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听课习惯培养课题计划.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879057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听课习惯培养课题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生听课习惯培养课题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生听课习惯培养课题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生听课习惯培养课题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生听课习惯培养课题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生听课习惯培养课题计划.docx

《小学生听课习惯培养课题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听课习惯培养课题计划.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生听课习惯培养课题计划.docx

小学生听课习惯培养课题计划

 四年级一班学生倾听习惯培养细则实施方案

                                 班主任:

杨颖莉

    新课标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名词——学会倾听,它也赋予我们教师一个新的使命——帮助学生学会倾听,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在学习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涯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善于倾听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必备能力。

    倾听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收集信息的重要途径。

但我们可以发现,好多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出现学舌不清,人称混淆,听话、说话抓不住主要内容等问题。

现实促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问题。

的确,学生不喜欢倾听,不善于倾听,不会倾听已经成为课堂上不容忽视的一个事实,倾听能力的缺失会给学生的学习和知识的传播带来极大的阻碍。

因此,养成学生倾听的习惯,强化学生倾听的意识,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已成为我们老师刻不容缓的事。

经过实践,我们认为可通过以下途径培养我们班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学生习惯培养的实施办法如下:

一、本学期对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目标:

1、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

     由于年龄特征的限制,学生普遍存在着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不喜欢自己听别人说的问题。

我们可以开导学生“善听者往往也是善于思考的好学生”,要养成善听的好习惯。

首先我们要细化听的要求,明确提出“学会倾听要五心”,即做到:

一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脑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更新颖的想法。

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五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

并教给学生一些方法:

(1)猜想发言的同学会说什么。

(2)对同学的观点进行归纳。

(3)想想同学说的有没有道理。

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倾听方法,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学生就能学会先听后说,想好再说,真正养成倾听的习惯。

2、指导学生倾听的姿势

     手势或身体动作是最能反映一位学生是否在倾听。

课上老师要对学生听的姿势给予认真指导。

如:

听同学发言时,要求学生眼睛看着书上或老师出示的教具,不看发言同学的脸,做到神情专一。

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思考相一致,则以微笑、点头表示认可或赞同。

学生养成了这样的习惯,老师可通过的观察,了解学生听课的质量,及时得到信息反馈,对师生双方来说都是非常有利。

 

二、学生倾听习惯每月具体目标:

三月份:

细化听的要求,向学生明确提出“学会倾听要五心”,做到:

一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脑子里不想其他事;听同学发言时,要求学生眼睛看着书上或老师出示的教具,不看发言同学的脸,做

到神情专一。

四月份:

学生做到:

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

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思考相一致,则以微笑、点头表示认可或赞同。

五月:

学生做到:

三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更新颖的想法。

学生听的姿势熟练掌握大多学生能按要求做,从学生手势或身体动作都能看出学生是否在倾听。

六月:

学生做到:

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五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

三、培养学生倾听习惯时的训练策略:

1、要发挥老师在习惯培养过程中细致认真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规范的倾听方法。

2、加强学生对自己日常倾听习惯养成的重视,让学生明确倾听的方法有目的完成倾听习惯的各项要求。

3、把我班倾听习惯的培养方法与科任老师进行沟通交流,共同制定完成对学生阶段性习惯培养目标的评价奖励  方式,从而激励和促进学生习惯培养的进程和效果。

4、选择有效的指导方法

时间

习惯重点培养内容

方法

预设效果

三月份

做到:

一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脑子里不想其他事;听同学发言时,要求学生眼睛看着书上或老师出示的教具,不看发言同学的脸,做到神情专一。

1、明确要求,规范做法。

2、时时检查提醒学生听别人说话时自己眼睛的定位,做到神情专一。

3、各学科老师共同配合操作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

全班学生都能在心中明确要求,学会倾听时的眼睛定位。

一半的学生能在课堂上真正做到以上要求。

个别学困生明确方法却不能完全做到

评价激励学生习惯培养的兴趣

四月份

做到:

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

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思考相一致,则以微笑、点头或鼓掌表示认可或赞同。

1、明确倾听礼貌要求

2、与各学科老师共同制定的评价相结合,对学生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每节课的阶段总结,一节可以总结,一奖励,以示激励。

全班大部分同学能做到认真倾听别人把话讲完,养成尊重他人说话的礼貌习惯。

大部分同学能做到用礼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别人说话的一种肯定。

五月份

做到:

三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更新颖的想法。

学生听的姿势熟练掌握大多学生能按要求做,从学生手势或身体动作都能看出学生是否在倾听。

 

1、  学生明确评价他人发言的方法。

2、  开展评选班内最用价值的评价发言。

当选的同学给与奖励,与学科老师的评价相结合。

3、  评选最规范认真的倾听姿势,班会课上给与表扬。

4、  激励好学生参与竞争课上最有价值评价的发言,鼓励学困生参与课堂上有价值的评论。

各科科任老师相互配合的激励性评价对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大部分同学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

大部分同学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大部分同学能做到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发表自己的评论不与别人重复,一半同学能做到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

少数聪明的学优生能做到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提出更新颖的想法。

倾听的姿势同学们基本做到规范到位。

六月份

学生做到:

四要虚心,

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五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

1、  学生明确健康良好的心态是虚心接受,但又不盲从,做到“说”、“听”、“思”并重。

2、  各学科的科任教师重点关注学生课堂的发言,对学生倾听时出现的问题要给予及时的指导,让发言学生第一时间明确自己的问题所在。

3、  给学生修改重复发言的机会。

大部分同学都能做到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

一小部分同学能做到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盲从,会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

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各个学科老师能够感受到并满意本班学生四个月习惯培养的变化。

继续与各学科老师根据本班情况商议并制定新的习惯培养目标。

 

5、特别注意的问题:

⑴学生课上课下落实倾听习惯培养的检查督促不可忽视,要落到实处。

⑵与各科科任教师的及时沟通要及时反馈及时总结,随时注意调整自己的激励

方式以适应学生不同时期的变化。

⑶督促科任教师每节课都要总结学生倾听习惯目标的落实情况,让学生做到心

知肚明,在新的课上能够有目标的调整自己的倾听方法。

⑷学生的激励性评价要落实到位,以表扬激励为主,在班内树榜样。

    搭建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培养活动。

要将学习习惯培养贯穿于工作的方方面面,落实在课堂教学上、课外活动上、教育环境上,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坚持“周周训练有主题,月月有教育活动”,积极通过开展“养成学习好习惯”的活动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加强评价,巩固培养成果。

我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及时提醒,督促和大量系统的训练,使之形成行为迁移,养成良好习惯。

根据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情况,定期开展汇报交流及成果展评活动,不断总结经验,推动学生学习习惯整体提高和全面发展。

根据小学生年幼,习惯方面的表现易反弹的现象,设计“学习习惯评比表”,每周学生开展自评、互评、家长评、每月教师评的形式,激励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同时发挥家校合力,督促学生把习惯的培养作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来完成。

每学期末评选“好学生、好习惯、好品行”---学习习惯小标兵。

五、具体做法:

(1)训练学生在听他人讲话时都要保持安静,不要抢着说,或不顾他人自顾自地说。

(2)在听他人讲话时,眼睛要自然地望着对方注意地听,认真地领会对方表达的内容。

(3)当听懂了别人的谈话内容时,也不要急于表达,不要随便插嘴,直到人家说完再作其他表示,做到耐心的听。

六、工作措施:

七、评价实施:

(1)建立评价激励机制,对表现好的要及时表扬、鼓励。

(2)建立每周总结评比机制,通过学生自查自纠。

对比评出“会听”的学生,写到班级宣传栏上

《培养小学生倾听习惯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在课堂上,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

孩子们争先恐后,个个急于表述自己的观点,不但手举得老高,嘴里还不停地喊着:

“老师,我来!

我来!

”当老师喊别的同学发言时,他们会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或悄悄地与前后左右的同学窃窃私语,说些与议题毫不相关的话;或急不可耐,没等别人说完,就跳着喊着举起了手……课堂上可谓一片热闹。

真正能坐着倾听别人讲话的孩子不多。

“倾听”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只有会听、听懂、能听出问题,才能更好地互动应对,达到教学目的。

同时,“倾听”也是一个人文明交际的综合素养的体现。

一个不能等对方把话说完就急于表达的人,经常打断别人讲话听不得反面意见的人,是缺乏修养,很难与人成功沟通的。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倾听”,现代汉语词典上定义为“用心细听”,即指细心听、专心听。

倾听能力主要包括主动、耐心地听别人讲话的能力和理解他人口语表达的信息,能在头脑中将语言转换成意义的能力两部分。

倾听是人们接受知识、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们所获取的知识60%来自视觉,20%来自听觉,15%来自触觉,3%来自嗅觉,2%来自味觉。

积极的倾听习态度,良好的倾听习惯,是个人良好素质的体现。

同时,它对一个人的学习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明确提出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学生要学会文明地进行沟通和社会交往,首先要学会倾听。

有关语言交际功能的资料表明:

人们在日常交往活动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

人们有一半的时间在听。

因此,良好的倾听习惯和能力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

三、研究目标

其一:

倾听是一项技巧,是一种素养,甚至是一门艺术。

著名社会学家、语言学家卡耐基说:

“一双灵巧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

”对于学习个体的学生来说,能在倾听中传递信息和接收信息,才能将信息进行整理、内化。

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激活儿童心态,使学生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相互尊重,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精心设计交往活动,引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在理解的基础上相互辨论,启发学生多角度的思考,开展互补式的信息交流得到灵感、求得真知。

其二:

从教师方面来说:

教师首行要先学会倾听,倾听学生的发言,欣赏他们思维的闪光点。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将教育从不同的层面打开,从被动走向开放的状态,加速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变革。

因此,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只有认真地倾听学生的讨论与思考过程,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与合作者。

从而达到“教学相长”。

当然,对于处在教学活动中的教师来说,更是一种调控,驾驭动态生成课堂的教学行为。

 

四、研究基本阶段

1.研究启动阶段(2012.8——2012.12)

主要开展课题的理论学习和初步的实践探索,外出听课学习,做好课题研究的准备工作。

阶段性成果及形式为:

研究计划、调查问卷等。

2.研究实验阶段(2008.10——2009.5)

对学生进行注意力训练课程,并在语文学科中全面渗透。

写出教学实践工作中反思、个案分析、研究报告,并上教学观摩课等。

3.研究总结巩固阶段(2009.6——2009.10)

全面交流和总结,做好课题的结题工作,写出课题研究报告、课题结题工作报告、论文集和案例集等。

五、研究原则

1.主体参与原则:

研究过程面向全体,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主动性,增强学生倾听意识,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使学生主体参与,学会倾听,之后自我选择,自由表达,促进自我发展。

2.民主和谐原则:

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力求与学生平等对话,相互尊重,相互沟通,保证学生有愉悦的情绪,让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激发思维,增长知识,发展智力。

3.循序渐进原则:

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学习,让他们多听、多想,感觉成功的愉悦,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瞄准“最近发展区”循序渐进地启发诱导,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4.激励性原则:

激励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剂良药,只有时时处处对学生进行激励,才能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诱发学生尝试,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

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适时表达对学生的期望,运用激励语言、动作或措施,让学生的情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释放,产生内驱力,使学生真正参与教学过程。

5.实践性原则:

布鲁姆强调:

“学会如何学习”要比“学会什么”更重要。

课堂教学既要让学生学会更要教学生会学,学生是学习主体,老师要当好“导师”,履行“导”的职责,引导学生去听别人的话,从中得到某些信息,再进行处理。

而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他们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

六、研究过程

(一)认真学习理论知识,积极转变教育观念。

我们接受各种培训,如学科课程培训、新理念的培训、校本培训、倾听专家讲座等,逐步领会课改精神以及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等全新的课程理念,这都要求我们必须改掉传统的教学定势,及时调整自己的传统理念以适应新课标。

(二)调查研究

在实施前通过观察的方式,对学生的倾听习惯进行调查,从而采取更适合训练的策略。

经过调查发现:

一方面,学生对老师话的倾听。

大部分学生在这方面做得还是不错的,但有少部分学生总是不能听得很认真,特别是在老师讲练习时。

另一方面,学生对其他同学话的倾听。

据观察,大部分学生对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可他的想法好像只为了说给老师一个人听的,他的做法好像只是为了表现给老师一个人看的,其他同学也很“配合”,在他人说或他人演示的时候,还是在举着手说:

“我来我来”。

而对于他不感兴趣的,索性性开起小差来。

每个孩子的想法是不一样的,我们课堂的可贵之处在于尊重个人观点的同时,博取众人之长,使自己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提升一步。

(三)着手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及习惯

1.激发倾听兴趣

杜威说“成年人只有通过对儿童的兴趣不断地予以同情的观察,能够进入儿童的生活里面,才能知道他要做什么”。

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是课堂教学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美感的重要保障。

学生在上课前的几分钟内,注意力并不是最为集中的,导语作为过渡,有时可采用“曲径通幽”的方式,用学生喜欢的一种形式如讲故事开始,这样能很快地把课堂导入到和谐有序的课堂气氛,使师生之间的知识传递融入和谐的情感交流之中,同时又能使课内和课外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收到“一石二鸟”之效。

同时对于学生来说,要将作品中的情感迁移过来,化而为自己的情感体验,往往需要一种氛围,需要一种感情环境,而与文章有着紧密联系的故事能很快将学生导入到一种理想的课堂氛围之中。

老师首先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使学生喜欢我们的课,把自主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

课堂的叙述、讲解、朗读等都应该具有强烈的感情,语言绘声绘色,语调抑扬顿挫。

这样艺术化的教学语言会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产生积极倾听的欲望。

根据具体的情况做出不同形式的激励评价,真诚而热情地给予孩子肯定与赞赏,这样的激励性语言表现出的是教师对学生言行的关注,在这种欣赏、激励、赞美的评价形式之下,学生无疑会产生仔细倾听的不竭动力,变得更注意倾听了。

2.教师先学会倾听

倾听不仅仅是学生的事,也是教师的事。

要学生学会倾听,教师必须首先自己会倾听。

教师要改变“我讲你听,我说你记,我问你答”的课堂“霸主”角色,改变自己只善于说而不善于听的习惯,要告诫自己:

再等一等,给学生多留一些说的时间;当学生的发言好像在“唱反调”时,要提醒自己:

再等一等,学生的“反调”往往是一个新的发现和创造;当学生吃力地表达心声的时候,要告诉自己:

再等一等,让学生把话说完,这可能是不可多得的课程资源。

教师这样放下架子,侧耳倾听,俯身细听,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和倾听学生的意见,不仅能使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使教学出现激动人心的“百鸟争鸣”的局面,而且能使学生受到教师的影响,学会倾听,养成倾听的习惯。

教师在倾听的过程中,要善于做出积极的回应。

不少教师由于不善于倾听,对学生的发言感到茫然,不能及时准确地进行评价、指导和矫正,致使教学不仅不能出彩,反而出现错误信息。

教师在倾听的同时,应通过明示或暗示,及时准确地进行评价、指导和矫正,如“我听清楚你的意思了”,“你的发言有独到之处”,“换一个说法可以吗”,“能不能从另一个角度再考虑一下”……这样给以不同的回应,不仅会使学生感到教师很在意自己的发言,激励学生畅所欲言,而且能使交流始终沿着话题的中心延展,使教学任务得以高质量地完成。

教师应做一个高明而又机敏的倾听者,不仅要听出学生发言的表面意思,还要“听”出学生不曾言表的“心音”。

高明的教师会在学生吞吞吐吐时,听出他断续的言语中有着很大的“含金量”;会在学生明亮而期待的眼神里,感到他将会有不同寻常的见解;会在学生倾听别人发言的一皱眉中,发现他可能有“惊人之论”……这样“倾听”,都会促成愉快的交流,并使这种交流变成美好的享受。

3.在语文课堂中进行训练

①细化学生听课的要求。

如:

听时眼睛注视老师或发言人;听清他所说的每一句话;听完后再发表自己的意见,不在别人讲话的同时插嘴。

②课堂引导循序渐进。

首先引导学生能够听懂别人简短的说话。

最初,课堂上老师提问或同学讲话后,可以问问他们,老师提的是什么问题,你的同桌说了些什么或要求把刚才两个同学说的答案再连起来说说等,让学生就听的内容进行简单的重复。

以此引导学生去努力听懂别人讲话的内容并有意记忆。

其次,在听懂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听出一些要点,加进自己的思考,尝试对对方的话作出自己的判断。

如,请学生听出优点,问学生刚才讲话的同学哪儿说得好,什么地方值得表扬等等,提高他们听优点的能力;培养学生听出缺点,教学中引导学生常思考:

别人说的话,还有哪些不妥。

如果让我来说,我会怎么安排。

以期听者能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培养规范的听说习惯,说者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正,培养勇于接受他人劝告的品质。

引导学生听出异同,让他们听差别不大的话语。

能提高学生听觉的灵敏度,培养对语言的敏感性,养成规范的听说习惯。

4.结合课外实践进行引导。

课堂训练是主渠道,还需要大量的课外实践。

日常生活是训练、培养学生“听”的能力的最大课堂。

因此,我们要做一个有心人,引导学生走向多元化的生活。

利用各种途径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①听生活乐事。

布置学生回家听对于那些内容有趣、情节生动的少儿广播节目。

在检查时,可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分层检查:

能力较强的学生可让他们说说听后的感受、心得,一般的学生可让他们简单复述广播的内容,能力弱的学生可让他们说说记住了几个词语听听说说,延长了听的注意力持续时间。

除广播外,精彩的故事,重大的新闻、有趣的事件都可以让学生敞开心扉交流。

②听学习内容。

让学生听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强化学生“听”的意识,提高学生“听”的能力。

也可以选用短小生动、浅显易懂的故事让老师或学生说,其余学生听记,要求记得简明扼要,准确无误,以训练学生在最短时间内理解信息、整合信息、积累信息。

在边听边记中,孩子们的速记能力也会有显著提高。

③听自然声响。

走出教室,广阔的生活环境就是学习语文最好的课堂:

莺啼蝉鸣、草长花谢、潮汐的涨落、小鸟的啁啾……引导学生用耳朵、更用心去“聆听”大自然中的声音,再动笔写一写。

总之,发掘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结合说、读、写、思种种活动,引导学生时时处处提高自己的倾听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