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72565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30.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苏州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苏州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苏州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苏州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州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doc.docx

《苏州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doc.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州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doc.docx

苏州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doc

苏州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苏州抢抓机遇、应对挑战、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加快推进“三区三城”建设、实现经济全面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这一时期,要求苏州农业全面转变发展方式、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苏州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根据苏州市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的目标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立足苏州农业发展实际,在“十一五”发展的基础上,科学把握发展新形势,增创现代农业发展新优势,谋划开创“十二五”发展新局面,以推动苏州农业全面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繁荣和谐。

第一章现代农业发展基础

一、“十一五”苏州农业发展回顾

“十一五”期间,全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统领,以建设现代农业为目标,按照生态、生产、生活、生物“四生”功能定位,加快落实“四个百万亩”布局规划,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创新体制机制,现代农业呈现出破题式加快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是“四个百万”产业格局加快形成。

全市按照《农业产业布局规划》,着力构建“四个百万亩”产业布局,加快推进优质粮油、特种水产、高效园艺、生态林业和规模畜禽等主导产业发展。

2010年,全市粮食总播种面积232万亩,其中水稻面积128万亩,单产达到604公斤,创出历史新高。

水产养殖面积117万亩(池塘面积62万亩、湖河养殖55万亩),实现渔业产值80亿元。

园艺面积74万亩,其中:

常年菜地面积33万亩(设施蔬菜基地18.4万亩),果茶面积19.5万亩、花木16.7万亩、蚕桑面积4.8万亩。

生态林地面积78万亩(不含山地31万亩、城镇绿化、花果茶、蚕桑)。

出栏生猪118万头、家禽4000万羽、存栏奶牛2.3万头。

全市高效农(渔)业面积总计187万亩,占种养面积55%,设施农业面积35万亩。

二是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农业规模化加快推进,全市累计土地流转面积180万亩,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173.53万亩,占农民承包地面积比重74%。

现代农业园区蓬勃发展,已基本建成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8个、千亩示范区70个,总面积达49.5万亩,“海峡两岸(昆山)农业合作试验区”被命名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常熟市农业科技园被评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太仓、昆山、相城等3个园区被列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质量品牌农业加快发展,无公害以上农产品生产基地面积占到75%以上,“三品”总数1259只,创建市级以上名牌农产品277个。

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主要粮食作物机械化率达到88%以上,其中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达到86%,苏州及张家港、常熟、吴江、太仓先后通过省级“率先基本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考核验收。

农业产业化发展持续加快,全市拥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10家,土地股份合作、社区股份合作、农业专业合作等“三大合作”组织3043家,入社农户超过30万户。

2010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460万元。

三是农村生态环境加快优化。

森林资源总量迅速增长,绿地林地面积达到173.4万亩,陆地森林覆盖率23.7%。

太湖、阳澄湖沿线1公里范围森林覆盖率分别为42.6%、20.1%,率先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

率先启动湿地立法工作,实施湿地生态补偿,恢复环太湖、阳澄湖生态湿地6.5万余亩,建成太湖湿地公园等7个国家级、省级湿地公园。

积极拓展农业外部功能,建成各类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场所150多家,年接待游客数量上千万人次,实现直接收入超过17亿元。

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化肥农药使用强度年均下降5个百分点,生物农药使用上升到41.4%,粮油作物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80%,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畜禽养殖场污染物排放基本达标。

循环农业建设有效开展,推广了“果园养鸡”、“稻田养鸭”、“粮经轮作”、“立体循环生产”等一批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模式,建设了一批池塘循环水清洁养殖工程、氮磷流失生态拦截系统,5个县级市已全部通过省“生态农业市”验收评估。

四是强农惠农政策体系加快构建。

先后制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见》、《关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意见(试行)》以及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

一是强化投入政策。

市级财政连续4年安排3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每年安排4000万农村绿化资金(2010年各级农村绿化投入资金高达40亿元),引进各类民营资本、外资近50亿元。

二是强化补贴政策。

积极落实国家粮食直补、农资增支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出台了市级稻麦良种购种补贴、稻谷收购价外补贴、土地流转补贴等支农支持。

在全国率先建立农村生态补偿机制,对规模水稻田、生态公益林、水源地和重要生态湿地各级财政给予补偿。

三是强化金融政策创新。

农业保险累计承保风险63.5亿元,农业担保累计担保贷款67亿元,建立农村小额贷款公司47家,累计发放贷款已超过110亿元。

同时,全市注重市场运作,苏州和太仓、张家港、吴中等都成立了现代农业投资公司,开展投融资等创新服务。

“十一五”以来的苏州农业,经过五年的努力奋斗,实现了四个方面的积极“转向”,在全市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加强。

农业生产面积从以前的大幅度下降转向基本稳定,粮食产量连年丰产丰收,五大主导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对安全保供和生态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农业产出效益从以前的相对低效转向规模高效,亩均效益超过2000元的田块占到55%以上,对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起到了基础性作用;农业发展方式从以前的相对分散经营转向规模化、合作化,现代农业发展机制和发展模式发生了积极的改变,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转型升级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农业产业形态由以前的注重一产转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对推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十一五”的5年,是苏州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呈现破题式发展的5年,是苏州城乡面貌发生重大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的5年,是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强化、功能作用不断拓展的5年,不仅为苏州“鱼米之乡”新发展增彩添色,而且积累了沿海发达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宝贵经验,为进一步探索和拓展新时期现代农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当前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苏州农业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和矛盾制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农业发展还未有效突破。

发展现代农业还缺乏领军人才,生物农业、创意农业、智能农业才刚刚开始起步。

地方优质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力度不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新技术不多,地方特色农产品的优势发挥还不够。

科技型、创新型市场主体缺乏,目前苏州还没有一家农业类上市公司。

2.农业经营者素质急需大幅提高。

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就业,导致务农劳动力素质呈现结构性下降,大部分年龄偏大、文化较低、观念老化,接受新事物、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不高,农业资源配置效率下降,对农业生产形成制约。

3.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压力增大。

苏州城市化水平较高,人增地减的趋势不可避免,农产品自给率水平不断下降,目前,全市口粮自给水平在三分之一左右,生猪自给水平不足四分之一,叶菜类蔬菜自给水平三分之二左右。

同时,市场业态尚处于初级阶段,信息、物流建设比较滞后,农产品还主要依靠市场自主流通,来源不稳,价格波动大,保供应、稳物价的压力越来越大。

4.农业设施装备水平还不平衡。

农田基础设施比较陈旧,高标准农田仅占38%,标准化池塘改造任务还十分艰巨。

农机装备水平还有待提高,农作物施肥、蔬菜等园艺作物机械化水平较低。

同时,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农业可利用耕地面积逐渐减少,耕地资源保护和农业农村环境压力依然较大。

三、“十二五”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苏州“十一五”已率先全面完成小康社会建设,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城市化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已具备加速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物质条件和社会基础。

“十二五”期间,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环境更加良好,机遇更加凸显。

(一)宏观发展环境的良好保障。

“十二五”期间,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持续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目标要求不会改变,人民对物质文化需求的更高期盼不会改变,更加需要提升农业对稳定社会、繁荣农村、提升人民生活满意度的功能作用。

同时,苏州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离不开农业的现代化,农业农村发展在城乡统筹中的重中之重地位将更加深入人心。

(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性机遇。

建设“三区三城”,特别是加快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苏州区域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是“十二五”发展的总要求总任务,为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融合提供了根本途径,为破解“三农”工作难题指明了新的出路,是新时期统领苏州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性战略。

(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先机。

苏州作为沿海地区,是长三角重要中心城市之一,承接着上海最直接的辐射效应,经济发达,社会和谐,城乡繁荣。

发展现代农业理应抓住时机,以资本和技术抢占先发优势,以特色和品牌赢得农产品市场,以功能拓展挖掘发展潜力。

长三角又是我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区域内需求增长快于农业生产能力增长,基本农产品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农产品市场和流通体系等建设显得至关重要。

(四)农业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

发展现代农业,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更是人民群众的期盼。

当前,农业上传统的发展模式和思维惯性还具有强大的束缚力,现有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粗放增长方式的转变还需要假以时日,固有体制机制的创新还必须付出艰巨的努力。

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转变发展方式是苏州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要求农业必须更加重视产业功能拓展,更加注重繁荣农业农村经济,共同建设城乡居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五)“鱼米之乡”新发展的内在动力。

苏州传统历史底蕴深厚,农耕文化源远流长,“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千年特色品牌独具魅力。

在“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中,既充分展示江南水乡优美的田园风光,又呈现先进和谐的现代文明,赋予了苏州农业新的内在动力。

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产业与文化相融合,把精工细作的农耕文化融入到现代农业发展中,为“鱼米之乡”传统名片注入现代化内涵,必将成为新时期苏州现代农业发展的崭新亮点和亮丽风景。

第二章现代农业发展路径选择

苏州人多地少,据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全市的耕地保有量为345万亩,规划到“十二五”期末为336万亩左右。

如扣除生态林地、山地、水塘等面积,全市实际可利用耕地为260万亩左右。

借鉴资源条件相似的先进国家与地区农业发展的经验模式,结合苏州自身特点,苏州现代农业发展路径选择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和谐的产业体系。

切实转变发展理念、拓展农业功能,加快形成苏州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使农业成为具有苏州特色、地方优势、功能多元、业态新型的现代农业。

立足苏州得天独厚的人才、技术、市场等资源优势,实现农业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从生产型向生态型转变、从单一农产品生产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变、从着眼于一产一业的竞争力向提高农业整体竞争力转变,形成具有生态生产生活多种功能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二)科学的创新体系。

跳出传统农业“靠天、靠经验、靠补贴”的发展理念,靠科技兴农、信息兴农、服务兴农。

着力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改变过去单纯依赖自然要素的粗放式生产方式,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依靠技术、人力、信息等资源开展集约式生产,实现农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组合,使研发、生产、加工、服务等环节的现代农业新群体逐渐形成规模,实现与信息化、服务化和品牌化的成功嫁接。

(三)健全的组织体系。

以高度的组织化带动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经营。

大力培育规范农业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组织在生产组织、技术服务、品牌创建、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作用,从组织、网络、服务功能、法律法规等方面完善提高。

着力完善经营形态、健全管理方式,以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为抓手,通过“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农民承包地入股等经营模式,逐步构建起现代农业的新型经营管理模式。

(四)高效的服务体系。

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支撑现代农业发展。

既要积极构建农业技术推广、安全生产、农民培训、便民利民服务、突发事件处置等公共服务体系,也要大力发展统防统供、农产品营销、农业文化旅游等社会化服务,更要探索建立农业综合信息中心、农业国际国内合作交流中心、农业投融资中心、农产品物流中心等高端农业服务业集聚区,走专业化、系统化服务之路。

(五)完善的制度体系。

在制度创新上凸现优势。

维持农村基本经济制度不变的基础上,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将“狭义的传统农业”转变成“广义的大农业”,坚持行政推动与市场配置有机结合,当前工作与长远目标统筹兼顾,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得益彰,形成一套政策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的制度设计与安排,切实维护和保障农民权益,保持农业农村长期繁荣和谐。

第三章“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目标

一、基本思路

“十二五”期间,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三区三城”总目标总要求,以城乡一体化统揽全局,按照科技农业、职业农民、生态农村布局“三农”任务,进一步强化农业生态、生产、生活、生物“四生”功能定位,坚持合作化、农场化、园区化发展,着力构建以“高效低碳、绿色生态、生物科技、文化休闲”为主要标志的现代生态农业体系,到“十二五”期末,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把苏州建设成为立足江苏、引领全国的现代农业样板区,农业科技研发集聚区,高效农业示范区,农村生态宜居区,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领跑者”。

二、主要特征

通过五年时间的努力,使苏州农业和农村呈现出以下五大特征:

一是生态优美。

城乡规划互相协调,产业布局合理优化,城市更像城市,农村更像农村。

围绕最佳宜居城市建设,进一步增加森林资源、优化空间布局、提高质量效益,基本建成一个山青水秀、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绿色苏州”。

促进生态循环型、土地节约型农业全面发展,农产品质量、农业生产生活环境全面改善。

二是生物集聚。

广泛应用农业生物科技,通过高科技人才和高技术农业项目引进,加快形成高效低碳生态产业链,以高新技术创造出高附加值的农业产业,使苏州逐步成为生物农业的示范窗口和重要集聚区。

三是产业融合。

促进城乡生产要素有效流动,资源配置趋于合理,全面增强优质农产品生产能力,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持续推进农业现代服务业发展,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拓展“十二五”农业发展新空间。

四是营销现代。

大力发展农业专业组织,建立现代农业营销模式,加强农产品物流体系、储备体系建设,提高农业市场化营销水平。

积极培育现代农业市场主体,扶持发展农业上市公司。

五是文化休闲。

坚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将农业纳入文化、休闲、旅游、观光发展大环境,让苏州农业和农村再现“稻海麦浪、碧波鱼跃、水清岸绿、蔬果飘香”的独特风貌,既充分展示江南水乡优美的田园风光,又呈现出先进和谐的现代文明,塑造苏州“鱼米”新天堂。

三、发展目标

按照苏州经济社会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到“十二五”期末,率先建立起一个符合时代特征、具有领先优势、体现苏州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使现代农业成为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标志,把苏州农村建成更具“鱼米之乡”魅力的新农村,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一)高效农业。

提高农业单位面积产出,切实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服务。

到“十二五”期末,全市农业增加值达到200亿元,高效农(渔)业面积占耕地保有量达到65%以上,其中,亩均效益超过5000元的占到种养面积的50%以上。

农民来自农业的纯收入实现翻一番

(二)生态农业。

城乡生态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地产农产品实现从生产到餐桌的全过程安全。

5年内新增林地绿地30万亩以上,“三品”农产品数量平均每年递增10%以上。

到“十二五”期末,陆地森林覆盖率达到27%,“三品”农产品生产面积占耕地面积95%以上。

(三)生产保供。

确保大宗地产农产品一定自给率水平,稳市场保供应。

“十二五”期间,粮食面积平均稳定在220万亩左右,总产量不低于20亿斤,其中永久性保护水稻面积超过一百万亩。

新增蔬菜基地面积5万亩,优化蔬菜品种结构,畅通地产蔬菜的产销渠道。

(四)农业设施装备。

高标准农田水利设施逐步全覆盖,农业装备水平基本现代化。

“十二五”期间,新增高标准农田50万亩,新增高标准鱼池30万亩。

到“十二五”期末,高标准农田占耕地面积达到65%,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5%以上,其中主要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90%以上,全面实现农业全程机械化。

(五)农业产业升级。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农业产业化、高科技农业、外向型农业、职业农民、现代营销、休闲观光农业等各项指标全面提升。

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销售年均增长10%以上,农业招商引资、农产品出口年增长5%左右,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72%,职业农民占务农劳动力的比重达到50%。

指标名称

单位

到2015年目标值

2010年底现状

一、高效农业

1、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亿元

200

120

2、高效农业比重

%

65%

58%

3、设施农业面积

万亩

75

35

4、农民来自农业的纯收入

4500

2200

二、生态农业

5、陆地森林覆盖率

%

27%

23.7%

6、市级以上湿地公园

20

7

7、“三品”生产面积占耕地比重

%

95%

75%

8、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

95%

80%

三、农产品保供

9、粮食总产量

万吨

100

110

10、水稻面积

万亩

120

128

11、水产面积

万亩

110

116

12、常年菜地面积

万亩

38

33

13、地产生猪市场供应率

%

30%

25%

四、农业设施装备

14、高标准农田比重

%

65%

38%

15、高标准鱼池

万亩

38

8

16、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

%

85%

75.6%

五、农业产业升级

17、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占比

%

90%

74%

18、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销售年均增长

万元

1200

780

19、规模以上“三资”项目投资额年均增长

%

5%

-

20、农产品出口额年均增长

%

5%

-

21、农业科技贡献率

%

72%

60%

22、新增高新科技农产品

50

-

22、职业农民占务农劳动力比重

%

50%

2%

23、农产品现代流通业态销售率

%

85%

65%

24、休闲观光农业产出

亿元

30

17

第四章现代农业产业布局

一、现代农业(粮油)

从生产保供、生态价值、文化传承的高度,切实维护苏州粮油业发展。

“十二五”期间,全市粮油产业坚持“高产、优质、生态、品牌”发展思路,坚定不移稳定面积、规模生产、主攻单产、改善品质、提高效益。

全市粮食面积平均稳定在220万亩左右,总产20亿斤,其中永久性保护水稻面积一百万亩以上。

油菜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亩左右

(一)稳定面积。

到2015年末,水稻面积稳定在120万亩以上。

规划各市、区2015年末水稻种植面积分别为:

张家港市27万亩(永久性保护22万亩),常熟市32万亩(永久性保护27万亩),太仓市20万亩(永久性保护16万亩),昆山市13万亩(永久性保护13万亩),吴江市21万亩(永久性保护20万亩),吴中区3.5万亩(永久性保护3万亩),相城区3万亩(永久性保护3万亩),高新区0.5万亩(永久性保护0.5万亩)和工业园区0.06万亩(永久性保护0.06万亩)。

(二)规模生产。

加快土地流转,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粮食专业合作等经济组织,推动规模生产,提高规模效益,力争到2012年基本实现粮食生产经营规模化。

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建成一批规模连片的优质粮油生产基地,重点区域包括张家港常阴沙农场、锦丰、凤凰,常熟新庄、古里、虞山,昆山淀山湖、锦溪、千灯、玉山,太仓浮桥、沙溪、浏河,吴江同里、盛泽、七都,吴中甪直、相城望亭、高新区镇湖等。

稳定沿江高产小麦种植区域。

(三)主攻单产。

实行市(区)、镇、村三级联动,深入开展“万千百”高产增效创建活动,积极创建粮食“高产增效创建示范区”,提高单位面积生产能力,带动面上平衡增产。

着力强化产业技术创新研究,大力推广精确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综合治理等技术,促进高产技术的普及化,实现粮食持续增产增收。

水稻单产力争达到600公斤以上,小麦单产力争突破320公斤,油菜单产保持在150公斤以上。

(四)提高品质。

坚持选育和引进优良品种,大力推广常优系列、常农粳5号、南粳46号等优质高产品种,粮油作物主推品种覆盖率超过90%。

积极示范推广先进种养模式,发展标准化生产,不断提高安全质量水平,着力打造优质无公害稻米品牌,加快粮油产业化发展之路,力争到2015年稻米品牌化率达到80%。

二、现代渔业

进一步加快转变渔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以“特色高效、绿色生态、三业融合”为主要标志的现代渔业产业体系,在品种结构上全面开发地方种质资源,在发展方式上全面推进生态健康、科技高效的养殖模式,在产业形态上全面形成渔业生产、水产品加工和休闲服务业“三业”融合协调发展。

力争到“十二五”期末,渔业养殖面积稳定在110万亩左右(其中池塘55万亩),水产品总量27万吨;渔业总产值达到250亿元,年均增长15%;渔民劳均纯收入翻一番,达到5万元以上。

坚持推进渔业生产“一带、一区、一圈”的产业布局。

(一)沿江特色产业带。

以沿江三市(常熟、张家港、太仓)为重点,大力发展以“长江三鲜”等为主要特色的长江水生动物育种和驯养,配套发展水产品加工、流通市场、餐饮休闲等二、三产业。

张家港市依托中国科学院等科技部门,重点发展长江特色的优质名贵鱼类繁育,主攻长江大规格河蟹养殖;太仓市重点建立浏河海产品交易中心,打造华东地区最大的冷藏加工和市场交易。

进一步利用和挖掘长江、海洋资源,开展远洋捕捞,发展海产品加工;常熟市重点在水产种质资源开发上实现突破,建设种苗基地,大力发展渔业种业。

(二)沿湖蟹文化及资源开发保护区。

一是围绕阳澄湖和太湖大闸蟹,进一步做强蟹产业,形成3万吨左右产业规模。

二是进一步整合品牌,重点提升阳澄湖原产地保护、吴中区“太湖”牌、工业园区“唯唯亭亭”牌、相城区“阳澄湖”牌等品牌影响力,做优蟹文化,形成我市特有的渔业产业文化。

三是进一步保护开发太湖、阳澄湖“两湖”渔业资源,设立渔业资源保护区,加大放流增值力度,带动餐饮休闲等服务业发展,做大做优渔业三产。

(三)沿城生态休闲渔业产业圈。

以苏州城区的金鸡湖、独墅湖、澄湖、石湖等千亩以上大型湖泊为中心,以开发景观湖泊、生态湿地为契机,大力打造生态休闲渔业圈。

坚持以渔养水,洁净水域环境,开发健康生态渔业和水产品,加快形成生态养殖、市场流通、餐饮休闲产业链,拉动城乡旅游资源,建成昆山巴城、常熟沙家浜、吴中区太湖等一大批生态旅游渔业区,助推延伸渔业产业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三、现代园艺业

(一)蔬菜基地

按照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要求,“十二五”期间,在建设保护好33万亩常年菜地的基础上,再新增蔬菜基地面积5万亩以上,确保全市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150万亩次以上,蔬菜总量280万吨以上。

抓紧制定相城区、吴中区、高新区和吴江北部蔬菜标准园建设规划,增加近郊蔬菜种植面积,提高苏州城区蔬菜直供能力。

进一步加大沿江、沿湖蔬菜产业带建设,重点扶持常熟、太仓、张家港等蔬菜种植大市,改善设施,调整结构,建设标准蔬菜园区,提高生产供应能力。

加大叶菜类、时令类蔬菜生产供应力度,大力发展特色蔬菜,开发莲藕、茭白、芡实、菱、水芹、莼菜以及食用菌等特色品种,保障蔬菜均衡供应,满足不同消费需求。

大力发展各类设施蔬菜建设,重点扶持常熟董浜、梅李,太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