漏画毛毡圈;27和38挡油环与轴承接触部分太高,不利于轴承转动;28应留间隙以防止产生热应力;29没有螺纹孔;漏画局部视图;螺钉缺螺纹余留部分;30漏画螺钉与钉孔间隙;31轴承端盖上无豁槽,润滑油无法进入轴承;32与齿轮配合的轴头段太长,定位套筒应只与齿轮端面接触;套筒的厚度欠小;33挡油环与轴承座孔间应留间隙,环的外端面应当伸出箱体内壁1∽2mm,以保证将润滑油甩出;34斜齿轮上的斜线不应出头;35两个零件配合折角处的构造不应都作尖角或相同的圆角;36没有考虑加工面;37漏画轴承孔的投影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