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消防工程方案要求.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873521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60.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房消防工程方案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机房消防工程方案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机房消防工程方案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机房消防工程方案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机房消防工程方案要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房消防工程方案要求.docx

《机房消防工程方案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房消防工程方案要求.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房消防工程方案要求.docx

机房消防工程方案要求

机房消防工程方案要求

机房消防工程方案要求文件

 

一、工程概况:

 

  机房消防工程,设计灭火方式采用全淹没灭火方式,设备选用七氟丙烷气体自动灭火系统。

 

二、供应商资格:

 

1、符合《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 

2、具有消防设施工程专业承包贰级及以上资质; 

3、具有消防设施专项工程设计乙级及以上资质; 

4、安全生产许可证; 

三、供应商须提交的谈判资料内容:

 

1、法人代表授权书原件; 

2、经年检有效的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复印件加盖公章); 

3、消防工程专业承包资质证书(复印件加盖公章); 

4、消防工程设计资质证书(复印件加盖公章); 

5、安全生产许可证(复印件加盖公章); 

6、类似项目业绩证明; 

7、设计方案:

应包括设计说明、管网平面图、报警平面图、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图、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图。

 

8、报价清单及报价书:

应包括:

管网系统设备材料表、电气控制系统设备材料表,机房防护区密封改造材料表。

 

火系统的控制信号。

随着该防护区火灾的蔓延,温度持续上升(或烟雾增大),另一回路的感温(或感烟)火灾探测器动作,向控制器送入另一个火警信号,控制器立即确认发生火灾,同时发出复合火灾报警信号,驱动该防护区的声光报警动作并发出联动信号(关闭空调、松排风装置和防火门、防火卷帘等),经过设定的延时(0~30秒可调),控制器输出信号启动灭火系统,灭火剂经管网施放到该防护区实施灭火。

控制器接收到压力信号器的反馈信号后显亮放气指示灯,避免人员误入。

 

延时时间内,如果发现是系统误动作,或确有火灾发生但使用便携式灭火器即可扑灭火灾,可按下设在防护区门外的紧急止喷按钮,使系统暂时停止施放灭火剂;如果需要继续开启气体灭火系统,则只需要施放紧急止喷按钮即可。

 

5.2.2、手动控制方式 

在有人值班情况下,将手/自动转换开关置于手动档,可自动接收火灾信号,发出相应报警信号,人为按下紧急启动按钮,启动灭火系统继续扑救,为了避免误动作,手动启动气体灭火设备必须在将手/自动转换开关拨到手动档才有效,这种手动控制,实际上还是通过电气方式的手动控制,手动启动后,系统将不经过延时而被直接启动,施放灭火剂。

 

5.2.3、应急机械控制方式 

发现火灾后,系统自动、手动两种启动方式均失效的情况下,可在气瓶间内实行应急方式,人工开启启动装置,进行灭火。

 

5.3、设备安装 

l 火灾探测器吸顶安装,声光报警器、放气指示灯分别装于防护区的内、外的正上方。

l 手动控制装置和手动与自动转换装置应设在防护区疏散出口的门外便于操作的地方,安装高度为中心点距地面 1.5m 。

机械应急操作装置应设在储瓶间内或防护区疏散出口门外便于操作的地方。

 

l 线路穿镀锌线管敷设,线管保证接地良好,管道安装完毕其外表面涂红色油漆。

 

l 灭火系统组件应设置框架,固定牢固,操作观察方便,外观美观。

 

l 系统的安装施工应符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验收规范》及《气体灭火系统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

 

l 管道系统安装完毕后应进行气密性试验,气密试验后,对管道系统进行灰尘吹除,保证管道的畅通性。

 

六、技术要求 

工程包括控制系统、管网系统及其它附属工程。

 

6.1、管网系统 

6.1.1、主要参数 

l 气体灭火设计浓度为8%~10% 

l 气体灭火系统保护的防护区,其灭火设计用量,根据三部雷达机房防护区面积和容积,按照《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要求,根据设计浓度经计算确定。

 

l 设计喷放时间不大于8s 

l 灭火浸溃时间小于5min 

l 管网的管道内容积,不应大于流经该管网的七氟丙烷储存量体积的 80%,管网布置宜设计为均衡系统,喷头设计流量应相等 

l 防护区设置的泄压口,宜设在外墙上。

泄压口面积按相应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定计算。

  

6.1.2、存储装置要求 

l 容器阀和集流管之间应采用挠性连接。

储存容器和集流管应采用支架固定;  

l 储存装置上应设耐久的固定铭牌,并应标明每个容器的编号、容积、皮重、灭火剂名称、充装量、充装日期和充压压力等;  

l 储存装置的布置,应便于操作、维修及避免阳光照射。

操作面距墙面或两操作面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 1.0m ,且不应小于储存容器外径的 1.5 倍。

  

l 储存容器、驱动气体储瓶的设计与使用应符合国家现行《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及《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

  

l 储存装置的储存容器与其他组件的公称工作压力。

不应小于在最高环境温度下所承受的工作压力。

  

l 在储存容器或容器阁上,应设安全泄压装盆和压力表。

安全泄压装置的动作压力,应符合设计规范中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组件专用要求。

 

l 在通向防护区的灭火系统主管道上,应设压力讯号器或流量讯号器。

 

l 组合分配系统中的每个防护区应设置控制灭火剂流向的选择阀,其公称直径应与该防护区灭火系统的主管道公称直径相等。

  

l 选择阀的位置应靠近储存容器且便于操作。

选择阀应设有标明其工作防护区的永久性铭牌。

  

l 喷头应有型号、规格的永久性标识。

设置在有粉尘、油雾等防护区的喷头,应有防护装置。

 

l 喷头的布置应满足喷放后气体灭火剂在防护区内均匀分布的要求。

当保护对象属可燃液体时,喷头射流方向不应朝向液体表面。

  

6.1.3、管道及管道附件要求 

l 输送气体灭火剂的管道应采用无缝钢管。

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 GB/T 8163, 《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 GB 531 等的规定。

无缝钢管内外应进行防腐处理,防腐处理宜采用符合环保要求的方式;  

l 输送启动气体的管道,宜采用铜管,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拉制铜管》 GB 1527 的规定;  

l 管道的连接,当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 80mm 时,宜采用螺纹连接;大于 80mm 时,宜采用法兰连接。

钢制管道附件应内外防腐处理,防腐处理宜采用符合环保要求的方式。

  

l 系统组件与管道的公称工作压力,不应小于在最高环境温度下所承受的工作压力。

  

l 系统组件的特性参数应由国家法定检测机构验证或测定。

 

6.2、控制系统 

l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其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16) 的规定,并应选用灵敏度级别高的火灾探测器。

  

l 管网灭火系统应设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和机械应急操作三种启动方式。

预制灭火系统应设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两种启动方式。

  

l 采用自动控制启动方式时,根据人员安全撤离防护区的需要,应有不大于 30秒 的可控延迟喷射;对于平时无人工作的防护区,可设置为无延迟的喷射。

  

l 当人员进入防护区时,应能将灭火系统转换为手动控制方式;当人员离开时,应能恢复为自动控制方式。

防护区内外应设手动、自动控制状态的显示装置。

  

l 自动控制装置应在接到两个独立的火灾信号后才能启动。

手动控制装置和手动与自动转换装置应设在防护区疏散出口的门外便于操作的地方,安装高度为中心点距地面 1.5m 。

机械应急操作装置应设在储瓶间内或防护区疏散出口门外便于操作的地方。

  

l 气体灭火系统的操作与控制,应包括对开口封闭装置、通风机械和防火阀等设备的联动操作与控制。

  

l 防护区灭火控制系统的有关信息,应有远距离传输的接口 

l 气体灭火系统的电源,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消防技术标准的规定;采用气动力源时,应保证系统操作和控制需要的压力和气量。

  

l 灭火系统的手动控制与应急操作应有防止误操作的警示显示与措施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具有清洁、低毒、对设备无污染、电绝缘性好、灭火效能高、灭火速度快等特点;该系统设计参数完整、准确,功能完善、动作可靠、长期贮存不易泄漏。

根据使用要求,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可组成单元独立系统、组合分配系统和无管网装置等多种形式,实施对单区和多区的消防保护。

SZT七氟丙烷灭火系统有自动、电气手动和机械应急手动三种控制方式。

七氟丙烷灭火设备主要适用于:

数据中心、通信中心、计算机房、各种控制中心、档案馆、图书馆、发电站、高低压变配电间、银行、地铁、机场等重要场所的消防保护。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属于全淹没灭火系统,其灭火机理为化学作用和物理作用,可扑救A、B、C类和电气火灾,可用于保护有人场所。

在火灾的类型、规模、喷放时间相同的条件下,灭A类表面火的设计浓度高于1301灭火系统的10%。

用于组合分配方式的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其关键部位的配置应满足相应的系统设计要求。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主要技术参数

1、灭火方式:

全淹没;

2、系统设计压力:

4.2Mpa;

3、喷嘴设计工作压力:

Pmin≥0.7Mpa;

4、单只喷嘴保护半径:

4.5m~7.5m;

5、喷嘴高度:

0.3m~6.5m;

6、喷射时间:

≤10s;

7、灭火时间:

≤10s;

8、最大单区保护面积:

800m2;

9、 药剂充装率:

≤950kg/m3;

10、储瓶间环境温度:

-10~+50℃;

11、启动方式:

自动、手动、机械应急手动;

12、系统启动气源压力:

5.9Mpa±0.5Mpa;

13、储瓶规格:

40L、70L、90L、120L、150L;

14、最大单区保护容积:

3600m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