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要点与中小学幼儿园开学工作联合检查方案合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57431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要点与中小学幼儿园开学工作联合检查方案合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要点与中小学幼儿园开学工作联合检查方案合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要点与中小学幼儿园开学工作联合检查方案合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要点与中小学幼儿园开学工作联合检查方案合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要点与中小学幼儿园开学工作联合检查方案合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要点与中小学幼儿园开学工作联合检查方案合集.docx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要点与中小学幼儿园开学工作联合检查方案合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要点与中小学幼儿园开学工作联合检查方案合集.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要点与中小学幼儿园开学工作联合检查方案合集.docx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要点与中小学幼儿园开学工作联合检查方案合集

2019年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要点与2019年中小学幼儿园开学工作联合检查方案合集

2019年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要点

“两个目标”:

一是进一步完善责任明确、制度健全、机制完善、基础牢固、保障有力的学校安全责任、监管、保障体系;二是确保职责范围内不发生较大及以上的安全责任事故,不发生影响社会治安、社会稳定的重大治安案件和群体性事件。

为了实现“两个目标”,在学校安全、综合治理两个方面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推进设施建设,夯实校园安全工作基础

1.推进三防建设“343”计划。

贯彻执行《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和《市中小学幼儿园重点区域和部位安防设施建设标准》,全面梳理检查校园技防系统建设情况,进一步推进学校“三防”设施建设“343”计划,完善校园视频监控平台,实现互联互通,提升技防运行质效和实战应用能力。

XX年,全县所有学校视频监控与局监控平台联网,各镇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三防”设施建设高标准达标,“三防”达标率达70%以上。

2.配强配齐校园保卫队伍。

严格按照《省中小学幼儿园治安保卫工作规定(试行)》和《关于加强全市学校保安员队伍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设置治安保卫机构或配备专职保卫(保安)人员,优化年龄结构,配齐防护装备,组织或配合有关部门加强保卫人员业务培训,提高持证率,严格日常管理,切实发挥校园安保主力军作用。

3.完善隐患排查制度。

完善《安全隐患及责任体系建设排查表》,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体要求,每季度全面排查整治校园治安、交通(含校车)、消防以及校舍、食品、卫生防疫、集体活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等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有效防范和遏制校园安全事故发生。

坚持日常检查和季度排查结合,逐步完善学校自查、县局督查、专家协查的隐患排查整治体系。

二、强化管理规范,提升校园安全管理水平

4.完善安全责任体系。

严格落实学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和“一岗双责”制度;严格落实《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南》,进一步强化学校安全管理、检查体系和岗位职责;层层签订学校安全管理责任状,逐步完善安全管理要求到点到位、职责到岗到人、监管到底到边的安全责任体系。

5.严格日常管理制度。

严格落实《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规范(试行)》,完善校园门卫、值班巡查、安全检查、食品安全、校车管理、重点守护、应急处置等各项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校园安全管理精细化水平。

督促学校全面落实封闭管理措施,加强校门、校舍、围墙等修缮维护,严防无关人员进入校园,严防侵袭校园案件发生。

执行相关安全管理规定,加强电梯等特种设施设备管理维护,加强体育设施和场地管理,加强教学用剧毒、危化物品等使用管理。

6.提升食安管理水平。

进一步落实《市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和《市学校食品原料采购实施细则》,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县教育局、市场监管局部门联动,共同指导学校做好食品原料申请、采购、验收、储存等管理和制度完善。

指导学校完善食品安全岗位职责,细化关口管控和责任落实,织密日报、周查、月排查、季度整治以及明查暗访、例会通报、交叉检查等管控措施,逐步完善“无缝对接”管控机制。

新增食堂、供餐300人以上食堂全部达A级标准。

指导供应商完善配送机制、提升配送能力。

7.强化宿舍安全管理。

建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校长具体负责的住校生安全管理机构,进一步完善宿舍安全管理制度,强化管理人员值班、领导带班、学生就寝点名制度。

加强住校生安全管理与教育,扎实开展宿舍安全检查,及时排除学生宿舍用水、用电、用火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

8.加强安全档案管理。

根据文书档案和特种设备管理的相关规定,加强安全管理档案的建设与管理。

各学校安全管理档案应有相对统一的目录和要求,按学期收集、整理各类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安全防范的活动资料,包括制度、文件、计划、总结、音像资料、隐患排查建档、检查督查记录等,作为学校履行安全管理职责的依据和凭证。

三、完善联动机制,维护校园正常教学秩序

9.推进校车安全运营。

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强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和校车保障工程推进会的要求,配合公安、交通等部门做好校车管理工作,严格落实校车“六定”管理模式,明确学校、校车驾驶员、随车照管教师及家长的各自安全监管责任,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

加强对校车随车管理教师的安全业务培训及乘车学生的安全教育,建好校车管理台帐。

重点时段密切配合公安、交通等部门,有效疏导学校周边交通秩序,加大举报力度,确保校车安全平稳运行。

10.抓好消防安全管理。

争取消防部门支持,加强消防“四个能力”建设,定期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整改各类火灾隐患。

加强电器使用管理和定期检查维护。

人员密集场所的各类消防设施、器材要完备,便于紧急情况下启用。

安全通道要保持畅通,并设置人员疏散指示标记。

严禁学生在宿舍内私自接线、使用大功率电器,严禁将蜡烛、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带入宿舍。

积极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做好消防安全教育“五个一”:

一节消防安全课、一节主题班会、一次消防器材排查、一份消防安全作业、一次消防站馆参观。

11.开展矛盾纠纷排查。

全面排查涉校矛盾纠纷,及早分析、预警和处置各类苗头事端。

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校园周边涉校涉生矛盾纠纷化解,对因矛盾纠纷可能实施极端行为以及精神疾病等人员,做好教育引导和动态管控工作,严防其铤而走险。

加强班主任安全培训,关注师生的心理健康和负面情绪的引导,做好特异体质学生的登记和体育活动中的安全事项提醒,防止和减少意外伤害发生。

落实省市有关安全风险评估要求,对学校布局、学区调整、招生考试、职称评聘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可能引发学校安全稳定的重大教育改革措施,做好实施前的风险评估工作,确保不发生因决策失误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12.配合周边环境整治。

坚持集中整治与规范管理相结合、集中打击与严密防控相结合,会同有关部门深入排查整治校园周边黑网吧、“黄赌毒”等突出治安问题,净化校园教书育人环境。

主动协调、配合公安、综治部门完善护学岗制度,加强校园周边巡逻防控,上下学时校园门口、途经主要路段,要“见警察、见警灯、见警车”。

加强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配合做好校园周边道路交通秩序整治,查处学生不文明交通行为。

开展学校及周边综治工作交叉检查和暗访,校园周边综合治理排查活动每年不少于2次。

学生上下学时段,要确保学校门口有人管、有人看、有人巡、有人防。

四、优化安全教育,提升师生安全防范素养

13.上好安全教育课。

积极贯彻《中小学生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要把培养学生的安全素养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切实加强安全教育。

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落实教师安全教育职责,进一步做好安全知识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充分挖掘隐性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与显性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一起,在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予以渗透。

小学阶段主要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中进行,初中主要在思想品德课程中进行,高中主要在思想政治课程中进行。

14.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对无法在学科中渗透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利用主题教育活动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安全能力、养成安全习惯。

要用好《中小学公共安全读本》,利用班、队、团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参观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公共安全教育。

要利用开学初、放假前、“安全教育宣传月”、“食品宣传周”、“5•12”、“11•9”、“12•2”等安全教育节点,组织安全教育主题活动,开展防灾减灾、“平安中国”、消防、食品、交通等宣传活动。

每所学校每学期开展安全教育主题活动不少于4次。

15.强化防溺水教育。

把预防学生溺水摆在突出位置,各校(园)要利用告家长书、写一封信、打电话、发短信、微信等形式把防溺水教育落实到每一个学生和学生监护人身上。

主动提请当地党委、政府协调建立防溺水联防联控机制,在重点水域设置安全警示标牌,为青少年儿童提供安全的校外活动场所。

各学校要在暑假、寒假前针对夏季和冬季的不同特点,专门开展两次防溺水主题教育,确保学生溺水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坚决避免发生群体性溺水事故。

16.规范应急疏散演练。

贯彻落实《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切实把应急疏散演练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

应急疏散演练实行“三表”管理,学期初制定计划表,每次演练填写评估表,学期结束上报统计表,中小学每月不少于1次,幼儿园每季度不少于1次。

各学校按照“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实现教学楼、宿舍、食堂、实验楼等场所的同步演练,防止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有条件的学校逐步增加应急救护、校车应急、防暴恐等科目,提高师生应急自救意识和能力。

五、加强督查考核,推进平安校园创建

17.加强安全工作考核。

深化平安校园建设,完善校园周边综合治理联合督导检查机制,加大对校园安全工作的明查暗访力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积极探索建立学校安全管理责任体系、管理办法、预警分析机制和年度学校安全工作目标考核办法。

创新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对学校安全工作约谈制度,对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或发生安全责任事故学校进行督导约谈。

2019年中小学幼儿园开学工作联合检查方案

为深入了解新学期中小学幼儿园开学工作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开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督促全省中小学幼儿园各项工作规范进行,省教育厅决定组织XX年秋季开学工作联合检查组,对我省部分县、市(区)中小学幼儿园秋季开学工作进行检查。

一、时间安排

XX年9月22日-9月27日。

二、检查对象和方法

(一)检查对象:

8个县、市(区),每个县、市(区)检查辖区内1所重点高中、2所以上农村初中、2所以上小学和2所以上幼儿园(初中和小学由检查组指定,其中城区小学一所)。

(二)检查方法:

检查组到达后,先听取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本辖区开学情况的介绍,然后到学校实地查阅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和有关工作总结、计划等书面材料,查看功能室、学生宿舍、食堂等设施,并通过随堂听课、与师生个别访谈等形式了解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情况和开学有关的其他情况。

检查完毕后,检查组即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反馈检查情况。

三、检查内容

根据新学年工作安排,重点检查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校安全、规范办学行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教育重点工程建设以及“百名干部走基层、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开展等情况,努力发现好的典型和差的典型,给予通报表扬或通报批评。

(一)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推进情况

重点检查县、市(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项目规划和规范化学校创建规划等重大教育规划的实施情况。

(二)学校安全、卫生与德育工作情况

1.学校保安人员、监控设施等的配备情况,开学初师生安全教育活动开展情况;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情况。

2.校车安全管理情况。

是否建立校车许可制度;是否建立校车驾驶人资格审批制度;是否制定了校车服务方案;是否制定了校车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等。

3.学生入学教育活动开展情况。

是否组织上好开学第一课,开展“乘着梦想的翅膀”等主题教育活动;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新学期德育工作计划的制定、执行情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建设、管理情况等;新生入园、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情况。

(三)规范办学行为情况

1.规范办学行为工作落实情况。

重点检查阳光招生情况,中小学均衡编班、班额控制情况,落实省定课程方案的情况,教辅材料的管理情况;幼儿园防止“看管式”、“小学化”教育倾向的落实情况;不足龄儿童违规入读小学的查处情况和采取的禁止措施落实情况。

2.学校收费情况。

学校对最新收费政策的落实和收费公示制度执行情况;中小学乱收费举报机制建立情况;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对重大举报、违规案例查处情况。

(四)教育重点工程建设情况

重点检查中小学校安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等教育重点工程的建设进展情况。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设备维护、管理与教学应用情况,“校校通”工程的建设情况;教学仪器配备及使用情况。

(五)特殊群体就学政策落实情况

重点检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两为主”政策落实情况;农村留守儿童就读和在校寄宿生活保障情况。

(六)开学常规情况

1.教师回校、教材到位情况。

主要检查教师到岗和缺岗情况,教师师德师风开展情况;教科书到书情况及质量情况。

2.学生回校情况。

重点检查贯彻落实8月27日省教育厅召开的控辍保学座谈会精神情况,控辍保学责任制落实情况,尤其关注初中学生辍学情况;“两基”工作摸底造册,档案管理情况。

3.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情况。

开学工作安排和新学期工作计划制定、执行情况,教师备课、课堂教学及作业批改等教学常规落实情况等。

(七)中小学学籍管理情况

重点检查是否按规定要求做好国家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运用工作,及时收集上传新生学籍数据情况等。

(八)“百名干部走基层、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开展情况

重点检查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干部走基层的情况;教师家访情况,教师家访长效机制建立情况。

(九)高中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平台建设情况

1.上学期高中学生(高一高二)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是否都已完成(打开本校网页查看)。

2.是否对新入学的学生和新教师进行理念培训和平台操作培训(包括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新学生、新教师的账号是否都分配到位。

3.有没有安排专人负责这项工作,是否明确学校管理员工作量。

四、分组及成员安排

由厅办公室和厅基教处牵头组织,从有关处室(单位)抽调人员,分成4组,每组检查2个市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