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学龄前儿童的营养膳食计划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78756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学龄前儿童的营养膳食计划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健康学龄前儿童的营养膳食计划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健康学龄前儿童的营养膳食计划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健康学龄前儿童的营养膳食计划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健康学龄前儿童的营养膳食计划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健康学龄前儿童的营养膳食计划1》.docx

《《健康学龄前儿童的营养膳食计划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学龄前儿童的营养膳食计划1》.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健康学龄前儿童的营养膳食计划1》.docx

《健康学龄前儿童的营养膳食计划1》

健康学龄前儿童的营养膳食计划

 

膳食安排时应重点注意营养素的平衡,花色品种多样化,荤素菜搭配,粗细粮交替,保证蛋白质、脂肪、糖之间的比例,以及有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摄入。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能使儿童保持旺盛的食欲。

要注意避免挑食、偏食和多吃零食。

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学龄前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新陈代谢旺盛,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相对高于成人,合理营养不仅能保证他们的正常生长发育,也可为其成年后的健康打下良好基础。

人类的食物是多种多样的,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完全相同,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必需的全部营养素。

儿童的膳食必须是由多种食物组成的平衡膳食,才能满足其各种营养素的需要,因而提倡广泛食用多种食物。

谷类食物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也是我国传统膳食的主体,可为儿童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等。

学龄前儿童的膳食也应该以谷类食物为主体,并适当注意粗细粮的合理搭配。

1.常见谷类食物有哪些?

谷类食物分为全谷物和精制谷物。

所有谷类的颗粒都有三部分:

胚乳、胚芽和糠皮,在制作的过程中,不除去胚芽和糠皮,这就是全谷类,如糙米、荞麦、燕麦、玉米、全麦面包、小米、高粱、大麦等,全谷类含有丰富的营养,包括淀粉、蛋白质、B族维生素、维生素E、矿物质(如镁、锌、钙、铜、硒)以及纤维素;精制谷物在加工过程中往往去除了胚芽和糠皮,常见的精致谷物食物有玉米面包、白面包、面条、米饭、饼干等。

在营养学方面,谷类中的维生素、矿物质、纤维质及油脂(胚芽油)大都存在于麸皮及胚芽中,胚乳除了淀粉及少量的蛋白质,其他营养素含量较低。

因此在膳食中的谷物不应全部选择精白米精白面类食品。

2.什么是食物多样?

食物多样指的日常膳食是由多种多样食物组成的混合膳食,应包括以下五大类:

第一类为谷类及薯类:

谷类包括米、面、杂粮;薯类包括马铃薯、甘薯、木薯等,主要提供碳水化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

第二类为动物性食物:

包括肉、禽、鱼、奶、蛋等,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D。

第三类为豆类和坚果:

包括大豆、其他干豆类及花生、核桃、杏仁等坚果类,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矿物质、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

第四类为蔬菜水果和菌藻类:

主要提供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维生素K及有益健康的植物化学物质。

第五类为纯能量食物:

包括动植物油、淀粉、食用糖和酒类,主要提供能量。

动植物油还可提供维生素E和必需脂肪酸。

二、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应鼓励学龄前儿童适当多吃蔬菜和水果。

蔬菜和水果所含的营养成分并不完全相同,不能相互替代。

在制备儿童膳食时,应注意将蔬菜切小切细以利于儿童咀嚼和吞咽,同时还要注重蔬菜水果的品种、颜色和口味的变化,以引起儿童多吃蔬菜水果的兴趣。

1.蔬菜与水果不能互相代替:

蔬菜、水果具有相似营养成分和健康效应,但是它们的营养价值各有特点,一般来说,蔬菜品种较水果丰富,而且多数蔬菜(特别是深色蔬菜)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的含量高于水果,因此水果不能代替蔬菜。

在膳食中,水果可补充蔬菜摄入的不足。

水果中的碳水化合物、有机酸和芳香物质比新鲜蔬菜多,而且水果食用前不用加热,其营养成分不受烹调因素的影响。

此外,蔬菜水果中还含有许多未知的营养成分,多种果蔬搭配可能有更多有利于健康的益处。

因此蔬菜也不能代替水果。

推荐每餐有蔬菜、每日吃水果。

2.果汁不能代替水果:

果汁是水果经压榨去掉残渣而制成。

这些加工过程会使水果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C、膳食纤维等发生一定量的损失。

首先果汁基本不含水果中的纤维素;其次在捣碎和压榨过程中,水果中的某些易氧化的维生素已被破坏;由于果汁中营养成分的缺失,会对整体的营养作用产生不利的影响;在果汁生产过程中,一些添加物必然影响到果汁的营养质量,像甜味剂、防腐剂、凝固剂、添加剂等;此外,加热的灭菌方法也会使水果的营养成分受损。

因此,建议尽量选择新鲜水果。

3.什么是深色蔬菜?

根据蔬菜颜色的深浅可以分为深色蔬菜和浅色蔬菜,深色蔬菜的营养价值一般优于浅色蔬菜。

深色蔬菜指深绿色、红色、橘红色、紫红色蔬菜,深色蔬菜富含胡萝卜素,是中国居民膳食维生素A的主要来源,深色蔬菜还含有其他多种色素物质和芳香物质,它们可以促进食欲,并呈现出一些特殊的生理活性。

常见的深绿色蔬菜:

菠菜、油菜、冬寒菜、芹菜叶、空心菜、西兰花、莴笋叶等。

常见的红色橘红色蔬菜:

西红柿、胡萝卜、南瓜、红辣椒等。

常见的紫红色蔬菜:

红苋菜、紫甘蓝等。

三、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

鱼、禽、蛋、瘦肉等动物性食物是优质蛋白质、脂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良好来源。

动物蛋白的氨基酸组成更适合人体需要,且赖氨酸含量较高,有利于补充植物蛋白质中赖氨酸的不足。

肉类中铁的利用较好,鱼类特别是海产鱼所含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

动物肝脏含维生素A极为丰富,还富含维生素B2、叶酸等。

鱼、禽、瘦肉等含蛋白质较高、饱和脂肪较低,建议儿童可经常吃这类食物。

1.怎样保证学龄前儿童获得充足的铁?

铁缺乏引起缺铁性贫血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疾病。

学龄前儿童铁缺乏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

①儿童生长发育快,需要的铁较多,每公斤体重约需要1mg的铁;

②儿童与成人不同,内源性可利用的铁较少,其需要的铁更多依赖于食物铁的补充;

③学龄前儿童的膳食中奶类食物仍占较大比重,其他富含铁的食物较少,也是易发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的原因。

学龄前儿童铁的适宜摄入量为12ml/d。

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获得充足的铁:

(1)摄入富含铁的食物:

含铁丰富的食物有动物血、肝脏、瘦肉、鱼、禽、蛤蜊、海带、黑木耳、紫菜、菠菜、芝麻、红枣、山药、豆类等,特别是动物肝脏、动物血、瘦肉是铁的良好来源。

绿叶蔬菜和水果中铁的含量虽然低于动物性食品,但由于其中富含维生素C,能够促进铁的吸收。

新鲜的西红柿、芹菜、油菜、柑橘、杨梅、杏、红枣、沙棘等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及铁的含量较高。

(2)增加促进铁吸收利用因子的摄入量:

维生素C、维生素B2、维生素B12和叶酸可促进铁吸收,尽可能使富含铁的食物与富含维生素C等食物搭配食用。

当通过摄入日常食物难于满足铁需要时,也可应用适宜种类、数量的营养素补充剂,如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补充剂等。

(3)降低干扰铁吸收利用因素的影响:

用餐时应避免大量喝茶或咖啡等,以降低对铁吸收的影响。

2.如何满足学龄前儿童对锌和碘的需要?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部分儿童存在边缘性锌缺乏问题。

学龄前儿童锌的推荐摄入量为12mg/d。

锌最好的食物来源是贝类食物,如牡蛎、扇贝等,利用率也较高;其次是动物的内脏(尤其是肝)、蘑菇、坚果类和豆类;肉类(以瘦肉为多)和蛋类中也含有一定量的锌。

学龄前儿童碘的推荐摄入量为50ug/d,使用碘强化食盐烹调的食物是碘的重要来源,含碘较高的食物主要是海产品,如海带、紫菜、海鱼、海虾、海贝类。

学龄前儿童每周至少吃一次海产品。

3.怎样安排适量的鱼、禽、蛋、瘦肉?

鱼、禽、蛋、瘦肉是一类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物,其中每类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都各有特点,需合理选择,充分利用。

其中鱼、禽类即平常所称“白肉”,与畜肉比较,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

蛋类营养价值高,可以每天吃约50-60g(约1个鸡蛋),我国部分城市居民摄入的猪肉过多,建议调整肉食结构,适当增加鱼、禽类,推荐每日摄入量30-50g,最好经常变换种类。

动物肝脏是维生素A的最好食物来源,而维生素A缺乏在我国儿童较为常见,维生素A具有许多重要生理功能,如维持正常视觉、促进生长发育、维持机体正常免疫功能、改善铁吸收和铁运转、抑癌症发生等。

每100g动物肝脏富含维生素A量的顺序依次为:

鸡肝含10414ugRE,猪肝6502ugRE,鹅肝6100ugRE,鸭肝1041ugRE。

四、每天饮奶,常吃大豆及其制品

奶类是一种营养成分齐全、组成比例适宜、易消化吸收、营养价值很高的天然食品。

除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维生素A、核黄素外,含钙量较高,且利用率也很好,是天然钙质的极好来源。

儿童摄入充足的钙有助于增加骨密度,从而延缓其成年后发生骨质疏松的年龄。

目前我国居民膳食提供的钙普遍偏低,因此,对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的学龄前儿童,应鼓励每日饮奶。

大豆是我国的传统食品,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钙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等。

为提高儿童的蛋白质摄入量建议常吃大豆及其制品。

1.如何能满足膳食钙摄入量?

学龄前儿童每日平均骨骼钙储留量为100-150mg,4-6岁儿童的钙需要量为450mg/d。

学龄前儿童钙的适宜摄入量为800mg/d。

奶及奶制品钙含量丰富,吸收率高,是儿童最理想的钙源。

每日饮用300-600ml牛奶,可保证学龄前儿童钙摄入量达到适宜水平。

豆类及其制品尤其是大豆、黑豆含钙也较丰富,芝麻、小虾皮、小鱼、海带等也含有一定量的钙。

2.奶及奶制品的选择:

液态奶由挤出的奶汁经过滤和消毒,再经均质化,即成为可供食用的液态奶。

液态奶是营养丰富的食品,它不仅含有优质蛋白质,还含有身体所需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A、B1、B2、C,以及钙、锌、铁、硒等。

因为牛奶含钙高(104mg/100m1),吸收好,所以喝牛奶也是最好的补钙方法。

奶粉是牛奶经加工制成的干粉,其优点是易于运输保存,方便,需要时即可冲饮,但奶粉在干燥加工过程中有些营养素有不同程度破坏,如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A及铁等,因此奶粉的营养在某些方面不如液态奶,现在有些质量较好的奶粉,根据不同年龄段的需要添加了不同的营养成分,如核苷酸、DHA、牛磺酸、抗氧化营养素等,必要时也可根据情况选用。

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杆菌发酵而成,牛奶经发酵后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其营养成分与鲜奶大致相同,是一种高营养食品,尤其对乳糖不耐受者,更是适宜的营养品。

奶酪,又称干酪,是在原料中加入适当量的乳酸菌发酵剂或凝乳酶,使蛋白质发生凝固,并加盐、压榨排除乳清之后的产品。

其蛋白质、脂肪、钙、维生素A、维生素B2是鲜奶的7-8倍。

奶和奶制品的质量与它们的种类、类别没有关系,主要是看该产品的生产质量控制。

判断营养含量的标准是真实的产品标签(乳饮料和鲜奶的区别)。

不能认为哪个品种的奶或奶制品营养高,另一个品种的营养低。

在有条件的情况之下,建议选用正规奶源的奶制品,不建议使用未经消毒及检测的现挤奶及奶制品。

3.含乳饮料和奶有什么区别吗?

含乳饮料不是奶,购买时应注意食品标签,认清食品名称。

牛奶和酸奶的营养价值优于乳饮料;牛奶和酸奶是优质蛋白质和钙等多种微量营养素的重要来源,而相比较的含乳饮料则通常为低蛋白、低钙和高糖以及添加了多种添加剂的产品。

奶产品的各类成分都有一定的标准,如液态奶蛋白质含量在2.3%-2.9%以上,脂肪含量在0.4%以上,非脂乳固体在6.5%-8.1%以上。

而含乳饮料则是奶粉加水、糖、香精、增稠剂及其他配料制成。

国家标准规定的乳饮料类产品蛋白质含量不低于1%,其营养价值大大低于真正的牛奶。

消费者要区分含乳饮料和液体牛奶,首先看包装上是否有“饮料”或“含乳饮料”的标注;其次看成分表,液体牛奶的成分表上只有纯鲜牛奶一种,含乳饮料的首要成分则是纯净水;最后还可看蛋白质含量。

4.孩子喝奶后不舒服怎么办?

有些孩子喝了奶以后肚子不舒服,腹胀、腹痛甚至腹泻,这可能是乳糖不耐受。

有的小婴儿先天就缺乏乳糖酶,吃了牛奶后乳糖在小肠不能水解而进人大肠,经大肠细菌作用,产酸,产气,导致腹痛、腹胀、甚至腹泻,年长儿或成人到一定年龄也可出现类似现象,这是由于乳糖酶活性逐渐降低或消失,这种成人的乳糖酶缺乏也较常见,这两者均可能与遗传有关。

如果饮奶后有以上症状,不必紧张,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①改吃无乳糖或低乳糖奶(粉)。

低乳糖奶(粉)是在生产过程中,应用乳糖酶将牛奶中的大部分乳糖水解(水解率通常达到约70%);酸奶是牛奶经益生菌发酵制成,有部分乳糖被细菌水解,所以不至于引起不适;

②也可用少量多次饮牛奶的方式,逐渐加大饮奶量;

③避免空腹饮奶;

④饮用牛奶前服用乳糖酶或饮奶同时吃些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5.饮奶是不是越多越好?

有的孩子把牛奶当成饮料甚至当成主食,这样过多食用牛奶有饱腹感,将会抑制食欲导致厌食。

当家长发现孩子厌食才开始纠正时,已经比较困难了。

而且过量摄取牛奶,不仅无法充分吸收,也会影响到平衡膳食和合理营养,身体健康也将受到损害。

此外,牛奶的含铁量较少,大量饮奶可能会导致儿童容易发生贫血。

6.孩子不愿意经常吃大豆及其制品怎么办?

大豆类富含蛋白质、脂肪和多种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价值很高。

但是有的孩子因为有豆腥味而不喜欢吃,可以采取适当的烹调方法去除豆腥味,如将大豆磨成粉后与面粉掺和制作糕饼等、在炒黄豆前用凉盐水洗一下等等,同时要对孩子解释大豆类食品的营养重要性,培养对豆制品的喜好,但是不能强迫进食,以免产生逆反情绪。

也可以选择大豆制品如豆腐、豆浆、豆制品、豆芽等。

五、膳食清淡少盐,正确选择零食,少喝含糖高的饮料

在为学龄前儿童烹调加工食物时,应尽可能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让孩子首先品尝和接纳各种食物的自然味道。

为了保护儿童较敏感的消化系统,避免干扰或影响儿童对食物本身的感知和喜好、食物的正确选择和膳食多样的实现、预防偏食和挑食的不良饮食习惯,儿童的膳食应清淡、少盐、少油脂,并避免添加辛辣等刺激性物质和调味品。

学龄前儿童的胃容量小,肝脏中糖原储存量少,又活泼好动,容易饥饿。

应通过适当增加餐次来适应学龄前儿童的消化功能特点,以一日“三餐两点”制为宜。

各餐营养素和能量的分配要合理,早中晚正餐之间可给予适量的加餐食物,既保证了营养需要,又不增加胃肠道负担。

通常情况下,三餐能量分配中,早餐提供的能量约占30%(包括上午10点的加餐),午餐提供的能量约占一天的40%(含下午3点的午后点),晚餐提供的能量约占一天的30%(含晚上8点的少量水果、牛奶等)。

零食是学龄前儿童饮食中的重要内容,应予以科学的认识和合理的选择。

零食是指正餐以外所进食的食物和饮料。

对学龄前儿童来讲,零食是指一日三餐两点之外添加的食物,用以补充不足的能量和营养素。

学龄前儿童新陈代谢旺盛,活动量大,所以营养素需要量相对比成人多。

水分需要量也大,建议学龄前儿童每日饮水量为1000-1200ml。

其饮料应以白开水为主。

目前市场上许多含糖饮料和碳酸饮料含有葡萄糖、碳酸、磷酸、咖啡因等物质,过多地饮用这些饮料,不仅会影响孩子的食欲,使儿童容易发生龋齿,而且还会造成能量摄入过多引发肥胖,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1.如何为孩子合理选择零食?

零食品种、进食量以及进食时间是需要特别考虑的问题。

在零食选择时,建议多选用营养丰富的食品,如乳制品(液态奶、酸奶)、鲜鱼虾肉制品(尤其是海产品)、鸡蛋、豆腐或豆浆、各种新鲜蔬菜水果及坚果类食品等;少选用油炸食品、膨化食品、糖果、甜点等。

(1)零食应是合理膳食的组成部分,不要仅凭口味和喜好选择零食;

(2)选择新鲜、天然、易消化的零食,多选奶类、果蔬类、坚果类的食物,坚果类最好磨成粉,不宜整粒给予儿童;购买食品时注意察看生产及出厂日期,选择保质期内的食品。

杜绝变质、腐败的食物;

(3)吃零食应另外存放,不应影响正餐的食量,睡觉前半小时避免吃零食;

(4)多喝白水,少喝含糖饮料;

(5)吃零食前要洗手,吃完零食要漱口;

(6)注意零食的食用安全,避免豆类、坚果类等零食呛入气管。

2.学龄前儿童应少吃或避免吃的零食:

并不是所有的零食都适合于学龄前儿童,应少吃或避免吃哪些零食,

学龄前儿童应少吃或避免吃哪些零食?

☆油炸类食品:

长期食用增加成年时发生心血管疾病的

危险;可能含有致癌物质;大量维生素

被破坏

☆腌制类食品:

含盐过高,增加肾脏负担,长期食用增

加患高血压的危险加工类肉食品(香肠、

肉松等),通常添加多种食品添加剂(如

防腐剂、着色剂、香料或香精等)

☆饼干类食品(不含低温烘烤和全麦饼干):

常常添加多种香精和色素;加工过程导

致大量维生素被破;通常含能量较高、

营养成分不平衡

☆汽水可乐类食品:

含磷酸、碳酸,长期饮用可能会导致体

内钙的丢失;含糖量过高,如果在餐前

饮用,会影响正餐进食量

☆方便类食品(主要指方便面和膨化食品):

通常添加多种食品添加剂,如防腐剂和

香精等;多数产品含能量较高,营养不

平衡

☆罐头类食品(包括鱼肉类和水果类):

通常采用高温灌装,导致大量维生素被

破坏,含能量较高,营养成分不平衡

☆话梅蜜饯类食品(果脯):

通常添加多种食品添加剂,如防腐和显

色作用;有的盐分过高

☆冷冻甜品类食品(冰淇淋、冰棒和各种

雪糕):

含奶油和糖较高,食用过多会影

响正餐,长期食用易引起肥胖

☆烧烤类食品:

含有大量“苯丙芘”(致癌物质)类物质,

街头烧烤产品还容易发生多种食品安

全问题

六、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证正常体重增长

进食量与体力活动是控制体重的两个主要因素。

食物提供人体能量,而体力活动、锻炼消耗能量。

如果进食量过大而活动量不足时,则合成生长所需蛋白质以外的多余能量就会在体内以脂肪的形式沉积而使体重过度增长,久而久之发生肥胖;相反若长期食量不足,活动量又过大时,可能由于能量不足而引起消瘦,造成活动能力和注意力下降。

所以儿童需要保持食量与能量消耗之间的平衡。

消瘦的儿童则应适当增加食量和油脂的摄入量,以维持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和适宜的体重增长;肥胖的儿童应控制总进食量和高油脂食物摄入量,适当增加活动/锻炼强度及持续时间,在保证营养素充足供应的前提下,适当控制体重的过度增长。

1.为什么要定期测量儿童的身高和体重?

对于生长发育活跃的学龄前儿童,总能量供给与能量消耗应保持平衡。

长期能量摄入不足可导致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消瘦和抵抗力下降,相反摄入过多可产生超重和肥胖,这两种情况都将会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

目前我国各大城市和部分农村的调查显示,儿童肥胖发生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已经成为我国儿童青少年最主要的健康问题之一。

因此,需要定期测量儿童的身高和体重,关注其增长趋势,建议多做户外活动,维持正常的体重增长。

2.食量和体力活动不平衡有什么危害?

食量不够,将使儿童的能量和营养素摄入量不能满足儿童需要,结果会影响到生长发育;而进食量过度,又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形成超重肥胖,导致成人期慢性病的发生可能大大增加。

同时,进食量过度往往伴随着暴饮暴食、偏食、看电视或阅读时边看边吃等不良饮食习惯,而看电视等静坐生活习惯又往往伴随着体力活动不足,这些不良生活习惯一旦形成,将很可能会伴随终生,从而影响到成人期的健康。

3.学龄前儿童应该如何进行体力活动?

(1)每天应至少参加60分钟(可多达几小时的)非系统性的体力活动,可分次进行,但每天总计应有至少60分钟的体力活动;

(2)除了睡觉之外,一次静坐不应超过60分钟;

(3)应该发展运动能力,并为参与更复杂的运动奠定基础;

(4)应该拥有室内和户外的活动区域,并符合或超越大肌肉活动的推荐安全标准;

(5)负责学龄前儿童健康的人员应该知晓体力活动的重要性,并提高儿童的运动技能。

七、不挑食、不偏食,培养良好饮食习惯

学龄前儿童开始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活动,模仿能力强,兴趣增加,易出现饮食无规律,吃零食过多,食物过量。

当受冷受热,有疾病或情绪不安定时,易影响消化功能,可能造成厌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

所以要特别注意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

1.常见不良饮食习惯有哪些?

儿童常见不良饮食习惯有偏食、挑食、暴饮暴食、拒食。

偏食:

指孩子爱吃某些食品,而不吃另一些食品。

如只吃肉,不吃蔬菜。

挑食:

指只吃自己喜好的食物,对于不喜欢或从没有吃过的食物就不吃。

拒食:

指拒绝大人安排和要求吃的东西。

暴饮暴食:

指吃的东西超过孩子的实际需要或生理承受能力。

2.不良饮食习惯的危害有哪些?

这些不好的饮食行为将影响孩子得到丰富均衡的营养,容易发生营养不良、发育迟缓或将会增加肥胖;而且学龄前儿童的饮食习惯可持续到成年期,对孩子一生的健康都有影响,将会增加儿童期及成人期患慢性病的危险,主要危害有:

肥胖症、内分泌影响(肥胖少女常常会出现月经异常及月经初潮提前,后者是成年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之一)、社会心理功能影响(超重肥胖与儿童不良社会功能、学习成绩差、社会适应能力差有关,会严重影响儿童的自信心,使生活质量降低,甚至影响儿童一生),这些影响甚至会延续至成年期,增加患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病的危险。

3.怎样改变不良饮食习惯?

学龄前儿童是培养良好饮食行为和习惯的最重要和最关键阶段。

帮助学龄前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合理安排饮食,一日三餐加1-2次点心,定时、定点、定量用餐;经常变换花样、调整口味,创造愉快的进餐环境,轻松、愉快、温馨的进餐环境有利于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②饭前不吃糖果、不饮汽水等零禽:

③饭前洗手,饭后漱口,吃饭前不做剧烈运动;

④养成自己吃饭的习惯,让孩子自己使用筷、匙,既可增加进食的兴趣,又可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能力;

⑤吃饭时专心,不边看电视或边玩边吃;

⑥吃饭应细嚼慢咽,但也不能拖延时间,最好能在30分钟内吃完;不要急于求成,强迫孩子吃某种不爱吃的食物,这样会加深孩子对这种食物的反感;

⑦不要一次给孩子盛太多的饭菜,先少盛,吃完后再添,以免养成剩菜、剩饭的习惯;

⑧不要吃一口饭喝一口水或经常吃汤泡饭,这样容易稀释消化液,影响消化与吸收;

⑨不挑食、不偏食,在许可范围内允许孩子选择食物;鼓励孩子参加各项身体活动,尤其是孩子喜欢的游戏,通过活动,可以增强体质,使孩子的肌肉得到充分锻炼,从而提高进食能力,并可有效的增强食欲;

⑩不宜用食物作为奖励,避免诱导孩子对某种食物产生偏好。

家长和看护人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说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样的食物,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行为。

家长和幼儿园的老师应相互配合,共同培养孩子的良好饮食习惯,发现饮食方面的进步或异常时及时沟通,孩子做得好要及时表扬和鼓励。

由于学龄前儿童对外界好奇,易分散注意力,对食物不感兴趣。

此时,家长或看护人不应过分焦急,更不能采用威逼利诱等方式,防止孩子养成拒食的不良习惯。

还应注意的是,此时儿童右侧支气管比较垂直,因此要尽量避免给他们吃花生米、干豆类等食物,以防成为异物塞人气管。

此期的孩子20颗乳牙已出齐,饮食要供给充足的钙、维生素D等营养素。

要教育孩子注意口腔卫生,少吃糖果等甜食,饭后漱口,睡前刷牙,预防龋齿。

八、吃清洁卫生、未变质的食物

注意儿童的进餐卫生,包括进餐环境、餐具和供餐者的健康与卫生状况。

幼儿园集体用餐要提倡分餐制,减少疾病传染的机会。

不要食用或者饮用生的(未经高温消毒过的)牛奶和未煮熟的豆浆,不要吃生鸡蛋和未熟的肉类加工食品,不吃污染变质和不卫生的食物。

1.食品安全很重要:

任何平衡膳食、合理营养的实现,都要建立在食品安全的基础上。

因此,在选购食物时应当选择外观好,没有泥污、杂质,没有变色、变味,并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食物,严把病从口人关,预防食物中毒。

注意食品包装上的说明,尤其是生产日期、保质期、储藏条件和营养成分含量等信息,尽量选择信誉好的食品生产企业的产品。

2.为什么小儿更容易患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指的是通过摄食进人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

小儿因生长发育需要,每日摄入较成人相对更多的水分和营养素,又由于其消化系统的防御和免疫功能较成人弱,肝脏的生物转化功能在某些方面也相对较弱,因此更易受到伤害。

3.怎样避免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的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学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