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心理健康计划与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880037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心理健康计划与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四年级心理健康计划与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四年级心理健康计划与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四年级心理健康计划与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四年级心理健康计划与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心理健康计划与教案.docx

《四年级心理健康计划与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心理健康计划与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心理健康计划与教案.docx

四年级心理健康计划与教案

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推进素质教育,贯彻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围绕本学期学校工作重点,特制定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教改的重要内涵,国家教委新制定的中小学德育大纲中已明确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要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二、主要工作目标

1.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的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的实践性和实效性,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3.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乐观的、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4.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三、具体措施: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心理健康教师一个人的事,是所有学校教育工作者的事,所以学校应成立以心理健康教师为主,班主任教师为辅,其他教师为基础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战线。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1)团体辅导。

每个班级每月开展一节心理健康课(或活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帮助,主要为塑造班级集体良好的氛围和集体的良好行为,激发群体向上的精神。

班主任根据本班的实际和团体辅导计划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办好“知心信箱”,以便个别学生羞于启齿,可以利用写信的方式进行咨询。

(3)指导小学生进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

每月一节的心理健康课,相关老师应指导小学生学习简单有效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A学会放松。

要使小学生知道紧张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是可以通过想象、转移注意力、调整呼吸、体育活动、听音乐、唱歌、阅读、睡觉等方法调节放松的。

B与人谈心。

要使小学生知道有问题要学会求助,在学校可以找老师、心理辅导老师谈心;在家里可以找长辈、亲友谈心;在社会上也可以有谈心的对象,如心理咨询电话等等。

无论何事何时都可以与人谈话,学会与人谈心一辈子受益。

C学习写日记或周记。

小学生要学习用笔与自己谈心,把心灵的轨迹用文字描绘下来,这对心理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教师和家长要尊重孩子的隐私,公开日记要得到本人的允许。

小学生也不用过分担心自己的内心秘密被他人知道,要学会坦然地对人与对己。

(4)引导学生学写“心理日记”、画“心理漫画”,及时收集学生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及时反馈答复,帮助学生有效排除各种心理障碍。

(5)以“点”带“面”,利用学校

“红领巾广播台”这个宣传阵地,对个别案例进行解析,对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进行解答,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随时保持正常的心态。

(6)个案教育。

以智优学生、智力临界学生、模范学生、问题较多的学生作为个案对象,以本人知道或不知道两种方式研究。

采用跟踪研究,合作的方式进行。

(7)指导家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由学校实施是不够的,在更重要的意义上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家庭教育,因为家庭才是学生的来源与归属,小学生心理健康最后要归结于此。

因此,学校、家长应该合力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等多种途径,坚持不懈地向家长提出各种建议,指导家长开展小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总之,重视小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利用一切资源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是我们工作的终极目标。

 

第九课我爱爸爸妈妈

【设计背景】

培养学生学会感恩,不仅仅是一种美德的要求,更是生命的一个基本要素。

如今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父母不仅为孩子创造了养尊处优的生活条件,更为他们提供了众星捧月的生活气氛。

父母的溺爱把孩子养成了不懂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的“冷漠一代”,缺乏对子女感恩意识的培养和教育。

只有让学生懂得感恩,具有感恩意识,他们的内心才会充实,人生才会有更多的幸福。

【教学目标】

1.加深对父母的了解,学会关心父母。

2.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疼爱,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

3.把感恩意识融入日常生活,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爱。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学生在了解父母的基础上,向父母表达自己的关心。

2.难点:

引导学生体察并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搜集关于孝道的故事、准备一份成长手册

【教学过程】

一、情感导入

1.师:

“请大家闭上眼睛,好好回忆一下自己和爸爸妈妈之间幸福的点点滴滴。

想好的同学请用你的笑脸和良好的坐姿来告诉大家吧。

2.师:

“请同学们在左右同桌间小声说一说、讲一讲爸爸妈妈关爱自己的事情,在组内交流展示一下。

 

3.师:

“现在我们就有请小组代表发言,介绍父母关爱自己的生活事例。

  

设计意图:

通过自我的感知,进行父母关爱自己事例的分享,从而进一步感受和体会父母对我们的伟大和无私。

二、导入新课

(一)心情话吧。

1.阅读体验。

2.指导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体会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二)心海导航

1.欣赏自己的成长手册,感受自己的成长变化,回想父母对自己的疼爱,体会被爱的幸福。

2.分享交流:

在父母的疼爱中,我们一天天长大了。

作为孩子,你想对爸爸妈妈说些什么呢?

3.归纳总结:

从呱呱坠地的婴儿成长为散发青春活力的少年,每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悉心照料,他们真是辛苦了!

三、活动在线

(一)诵读感悟

1.阅读体验。

依次阅读《游子吟》、《香九龄,能温席》

2.指导分享阅读感受。

《游子吟》的故事让你想到了谁?

举例说说父母是怎样疼爱你的。

你有过和黄香一样孝敬父母的经历吗?

当时的感受是怎样的?

3.分享交流:

中国古代文化中关于孝道的故事,唤醒学生孝敬父母的愿望。

4.归纳总结:

父母的疼爱让我们感到温暖和幸福,而孝敬和关心父母,我们也同样会感到幸福与快乐。

由此可见,爱与被爱都是幸福!

(二)接龙游戏

1.接龙游戏:

以小组为单位,轮流介绍自己的父母,比一比谁最了解自己的父母,对父母的介绍最全面。

2.分享交流:

最让我感动的事。

3.组织讨论:

大家的父母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人们常说“打是疼,骂是爱”,你认为应该怎么理解?

4.总结归纳:

父母的爱无私而伟大。

因为他们表达爱的方式不同,带给我们的感受也有所不同。

用心地了解父母、体谅父母,就是对爸爸妈妈疼爱自己最好的回报。

四、活动加油站

1.讨论关心、孝敬父母的具体做法。

2.制订关心父母的计划表,每日坚持行动,养成好习惯。

3.教学总结:

百善孝为先。

每天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表达对父母的关心,坚持下去并形成习惯,父母会因为你的关心和体贴而感到欣慰和幸福!

五、亲子分享

课后欣赏歌曲《天亮了》,在父母的帮助下了解歌曲创作背后的故事。

第十课勇敢与逞强

【设计背景】

小学时期是意志品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它会影响学生认识活动的方向性、积极性与持久性。

但是,由于家长的过分呵护、过多的包办代替,孩子普遍表现出意志薄弱的特点。

其中,胆小、缺少毅力是他们当中许多人的通病。

所以,从小培养学生的勇敢精神,对学生意志锻炼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部分学生会将逞强和勇敢混淆,走进误区。

需要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其明白做能力许可范围内的事才是正确的、勇敢的表现。

【教学目标】

1.了解勇敢的具体表现,正确区辨勇敢和逞强行为。

2.初步养成勇于尝试、不怕困难的习惯,勇敢坚强地面对生活和学习。

3.用正确认知指导自己的言行,养成勇敢坚毅的心理品质。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区辨勇敢和逞强,能用正确的认知知道自己的言行。

2.难点:

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英雄”的丰富内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对学生进行“困难大调查”、搜集并拍摄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逞强行为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

1.师:

勇敢是什么意思?

凡是为了帮助他人,为了保护国家利益或为了自己的进步而不怕困难,不怕危险的行为就是勇敢。

(“英雄”都是勇敢的人,一般用于赞颂人的品质和行为。

2.师:

逞强是什么?

指一个人争强好胜,不明确自己的行动目的,只是炫耀自己和卖弄自己,蛮干。

教师总结:

直接引出课题,理解勇敢的行为与逞强的区别,正确看待勇敢。

二、导入新课

(一)心情话吧。

1.阅读材料,分享交流:

你怎样看待小乐和他的伙伴?

他们的哪些行为值得你学习?

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2.归纳总结:

在危险面前不慌张,凭借彼此的默契和冷静,智慧地脱离险情,这种不惧困难、不怕强敌的品质就是勇敢。

(二)心海导航

1.抢答比赛:

你认为勇敢的人,还会有哪些表现?

2.阅读文辉的故事。

讨论辨析:

为了显示自己的勇敢,在大家都退缩的情况下,文辉从三米高的水泥台上往下跳,结果摔伤了腿,这种行为能被称为勇敢吗?

文辉为什么要这么做?

3.指导讨论:

你有过类似的行为吗?

当时你是怎么想的?

4.归纳总结:

做事之前,先想一想自己的行为是不是正确,是不是安全。

正确的事情大胆做,错误的事情不能做,这才是勇敢者的行为。

三、活动在线

(一)议一议

1.阅读材料,分享交流。

齐齐是“小英雄”吗?

你认为什么样的人能被称作英雄?

如果遇到齐齐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2.自我探究:

你是勇敢的孩子吗?

你有过哪些勇敢的表现?

4.归纳总结:

不怕危险,英勇无畏,是英雄身上勇敢精神的表现,如果把这种精神带到学习生活中来,大胆举手发言、主动请教问题、积极改正错误,这些勇敢的表现令人称赞!

(二)想一想

1.阅读西西、小蝶、小成的故事。

2.讨论辨析:

他们中谁是真正的勇敢者?

对逞强的同学应该提出哪些建议?

3.总结归纳:

大胆地去做错误的事情,只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伤害,这是不计后果的逞强。

而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做正确有益的事,才是真正的勇敢。

所以,行动之前要冷静判断,理智对待。

四、活动加油站

1.出示课前的“困难大调查”集中反映的困难事件,启发学生借助于生活体验进行探讨,找出克服困难的方法和策略。

2.教学总结:

勇敢是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可贵精神,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任的行为。

正确区分勇敢和逞强,才能更好地指导自己的言行,勇敢坚强地面对生活和学习。

五、亲子分享

课后和爸爸妈妈交流学习的感受,听一听他们对勇敢和逞强的不同看法。

第十一课我坚持,我成功

【设计背景】

小学时期是意志品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所有的成功者中,有没有毅力,是否坚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对失败者来说,缺乏毅力几乎是他们共同的弱点。

针对小学中年级学生的意志特点,在教育的过程中,应有针对性地加强他们耐挫能力的锻炼,在小学生的实践活动中,重视他们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使其良好的意志力成为一种习惯,成为其学习和生活方面取得成功的基石。

【教学目标】

1.知道成功来自于面对困难时的坚持不懈。

2.全面地认识挫折对个体的影响,培养一定的耐挫能力。

3.培养做事坚持到底的恒心和毅力,以顽强的意志力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毅力和持久不变的意志。

2.难点:

指导学生认识挫折对个体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搜集坚持不懈的名人故事,准备一件展示自己才艺和能力的作品。

【教学过程】

一、歌曲热身

1.多媒体播放歌曲《飞得更高》——同学一起唱歌。

2.小组分享:

从歌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教师:

我们身边有这样的亲戚、朋友遇到困难而依然想飞得更高的吗?

 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想法:

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想飞得更高?

二、导入新课

(一)心情话吧

1.阅读体验。

自读阅读材料,了解李白小时侯的故事。

2.分享交流:

李白明白道理后,在学习中,再遇到困难会怎么想怎么做?

你从李白身上学会了什么?

3.总结归纳:

成功来自于面对困难时的坚持不懈。

做任何事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二)心海导航

1.分享交流坚持不懈取得成功的名人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