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虎藏龙》电影课不一样的视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81287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16.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卧虎藏龙》电影课不一样的视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卧虎藏龙》电影课不一样的视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卧虎藏龙》电影课不一样的视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卧虎藏龙》电影课不一样的视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卧虎藏龙》电影课不一样的视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卧虎藏龙》电影课不一样的视角.docx

《《卧虎藏龙》电影课不一样的视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卧虎藏龙》电影课不一样的视角.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卧虎藏龙》电影课不一样的视角.docx

《卧虎藏龙》电影课不一样的视角

电影课讲记:

《卧虎藏龙》——你唯一的敌人,就是你自己!

修道心诀:

成功不是打败别人,而是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整理记录今日学堂白易

一:

出世与入世;为什么修行的人都练武?

儒释道三家略论

中国儒释道三家中。

按照南老的说法,儒家是入世的,佛家是出世的。

而道呢,是介于两者之间,可以入世,也可以出世。

一般人都比较认同南老的这种说法,都认为儒家是入世的,积极的,面对人生和世界的。

佛道两家,就是“离世”的了,特别是道家,很像是消极“无为”,什么都不管的样子。

其实不然,仔细一思考,就有些问题了:

为什么号称和特别强调“经世救国”的入世型儒家人物,其代表形象,往往都是手捧着一本书?

一副书生的样子。

甚至是一副弱不经风的样子;而且,历史上的儒生,大多数都是南老说的“平时静坐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只会夸夸其谈的腐儒。

更多的儒生,是趋炎附势的“知识分子”,是统治者的帮闲文人。

因此,历史上真出了什么事情,想要拨乱反正,南老说,还是要靠道家来做。

其实南老已经隐晦地说了:

儒生根本不会做事;他的书中多处强调了这种观点,但是似乎人们都没有注意。

看起来逍遥自在的道家人士,真正的标准形象,是一手拿剑,一手拿书的;意思就是同时具有两种手段,文武结合:

用剑来荡除邪恶,用书来传播智慧。

这反应了道家是非常入世的,而不是出世。

张校长就是这种观点:

佛家讲离世,道家修入世。

两家同根同源,各走不同的方向。

要想离世,先得入世。

要想修无,先得修有;因此几乎人人都应该修习道家的智慧。

佛道两家的智慧,建立在同样的真理基础之上,用不同的方式来体验和理解真理,就这样“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至于儒家,根本就不追求真理,也不追求智慧。

他们追求的是“和谐社会”,是“稳定和次序”;是强调“唯尊,唯上,唯贵,复古”的社会制度,因此,它根本就不是什么学问,不是智慧,他们只是统治阶层的帮闲文人罢了。

跟真正的中国文化和智慧,修行都无关。

儒释道三家,儒家根本没有资格成为平等的一家,因为它只是借攀附权贵而获得了“官方认定价值体系”的地位而已,没有什么内在的东西。

就像是“毛##思想”,本质上根本就不是什么文化和思想,但他曾经是我们整个社会的“思想基础”,这导致今天中国的文化荒漠主义;把儒家抬出来作为对毛思想的替换,不过是把里外都没有思想的统治者价值观,换上“温情”和“文化,传统一点”的面子而已,骨子里面是一样的。

有人就质疑:

道家既然号称入世,为什么历史上社会情况很不好的时候,道家人士往往会躲起来,官家来请都请不出去呢?

比如楚王请庄子做宰相却被拒绝,明朝的皇帝请张三丰入朝也避而不见?

他们这时候为何不乘机出来为民服务呢?

社会有问题,难道不应该出来拯救吗?

去做中流砥柱?

比如儒家的孟子说:

义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这样说来,儒家不是更入世吗?

校长回答是:

这案例不能说儒家入世,正好说明儒家根本不会做事,而且很不“懂事”,只会吹牛,是超级自恋的表现;儒家不管别人要不要,自己往往以为自己的东西很了不起,常常会违背天道而行;道家讲究不该动的时候,绝不乱动,遵循天意。

但是该动的时候竭尽全力,决不推辞责任;比如农民每年都要“猫冬”,不干活,躲在家里休闲。

为什么我们不说农民“出世”和“偷懒”呢?

反而一个农民,如果冬天非要去耕田,播种,栽秧,玩什么“虽千万人(反对)吾往矣”的勇敢勤劳,别人并不会佩服他,只会笑话他是一个疯子,是个吹牛大王,爱作秀的虚伪之徒。

真正做事的人,绝对不会在寒冷的冬天,为了表现自己的勤劳而去插秧;如果下大雨的时候,房子漏了,马上冒雨去修理房屋的人,并不是“积极入世的英雄”,而是疯子和傻瓜。

因为这样根本就修不好。

最好在下雨之前发现漏洞(就是道家的谋之于未动,治之于未乱),如果没有及时做这件事,下雨的时候也只能尽量防止问题扩大,等雨停了,天晴了再去修理,而不是“冒雨抢修”

因此可见:

道家人士有时候选择不做事,不是出世,而是“顺人应天”,尊重人们的自由选择,尊重天道的表现。

当他们发现自己无法实现任务的时候,就会谢绝任务,这也是负责的表现。

而且道家强调必须在风雨来临之前修理房屋,不然真下大雨的时候就来不及了;这就是“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道家智慧。

实在做不到“治未病”,就只能最后来“扶乱反正”,让病人病后恢复期,愿意痛改前非了,再来治疗。

勉强去救人,可能让病人死得更快(就像现在很多西医“治疗癌症”一样,不治还活得长一些)。

如果在腐朽王朝的末世,还去帮忙“入世”,并不是真正的救人,而是帮凶和帮闲,这严重违背道家人物的理想和追求。

这样说来,入世的道家修炼武功可以理解了,是为了锻炼真正做事的本领。

不过,为什么号称慈悲和出世的佛家也强调练武呢?

为什么庙里的罗汉菩萨等形象,大多是拿刀持剑,怒目圆睁的样子呢?

据说“天下功夫出少林”,出世的佛家和尚们干嘛要去练什么功夫呢?

校长对此的解释是:

不仅仅锻炼做事的能力,要评估自己做事和修行的水平,思维的深度,练武是最好的途径;因为如果连自己的身体都无法控制,想要做事的水平高是绝无可能的,只能靠碰运气。

道佛两家,都强调自我的提升,因此用练武来了解自己的“心结”所在,是最好的检验途径。

道家的武功,以武当派为代表。

大家都知道这一派的武功轻灵飘逸,出神入化,不可思议;佛家的武功以少林为代表,也可以说达到了非常惊人的高度;但是看起来最需要武功的,号称入世的儒家后人,却不会功夫,也不推崇功夫,甚至反对功夫,嘲笑功夫;儒家后人把死读书,连院子外面都不去,“三年不窥园”,完全离开现实世界生活的寄生虫(如朱熹),当做要学习的圣贤“榜样”来宣传,真是很奇怪的现象。

今天张校长给我们赏析的,就是一部专门讲道家思想的电影,还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原创配乐四项大奖及十项提名的武侠电影【卧虎藏龙】,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华语电影。

这是一部以中国元素为主题的影片,电影里讲的就是武当派道家人物的故事。

有趣的事是,一班的学生们,听说张校长今天要放映的电影是周润发主演的片子,都很不情愿地叫了起来,“抗议校长的选择”;纷纷以为又要给他们讲解烦人的“反面教材”了。

因为周润发在电影【孔子】、和【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角色,在学生们心中留下了很差的印象,因此对于周润发很不感冒。

尽管学堂也会用反面教材来做教学资料,但是比起弱智影片来,孩子们还是更喜欢有内涵的精彩影片,这样学到的东西会更多一些,也就是孩子天性都向往学到更好、更高的智慧。

因此,校长只能为周润发正名,说【孔子】等的导演和剧本都很差,周润发只好乱演了,并介绍【卧虎藏龙】是部获得国际认可的好电影,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等大奖,大家这才舒了一口气。

可惜,这部导演李安并不是大陆人,而是台湾人;李安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了浓厚的中国文化浸染,后来他到美国,又接受到了标准的美国教育,因此这部电影是中西文化贯穿的果实。

两周前赏析的【罗生门】,让我们发现日本人更了解也更善于保存中国传统文化;上周张校长讲解了【末代皇帝】,我们发现意大利导演比中国人还懂中国文化;这周我们又发现另一个更悲哀的事实:

真正懂得中国文化的导演,在台湾、在日本、在韩国、在西方,但是都不在中国大陆。

这些获得国际大奖的中国元素影片,都出自“别人”的手下;与这些表达中国元素的影片比起来,国内那些知名导演耗巨资拍出的片子,简直是弱智得可以。

比如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孔子】,居然获得了这么多人公开叫好;我们真是一群不好好继承和珍惜祖先瑰宝的不肖子孙。

G先生说,“做任何事情的理由只有一个:

向宇宙表明你的真实身份。

反之,不做任何事情的理由也只有一个:

因为这件事情不再表明你的真实身份。

”如果我们作为子孙,已经不再能够表现出真正的“中国精神”,是否代表我们已经不再有资格做中国人了呢?

【道德经】教我们“豫呵其若冬涉水,犹呵其若畏四邻”,无论是拍电影还是做其他事,都应当谨慎、小心,要看做的事情是否符合自己想要展现的真实身份,在做事情的过程中是否做到了最好的自己吧。

本次电影课的主题是【人性】,以如下的线索展开:

一、人的唯一敌人就是自己;战胜自己,做最好的自己,才是真正的提高之路。

二、人生要经历多个关口,识自本心方能修行通关,关若未通,原地踏步只会倒退

三、道家无招胜有招,无为无不为

四、可叹精心设计的,却从未发挥过防御性作用的老北京城前门

五、影片中展示出导演对人性细节的深度把握,及对武当功夫、道家思想的深入理解

六、人性的丑陋面:

贬低别人,抬高自己

七、学武道学的是心诀、悟的是意象,好师父教的是心性,传的是正道

八、人性的善美丑恶对比:

识大体顾全局的俞秀莲,烈马一般火辣的玉娇龙

九、当你真诚地面对自己时你才会真诚地面对别人,当你不曾取悦过别人时你也不曾取悦过自己

二:

课前故事,校长被他的师父批评了一顿:

最后明白应以自己为标尺,做最好的自己!

张校长最近一年来在武术方面的提升令我们很惊讶;拿我自己的体会来说,曾有幸随张校长见到过一些在国内算得上一流水平的武术高手,我自己也向武术人名词典上赫赫有名的大师请教过;尽管我本人因多年受体制内教育的影响,身体底子不太好,在学堂老师中武术属于下等水平,但还是见识过国内顶尖高手真功夫的。

去年十月张校长去武汉时,就亲眼见过校长与武汉的高手过招时“惨败”的经历。

当张校长和他们过招时,或者将这些高手的演示和张校长的出招做对比时,能明显发现张校长的速度还不够快、身形和步伐走位等还不是太到位。

然而,最近见张校长教我们武术,及他和一些来访的武术高手交流过招、与学堂几位武术学得好的老师过招时,我感到很惊讶,觉得与我原来见到的张校长武术水平完全不一样了。

现在他能敏锐地捕捉住对手走神或犯迟疑的一瞬间,然后如转鹘之鸟一样快速敏捷地窜到对方身边,在对方最弱的一瞬间发劲,方向变化莫测,往往一招就能制敌,而且整个过程通常不到一秒钟,稍不注意就看不清过程;只知道对方一动,就莫名其妙地被打倒了。

此外,当一个人能看出别人毛病时,代表境界已经比别人高了,校长喜欢看国外的顶级高手比赛,比如武术职业联赛K1和UFC等,最近观看比赛时,校长说发现自己已经能够看出这些国际顶尖高手们的漏洞,能够找到攻击的机会了。

也就是说,校长在武术方面的理解和实证,已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最近校长教我们的东西,已经是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的内容。

校长说这些东西,应该是现在已经失传了的武功,外形看起来轻巧优雅,行云流水,但是击中人后力量很大,几乎就是“一击必杀”,至少是书上描述的“犯者立仆”的效果,出击的速度快慢和身形方位都变幻莫测。

张校长说:

今天的武功,来源于一直不断地与他的师父沟通和学习,一直在克服自己的弱点。

由于这段时间进步比较明显,校长也有些得意,觉得与原来差距很大的国内高手相比,水平已经赶上甚至超过了。

前一天晚上,张校长和他师父交流,问他的师父说:

“我现在的武术水平,基本上算国内的一流高手了吧?

’师父就只回答了两句话,第一句:

‘你只不过才刚刚入门而已。

’第二句,‘如果你这样自以为是,就不会进步了’。

然后师父就转身而去,不再理我了。

学生们大哗,说如果张校长都只是刚刚入门的话,他们就连门在哪里都没有摸到了,很有些泄气。

尽管师父没有说张校长是否算得上国内的高手,但是以我自己的体会和现在国内外公开的武术公开赛水平来说,张校长肯定能达到高手一级。

那么师父为什么不承认校长是高手呢?

他这样说到底有什么含义呢?

小瑾回答道:

“校长师父的话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指校长的层次对于师父的水平而言还是刚入门;其次指世界上没有真的高手与非高手之分,只是层次不同而已。

小寒:

“我认为第一指校长的功夫比一般人已经高了很多,第二是指校长的心才刚刚到‘门口’。

张校长点头道:

“这些理解都有道理;师父不屑地告诉我‘你只是刚入门而已’,但是并没有否认我与国内其他高手相比的水平高低,只是他不愿意提而已;因为他认为这种比较是没有意义的;原来我问过师父,现在练的这些功夫很好,为什么没有看到别人用这种练习和技击方式?

师父也一样不客气地说:

现在的人都太笨了,不会用这种高明的功夫。

大家也知道国内很多武林人物只重视练武而不修心性,功夫当然达不到很高的程度;

“师父这句话,是对我很大的批评;因为如果你们去跟学堂小班或者幼儿园的人去比,你们都是顶尖高手,可以一个打败几十个;看起来可以很骄傲;但是如果你们跟我比,又会很失落,几十个人也打不赢,会觉得自己连门都没有摸到;你们的心情和判断,都寄托在别人的身上,当然是有问题的。

“师父并未否定我和其他人比武的水平,但是师父的观点,是认为我与这些修行有限的人来比较,因此而自满,是没出息的表现。

能够胜过以前我认为无法对付的高手,是自己有进步的表现,算得上是国内高手;但若以我自己为参照物,我个人并没有在武术上尽到我应有的努力,没有达到我应该能够到达的高度,因此根本就算不上什么高手。

以我自己应该能够达到的境界来看,目前只是刚入门而已,这话一点也没错;所谓的‘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与别人做比较,无论胜负如何,都是很愚痴的。

“之前我的确会偷懒,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国内较高水平,就自以为是,没有更加努力。

师父的话提醒了我,他认为我习武若能更加认真,比如每天多抽出两个小时练功,一年之后能达到更高的水平,速度力量都会比现在高两三倍。

既然有这个发展空间的存在,却不去努力实现,纠结于自己与别人相比如何,当然就是不思进取的表现;听了师父的点拨,我更加体会到:

人们应该和过去的自己相比、和未来的自己相比;也就是一个人能成长多快,成长到多高,取决于自己,是否在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当你们13岁时,发现自己比12岁时脱胎换骨、进步了一大截,下一年又比这一年有所进步,那么你已经在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然而,倘若明年还是保持今年的水平,尽管那个时候别人还是赶不上你,你还是第一,但是自己却浪费了时间,没有获得进步,哪就是自己对不起自己。

“不过,世界上大多数人,都喜欢用别人的失败来证明自己的成功,或者用证明比别人更成功,来证明自己的成功,这样做非常愚蠢。

如果一个人用别人来做自己的参照系,一辈子都在千方百计地证明别人失败,以彰显自己的成功,这样的人也许会获得短暂的成功,但是这种成功其实也是失败;因为他用别人来限制了自己无限可能的发展空间,因此他是在努力扮演一个很完美的失败者角色;这种人很可怜。

就像是我和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比武,以此来证明我的武功很棒,这样的行为只能代表我很无聊、虚伪、不长进。

同时,又会让我不敢走出幼儿园去面对更强大的,我可能会失败的对手;这样做的本身,就已经是失败了。

拿破仑就很有这种进取精神,他说:

被世界最强的对手击败并不是耻辱。

“下课后你们可以去看看后院里我种的一些植物,同样的一批种子,同样的成长机会,有的长得高,有的长得很矮,有的种子还没发芽就死了,有的发芽后枯掉了。

这些植物如果对比它长得高的感叹道‘你好伟大’,然后对比它长得低的鄙视地说‘你真渺小’,是很不长进的表现;人也一样。

当你以别人为参照物时,不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虚假、毫无意义的,只有跟自己相比,才会得到真正的成长。

当我以自己为标尺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根本不需要和别人比,不需要试试看我能打赢多少人。

我和师父武功水平的差距,同你们和我之间的差距一样大,甚至更大;师父的武功高明到不知怎么就能一下子绕到别人的背后,我起码要两步才能绕到别人身后,要慢很多了;我不需要通过打败你们来证明我的功夫棒,同样师父也不需要用他比我强来证明他武功很高。

我们都需要不断地完善自己。

这部电影,其实就是讲:

人应当如何面对自己,如果任性妄为,不从自己的心上去找问题,就会给自己和他人都带来很深的伤害。

二、为什么要闭关:

人生要经历多个关口,能识本心,方能修行通关;关若未通,原地踏步就只会倒退

电影开始播放。

小桥绿水,围绕着一个宁静的小镇,在如画的中国古典建筑群落间,大侠李慕白牵着马缓缓走来,目的地是女侠俞秀莲家的雄远镖局。

雄远镖局门口,镖师们忙着装货,眼尖的镖师远远地看到李慕白后高兴地喊道:

“李爷来了!

”接着李慕白走进镖局,来到内室,和俞秀莲进行了一番谈话。

张校长:

“从他们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们两人是什么关系?

学生们回答:

“师兄妹的关系。

张校长:

“除了这个外在的联系,还有什么吗?

学生:

“有感情。

张校长:

“哪个地方体现了。

小如:

“李慕白进到房间里第一句话问‘家里还好吗?

’说明他把这里当家。

后来俞秀莲说‘记得我们当初一起结伴去北京吗?

’说明他们的关系很亲密。

小蓝:

“得知李慕白回来时佣人吴妈和俞秀莲都很兴奋,另外,俞秀莲和他寒暄时说的话语、表现出来的感觉,都是在尽力照顾李慕白。

张校长点头,继续问道:

“你们觉得这两个中国人吵不吵?

有没有说废话?

学生们摇头。

张校长:

“你们看【满城尽带黄金甲】、【末代皇帝】等电影时,听到了很多冠冕堂皇的话,但都是废话。

儒家的人喜欢见面讲礼仪,说一大堆不实在的话。

现在中国人也就习惯了经常说假话。

道家的人则是说真话,不讲面子,不说虚话,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古典文化的为人处世风格。

不过呢,你们还没注意到他们两人的交流中,在语言之外还蕴藏着很多的信息。

张校长倒回刚才放映的片段,让学生们带着找出语言背后信息的心念继续体会。

张校长讲解道:

“李慕白牵马走进小镇,中年镖师远远地见到他便很高兴地打招呼,说明李慕白人缘很好,他们都很喜欢他;佣人吴妈急急忙忙想跑得快一些去告诉说‘秀莲,你看谁来啦?

’;尽管台词里没有说出来,但是这句话和相应的动作,代表了佣人认为李慕白来了是个特大的喜讯,特别对于秀莲来说;这说明李慕白对与秀莲来说非常重要和特殊,可能就是秀莲最期待的人。

电影从简单的细节里,表现出了不简单的内涵。

假设现在有一个对你们来说很重要的人来了,比如你们的爸爸或妈妈来看望你们了。

想象着见到了父母,学生们的脸上陆陆续续地泛起了笑意。

张校长:

“你们的表情和俞秀莲刚开始得知李慕白来了时的表情一样,都是开心和兴奋。

但是接下来俞秀莲的眼神,又有点不知所措和犹豫,还夹杂着其他东西。

这是为什么呢?

大家边看电影边思考。

接下来播放到李慕白走过镖局的大堂,走进了里屋。

张校长:

“古代流传下来的成语,都有它特定的含义,这个片段讲的就是成语‘登堂入室’。

古人把你当做一般的人,不会让你进屋,只会自己走出来,在屋外对你说话。

认为你是一个友好的客人,就会在客堂里招待你;若是请你入到内室来,那代表当你是自己人。

大家注意观察,俞秀莲从自己屋子里刚走出来时是很开心的,但是即将看到李慕白时,动作又显得有些迟缓。

李慕白告诉俞秀莲他破了戒,提早出关。

张校长:

“从这段台词可以看出该电影得到了高人的指点,和一般的华语影片的境界很不一样。

每个人一生中都要经过许多关口或劫难,叫做‘重关’,大致有八十一重。

比如说三岁左右的孩子要过一关‘我要成长,不再做小孩子。

’,如果这一关没有过,可能一辈子都要当小孩;前些日子在幼儿特别实验班的试读学生中,我们就发现有的孩子就是不愿意长大,过不了这一关;三岁之前愿意做小孩比较正常,但是三岁之后,还不想成长那就有问题了。

不仅孩子如此,还有许多类似模式的大人,三岁之前不愿意长大的模式一直延续到五、六十岁还是如此,像小孩子一样为人、撒娇,俨然是个“成人儿童”。

对于女性而言,最大的难关是情关。

如果这一关没有过,做的就是连母鸡也可以做的事——找个公鸡,生些小鸡,把小鸡孵出来带大后,继续带小鸡的孩子。

过情执这一关,并不是不提倡女性成家,不去养育孩子和孙子,而是要意识到自己的人生,不仅是要按照生物本能来做一只会生养孩子的母鸡,还有更高的人生目的。

男人要过的关,就是自以为是;所谓的理执,要学会融合和同理心;

我们所谓的修行,修的就是过这些关口,修过之后提升到了下一个层次。

以学武为例,若是把一记云手学好,无论别人怎么进攻,你都能用云手挡开,说明你已成为可以把一招变成了很多招,甚至变成千万招,到达了一个光明的境界。

闭关是指当你当了某个境界,遇到了相应的障碍时,为了克服这种障碍,需要静下来好好思考和面对。

比如有幼儿模式的人,可以好好思考‘我为什么不想长大’。

昨天和今天,对我来说也是又过了一关;昨天之前,我一直在寻找和观看各种武术高手的资料和视频,一直在追求国内最强的武功是什么样的。

但是师父告诉我才入门而已,更深入的级别还在前头;我领悟到了如果我还是想着和别人比,这一关就过不了了。

当我经过深思,把这一关过了之后,我发现已经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对于你们来说也一样,你们可以和别人学智慧,但是目的不是为了打败别人,而是为了自己的成长;当有一天你们达到了和老师一样的水平时,你们就站在了新的起点;代表你就又过了一关,接着过下一关。

若是某一关没有修过,并不是境界就停在这一关了,而是会倒退、往下走。

李慕白向俞秀莲描述他闭关时达到的状态:

“这次闭关静坐的时候,我一度进入了一种很深的寂静,我的周围只有光,时间空间都不存在,我似乎触到了师傅从未指点过的境界。

张校长:

“道家修炼,的确可以达到他描述的入定这个状态。

用佛学关于诸天的描述来说,他大概到达了光音天;光音天没有时间之分,到处都是灿烂的光。

有的人即使有能耐,修炼到了光音天后,但是也会待不住;因为他的心里有未了之事,他可以选择放下,也可以选择把事情解决完。

李慕白选择了回来,解决这个放不下的事。

张校长继续问道:

“俞秀莲知道‘心里放不下的事’是什么事吗?

“她好像知道。

”学生们说。

张校长:

“是的,眼睛是会说话的。

俞秀莲此时眼睛向下一垂,代表她知道这是因为什么,但是她却不好直接说出来。

三、道家无招胜有招,无为无不为

俞秀莲要押镖去北京,李慕白请她把自己的随身佩剑青冥剑送给贝勒爷。

李慕白说道:

“(青冥剑)跟着我惹来了不少江湖恩怨。

你看它干干净净的,因为它杀人不沾血。

”俞秀莲回答道:

“你不是个滥杀无辜的人,所以你才配用这把剑。

张校长:

“两人话中有话,他们的对话在说什么?

小如:

“男的说这把剑看起来是干干净净的,但是本质上不见得如此。

小慧:

“一方面,他现在想退出江湖了,另一方面他说这把剑杀人很厉害,放到贝勒爷那里会比较安全。

张校长:

“你们还没有看到本质。

李慕白在当时的侠客中是一流高手。

侠客剑在手,道家的人一手拿书一手拿剑,拿书代表智慧,拿剑是除暴安良,所以道家的人,文武都要兼修,我们学堂因此也叫做文武学堂。

如果一个人愿意讲道理,那么我可以跟你讲道理;如果你不讲道理,我也可以用武力来保护自己,制服敌人,这就是道家的作风,文武都可以来;佛家也是如此。

但是现在的人,文不文,武不武。

只会用文,这是庸才;只会用武,仅是一介武夫;要文武皆用,才是完善的人。

学生问:

“那儒家呢?

张校长:

“儒家喜欢狂讲道理,但讲的一般都算不上是什么道理,只是他们认为的‘祖宗规矩’;他们认为自己说的,就是对的,所以其他人一定要听。

道家的道理是你可以说你的,我说我的,但是我尊重你的想法。

举例来说,宇宙法则之一,是你可以做任何事情,只要没有干扰到别人;可是儒家认为,只要我是对的,就做什么都可以;我认为对你好,就不用考虑你的意见和想法;只要我的地位高,能力强,其他人就要为他牺牲一切;我不满意就可以杀了你,甚至可以找出很多莫名其妙的理由来杀你;

道家则是认为:

我的生命由自己掌控,而不是由你做主;如果你一定要杀,那么我们就去比武,根据谁的本事高来决一生死。

道家虽然愿意做事,也能把事做好,但是有时候道家也有‘懒得去做事’的境界,也就是无为。

生活中肯定有各种各样的事,但是道家人士不一定都要去做,江湖上肯定还有坏人,但是李慕白现在不想去杀,不想去管了。

道家先证明‘有’,有能力做到这种程度;然后再把这个‘有’丢掉。

比如我练武术,可以证明我的水平能打倒你们;但是当我能打倒你们时,我还有必要再去打你们吗?

李慕白放下对剑的执着,说明他已经到达了比较高的境界。

而俞秀莲误以为李慕白是因自己杀了很多人而内疚遗憾,因此安慰他,这也说明俞秀莲是个关心他、很善良的人,在努力帮助李慕白放下心中的挂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