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调水工程的背景和影响.docx
《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调水工程的背景和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调水工程的背景和影响.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调水工程的背景和影响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
调水工程的背景和影响
一、典例分析
早自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我国就曾有开辟辽河至松花江水陆联运的构思。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也对沟通松辽两大水系,发展航运和海港作了专门论述。
下图为“我国北水南调工程规划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南部地区需要从北部调水的主要原因有( )
①甲河流域雨季短、蒸发较强,水资源总量小
②甲河流域工业污染严重,需要调乙河水冲淡净化 ③甲河中下游地区人口较稠密,重工业较多,需水量大 ④乙河结冰期长,没有航运价值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2.该工程建成后所产生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
A.减少沈阳、辽阳与鞍山等地的地下水开采量,缓解城市地面沉降问题
B.吉林省中西部是输水的必经之地,也是“近水楼台”的先受惠之地
C.输水干线将极大地提高辽河的航运价值
D.该工程将减轻洪水对哈尔滨的威胁
1.B 2.C【解析】 第1题,辽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半湿润区。
降水较少,蒸发较强,水资源总量较小,但流域内人口密集、工业发达、需水量大。
松花江虽然结冰期长,但有一定的航运价值。
第2题,北水南调工程将会增加辽河水量,缓解当地水资源不足的矛盾,但不会极大地提高辽河的航运价值。
为缓解“昆明水少、滇池水脏”的问题,云南省已建成螳螂川、牛栏江调水工程,并规划建设金沙江调水工程,如下图所示。
读图完成3~4题。
3.“滇池水脏”与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有关。
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的主要原因有(双选)( )
A.流域面积小,汇入水量少
B.季风气候,径流季节变化大
C.水体总量大,进出水量小
D.全年高温,湖水蒸发量大
4.跨流域调水工程对滇池流域的主要影响有(双选)( )
A.改变滇池流域降水总量
B.提高滇池水体自净能力
C.减少昆明污染物排放总量
D.缓解昆明用水紧张状况
答案 3.AC 4.BD
解析 第3题,更新周期和速度取决于水体收支速度、数量及湖泊容量。
由数据及与昆明市面积对比可知,滇池流域面积小,但湖水容量大,入湖水量少。
由图知,出湖河流少,出湖水量少,所以更新周期长。
第4题,工程调水可增加入湖水量,提高自净能力;水资源调入也能够缓解“昆明水少”的问题。
二、南水北调
1.南水北调
(1)三线方案图示
(2)南水北调三线方案的比较
比较项目
东线工程
中线工程
西线工程
水源区
长江下游
长江中游丹江口水库、三峡库区
长江上游金沙江及其支流雅砻江、大渡河
调入区
淮河下游、山东黄河下游、海河流域
海河平原、京津地区、黄河下游
西北干旱地区
引水线路
从扬州江都抽水站引长江水,基本沿京杭运河输水到华北地区
从长江三峡水库引水,出丹江口水库,沿伏牛山、太行山麓送水到北京、天津
从长江上游引水到黄河上游
地形地势对调水线路的影响
黄河以南需动力抽水,过黄河后顺地势北流
地形较复杂,但地势南高北低,水可自行流向北方
地形复杂,工程量大
可调水量
大
较大
较小
水源地水质
较差
较好
最好
现有可用的配套设施
好,有京杭运河及沿线湖泊可利用
较好,有丹江口水库可利用
差
总评
最具有现实意义
现实意义大
具有生态意义
(3)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
积极影响:
①社会效益:
改善调入区投资环境;缓解争水矛盾,利于社会安定;②经济效益:
促进调入区的经济发展;③生态效益:
增加调入区城市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美化环境,改善城乡居民的卫生条件,控制地面沉降。
消极影响(以东线为例):
①长江径流量减少,海水上溯,引起河口地区盐度升高,影响长江下游水质;②长江泥沙淤积加重,航道淤塞;③对江淮沿线地区水生生物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沿线土壤易发生盐碱化;④沿线经济发达,大量污水排放会降低水质。
三、跟踪训练
下图为我国三种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
据此完成1~3题。
1.关于①资源调配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经过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B.穿越两类陆地自然带
C.目标市场位于海南
D.资源主要来自我国新疆和中亚
2.②资源调配线路建设的不利条件是( )
A.受地势影响抽水北送
B.污染严重,水质差
C.开挖新河道,建设成本高
D.加大海河的防洪压力
3.③资源对输入地的直接影响是( )
A.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B.出口加工工业比重增加
C.外来务工人员明显增加
D.电子工业升级换代
1.D 2.C 3.A【解析】第1题,图中①资源调配线路为西气东输线路,资源主要来自新疆和中亚。
该线路没有经过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穿越了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目标市场是珠江三角洲地区。
第2题,②资源调配线路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能够自流,水质较好,但需开挖新的河道,成本较高。
第3题,③资源调配线路是西电东送南线工程,输送电能相对于输送煤炭而言,可以改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河。
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完成4~5题。
4.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 ②有利于改善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 ③丙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 ④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5.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
B.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
C.可降低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可能
D.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
答案 4.D 5.A
解析 第4题,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主要是缓解华北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④说法正确;根据图中的地势特征,黄河以北段才可以自流引水,③说法错误,排除B、C;京杭大运河丙段作为南水北调通道,调水会抬高其水位,改善航运条件,②说法正确,故选D。
第5题,南水北调作为国家级战略性大工程,其调水水质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调水使得长江下游入海水量减少,江水携带泥沙能力降低,不可能促使泥沙向海洋输送;调水使长江口入海水量减少,水位降低,发生海水倒灌的可能性升高;潮汐规律主要与天体间的引力有关,与调水无关。
下图为我国十二五规划国家能源基地示意图。
完成6~7题。
6.我国主要能源生产区、消费区的正确叙述是( )
A.华北地区能源消费主要以石油为主
B.东部沿海消费水电、核电为主
C.西南基地能源主要是水能、天然气
D.蒙东基地生产主要是煤炭、石油
7.目前,能缓解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矛盾的有效措施主要为( )
①大力开发西部能源资源,加强区域能源调配
②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③用油气资源全面替代煤炭资源
④大力研发潮汐能,开发新能源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6.C 7.A【解析】第6题,西南地区水能资源位居我国首位,同时四川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
华北地区主要的消费能源是煤炭;东部沿海消费能源以火电、水电为主;蒙东基地主要生产煤炭资源。
第7题,从图中可看出,我国主要能源生产区在西部,而消费区在东部,则加强区域能源调配是缓解矛盾的主要措施;另外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也能减少需求,可缓解供需矛盾。
特高压输电技术是指交流1000千伏、直流正负80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输电技术。
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已正式投产;800千伏向家坝至上海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也已供电。
读图,完成8~9题。
8.特高压输电工程属于( )
A.西电东送B.北煤南运
C.能源的跨地区调配D.西气东输
9.向家坝—上海特高压输电工程建设的意义是( )
A.有助于煤炭资源就地转化,变输煤为高效输电,同时保护了土地资源
B.缓解我国“长三角”地区能源长期紧张的局面,改善了当地大城市的环境质量
C.解决沿线广大地区人口的就业问题,减少了金融危机造成的巨大冲击
D.缩小了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彻底改变东部地区能源短缺的问题
8.C 9.B【解析】 第8题,特高压输电工程属电力能源的跨地区调配。
第9题,向家坝—上海特高压输电工程建设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对“长三角”地区经济和生态的影响。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继“西气东输”之后,“十二五”期间又实施了“疆电外送”工程。
下图为“疆电外送线路及沿线部分地区景观示意图”。
读图,回答10~11题。
10.“疆电外送”对调入区的直接影响有
A.调整产业结构 B.加剧环境污染 C.缓解能源紧张 D.促进资源开发
11.关于“疆电外送”沿线地区人文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建筑充分利用了当地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
B.乙图建筑体现了当地降水丰富、地形平坦的特点
C.丙图地区牧业生产规模大,科技水平高
D.丁图地区农业生产精耕细作,水利工程量大
10.C 11.D【解析】第10题,“疆电外送”是能源的输送,对调入区的直接影响是缓解能源供应的紧张状况。
不能直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资源开发。
输入的电力能源是清洁能源,对输入区没有污染。
第11题,甲图新疆晾房利用的是当地气候干燥,蒸发旺盛的特点,不是昼夜温差大的特点。
乙图是陕西窑洞,体现了当地干旱,降水少特点。
丙图是青海牧场,经济水平落后,科技水平低。
丁图是四川水田,发展水稻种植业,精耕细作,水利工程量大。
二、综合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主体工程胜利完工,通水后可有效缓解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的水资源短缺状况。
材料二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路线图。
(1)说明石家庄市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2)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对石家庄市的有利影响。
【答案】
(1)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较少;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降水量不稳定;人口众多,工农业发展迅速,需水量大;地表水污染严重,可利用淡水资源减少。
(2)提供清洁的饮用水源;有效改善工、农业生产条件,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减少地下水开采,避免超采地下水,改善地下水环境;增加地表径流,改善生态环境;减轻干旱灾害的影响。
【解析】第
(1)题,缺水的原因要从气候、地表水等自然原因角度与工农业发展的需求等社会原因角度分析。
第
(2)题,通水后水资源增多可以有效缓解因缺水带来的各种问题,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疆煤炭预测资源总量为2.19 万亿吨,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40.6%,“疆电入川”是新疆煤炭资源大力开发及能源外运的重要举措,每年可转化煤炭3300万吨,向四川输送1000 万千瓦的电力。
锦苏特高压输电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输送容量最大、送电距离最远、电压等级最高的直流输电工程,它代表了当今世界直流输电技术的最高水平。
(1)从地形、气候、植被方面,简述“疆电入川’’输电线路沿线的自然地理特征。
(2)说出新疆大力开发煤炭资源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3)说明建设“疆电入川”输电工程的原因。
(4)简述锦苏特高压输电工程对东部地区的意义。
【答案】
(1)地形:
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
气候:
由东南向西北,降水逐渐减少,年均温逐渐降低,年温差逐渐增大。
植被:
由东南向西北,由森林向草原再到荒漠变化。
体现从沿海向内陆的植被变化规律。
(2)生态问题:
地表沉降;土地退化,沙尘暴频发;煤矸石污染环境等。
措施:
回填采空区;保护好表层土;及时进行复耕;开展煤矸石等废弃物的再利用。
(3)四川能源结构以水电为主,水电因径流的丰枯水期而不稳定。
“疆电人川”可充分保障四川枯水期电力供应及西电东送电力的稳定输送。
(4)为东部长三角地区及沿线提供清洁廉价的水电(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状况);促进经济优势进一步发挥,改善大气质量。
【解析】第
(1)题,从地形上看,新疆的盆地地形,到内蒙古高原、河西走廊、大巴山,进入四川盆地。
沿线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
从气候上看,新疆属于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气温均有明显差异。
从植被上看,由新疆的温带荒漠到温带草原再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植被变化分异规律。
第
(2)题,大力开发煤炭资源会造成地表沉降,土地退化,植被破坏,沙尘暴频发,煤矸石也会污染环境等。
第(3)题,四川省有丰富的水能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水电生产基地,也是西电东送工程中线输电线路的能源输出地。
水电局因径流的季节变化而不稳定,“疆电入川”可充分保障四川枯水期电力供应及西电东送电力的稳定输送。
第(4)题,锦苏特高压输电工程给东部地区提供清洁能源、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等方面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