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林学知识简化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876762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23 大小:570.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相关林学知识简化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3页
相关林学知识简化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3页
相关林学知识简化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3页
相关林学知识简化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3页
相关林学知识简化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相关林学知识简化1.docx

《相关林学知识简化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相关林学知识简化1.docx(1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相关林学知识简化1.docx

相关林学知识简化1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咨询人员培训班

 

(教材)

 

国家林业局人才开发交流中心

中国资产评估协会

二○○八年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1.1概述1

1.1.1林业的概念与内涵1

1.1.2森林的概念与特点1

1.1.3森林资源概念与作用2

1.2森林可持续经营3

1.2.1森林经营的概念3

1.2.2森林经营理论的发展3

1.2.3森林可持续经营内涵及其任务5

第二章森林植被恢复与重建理论7

2.1森林类型7

2.1.1森林类型的含义7

2.1.2森林类型的划分7

2.2森林立地8

2.2.1森林立地的基本概念9

2.2.2森林的立地因子9

2.2.3森林立地质量评价11

2.2.4森林立地分类12

2.3适地适树与树种选择16

2.3.1适地适树16

2.3.2适地适树的途径和方法18

2.3.3树种选择的原则与方法18

第三章森林经营与区划21

3.1森林结构调控技术21

3.1.1抚育采伐的概念和目的21

3.1.2抚育采伐的种类和方法21

3.1.3抚育采伐的技术要素25

3.2森林采伐更新技术31

3.2.1森林采伐更新的概念31

3.2.2择伐更新32

3.2.3皆伐更新32

3.2.4渐伐更新34

3.2.5更新采伐35

3.3森林区划36

3.3.1森林区划的目的与意义36

3.3.2森林区划系统36

3.3.3森林区划的原则与方法37

第四章森林成熟46

4.1森林成熟概述46

4.2物质产品的森林成熟46

4.2.1数量成熟46

4.2.2工艺成熟48

4.2.3竹林成熟53

4.2.4经济林成熟54

4.3非物质产品的森林成熟55

4.3.1防护成熟55

4.3.2自然成熟55

第五章货币的时间价值与利率的确定57

5.1货币的时间价值57

5.1.1货币时间价值观念57

5.1.2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方法58

5.2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利率确定62

5.2.1利率的概念及构成62

5.2.2利率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值的影响64

5.2.3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中合理利率的确定64

第一章绪论

1.1概述

1.1.1林业的概念与内涵

林业,顾名思义,是培育、保护、管理和利用森林的事业。

一般认为,林业是大农业的组成部分,与农业中的种植业相似,区别在于其种植对象是木本植物。

这种认识在20世纪以前的传统林业概念中还是有代表性的,但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林业的内涵和范畴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古代的林业主要是开发利用原始林,以取得燃料、木材及其他林产品。

中世纪以后,随着人口增加及森林资源逐渐减少,局部地区出现缺林少材现象,人们开始关心森林的恢复和培育,保护森林和人工种植森林逐渐成为林业的经营内容。

近代的林业认识到森林资源,特别是木材的永续利用的必要性,要使开发利用森林和培育保护森林保持相对的均衡,开始把林业经营放在比较科学的基础之上。

现代的林业则正在逐渐摆脱单纯生产和经营木材的传统观念,重视森林的生态和社会效益,以多目的综合经营森林和高效率深度利用森林资源为其特征。

在20世纪,林业在以下3个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①继续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经营目标,但其培育走向定向化、集约化,保护走向综合化、广域化,管理走向科学化、系统化,利用走向高效化、深层化,其效果是从有限的林地面积上生产出更大量多样的木材制品,不断满足人类文明发展对木材的需求。

②培育、开发和利用森林中除木材以外的其他林产资源,这方面的资源利用门类很多,包括果实、茶叶、油脂、松香、树汁、橡胶、生漆、栲胶、紫胶、食用菌、药材、调料、香料、花卉、森林饮料等。

随着人们对自然认识的不断提高,可开发利用的资源门类几乎每年都有可能增加。

③发挥森林所具有的多种公益效能。

这个方面在20世纪下半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人们对森林的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大气、美化风景等公益性功能有了充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特别是森林作为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最大宝库和生物圈中维持大气成分平衡的最基本因素的初步认识,把人类对森林的认识提高到“绿色意识”的高度。

正是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才产生了自然保护区网络的建设、大规模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大量森林公园的设立和经营、城镇绿化迅速发展等一系列行动(李育才1995)。

目前,许多学者以及一些发达国家政府,已经把森林的公益性效益放在森林的经济效益之上,成为培育和经营森林的主要目的,特别是在1992年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推动下,森林问题已经上升为世界性的资源和环境问题。

这样,林业的地位和作用当前已经从大农业的一部分演变为横跨大农业和资源环境事业的重要行业,特别是在当今自然资源日益枯竭、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林业几乎是惟一既能改善生态环境,又能生产可再生产的特别行业,从而在未来世界上将会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因此,不能把林业单纯地看作一项产业或公益事业,要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理解林业。

1.1.2森林的概念与特点

1.1.2.1森林的概念

森林群落所处的环境是由地上部分周围的大气和地下部分周围的土壤所组成的。

森林是林木和林地的总称,把林木和周围的环境视为统一体,森林群落和它的环境一起,构成一个生态系统,亦即生物地理群落,这就是对森林的最准确的定义。

森林对环境有一定的要求,森林也有适应环境的能力。

森林适应外界环境的过程,往往也是改造环境的过程。

例如,由桦木组成的森林群落常常发生在空旷地上或火烧迹地上,由于桦木群落的形成,枯枝落叶层加厚,土壤肥力增加,林内湿度加大,光照强度下降,为耐荫树种云杉和冷杉冠下更新创造了条件,使环境得到改造。

由桦木纯林发展成异龄混交林,由低生产力阶段发展到高生产力阶段。

因此说森林受环境的制约,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森林也在发生变化,同时也影响着一定范围内的外界环境。

如上所述,森林是植被类型之一,以乔木树种为主体,包括灌木、草本植物以及其他生物在内,占有相当的空间,密集生长,并能显著影响周围环境的生物地理群落。

森林与环境是一个对立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总体。

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随时间和空间而发展变化。

1.1.2.2森林的特点

陆地上丰富多彩的植被类型,可分为木本植物群落、草本植物群落、荒漠植物群3个基本类型,森林属于木本植物群落类型。

与其他植被类型相比,森林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寿命长,生长周期长

树木是多年生植物,其寿命短则数十年,长则数百年甚至可达千年以上。

森林的这一特点,决定了林业生产的周期长。

同时,在生产实践中,无论是对某一树种的评价,或者是确定某种措施的合理性,都需要从长计议,不应仅仅根据一时的表现,也不能只从眼前效果考虑。

(2)成分复杂,产品丰富多彩

森林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草原、农田、果园等,都远远不能与之相比。

森林的组成成分复杂性表现在它不仅含有乔木、灌木、草本植物、鸟类、兽类、小动物、昆虫及各种微生物,而且这些生物的种类众多。

我国木本植物达8000种,大部分能生长在林区,由于这种特点,在培育森林、开展各种经营管理活动时,要因林因地制宜,采取相应合理的经营措施。

(3)体积庞大,地理环境多种多样,类型复杂

森林在自然界常常占地广大,外形变化万千,生态环境更是多种多样,因而形成各种各样的森林类型。

不仅生产力相差很大,而且功能也不相同。

不同类型的森林都有自己的发生、发展及变化的规律,只有掌握其规律,熟悉其特性,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4)森林具有天然更新的能力,是一种可再生的生物资源

森林可以天然更新,自行恢复,只要合理利用,科学经营,这种资源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反之,这种再生不息的资源,也会像其他矿藏一样,终告枯竭。

因此,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充分发挥森林的天然更新这一有利特性,以确保森林的可持续利用。

(5)具有巨大的生产能力,拥有最大的生物产量

现在世界森林面积约为4.03×108hm2。

,占陆地总面积的30%左右,陆地生态系统中生物量总计约为1.832×109t,其中森林生物总量达1.648×109t,占整个陆地生物总量90%左右。

全部陆地生态系统每年提供的净生产量约为1.07×109t,其中森林提供的干物质占65%。

因此,森林在制造有机物,维持生物圈的动态平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6)对周围环境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森林是全球陆地最大的生态系统,在生物圈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对生物圈中水分循环、碳氧及其他气体的循环、土壤中各种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太阳能的光合作用都有着影响,起着重要的作用。

森林的减少,必将影响地球的生物圈及生物圈的环境(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土壤岩石圈),从而影响着地球的生态平衡,影响到人类的生存。

森林是全球环境问题的核心。

1.1.3森林资源概念与作用

森林资源可以定义为:

“森林资源是以多年生木本植物为主体并包括以森林环境为生存条件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在内的生物群落和林地,它具有一定的生物结构和地段类型并形成特殊的生态环境,在进行科学管理和合理经营的条件下,可以不断地向社会提供物质产品、非物质产品和环境服务,以促进林业乃至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与环境改善”。

因此,森林资源是自然资源,也是环境资源,它可以向社会提供以立木资源为主的多种林产品(物质产品),同时也能向社会提供良好的环境服务(非物质产品)。

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主体的森林,是实现环境与发展相统一的关键和纽带。

一方面,森林是自然界功能最完善的资源库、基因库、蓄水库、磷贮库及能源库,对于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森林作为人类发展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重要自然资源,对于全球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森林是先于人类而存在于地球的自然资源,人类依靠森林而生存,森林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摇篮,森林是人类走向文明社会的过程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因此,人类与森林有着相互依存、共存共荣的关系,森林资源不仅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且也是维护陆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的物质基础。

发达的林业已成为国家富足、民族繁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1.2森林可持续经营

1.2.1森林经营的概念

森林经营是对现有森林进行科学管理,以提高森林不同目的的使用效果而采取的各种措施。

林木的生长周期很长,通过人工造林或者靠自然力形成森林后,需要经历很长时间才能达到成熟、衰老。

在森林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为了使森林健康、良好地生长,人们对森林实施的一切抚育措施,主要通过各种抚育方法控制森林的树种组成、调整林分密度、改善林分结构、促进森林生长、提高林分质量、完善森林的各种防护效能,这是森林经营研究的主要内容。

现代森林经营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取木材,而且还包括所有森林产品和服务。

林业的持续发展是从森林生态系统出发,将森林持续的物质产品和持续的环境服务放存同一位置上。

森林是可再生资源,当森林成熟、衰老采伐后可通过人为或自然的方法形成新一代森林。

也就是说,当森林成熟、衰老后,怎样合理采伐,及时更新,发挥森林的不断再生作用,使森林恢复起来,持续发挥其各种效能。

只要科学合理地经营管理,森林就可以源源不断地为人类提供大量木材等林产品和服务,又可以维持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所以,森林经营还包括对森林永续培育的一切技术措施。

如何科学合理地经营好森林,也就是如何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这不仅成为中国林业的中心议题,同时,也是全世界林业工作者的共识。

1.2.2森林经营理论的发展

森林经营理论总是围绕和制约着森林经营目标和任务的。

世界范围内真正意义上的森林经营起源于寒带、温带高纬度的欧洲,而后在北美、日本、中欧等地区兴起,最后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传播。

森林经营理论的演变总体上是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对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森林经营思想和森林经营目标息息相关。

从森林经营目标、经营途径等综合角度来看,森林经营理论的演变大体上经历了原始林业、传统林业和现代林业(可持续林业)3个历史时期。

人类对森林的态度,经历了从盲目破坏与浪费逐步转向自觉地保护与扩大森林资源的过程。

1.2.2.1原始林业时期

与落后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应,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直接的也是密切的。

反映在人与森林的关系上,森林不仅是人类进化的场所,更是人类所需食物和住所的惟一来源。

由于当时的人口密度低,科学技术不发达,并且有广袤的森林资源为依托,这一时期人对森林的影响是微弱的。

伴随着农牧业的发展,森林被认为是妨碍农牧业发展的自然障碍,因此,毁林开荒、取薪毁林,就成为这一时期的重要特征。

除此之外,历代统治者大兴土木、频繁的战争也导致了森林资源的破坏。

当森林减少到一定程度时,一些国家和地区先后认识到了森林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必要性。

德国在10世纪所形成的地方性森林资源管理制度,以及不同规模人工林的出现,形成了原始林业。

这一时期对森林的利用主要以薪材和原木的利用为中心。

从经营方式上看,林业活动集中于对原始林的盲目开发利用,而森林的更新基本上依赖于自然的力量。

1.2.2.2传统林业时期

传统林业是伴随着产业革命的兴起而产生和发展的。

17世纪末18世纪初,森林资源成为重要的工业原料。

对原木直接或间接的工业利用逐步代替了以民用材为主的地位,特别是取代了以薪材利用为主的森林利用格局。

随着木材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新型相关产业的不断出现(如铁路、建筑、造纸业、家具业等),客观上加快了森林资源的消耗速度。

森林采运和原木生产以及后来所开展的大规模人工造林实践是这一时期林业活动的主要内容。

在欧洲,由于近代工业革命对森林的破坏速度远大于数千年文明对森林的破坏速度,即森林的采伐速度远远大于森林植被的自然恢复和生长速度,一些国家和地区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木材危机”。

客观现实,使人们逐步认识到,为了不断满足相关产业日益增长的木材需要,就必须对采伐迹地进行人工更新,并采取多种有利于森林生长的人为干预措施,提高林木的生长量,最终提高经济收益。

德国可以说是传统森林经营理论的发源地。

当时林业科研的主要任务是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为中心,因此,财政学家成了林业科学的奠基人,并创立了包含森林经营学的财政学。

直到19世纪上半叶,以J.克里斯蒂安·洪德斯哈根(1783~1834)等为代表的林学家创立了以森林永续收获为核心的法正林模式设想。

1898年Gayer提出了“接近自然的林业”理论,它开创了20世纪德国林业理论发展的新阶段。

100多年来,以木材生产的永续、均衡收获为中心的理论体系和思想,对近代世界林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和作用。

传统森林经营理论其理论框架的特点可概括为:

①以森林的单一木材生产为中心,目的是要通过对森林资源的管理,向社会均衡提供木材。

②以法正林理论为核心,不论是完全调整林还是广义法正林,不论是同龄林还是异龄林都充分体现出以木材生产为中心这一本质特征。

③以收获调整和森林资源蓄积量的管理为技术保障体系的核心。

④以林场或林业局为范围的部门生产组织管理形式,并以小班为基本单元组织森林经营单位。

需求是发展的动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森林资源及其环境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

一方面,人口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林产品的需求从品种到数量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对森林环境安全和文化、享乐的需求与日俱增。

另一方面,由于人类干预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大,工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致使森林资源本身存在和发展的空间环境越来越艰难,甚至萎缩,特别是林业部门长期的、大规模的采伐,以及贫困人口为了生存的现实需要所引发的毁林,全球范围内森林资源不仅面积减少,而且质量也在不同程度的下降。

需求的扩大与供给能力的缩小,迫使林业必须寻求新的发展模式与途径。

与此相对应,森林经营理论和模式也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

从20世纪中期到80年代末,逐渐形成了森林多资源、多目标的经营理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国际林联于1960年在美国召开了以森林多元利用为中心议题的学术讨论会,会议明确提出了森林资源多目标、多用途的经营理论和经营目标。

就在同一年,美国颁布了《森林多种用途永续收获法》,在此之后,全球范围内,世界各国相继开展了研究和实践。

1.2.2.3现代林业时期

从森林经营理论的演变,特别是森林经营目标的变化来看,尽管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许多因家和地区的林业实践中,已经注意到了森林经营与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也注意到了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健康问题,然而森林经营思想和理论的真正变革,应该说是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后形成的“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

从“永续收获”到“森林可持续经营”,森林经营理论的内涵显著扩大,各国政府虽都承诺森林要可持续地加以经营,然而对这一概念并不存在统一的、精确的解释。

一般说来,森林可持续经营意味着在维护森林生态系统健康、活力、生产力、多样性和持续性的前提下,结合人类的需要和环境的价值,通过生态途径达到科学经营森林的目的。

森林可持续经营必须遵循如下几条基本原则:

①保持土地健康(通过恢复和维持土壤、空气、水、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过程的完整),实现持续的生态系统;②在土地可持续能力的范围内,满足人们依赖森林生态系统得到食物、燃料、住所、生活和思想经历的需求;③对社区、区域、国家乃至全球的社会和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做出贡献;④寻求人类和森林资源之间和谐的途径,通过平等地跨越地区之间、世代之间和不同利益团体之间的协调,使森林的经营不仅满足当代人对森林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而且为后代人满足他们的需求提供保障。

评判是否实现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应从生态、社会、经济三方面综合衡量,即同时满足生态上合理(环境上健康的)、经济上可行(负担得起的)及社会上符合需求(政治上可接受的)的发展模式。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和地区对森林可持续经营这一命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和探讨,使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日益完善。

例如,1992年3月,由加拿大联邦政府签订的第一个森林协议中指出:

“我们的目标是维持和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长期健康,以使国家和全球的所有生命体受益,同时对当代和后代人的利益提供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的选择机会”。

1993年,加拿大林业工作者协会和加拿大林业研究所在《加拿大林业工作者道德准则》中写道:

“林业工作者的任务,是要把森林环境的管理看作他们的主要职责,即必须管理土地和与其有关的森林资源以满足所有者的目的,又不危害当代和后代人满足他们的目的以及森林对社会的效用和价值”。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依据社会经济条件和森林的地带性特征,加拿大于1992年已在全国建立了lO个不同类型的研究实验区,形成了“加拿大模式林网络”,为加拿大可持续森林的实践制定了详细的行动框架。

美国林学会组织由各有关方面成员组成的专门调查小组于1993年1月发表了《保持长期森林健康和生产力》的专题报告,认为生态系统经营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基本途径,生态系统经营就是要在景观水平基础上长期保持森林健康和生产力。

并且认为:

生态系统经营是对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生态过程,它试图长期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复杂的过程、途径及森林生态系统之间相互依赖,并保持完好的功能,以便提供短期压力下的弹性和长期变化的适应性。

森林可持续经营与传统的森林永续经营理论相比有以下5点区别:

①永续经营强调单一产品或价值的生产,生态系统经营强调森林的全部价值和效益;②永续经营的经营单位是林分或林分集合体,生态系统经营的是景观或景观的集合;③永续经营与法正林经营模式相似,而生态系统经营则反映了自然干扰的规律;④永续经营注重森林的贮量和定期产量,而生态系统经营首先注重森林的状态(指年龄、结构、林木活力、动植物种类、木材残留物等),其次才是贮量和定期产量;⑤生态系统经营强调人类是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的演变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现状出发,在理论上重新认识中国森林可持续发展问题,确立符合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以及社会发展需要的森林经营理论,并用于指导中国森林可持续经营实践,使中国林业的发展真正起到优化环境、促进发展的双重目的,是中国林业工作者面临的艰巨任务。

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框架下,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基本任务是建立一个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

而森林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等级结构、以林木为主体的生物有机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共同组成的开放系统。

因此,实施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应当是有层次的,即在全球、国家、区域、景观、森林群落等不同空间尺度上,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基本目标。

1.2.3森林可持续经营内涵及其任务

森林可持续经营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广泛认同的林业发展方向,也是各国政府制定森林政策的重要原则。

对此,1997年在安塔利亚召开的第十一届世界林业大会宣言中强调指出:

“各种类型的森林,不仅为世界人民提供重要的社会、经济及环境的产品与服务,而且为保障食物供给、净化水与空气以及保护土壤做出了重大贡献,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就在于森林的可持续经营。

”森林可持续经营战略是从全局、系统、综合长远的高度,把处理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环境基础和森林生态系统的关系;处理好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处理好不同空间尺度(景观、社区、区域、国家与全球)的关系;处理好近期、中期与长期发展的关系为着眼点,从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协调森林与人类的矛盾以及利益关系出发,通过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促进和保障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2.3.1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内涵

什么是森林可持续经营?

对此,由于人们对森林的功能、作用的认识,要受到特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森林价值观的影响,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释。

《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1992)中对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定义是:

森林资源和林地应以可持续的方式经营,以满足当代和后代对社会、经济、生态、文化和精神的需要。

这些需要是指对森林产品和森林服务功能的需要,如木材、木质产品、水、食物、饲料、药物、燃料、保护功能、就业、游憩、野生动物栖息地、景观多样性、碳的减少和贮存及其他林产品。

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以保护森林免受污染(包括空气污染)、火灾和病虫害的危害,以充分维持森林的多用途价值。

从森林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相互依赖关系来看,目前,比较一致的观点可归纳为: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通过现实和潜在森林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合理经营,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活力,维护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过程,以此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森林产品及其环境服务功能的需求,保障和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对森林生态系统在确保其生产力和更新能力,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生态过程多样性不受到损害前提下的经营实践活动。

它是通过综合开发培育和利用森林,以发挥其多种功能,并且保护土壤、空气和水的质量,以及森林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既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不损害未来满足其需求能力的经营活动。

森林可持续经营不仅从健康、完善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良好的环境及主要林产品持续生产等诸多方面反映了现代森林的多重价值观,而且对区域乃至整个国家、全球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存环境的改善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作用几乎渗透到人类生存时空的每一个领域。

它是一种环境不退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能生存下去以及被社会所接受的发展模式。

1.2.3.2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基本任务

森林经营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特定时空条件下,森林经营的总体目标取向是各种相关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林业领域在对传统森林经营模式重新认识的基础上,已开始研究和关注如何才能使中国林业的发展真正实现优化环境、促进发展的双重目的;如何通过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促进和保障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问题。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根本任务是要建立起生态上合理、经济上可行、社会可接受的经营运行机制。

它起码有4个方面的任务:

①确定和提出特定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需要森林可持续经营过程提供什么样的物质产品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