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充电器的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882551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6.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能充电器的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智能充电器的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智能充电器的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智能充电器的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智能充电器的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智能充电器的设计.docx

《智能充电器的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充电器的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智能充电器的设计.docx

智能充电器的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材料

 

题目:

智能充电器的设计

 

学生姓名:

邱咪咪

学生学号:

0908030227

系别: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

届别:

2013

指导教师:

张大雷

一、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及达到的目标

所谓智能充电器是指能根据用户的需要自主选择充电方式,并且在充电过程中能对被充电电池进行保护从而防止过电压、电流和温度过高的一种智能化充电器。

智能充电器也能对镍镉电池(Nicd)、镍氢电池(NiMH)和锂离子电池进行充电,并对充电电池具有自动检测能力。

广泛应用于各种通信设备、仪器仪表、电气测量装置中。

随着移动电话用户数量的不断增长,移动电话电池和电池充电器的需求也将会有较大的增加,于是对高性能、小尺寸、重量轻的智能电池充电器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因此,研究智能充电器的设计及推广其应用,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单片机模块:

实现充电器的智能化控制,比如自动断电、充电完成报警提示等。

·充电过程控制模块:

采用专用的电池充电芯片实现对充电过程的控制。

·充电电压提供模块:

采用电压转换芯片将外部+12V电压转换为需要的+5V电压。

该电压在送给充电控制模块之前还需经过一个光耦模块。

·C51程序:

单片机控制电池充电芯片实现充电过程的自动化,并根据充电的状态给出有关的输出指示。

 

在此基础上巩固、加深和扩大51系列单片机应用的知识面,提高综合及灵活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工业控制的能力。

学会查阅书籍,并且要能够熟练的编写程序、仿真、会画流程图、原理图及PCB图。

对课题设计方案的分析、选择、比较,熟悉用51单片机做系统开发、研制的过程,软硬设计的方法、内容及步骤。

工作进度要求

2011.12.1——2011.12.28撰写开题报告

2011.12.29——2011.12.31拟定论文提纲

2012.1.1——2012.2.28撰写论文初稿

2012.3.1——2012.4.31论文修改

2012.5.1——2012.5.14论文定稿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二、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课题研究目的

所谓智能充电器是指能根据用户的需要自主选择充电方式,并且在充电过程中能对被充电电池进行保护从而防止过电压、电流和温度过高的一种智能化充电器。

智能充电器也能对镍镉电池(Nicd)、镍氢电池(NiMH)和锂离子电池进行充电,并对充电电池具有自动检测能力。

广泛应用于各种通信设备、仪器仪表、电气测量装置中。

随着移动电话用户数量的不断增长,移动电话电池和电池充电器的需求也将会有较大的增加,于是对高性能、小尺寸、重量轻的智能电池充电器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因此,研究智能充电器的设计及推广其应用,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在对智能充电器的设计的基础上巩固、加深和扩大51系列单片机应用的知识面,提高综合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业控制的能力。

学会查阅书籍,并且要能够熟练的编写程序、仿真、会画流程图、原理图及PCB图。

对课题设计方案的分析、选择、比较,熟悉用51单片机做系统开发、研制的过程,软硬设计的方法、内容及步骤。

课题研究计划

根据课题的实际需要和研究现状,为更好地高效地保证完成论文,拟如下具体安排:

第一阶段:

查阅文献、资料

第二阶段:

撰写论文开题报告

第三阶段:

实验探索

第四阶段:

论文定稿与答辩

工作进度

2012.1.1——2012.2.28学习了解AT89C51单片机和各个器件所实现的功能和本次论文相关的原理,与指导老师就所研究的课题进行详细的探讨后再逐条拟定论文提纲。

2012.3.1——2012.3.31尽力完成论文课题实物并撰写论文初稿。

2012.4.1——2012.4.30初稿完成后,根据指导老师意见就细节和内容进行修改论文。

2012.5.1——2012.5.14多次修改后,最终定稿并上交指导老师。

 

本课题研究现状(需附适量参考文献)

单片机是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I/O)接口、定时器/计数器等多种资源集成在一个半导体芯片上,使得一块集成电力芯片就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微型计算机。

这种集成电路芯片被称为单片微型计算机(SingleChipMicrocomuper)。

具有体积小、功能强、可靠性高、价格低廉等一系列优点,不仅已成为工业测控领域普遍采用的智能化控制工具,而且已渗入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角落,有力的推动了各行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的更新换代。

单片机的应用领域已从面向工业控制、交通、智能仪表等迅速发展到家用消费产品、办公自动化、汽车电子、PC机外围以及网络通讯等广大领域。

本设计是单片机在智能充电方面的应用。

智能充电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广泛用于个人和家庭,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娱乐带来极大的方便。

要实现智能充电器,需要从下面两个方面着手。

(1)充电的实现。

它包括两部分:

一是充电过程的控制;二是需要提供基本的充电电压。

(2)智能化的实现。

在充电器电路中引入单片机的控制。

不同类型的电池如镍镉电池(Nicd)、镍氢电池(NiMH)和锂离子电池具有不同的充电特性和过程。

不同的电池应采用不同的充电控制技术。

常用的控制技术有:

电压负增量控制、时间控制、温度控制、最高电压控制技术等。

一:

电压负增量控制

目前公认的较先进的控制方法之一。

充电时,当测量到电池电压负增量时就可以确定该电池己经充满,从而将充电转变为涓流充电。

二:

时间控制

时间控制预定充电时间,当充电时间达到后,使充电器停止充电或转为涓流充电,这种方法较安全。

三:

温度控制

当电池达到充满状态时,电池温度上升较快,测量电池温度或温度的变化,从而确定是否对电池停止充电。

四:

最高电压控制

根据充电电池的最高允许电压来判断充电状态,这种方法灵活性较好。

智能充电器运用的是定电压电子负载的原理:

电子负载是利用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吸收电源提供的电流,转换成热能,从而达到模拟负载的电源测试仪器。

定电压(CV)电子负载的工作原理:

它将从电源吸收足够的电流来控制其输出电压达到设定值,因而它可以模拟蓄电池的端电压,可快速、准确地测试智能电池充电器的输出特性,另外它也可使用于测试电源的限流特性。

设计智能充电器时,需要充分以下考虑3种电池的充电特性,针对每一种电池的特性给出不同的充电模式以及相应的算法.

一:

镍氢/镍镉电池充电模式

这2种镍类电池具有相似的充电特性曲线,因而可以用一样的充电算法。

这2种电池的主要充电控制参数为-ΔV和温度θ.

对镍氢/镍镉电池由预充电到标准充电转换的判据为:

①单节电池电压水平0.6~1V;②电池温度-5~0oC.

电池饱和充电的判据为:

①电池电压跌落或接近零增长–ΔV=6~15mV/节;②电池最高温度θmax>50℃;③电池温度上升率dθ/dt≥1.0℃/min。

由于温度的变化容易受环境影响,因而实际用于判别充电各阶段的变量主要为–ΔV、θmax,其中对–ΔV的检测需要有足够的A/D分辨率和较高的电流稳定度.-△V的测量与A/D分辨率、充电电流的稳定性与电池内阻之间有以下关系:

当电池内阻等于50Ω(接近饱和充电)时,充电电流=1200mA,电流漂移等于5%,单节电池的最高充电电压为1.58V,则此时电流漂移可能引起的电池电压变化为3mV。

二:

锂离子电池充电模式

在锂离子电池充电采样时,测量到的电压是电池的在线电压,一般在线电压要高于静态电压(与内阻有关).在充电器设计中,对锂离子电池充电各阶段转换判断的测量参数只有在线电压,电压采样偏差小于0.05V.

三:

自适应充电模式

智能充电器设置了一种自适应充电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对未知型号的电池或放入某种电池后而未按相应的键,则充电器自动转入自适应充电模式.此时充电器将提供一种公共算法对电池进行预充电,并对其进行型号识别判断,然后转入相应的充电模式,显示相应的型号.具体做法为:

检测充电电池电压的变化率,并判断是否检测到有–ΔV。

如果检测到电池电压V特别高,且无–ΔV,则转入锂离子电池充电模式,否则进入镍类电池充电模式.

要求充电快速且具有优良的电池保护能力,于是选择Maxim公司的MAX1898作为电池充电芯片。

MAX1898的工作原理:

MAX1898配合外部PNP或PMOS晶体管可以组成完整的单节锂电池充电器。

MAX1898提供精确的恒流/恒压充电,电池电压调节精度为±0.75%,提高了电池性能并延长了电池使用寿命。

充电电流可由用户设定,采用内部检流,无须外部检流电阻。

MAX1898提供了充电状态的输出指示、输入电源是否与充电器的连接的输出指示和充电电流指示。

MAX1898还具有其他一些功能,包括输入关断控制、可选的充电周期重启(无须重新上电)、可选的充电终止安全定时器和过放电电池的低电流预充。

参考文献

[1]李华.51系列单片机实用接口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3

[2]徐任贵,廖哲智等.单片机微型计算机应用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3]邱丽芳.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4]张迎新.单片机计算机原理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1994

[5]李朝清.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4

[6]何立民.51系列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6

[7]孙涵芳,徐爱卿等.51系列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北京航空学院出版社,1998

[8]沙占友,王彦朋,孟志永等.单片机外围电路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9]童诗白,华成英等.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社,2001

[10]康华光,陈大钦等.电子技术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1

[11]谢宜仁.单片机实用技术问答.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12]王芳.电子线路Protel99SE实用教程.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

[13]谭浩强.C程序设计,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14]李培金.C语言程序设计案例教程.西安电子科技出版社,2003

[15]沈德金.单片机接口技术实验指导.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

[16]张巧芝.一种新型镉镍电池快充技术[J],1999(6)

[17]ParkHae-Woo.HanChang-SeokNi-MHbatterychargerwithacompensatorforelectricvehicles[R]SAE960477,1996

[18]NiggemannE.Highperformancenickel-metalhydridebatteryforelectricandhybridvehicles[Z]EVS-15.Bruxelles.1998

[19]SatoNoboru.YagiKazuhiko.SakuraiTakeshiControltechnologyofNi-MHbatteriesforelectricvehicles[Z]EVS-15.Bruxelles.1998

[20]LenKJohnD.Simplifieddesignofmicropowerandbatterycircuits[M]Boston:

Butterworth-Heinemann,1996,57-61

学生签名:

          2011年12月28日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三、毕业论文(设计)评审表

毕业论文(设计)主要内容

指导教师评语

成绩

评定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评阅教师评语

成绩

评定

评阅教师签字:

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