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空气品质的测定实验指导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867670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6.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室内空气品质的测定实验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室内空气品质的测定实验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室内空气品质的测定实验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室内空气品质的测定实验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室内空气品质的测定实验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室内空气品质的测定实验指导书.docx

《室内空气品质的测定实验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室内空气品质的测定实验指导书.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室内空气品质的测定实验指导书.docx

室内空气品质的测定实验指导书

室内空气品质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室内空气主要污染物的组成及相应的检测方法。

2.  了解室内TEST0315-2型一氧化碳测试仪和TEST0535型二氧化碳测试仪的测试原理,并掌握用其分别测试CO和CO2的方法。

3.  了解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仪的原理,并掌握用其对室内污染气体(甲醛、苯、氨、甲苯、二甲苯、TVOC)进行现场检测的方法。

4. 学会根据测试结果,对室内空气品质进行分析与评价。

二、实验内容

本实验为设计性实验,学生可根据本实验的实验目的要求来自行设计实验方案与内容并加以实现。

为了了解室内空气主要污染物的组成及相应的检测方法,可上网或去图书馆查阅关于室内空气品质方面的各种法规和规范等,特别是要熟悉《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限量》(GB50325-2001)和《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

对室内空气品质的测定,学生可分组对不同用途房间的室内空气进行测定与评价。

根据实际情况,通常可选择校内的图书馆、教室、实习工厂或专业实验室(含人工环境小室)、食堂的厨房等场所进行实验,测试不同房间内CO、CO2和甲醛、苯、氨、甲苯、二甲苯、TVOC的含量。

最后,根据测试结果对所测房间的空气品质进行评价。

三、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1. TEST0315-2型一氧化碳测试仪;

2.TEST0535型二氧化碳测试仪;

3.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仪(含相应的试剂);

4.8386多功能参数表;

5.声级计;

6.空气粒子计数器。

四、实验原理

1.CO和CO2的测试原理。

本次实验利用TEST0315-2型一氧化碳测试仪和TEST0535型二氧化碳测试仪分别对CO和CO2的浓度进行测试,其测试原理都是红外吸收原理。

根据红外理论,许多化合物分子在红外波段都具有一定的吸收带。

分子运动功能包括分子的振动动能和转动动能,两者分别对应于分子的振动频率和转动频率,当分子本身固有的振动频率和转动频率同红外辐射中某一波段的频率相同时,分子便吸收这一波段的红外辐射能量,使红外辐射能量转化为分子振动和转动动能。

CO分子(或CO2分子)在红外某一波段有吸收,含有不同浓度CO气体(或CO2气体)的混合气体在该波段的吸收各不相同,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TEST0315-2型一氧化碳测试仪和TEST0535型二氧化碳测试仪可以较为方便地实现对CO浓度(或CO2浓度)的现场实时检测。

2.甲醛、苯、氨、甲苯、二甲苯、TVOC的测试原理。

本次实验可利用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仪对室内污染气体甲醛、苯、氨、甲苯、二甲苯、TVOC进行检测。

其测试原理是是基于被测样品中甲醛(或苯、氨、甲苯、二甲苯、TVOC)与显色剂反应生成蓝色(或其他颜色)化合物对可见光有选择性吸收而建立的比色分析法。

分光光度模块由硅光光源、比色槽、集成光电传感器和微处理器构成,可直接在液晶屏上显示出被测样品中有害气体的含量。

五、实验步骤

1.CO2的测试步骤:

(1)根据房间的大小选择测点,将测点进行编号。

(2)按TEST0535测试仪的I/O键,仪器开机。

(3)仪器等待30秒,开机自检。

(4)将CO2气体检测探头放置于需要检测的测点,仪器探头向上,至少等待1分钟适应环境。

若想缩短时间,可将探头轻微的前后摆动,确保测量的精确度和灵敏度,消除数据的滞止性。

(5)可直接读出各测点CO2浓度的读数,并记录下来。

说明:

CO的测试步骤与CO2的测试步骤相同,只是在仪器的操作上稍有区别,详见TEST0315-2型一氧化碳测试仪使用说明书。

2.甲醛的测试步骤。

方法一: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仪用比色法检测空气中甲醛的含量。

(1)熟悉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仪的操作面板(如图1所示)及使用方法

仪器操作面板如图所示:

1、气体通道口(甲醛)

2、气体通道口(苯)

3、气体通道口(氨)

4、气体通道口(甲苯)

5、气体通道口(二甲苯)

6、气体通道口(TVOC)

7、单项空气检测开关。

8、时间控制器,范围为0~99分钟,按+、-键调节时间的个位、十位值。

9、电压表。

10、220V输入。

11、电源指示灯。

12、总电源开关

13、保险丝。

14、浓度。

15、调零。

16、分光光度开关。

17、分光光度显示屏

18、流量调节器

19、比色槽。

 

 

(2)用砂片稍用力将检测管两端各划一圈割印。

(3)用硅胶管套套住检测管一端,沿切割印掰断,用同样的方法掰断另一端。

(4)用硅胶管套套住检测管上的箭头所指一端(防止漏气),插入所要检测标注的气体通道口上(稍用力插紧)。

注意方向性,箭头方向代表气体流过方向。

(5)将所需检测的若干项的检测管,按以上方法均插好之后,接通电源,打开总电源开关,总电源指示灯亮,查看电压表是还正常。

(6)调节所需检测气体对应的时间控制器,使其符合技术指标。

打开所要检测项的开关,对应指示灯亮,所对应的检测项即开始检测。

(7)检测结束,切断电源,一手轻按气体通道口上的蓝色套圈,另一手拔出检测管。

(8)手持检测管箭头朝下,并垂直于地面放在与目光基本水平的位置,观察管上颜色变化所指刻度,即为被检测气体的浓度。

方法二:

空气中甲醛的的快速测定法。

测试前先准备好甲醛检测所需试剂:

甲醛检测试剂一(液体)、甲醛检测试剂二(固体)、甲醛检测试剂三(液体)。

然后按表1的步骤与图示进行测试。

1.测试前关闭门窗12小时开始检测。

把试剂一倒入试剂二中,并充分摇匀。

2.把混合后的试剂全部倒入气泡吸收管。

3.按上图连接气泡吸收管-安全瓶-采样器。

打开仪器电源开始工作。

在温度为20度左右,流量应为0.5升/分钟,如不是,调节旋钮调流量至0.5升/分钟(此为最佳流量范围)。

工作10分钟后停止。

4.采样结束后,把气泡吸收管内经采样收集甲醛气体的试剂倒入比色瓶内。

5.将试剂三全部挤入比色瓶中。

6.旋紧比色瓶盖,充分摇动30秒左右,使试剂完全混合溶解。

7.用体温加热5~7分钟。

8.把比色瓶上端套上避光盖,按“开关”键、再按“调零”键,将比色瓶插入分光光度计的分光槽中,按“浓度”键,即可读出被测房间(或家具)中的甲醛浓度值。

 

 

 

表1 空气中甲醛的的快速测定法图示

附表:

甲醛显色温度与显色时间和稳定时间的关系

甲醛浓度(0.00—0.30mg/L)

显色温度(摄氏度)

5

10

15

20

25

30

35

40

显色时间(min)

45

30

15

15

15

5

5

5

稳定时间(min)

70

70

70

40

35

20

10

5

 

 

 

 

 

 

 

 

 

特别提示

1.切割检测管时尽量使切口直径大一些,但要注意不要让试剂漏出。

2.时间控制器上的“复位”键的作用是使用时间重新返回设定值。

3.比色瓶插入比色槽之前必须用比色瓶清洗布或软纸擦洗比色瓶表面。

注意事项

1.本仪器需要保存在通风良好,空气干燥的室温条件下,注意防水、防晒、防潮、防腐蚀性气体的侵扰。

2.接通电源时请注意安全。

3.检测管用完后要谨慎处理,防止扎伤,管里的粉末请勿使用。

4.为保证检测的准确性,本检测仪必须使用专用的检测管或检测试剂。

主要检测技术指标参数

检测项名称

检测范围

(mg/m3)

检测时间

(min)

最小分度值

(mg/m3)

相应国家标准

甲醛

0—2.20

10

0.01

0.10mg/m3

0--4

10

0.02

0.20mg/m3

0--4

10

0.02

0.11mg/m3

甲苯

0--4

10

0.02

0.20mg/m3

二甲苯

0--4

10

0.02

0.20mg/m3

TVOC

0--3

10

0.02

0.60mg/m3

 

 

 

 

 

仪器技术参数

电压

频率

功率

流量

检测范围

220Vac

50/60hz

62.5W

62.7L/min

0.00-4.00mg/m3

重量

工作电流

响应时间

外观尺寸

3kg

5A

99分钟

3627.516.5cm

 

 

 

 

 

检测管变色表

检测管类型

国家标准

检测前颜色

检测后颜色

甲醛

0.10mg/m3

白色

蓝色

0.11mg/m3

白色

茶色

甲苯

0.20mg/m3

白色

茶色

二甲苯

0.20mg/m3

白色

茶色

0.20mg/m3

黄色

蓝色

TVOC

0.60mg/m3

白色

茶色

 

 

 

 

六、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报告应认真填写,内容应包括:

(1)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及过程。

(2)实验数据整理及分析,分析和评价室内空气品质。

(3)给出实验结论、实验存在的问题及实验改进的合理化建议。

七、实验注意事项

(1)CO和CO2的测试时应注意:

a.测点的的数量根据监测室内面积大小和现场情况而确定,以期能正确反映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水平。

b.仪器应防尘、防潮、防震、防过冷过热、防电磁场、防刺激性气体。

c.探头禁止水侵。

(2)检测空气中甲醛的含量时应注意:

a.切割检测管时尽量使切口直径大一些,但要注意不要让试剂漏出。

b.时间控制器上的“复位”键的作用是使用时间重新返回设定值。

c.比色瓶插入比色槽之前必须用比色瓶清洗布或软纸擦洗比色瓶

d.测试仪器需要保存在通风良好,空气干燥的室温条件下,注意防水、防晒、防潮、防腐蚀性气体的侵扰。

e.接通电源时请注意安全。

f.检测管用完后要谨慎处理,防止扎伤,管里的粉末请勿使用。

g.为保证检测的准确性,本检测仪必须使用专用的检测管或检测试剂。

八、思考题

(1)室内空气中常见的污染物有哪些?

(2)CO、CO2以及甲醛、苯、氨、甲苯、二甲苯、TVOC的检测方法有哪些?

其原理分别是什么?

(3)不同建筑室内CO、CO2以及甲醛、苯、氨、甲苯、二甲苯、TVOC的浓度上限分别是多少?

(4)如何提高提高室内的空气品质?

 

主要参考文献

1.朱颖心主编,《建筑环境学》(第二版),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民用建筑室内污染环境控制规范》(GB50325-2001)

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