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 骨骼关节和肌肉教科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79363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 骨骼关节和肌肉教科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 骨骼关节和肌肉教科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 骨骼关节和肌肉教科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 骨骼关节和肌肉教科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 骨骼关节和肌肉教科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 骨骼关节和肌肉教科版.docx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 骨骼关节和肌肉教科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 骨骼关节和肌肉教科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 骨骼关节和肌肉教科版.docx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骨骼关节和肌肉教科版

《骨骼、关节和肌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第2课《骨骼、关节和肌肉》

【教材分析】

《骨骼、关节和肌肉》是教科版四年科学上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二课内容。

在上本课前,学生只零碎地知道人体的结构。

在本课探究中,学生不但会知道骨骼对身体的支撑与保护功能、肌肉的运动功能以及关节的连接功能。

还会在不同运动的过程中,体验骨骼、关节和肌肉是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动作的。

既对上节课的科学概念进行深化研究,又对后面的有关运动、呼吸、消化等方面的研究做好知识铺垫。

【活动分析】

本课开始,利用看一段举重的搞笑短片引出要探究的问题:

举重这活动主要由身体的哪些部位来完成?

然后由学生再次实践、感觉,又通过抓举哑铃动作进行观察、体验。

学生会体会到人们做的每项活动,都是通过骨骼、肌肉、关节共同协调完成,它们是人们看不到的亲密合作伙伴。

【设计思路】

本课设计采用看一段举重的搞笑短片引出探究问题,整个探究过程由浅入深,遵循以人为本的探究教学理念,以发现探究为手段,通过观察、体验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主动参与、积极大胆的提出问题并做出合理的猜测。

在实际活动中自己感觉骨骼、关节和肌肉的作用。

经过反复验证形成正确的科学结论。

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努力使探究教学发挥其独到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学情分析】

作为四年级的学生,这将是一个有趣而神秘的单元。

身体内部的各种活动和变化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个暗箱,学生虽已能感受到,骨骼和关节的作用,但是肌肉的作用及身体在工作中的如何协调配合,学生还需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模拟活动来发现,并感受到人体的精密、和谐之美。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不同。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解释肌肉变化引起的运动,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修正自己的想法。

2.能够将动态的身体活动过程分解为若干动作分别进行细致有目的的观察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

2.能够正确对待观察、研究中不完善的结果,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了解在运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协调运动及身体在做不同运动的过程中,骨骼、关节和肌肉所发挥的作用。

教学难点:

对肌肉变化引起运动的解释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配套实验用具。

【教法】电教多媒体法、讨论法、比较法、引导探究法相结合。

【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人体基本结构图、骨骼模型、砂瓶、自制上臂骨头模型等。

教学流程:

一、现实活动引入,提出问题。

师:

同学们先来做举重的游戏。

师:

在刚才的举重短片中,身体的哪些部位会动起来?

生1:

大腿。

生2:

胳膊。

师:

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些都是人体能够运动的部位。

那下面我们就摸摸这些部位,看看你都摸到了什么样的东西?

分别有什么特点?

(指名说)(骨头硬、关节能活动的、肌肉是软的)

生1:

骨头硬,有血管、筋、脉搏。

生2:

上面有肌肉,有关节。

策略一:

学生在没有说出肌肉之前,说出血管、筋、脉搏,加以肯定。

学生在已经说出肌肉之后的处理,理顺为这都属于肌肉。

师:

(师板书:

骨头、关节、肌肉)

这三者都参与了运动。

今天这节科学课我们就来探究骨头、关节、肌肉有些什么作用以及这三者在身体肢体活动当中又是怎样相互协调运动的。

二、探究体验

(一)针对问题,合理猜测,探究骨骼的作用

1.师:

刚才大家提到了骨头,谁能根据你的经验说一说关于骨头你都知道些什么?

(指名说,了解原有认知)

2.师:

你能说出身体中一些骨头的名称吗?

3.师:

你知道人的身体有多少块骨头吗?

4.师:

这是人体骨骼模型,你知道人体骨骼的形状还有什么特点吗?

生1:

骨头有些叫肋骨,胸骨,头骨……

生2:

人的身体有206块骨头,有机组合在一起叫骨骼。

(师修订板书:

骨头——骨骼)

生3:

有些是骨头是弯的,在身体里组成了一个腔体。

(设计意图:

暴露学生关于骨骼的一些知识。

5师:

你能根据这些特点猜测出骨骼有什么作用吗?

生1:

我猜骨骼有支撑身体作用。

师追问:

为什么这么说?

生2:

人没骨头就会像泥一样是软成一团。

生3:

我认为骨骼有保护内脏的作用。

师追问:

能举个例子吗?

生A:

我们的头骨里有什么?

(大脑)大脑是一种很嫩、很软的物质,跟我们食用过的豆腐脑很相似,下面我们用豆腐脑来做一个模拟实验,师出示实物投影(豆腐模拟大脑,在上面盖上一个透明的玻璃器皿)指名到板前拍一拍,你发现了什么?

(豆腐脑完好)再拿掉玻璃器皿,现在相当于什么没有了?

(头骨没有了)再指名拍一拍这个头骨,看到什么现象了?

没有头骨的保护,我们的大脑就会象豆腐脑一样稍碰一下就会变形、损坏。

请同学们再拍一拍自己的头骨,感觉有问题吗?

这说明头骨有什么作用?

(师板书:

保护)

B:

同学们你们看,这几块骨头围成的这个腔体是胸腔,在胸腔里面有心脏和肺,同学们拍拍胸部有什么感觉?

想一想骨骼起到了什么作用?

(师连线:

保护)

C:

盆腔里面有我们人体的一些重要的生殖器官,不容易受到伤害,盆腔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

(师连线:

保护)

师:

现在我们总结一下,骨骼有什么作用?

生:

现在我们知道了骨骼有支撑和保护的作用。

(二)探究、体验关节的作用

1师:

那人体有了骨骼,我们任何地方就都是会活动了吗?

哪些地方是可以活动的?

谁上来指?

2师:

这些关节大家知道它们叫什么名字吗?

生:

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

3师:

同学们已知道关节有可活动的特点,如果我们没了关节,对我们身体的活动会有影响吗?

怎么用实验证明呢?

生:

可拿东西把关节固定,看看有什么影响?

生上来体验(用塑料瓶固定肘关节,再学老师拍拍头、摸摸脸、摸摸耳朵等),感受活动很困难

师:

我们没有了关节后活动很困难,反过来说有了关节之后我们活动就会很灵活。

(师板书:

灵活)

师:

关节使什么很灵活?

生:

关节可以使我们肢体灵活地活动。

师:

那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身体有了关节、骨骼就能运动起来吗?

生:

不能,还得有肌肉。

(三)探究、体验肌肉的作用

1.师:

肌肉为什么能让骨骼,关节运动起来呢?

那我们还得继续观察肌肉还有什么别的特点?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体验活动。

老师为你们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瓶矿泉水,请你完成伸臂、曲臂运动,用手摸一摸并观察上臂骨肌肉的变化。

学生活动

2.师:

下面请同学们谈一谈你在活动中的感受。

生1:

我感觉曲臂时,上臂骨肌肉会变硬并鼓起来。

伸臂时,这块又平了。

3.师:

当我们的肌肉变硬鼓起来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说肌肉收缩了。

(师板书:

收缩),

4.师:

现在大家反过来观察肌肉收缩时,我们的手臂做了什么动作?

生1:

当肌肉收缩的时候,上臂骨是曲臂的。

师:

这说明肌肉有什么作用?

生:

牵动骨头运动(师板书:

牵动骨头运动)

师:

同学们,请你猜测一下:

那肌肉是怎样长的才能牵动骨头运动呢?

师:

这是老师自制的上肢骨模型。

(出示自制上肢骨模型)老师是用两块泡沫做成的,泡沫模拟骨头,皮筋来模拟肌肉,老师还在上面放了很多的螺丝钉,用它来模拟肌肉的生长位置。

(展示教具),那怎么做实验和记录呢,大家看一下幻灯片,有问题吗?

生实验活动

生:

汇报并演示

师:

我发现,同学连的都是0—2,对不对,看一下图PPT。

师:

同学们下面的记录都写成:

连接1不能使关节弯曲,连接2、3、4能使关节弯曲。

连接1的位置为什么不能使关节弯曲?

生:

因为肌肉长在同一个骨头上,就不能牵动骨头使关节弯曲。

师:

反过来说,肌肉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肌肉长在两个不同的骨头上,能牵动骨头使关节弯曲。

(四)体验“三者”协调运动

师:

现在我们回顾一下,骨骼有什么作用?

关节有什么作用?

肌肉有什么作用?

生:

支撑保护;很灵活;牵动骨骼使关节弯曲。

1.师:

接下来大家再做一次曲臂这动作,想一想运动中这三者是怎样协调配合完成动作的?

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师小结:

在曲臂伸臂动作中,是肌肉收缩牵动骨头使关节弯曲。

3.(课件出示)体验活动:

做一个提脚后跟的动作,感受骨骼、关节和肌肉是怎样相互配合的?

(汇报)

4.师小结:

在我们身体每一个活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这三者都是相互协调配合完成。

这也体现了我们身体精密、和谐之美。

(师板书:

“三者”协调运动完成各种活动)

5.拓展延伸

实物出示:

合页、挖沟机解释原理

三、搜集信息

1.师:

下面老师想做个小调查:

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吗?

你喜欢什么运动?

经常锻炼身体和不经常锻炼身体的人有什么区别吗?

生1: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肌肉都非常发达。

生2:

老师,刚才我的猜想应该是肌肉起到力量的作用。

2.师:

你说的非常对,肌肉发达的人是非常有力量的,你们看这些人看上去就很有力量。

3.师(展示课件:

打篮球等图片)我们要想拥有强健有力的肌肉,就必须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四、谈收获

(生先说,师后总结)

师:

同学们,通过今天我们这一节课的探究,我们知道了骨骼、关节、肌肉的作用以及这三者在运动中是怎样协调运动的。

在以后的学习当中,我们还会继续学习这部分知识。

真诚希望同学们以后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这样我们的肌肉才会越来越发达!

骨骼越来越粗壮!

关节越来越灵活!

下面老师为大家布置一道作业题(课件出示:

在日常生活中找一找,有哪些物体是利用骨骼、关节和肌肉作用的原理制成的)今天这节科学课就上到这里!

下课!

板书     

骨头:

  硬、腔体(206块)             

关节:

  能活动       

肌肉:

  软、硬(600多块)    

课后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力求体现课标中提出的理念要求“教师是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学生的亲密伙伴”,注重把握重难点。

在对学生进行前测了解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引领学生亲历探究骨骼、关节和肌肉作用的活动过程,然后又结合生活中举重、打篮球等运动引导学生体会体育运动的重要性。

把问题从知识的大背景中抽出来,又有机的放回大背景中去,打破以往点对点的教学方法。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是对肌肉的知识探究实验设计比较直观,比较扎实。

先是根据观察到的曲臂变硬,知道变硬是肌肉收缩,反过来想,肌肉收缩会做曲臂运动,从而说明肌肉会带动骨骼运动。

在探究肌肉的生长点时,是用模拟实验,较直观,记录单也比较符合学生的认识。

当然本节课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有关骨骼、关节的知识探究。

在引导学生认识骨骼作用时,呈现了骨架模型,使研究范围变得太大。

骨骼、关节的模拟实验和体验活动,让学生了解骨骼的支撑保护作用,教师再启发学生说出探究的方法,这里太费时。

同时教师为了把预设目标如期得到生成而导致在整节课中师生对话较多,引导比例过重,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注意对学生的思维引导要有启发性、引导语言的有效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