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小学教育理论综合》考前练习第767套.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860901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小学教育理论综合》考前练习第767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广东省《小学教育理论综合》考前练习第767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广东省《小学教育理论综合》考前练习第767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广东省《小学教育理论综合》考前练习第767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广东省《小学教育理论综合》考前练习第767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小学教育理论综合》考前练习第767套.docx

《广东省《小学教育理论综合》考前练习第767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小学教育理论综合》考前练习第767套.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小学教育理论综合》考前练习第767套.docx

广东省《小学教育理论综合》考前练习第767套

2020年广东省《小学教育理论综合》考前练习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

18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由于不同的科目的题型不同,文档中可能会只有大分标题而没有题的情况发生,这是正常情况。

5、答案与解析在最后。

姓名:

_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30题)

1.某小学三年级

(1)班班主任李老师用了一支比较别致的笔,不久全班多数同学也用上了和李老师一样的笔。

这说明小学生具有()。

A.依赖性

B.向师性

C.接受性

D.可塑性

2.在教育目的问题上,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杜威所持观点是()。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教育无目的论

D.国家利益论

3.教师专业理想确立、专业情感积淀、专业技能提高、专业风格形成的关键是()。

A.师范教育

B.入职培训

C.在职培训

D.自我教育

4.观察模仿榜样者呈示的行为,学习其社会行为,属于()。

A.代币奖励法

B.强化法

C.行为塑造法

D.示范法

5.教师的()是受聘任教、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的依据。

A.考核结果

B.业务水平

C.工作态度

D.工作成绩

6.小学生心理辅导的主要对象是()。

A.正常小学生

B.严重精神病人

C.人格障碍者

D.残疾患者

7.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教育家是()。

A.杜威

B.凯洛夫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8.教师的劳动价值主要体现在教育劳动的()上。

A.个体价值

B.主体价值

C.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D.创造价值

9.学生通过对各种各样不同的鸟进行分析与比较,最后得出鸟的本质的思维过程主要是()。

A.分析

B.比较

C.抽象

D.概括

10.吃糖之后再吃药,就觉得药特别苦,而吃完药再吃糖,就会觉得糖特别甜。

这是哪一种感觉规律?

()

A.感觉适应

B.同时对比

C.继时对比

D.感觉转换

11.在中国教育制度发展史上,中学阶段最早兼顾升学和就业双重需要的学制是()。

A.癸卯学制

B.壬子癸丑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寅学制

12.倡导以美育代宗教的教育家是()。

A.王国维

B.蔡元培

C.陶行知

D.梁启超

13.制定《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基本出发点是依据法律的规定,()的合法权益。

A.保护师生

B.保护学生、学校

C.保护学生

D.保护教师

14.赞可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五条新的教学原则,不在此列的一条是()。

A.高难度原则

B.高速度原则

C.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15.被人们看作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标志是()。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洛克的《教育漫话》

C.卢梭的《爱弥儿》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16.学校教育产生于()。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17.标志着我国进入全面依法治教新时期的是()的颁布实施。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8.“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教育具有的特点是()。

A.崇尚书本.呆读死记

B.学校教育脱离生产劳动

C.等级性

D.阶级性

19.教师申诉制度确立的法律依据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20.朱老师上课时,经常将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内容圈画出来,加强学生对这些重点内容的理解,这体现了知觉的()。

A.强度律

B.差异律

C.活动律

D.对比律

21.一名小学生上课不敢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当他一旦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老师就给予表扬、鼓励。

渐渐地他养成了勇于举手回答问题的行为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采取了()。

A.示范法

B.行为塑造法

C.惩罚法

D.强化法

22.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及学生培养方案作出决策的活动是()。

A.教学计划

B.教学过程

C.教学评价

D.教学设计

23.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之一是()。

A.铁制农具的出现

B.阶级的分化

C.宗教的产生

D.专门的脑力劳动者出现

24.在利用情绪的ABC理论对网络成瘾青少年进行矫治时,外来的激发性事件A指的是()。

A.上网内容

B.电脑或网络

C.青少年基于电脑或网络所产生的精神活动

D.青少年对网络的依赖信念

25.1995年9月1日施行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制定的第一部教育基本法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6.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

A.谈话法

B.讨论法

C.讲授法

D.演示法

27.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育法律关系为()法律关系。

A.隶属型

B.平权型

C.调整型

D.保护型

28.赫尔巴特指出:

“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这说明了教学过程具有的特点是()。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B.教学过程中知、情、意、行的统一

C.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29.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这是德育的()。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性原则

C.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D.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30.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不适用于下列哪项?

()

A.普通中小学

B.幼儿园(班)

C.中等职业学校

D.成人高等教育

二、多选题(共20题)

31.对于教育学的发展阶段,国外比较典型的三分法是把它分为三阶段,分别是()。

A.萌芽阶段、形成阶段、科学阶段

B.萌芽阶段、独立阶段、科学阶段

C.萌芽阶段、独立阶段、发展阶段

D.形成阶段、独立阶段、理论深化阶段

32.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学校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发展的有效途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

A.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B.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C.在学校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D.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33.国家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实行()。

A.教师资格制度

B.教师聘任制度

C.教师选拔制度

D.教师职务制度

34.教育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

A.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B.损害行为必须违法

C.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D.有损害事实

3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年)》的工作方针是()。

A.优先发展

B.科教兴国

C.育人为本

D.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36.下列描述属于社会本位目的论的有()。

A.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B.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C.今生只是永生的准备

D.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37.在教育活动中.教育对象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学生学习的()。

A.自主性

B.差异性

C.能动性

D.创造性

38.原始社会的教育特征是()。

A.教育水平低

B.有一些专门教育场所出现

C.教育没有阶级性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39.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是()。

A.模仿性

B.意识性

C.规律性

D.社会性

40.教师应有的职业态度和情感包括()。

A.理解学生

B.消极的自我意识

C.与学生和谐相处

D.积极的自我意识

41.下列关于遗忘规律表达正确的是()。

A.遗忘规律最早是由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得出的

B.遗忘的发展是均衡的

C.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的

D.及时复习能较为有效地减少或防止遗忘

42.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是()。

A.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

B.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人格健全发展

C.对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和补充

D.建立新观念并获得正向的情绪效果

43.下列选项中属于学生本质属性的有()。

A.学生是人

B.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C.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

D.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44.我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学校教育制度。

A.学前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45.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履行下列义务()。

A.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B.参加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用书资料

C.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

D.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

46.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其特殊性表现在()。

A.教育以培养人、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为指向

B.教育以教与学为外在表现形态

C.教育以传递知识经验为载体

D.教育是一项社会实践活动

47.贯彻因材施教德育原则.要求教师()。

A.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B.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C.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D.统一校内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48.下列对“发现法”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A.布鲁纳为“发现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B.“发现法”一般只用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的情景中

C.“发现法”可完全替代传统的讲授法

D.布鲁纳提出,学生掌握科学结构的最好方法是“发现法”

49.分层教学又称为分组教学,它的优点有()。

A.便于管理

B.增加了智力测验和成绩作为依据

C.同一层次内学生的基础和水平较一般班级授课制条件下更为整齐

D.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更加便利

50.教育目的的基本层次包括()。

A.教育方针

B.国家的教育目的

C.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D.教师的教学目标

三、判断题(共10题)

51.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是人类所独有的社会活动。

()

52.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品德基础和受教育者已有的知识水平之间的矛盾。

()

53.素质教育就是多组织课外校外兴趣小组,以发展学生的多种才艺。

()

54.读书法就是学生自己独立地阅读教材,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

()

55.教育法律救济以补救受害者的合法权益为目的。

()

56.汽车司机在驾驶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脚并用,这种注意特性是注意的分散。

()

57.劳动技术教育是基础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

58.依法执教是教师的责任,与学生、家长、学校、社会毫无关系。

()

59.损害的发生是教育法律救济的前提。

()

60.想象来源于表象,以表象的内容为素材。

()

四、简答题(共2题)

61.陶行知当校长时.有一天看到一个学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同学,就当场喝止他,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

放学后,陶行知回到校长室,这个学生已经等在门口了,一见面,陶行知掏出一块糖给他,说:

“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了这里。

而我却迟到了。

”学生惊异地接过糖,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手里.说:

“我让你住手你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这块糖奖励你对我的尊重。

”那个同学更惊异了。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塞到他手里,说:

“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有正义感。

”那个同学感动极了

62.素质教育的内涵是什么?

单选题答案:

1:

B2:

C3:

D4:

D5:

A6:

A7:

A

8:

C9:

C10:

C11:

C12:

B13:

B14:

D

15:

A16:

B17:

B18:

B19:

B20:

B21:

D

22:

C23:

D24:

B25:

C26:

C27:

B28:

B

29:

B30:

D

多选题答案:

31:

A,B,C32:

A,B,C,D33:

A,B,D34:

A,B,C,D35:

A,C

36:

A,B,D37:

A,C,D38:

A,C39:

B,D40:

A,C,D

41:

A,C,D42:

A,B,C43:

A,B,C,D44:

A,B,C,D45:

A,C,D

46:

A,B,C47:

A,B,C48:

A,D49:

B,C,D50:

B,C,D

判断题答案:

51:

对52:

错53:

错54:

错55:

56:

错57:

对58:

错59:

对60:

简答题答案:

61:

None62:

None

相关解析:

1:

题干描述现象说明小学生具有向师性,教师的人格、学识、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等都在自觉或不自觉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成为学生示范的榜样。

2:

教育无目的论是由杜威提出来的。

他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指出:

“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

”杜威所否定的是教育的一般的、抽象的目的,强调的是教育过程内有的目的。

即每一次教育活动的具体目的,并非主张教育完全无目的。

3:

教师自我教育是专业理想建立、专业情感积淀、专业技能提高、专业风格形成的关键。

4:

班杜拉于1967年创立了示范法。

他认为,儿童的许多行为并非通过直接实践或受到强化形成的,而是通过观察、学习产生共鸣,从而增加良好行为的获得或减少、削弱不良行为。

因此.模仿与强化一样,是学习的一种基本形式。

示范法包括现场示范法、参与模仿法、自我示范法、电影电视或录像示范法以及想象模仿法等多种类型。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教师考核结果是受聘任教、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的依据。

6:

学校心理辅导面向全体学生.以正常学生为主要对象.

7:

杜威提出“儿童中心论”,强调儿童的兴趣、经验和儿童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

8:

教师劳动本身具有创造性,但因教师的劳动成果不是一般的精神产品或物质产品,而是符合一定社会需求的人,所以教师的劳动价值主要体现在教育劳动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上。

9:

抽象是在人脑中提炼各种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舍弃其个别的、非本质的特征的过程。

10:

两种感觉先后发生所形成的对比叫继时对比。

如吃完苦药以后再吃糖觉得糖更甜了:

从冷水里出来再到稍热一点的水里觉得热水更热了。

11:

壬戌学制在中学阶段既要兼顾升学,又要兼顾就业。

12:

1917年,蔡元培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以美育代宗教说》一文,进一步阐述他的美育思想。

13: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一条规定,为积极预防、妥善处理在校学生伤害事故,保护学生、学校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其他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14: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了五条全新的教学原则:

高难度原则:

高速度原则;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以及使所有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15:

17世纪的夸美纽斯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教育理论体系。

他的《大教学论》(1632)被认为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

16:

学校教育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

就我国而言,夏代属于奴隶社会初期,据古书记载,夏代有“庠”“序”“校”,是当时的学校,说明学校教育已产生。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教育工作进人全面依法治教的新阶段,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18: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反映了科举制强调唯有读书高,引导人们轻视社会各行业,轻视生产实践,使知识分子严重脱离社会实际生活。

19:

教师申诉制度是依据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确立的。

20:

差异律针对的是感知对象与它的背景的差异。

凡是观察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对象就被感知得越清晰。

题干当中,教师将重点内容圈出来,使得重点内容能够与其他内容相区别开,体现了知觉的差异律。

21:

强化法又称“操作条件疗法”,是应用强化手段增进某些适应行为.以减弱或消除某些不适应行为的方法。

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

材料中教师的行为属于强化方法。

22: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及学生培养方案作出决策。

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价值上的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

23:

学校产生的条件是生产力的发展、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离以及文字的产生等。

24:

艾利斯创立的理性情绪疗法认为,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事件本身引起的.而是经历了该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认知、解释与评价所引起的。

这个理论又叫作ABC理论。

A(ActivatingEvents)是外来的激发性生活事件;B(Beliefsystem)是指个体诱发事件之后相应的信念系统.即他对这一事件的想法、解释和评价;C(Consequences)是指由B引起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激发性事件A是引起情绪与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B是引起人的情绪与行为反应的直接原因。

同理.真正引起网瘾的原因是青少年基于电脑或网络

25:

新中国成立以来制定的第一部教育基本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26: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讲授法的优点是教师容易控制教学进程,能够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

但如果运用不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易发挥,就会出现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局面。

27:

平权型教育法律关系是两个具有平等法律地位的教育关系主体之间产生的教育法律关系。

28:

赫尔巴特指出:

“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的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这体现了教学过程的教育性规律.强调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是知、情、意、行的统一。

29: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30: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园(班)、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以下统称学校)的安全管理适用本办法。

相关解析:

31:

根据不同阶段教育学在对象、概念、方法、结构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不同.将教育学的发展阶段分为萌芽阶段、独立阶段(形成、创立阶段)、科学阶段(发展阶段)。

32:

四个选项都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3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职务、聘任制度.通过考核、奖励、培养和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34:

教育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是指行为人承担教育法律责任须具备的标准或必要条件。

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只有具备教育法律责任的归责要件,才被认定为教育法律责任主体,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其构成要件有四点:

(1)有损害事实;

(2)损害行为必须违法;(3)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4)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3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36:

夸美纽斯认为,今生只是永生的准备,体现了神学的教育目的论的观点。

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在于发展个人天赋的内在力量,强调教育培养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体现的是个人本位论的观点。

A、B、D三项体现的是社会本位目的论的观点。

D项的意思是管理者接受了教育就懂得宽容和仁慈。

更能够爱人;老百姓接受了教育就能明辨是非,懂得规矩和道理。

就能够更好的用他们做事。

37: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体意识是指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学生,对自己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自身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个体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观念的表现。

38:

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是由生产力水平低下决定的:

(1)自发性、广泛性、无等级性。

原始社会的生产资料是公有的.由此决定了儿童是公有的,也是公育的,教育机会对所有儿童都是均等的。

(2)教育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

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教育活动融合在生产、生活中;负责教育的是有丰富生产生活经验的长者.但这些长者还不是从事教育的专职人员。

(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教育方法也只限于动作示范与观察模仿、口耳相传与耳濡目染。

39:

人的教育活动和动物的“教育活动”是有区别的,人的教育具有意识性而动物没有,只是一种本能。

另外人的教育具有社会性,而动物的“教育”是生存本能。

40:

教师职业情感中,促进的教育态度主要表现为理解学生、积极的自我意识、教育期待以及与学生和谐相处。

41:

艾宾浩斯是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是第一个从心理学上对记忆进行系统实验的人。

他对记忆研究的主要贡献之一就是对记忆的保持规律作了重要研究.并绘制出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遗忘的速度是不均衡的,表现为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因此,及时复习能较为有效地减少或防止遗忘。

42:

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是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第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第三.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43:

学生首先是人,具有人的本质属性,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特定的社会属性的人。

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人;学生是有发展需要的人;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

4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七条规定,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4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十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法律、法规;

(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三)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

(四)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五)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六)依法接受监督。

B项是受教育者享有的权利.

46:

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其特殊性表现在:

(1)在活动目的上以培养人、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为指向;

(2)在活动形式上以教与学为外在表现形态;(3)在活动内容上以传递知识经验为载体。

47:

贯彻因材施教德育原则,要求教师:

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48:

布鲁纳提出了发现法,他认为学生掌握科学结构的最好方法是“发现法”。

发现法虽有一定的优点,但不是唯一的教学方法。

必须同其他方法结合一起使用,才能取得良好效果,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讲授法。

发现法适合于那些能引出多种假设、原理.能明确展开的数理学科,并不是对所有学科都有效。

49:

分层教学由于增加了智力测验和成绩作为依据,同一层次内学生的基础和水平较一般班级授课制条件下更为整齐,因此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更加便利。

由于不同科目各自分组,能够比较好地适应学生的兴趣和差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