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草原》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878284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草原》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草原》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草原》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草原》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草原》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草原》教案.docx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草原》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草原》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草原》教案.docx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草原》教案

《草原》教学设计

第一部分:

教材解读

一、五个画面五种美

1961年夏天,著名作家老舍先生随一批作家、歌唱家、音乐家、舞蹈家共二十来人应内蒙古向治区乌兰夫同志的邀请,到内蒙古东部和西部参观访问了八个星期。

老舍先生亲眼目睹了内蒙古草原辽阔的自然风光,亲身感受了蒙古族人民的纯朴、热情、开朗和多才多艺,在无限感慨中,写下《内蒙风光》这篇脍炙人口的散文,《草原》一文就节选自其中。

文章主要记述了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见闻,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各民族间的团结,语言简练生动、情感真挚自然。

概括起来,这篇文章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五个优美的画面,分别是:

草原风光图:

第一自然段,“一碧千里、翠色欲流”

远道迎客图:

第二自然段,“群马疾驰、襟飘带舞”

亲切相见图:

第三自然段,“握了再握、笑了再笑”

盛情款待图:

第四自然段,“举杯敬酒、纵情歌唱”

联欢话别图:

第五自然段,“套马摔跤、跳舞骑马”

总的来说,如果说草原风光图是静态描写的话,那么后几幅图就是动态描写。

这样动静结合,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另外,在这些画面中,呈现出多种形态的美:

一是风光之美。

文章开篇,作者用优美的语言描述了一望无际的草原美景。

随着景物的变化,作者的情感也相应变化。

作者对草原美景的描述有三个特点。

一是直抒胸臆,如“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草原优美的情景让作者惊叹、欣喜、流连忘返,怎一个“美”字了得。

二是精笔细描,草原上的每个景物都给作者带来欣喜,因此,作者浓墨重彩、细致入微地描绘眼前的草原,特别是对草原上绿色小丘的刻画,让人如身临其境。

三是实景清新、质朴,不露凿痕。

“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这种记实的描写,真切感人,充分展示了草原草原秀美朴实的民风。

二是人情之美。

草原景美人更美。

老舍先生在精心刻画草原优美风景的同时,还细心描摹草原人物的风采。

如“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容”,“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着不散”,鄂温克的姑娘“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

寥寥几笔,将草原人民豪爽大方、纯朴热情的性格特点表现了出来。

这些描写不仅让我们爱上草原的景,更让我们深深爱上草原的人。

三是风俗之美。

本文不仅为我们展现了一望无际的草原自然风光图,而且还描绘了蒙古人民独有的风俗物产。

如:

“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朝我们飞过来。

”这是独具特色的蒙古服装。

“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

”这是风味独特的蒙古饮食。

“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

”这是蒙古族特有的文艺竞技。

四是情谊之美。

文章里写了访问中的三件事——迎客、联欢、话别,处处洋溢着浓浓的蒙汉情谊。

文章最后的诗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芳草话斜阳”既是文章的中心句,又是作家情感的集中体现。

内蒙古草原广袤无边,空气新鲜,天空明朗,到处是翠色欲流,举目皆诗情画意,正与“天涯碧草”相应,令人陶醉!

诗句中的“何忍别”“话斜阳”正是“蒙汉情深”的体现和写照,它又与上文蒙古族牧民纵马奔驰,以主人的身份远出迎客,盛情款待,歌舞娱宾的描写在有机勾连,桴鼓相应,实在恰到好处。

寥寥十四字,蕴含着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给读者留下了回味的余地。

五是文字之美。

通篇文字,清新优美,本身就宛若一首奇丽的小诗。

全文安排有序,衔接自然,脉络分明。

写景语言优美,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感人,不失纯朴,情景交融。

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主客相见、联欢、告别,文字之中处处流露出真挚的情谊。

二、关于“舛互”的修辞格

舛互(“舛”,读chuǎn,意为“违背”)这一修辞格,是1983年10月中国修辞学会华东分会编的《修辞新格》(福建教育出版社,谭永祥主编)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

所谓“舛互”,是指对某一事物既全部肯定又部分否定,或者既全部否定又部分肯定。

肯定,是为了衬托、强调否定部分;否定,是为了衬托、强调肯定部分。

例如:

表兄弟表姐妹都笑起来,只有列宁没有笑。

(《诚实的孩子》)

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对他说:

“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表兄弟表姐妹都笑起来”(全部肯定),是为了衬托、突出“列宁没有笑”(部分否定)。

这样就让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到列宁为什么没有笑这个问题上,从而有效地表现了列宁的诚实──没有笑,实际上已承认花瓶是自己打碎的。

例②写大伯“跟爸爸哪儿都像”(全部肯定),是为了强调大伯的“鼻子”不像爸爸(部分否定)。

这样便巧妙而自然地引出了一席对话,从而通过“碰壁”这个双关语,抨击了旧社会的黑暗,歌颂了鲁迅先生与恶势力作斗争的勇敢精神,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思想。

课文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

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开国大典》)

这类运用舛互修辞格的句子在学生的作文中也常发现。

如:

“阅览室里肃静无声,只听见大家翻书报的声音。

”写连翻书报的声音都听得见,有效地强调了阅览室里的“静”,突出了大家专心致志看书看报的学习气氛。

又如:

“今天,全班都去看电影了,只有小王一个人去了图书馆。

”写全班都去看电影了,是为了突出小王更喜欢看图书。

因此,这些句子都不能算病句。

不过,运用“舛互”写成的句子,要写得含蓄一点,巧妙一点,尽量用一些模糊语言,不能说得太过直露,否则读者是难以接受的。

像上面一句,如果说成“全班所有的人都去看电影了,只有小王一个人去了图书馆”,就把话说死了,让人接受不了。

如果说成“同学们都去看电影了,只有小王一个人去了图书馆”,则比原句更好,因为“同学们”不等于“全班(同学)”,是一种模糊说法。

《草原》中有这样一个句子: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关于这个句子,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没有运用舛互修辞格。

句中的“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是一个后置状语,还原后便是:

“……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也看不见什么东西。

”意思即是:

除了看见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之外,什么也看不见了。

这里头不存在“既全部肯定又部分否定或既全部否定又部分肯定”的表达特征。

正如“全班同学除了小王外,都去看电影了”这样的句子,不能看作运用了舛互修辞格。

还有一种看法,认为运用了舛互的修辞格,写在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全部否定),是为了强调有一些“小鸟”忽飞忽落(部分肯定)。

不管你怎么看,这个句子都巧妙自然地表现了草原上虽然空旷但并不单调这一特点。

我个人认同第一种看法,不过这些尚需大家争论。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在教学中应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

指导与点拨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识字、写字、阅读与表达,形成一定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良好的语感,而不在于对知识系统的记忆……”指导“语法修辞知识”是言语形式知识,怎样“识字、写字、阅读与表达”的知识是语用知识。

言语形式知识教学是为语用知识教学服务的,是准备性、辅助性的知识。

言语形式知识只有转化为语言运用,才能形成言语能力,实现语文知识的个体性回归。

另外,新修订课标对“常用修辞格”教学中点拨的范围和难度也进行了大致的规定。

“舛互”属于特殊修辞格,让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和语言现象,进行简单的渗透或了解也未尝不可。

“关于语言结构和运用的规律,须让学生在具有比较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良好的语感的基础上,在实际运用中逐步体味把握。

三、关于两个句子的理解

老舍先生的文章向以通俗易懂著称,可是《草原》中有两个句子却必须仔细斟酌。

一句是“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有人说它“费解”,主要在“并不茫茫”上。

为了弄明白这一点,我们先对全句进行分析。

“一”,全、都,副词。

“碧”,青绿色。

“千里”,面积广阔,视野深远,视线清晰。

合起来是说:

站在大草原上,放眼望去,广阔深远,全由绿色主宰着,视线犹为清晰。

“茫茫”,《现代汉语词典》释为“没有边际看不清楚”。

“不茫茫”就是说有边际不模糊。

不模糊和“一碧千里”的非常清晰没有什么矛盾,可是有边际和“一碧千里”的无边无际却不一致了。

看来这样解释是不合适的。

怎样解释“茫茫”才合适呢?

如果把“茫茫”解释为深远,那么不茫茫就是不深远,这不和“一碧千里”又矛盾了吗?

这样解释,表面上矛盾,其实并不矛盾。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绿色能给人以安定舒适之感,所以作者在文中写道:

“一碧千里”、“叫人舒服”。

这既描写了大草原的幽雅环境这种客观存在,又抒发了自己对这种幽雅环境的主观感受。

但主观感受和客观存在往往是不一致的。

杜甫的《望岳》有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众山真的小了吗?

没有,只是心中感到它们小了。

孟浩然在《宿建德江》中说:

“野旷天低树”,天怎么会比树低呢?

也是心理感觉。

老舍的主观感受是什么呢?

辽阔的大草源,没有遮挡之物,没有嘈杂之声,“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晰,天空是那么明朗”,因而作者“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本来广阔无垠的大草原,一下子都尽收眼底,似乎一切都近了,也就不显得那么深远了。

这是一种愉快之余的主观感受,并非真的不深远了。

另外,“而”连接分句,不表示顺承,而表示转折。

根据上述分析“一碧千里”是说大草原深远的客观存在,“并不茫茫”是说近在眼前的主观感受,两者意思相悖,用“而”表示转折最恰当。

综上所述,把“茫茫”解释作深远才合适,这样“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可作如下解释:

站在草原上,放眼望去,从脚下到云际,全被绿色主宰着,是那么辽阔,又是那么清晰,一切都尽收眼底,一切都显得近了,深远的感觉似乎不存在了。

第二句是“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句话既说小丘有线条,又说像“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翠色欲流”是将要流而没有流的意思,又说“轻轻流入云际”。

这些说法是否自相矛盾?

这句话不存在自相矛盾的问题。

用渲染的方法作的中国画虽然不用墨线勾勒,但画面上的景物也有边沿轮廓,小丘线条柔美,最好不那么分明,这种景象和用渲染法画的中国画有相似之处,这样比喻非常恰当。

“轻轻流入云际”紧承上句的“翠色欲流”,补充抒发作者对“翠色欲流”这种情景的感受——“好像要轻轻流入云际”,这样描写十分自然。

第二部分:

教材内容(见上,略)

第三部分:

教学目标

一、自由读文,会认本课的生字,会写14个字,会读写“地毯、渲染、勾勒、襟飘带舞”等词语,读懂句子和文意。

二、引导学生随着作者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体验到草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知道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三、通过朗读、听读的方式弄清语文事实(什么样的草原),再通过情境导读,逆序而进、顺序而返,感受作者的观察、写作之序,体悟作者的特殊表达方式。

在读中品味“走”和“飞”等词语,让文字的张力凸显出来,达到指向表达效果的深层理解。

四、体会蒙汉人民的深厚情谊,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

第四部分:

预习设计

1.自由读课文,读出浓浓的感情。

说说从课文的描写中,你觉得蒙古族人民的衣食住行等生活习惯与汉族人民有什么不一样?

可结合课前查阅的相关资料说一说。

2.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描绘了几幅图:

①草原风光图;

3.课文末尾一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芳草话斜阳”是什么意思?

联系课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体会课文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这是一篇记事抒情散文,表达的感情十分强烈、感人。

作者抒情,采用了两种方式:

一是直接抒情;二是融情于景或融情于事,请你分别找一个句子写在下面。

并说说这些句子分别表达了什么感情。

直接抒情的句子:

融情于景或融情于事的句子:

 

第五部分:

教学流程

一、景与言:

美感的联通

1,走进文本,弄清“事实”。

师:

课文哪个部分写草原景色美呢?

生:

第1自然段。

师:

谁来用朗读把我们带入草原?

(指名读第l自然段)

师:

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草原。

生:

我看到了空气清新、天空明朗的草原。

生:

我眼中的草原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生:

我看到的是四面都有小丘的草原。

生:

我看到的是绣上白色大花的草原。

师:

这白色大花就是——

生:

羊群。

2,逆序而“入”,还原写作。

师:

是的,咱们看到的是草原上的一景一物,老舍先生看到的却是一种境界。

作者来到草原,忍不住仰望天空,只见——

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

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师:

又忍不住放眼原野,只见——

生: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师:

再定睛一看,只见——

生: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人云际。

师:

我刚才分别用了哪些提示语?

生:

仰望天空、放眼原野、定睛一看。

师:

这是作者的观察顺序,也是他写作的顺序。

这个顺序就是——

生:

从上到下。

师:

从大范围到——

生:

小范围。

3,顺序而“返”,体悟效果。

师:

在这样的顺序中,老舍先生目光所看到的地方心中就有了情有了意。

翠色欲流的小丘本来静卧在草原上,在作者的眼里已经流入云际——

生: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师:

动态与静态交相辉映,一切都有了情、有了境——

生: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师:

这就是草原,这就是老舍笔下的草原。

这样美如画卷的语言,不仅要读出自己的感觉,更重要的是把它储存在自己的“语言仓库”里。

请选择你最喜欢的地方轻轻地读,并试着把它朗诵出来。

【意图:

一篇文章其实就是人、事、景、物、情相互转化的结果。

从言语作品的生成历程看,就是作者怎样由“物”变成“思”,再怎样由“思”变成“言”。

按照这样的形成之序,教学时首先要看文章揭示了什么样的语文事实,进而认识只属于作者的语文现象,最终落到感悟理解这一个或者这一种语文样式或语文知识上。

教学“草原景美”这一部分,我就是基于这样的思考,先通过朗读、听读的方式弄清语文事实(什么样的草原),再通过情境导读,逆序而进、顺序而返,感受作者的观察、写作之序,体悟作者的特殊表达方式,最后把教学的重点落在诵读与积累上。

二、人与言:

自然地融合

1,默读想象,场面聚合。

师:

文中哪些地方写到了草原人的热情?

生:

第2~5自然段。

师:

是的。

看看表现主人的场面都有哪些。

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试着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一下。

(生默读概括)

师:

主人出现的第一个场面是——

生:

欢迎远客。

师:

(板书:

迎客)第二个场面是——

生:

相见。

师:

(板书:

相见)第三个场面是——

生:

款待。

师:

(板书:

款待)最后一个场面是——

生:

联欢。

(师板书:

联欢)

【意图:

用人物活动的描写来反映场面气氛是场面描写常用的方法,但人多事杂的场面需要意义单位或者场面的组合重构。

因此,在教学“人情美”这一部分时宜让学生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在头脑中“过电影”,使作者的描述融会成完整连续的场面,让散点聚拢,让珠子成串,以便整合教学过程。

2,聚焦“走”“飞”,对比感悟。

师:

迎客、相见、款待、联欢,这几个场面构成了主客相遇的过程。

老舍先生对每一个场面进行了细细的描写。

请大家静静品读每一个细节,试着关注一下重点句、关键词,看看能否读出文字背后的东西。

(生默读课文)

师:

在迎客这个场面中,你关注了什么?

生: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这一段详细描述了主人到几十里外迎接客人的场面,表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

师:

主人迎客是人之常情,没想到迎得这么远。

生:

男女老少都来了,说明来的人数多。

师:

老人孩子都来了,足见主人对客人——

生:

热情。

师:

还有什么发现?

生:

速度特别快。

像被一阵风吹出来的。

师:

句中还有哪个字能看出主人来得快?

生:

“像一条彩虹朝我们飞过来”中的“飞”字。

师:

这个“飞”除了说明主人来得快,还说明什么?

生:

马跑得像飞一样。

师:

主人为什么要把马骑得这么快?

生:

是想早点迎到客人。

生:

主人迎客心切,所以像飞一样。

师:

下面句子中还有两个“飞”字,你发现没有?

(指名读)

师:

迎到客人了,为什么还要“飞驰”呢?

这个“飞”字又写出了——

生:

写出了主人见到客人时的激动之情。

师:

“车跟着马飞过了小丘”,实际是说谁跟谁飞过了小丘?

生:

“我们”跟着主人飞过了小丘。

师:

这个“飞”字背后藏着什么呢?

生:

主人急切地把客人带回蒙古包。

师:

读书就要这样透过文字读出人物的内心。

老舍先生写主人途中迎客连续用了三个“飞”字。

透过这三个“飞”字,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马在飞,人在飞,更能看到主人——

生:

心在飞,情在飞。

师:

(板书:

心情)在同一节中,作者在前面描写“我们”时也反复地用了一个字,谁发现了?

生:

反复用了“走”字。

师:

汽车可以说行驶,也可以说奔驰。

作者说汽车“走”,是想说汽车速度慢吗?

这样写有什么特殊作用?

生:

这样写说明草原辽阔。

师:

在这么辽阔的草原上,听不见一点声音。

也看不见什么东西,你推想一下,作者的心情该是什么样的?

生:

现在已经没有刚看到草原时的激动了。

生:

慢慢就变得郁闷了。

生:

心里盼望着主人的出现。

师:

是呀,怎么主人还不出现呢?

越这么想,就越觉得车是在“走”,所以这“走”字写出了作者的——

生:

焦急、急切、期盼。

师:

是呀,虽然内心描写只字未提,但通过“走”和“飞”能感到客人和主人的内心。

这就是大师语言的魅力。

【意图:

曹文轩说:

要将漫读和细读结合起来……如同骑马,有风景处就要停下来,细细欣赏,无风景处就要快马通过。

无疑,“走”和“飞”是访问途中最美的言语风景。

通过对比感悟,让“走”和“飞”在学生心中活起来、具体起来、生动起来,让文字的张力凸显出来,达到指向表达效果的深层理解。

3,捕捉感觉,情境对话。

师:

“相见”“款待”和“联欢”虽然是三个有序的场面描写,但是传递给我们的感觉都是——

生:

礼貌,亲热,好客。

师:

(板书:

礼貌亲热好客)在文中找到并圈出这三个词。

你看主客之间多么礼貌、亲热,谁来读?

(指名读第3自然段)

师:

他们说什么“我们”能听懂吗?

生:

不能。

师:

“我们”说什么他们能听懂吗?

生:

不能。

师:

相互听不懂,大家还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

因为大家心里想表达的都是——

生:

民族团结互助。

师:

你看,主人又是多么好客,一起读。

生:

(齐)不大会儿,好客的主人⋯⋯给客人唱民歌。

师:

有人说,如果语言无法表达,就请化作歌声。

我们同行的歌手和鄂温克姑娘语言不通,但是歌声能传情,所以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了起来,接着读下去——

生:

(齐)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师:

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

太阳已经偏西。

谁也不肯走。

这就是——

生: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师:

主人和客人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依恋不舍地交谈,夕阳西沉他们也毫无察觉,他们会在一起说些什么呢?

请同桌合作分别为主人和客人设计两句简短的心灵对话。

【意图:

文本以诗留白的方式收尾,因此设计了“仿真”情境写话,目的是让学生联系课文、生活及自己的积累解读、体验、表达,进一步丰厚场景图式记忆仓库和情绪记忆仓库,同时也进一步走进主客双方的内心世界。

(选自《小学教学》2014(13)《欣赏语言风景,抵达语用内核》,作者张靖:

江苏南京市成贤街小学)

第六部分:

教学反思

依文而行,是教学的源泉。

就《草原》而言,依据文本体裁的特点——散文,还课堂散文的味道——品“美”,是本课最大的特色。

学生基于“草原的风光美在哪儿”这个问题,与教师、同学、文本、自我进行多向对话,在开放的讨论空间中实现语言意义的主题建构。

教学中,有层次地引导学生从景物的美,到“矛盾”的美,最终到整体“境界”的美,由直观到抽象,由部分到整体。

不同层次的学生感受到的美又是不同的。

而这一切又有机地融合在整体的“境界”美中。

教学是从字词学习开始的,可以说是“起于垒土”,在品词析句中入情入境,环环相扣,步步为营,一点一点把学生带进大美的境界。

学生不仅真正地理解了草原的美,更感受到了老舍语言的美。

仔细审视,你会发现教学没有仅仅止于这“境界”,老师带学生又进入了想象的天空,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进入更广阔的成长天地。

第七部分:

教学资源(另见PPT)

第八部分:

研讨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