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件《埃及金字塔》.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868816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春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件《埃及金字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长春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件《埃及金字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长春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件《埃及金字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长春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件《埃及金字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长春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件《埃及金字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长春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件《埃及金字塔》.docx

《长春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件《埃及金字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春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件《埃及金字塔》.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长春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件《埃及金字塔》.docx

长春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件《埃及金字塔》

长春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埃及金字塔》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受按空间顺序描写的方法。

2感受古代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金字塔宏伟、精巧的特点以及按空间顺序描写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或挂图。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趣

1同学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

勤劳勇敢的四大文明古国的人民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伟大文明。

说到中国,人们必然会想到举世闻名的建筑——万里长城。

说到埃及,人们又必然会想到同样举世闻名的建筑——金字塔。

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从古至今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它的探索。

然而,金字塔至今仍是谜团重重。

今天就让我们做一回小小研究员,走进金字塔,了解金字塔,好吗?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质疑:

你最想了解金字塔的什么呢?

简单板书:

金字塔建在哪里?

金字塔是什么样子的?

怎样建造的?

有哪些神秘的传说?

……

4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疏通词句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

要求:

(1)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读通句子,难读的多读几遍。

(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4)画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2检查自学效果:

(1)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生字词,并朗读。

(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共同讨论交流解决。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理清参观的先后顺序,想一想各段说了什么?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有你想了解的关于金字塔的内容吗?

四、激发兴趣、鼓励质疑(讲读课文)

(一)学习第1段。

1轻声朗读课文第1段,共享你阅读中的收获。

指名汇报阅读中的收获:

地理位置——尼罗河沿岸;数量——许多;大小——大大小小;历史悠久——四五千年的历史。

2引读课文第1段。

(二)学习第2段。

默读课文第2段,指名说:

这段主要写了金字塔在世界文明的地位——世界古代建筑的一个奇迹。

课件展示图片。

引读、齐读。

(三)学习第3段。

快速浏览第3段,指名告诉大家这段主要写了什么。

(四)学习第4段。

(1)指名朗读,想:

作者运用的是什么记叙顺序?

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2)指名说方法。

(记叙顺序:

由远到近;描写方法:

比较法、列数字法、举例法。

(3)默读这一段,边读边勾画用上述说明方法的句子,想一想:

有什么好处?

同桌交流,再指名全班交流。

适时引导学生了解:

“胡夫”金字塔外观和结构上的特点。

小结说明方法:

作者运用比较、列数字、举例等方法拉近了我们与遥远的金字塔的距离,对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有了更深的了解。

因此,写作中的说明方法的运用是为表现建筑特点服务的。

引读、同桌对读、一问一答等喜欢的方式反复读第4段。

读到这里,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

(在遥远的古代,这样庞大的建筑物究竟是怎样建成的?

(五)学习第5段。

是呀,作者也有这样的疑问,齐读第5段。

本段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在上下文中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

)作者成功地激起了我们的好奇心。

走,我们也随他去了解了解,看看金字塔到底是怎样建成的。

(六)学习第6段。

1默读课文第6段,思考:

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2指名说说建造金字塔的两种不同说法。

3这两种说法是怎么来的?

(是考古学家们提出的两种不同的猜测)为什么会有这两种猜测呢?

(七)学习第7段。

齐读第7段,谈谈你读后的感受。

指名谈感受(相机板书:

血汗智慧创造奇迹)

小结:

建造金字塔是一项非常浩繁的工程,花费的心血和汗水是无法计算的,仅从古埃及人民运石头、垒石块这两件事,就足以表现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五、课外延伸,深化探究

1关注金字塔的研究,感兴趣的同学,查找积累资料,下次我们再举行“金字塔新闻发布会”。

2关注世界七大奇迹,查找资料,在课后完成一张手抄报,题目自定。

附:

板书设计

埃及金字塔

宏大血汗

精巧智慧创造奇迹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词。

3、引导学生深入语言文字,体会金字塔工程雄伟、精巧的特点。

4、了解课文列数据、做比较等说明方法,并体会这些方法的作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深入语言文字,体会金字塔工程雄伟、精巧的特点。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各种埃及金字塔的图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趣

1、同学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

板书:

古埃及、印度、巴比伦、中国

勤劳勇敢的四大文明古国人民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伟大文明。

说到中国,人们必然会想到举世闻名的建筑“万里长城”。

说到埃及,人们又必然会想到同样举世闻名的建筑“金字塔”。

2、说说你了解的金字塔。

3、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非洲沙漠,一起到神秘古老的埃及去看一看金字塔。

二、初读课文、疏通词句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

(1)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读通句子,难读的多读几遍;

(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4)划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2、检查自学效果。

(1)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生字词,朗读。

(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共同讨论交流解决。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想一想各自然段说了什么?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介绍了有关金字塔的哪些内容?

3、给课文分段。

四、激发兴趣、鼓励质疑

1、欣赏埃及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金字塔。

2、师:

古老神秘的埃及大地,扑朔迷离的金字塔建筑,同学们读了课文有什么疑问?

或者还想了解什么?

学生自由质疑,教师引导整理质疑问题。

五、作业:

读熟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巧妙导入。

1、(出示金字塔图片)你会用文中哪些词来形容它?

2、读好这些词。

“傲对碧空”是什么意思?

过渡:

是啊,埃及金字塔凭什么“傲对碧空”。

今天这一节课,让我们走进它,解决这个问题,有信心吗?

二、重点切入,整体感知。

1、学生快速地读课文3—5小节,找出过渡句,并找出这句话中的重点词语。

2、出示过渡句“如此宏伟而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

学生自读这句话。

启发:

这句话中你找到埃及金字塔傲对碧空的原因了吗?

(板书宏伟、精巧)

3、小结:

这句关键句是过渡句,它将上下文有机地连接了起来。

通过这句过渡句我们知道了埃及金字塔能傲对碧空的原因。

让我们在来读一读这句过渡句。

三、精读感悟,体会写法。

过渡:

埃及的金字塔很多,文章不可能一一向我们介绍,作者想了什么办法?

(板书:

举例子)举了哪个例子?

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胡夫金字塔,真切地感受它的宏伟与精巧。

1、出示学习要求:

仔细读第三自然段,思考:

你从哪些字词句中感受到了埃及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

说说作者是如何写的?

2、学生自主感悟探究。

3、组织交流,引导想象,指导朗读,加深理解。

(学生交流、相机出示重点句)

A“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1)学生交流。

(2)师小结说明方法,相机板书:

列数字、作比较

(3)把埃及的金字塔与海安建工大厦作比较感受它的高。

(4)小结:

这么高的金字塔屹立在眼前,实在太宏伟了。

B“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

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以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

(1)学生交流。

(2)师小结说明方法,相机板书:

列数字、作比较

(3)算一算,说一说(出示题目:

算一算:

1、这些巨石如果用一列拥有30节车皮的火车来运,大约要拉多少趟?

2、仅这一座胡夫金字塔所需要的石料有多重?

说一说:

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

我估计,如果____________;如果___________。

(3)指导朗读。

C、“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1)学生交流。

(2)指导朗读

4、小结:

作者用了一系列的说明方法,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埃及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让我们再一起来感受一下金字塔的独特魅力吧!

(引读)

四、自主探究,突破难点。

过渡:

如此宏伟而精巧的埃及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来的呢?

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它的建造方法。

1、明确学习要求:

默读课文4、5小节,找一找文中具体介绍了哪两种建造方法?

2、指名回答。

3、感受当时的场面,学生画图演示并向同桌解说过程。

4、小结。

5、过渡:

听了同学的讲解,看了生动的画面,此时的你想说些什么?

因此文章结尾也说——我想它更是全人类的骄傲,是全世界人民的文化遗产。

让我们怀着崇敬与骄傲来赞美一下吧!

(齐读最后一节)

五、课外延伸,丰富积累。

过渡:

在世界文化遗产中,除了埃及金字塔,你还知道哪些?

在课外阅读活动中老师已经布置大家去收集这方面的资料了,今天都带来了吗?

赶快拿出来,告诉大家你收集到了哪些世界文化遗产?

1、指名说。

2、明确要求:

把收集到的资料自己先读一读,理一理,想一想你介绍的这项世界文化遗产的特点是什么?

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的来描述的?

3、学生自读资料。

4、指名上台交流。

5、小结。

六、总结课文,深化情感。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研究,我们不但知道了埃及金字塔傲对碧空的原因,而且真切地感受到了它的特点与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其实刚才同学们介绍的这些世界文化遗产也都有自己的特点,让我们去读书,去了解,去探究吧,你肯定会有更多的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