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上语文第七单元知识点系统复习系统.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880000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五上语文第七单元知识点系统复习系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部编版五上语文第七单元知识点系统复习系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部编版五上语文第七单元知识点系统复习系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部编版五上语文第七单元知识点系统复习系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部编版五上语文第七单元知识点系统复习系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五上语文第七单元知识点系统复习系统.docx

《部编版五上语文第七单元知识点系统复习系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上语文第七单元知识点系统复习系统.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五上语文第七单元知识点系统复习系统.docx

部编版五上语文第七单元知识点系统复习系统

第七单元知识点系统复习系统

第21课古诗词三首 第一课时《山居秋暝》

导学提纲:

1.会认“浣、聒”等6个生字,会写“孙、泊”等6个生字,掌握“更”这个多音字。

2.有感情地朗读这三首诗,掌握这三首诗的意思,并背诵这三首诗,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山居秋暝》,掌握这首诗的意思。

体会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

认识王维诗歌中流露出来的隐逸倾向。

3.体会诗中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4.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情感。

知识点梳理:

1.作者介绍:

王维(约701-约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

唐代山水田园诗人。

其诗似浅而实深,似淡而实腴,体物精细,状写传神,具有独特成就。

他又精通绘画,擅作平远之景,擅绘人物、丛竹等。

有《王右丞集》。

2.诗的首联点题,交代时间、地点,可用叙述口吻读。

3.颔联、颈联是诗的主体部分,写的是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同时寄托了诗人闲适的感情,当用轻快的调子诵读。

4.尾联出句是陪衬,对句“王孙自可留”是全诗主旨所在,要用肯定的语气缓慢读出,表现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心情。

5.标题:

“山居秋暝”,“山居”即其隐居的别墅,点明了地点;“秋”点明了季节;“暝”,傍晚,点明了具体时间。

整首诗所写的景物即秋天傍晚在山居所见的景物。

6.“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首联写出了什么样的意境?

明确:

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清新,景色美妙。

这给全诗创造了一个寂静,清新,幽雅的环境。

7.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和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都是写景,有什么不同?

明确:

颔联用了“明月、松、清泉、石”等意象,表现出山村的自然美。

颈联用了竹、莲、浣女、渔舟等意象,表现出了山村的生活美。

颔联侧重写物,颈联侧重写人。

8.颈联写得十分热闹,这与作者要创造一个寂静,清新,幽雅的环境是否和谐?

并说说原因。

明确:

是。

写浣女、渔舟的热闹,正是为了烘托出山村环境的寂静、清幽。

如同“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一样。

人们从这些热闹的景物中,很自然地体味出一种和平恬静,体味出恬静中的一片勃勃生机。

这里有动有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9.背诵《山居秋暝》这首诗,并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空气凉爽,仿佛已经到了秋天。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流淌。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第二课时《枫桥夜泊》

导学提纲:

1.利用教材注释以及课前预习所收集到的资料,通过自读自学,正确理解诗的意思。

2.通过反复地诵读、比读,清晰地感受诗的意象与情境;通过咀嚼和品评重点词句,深刻地感悟诗人“愁”的意蕴与情怀,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感染与启迪。

3.在反复诵读、比读的过程中,感受诗人的愁思与景物交融、契合的写法,体会诗人复杂的情感,初步领悟做人的哲理。

知识点梳理:

创作背景:

天宝十四年一月爆发了安史之乱。

因为当时江南政局比较安定,所以不少文士纷纷逃到今江苏、浙江一带避乱,其中也包括张继。

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

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使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

1.默读古诗,想一想:

哪些字眼、哪些词语向我们透露出张继没有睡觉的消息?

月落。

他看到月亮落下去了。

乌啼。

他听到了乌鸦的啼叫。

耳闻乌啼,所以未眠。

霜满天。

张继还看到了霜满天的景象。

满天的霜有谁看见过?

哦,霜满天其实写的是作者的什么感受?

对,是诗人感觉到的。

诗人身感霜气的降临,他怎么能睡得着呢?

诗人看到了枫树和渔火。

张继因为未眠,所以听到了寒山寺的钟声响起。

在这深秋之夜,张继目睹月落,耳闻乌啼,身感霜气的降临,他怎么睡得着呢?

带着失眠者的心态读《枫桥夜泊》。

2.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思考:

这里的“对”字是什么意思?

“对”在这里的意思是“面对、对着、陪伴”的意思,那么请你们纵观全诗,想一想:

是什么在陪伴着孤独的诗人呢?

哦,是冷月、悲鸦与寒霜在和诗人做伴,是江枫、渔火和钟声在与诗人作陪,这一对,对出了什么?

3.背诵《枫桥夜泊》这首诗,并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4.注释

枫桥:

在今苏州市阊门外。

夜泊:

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乌啼:

一说为乌鸦啼鸣,一说为乌啼镇。

霜满天:

霜,不可能满天,这个“霜”字应当体会作严寒;霜满天,是空气极冷的形象语。

江枫:

一般解释作“江边枫树”,江指吴淞江,源自太湖,流经上海,汇入长江,俗称苏州河。

另外有人认为指“江村桥”和“枫桥”。

“枫桥”在吴县南门(阊阖门)外西郊,本名“封桥”,因张继此诗而改为“枫桥”。

渔火:

通常解释,“鱼火”就是渔船上的灯火;也有说法指“渔火”实际上就是一同打渔的伙伴。

对愁眠:

伴愁眠之意,此句把江枫和渔火二词拟人化。

就是后世有不解诗的人,怀疑江枫渔火怎么能对愁眠,于是附会出一种讲法,说愁眠是寒山寺对面的山名。

姑苏:

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寒山寺:

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

相传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得名。

在今苏州市西枫桥镇。

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枫桥寺;另一种说法,“寒山”乃泛指肃寒之山,非寺名。

寺曾经数次重建,现在的寺宇,为太平天国以后新建。

寺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日本人运走,下落不明。

夜半钟声:

当今的佛寺(春节)半夜敲钟,但当时有半夜敲钟的习惯,也叫「无常钟」或「分夜钟」。

宋朝大文豪欧阳修曾提出疑问表示:

“诗人为了贪求好句,以至于道理说不通,这是作文章的毛病,如张继诗句“夜半钟声到客船”,句子虽好,但那有三更半夜打钟的道理?

”可是经过许多人的实地查访,才知苏州和邻近地区的佛寺,有打半夜钟的风俗。

5.赏析:

  这首七绝以一“愁”字统起。

前二句意象密集:

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

后两句意象疏宕:

城、寺、船、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

江畔秋夜渔火点点,羁旅客子卧闻静夜钟声。

所有景物的挑选都独具慧眼:

一静一动、一明一暗、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

  全诗抓住一个“愁”字展开。

如果说“月落乌啼霜满天”多少透示着凄清悲凉,那么“江枫渔火”难道不给诗人一点光明与温暖吗?

然而,“对愁眠”却凸现在人们面前。

旅途的孤独、寂寞,牵起诗人的满怀愁绪,更遇上残月衔山、乌鸦悲啼,满目寒霜洒遍江天,一个迷茫、凄清、寂寥的背景已经形成,奠定了全诗以“愁”为中心的基调。

人在逆境中(从诗的字里行间可以品味出来),最忌的是景物伤怀,诗人泊船于枫桥之下,本来心情就已凄恻,却偏逢残月。

外出旅游者(也许作者不是旅游家)往往会对家人无限牵挂,可谓归心似箭,盼望与家人团圆,然而,他却客舟孤苦、愁怀难遣。

残月也许已给诗人一丝莫名的预示,更兼乌鸦悲鸣的不祥之兆!

(听到乌鸦啼叫,人们都会将其与不详联系)满天的飞霜又怎能不令诗人一阵阵心寒?

  “江枫渔火对愁眠”。

经霜后鲜红似火的枫叶与渔船上星星点点的灯火,在霜天夜晚呈现出一种朦胧美,给这幅秋江月夜图平添几分悦目赏心的风姿,绘景已达到美得无瑕的境界!

然而,作者着力渲染秋江月夜的美景时,笔束一顿便绘出一个“愁”字来。

作者为什么愁?

有几多愁?

景愈美则情(愁)愈烈。

诗人面对美景,却没有半点的欢乐,愁得辗转反侧,这是为什么?

我们回顾前文“月落”、“乌啼”、“霜满天”,俗话说天黑怕鬼,诗人心中的“鬼”是什么?

是他的仕途得失、宦海沉浮?

还是家事索怀、亲朋离散?

诗中没说,不得而知。

但诗人无心欣赏夜景、孤独难眠,我们不难想象他心中之愁。

郁结难抒,确实不是言语说得清的。

从他害怕乌啼,我们可以觉察他心中一定有什么事(或人)令他担心,以至乌鸦的啼叫声也令他心烦意乱。

霜,是诗人描绘的这幅秋江月夜图的组成部分。

玉屑般的飞霜给人一种素雅高洁的美感,然而和“乌啼”“愁眠”联系起来理解,这霜就有点“不妙”了。

既然诗人听到乌啼已感意乱,那么飞霜岂不是令他心寒吗?

意乱心烦自是他“愁眠”之因了。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夜,静得可怕,静得令人难以入睡。

  诗的前幅布景密度很大,十四个字写了六种景象,后幅却特别疏朗,两句诗只写了一件事:

卧闻山寺夜钟。

这是因为,诗人在枫桥夜泊中所得到的最鲜明深刻、最具诗意美的感觉印象,就是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

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固然已从各方面显示出枫桥夜泊的特征,但还不足以尽传它的神韵。

在暗夜中,人的听觉升居为对外界事物景象感受的首位。

而静夜钟声,给予人的印象又特别强烈。

这样,“夜半钟声”就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寥,而诗人卧听疏钟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枫桥夜泊》是一首情与景交织在一起的古诗,全诗除了“对愁眠”外,其余都是刻意绘景。

它不是直抒胸臆,而是通过描绘秋江月夜的美景,间接而自然地把诗人旅途寂寞的郁结愁思寄托于景物而抒发出来。

欲抒情,先绘景,情随景发,是这首古诗显著的艺术特点。

由此可见,在借景抒情的古诗中,作者的情感是通过所描绘的景物来抒发的。

在教学这类古诗时,我们既要欣赏作者描绘的景物,更重要的是理解他凭借景物巧妙抒情的技巧,这样才能真正地读懂了古诗。

第三课时《长相思》

导学提纲:

1.要求学生能字正腔圆、深情朗读,进一步感受词的抒情韵律。

2.通过想象、质疑、情境诵读,体验作者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作者天涯行役时的相思之苦与情感之深。

知识点梳理:

作者简介:

清代诗人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

满州正黄旗人,大学士明珠长子,生长在北京。

幼好学,经史百家无所不窥,谙悉传统学术文化,尤好填词。

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正三品。

康熙二十四年患急病去世,年仅三十一岁。

纳兰性德去世后,被埋葬在北京海淀区上庄皂甲屯。

清初著名大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

创作背景:

公元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云南平定,康熙帝出关东巡,祭告奉天祖陵。

词人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

塞上风雪凄迷,苦寒的天气引发了词人对京师中家的思念,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这三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不同的情感。

《山居秋暝》体现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枫桥夜泊》体现出诗人寂寞、孤独的愁苦;《长相思》体现出诗人对故园的思念之情。

译文:

跋山涉水走过一程又一程,将士们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

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帐篷外风声不断,雪花不住,声音嘈杂打碎了思乡的梦,而相隔千里的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啊。

注释:

程:

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

榆关:

即今山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东北。

那畔:

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帐:

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

更:

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聒(guō):

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故园:

故乡,这里指北京。

此声:

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5.赏析

  上片“山一程,水一程”,写出旅程的艰难曲折,遥远漫长。

词人翻山越岭,登舟涉水,一程又一程,愈走离家乡愈远。

这两句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将“一程”二字重复使用,突出了路途的漫漫修远。

“身向榆关那畔行”,点明了行旅的方向。

词人在这里强调的是“身”向榆关,那也就暗示出“心”向京师,它使我们想到词人留恋家园,频频回首,步履蹒跚的情况。

“那畔”一词颇含疏远的感情色彩,表现了词人这次奉命出行“榆关”是无可奈何的。

  这里借描述周围的情况而写心情,实际是表达纳兰对故乡的深深依恋和怀念。

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风华正茂,出身于书香豪门世家,又有皇帝贴身侍卫的优越地位,本应春风得意,却恰好也是因为这重身份,以及本身心思慎微,导致纳兰并不能够安稳享受那种男儿征战似的生活,他往往思及家人,眷恋故土。

严迪昌《清词史》:

“夜深千帐灯’是壮丽的,但千帐灯下照着无眠的万颗乡心,又是怎样情味?

一暖一寒,两相对照,写尽了自己厌于扈从的情怀。

”“夜深千帐灯”既是上片感情酝酿的高潮,也是上、下片之间的自然转换,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经过日间长途跋涉,到了夜晚人们在旷野上搭起帐篷准备就寝;然而夜深了,“千帐”内却灯光熠熠,为什么羁旅劳顿之后深夜不寐呢?

  下片侧重游子思乡之苦,交代了深夜不眠的原因。

换头写景,风一更雪一更,突出塞外风狂雪骤的荒寒景象。

这是以哀景衬伤情,风雪载途,行者乡思更烈。

叠用两个一更,突出塞外卷地狂风,铺天暴雪扑打帐篷经久息的情景;也从一个侧面写出了天寒地冻之夜,人之辗转难眠的状态。

聒碎乡心梦不成呼应上片的夜深千帐灯一句,直接回答了深夜不寝的原因。

着一聒字,突出了风雪声响之巨;且极具拟人味,仿佛这风雪也通人心似的,彻夜念叨着故园的人事,让人心潮起伏。

聒碎乡心,用的是夸张手法,形象地表现了一夜征人尽望乡的愁肠百转的心态。

故园无此声,交代了梦不成的原因:

故乡是没有这样的连绵不绝的风雪聒噪声的,当然可以酣然入梦;而这边塞苦寒之地,怎比钟灵毓秀之京都,况且又是暴风雪肆虐的露营之夜,加之乡心的重重裹挟,就更难入梦了。

结尾这一句直截地表达了征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意。

  从总的来说,上阕写面、写外,铺陈壮观;下阕写点、写内,曲描心情。

选取的都是平凡的事物,如山水风雪、灯火声音。

又采用短小精悍而通俗易懂的语句,轻巧排列,对应整齐。

信手拈来,不显雕琢。

全篇融细腻情感于雄壮景色之中,尽显非凡,作者用山,水,千帐灯,风,雪等大的物像,来寄托细腻的情感思绪。

缠绵而不颓废,柔情之中露出男儿镇守边塞的慷慨报国之志。

没有一般边塞诗的大气、沉痛、悲凉、雄壮,而是风格婉约,笔调缠绵,少了抑扬顿挫的沉雄,多了小女儿的缠绵情态。

这首词以白描手法,朴素自然的语言,表现出真切的情感,是很为前人称道的。

词人在写景中寄寓了思乡的情怀。

格调清淡朴素,自然雅致,直抒胸臆,毫无雕琢痕迹。

第22课四季之美第一课时

导学提纲:

1.会认“窠、旷”等6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生字,会写“黎明、红晕、彩云”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知识点梳理:

1.会认“窠、旷”等6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生字,会写“黎明、红晕、彩云”等词语。

黎明红晕漆黑夜幕降临愈发心旷神怡闲逸和谐扫兴

2.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全文总共有四段,每段的段意是什么?

这篇文章描写了四季不同的美景。

作者抓住每个季节不同的美景进行描写。

春天----黎明夏天----夜晚秋天---黄昏冬天-----早晨

这篇文章描写的是四季之美,表达的是作者对四季之美的喜爱之情。

因此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把这种喜爱的情感读出来。

我们要通过轻重读的变化、语速快慢的改变,来表达情感。

【作者介绍】清少纳言(966~1025)是日本平安时代著名的歌人、作家,中古三十六歌仙之一,与紫式部、和泉式部并称为平安时代的三大才女,曾任一条天皇皇后藤原定子身边的女官。

清少纳言,清是姓,少纳言是她在宫中的官职。

清少纳言的《枕草子》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她的随笔为日本散文奠定了基础。

第22课四季之美第二课时

导学提纲: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2.学习本文按照时间顺序的写作方法。

知识点梳理:

1.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春天的美体现在哪里?

作者写这一部分用了怎样的写法?

作者认为春天最美的是黎明。

作者描写了春天黎明的动态变化,描绘出春天特有的特点,体现出春天的动态美。

春天----黎明(颜色的变化)鱼肚白-----微微的红晕---红紫红紫的彩云

2.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抓住了夏天哪些景物,体现出夏天怎样的特点。

夏天----夜晚(萤火虫的动态)

3.读第三自然段,说说秋天的美体现在哪里?

秋天---黄昏(鸟儿们的动态)乌鸦归巢成群大雁大自然的各种声音

4.读第四自然段,说说冬天美在哪里,你的心情怎样?

冬天早晨----落雪----闲逸分析课文,我们发现,作者笔下的四季和我们常接触到的描写四季的文章不同。

作者在描写四季之美的时候,只是抓住每个季节最具有代表性的美。

5.我们再一次读课文,思考:

这篇课文采用什么顺序来描写的?

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是按照时间顺序来描写的。

是从“春、夏、秋、冬”这四个词语看出来的。

这篇文章就是用时间顺序来介绍的。

我们常用的写作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这两种。

介绍事物的发展,一般用时间顺序;介绍物体不同部位的情况,适合用空间顺序。

我们在写作的时候,要根据所写内容来确定写作的顺序。

春天----黎明(颜色的变化)

夏天----夜晚(萤火虫的动态)时间顺序

秋天---黄昏(鸟儿们的动态)

冬天-----早晨(落雪—闲适)

第23课《鸟的天堂》第一课时

导学提纲:

1.会认“桨、桩”等3个生字,会写“桨、律”等11个生字,会写“竹竿、白茫茫、规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1~4自然段,把握这部分内容,初步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

知识点梳理:

1.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

2.生字认识8个,会写14个生字词。

榕、暇、抛

3.字:

灿、烂、竿、茫、桨、规、律、支、株、缝、隙、耀、梢、寂

词语:

灿烂、竹竿、白茫茫、木桨、规律、一株、缝隙、照耀、树梢、静寂多音字:

[数]shǔ不可计数;shù语文。

[似]sì似乎;shì似的。

[禁]jīn不禁;jìn禁止[的]dí的确;dì目的[应]yīnɡ应该;jìnɡ应接不暇。

同音字:

茫、芒

形近字:

烂、栏、拦。

竿、杆、肝、赶。

桨、奖、浆。

株、珠、诛。

梢、稍、捎、哨。

榕、镕、溶

近义词:

颤动--抖动、似乎---好像、不计其数---数不胜数、应接不暇--目不暇给

反义词:

光明---黑暗、静寂---吵闹、茂盛---枯萎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应接不暇等。

【作者介绍】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

男,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

巴金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

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

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

巴金在文革后撰写的《随想录》,内容朴实、感情真挚,充满着作者的忏悔和自省,巴金因此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

第23课《鸟的天堂》第二课时

导学提纲:

1.继续把握课文内容,领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知识点梳理:

1、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a)找出一对近义词:

好像--似乎

b)“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描写大榕树枝叶繁茂;“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描写大榕树充满生机

c)划线句子的理解:

榕树叶子的颜色绿得发亮,给人以翠**滴的感觉。

作者从绿色中感受到有一种生命力在涌动,赞美榕树充满活力的蓬勃生机。

2、起初周围是静寂的。

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

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第二只,第三只。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a)两个“到处”用得非常恰当,说明鸟的数量多,叫声欢。

b)用“大、小、花、黑”写出了鸟儿的不同形态和颜色。

运用一个排比句“有的……有的……有的……”突出了鸟的姿态各异。

c)“应接不暇”是指优美的风景很多,看不过来。

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表现了“应接不暇”

3、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句子中两次提到“鸟的天堂”,他们的意思不一样。

第一个指对大榕树的称呼,第二个指这里的确是鸟栖息的好地方,作者由衷的赞叹。

1.读5~14自然段,思考下面的问题。

A作者详细描写大榕树的目的是什么?

B描写鸟儿们,作者用了怎样的顺序?

C作者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2.把握重点段落:

⑴读5~9自然段:

说一说,本文主要描写了大榕树的什么特点?

大、美

⑵课文里哪些地方说明榕树大?

(找出词语、句子,读一读。

⑶课文哪些地方是写榕树的美的?

大榕树的静态美。

找出体现大榕树动态美的句子。

作者对这棵大榕树流露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出来的?

(4)有感情地朗读5~9自然段。

(5)读10~13自然段,思考:

这次作者看到了什么?

(6)这里的鸟有什么特点?

找出相关的语句。

多、欢热闹景象

(7)对鸟儿们的描写主要采用了哪种描写?

找出相关语句。

动态描写

(8)有感情地朗读10~13自然段。

3.朗读第14自然段。

说说作者为什么感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的确,确实,果真。

因为这里既有适合鸟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又有人类对鸟的保护,所以感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离开对生命的热爱和赞美

1.文章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给人鲜明的印象。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

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第24课《月迹》第一课时

导学提纲:

1.会认“袅、嫦”等7个生字,掌握“累”这个多音字。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主要内容,划分文章的段落

3.品读文章优美且富有童趣的语言,欣赏月之美。

4.感悟并学习作者那份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

知识点梳理:

【作者介绍】贾平凹,1952年生于陕西省丹凤县一农民家庭。

父亲为其取名贾李平,后图口音方便,便喊他为平娃。

陕西话中,“娃”“凹”同音,用“凹”替代“娃”。

从西北大学毕业后曾在陕西人民出版社担任过编辑,后调到西安文联从事专业创作。

著有小说集《商州散记》、《天狗》;长篇小说《浮躁》、《废都》;散文集《月迹》、《心迹》、《爱的踪迹》等。

1.默读课文,给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段意。

课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2)写中秋夜晚,“我们”盼望月亮的到来。

第二部分(3~23)写“我们”到院子里观月议月、到河中寻月的过程。

第三部分(24)写“我们”在沙滩寻找月亮,并发表感慨。

2.思考:

文章围绕着月迹主要写了哪件事情?

中秋月夜,孩子们在庭院中、小河里寻找月迹。

3.默读课文,总结:

孩子们在哪儿寻到了月迹?

镜中月、院中月、杯中月、水中月、眼中月……

4.我们先看到镜中月。

你觉得镜中月美吗?

美在何处?

镜中月:

“溜、长了腿的、爬”等词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亮的调皮可爱。

“款款地”形象地表现了月的柔美、优雅。

“渐渐地、慢慢”等词句,形象地写出了月亮冉冉升起,由亏转盈再消失的形态变化美。

5.自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