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模拟453.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82298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31.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综合模拟45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中医综合模拟45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中医综合模拟45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中医综合模拟45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中医综合模拟45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综合模拟453.docx

《中医综合模拟45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综合模拟453.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综合模拟453.docx

中医综合模拟453

[模拟]中医综合模拟453

一、A型题:

每一道考题下面都有A、B、C、D4个备选答案,在答题时请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第1题:

善治少阴经头痛的药为

A.细辛

B.白芷

C.羌活

D.川芎

参考答案:

A

 

第2题:

阳白穴应用何种进针法

A.爪切进针法

B.夹持进针法

C.舒张进针法

D.提捏进针法

参考答案:

D

 

第3题:

木火刑金,属于

A.母病及子

B.子盗母气

C.相乘

D.相侮

参考答案:

D

 

第4题:

治疗泄泻初起不宜

A.分利

B.消导

C.疏解

D.固涩

参考答案:

D

 

第5题:

“身以前皆热”是哪一经气盛的表现

A.任脉

B.手少阴心经

C.冲脉

D.足阳明胃经

参考答案:

D

 

第6题:

舌苔黑面润滑多属

A.寒盛阳衰

B.热盛伤津

C.阴虚火旺

D.痰火内蕴

E.湿热熏蒸

参考答案:

A

 

第7题:

任脉的络穴为()

A.关元

B.鸠尾

C.气海

D.膻中

参考答案:

B

 

第8题:

四神丸的功用是

A.温中涩肠,渗湿止泻

B.温补脾肾,缩尿止遗

C.温肾暖脾,固肠止泻

D.温中涩肠,益气固脱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

C

 

第9题:

其循行既至目外眦,又至目内眦的经脉是

A.手少阳三焦经

B.足少阳胆经

C.手太阳小肠经

D.手阳明大肠经

E.足太阳膀胱经

参考答案:

C

 

第10题:

对《伤寒论》“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病证应采用的治疗方法是

A.热因热用

B.阴病治阳

C.阳病治阴

D.寒因寒用

参考答案:

A

 

第11题:

以下晕针处理方法有错误的是

A.患者平卧,头部垫高

B.指掐或针刺水沟、素醪等穴

C.予以温开水或糖水

D.注意通风,保暖

E.可灸百会、气海、关元等穴

参考答案:

A

 

第12题:

上入肺、中走脾、下达肾与膀胱的药是

A.木香

B.陈皮

C.香

D.乌药

E.青皮

参考答案:

D

乌药辛温,归肺、脾、肾、膀胱经,主要功效是行气止痛、温肾散寒;上入肺,疏通气机;中走脾,行气散寒止痛;下达肾与膀胱,温肾缩尿,临床广泛用于治疗胸闷胁痛、脘腹胀痛、寒疝作痛、小便频数等。

第13题:

腹痛肠鸣,呕吐泄泻可见于

A.风淫证候

B.寒淫证候

C.暑淫证候

D.湿淫证候

E.火淫证候

参考答案:

B

 

第14题:

枳术丸原方要求枳实、白术“同为细末,荷叶裹烧饭为丸”,意在

A.健脾和胃化湿

B.养脾胃升清气

C.健脾升清止泻

D.健脾消食开胃

E.解暑化湿和中

参考答案:

B

 

第15题:

下列各类药物中,性属沉降的是

A.行气药

B.涌吐药

C.祛风寒湿药

D.利水渗湿药

参考答案:

D

行气药物,具有发散性质而不具沉降之性。

涌吐药和祛风寒湿药均有向上升散之性而无沉降性质。

利水渗湿药作用趋向多主下行,故具有沉降性质。

第16题:

行军散主治

A.暑秽

B.暑湿证

C.暑热气津两伤

D.邪热内闭心包证

参考答案:

A

 

第17题:

甘露消毒丹与萆薢分清饮的共同药物是()

A.川革薢

B.滑石

C.石菖蒲

D.绵茵陈

参考答案:

C

 

第18题:

吴茱萸汤的主治证候中不会出现

A.呕吐涎沫

B.畏寒喜热

C.头痛

D.吞酸嘈杂

E.胁肋胀痛

参考答案:

E

 

第19题:

治疗寒闭神昏首选药为

A.苏合香

B.冰片

C.石菖蒲

D.麝香

E.郁金

参考答案:

A

 

第20题:

齿燥如枯骨,属于

A.肾阴枯涸

B.燥邪犯肺

C.胃阴不足

D.阳明热盛

参考答案:

A

 

第21题:

偏头痛的病机多为

A.气血亏虚,不荣于脑

B.肾虚精髓不足

C.外邪侵袭,阻遏络道

D.瘀血阻滞脑络

E.肝经风火上扰

参考答案:

E

 

第22题:

盗汗,阴虚为主而火热不甚者,治疗宜首选()

A.麦味地黄丸

B.大补阴丸

C.知柏地黄丸

D.当归六黄汤

参考答案:

A

 

第23题:

下列哪项不是厚朴的功效

A.行气

B.活血

C.燥湿

D.消

E.平喘

参考答案:

C

厚朴的功效是行气、燥湿、消积、平喘。

第24题:

咳声清脆者,多属

A.寒湿

B.燥热

C.肺气不宣

D.肾水不足

E.肺实

参考答案:

B

咳声紧闷,多属寒湿;咳声清脆,多属燥热;咳声继续片刻者,多属风;无力咳嗽,咳声低微,咳出白沫,兼有气促,属于肺虚。

第25题:

手少阴心经在小指与何经衔接

A.小肠经

B.肺经

C.三焦经

D.大肠经

参考答案:

A

 

第26题:

气血俱虚可见下列哪种姿态

A.坐而俯首,气短懒言

B.坐而仰首,喘而痰多

C.但坐不得卧,卧则气逆

D.但卧不能坐,坐则昏沉

参考答案:

D

 

第27题:

治疗胸胁胀满,目眩心悸,或短气而咳,舌苦自滑,脉弦滑的最佳选方是

A.十枣汤

B.防己黄茂

C.苓桂术甘汤

D.真武汤

E.五皮散

参考答案:

C

 

第28题:

下列除哪一项外,均为理中丸主治范畴

A.小儿慢惊,胸痹由中焦虚寒所致

B.阳虚失血

C.脾胃虚寒的呕吐

D.脾胃寒湿,气机阻滞之脘腹胀痛

参考答案:

C

 

第29题:

患者见往来寒热,腹痛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宜选方

A.银翘散

B.麻杏甘石汤

C.防风通圣散

D.大柴胡汤

参考答案:

D

 

第30题:

症见胸闷作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舌苔白腻,脉弦紧,治疗应首选()

A.木香

B.陈皮

C.香附

D.薤白

参考答案:

D

 

第31题:

下列各药中,外用能祛腐蚀疮的是

A.胆矾

B.硼砂

C.蛇床子

D.硫磺

参考答案:

A

胆矾功效:

涌吐痰涎,解毒收湿,祛腐蚀疮。

第32题:

患者小便不畅数年,近一周来小便量少,排尿困难,气短声低,神疲乏力,小腹坠胀,舌淡苔白,脉缓无力。

其治法是

A.健脾利尿

B.温肾利尿

C.温补脾肾,通利小便

D.益气升清,降浊利尿

参考答案:

D

本题主要考查癃闭的辨证论治。

癃闭之脾气不升证,表现为小腹坠胀,时欲小便而不得出,或量少而不畅,神疲乏力,食欲不振,气短而语声低微,舌淡,苔薄脉细。

治法宜升清降浊,化气行水。

代表方为补中益气汤合春泽汤加减。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第33题:

连朴饮的功用是

A.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B.清热化湿,理气和中

C.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D.行气降浊,宣化寒湿

E.温中行气,燥湿除满

参考答案:

B

连朴饮的功用是清热化湿,理气和中。

第34题:

积块软而不坚,固着不移,胀痛并见,舌苔薄,脉弦,治宜选用

A.六磨汤

B.逍遥散

C.金铃子散和失笑散

D.膈下逐瘀汤

参考答案:

C

 

第35题:

以下哪项不是清燥救肺汤的辨证要点

A.气逆而喘

B.干咳少痰

C.身热,头痛恶寒

D.舌红少苔

E.脉虚大而数

参考答案:

C

 

第36题:

原方注明服药后“多饮暖水,汗出愈”的是

A.五苓散

B.桂枝汤

C.猪苓汤

D.防己黄芪汤

参考答案:

A

 

第37题:

肝气犯胃可致

A.胃脘隐痛,喜温喜按

B.胃脘嘈杂,饥不欲食

C.胃脘胀痛,喜嗳气

D.胃脘灼热,口渴善饥

参考答案:

C

 

第38题:

连舌本散舌下的经脉是

A.足阳明胃经

B.足少阴肾经

C.足太阴脾经

D.足厥阴肝经

参考答案:

C

 

第39题:

患者久咳,兼有便溏乏力,医予六君子汤治疗,属于中医哪中治法?

A.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B.益火消阴

C.开通表里

D.塞阴塞用

E.虚则补其母

参考答案:

E

 

第40题:

逍遥散的功效是

A.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B.透邪解郁,理气疏肝

C.清利肝胆,和胃化痰

D.疏肝健脾,行气止痛

参考答案:

A

 

第41题:

精神恍惚,常悲伤欲哭是何方的辨证要点

A.复脉汤

B.朱砂安神丸

C.苓甘五味姜辛汤

D.甘麦大枣汤

E.酸枣仁汤

参考答案:

D

 

第42题:

“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是指

A.阴病治阳

B.阴中求阳

C.因寒用热

D.寒者热之

E.用热远热

参考答案:

A

 

第43题:

泽泻除能利水渗湿外,还能

A.健脾

B.泄下焦之热

C.通经

D.和胃止呕

参考答案:

B

 

第44题:

小便热涩刺痛,尿色鲜红,挟有血块,甚则尿痛尿急,舌苔黄,脉滑数者,主方选

A.八正散

B.导赤散

C.小蓟饮子

D.石苇散

E.知柏地黄丸

参考答案:

C

 

第45题:

以下药物的用法哪项是错误的

A.附子入汤剂宜先煎

B.钩藤入汤剂宜久煎

C.石斛入汤剂宜先煎

D.薄荷入汤剂宜后下

E.五灵脂入汤剂宜包煎

参考答案:

B

 

第46题:

阴损及阳的病机主要是指()

A.阴虚不足,虚阳上越

B.外感阴寒之邪,伤及阳气

C.阴液亏损,虚热内生

D.阴液亏损,累及阳气化生不足

参考答案:

D

 

第47题:

取期门、阳陵泉配支沟治疗胁痛的证型是

A.气滞血瘀

B.肝胆湿热

C.肝气郁结

D.肝阴不足

E.肝血虚

参考答案:

B

 

第48题:

患者腹大坚满,脉络怒张,胁腹刺痛,面色黑,面、颈、胸、臂有血痣呈丝纹状,手掌赤痕,唇色紫褐,口渴,饮水不能下,大便色黄,舌质紫红,脉细涩,选方

A.实脾饮

B.中满分消丸

C.调营饮

D.附子理中合五苓散

参考答案:

C

 

第49题:

补气养血药中加入适量肉桂,其主要目的是

A.散寒止痛

B.引火归元

C.鼓舞气血生长

D.补而不滞

参考答案:

C

 

第50题:

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头昏重胀痛,鼻流浊涕,胸闷,泛恶,小便短赤,舌苔薄白而腻,脉濡。

其证候是

A.风寒证

B.风热证

C.暑湿证

D.暑热证

E.寒湿证

参考答案:

C

从肢体酸重,头昏重胀痛,胸闷,泛恶,舌苔薄白而腻,脉濡来看,当属湿;从身热,微恶风,鼻流浊涕,小便短赤来看,当有热证,在答案里只有暑湿证具有热证和湿证的表现,故选择C。

第51题:

下列哪项不是肾精不足的症状

A.发育迟缓

B.精少不育

C.耳聋耳鸣

D.滑精早泄

参考答案:

D

 

第52题:

患者久病体弱,面色晄白,汗出畏寒,动则益甚,平时极易感冒,苔薄白,脉细弱,宜用何方调治

A.补中益气汤

B.参苏饮

C.麻黄附子细辛汤

D.保真汤

E.玉屏风散

参考答案:

E

 

第53题:

治疗邪犯胸肺之悬饮宜选用

A.柴枳半夏汤

B.椒目瓜萎汤

C.香附旋覆花汤

D.己椒苈黄丸

E.柴胡疏肝散

参考答案:

A

悬饮之邪犯胸肺证,治宜和解宣利,方选柴枳半夏汤。

第54题:

青舌的主病是

A.阳虚证

B.虚热证

C.寒凝证

D.痰湿证

参考答案:

C

 

第55题:

在五输穴中所注为

A.井

B.经

C.荣

D.输

参考答案:

D

 

第56题:

中风阴闭的治法是

A.益气回阳,开窍豁痰

B.养阴熄风,通络开窍

C.化痰熄风,理气开窍

D.益气养阴,化痰熄风

E.豁痰熄风,辛温开窍

参考答案:

E

中风中脏腑闭证之阴闭,阴闭有寒湿痰浊之征,如面白唇紫,痰涎壅盛、四肢不温、舌苔白腻,脉沉滑等。

治疗当以苏合香丸豁痰熄风,辛温开窍。

第57题:

根据五行生克关系,肝为脾之

A.母

B.子

C.所胜

D.所不胜

参考答案:

D

 

第58题:

主液的是

A.小肠

B.大肠

C.肾

D.脾

E.膀胱

参考答案:

A

 

第59题:

湿邪致病,症见胸闷脘痞,小便短涩,大便不爽,是由于

A.湿性重浊,困阻阳气

B.湿为阴邪,易伤阳气

C.湿性黏滞,痹阻经脉

D.湿邪有形,阻遏气机

参考答案:

D

 

第60题: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脾不统血证表现的是

A.肌衄齿衄

B.月经过多

C.小便浑浊

D.面白无华

参考答案:

C

脾不统血证是指脾气亏虚,不能统摄血液,致血溢脉外所引起的证候。

常见面白无华或萎黄,食少便溏,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并见出血,或便血、尿血,或肌衄、齿衄,或妇女月经过多、崩漏,舌淡苔白,脉细弱等。

一般不会出现小便浑浊。

第61题:

若邪实正虚,饮郁化热,症见喘满胸闷,心下痞坚,烦渴,面色黑,苔黄而腻,脉沉紧,治宜选

A.小青龙汤

B.苓甘五味姜辛汤

C.葶苈大枣泻肺汤

D.木防已汤

E.大青龙汤

参考答案:

D

 

第62题:

肝经风热可见

A.两目干涩

B.目赤痒痛

C.目暗昏花

D.目斜上视

参考答案:

B

本题主要考查脏腑辨证。

若肝精肝血不足,则会导致两目干涩、视物不清、目眩、目眶疼痛等症;肝经风热则目赤痒痛;肝风内动则目睛上吊、两目斜视;因情志不畅,致肝气郁结,久而火动痰生,蒙阻清窍,可致二目昏蒙,视物不清。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第63题:

厚朴的功效为

A.行气化湿,降气止咳

B.健胃消积,止咳化痰

C.下气化痰,燥湿平喘

D.行气燥湿,消积平喘

参考答案:

D

 

第64题:

小便不畅,点滴而短少,病势较缓者应诊断为

A.关格

B.淋证

C.癃

D.闭

参考答案:

C

 

第65题:

治疗气血不足,疮疡脓成不溃或溃久不敛,常选的药物是

A.山药

B.西洋参

C.白术

D.黄芪

E.太子参

参考答案:

D

黄芪功效为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

主治:

①脾胃气虚及中气下陷诸证;②肺气虚及表虚自汗,气虚外感诸证;③气虚水湿失运的水肿,小便不利;④气血不足,疮疡内陷的脓成不溃或溃久不敛。

第66题:

组成药物中有吴茱萸的方剂是()

A.金锁固精丸

B.四神丸

C.桑螵蛸散

D.固冲汤

参考答案:

B

 

第67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麻子仁丸功用的是

A.滋阴益气,泻结泄热

B.滋阴增液,泄热通便

C.温阳散寒,泻结行滞

D.润肠泄热,行气通便

参考答案:

D

 

第68题:

连舌本散舌下的经脉是

A.足阳明胃经

B.足少阴肾经

C.足太阴脾经

D.足厥阴肝经

参考答案:

C

 

第69题:

为补血要药,有养血滋阴、补精益髓功效的药为

A.当归

B.川芎

C.白芍

D.何首乌

E.熟地黄

参考答案:

E

 

第70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阴虚证典型表现的是()

A.发热恶寒

B.苔黄脉细

C.精神萎靡

D.潮热盗汗

参考答案:

D

 

第71题:

组成中同时含有附子、干姜的方剂是

A.半夏泻心汤

B.真武汤

C.肾气丸

D.乌梅丸

参考答案:

D

 

第72题:

痫证发作的基本病理因素是

A.肝气郁结,肝阳上亢

B.肝火偏旺,火动生风

C.痰热互阻,腑气不能

D.痰气上扰,气血凝滞

E.风阳痰浊,蒙闭心窍

参考答案:

E

 

第73题:

提出“三因学说”的医家是

A.巢元方

B.张景岳

C.张仲景

D.陈无择

参考答案:

D

隋代巢元方撰著的《诸病源候论》,是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系统总结了隋代以前的医学成就,详细论述各科疾病的病因和症状,对后世病证分类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明代张景岳著《类经》、《景岳全书》,为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

张仲景著的《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临床医学的辨证论治体系,奠定了中医临床医学发展的基础。

宋代陈无择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提出了著名的“三因学说”,把复杂的病因分为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三类。

第74题:

泽泻除能利水渗湿外,还能

A.健脾

B.泄下焦之热

C.通经

D.和胃止呕

参考答案:

B

 

第75题:

唐以前文献中"哕"是指

A.干呕

B.噫气

C.呃逆

D.呕吐

参考答案:

C

 

第76题:

沉缓脉的主病是

A.脾肾阳虚,水湿停留

B.内热食积

C.水饮内停

D.瘀血内阻

参考答案:

A

 

第77题:

《灵枢.经脉》所载“实则狂癫,虚则足不收,胫枯”,此为何经之别的病变

A.手少阴心经

B.任脉

C.足厥阴肝经

D.足阳明胃

E.足太阴脾经

参考答案:

D

“实则狂癫,虚则足不收,胫枯"属足阳明胃经病变。

第78题:

硫黄内服的用法用量是

A.入丸散服,1.5~3g

B.入丸散服,6~9g

C.入煎剂,0.5~1g

D.入煎剂,10~15g

参考答案:

A

 

第79题:

《素问·六元政纪大论》“湿胜则濡泄,甚则水闭胕肿”指的是

A.湿性秽浊,致病多见秽浊不清的症状

B.湿性重着,致病多见带有沉重感的症状

C.湿性粘滞,致病多见病程较长的特点

D.湿为阴邪,易于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参考答案:

D

 

第80题:

七情内伤致病多见于哪几个脏腑的气血失调

A.心、肝、肾

B.心、肝、脾

C.心、肺、脾

D.心、肺、肝

E.肺、肝、肾

参考答案:

B

 

二、B型题每一道考题下面都有A、B、C、D4个备选答案,如果该题只与答案A有关请将A写在答题纸上,以次类推,每个答案可以选择一次或者一次以上

A.呈60°夹角B.呈30°夹角C.帽状腱膜上层D.帽状腱膜下层E.头皮下层

第81题:

头皮针的操作要求针与头皮呈多少度夹角最好______

 

参考答案:

B

详细解答:

第82题:

头针的针刺深度应该是针尖达到______

 

参考答案:

D

详细解答:

A.哮证B.肺痿C.肺痈D.肺痨

第83题:

肺部多种慢性疾患后期可转为______

 

参考答案:

B

详细解答:

第84题:

肺痨后期可转成______

 

参考答案:

B

详细解答:

A.天地B.男女C.左右D.水火

第85题:

《内经》所谓“阴阳之道路”,是指______

 

参考答案:

C

详细解答:

第86题:

《内经》所谓“万物之上下”,是指______

 

参考答案:

A

详细解答:

A.湿邪

B.火邪

C.暑邪

D.寒邪

第87题:

易侵犯头面部的邪气是______

 

参考答案:

B

详细解答:

第88题:

易侵犯人体下部的邪气是______

 

参考答案:

A

详细解答:

《素问·太阴阳明论>:

“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

” “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易犯阳位的是风邪,备选答案中无风邪。

火邪具有炎上的特性,侵犯人体易犯头面部。

《素问·太阴阳明论》:

“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湿性类水,水日润下,湿有趋下的特性,湿邪侵犯人体,易侵犯人体下部。

A.化瘀止血,活血定痛B.化瘀止血,理气止痛C.凉血止血,清热利尿D.温经止血,安胎

第89题:

艾叶的功能是______

 

参考答案:

D

详细解答:

第90题:

小蓟的功能是______

 

参考答案:

C

详细解答:

A.元气耗损,脏腑功能衰退B.气机不畅,脏腑经络功能障碍C.气机失常,脏腑之气逆上D.气虚升举无力,脏腑位置下移

第91题:

气逆的病机是______

 

参考答案:

C

详细解答:

第92题:

气陷的病机是______

 

参考答案:

D

详细解答:

A.五苓散B.猪苓汤C.疏凿饮子D.实脾饮

第93题:

长期饮食失调,脾胃虚弱,遍身浮肿,动则下肢肿胀,疲乏无力,大便溏,小便多,治疗当选______

 

参考答案:

D

详细解答:

第94题:

水肿患者湿热日久,化燥伤阴,水肿与阴伤并见,治疗当选______

 

参考答案:

B

详细解答:

A.泻下力强B.泻下力缓C.偏于活血D.清上焦火热

第95题:

生大黄______

 

参考答案:

A

详细解答:

第96题:

大黄炭______

 

参考答案:

D

详细解答:

A.培土制水

B.抑木扶土

C.实则泻其子

D.虚则补其母

第97题:

肝火炽盛,有升无降的治法是______

 

参考答案:

C

详细解答:

第98题:

脾虚不运,水湿泛滥的治法是______

 

参考答案:

A

详细解答:

A.风湿头痛B.风寒头痛C.肾虚头痛D.痰浊头痛

第99题:

头痛如裹,肢体困重,胸闷纳呆,大便溏薄,苔白腻,脉濡。

证屑______

 

参考答案:

A

详细解答:

第100题:

头痛昏蒙,胸脘满闷,纳呆呕恶,舌苔白腻,脉弦滑。

证属______

 

参考答案:

D

详细解答:

A.痰饮

B.溢饮

C.支饮

D.悬饮

第101题:

饮邪停于胸者称为_____

 

参考答案:

C

详细解答:

停留胃肠者为痰饮;水流胁下者为悬饮;饮溢肢体者为溢饮;支撑胸肺者为支饮。

第102题:

饮邪停于胃肠者称为_____

 

参考答案:

A

详细解答:

停留胃肠者为痰饮;水流胁下者为悬饮;饮溢肢体者为溢饮;支撑胸肺者为支饮。

A.心阳虚证

B.脾肾阳虚证

C.肾阳虚证

D.心肾阳虚证

第103题:

心悸怔忡,形寒肢冷,肢肿尿少,舌质淡暗或青紫,苔白滑,脉沉细者,所属的证候是____

 

参考答案:

D

详细解答:

第104题:

形寒肢冷,腰膝、腹部冷痛,久泻久痢,完谷不化,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者,所属的证候是____

 

参考答案:

B

详细解答:

A.气急疲乏B.衄血斑疹C.四肢抽搐D.角弓反张

第105题:

火淫证候可见______

 

参考答案:

B

详细解答:

第106题:

暑淫证候可见______

 

参考答案:

A

详细解答:

PassageE

[A].牡丹皮

[B].地骨皮

[C].二者均是

[D].二者均非

第107题:

功能清热凉血、活血祛瘀的药是______。

 

参考答案:

A

详细解答:

牡丹皮的功效是清热凉血、活血散瘀;地骨皮的功效是凉血退蒸、清泄肺热。

第108题:

功能凉血退蒸,清泄肺热的药是______。

 

参考答案:

B

详细解答:

PassageI

[A].温脾汤

[B].凉膈散

[C].大柴胡汤

[D].白头翁汤

[E].新加黄龙汤

第109题:

组成药物中含有芍药的方剂是_____

 

参考答案:

C

详细解答:

大柴胡汤由柴胡、黄芩、大黄、枳实、芍药、半夏、生姜、大枣组成。

凉膈散由朴硝、大黄、栀子、连翘、黄芩、甘草、薄荷组成。

第110题:

组成药物中含有薄荷的方剂是_____

 

参考答案:

B

详细解答:

A.首乌藤B.酸枣仁C.远志D.珍珠

第111题:

心神不宁,兼痰多黏稠首选______

 

参考答案:

C

详细解答:

第112题:

心神不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