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笔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57101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物理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初三物理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初三物理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初三物理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初三物理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物理笔记.docx

《初三物理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物理笔记.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三物理笔记.docx

初三物理笔记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

第一节、宇宙和微观世界

一、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

二、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原子由电子(带负电)和原子核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带正电)和中子组成。

三、物质处于固态、液态、气态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排列方式不同,

固体物质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液体物质没有确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具有流动性;气体物质没有确定的形状和体积,具有流动性。

四、水结冰体积变大,质量不变,密度变小。

第二节、质量

一、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二、质量的国际单位:

千克(Kg);常用单位:

吨(t)、克(g)、毫克(mg)

换算:

1t=103Kg;1g=10-3Kg;1mg=10-6Kg

三、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质量大小与物质的形状、状态和

位置无关。

四、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工具:

天平(托盘天平、学生天平)。

五、天平使用的注意事项:

1.天平使用前必须调平;  2砝码只能用镊子夹取,不能用手拿;

3.物体必须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4.称量物体时不能调节平衡螺母,只能加减砝码和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

5.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六、天平使用方法:

1.选择适当量程的天平;     2.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3.把游码拨到标尺的0刻度线上;  4.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5.把物体放在左盘,右盘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6.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读数(m物体=m砝码+m游码)

7.实验结束把游码拨到标尺的0刻度线

七、用天平测液体质量的方法:

1.调平天平,称出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总;

2.把需要的液体倒入量筒中后,,测出剩余液体和烧杯的质量m余;

3.量筒中液体质量=总质量-剩余质量(m液体=m总+m余)

第三节、密度

一、同种物质,它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关系。

二、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

三、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物质的密度由物质的种类决定,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大小无关。

但是受温度的影响。

四、密度的计算公式:

ρ(密度)=m(质量)/v(体积)

五、密度的单位:

千克每立方米(kg/m3);克每立方厘米(g/cm3)

换算:

1g/cm3=1×103kg/m3

六、水的密度:

1×103kg/m3的物理意义:

表示1立方米的水质量是1×103kg。

第四节、测量物质的密度

一、测量密度原理:

根据密度公式ρ=m/v,测出质量m和体积v,可计算ρ。

二、实验目的:

练习使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质的密度。

三、实验器材:

天平、量筒、烧杯、水、盐、细线、小石块。

四、量筒使用注意事项:

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的凹面(或凸面)相平;仰视读数会偏小,俯视读数会偏大。

五、用量筒测不规则小固体体积的方法:

1.在量筒中放入适量的水,体积为V水;

2.用细线拴好小固体放入量筒中,测出总体积V总;

3.小固体的体积=总体积-水的体积(V固体=V总-V水)。

第五节、密度与社会生活

一、生活中常见密度知识的应用事例:

1.用盐水选择优劣良种:

2.用风分开种子和种皮;

3.根据密度鉴别物质;

4.根据密度判断球的空心、实心;

二、判断球是空心还是实心的方法:

1.密度比较法:

如果ρ物体=ρ实心;则物体是实心的;

       如果ρ物体<ρ实心;则物体是空心的;

2.体积比较法:

如果V物体=V实心;则物体是实心的;

       如果V物体>V实心;则物体是空心的;

3.质量比较法:

如果m物体=m实心;则物体是实心的;

       如果m物体<m实心;则物体是空心的;

三、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1.受热膨胀的物体质量不变,体积增大时,密度变小;受冷收缩的物体质量不变,体积缩小,密度变大;

2.温度能改变物体的密度;一般情况下“热胀冷缩”,但水不简单的遵守这一规律,水4℃时密度最大,高于或低于4℃时,体积都增大,密度都变小。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

第一节、运动的描述

一、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二、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时被选择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三、参照物选择可以任意选择;所以任何物体都可以选做参照物;在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地面或地面上固定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四、同一个物体,所选择参照物不同,运动情况不同,所以说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第二节、运动的快慢

一、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1.路程相同,比较时间;2.时间相同,比较路程。

二、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

三、速度的计算公式:

V(速度)=S(路程)/t(时间)

四、速度的单位:

米每秒(m/s);千米每小时(km/h)

换算关系:

1m/s=3.6km/h

五、20m/s的物理意义:

物体在1秒内通过的路程是20m。

六、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七、匀速直线运动中,任意点、任意时刻的速度相等。

八、平均速度:

只能表示物体在所求的那段路程中(或时间段内)的运动情况,不能表示运动中任何一段路程(或任一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所以:

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v=s/t)

第三节、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一、时间的测量工具:

计时表;长度的测量工具:

刻度尺。

二、使用刻度尺注意事项:

1.使用前观察量程和分度值;

2.测量时刻度尺紧靠被测物体;

3.被测物体的一端与刻度尺的0刻度线对齐;

4.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

5.读数时必须在分度值的下一位估读;

6.读数值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三、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不能消除,只能减少。

四、测量时不按照测量规则操作造成的差异叫错误;错误可以消除。

五、减小误差的方法:

1.多次测量求平均值;2.采用精密测量工具;3.采用科学测量方法。

六、长度的单位:

千米(㎞);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换算:

1㎞=103m;1dm=10-1m;1cm=10-2m;

1mm=10-3m;1μm=10-6m;1nm=10-9m

第四节、力

一、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前者是施力物,后者是受力物。

二、力的作用效果是:

1.改变物体的形状;

1.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使静止的物体运动;2.使运动的物体静止;3.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方向)

三、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

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

四、力的三要素是:

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

五、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力一定有施力物和受力物;一个物体如果是施力物,则它同时也是受力物。

六、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的图叫力的示意图。

第五节、牛顿第一定律

一、伽利略的实验说明:

物体的运动是不需要力来维持的;

亚里士多德说:

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的。

二、实验推理说明: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一个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的作用。

三、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一现象叫牛顿第一定律。

理解:

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静止的物体将永远静止;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

四、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五、惯性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成正比,物体质量越大,惯性也越大。

六、惯性有的地方有害(由于惯性造成事故)、有的地方有益(利用惯性做事)。

第六节、二力平衡

一、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平衡态。

二、使物体处于平衡态下的几个力叫平衡力。

如果物体受两个力平衡,这两个力叫二力平衡。

三、二力平衡的4个条件:

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线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平衡。

四、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这两个力平衡。

五、探究:

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分析图象可知:

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

具有正比的关系。

六、探究: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表面状况

阻力大小

小车运动距离

毛巾

较大

较近

棉布

木板

较远

观察表格可以得出结论:

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车受到阻力

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

从而可以得出推论:

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

 

第十三章、力和机械

第一节、弹力弹簧测力计

一、物体受力时会发生 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来的 形状,这种特性叫弹性。

二、物体受力时会发生 形变,不受力时不能恢复原来的 形状,这种特性叫塑性。

三、物体由于 弹性形变 而产生的力叫 弹力 。

四、测量力大小的工具叫 测力计 。

实验室常用的测力计叫 弹簧测力计 。

五、弹簧测力计的制造原理:

根据弹簧的伸长与拉力大小成正比的关系制成。

六、弹簧测力计使用方法:

(1)、使用前轻拉挂钩几次,以勉指针、弹簧与外客卡住;

(2)、使用前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

(3)、使用时不能让弹簧与外壳摩擦;

(4)、被测力的大小不能超过量程。

第二节、重力

一、牛顿找到万有引力:

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牛顿在互相吸引的力,叫万有引力。

二、由于 地球 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 重力 。

三、重力大小的计算:

G=mg (g=9.8N/kg);

重力的使力物体:

 地球 ;

重力的方向:

  竖直向下;

重力的作用点:

 在物体的重心上(均匀、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

四、物体重力的大小与 质量 成正比。

(G=mg)

五、影响重力的因素有:

物体的 质量 、物体的 位置高度 。

第三节、摩擦力

一、两个互相 接触 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 摩擦力 。

二、摩擦力存在的条件:

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两个物体间有压力。

三、当物体受力平衡时(物体静止、匀速直线运动)时:

摩擦力=拉力(牵引力、推力)。

摩擦力的方向: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摩擦力作用点:

接触面上。

四、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

1.压力大小。

(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2.接触面粗糙度。

(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五、摩擦力有的地方 有益 ,有的地方 有害 。

六、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

1.增大压力。

(把皮带和皮带轮张紧)

2.增加接触面粗糙度。

(跑道铺煤渣、鞋底花纹、轮胎花纹)

七、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1.减小压力。

2.减小接触面的粗糙度。

3.以滚动代替滑动。

(滑轮、车轮里面的滚珠)

4.隔离接触面。

(气垫船、磁悬浮列车、加润滑油)

八、摩擦力应用方面:

1.火柴头与火柴盒之间的摩擦;

2.传送带与货物之间的摩擦;

3.鞋与地面之间的摩擦;

4.笔尖与地面之间的摩擦;

5.捆绑物体时,绳子与物体之间的摩擦。

第四节、杠杆

一、 杠杆 是一种简单的机械。

二、在力的作用下能绕 固定点 转动的硬棒叫 杠杆 。

三、杠杆可以是 直的 ,也可以是 弯的 、还可以是其它 形状 的。

四、杠杆的五个名词(五要素):

1.支点:

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2.动力:

使杠杆转动的力;

3.阻力: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4.动力臂:

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5.阻力臂:

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五、力臂的画法:

1.找出杠杆的支点0;

2.找出力的作用线;

3.过支点画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L为力臂。

六、杠杆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

七、杠杆的应用:

1.L1>L2时,F1<F2是省力杠杆;此时省了力但费了距离。

常见的有:

撬棒、独轮车、扳手、起瓶器、

2.L1<L2时,F1>F2是费力杠杆;此时费了力但省了距离。

常见的有:

船桨、钓鱼杆、起重机、筷子、铁锹、

3.L1=L2时,F1=F2是等臂杠杆;此时不省力也不费距离。

常见的有:

天平、跷跷板

第六节、其它简单机械

一、滑轮有:

动滑轮、定滑轮、滑轮组。

二、轴 固定 不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轴随物体一起 移动 的滑轮叫动滑轮;

    由 定滑轮和动滑轮 组成的叫滑轮组。

三、定滑轮实质是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它不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四、动滑轮实质是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2倍的杠杆 ,它可以省 一半 的力,不能改变 用力 的方向,但要多费距离。

五、滑轮组的参数:

n:

与动滑轮连接在一起的绳子段数;

F:

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G:

被提升物体的重力;

S: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

物体提升的高度。

如果不考虑动动滑轮重力和摩擦力,则有:

F=G/n ;S=nh

六、滑轮组可以 省力 ,也可以改变 用力 的方向,但要多费 距离 。

七、 斜面 和 轮轴 是省力的简单机械。

八、克当量似的

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

第一节压强

一、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作用面积有关。

压力作用效果用压强表示。

二、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压强计算公式:

P=F/S

P:

压强——帕(Pa);F:

压力——牛(N);S:

受力面积——平方米(m2)

三、水平面上放置的物体:

物体对平面的压力=物体的重力;其它情况:

压力≠重力。

四、增大压强的方法:

1.压力不变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2.受力面积不变时增大压力增大压强。

3.增大压力的同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五、增大压强的实例:

刀口磨锋利、压路机很笨重、钢丝钳口快、蝉的口器尖。

六、减小压强的方法:

1.压力不变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2.受力面积不变时减小压力减小压强。

3.减小压力的同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七、减小压强的实例:

铁轨铺在枕木上、人站在滑雪板上、推土机的履带、地基宽厚。

第二节液体的压强

一、液体压强的特点:

液体对容器的低部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同一深度,液体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深度增大液体压强增大;液体压强还跟液体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二、液体压强的大小由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决定。

液体压强公式:

P=ρ液gh(h:

液面到研究位置的垂直距离。

三、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是因为:

水的压强随深度增大而增大,下部受到压强大,上部受到压强小,所以设计成下宽上窄。

四、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五、连通器的原理:

连通器里装同种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是相平的。

六、连通器的应用:

船闸、茶壶、锅炉水位计、水塔与自来水管。

第三节大气压

一、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因为液体受到重力,而且具有流动性。

二、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因为气体受到重力,而且具有流动性。

三、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是:

马德堡半球实验。

四、大气压的应用:

塑料挂钩、吸饮料、人体吸气、水笔吸墨水、注射器吸药水。

五、最早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

托里拆利实验。

六、标准大气压值为:

760mm水银柱高、P0=1.013×105Pa。

七、影响大气压强值的因素有:

海拔的高度和气候的变化;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压强越小;阴天气压大于晴天。

八、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增大,随气压的降低而减小。

九、大气压的广泛应用:

用于抽水机、水泵。

一十、测定气体压强的仪器叫气压计;常见的气压计有:

水银气压计和金属合气压计。

第四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一、气体和液体的压强受流速的影响;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反而越小。

二、流速与压强关系应用:

飞机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于下方空气流速,上方大气压强小于下方大气压强,从而产生升力。

第五节浮力

一、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托的力叫浮力;浮力的方向总是:

竖直向上。

二、浸在液体中能漂浮或悬浮的物体是因为受到浮力的作用。

三、浮力产生的原因是:

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有压力差产生的;即F浮=F向上-F向下

四、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的方法:

1.测出物体的重力G;2.测出物体在液体中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拉;3.F浮=G-F拉

五、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是:

物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六、阿基米德定律:

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体积受到的重力。

浮力计算公式:

F浮=G排=ρ液gV排(V排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也是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七、物体的浮沉条件:

1.当G物>F浮时,物体下沉,最终沉底,此时ρ物>ρ液;

2.当G物<F浮时,物体上浮,最终漂浮,此时ρ物<ρ液;

3.当G物=F浮时,物体全部浸入液体时为悬浮,此时ρ物=ρ液;

4.当G物=F浮时,物体一部分浸入液体时为漂浮,此时ρ物<ρ液。

第六节浮力的应用

一、要增大浮力,可以采用“空心”的办法;例如:

轮船、独木舟。

二、轮船的排水量:

轮船满载货物时排开水的质量。

m排水量=m船+m货物

三、轮船在河里和海里都是漂浮,所以受到浮力相等,但海水密度大于河水密度,所以轮船排开海水的体积小于排开河水的体积,则:

轮船从海里驶入河里会下沉一些,反之,轮船从河里驶入海里会上浮一些。

四、潜水艇是通过水舱吸入水或排出水,从而改变自身重力实现上浮和下沉的。

五、热气球和飞艇是充入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增大体积来增大浮力,并且减小自身重力实现上浮的。

补充力学知识

一、有关力学量的方向:

1.弹力的方向:

与物体恢复原状方向相同

2.摩擦力方向: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3.压力方向:

垂直受力面并指向受力面一方

4.重力方向:

竖直向下

5.浮力方向:

竖直向上

二、力学计算公式:

1.质量计算公式:

m=ρv

2.密度计算公式:

ρ=m/v

3.速度计算公式:

V=S/t

4.摩擦力大小计算:

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f=F牵引力(拉力、推力)

5.重力计算公式:

G=mg(g=9.8N/㎏)

6.杠杆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公式:

F1×L1=F2×L2

7.压强计算公式:

P=F/S

8.液体压强计算公式:

P=ρ液gh(h指液面到研究点的垂直距离)

9.标准大气压值:

P0=1.013×105Pa;支持水银柱高760mm。

10.浮力产生的原因计算公式:

F浮=F向上-F向下

11.弹簧测力计测浮力计算公式:

F浮=G-F拉

12.浮力计算阿基米德公式:

F浮=G排=ρ液gV排

13.漂浮或悬浮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计算:

F浮=G物

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

第一节功

一、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转化。

二、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

一是物体必须受到力的作用;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

三、注意:

有三种情况没有做功:

1.有力但没有移动距离;

2.有距离而没有力的作用;

3.有力、也有距离,但力和距离不是在同一个方向。

四、功的大小等于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

公式:

W=FS(W:

功——焦;F:

力——牛;S:

力的方向移动的距离—米)

五、功的原理是: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六、把物体提高至少需要做的功:

W=Gh(G:

物体重;h:

提高高度)

七、注意:

如果物体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则力没有做功。

第二节机械效率

一、对人们有用的功叫有用功;对人们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额外功;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叫总功。

二、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η=W有/W总×100%(注:

机械效率η总小于1,因为任何机械都要做额外功。

三、用机械提升物体时所做的有用功计算是:

W有=Gh。

四、用机械提升物体时所做的总功计算是:

W总=FS。

五、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测量

1.测量工具:

铁架台、滑轮组、细绳、弹簧测力计、刻度尺、钩码

2.计算公式:

G:

物体重;F:

绳子自由端拉力;S: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h:

物体提升高度;n:

与动滑轮连接绳子段数;V绳:

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V物:

物体上升速度。

S=nh;V绳=nV物

W总=FS;W有=Gh

η=W有/W总×100%=Gh/FS×100%=Gh/nhF×100%=G/nF×100%

六、提高机械效率的措施:

1.改革机械结构,减轻机械自重;2.减小机械内部的摩擦。

七、滑轮组机械效率大小与1.动滑轮的个数和重力有关:

动滑轮个数少的和重力小的效率高;2.与被提物体的重力有关:

被提物体越重,机械效率就越高。

第三节、功率

一、物理学中,用功率这个物理量来描述物体做功的快慢。

二、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功率。

功率计算公式:

P=W/t或P=FV(P—功率—瓦;W—功—焦;t—时间—秒;F—力—牛;V—物体移动速度—米每秒)

三、有用功率:

P有=W有/t

四、额外功率:

P额=W额/t

五、总功率:

P总=W总/t或P总=P有+P额

六、注意:

一般情况求的是总功率:

P总=W总/t

七、注意:

机械效率大小由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大小决定;功率的大小由功和时间的大小决定。

所以功率和机械效率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八、200W的物理意义:

表示1秒内做的功是200J。

第四节、动能和势能

一、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动能。

二、动能的大小跟物体的运动速度和质量有关。

具体关系:

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动能就越大;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三、高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

四、重力势能的大小跟物体的位置高度和物体的质量有关。

具体关系:

质量相同的物体,位置高度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位置高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重力势能就越大。

五、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弹性势能。

六、弹性势能的大小跟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性限度内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

七、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简称为势能。

八、判断三种能量变化主要看决定它们的因素。

九、有的物体同时具有动能、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

第五节、机械能及其转化

一、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二、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机械能=动能+势能

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判断依据:

动能减少多少则势能增加多少或势能减少多少则动能增加多少。

四、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之间相互转化,则机械能守恒。

五、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