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派干部驻村工作规划精选多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74107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派干部驻村工作规划精选多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选派干部驻村工作规划精选多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选派干部驻村工作规划精选多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选派干部驻村工作规划精选多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选派干部驻村工作规划精选多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选派干部驻村工作规划精选多篇.docx

《选派干部驻村工作规划精选多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派干部驻村工作规划精选多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选派干部驻村工作规划精选多篇.docx

选派干部驻村工作规划精选多篇

第一篇:

选派干部驻村工作规划

按照省、市、县选派工作的要求和部署,以村整体建设整治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本人坚持以高标准要求自己,结合选派村——关山村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人选派村的三年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求,以村容村貌整治为突破口,以完善关山村的农村基础设施为重点,加大村道路及供水、排水基础设施等推进力度,开创关山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

二、基本情况

关山村地处横跨镇的新312国道南端,距镇中心5.5公里,与老105国道相邻,宁西铁路穿村而过,跨四个村民组共14.7公里。

村内建有县级铁路客货站各一座,陆路、铁路运输非常便利。

全村共有8个村民组、一个中心村(136户),全村496户、1989口人、57名共产党员。

拥有耕地1900亩、山林3700亩(其中圆竹600亩、板栗林700亩、用材林2400亩),森林覆盖率80%以上。

村内建有县级示范小学一所,联通、移动信号塔各一个,1998年建全县首个村电话程控机房一个,xx年初在全县率先开通了光纤,转播有线电视节目38套,并立有天气预报显示屏一台。

村民成立了煤炭经营公司,郢通搬运公司,民发运输公司,木材半成品加工厂3个,轮窑厂等企业,从业人数近400人,年创产值数百万元。

本村先后荣获省、市“先进党支部”、“五个好村党支部标兵”、“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单位”、“小康村党支部”、“林业生态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xx年本村被列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三、选派三年关山村建设目标任务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至2014年基本建设成基础设施完备,经济快速发展,生活富裕安康,生活风尚文明,生活习惯卫生,村庄环境整洁,人与自然和谐,服务网络健全,民主法治进步,社会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基础设施完备。

中心村通有安全卫生的自来水;“村村通”道路完成水泥路面施工;村内道路基本实现组组通沙石路面;村境内农田水利整治一新,在中心村以东实现700亩农田基本改造。

(二)农村经济发展。

发挥地理和资源优势,做好“山上、田里、庭院、市场”四篇文章。

倡导科技兴农,推广农业机械化;发展优势产业和优质稻的生产;以竹木产品加工、流通、营销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

至2014年底村民年人均收入达5800元。

(三)生活富裕安康。

力争至2014年90%的村民住上新房;100%农户安装电话或拥有通讯手机;100%农户看上有线电视;80%的村民享有合作医疗;建立健全服务网络,建立图书室,文娱活动室,提供农业技术信息,开展全程便民代理等服务进组入户,惠及每个农户家庭。

(四)民主法治进步。

坚持依法治村,实行村务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组织,村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得到落实;村民知法懂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实,在村部建立巡回法庭和警务室,实现无赌无盗,无斗殴等违法行为。

实现社会秩序良好,和谐守信的社会环境。

(五)倡导文明新风。

实行喜事新办,丧事简办;遵守法纪、移风易俗的新风尚。

(六)人与自然和谐,注重生态建设。

实现“三清”,即:

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

实现“一池六改”。

发展“猪沼鱼”等绿色养殖,“猪沼粮”等绿色种植。

在中心村兴建农民公园和晨练娱乐场所,提高农民身体素质。

四、工作措施

(一)围绕“生产发展”目标,增加农民收入

发挥地理和资源优势,调整农林业产业结构,做好“山上、田里、庭院、市场”四篇文章。

山上主要抓好园竹、板栗、用材林的项目开发。

优化种植结构,增加产量。

整合半成品加工厂,引进资金,进行竹木用品深加工。

发展村集体经济,于xx年年底建一处中等规模的竹木市场,实现剩余劳动力转化,实现人均年增收100元的目标。

田里倡导科技兴农,在促进农民增收工作中,把加快科技进步,加大新型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作为重点,通过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和应用,建设优质稻生产基地,到xx年年底完成整村培训,培养优质稻种植科技当家人40名以上。

到2014年平均每人年增收200元,形成一村一品、一组一业的产业格局,并于2014年底完成700亩基本农田改造。

庭院主要培育户养千只禽、户养百头猪的养殖专业户和养殖专业组。

市场主要发展壮大村民运输公司、煤炭公司等,引导农民成立多种经济协会,以竹木加工、优质稻种植为龙头,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同时大力开展“阳光工程”,进一步加强村民的技能培训工作,为输出务工村民提供就业保障和法律服务。

(二)围绕“生活宽裕”目标,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1、xx年年上半年完成“村村通:

”水泥路面工程(2.3公里),方便村民直通新105、312国道。

国家投入资金加村民筹资56万元。

2、xx年年下半年完成中心村街道500米路面柏油浇注工程。

3、2014年下半年完成中心村至姚关大道的中心村主干道1800米的水泥路面硬化工程。

4、2014年下半年基本完成村内8个村民组“组组通”沙石路面工程。

5、2014年下半年完成中心村自来水厂建设工程。

6、2014年上半年完成组组通有线电视工程。

使全村100%农户通有线电视。

7、xx年年下半年完成村卫生室建设,拥有医师4名,至2014年上半年使80%村民享受到合作医疗。

8、xx年年底投入xx0元用于村民的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使45岁以下的村民掌握1至2项生产治富技术。

9、xx年年底完成全村100户沼气池建设工程,节约能源、绿化环境、减少生产成本投入,享有绿色能源。

10、2014年底完成村幼儿园建设工程,增加示范小学办学资金,增加师资力量,让教师留下,教好课。

(三)围绕“乡风文明”目标,扎实开展文明村建设活动

1、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村民活动阵地建设。

在村部设立多种村民活动场所,如图书室、娱乐室和培训室。

在其他村民组完善“三小”活动阵地(即党小组、村民小组、计生小组),使村民有一个固定的活动场地。

2、以实现“平安关山”为目标,开展“综治三包”活动,成立禁赌、禁黄小组;实现社会治安稳定,无黄、赌、盗等违法犯罪现象。

于xx年年底在关山村建立巡回法庭和警务室。

3、开展“创十星、评十户”活动,倡导村民学文重教、崇尚科学,喜事新办、丧事简办、遵纪守法、移风易俗新风尚。

(四)围绕“村容整洁”目标,实施生态村建设工程

1、xx年年起开展“三清六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院、改水、改厕、改沟、改圈、改厨)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大整治,在各个中心村建垃圾焚烧池,成立环境督导队,使柴草乱垛、垃圾乱倒、畜禽乱跑、污水乱流的现象得到有效改变。

实现户户庭院整洁,村容村貌美化。

xx年年底完成中心村“穿靴带帽”工程。

2、xx年年底完成中心村路灯建设,文明行为宣传灯箱建设。

3、2014年底完成中心村街头农民公园建设,在进村路旁栽种绿化树、整修下水道,在街头三角公园建体育活动器材。

(五)围绕“管理民主“目标,建设民主法制示范村

1、坚持民主决策。

凡是涉及村民切身利益事项的决策,均召开村民代表会或村民大会,完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

2、规范民主管理。

一要规范公开形式。

在村部建村务公开栏,同时以公开栏、入户宣传单、下组入户宣传等形式及时公开村情村务,确保村民对村务的知情权、参与权、议事权和监督权。

二要规范公开内容。

将村务决策、村干部补贴、集体财务收支、计生指标、山林耕地企业发包、工程投标、宅基地分配、救灾物资发放等内容向村民定期公开。

三要规范公开时间。

根据公开内容按照年度性、常规性、临时性、即时性进行公开。

四要规范公开的内容和实施、落实和监督。

由村务监督小组监督公开的内容和落实的情况后向村民或村民代表会议汇报。

3、加强民主监督。

实现民主评议村干部工作制度。

结合年终考评或总结工作对村干部至少进行一次民主评议。

发挥村务监督小组作用,检查、督促村民委员会落实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决定的事项;反映村民合理的意见、建议,督促村民委员会及时办理、落实;检查督促村务公开以及财务活动情况,协助开展村集体财务审计。

五、组织领导

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紧紧依靠广大农民的参与。

深入发动群众,形成建设合力非常重要。

作为选派干部,首先团结好村支两委成员;其次深入宣传到农户;再次与全村农户密切配合,通力协作,调动全体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农户关心关山、建设关山、美化关山。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二篇:

选派干部驻村工作规划

按照省、市、县选派工作的要求和部署,以村整体建设整治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本人坚持以高标准要求自己,结合选派村——关山村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人选派村的三年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求,以村容村貌整治为突破口,以完善关山村的农村基础设施为重点,加大村道路及供水、排水基础设施等推进力度,开创关山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

二、基本情况

三、选派三年关山村建设目标任务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至2014年基本建设成基础设施完备,经济快速发展,生活富裕安康,生活风尚文明,生活习惯卫生,村庄环境整洁,人与自然和谐,服务网络健全,民主法治进步,社会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基础设施完备。

中心村通有安全卫生的自来水;“村村通”道路完成水泥路面施工;村内道路基本实现组组通沙石路面;村境内农田水利整治一新,在中心村以东实现700亩农田基本改造。

(二)农村经济发展。

发挥地理和资源优势,做好“山上、田里、庭院、市场”四篇文章。

倡导科技兴农,推广农业机械化;发展优势产业和优质稻的生产;以竹木产品加工、流通、营销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

至2014年底村民年人均收入达5800元。

(三)生活富裕安康。

力争至2014年90%的村民住上新房;100%农户安装电话或拥有通讯手机;100%农户看上有线电视;80%的村民享有合作医疗;建立健全服务网络,建立图书室,文娱活动室,提供农业技术信息,开展全程便民代理等服务进组入户,惠及每个农户家庭。

(四)民主法治进步。

坚持依法治村,实行村务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组织,村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得到落实;村民知法懂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实,在村部建立巡回法庭和警务室,实现无赌无盗,无斗殴等违法行为。

实现社会秩序良好,和谐守信的社会环境。

(五)倡导文明新风。

实行喜事新办,丧事简办;遵守法纪、移风易俗的新风尚。

范文网[chazidian.]

(六)人与自然和谐,注重生态建设。

实现“三清”,即:

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

实现“一池六改”。

发展“猪沼鱼”等绿色养殖,“猪沼粮”等绿色种植。

在中心村兴建农民公园和晨练娱乐场所,提高农民身体素质。

四、工作措施

(一)围绕“生产发展”目标,增加农民收入

(二)围绕“生活宽裕”目标,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2、xx年年下半年完成中心村街道500米路面柏油浇注工程。

3、2014年下半年完成中心村至姚关大道的中心村主干道1800米的水泥路面硬化工程。

4、2014年下半年基本完成村内8个村民组“组组通”沙石路面工程。

5、2014年下半年完成中心村自来水厂建设工程。

6、2014年上半年完成组组通有线电视工程。

使全村100%农户通有线电视。

7、xx年年下半年完成村卫生室建设,拥有医师4名,至2014年上半年使80%村民享受到合作医疗。

9、xx年年底完成全村100户沼气池建设工程,节约能源、绿化环境、减少生产成本投入,享有绿色能源。

10、2014年底完成村幼儿园建设工程,增加示范小学办学资金,增加师资力量,让教师留下,教好课。

(三)围绕“乡风文明”目标,扎实开展文明村建设活动

1、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村民活动阵地建设。

在村部设立多种村民活动场所,如图书室、娱乐室和培训室。

在其他村民组完善“三小”活动阵地(即党小组、村民小组、计生小组),使村民有一个固定的活动场地。

2、以实现“平安关山”为目标,开展“综治三包”活动,成立禁赌、禁黄小组;实现社会治安稳定,无黄、赌、盗等违法犯罪现象。

于xx年年底在关山村建立巡回法庭和警务室。

3、开展“创十星、评十户”活动,倡导村民学文重教、崇尚科学,喜事新办、丧事简办、遵纪守法、移风易俗新风尚。

(四)围绕“村容整洁”目标,实施生态村建设工程

1、xx年年起开展“三清六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院、改水、改厕、改沟、改圈、改厨)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大整治,在各个中心村建垃圾焚烧池,成立环境督导队,使柴草乱垛、垃圾乱倒、畜禽乱跑、污水乱流的现象得到有效改变。

实现户户庭院整洁,村容村貌美化。

xx年年底完成中心村“穿靴带帽”工程。

2、xx年年底完成中心村路灯建设,文明行为宣传灯箱建设。

3、2014年底完成中心村街头农民公园建设,在进村路旁栽种绿化树、整修下水道,在街头三角公园建体育活动器材。

(五)围绕“管理民主“目标,建设民主法制示范村

1、坚持民主决策。

凡是涉及村民切身利益事项的决策,均召开村民代表会或村民大会,完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

2、规范民主管理。

一要规范公开形式。

在村部建村务公开栏,同时以公开栏、入户宣传单、下组入户宣传等形式及时公开村情村务,确保村民对村务的知情权、参与权、议事权和监督权。

二要规范公开内容。

将村务决策、村干部补贴、集体财务收支、计生指标、山林耕地企业发包、工程投标、宅基地分配、救灾物资发放等内容向村民定期公开。

三要规范公开时间。

根据公开内容按照年度性、常规性、临时性、即时性进行公开。

四要规范公开的内容和实施、落实和监督。

由村务监督小组监督公开的内容和落实的情况后向村民或村民代表会议汇报。

3、加强民主监督。

实现民主评议村干部工作制度。

结合年终考评或总结工作对村干部至少进行一次民主评议。

发挥村务监督小组作用,检查、督促村民委员会落实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决定的事项;反映村民合理的意见、建议,督促村民委员会及时办理、落实;检查督促村务公开以及财务活动情况,协助开展村集体财务审计。

五、组织领导

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紧紧依靠广大农民的参与。

深入发动群众,形成建设合力非常重要。

作为选派干部,首先团结好村支两委成员;其次深入宣传到农户;再次与全村农户密切配合,通力协作,调动全体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农户关心关山、建设关山、美化关山。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三篇:

2014年选派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开展以来

2014年选派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开展以来,我县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抓细抓实抓紧这项工作。

在前三批驻村干部打下的良好工作基础上,2014年驻村干部驻点后,按照县委统一部署,迅速行动,立足基层,服务基层,紧紧围绕“双学双促双建”的工作主题,认真履行职责,乘势而上,扎实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现将我县2014年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2014年共选派驻村干部181名(其中省选派3名,市选派27名,县选派77名,镇选派74名),其中县镇选派的151名干部中后备干部有143名,占94.7%。

上半年以来,2个省直单位、22个市直单位、77个县直单位“一把手”536人次,副职1417人次,其它干部3255人次到村调查研究;召开各种座谈会4464次;进村入户61231次;帮助举办培训班及咨询活动1825次;排查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热点、难点问题167宗;办好事、办实事3160件,帮扶资金299万元;帮助发展集体经济项目67个,累计投入资金427万元。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选好干部,打好基础。

为了选派好2014年驻村干部,县委非常重视,召开了县委常委扩大会议,对我县2014年驻村工作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和部署,落实工作责任,从新调整了县四套班子成员挂点到镇,指导开展驻村工作。

我县下发了《关于做好2014年选派干部下基层驻农村(社区)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各单位按照所分配的名额和实际情况,选准选好2014年下基层驻农村的干部,为开局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全县各单位为把2014年驻村工作更上一台阶,使更多的优秀后备干部在锻炼中得以迅速成长,坚持把选派驻村干部同培养、锻炼干部结合起来,注重从后备干部和优秀年轻干部中物色人选。

所选派的驻村干部都是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思想政治素质好,事业心和责任感较强,善于做群众工作,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公道正派,作风踏实、排位靠前的后备干部,确保了驻村干部的质量。

(二)周密部署,开局良好。

在省委召开“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总结表彰暨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工作动员大会后,我县在1月17日上午,召开全县选派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总结表彰暨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工作动员大会,全县181名驻村干部接过第三批驻村干部接力棒,拉开了2014年驻村工作的序幕。

驻村干部到村以前,县委组织部和县委基层办派工作组到镇、村协调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保证了全县驻村工作交接顺利。

2014年驻村工作队员到村后,县委主要领导多次到村看望驻村队员,了解驻村干部开展工作情况并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困难和工作中的问题,为2014年驻村干部开展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如1月25日、6月25日,县委书记、县人大主任莫定伟同志分别到北惯镇北惯村、平地村和那龙镇那龙村等村调研,看望驻村工作队员,对驻村工作进行指导。

(三)行动迅速,交接顺利。

1月16日上午,省委副秘书长谭一鸣带领省委办公厅的驻村干部到北惯镇北惯村和彭村率先完成驻村工作交接,拉开了我县驻村干部到村开展工作的序幕。

1月18日,省农科院驻村干部在该院有关领导的带领下来到新的驻点村——那龙镇那龙村开展驻村工作。

1月16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苏湖卓等领导带领驻村干部来到红丰镇珍珠村进行驻村工作交接。

1月18日上午,市委组织部驻北惯镇平地村2014年驻村干部在市委副处级组织员、基层办副主任蓝洪浪的带领下来到驻点村,与第三批驻村干部进行交接。

至1月20日止,我县选派出来的77名驻村干部,在单位主要领导的带领下,带着县委的重托、带着同志的祝福、带着村民的期盼、带着一贯的良好作风,豪情满怀,到各个驻点村报到,与第三批驻村干部进行工作交接,与村干部、党员见面并召开了座谈会,其他市直单位驻村工作组也相继到驻点村报到并迅速进入角色,开展了新一轮的驻村工作。

(四)加强指导,强化管理。

2014年驻村干部进村开展工作后,县委组织部和县委基层办严格按照《中共阳东县委关于选派干部下基层驻农村活动的实施方案》和《阳东县选派

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管理制度》的要求,加强对驻村干部的管理和工作指导。

为便于指导驻村干部开展工作,在每季度下发了《阳东县干部下基层驻农村近期工作要点》,对驻村干部的任务重新进行了明确,对驻村工作的每个阶段、每个环节进行细化,明确要求驻村干部严格按照日程安排,抓住重点,落实好各项工作。

我县把督促检查与工作指导结合起来,围绕确定的中心工作、驻村工作的重点目标进展情况,县委基层办普遍到每个驻点村进行工作检查,掌握驻村工作情况,有力地促进了驻村工作的开展。

各驻村单位的领导都按要求,定期到驻点村开展工作,对驻村干部提出意见和建议,帮助驻点村解决实际困难。

据统计,半年来,市、县各单位的“一把手”共到点431人次,副职共到点956人次。

(五)加强交流,相互促进。

为加强驻村工作的信息交流和沟通,促进驻村工作的全面推进,县委基层办下发了《关于加强干部下基层驻农村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加强驻村工作的信息沟通,对各镇党委开展干部下基层驻农村信息报送工作进行考核。

我县在上半年编印了10期驻村工作《简报》,市刊登我县驻村工作简报8期;《阳江日报》、阳江组工网、阳东电视台、《阳东》报等媒体共刊(播)出我县驻村工作的稿件120多篇,对驻村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进行了宣传。

我县认真抓好在驻村干部中开展“民情日记”活动,并在《阳东》报开辟了“民情日记”专栏,加大了对驻村工作的宣传力度。

5月7日,我县组织了省、市直单位驻村干部召开驻村工作座谈会,围绕驻村主题,相互交流驻村工作经验。

同时,各镇也分别组织了辖区的驻村干部召开驻村工作交流会。

通过加强信息沟通,交流驻村工作经验、做法和心得体会,达到了互相学习,不断提高,整体推进工作的目的。

(六)深入实践,成效明显。

2014年驻村干部驻村后,以积极的工作态度,高昂的工作热情,紧紧围绕“双学双促双建”的工作主题,扎实工作,帮助驻点村建设好班子,建设好党员队伍,帮扶发展集体经济,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

1、协助抓好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

驻村干部以今年上半年村“两委”换届选举为契机,帮助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提高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力。

驻村干部认真学习好换届选举有关知识,充分利用广播、张贴标语、出板报等宣传载体,广泛地宣传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的目的意义、政策法规和方法步骤。

同时,挨家挨户走访群众,解答群众对换届选举知识的疑难问题,动员和引导群众珍惜民主权利,深入发动群众积极参与选举,以挑选出他们心目中的能人。

在驻村干部的积极发动下,引导村民将一批群众公认好、政治素质强、文化水平高、能带领群众奔康致富的能人选进村“两委”班子,有效地改善了村级班子的年龄文化结构,提高了村干部整体素质,进一步加强了村“两委”班子队伍建设。

如市人大办驻红丰镇珍珠村干部在参与村换届选举工作中,指导工作人员对选举工作各个环节按照选举程序进行,严把程序关,要求每一个步骤,每一环节都要依法依规,顺利选出群众满意的新一届村级班子。

北惯镇四朗村通过换届选举产生的新领导班子上任后立即为民办实事,带领群众修起路来。

2、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活动,加强村党组织建设。

今年以来,我县按照省委要求,积极在全县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活动,已有145个省直单位党支部与我县145个农村党支部结对,有38个市直单位党支部与我县38个农村党支部结对,我县157个县直单位(非公企业)与全县157个农村党支部进行“一帮一”结对共建。

为确保互帮互助工作实效开展,驻村干部积极组织好参与结对的城乡基层党支部做好结对帮扶工作,确保了互帮互助活动的扎实开展。

在开展活动中,有的成立党员互助金,帮助有困难的党员解决生产生活上的难题;有的帮助解决农民就业问题;有的送技术,帮助挂钩村发展种养业等,不断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提高党支部战斗力,努力构建城乡统筹互助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省农科院驻那龙镇那龙村党支部与村党支部一起通过支部学习会、党员电化教育等方式,在“七一”前夕,开展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加强党员队伍的学习,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活力,同时免费为村发放了农业种植业及养殖业等的技术教程256套的vcd,使村民更有效地学习和掌

握现代农业种养技术,以此带动村民发展种养业。

市政协办在活动中积极开展党员承诺制、党员志愿者和党员义务工等主题实践活动,让机关每名党员与农村困难党员“一帮一”结对帮扶,帮助解决生产生活等实际困难,在互帮互助的实践中不断加强村党组织建设,提高党员自身素质,同时要求党员干部多做“暖人心、得人心、稳人心的事情”。

市纳谷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与东城镇金村党支部共建,帮助解决了12名农村劳动力就业;据不完全统计,各城市党组织共落实帮扶资金20多万元,确定帮扶项目25个。

3、切实为农民服务,维护农村和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