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主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864416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9.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元主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单元主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单元主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单元主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单元主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单元主题.docx

《单元主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元主题.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单元主题.docx

单元主题

单元主题

除法

单元目标

(须体现“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的情景,探索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在实际的情景中,理解和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结合具体情景,认识亿以内的大数,体会万、亿等大数的实际意义。

经历探索商不变规律的过程,并能运用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会进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不超过三步)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应用迁移、模拟的方法探索新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生活中,体验数学学习的探索性,获得成功的体验。

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学习是小学阶段整数运算的最后一个章节内容,教材包括了以下六个部分。

三位数除以整十数

路程、时间与速度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体会万、亿的实际意义

探索与发现(四)

中括号

单元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单元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试商方法

学困生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措施

教学中采用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溶入活动当中亲自体验参与

让学生动手操作,积累感性认识

多给学生练习的机会,同时让学生自己出题

在学习过程中建立一帮一的小组学习方法,让优生能够帮助比他困难的同学,达到共同进步

多给他们发言的机会,同时多关注他们上课是的精力时候集中,随时提醒他们

教学方法

 采用学生感兴趣与生活有息息相关的生活情境引入新课,同时在课堂中设立互帮互助的原则,同时对于新课的知识及时采用练习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并对学生掌握不是很好的知识及时巩固

 加深理解,练习的形式也会多种多样,尽量是学生所感兴趣的形式。

课时的划分

17课时

买文具(除数是整十数的两位数)

课时进度

1课时

课型特点

教学目标(须体现“三维目标”)

结合具体的情景,探索并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算法,并能进行正确的计算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能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探索并掌握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算法

试商时商的定位

教学(具)准备

课本例图教学情境挂图

教 学 过 程

教学步骤

学 生

活 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 计

意 图

一、谈话引入

   

二、探索新知

1.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2.解决问题

(1)自主探索算法。

(2)讨论交流算法

 

解决问题

(2)

自主探索算法

交流讨论算法

三、巩固深化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

学生回答

学生认真观察图,并寻找数学信息,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指名回答

生:

80÷20

生1:

我是用逐步相减的方法:

80-20=60(元)(买1个剩下60元),60-20=40(元)(买2个还剩下40元)。

生2:

用乘法计算:

20×2=40(元)(买2个是40元)20×3=60(元)(买3个就是60元),20×4=80(元)(买4个就是80元)。

生3:

用除法竖式计算:

80÷20=4(个)

  4

20厂80

    80

     ——

     0

师:

关于除法计算,我们已经学了哪些内容?

师:

从这节课起,我们将继续学习有关除法计算的内容,本单元,我们将要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除法是整十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师:

根据这幅情境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师:

根据这些信息,你可以得出什么数学问题?

教师提出问题:

(1)80元可以买多少个铅笔盒?

(2)140元可以买多少个铅笔盒?

师:

怎样列出算式呢?

师:

你能独立算出结果吗?

那请你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结果,算完后与同桌交流一下

师:

你们都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请你们和大家说一说

师:

同学们都不错想出了那么多的解决办法,用竖式计算时,“4”为什么要写在个位上(因为80里含有4个20,所以4应写在个位上)

师:

通过交流,同学们都认识了:

140是14个十元,20元是2个十元,因为14÷2=7所以140÷20=7,因此商“7”应与个位对齐

师:

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计算时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被除数前两位比除数小,就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到那一位上面,除的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表内除法和除数是一位的除法

培养观察理解能力

通过分析理解能解决问题

自主探索学会总结

作业设计课本60页中“试一试

板书设计                   买文具(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课后教学反思

 

课时进度

练习课

课型特点

教学目标(须体现“三维目标”)

通过练习,巩固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试商和商的定位,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试商的方法与商的定位

教学(具)准备

 

教 学 过 程

教学步骤

学 生活 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 计意 图

一、复习引入

二、指导练习

学生参与到练习中

1.口算

30÷10=     54÷4=

60÷60=      80÷40=

369÷3=       90÷10=

20×40=

抽一些题目让学生说一说口算过程

  2.在括号能最大能填几?

30×()<87

40×()<150

60×()<432

20×()<85

笔算(全班齐练)

90÷30    400÷50

430÷80     162÷20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商是怎样定位的,教师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评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61页“练一练“中1、2、3、4题

先由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然后在集体订正

通过练习加强对已学巩固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练习课

课后教学反思

 

课时进度

1课时

路程、时间与速度

课型特点

教学目标(须体现“三维目标”)

在实际情境中,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能用数学术语表达这些关系,促进抽象思维的发展。

能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

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具)准备

教学挂图

教 学 过 程

教学步骤

学 生活 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 计意 图

一、创设情境,引出路程、速度与时间

二、探索路程、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2解决问题

认识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

拓展认识

三、应用关系,解决问题

学生根据教师提问回答问题

生1:

小华平均每分走多少米?

小明平均每分走多少米?

生2:

小华和小明,谁走得快?

学生根据提问回答问题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交流

120÷2=60(千米)

210÷3=70(千米)

因为70>60,所以大客车跑的快。

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在组织全班交流

速度=路程÷时间

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根据书上回答问题

师:

小华家距离学校是560米,小明家距离学校是360米,小华说:

“我从家里走到学校用8分钟,小明说我从家里走到学校用6分钟

学校

560米     360米

小华家          小明家

师:

根据这个情境谁能说一说你家到学校的路程大约是多少米,你从家到学校步行的时间大约是几分钟?

       理解速度概念

师:

根据这个情境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教师让学生独立解决上面的问题,并组织交流。

师:

谁能说一说我们班上哪个同学步行速度最快?

哪个同学跑步跑的最快?

师:

根据书上的情境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师:

根据这个情境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师:

哪辆车跑的快些?

怎么知道哪辆车跑的快些?

教师指出:

卡车每小时行60千米,也就是卡车的速度是60千米/时(读作:

每小时行60千米);大客车每小时行70千米,也就是大客车的速度是70千米/时(读作:

每小时行70千米)。

师:

根据上面的例题,你认为怎样用式子表示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

师:

同学们都说的不错

师:

同学们都说的不错

师:

同学们先自学书上62叶“看一看“你能说一说通过自学你知道了什么?

这节课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从情境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哪辆车跑的快些?

与哪些数学信息有关,探索

路程、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认识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

作业设计         指导学生完成“试一试“中的1-3题

板书设计         路程、时间与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

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课时进度

1课时练习课

课型特点

练习课

教学目标(须体现“三维目标”)

通过练习,加深对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的认识

能熟练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问题。

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具)准备

教 学 过 程

教学步骤

学 生活 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 计意 图

复习引入

1.复习

2.引入

二、指导练习

生:

路程、时间与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

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订正

师:

上节课学到了什么?

师:

我们只要记住其中的一个关系就容易推想出其它两个。

师:

这节课我们通过练习来巩固昨天所学的内容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64页“练一练“第1-第5题

第1题

先提醒学生注意题中资料,然后在集体交流讨论,全班回馈。

第2题

先让学生观察本题的教学情境图并说一说获得了哪些信息

第3题

先让学生根据题意独立填数,在组织交流

第4题

先指导学生理解题意,让学生明确这道题可以理解为已知两个因子的积和一个因子,求另一个因子,所以都用除法计算。

第5题

先指导学生理解题意,再结合题目提供其它条件解决问题

通过练习让学生更牢固的掌握新知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速度=路程÷时间

路程=速度×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课后教学反思

 

课时进度

1课时参观苗圃

课型特点

教学目标(须体现“三维目标”)

经历探索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过程,能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尚,并能正确计算。

养成认真计算、细心检查验算的习惯

能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的方法。

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试商的方法。

教学(具)准备

教学情境挂图

教 学 过 程

教学步骤

学 生活 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 计意 图

一、复习引入

探索新知

解决问题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

自主探索算法

(1)探索估算的方法。

(2)自主探索笔算的方法

(3)讨论交流笔算的方法

(二)解决问题

(2)

1.出示问题

(2)引出算式

2.自主探索估算方法

讨论交流笔算的方法

(3)交流验算方法

(三)归纳算法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学生回答

学生答:

154÷22=

生:

①因为22×10=220,所以不到10盆

②因为22×5=110所以比5盆多一些

③因为140÷20=7,所以大约7盆左右;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桌交流

学生回答

生:

120÷18

独立估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估算的方法

生:

①因为18×5=90,所以比5个图案要多

②因为18×6=108,所以可能是6个;

因为120÷20=6,所以可能是6个;

独立计算,然后同桌交流,

独立验算,在组织交流

(1)用竖式计算

69÷20=

850÷40=

420÷60=

师:

说一说计算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时要注意什么?

(2)回答:

下面的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30×()<96

40×()<260

20×()<184

60×()<195

师: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如果除数不是整十数,而是任意两位数,又该怎样计算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除数是任意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出示“参观苗圃”教学情境图,让学生观察。

室内培育22种花,共154盆,每种花的盆数相同,每种花各有多少盆?

师:

根据这幅情境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师:

求“每种花各有多少盆?

”应该怎样列式?

师:

怎样计算出结果呢?

引导学生认识可以先估算,在笔算

师:

你会估计这个算式的得数吗?

师:

刚才,大家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方法还挺多的,你会用竖式计算154÷22的得数吗?

园艺师要用120盆花来布置广场,每个图案要18盆花,可以组成几个图案?

还剩几盆花?

师:

这道题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师:

要求“可以组成几个图案?

还剩几盆花?

”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

师:

谁能估算120÷18的得数?

师:

你会用竖式计算

120÷18的得数吗?

教师巡视,如果发现典型错误,应及时纠正并给予个别指导

师:

怎样知道刚才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你会验算吗?

师:

你们对比问题

(1)与问题

(2)的计算过程,想一想,计算除数是任意两位数的除法,试商时,应怎样算?

除数是两位数,试商时应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前两位比除数小,就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上面。

当除数的个位是4或比4小的可用“四舍”法试商,即去掉除数的尾数,把除数当作整十数。

当除数的个位是5或比5大时,可用“五入”法试商,即除数的十位数加上“1”,去掉除数的尾数,当做整十数。

通过练习加强对已学巩固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激情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培养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巩固新知

交流验算方法

准确试商提高计算速度

作业设计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66页“试一试”

板书设计          参观苗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

课后教学反思

 

课时进度

1课时练习课

课型特点

练习课

教学目标(须体现“三维目标”)

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能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具)准备

教 学 过 程

教学步骤

学 生活 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 计意 图

复习引入

二、指导练习

除数是任意两位数的除法

学生回答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提问

师:

上一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师:

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除数是任意两位数的除法的?

(2)计算

90÷42

376÷58

147÷21

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填写,然后在集体交流讨论,全班回馈。

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尝试,然后在组织交流,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归纳填数的方法。

第3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并验算,在组织交流

第4题

想让学生找出错误的原因,并改正过来,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第5题

先指导学生理解题意,再结合题目提供其它条件解决问题,并且让学生估计一下哪一辆车行驶的快一些。

估计后请学生自己通过计算进行验证。

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能准确迅速的计算除数是任意两位数的除法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练习课

课后教学反思

 

课时进度

1课时秋游

课型特点

教学目标(须体现“三维目标”)

通过具体的情境,体验“改商”的过程

能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掌握试商的方法

教学(具)准备

教 学 过 程

教学步骤

学 生活 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 计意 图

一、复习引入

探索新知

创设情境,讨论乘车方案

解决问题

(1)

(三)解决问题

(2)

全班演练,集体订正

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灾组织全班交流

生:

A。

都坐小客车

B.都坐大客车

C.既有大客车,又有小客车

生:

272÷34=

生:

184÷46

先独立估算,并在小组内交流估算方法,然后再进行全班交流

独立探索算法

复习。

在下面○里填上“>”或“<”。

32×4○120  43×6○260

48×5○245  53×6○310

28×7○210  39×6○220

引入

师:

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师:

根据这幅图,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师:

你认为怎样安排乘车?

师:

三年级学生都坐小客车,需要几辆车?

怎样列式?

师:

先用估算的方法估算一下需要几辆小客车?

师:

然后在独立尝试用竖式计算272÷34的商

引出问题

(2)

师:

四年级学生坐大客车,需要几辆车?

怎样列式?

估算

探索竖式计算方法

自主探索算法

讨论交流算法

复习巩固引入新知

作业设计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69“试一试”

板书设计             秋游(除数是两位数除法

(二))

课后教学反思

 

课时进度

1课时练习课

课型特点

练习课

教学目标(须体现“三维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能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具)准备

教 学 过 程

教学步骤

学 生活 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 计意 图

一、引入课题

二.指导练习

先独立完成,然后在全班订正

师:

本节课我们用练习来巩固以前所学的知识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70页的“练一练”中1-4题

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填写,然后在集体交流讨论,全班回馈。

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尝试,然后在组织交流,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

第3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并验算,在组织交流

第4题

先指导学生理解题意,再结合题目提供其它条件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培养学生独立计算并验算在组织

交流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练习课

课后教学反思

 。

课时进度

2课时练习六

课型特点

练习

教学目标(须体现“三维目标”)

通过练习,进一步熟练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进一步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和能力

能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具)准备

新课标第一网

教 学 过 程

教学步骤

学 生活 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 计意 图

一、引入课题

二、指导练习

三、全课小结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师:

本节课我们用练习来巩固以前所学的知识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六中的第1-8题

第1题

先说出每道题的商是几位数,并说说是怎样判断的,再让学生独立算出得数填在方框里,最后引导学生进行核对

2.第2题

估一估每道题的商是几位数,并说说是怎样判断的,再让学生独立算出得数,集体订正。

3.第3题

练习时,先让学生仔细观察题目的要求,指导学生理解题意,然后让学生再根据要求寻找相关算式。

4.第4题

先让学生观察本题插图,指名说一说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引导学生找出相关信息,先估一估,再通过计算验证积极的估计。

5.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

组织全班核对

6.第6题

先让学生认真审题,提醒学生看清各题的运算符号,然后估计各题得数,指名口述估计过程与方法。

7.第7题

本题要求学生能根据提供的资料,自己提出问题本尝试进行解决

8.第8题

在练习本题之前,可以安排一个小小的实践活动,给学生3分钟的时间,朗读一篇材料,让学生通过朗读和计算,了解一下自己的速度,接着让学生完成题中提出的问题,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师: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想提的问题是什么?

巩固以前所学的知识

独立完成练习

独立解决问提并能进行检验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练习课

课后教学反思

   

课时进度

1课时国家体育场

课型特点

教学目标(须体现“三维目标”)

通过小组活动,进一步感受亿以内大数的实际意义

会用生活周围的具体资料,相象地描述大数,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具)准备

每个学生准备一台计算器

教 学 过 程

教学步骤

学 生活 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 计意 图

一、引入课题

二 指导活动

三.介绍“你知道吗?

先在小组内与同伴交流如何描述,再组织全班交流

自己验算然后集体交流

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估计方法,再组织全班交流

观察书中“国家体育场”指名读一读,情境中的一段话。

然后教师指出20万㎡、10万人都是亿以内的大数,这节课我们就通过活动进一步体会万、亿的实际意义。

小组活动1:

体会万的实际意义

学会描述1万㎡,20万㎡的面积有多大

正确认识周围一些常见的数据。

师:

同学们说一说教室面积大小、课桌面积大小,以及学校操场跑道长短等。

组织讨论学生如何描述1万㎡、20万㎡

验证

让学生用计算器来验证自己的描述,或纠正描述数据的偏差

学会描述1万人、10万人

(1)确定参照物

教师让学生说一说学校的学生人数,并把学生说的数据进行核实。

(2)组织学生讨

如何描述1万人、10万

验证

让学生自己用计算器计算来验证自己的描述,或纠正自己的描述数据的偏差

3.交流

针对你们小组还有什么方法形象的描述10万人和20万人,这两个数?

4.说一说

日常生活中还常常遇到亿为单位的数

指名读一读情境图中的三句话,再说一说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亿为单位表示数。

(二)小组活动2:

体会亿的实际意义

1.先组织讨论问题

(1)

不间断地从1数到1亿,大

约需要多少时间?

2.问题:

(1)讨论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继续讨论以下问题。

(2)估计语文课本中某一页的字数。

根据你们小组的估计1万字占多少页?

1亿字的书大约有多厚

(3)估计自己的步长,你的1亿步大约有多长?

(4)估计1亿粒大米的质量,在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