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娟语文第八单元修改教案89节至99节 共107节 其中作文2节.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864260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6.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杜娟语文第八单元修改教案89节至99节 共107节 其中作文2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杜娟语文第八单元修改教案89节至99节 共107节 其中作文2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杜娟语文第八单元修改教案89节至99节 共107节 其中作文2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杜娟语文第八单元修改教案89节至99节 共107节 其中作文2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杜娟语文第八单元修改教案89节至99节 共107节 其中作文2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杜娟语文第八单元修改教案89节至99节 共107节 其中作文2节.docx

《杜娟语文第八单元修改教案89节至99节 共107节 其中作文2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娟语文第八单元修改教案89节至99节 共107节 其中作文2节.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杜娟语文第八单元修改教案89节至99节 共107节 其中作文2节.docx

杜娟语文第八单元修改教案89节至99节共107节其中作文2节

第八单元(第89节至99节)

【单元导读】

当你按动遥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当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与同学交流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威力?

认真阅读本组课文,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

还可以畅想一下,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将使我们的生活发生哪些变化。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小发明、小创造、小实验的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养成学科学、爱科学的好习惯。

29 呼风唤雨的世纪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呼风唤雨、洞察、依赖、奥秘、改观、探索、联系、哲学”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课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本课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和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三、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2.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呼风唤雨、洞察、依赖、奥秘、改观、探索、联系、哲学”等词语。

二、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听说过“呼风唤雨”这个成语吗?

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呢?

到底是谁在“呼风唤雨”?

又是样实现“呼风唤雨”的呢?

现在就让我们在《呼风唤雨》这篇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二)预习要求

1.自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2.利用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

3.同桌交流学习的收获及自己不理解的内容。

(三)学情检测

1.初步感知

(1)题目解析

“呼风唤雨”的意思是能够使天刮风下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这里比喻能够支配自然。

本课以“呼风唤雨的世纪”为题,非常新颖、大气,能够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同时也形象地概括了20世纪的特点。

(2)给生字正音并理解新词。

(3)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给人类带来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

激发同学们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兴趣。

2.整体感知

(1)学习第1-2自然段。

①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

明确: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②是谁在呼风唤雨?

又是怎样在呼风唤雨的?

明确:

人类,靠的是科学技术。

(2)学习第3自然段。

①没有现代科学技术以前人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明确:

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没有电灯、电视、收音机和汽车,寄希望于“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

②人类运用现代科技改变了自身的生活,变化速度之快,范围之大,内容之多,书上用了哪句话来形容。

明确: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学习第4自然段。

①科学技术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除了刚才的发明,你还知道哪些现代科技新成就?

生答:

神舟系列飞船飞向了太空。

②科技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们的生活有了怎样的变化?

出示句子:

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

科学在改变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③教师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内容,感受到在20世纪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都是科学技术带来的。

20世纪的确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四)作业设计

1.继续查阅相关资料。

2.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多读几遍。

四、板书设计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人类

科技发现和发明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学生能说出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2.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产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3.了解文章的说明方法,从读中学习写作。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20世纪真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啊!

人们可以上天入海,登月球游太空……科学的发展令人惊叹!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呼风唤雨的世纪》。

(二)句段解读。

1.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明确:

“呼风唤雨”在词典中解释为“使刮风下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在课文中比喻人类在利用自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不再像从前那样受到自然条件的严格限制。

2.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变化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明确:

“发现”和“发明”,从字面上看,两者很相近,但仔细推敲,却又不同。

“发现”是指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经过研究探索,看到或找到了一些前人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明”则是指创造出新事物或新方法。

“发现”是本来存在的,但我们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明”是本来不存在的事物,是新的创造。

3.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

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明确:

在这长达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什么也没有,在寂寞单调的日子里,人们只能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于自己的幻想中。

4.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明确: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诗人岑参的两句诗,原意是用来形容北国边塞异常寒冷。

后来这句诗经常被人引用,用来形容某些生机竞发的事物或者蓬勃向上的形势。

课文引用这句古诗,表现了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变化之快、变化之大,是人们始料未及的,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三)质疑探究

1.学生自读课文,画下感悟深刻的语句,找出不明白的问题。

2.自主思考、交流反馈。

3.教师归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1)人类利用科学技术获得了发现和发明,然后给我们人类带来了改观和改变,那么,大家能不能在课文中找出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

(2)如何理解课文最后一段最后两句中的“的确”“必将”两个词?

明确:

“的确”强调人类美好生活要依靠科学。

“必将”肯定了科学技术一定会继续造福人类,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

(四)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讲了20世纪一百年间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及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

课余时间,请同学们查阅更多资料去探索科学奥秘吧!

(五)感悟写法

文章标题新奇,运用夸张的手法,吸引了读者的眼球。

文章开头的设问,也引起读者的思考;文中大量的引用以及对比,更是增强了文章的内涵;结尾总结,寄托了作者美好的心愿。

(六)作业设计

画一张关于科技的画。

四、板书设计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百万年:

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百年:

发明发现地球村

 

由问题引出课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然后点出课文的中心句,再请学生质疑,把本课的主要任务归结到解决“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了?

”通过让学生找重点句段来感悟体会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变化。

整节课学生兴趣浓厚、质疑问难,较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30* 电脑住宅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6个生字,会理解“数据、轻松、悦耳、储存、示范、烹调、烹饪、预约、综合、判断”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课文介绍的电脑住宅的特点和用途。

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自读自悟,在合作探究中学习本课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与同伴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讨论,体会电脑的神奇,感受现代科学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舒适和便捷。

三、教学难点

学习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四、教学时间  

 1课时

(一)谈话导入

(出示相关图片)

这是日本东京市中心的一栋实验性综合电脑住宅,它是由东京大学教授坂村健设计的。

住在这里,可以体会到电脑的神奇,可以感受到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给生活带来的快捷、方便、安全和舒适。

让我们一起推开这栋电脑住宅的大门吧!

(二)预习要求

1.自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2.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

3.小组内交流学习的收获及不懂的问题。

(三)学情检测

1.初步感知

(1)题目分析

“住宅”是人们居住的场所。

这座由坂村健教授设计的电脑住宅建筑面积370多平方米,内部安装有100多台电脑,是一栋实验性综合电脑住宅。

(2)师生共同订正生字的读音,理解新词的意思。

(3)自读课文,思考: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

课文记叙了电脑的神奇和它给人们带来的快捷、方便、安全和舒适,使我们体会到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的便利。

(4)电脑住宅有哪些特点?

明确:

神奇、方便、舒适、功能多。

2.质疑探究

(1)想一想课文按什么顺序介绍电脑住宅的?

明确:

按空间转换的顺序,即周边设施——风向标、入宅、会客厅、厨房、卧室、浴室。

(2)假如有一个小偷要到电脑住宅偷东西,他能进去吗?

为什么?

“要想进入住宅必须要输入密码。

门口还装有微型摄像机,能将客人的面貌特征输入电脑。

如果电脑确认你是“未经登记”的陌生人,你即便知道密码也无法将大门打开。

这时,只有主人下达“同意入内”的指令后,大门才会打开。

(3)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电脑住宅与普通住宅有什么不同?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同走进了电脑住宅,不但领略了它的神奇,还体会到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的舒适和便捷,让我们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在科技迅猛发展的21世纪,利用先进的本领,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那份“神奇”。

(五)作业设计

高科技的电脑住宅给我们提供了方便,如果由你来设计一栋电脑住宅,你打算怎样设计?

想一想,写下来。

五、教学板书

30电脑住宅

门外——门口——会客室——厨房——卧室——浴室

 

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要求以学生自学为主,所以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在小组内,让学生合作探究了解电脑住宅的知识,通过一系列学习活动,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了提高。

 

31 飞向蓝天的恐龙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恐龙、凶猛”等词语。

2.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激起同学们热爱科学、探索新知的浓厚兴趣。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自读自悟,在合作探究中学习本课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科学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的执著与艰辛。

二、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兴趣的部分。

三、教学难点

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变过程。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恐龙、凶猛”等词语。

2.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变过程。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变过程,体会科学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的执着与艰辛,引导学生揣摩课文准确生动的语言。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课件出示恐龙图,引入课题。

同学们,刚才看了活灵活现的恐龙,它们身躯庞大,凶恶狰狞。

其实恐龙并不都是庞然大物,在它们中间,有些还能在天空中飞呢!

下面,我们来学习关于飞向蓝天的恐龙的课文。

(二)预习要求

1.自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2.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

3.小组内交流学习收获和不理解的问题。

(三)学情检测

1.整体感知

(1)回馈预习:

指名逐段读,想:

课文写了什么,你对哪部分内容感兴趣。

(2)查生字掌握情况:

①读词语比赛,出示生字词屏:

分小组读、男、女生读。

②猜词语比赛,出示字屏:

颜色多,灿烂多彩——五彩斑斓 在空中回旋地飞——翱翔 高高地在天空中或高升到空中——凌空 说话或写文章时最重要的部分——点睛之笔。

③根据动作选配词语:

放映有关恐龙与鸟类动态画面,认识部分词语,如:

(恐龙的)笨重、迟钝……:

(鸟儿的)轻灵、敏捷、翱翔……

2.指名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精读重点,领悟写法

(1)阅读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方法:

①先自己读。

②再讨论。

③汇报:

a.第一种大约出现在……和狗一般大小……

b.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家族……

c.其中,一些……长得……像鸟类……

d.它们学会了滑翔……飞向蓝天的鸟类。

(2)阅读感悟写法上的特点:

用词准确,生动的特点如:

①地上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年。

②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

(3)用自己的话说说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4)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作业设计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五、板书设计

31飞向蓝天的恐龙

提出假说

科学发现

演变过程

美好愿望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练习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热爱科学、钻研科学的精神。

二、课时重点

弄懂课文内容,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导入新课

1.指名带读生字词,听写部分生字。

2.上节课同学们了解了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并提出了恐龙怎么会飞的疑问?

下面,我们来认真阅读课文。

(二)朗读感悟,理清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段:

(1)自读第一自然段,画出文中写出了二者毫不相干语句。

(2)“毫不相干”是什么意思?

“二者”指的是谁?

归纳二者的外形、习性方面的不同点。

(3)指导朗读,个别读,齐读:

师:

为了给人类的假想找到依据,中外科学家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它们分别有什么样的发现?

2.默读第二段,思考中外科学家的不同发现,并小组交流:

(1)媒体出示第二段最后的一句话“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副古生物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2)“点睛”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说是“点睛”之笔呢?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科学家在钻研过程中的心情。

在读中感悟欣喜若狂的含义。

(三)导学三、四自然段

1.轻声自读这一部分,并画出自己认为写的好的语句多读几遍。

说说这部分介绍的是什么?

(介绍的是亿万年前恐龙的庞大家族。

2.指名读三、四段,小组讨论:

陆地上的恐龙是经过怎样的演化而飞向蓝天的?

3.完成表格:

恐龙的庞大家族

恐龙的演化过程 它们各自的特点 作者说明的角度

4.思考:

在作者描写的内容中,哪一支描写的最具体?

这样具体的描写有什么好处?

理解:

“一支”是指恐龙的某一个分支,而不是全部。

“漫长的演化”是指经历了长时间的演变过程。

5.在这个大家族里,哪种恐龙经过演变飞上天了?

你是怎么知道的?

6.再读全文,根据课文内容,想象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7.班上交流:

有条理地说一说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8.练习背诵猎食性恐龙演变成鸟类的过程。

(四)导学第五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第五自然段,思考:

这一段有几句话?

哪句话是这一段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希望能够重现这一历史进程”这句话包含了什么信息?

2.理解:

随着越来越多的精美化石的发现,他们离这一愿望的实现已越来越近了:

要证明鸟类是由恐龙进化而来,只能依赖于对化石的采集。

如果能把恐龙向鸟儿进化的过程全部以化石的形式展现给大家,就毫无疑问地说,鸟儿是恐龙进化而来。

3.齐读最后一段。

(五)概括全文

本文假想了恐龙向鸟类演化的过程,说明简洁,意思完整,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激发了我们探索自然的兴趣。

(六)积累语言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课文有许多语句的意思表达得很准确,请你找一找、读一读,如:

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将这样的语句抄写在积累本上。

(七)课堂练习

1.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恐龙最终都演化鸟类大家族。

(  )

(2)恐龙演化成鸟类经过了三千万年。

(  )

(3)带羽毛的恐龙化石是证明恐龙能飞上蓝天的关键。

(  )

2.分析下面的句子,说说好在哪儿。

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飞向蓝天的恐龙

其中一些身体体表转移到

在树林间具备能力变成鸟类

 

对于本课的学习,我要求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语文,把握科普文章的特点和要求,让学生在生生、师生的多次交流中突破文本难点,从而深入地理解文本的内容,并享受合作的快乐。

同时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让学生感受阅读文本的快乐。

让学生结合课外资料,联系上下文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在大胆猜想、交流中激发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学习的氛围,享受学习的乐趣。

 

32*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学习课文的说明方法。

【过程与方法】

自读自悟,在合作探究中学习本课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起热爱科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的说明方法。

三、教学难点

了解太空蔬菜的变化和作用,学习准确用词,形象表达。

四、教学时间   

1课时

(一)初读课文,理解题意。

1.师:

你们了解哪些飞船?

它们有什么特点?

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2.师:

课文中的飞船上有乘客吗?

它们是谁?

读完课文就知道了。

(板书课题: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二)预习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2.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

3.小组内交流学习收获以及不理解的内容。

(三)学情检测

1.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师:

读了几遍课文,你一定知道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是谁吧?

想一想,飞船航天飞行为什么要带上这些特殊的乘客呢?

(2)小组合作,概括各段的主要内容。

(3)师生合作订正生字的读音及词语的意思。

2.再读课文,感悟语言。

(1)文中哪些词语,句子表达得准确而具体?

例如“美妙”和“微妙”。

“微妙”指变化深奥玄妙,难以捉摸。

“美妙”则是美好奇妙的意思。

前者在于说明植物内部的遗传物质在宇宙的特殊环境下产生的深奥、令人难以捉摸的变化,突出了科学的深奥奇妙;后者在于称颂这些变化带来的美好。

(2)师:

你还喜欢哪些段落,读出来让大家欣赏。

3.细读课文,感悟写法。

(1)读中比较,感悟写法

经过多年努力,专家们已经培育出许多新品种,它们普通具有产量高、生命力强等优点。

经过多年努力,专家们已经培育出“太空水稻”、“太空番茄”、“太空黄瓜”、“太空辣椒”等新品种。

它们普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生命力强等优点。

发现异同,体会具体写法。

(2)研读文中的设问句,用删减比较的方法,体会其作用。

(四)学习说明方法

1.你们知道吗?

这是一篇说明文,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说明方法吗?

(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

2.习作时可以用上这些方法,它们能让你的习作内容说服力更强。

(五)总结全文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特殊乘客是谁吗?

(植物种子)

2.假如你就是这批特殊乘客之一,你想做一颗什么植物种子,为什么?

(六)作业设计

发挥你们的想象,运用学过的说明方法写一篇作文《种子的自述》。

五、板书设计

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举例子变化美妙

科学创造奇迹

用途神奇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抓重点段品析等学习环节,了解了经过航天旅行的种子所发生的变化以及产生变化的原因。

基本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效果良好。

但也有几点值得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如提供的补充材料过深,学术语学生较难理解;重视了人文性训练,而语文的工具性体现得不够。

 

语文园地八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2.学生会写想象作文。

3.能主动地发现同音字并能正确使用。

4.积累科学名言,体会名言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学生试做,师生共同探究学习方法和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祖国科技发展的新成就,激起热爱科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

2.体会科学名言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

写一篇想象作文,想象要奇特合理。

四、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指导学生“口语交际”。

二、导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的生活不断改变,在本组课文中,我们了解到科学的力量和神奇。

今天,我们就畅想一下,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将使我们的生活发生哪些变化呢?

展开想象的翅膀,畅谈自己的奇思妙想吧!

可以说说未来的生活、学习,只要想到的,都可以说。

(二)小组交流

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想象,共同分享发明创造的快乐。

交流时可以互相提问、互相补充、互相评价。

(三)全班交流

1.各组推荐几篇比较好的,把大家感兴趣的拿到班上交流。

2.教师小结:

同学们的畅想真神奇、真美妙!

我们要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勤于动手,就能有所发明,有所收获。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指导作文。

二、导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大胆畅想了未来世界,有许多奇思妙想,也很有新意,今天我们就把这美好的幻想写下来。

(二)明确写作要求

1.想象应从哪些方面去想,想些什么?

学生讨论。

2.教师补充:

想象可以不拘形式,可以是古今中外的,可以奇思妙想,也可以是从现实生活中受到启发自己设想、创造的。

3.习作方法指导。

(1)叙述想象的事物要有一定的顺序。

(2)想象的事物特点要写详细。

(3)表达的方式可以多样化,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4.习作点津

(1)本次习作的内容可以是自己的想法,也可以是受听到的或看到的事物影响而产生的想法。

想象要合理、丰富。

(2)要大胆想象,写想象作文,要开阔自己的想象空间。

(3)要中心明确,想象作文虽然写的只是一种尚未实现的理想,但它应该是同学们心中最真诚的理想、期待或祝福。

写作时要突出重点,并围绕重点选择素材。

(4)要注意有完整的情节。

在追求文章新、奇、特的同时,要做到情节准确、清晰、完整等基本要求。

5.学生起草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6.学生交流习作。

(1)评选写得好的习作,说说好在哪里,全班交流点评。

(2)习作点评要点:

①所写的内容是否有一个明确的中心。

②叙述是否具体,是否注重细节描写。

③语句是否通顺恰当。

④语言是否准确精妙。

第三课时

一、课时目标

导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节日庆典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