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作文之竹林七贤作文素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70709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8.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竹作文之竹林七贤作文素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竹作文之竹林七贤作文素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竹作文之竹林七贤作文素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竹作文之竹林七贤作文素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竹作文之竹林七贤作文素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竹作文之竹林七贤作文素材.docx

《竹作文之竹林七贤作文素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竹作文之竹林七贤作文素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竹作文之竹林七贤作文素材.docx

竹作文之竹林七贤作文素材

竹林七贤作文素材

【篇一:

作文历史人物素材“竹林七贤”之阮籍】

魏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典型的乱世,动荡不安构成了这个时代的主旋律,整个社会时常笼罩在恐怖肃杀的气氛之下。

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下,社会各阶层、各集团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而作为社会文化界精英和思想界领袖的知识分子,他们受到的冲击尤为强烈。

生活在这个时期的世族文人,先是经历了东汉末年的两次党锢之祸,接着是曹魏政权与司马氏集团的权利之争,西晋的短暂统一之后又爆发了“八王之乱”,许多文人被莫名其妙地卷入了血腥的政治斗争中而遭到杀戮。

在接连遭受了几次惨烈的打击之后,知识分子深刻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常和世情的险恶,于是他们在自己的生存困境中开始了新的探索和追求。

儒家积极入世、建功立业的进取精神在他们身上悄然隐退,代之而起的是一种对自我人生的强烈关照和个体生命的极度张扬,并由此形成了为无数文人墨客所津津乐道的魏晋风度。

但也正如古往今来众多学者所指出的:

魏晋风度不过是表面看起来潇洒风流,骨子里却潜藏着巨大的痛苦、抑郁和悲哀。

治国平天下本是知识分子的天职,但时局的动乱、世情的险恶已容不得他们随意插手政治,甚至他们为求得保身不得不对此退避三舍。

于是,这些在现实政治中战战兢兢、无法立足的文人士子们,暂时放弃了他们济世救民、匡扶天下的豪情壮志,而把生活的中心转移到了对自我人生的追求和关照上。

率真质朴、闲适清高、简约旷达、宁静淡泊等品性成为

了时人品评关注的焦点.饮酒、清谈、吃药成为时髦。

高考作文历史人物素材“竹林七贤”之阮籍

阮籍:

你看你看阮籍的眼

曹魏和西晋,都在洛阳建都。

魏晋时期,涌现出了历史上有名的“竹林七贤”,他们是阮籍、刘伶、嵇康、山涛、向秀、阮咸、王戎。

“竹林七贤”名扬天下,却基本上隐而不仕,常常作出一些违背封建礼教的事。

譬如嵇康,就曾在京城洛阳的大街上赤膊打铁,弄出叮叮当当的响声,表明他沉默的存在。

-这是个在今天看来非常另类的群体,他们个个经历奇特,人人耐人寻味。

首篇先说阮籍,他的个性非常鲜明——阮籍的故事,很出奇。

譬如他不经常用嘴说话,而是用眼睛“说话”。

他“说话”的时候,对待讨厌的人,用白眼;对待喜欢的人,用青眼。

又譬如他到东平做官,离开洛阳的时候,只骑了一头小毛驴,两手空空,连一张工作方案的草稿都没有,但到那里没几天,他就大刀阔斧地搞改革,很快出了政绩。

他搞的改革,拿现在的话说就是“拆墙办公”,他做得可真绝!

阮籍的“现场办公”与“拆墙办公”

话说当年曹操的身边,有一个深受信用的书记官,名叫阮王禹。

这阮王禹是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他的儿子就是阮籍。

曹操去世的时候,阮籍正好10岁。

当时正值乱世,到处可见鲜血和头颅,阮籍就有了避世的思想,对当官不感兴趣。

但他不断成长,不断进步,从学问到人品都非常出众,这就引起了官场的注意,朝廷非让他当官不可。

阮籍当官,完全是抱着一种游戏的心态,他的举动让人深感意外和新鲜。

第一个把他往政坛上引的人,是曹爽。

阮籍推辞道:

我身体不好,还是隐居乡间为好。

一年后,曹爽倒台,他重用的几个文人跟着倒霉,而阮籍没受到牵连,逃过一劫。

司马昭斗败曹爽后,把持朝政,他想与名士阮籍联姻,让阮籍的女儿做儿媳,就托媒人来敲阮籍的门。

但每次来,媒人都看到阮籍喝得酩酊大醉,一直醉了60天,联姻的事儿也就搁浅了。

一次,阮籍无意中说:

我曾去过山东的东平,那里的风土人情很好!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司马昭就让阮籍去东平做官。

阮籍想:

反正东平那地方好玩,去就去,骑着驴就去了。

到了东平之后,他发现官衙办公是一人一屋,官员们商量公务时,还得到对方的办公室寒暄半天,很不方便,也影响办公效率。

他立即“现场办公”,下令把墙壁都拆掉。

框架结构的房屋,有“墙倒屋不塌”的特点,这样一拆,房屋之间一下子就通透了,敞亮得很,既便于大家沟通,又便于相互监督,

官员们不得不认真工作,效率也提高了。

这是了不起的改革,采用这种高度透明的办公方式,哪个官员想接受别人的贿赂,已经不太可能了。

最令人叫绝的是,阮籍办完这件事后,觉得好玩的已经玩过了,不屑于邀功请赏,总结经验向全国推广,就骑着驴回洛阳了。

前后算起来,他这次当官,仅仅10天时间。

潇洒,真潇洒!

唐代大诗人李白提起阮籍当官的举动,钦佩至极,写了一首诗:

“阮籍为太守,乘驴上东平。

判竹十余日,一朝化清风。

”李白是何等潇洒之人,竟还佩服阮籍的潇洒,可见阮籍是真潇洒了。

有了前面的政绩,朝廷又要阮籍做官,允许他在一定范围内任选一职。

阮籍歪头一想,说:

我就担任北军的步兵校尉吧。

行!

就让你当个步兵校尉。

于是,阮籍就有了“阮步兵”的称谓了。

大家都以为他还会像上次那样有所作为,再创辉煌,谁料,阮籍来到这个地方后,终日饮酒,不理政事。

原来,他是冲着酒来的!

他打听到这个兵营里有一个厨师特别会酿酒,库里还保存着300斛酒!

哈哈!

有酒喝,他就来了!

除了喝酒,阮籍一件公务也没管过。

历史上,像他这样因酒而做官的人,实在太少了,实在太出奇了。

阮籍对封建礼教不屑一顾

阮籍醉酒后,爱躺在一个美女脚边呼呼大睡,他的这种举动,曾引起许多人的非议。

按当时的礼教,男女之间防范很严,叔嫂之间不可以说话;男子对于邻里女子,也不能直视。

于是,所谓的君子都标榜自己不近女色。

而阮籍我行我素,从来不把这些规矩当回事。

一次,嫂子回娘家,阮籍大大方方地和她说话,与她告别,完全不理会叔嫂之间不能对话的规矩。

阮籍别嫂。

阮籍嫂尝还家,籍见与别。

或讥之,籍曰:

“礼岂为我辈设也?

?

眠邻妇侧。

阮公邻家妇有美色,当垆酤酒。

阮与王安

丰常从妇饮酒。

阮醉,便眠其妇侧。

夫始殊疑之,伺察,终无他意。

小媳妇,长得漂亮,阮籍就经常过去喝酒,喝醉了,就在人家的脚边睡着了,根本不避嫌。

这样看来,阮籍完全是性情中人,干什么都自自然然的,不做作。

他听说有个女孩出身于军人家庭,极有才华,又非常美丽,可是没出嫁就死了。

阮籍与这家人根本不认识,更没见过这个女孩,但他听到这个消息后,急急忙忙赶去吊唁,在灵堂上大哭一场,对女孩的夭折,悲伤同情;对生命的脆

【篇二:

高考写作素材之“竹林七贤”2】

高考写作素材之竹林七贤2

高考写作素材之竹林七贤2

四.王戎:

卧在算盘上的隐士

智慧是个宝,早慧更是稀世之宝。

王戎是历史上有名的神童,出人意料的是,这个神童长大后却变成了典型的吝啬鬼,变成了算盘精。

他的算盘在官场上拨得噼里啪啦响,在算计别人的时候,也被别人算计。

但算来算去,王戎居然没从算盘上跌落下来,他成了官场上的不倒翁,成了一个卧在算盘上的隐士……

两眼如电的神童

在竹林七贤中,王戎年龄最小。

他生于魏明帝青龙二年(公元234年),比山涛小近30岁,比阮籍小20多岁,比嵇康小10多岁。

王戎的父亲王浑,在洛阳任尚书郎。

王戎15岁那年,在父亲的办公室里见到了阮籍。

阮籍与王浑相处得不错,但彼此没有多少共同语言,阮籍每次去找王浑,总是说不上几句话就走了。

自从见到王戎后,阮籍就打开了话匣子,两人谈得非常投机。

阮籍感慨地对王浑说:

和你聊天不如和你儿子聊天有趣。

如此聊来聊去,王戎就加入到竹林七贤这个小团体之中了。

在洛阳大河文化研究院副院长郑贞富看来,如果说王戎有趣,倒不如说他有智,而且他的智慧在很小的时候就显露出来,还被人称为神童。

王戎7岁时,有一天,他和一群小朋友在大路边玩耍。

一群人玩了一会儿后,都感到非常口渴,这时大家才发现路边有一棵枝繁叶茂的李子树,树上的李子个大皮红,看着就让人流口水。

小伙伴们争着上树摘李子,王戎却一动不动。

别人问他为何不摘,他说:

这么大的李子,在大路边却没有人摘,明摆着这些李子很苦嘛!

大家一尝,果然不出王戎所料。

王戎不仅聪明过人,而且还是个小帅哥。

更令人惊奇的是,他的一双眼睛竟然可以直视耀眼的太阳,难怪一个名叫裴楷的人见到王戎后说:

这小子两眼闪闪发亮,好像有电!

两眼如电的王戎,小时候还很有胆量。

在他六七岁时,魏明帝曹把去掉爪牙的老虎放在广场上,让众人观看。

王戎也去看稀奇。

忽然,笼中的老虎猛地大吼一声,震得大地似乎也抖动起来,围观的人吓得四散而逃,王戎却一动不动,神态自若,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

魏明帝曹在阁楼上看到这一幕后,也为这个小娃娃的胆量所折服。

也许正是这种与生俱来的非凡胆量,使王戎在讨伐吴国的战争中表现突出,他遣兵布阵、攻城略地,后因其功绩卓著被封为安丰侯,在他的人生留下了光彩的一页。

生不逢时的吝啬鬼

出人意料的是,这个神童长大后却变成了一个典型的吝啬鬼。

《世说新语》点评魏晋时期的吝啬鬼的文章共9篇,王戎就占4篇,真让人对这个昔日神童的变化大跌眼镜。

王戎的女儿出嫁后,可能因婚事操办得阔绰了点儿,女婿手头比较紧张,就向老丈人借了几万枚铜钱,结果每次女儿回娘家,王戎总是阴沉着脸。

女儿当然知道父亲是怎么想的,就和丈夫想方设法赶紧把钱还了。

这样,王戎再见女儿时才又阴雨晴。

还有一次,王戎的侄儿要结婚,当叔叔的当然得出点血,表示表示。

王戎咬咬牙狠狠心,给侄儿送了一件不值钱的单衣当贺礼。

过了一段时间,王戎越想越心疼,就伸手向侄儿讨债,直到把那件单衣要回来了,王戎才舒了一口气。

王戎有一个独生子,名叫王万,小小年纪就胖得出奇。

有人好心地对王戎说,你这个宝贝儿子得的是肥胖症,要赶快给他看病,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王戎听说要花钱,就如同割肉一般难受。

不过,他自己倒是想出了一个绝招,不再让儿子吃好东西了,只让儿子吃糠,结果儿子越吃越胖,19岁时便一命呜呼,从此再也不用浪费王戎家的粮食了。

对儿子如此,

王戎对自己也不大方,从来不舍得多花一分钱,不舍得多吃一粒米。

由于他长期营养不良,结果面容憔悴、未老先衰,早早就拄上了拐杖。

钱不是省出来的,是挣出来的,这个道理王戎也懂,所以他想方设法地挣钱。

在当时,经商是被人瞧不起的事,甚至还对商人有专门规定:

商人必须戴头巾,头巾上要写明自己的姓名和所卖商品的名称;商人还要一只脚穿白鞋,一只脚穿黑鞋。

爱钱如命的王戎要钱不要脸面。

他家种有一棵李子树,品种很好,吃起来非常甜,他就让家人拿到市上去卖钱。

令人拍案称奇的是,王戎为了不让别人得到他家的优良品种,出售前总是将李子的核通通钻破这就是有名的王戎钻李典故的来历。

王戎官至尚书令,拥有大量田产,富甲一方。

但是,王戎仍不满足,每天晚上还和老婆一起用自制的牙筹(一种计算工具)在灯下算来算去,挖空心思地盘算着如何才能挣到更多的钱。

看着钱财一天天多起来,王戎的老婆越算越高兴,忍不住对心爱的老公叫起卿来。

卿是长辈对晚辈的亲昵称呼,就像现在父亲称儿子小子一样,王戎觉得老婆这样叫有失自己的身份,当然很不高兴。

有一次,老婆又卿长卿短地叫起来,王戎就一本正经地说:

女人称自己的丈夫为‘卿’,不合乎礼节,是对我不尊重,以后不要这样叫了!

王戎话音刚落,老婆马上就数落开了:

我亲卿爱卿,所以才称卿为卿。

我不对卿称卿,谁该对卿称卿!

王戎无可奈何,从此就听任妻子叫卿了。

这件事流传开以后,人们就把卿卿我我当成了男女恩爱的象征。

现在看来,王戎实在生不逢时,能看出道旁树上的李子苦,说明他眼光独到,善于思考;钻李而卖,说明他有产权意识;灯下算账,说明他不辞劳苦,这些都是经商之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如果王戎生活在现代社会,那他可能就不会被认为是吝啬鬼,而是一个在资本市场上叱咤风云的理财高手了。

曾是不爱财的俗物

王戎何时变得吝啬起来,至今无从考证,但他曾经很慷慨。

王戎的父亲王浑是个大官,死在凉州后,他的老战友、老部下非常难过,纷纷解囊相助,捐赠的钱财达数百万。

但当时王戎却一分钱也不要。

这件事使他声名鹊起,人人都知道王戎不爱钱财。

不知道当时王戎是不是在作秀,但由此可以看出王戎的志向。

魏晋时期,名声关天,没有好的名声,想在仕途上取得大的发展绝非易事。

王戎为何要加入竹林七贤,和一帮大他一二十岁的老同志混在一起,恐怕不单单是为了讨碗酒喝吧?

他看重的是他和谁一起喝酒,因为阮籍、嵇康等人当时已经名扬天下了。

阮籍、嵇康等人也不是笨蛋,和王戎在竹林中喝酒的次数多了,大概看出了王戎的心思,就称他为俗物。

每次聚会王戎总是姗姗来迟,他一出场,阮籍就说:

你这个俗物又来扫我们的兴!

王戎也不恼,反而笑着说:

像你们这样的人,还有谁可以扫你们的兴呢?

从这两句对白可以看出,王戎在竹林七贤中有点另类,其实这也不值得大惊小怪。

王戎祖籍山东,王氏一族在当地是有名望的大家族,王戎的祖父在曹魏时期就被封为贞陵亭侯。

王戎的族辈中出了王衍、王澄、王导、王敦等人物,人称八王,掌控着西晋、东晋的政坛。

八王与同为山西名族的裴氏八裴并称,两家还结上了亲家,王戎的女儿就嫁到了裴家。

生活在这样一个官宦世家的王戎,当然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而不是一直混迹于竹林中喝得烂醉如泥。

小时候,王戎和裴楷一起拜访钟会,和钟会打了个照面就走了。

有人就问钟会:

这两个小娃娃怎么样?

钟会说:

裴楷清通,王戎简要,20年后,这两个贤人应该成为吏部尚书。

这话不会不传到王戎的耳朵里,恐怕从小他就立下了要当吏部尚书的志愿。

结果也真如钟会所说,他和裴楷一起成为西晋政坛上的重量级人物。

宦海沉浮的不倒翁

父亲死后,王戎承袭了父亲的爵位,并当上了相国掾(宰相的属官)。

此后,王戎历任

【篇三:

2011年高考作文素材之竹林七贤

(二)嵇康】

2011年高考作文素材之竹林七贤

(二)嵇康

二嵇康:

拄着一根傲骨上路

今年6月,高温一直笼罩在洛阳盆地。

麦收过后,偃师市首阳山镇石桥村南面的一块地里种上了玉米。

这里曾经是刑场,曾经是魏都洛阳的东市,1700多年前,嵇康在这里赴死。

当我站在这里举目四望,怎么也想象不出当年的刑场是何等模样,那个供嵇康从容弹琴的平台又在哪里呢?

只有骄阳下的玉米苗,由于无风显得很安静;只有嵇康的故事,由于惨烈而余波难平,久久地在我心头回荡?

?

嵇康,你莫怨洛阳

现在的洛阳人,在向外地人介绍洛阳的时候,他们面带笑容,会说这个城市曾是十三朝古都,很乐意说起她的过去。

然而,我知道,嵇康,你最不愿提起你所生活的魏晋时代,也最不愿提起当时作为都城的洛阳。

那个时代的寒冷,使人们不敢轻易说话,因为刚刚说出的话,很可能会被冻在半路,成为告密者随时捕捉的把柄。

而就在那个时代,你出现了,你来到了洛阳。

你什么也没带,一身傲骨,是你唯一的行囊。

你来到都城,不是为了做官,而是弄来一把大锤,叮叮当当地打起铁来。

可当时你已经名满天下了,有着高贵的节操,写就一流的文章,而且身材伟岸、相貌俊美,人们说你是“龙章凤姿,天质自然”。

你的好朋友山涛这样形容你:

“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巍峨若玉山之将崩。

”叔夜,是你的字;“独立”,是你的人格。

那真是洛阳一景:

你打铁时,为你打下手的,是“竹林七贤”之一的向秀,他安静地坐在一旁为你拉着风箱。

炉中的火尽情地燃烧着,你赤裸着上身,肌肉一块儿一块儿地紧绷着,怕是比当今的影星施瓦辛格还酷。

你就那样站着,站在一片惊讶的赞叹声里。

到了景元一年(公元261年),曹魏政权又一次遭到重创,妄图篡权的司马昭,竟然杀了曹髦。

为避弑君罪名,取得舆论支持,司马昭欲拉拢你来装点门面,于是指派山涛动员你从政。

你与山涛,是多年的好朋友。

他知道你不愿为司马氏装点门面,只好说自己身体不好,想退居二线。

他知道,只有你才有资格来接替他的官职——吏部侍郎。

这是个很大的官职,要是别人,早就趴下给山涛磕头作揖了。

但你一听,觉得山涛此举多余。

你说:

“我不愿做官,你非要推荐,这不是强人所难吗?

”你愤怒了,觉得受了侮辱,挥笔写下了《与山巨源绝交书》,宣布与山涛断交,不再做朋友,同时也拒绝接受这个官职。

你在绝交书中说:

如果我做官,就等于手拿屠刀,会沾上膻腥的血迹,实在龌龊得很。

你的话,山涛尚能理解,但却深深地刺痛了司马昭。

你还说“非汤武而薄周孔”,本来这是你蔑视封建礼教的宣言,并无特指。

但司马昭心虚,因为他擅立皇帝,并以周公摄政自居,还想通过“汤武革命”改朝换代,所以他认为你的话隐含攻击,从此对你恨之入骨。

且说你之为人,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若发现谁是小人,就会马上与之决裂,绝不含糊。

你的决裂方式,就是大大方方地写一封绝交书,把态度摊在桌面上,从来不搞小动作。

但正是这种光明正大的举动,使你屡遭别人暗算,结果断送了性命。

这件事的起因,与你完全不相干,但你还是被牵扯进来了。

那是景元三年(公元263年),你的朋友吕安突然遇到了闹心事:

他的哥哥吕巽,人面兽心,见弟媳貌美,生了邪念,把弟媳灌醉后奸污了。

吕安之妻羞愧难当,自缢身亡。

吕安回到家里,从仆人那里得知真相,虽恨其兄混账,但碍于手足情面,只好隐忍不发,只将此事哭诉于你。

谁知吕巽做贼心虚,怕这个把柄捏在你们手里对他不利,于是恶人先告状,向司马昭诬告吕安,说吕安对母亲不孝。

司马昭一贯标榜“以孝治天下”,而吕巽又是他跟前的红人,于是他下令将吕安抓起来。

吕安不服,揭发了吕巽的丑行,并说有人可以出来作证。

事情到了这一步,你还可以脱身,不出面就行了。

但为维护正义,你答应吕安随时可以站出来作证。

但司马昭不听吕安的辩解,将其判刑并流放。

你好气愤,认清吕巽是十足的小人!

于是,你又写下了《与吕巽绝交书》,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这无疑给了朋友吕安巨大的支持。

可是,你写给吕安的书信,屡被截获。

司马昭居心叵测,从中寻找你对社会的不满言辞,加以整理,胡乱定了个罪名,就下令把你逮捕了。

与此同时,吕安也罪加一等,由流放改为囚禁了。

你被下了大狱,本来已够倒霉的了,可钟会却又跑来落井下石。

他劝司马昭尽快把你判处死刑,理由是你乃是一条卧龙,不能让你腾飞。

于是司马昭决定杀你——唉,钟会这个人,他为啥非要置你于死地呢?

钟会在你的生命历程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不过这个角色,真是又卑鄙又猥琐又狠毒。

公正地说,钟会也很有才学,还领过兵,打过仗。

这小子是魏太傅、著名书法家钟繇的儿子,也算是一个有名的人物。

但他的才学,和你一比,就差得太远了。

已经当了大官的钟会,平时倒是很尊重你,并很想与你交朋友。

头一回,他去拜访你,你正在打铁,看到他威武的车队过来了,你没有停下手里的活儿。

钟会在一旁等待多时,神情十分尴尬。

他要走了,你才说:

“听到啥来的?

看到啥走的?

”钟会很狼狈,但也很强硬地说:

“听到了所听到的而来!

见到了所见到的而走!

这一次,他在街头百姓和自己的部下面前丢了面子,从此开始恨你。

但谁叫你的名气大、水平高呢?

别人出了书,都想让你指点指点,写个序、跋什么的。

后来,钟会写了一本书,也想让你欣赏欣赏,评价一下,但他知道你太直率了,要是当着他的面说起文章的毛病来,自己岂不难堪?

他既胆怯,又想炫耀,就将他写的书抛进你家院内,赶紧离开了。

钟会的这种阴暗心理,你当然不知道。

但他却窝了一肚子火,心胸狭隘的他,更加恨你了。

如今见你出事了,他就想借刀杀人,趁机向司马昭建议,要把你干掉。

余秋雨曾说:

苏东坡太出众了,他周围的人就显得平庸了;苏东坡太明亮了,他周围的人就显得暗淡了。

其实苏东坡是步了你的后尘,被无端的陷害和算计包围了,始终没办法突围。

鲁迅很喜欢你,曾经多次校注你的文集。

许寿裳说:

“鲁迅对于汉魏文章,素所爱诵,尤其称许孔融和嵇康的文章。

”想必鲁迅一向喜欢“硬骨头”。

但话又说回来,你也并非硬得像顽石,你的身上,有种不露声色的浪漫,铿锵有力。

这种感觉,是在听《广陵散》时捕捉到的,这首曲子令你的风姿展露无遗。

此前,我知道天下有这么一曲《广陵散》,因你临刑前的弹奏而成绝响,打算此生只听一遍,成为“绝听”。

在一位朋友那里,我平生第一次听到了《广陵散》。

由于心绪不宁,听来觉得很平淡。

朋友说:

难道你没听到曲子里蕴含的力量和激情吗?

我实话实说:

没有。

于是对《广陵散》有点失望,对嵇康有点失望,决定不再听了。

但《广陵散》始终萦绕我心,忍不住想听。

一个冰冷的冬日,我独自倾听这首曲子,也许是当时的音响太棒了,也许是《广陵散》本来就很美,我的心好似被针划了一下,感觉一下子就有了:

一种从未有过的拘谨,先由曲子的前端,轻轻划过两个滑音,犹如云中白鹤,忽然振翅。

这样一来,引子便有了,间歇便有了,然后是白鹤入云,倏忽不见了,而闪电、雷鸣却突然来了,接着是大雨倾盆,情绪愤怒起来,思绪驰骋开来,什么也挡不住了!

拘谨呀,约束呀,统统滚蛋吧!

我要自由!

无拘无束的嵇康,再现了。

接着,曲子的节奏又舒缓了,静下来了,直至净化为一湖碧水,净化为一种心态。

其实,我知道《广陵散》并非你所作,此曲取材于聂政刺韩王的故事:

聂政的父亲以打铁为生,为韩王铸剑,因误了工期,被韩王杀了。

聂政决心为父报仇。

他得知韩王喜好音乐,就苦练琴艺,十年终成。

聂政事先把匕首藏入琴腹,韩王听他弹琴时,他突然抽出匕首,刺杀了韩王,自己也被杀死了。

壮士赴死,义无反顾,豪侠之气,蕴含在《广陵散》的每个音符里。

也许此曲很符合你的性格,所以曲子虽非你谱写,但你弹奏起来却是得心应手。

你经历坎坷,早年丧父,家境贫困,但励志勤学。

文学、玄学、音乐无所不通。

你娶了曹操的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也曾任中散大夫,于是后人就称你为“嵇中散”了。

“嵇中散”和《广陵散》,两个“散”字,都与你有关,冥冥之中,预示着什么?

莫非你的鲜血,就要应在这个“散”字上?

刑场上萧瑟冰冷,尽管是秋天,那冰冷还是从屠刀下隐隐散开。

三千太学生也散开了,他们勇敢地迎着刀枪,大声呼喊:

嵇康无罪,刀下留人!

人们的心被揪得紧紧的,而你的神情却很从容。

你几乎是幽默地说:

既然离行刑还有一段时间,何不利用一下?

哥哥,取我的琴来!

悠扬的琴声,在刑场上缓缓响起,真正的千古绝响诞生了。

你一下一下地拨动琴弦,完全是用灵魂搏击灵魂,用尊严拨动尊严。

死亡,便被这沉静凄婉的琴音击碎,散落于无尽的深渊,变成了人们惊愕的钦佩和凝视。

这种受压迫者反抗暴君的斗争精神,经过你的升华,铿锵有声,成为永不散去的《广陵散》了。

但也有人会向暴君屈服,你的朋友王戎就是如此。

二.阮籍:

你看你看阮籍的眼

曹魏和西晋,都在洛阳建都。

晋时期,涌现出了历史上有名的“竹林七贤”,他们是阮籍、刘伶、嵇康、山涛、向秀、阮咸、王戎。

“竹林七贤”名扬天下,却基本

上隐而不仕,常常作出一些违背封建礼教的事。

譬如嵇康,就曾在京城洛阳的大街上赤膊打铁,弄出叮叮当当的响声,表明他沉默的存在。

-

这是个在今天看来非常另类的

群体,他们个个经历奇特,人人耐人寻味。

首篇先说阮籍,他的个性非常鲜明——

阮籍3岁丧父,家境清苦,勤学

而成才。

阮籍在政治上本有济世之志,曾登广武城,观楚、汉古战场,慨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阮籍的故事,很出奇。

譬如他不

经常用嘴说话,而是用眼睛“说话”。

他“说话”的时候,对待讨厌的人,

用白眼;对待喜欢的人,用青眼。

你说怪不怪?

又譬如他到东平做官,离开洛阳

的时候,只骑了一头小毛驴,两手空空,连一张工作方案的草稿都没有,但到那里没几天,他就大刀阔斧地搞改革,很快出了政绩。

他搞的改革,拿现在的话说就是“拆墙办公”,他做得可真绝!

阮籍的“现场办公”与“拆墙办

公”

话说当年曹操的身边,有一个深

受信用的书记官,名叫阮王禹。

这阮王禹是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他的儿子就是阮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