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申报表.docx
《精品课程申报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课程申报表.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课程申报表
精品课程申报表
推荐省市上海市
所属学校上海交通大学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
课程层次(本/专)本科
课程类型(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其他)基础课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工学类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电气信息类
课程负责人吕宝粮窦延平
申报日期2005年6月17日
学年授课学生数1600人
网络资源
用户名
口令
备注
datas
datas
专家审查用
guest
guest
一般教师用
填写要求
一、请严格按表中要求如实填写各项。
二、申报表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同一词时可以使用缩。
三、请以word文档格式填写表中各栏目。
四、凡涉密内容不得填写,需要说明的,请在本表说明栏中注明。
凡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1.课程负责人[1]情况
1-1
基本
信息
姓名
吕宝粮
性别
男
出生
年月
1960年11月
最终
学历
博士后
职称
教授
电话
62932287
学位
博士
职务
系副主任
传真
62932406
所在
院系
计算机系
E-mail
blu@
通信地址(邮编)
1-2
教学
[1]课程负责人指主持本门课程建设的主讲教师。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承担的实践性教学;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相关论文;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讲授课程:
算法与数据结构本科生4学时/周2届学生数:
250
神经网络理论和应用研究生3学时/周2届学生数:
20
指导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
连续5年指导本科生15名,每届学生毕业设计时间为6个月。
连续5年指导硕士生10名,每届2.5年。
连续5年指导博士生7名,每届3-3.5年
教学表彰/奖励:
施奈德优秀教学奖上海交通大学2003年
1-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学术研究课题: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增量学习模型研究;2004.1-2006.12(项目编号:
60375022)主要负责人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超并列模式分类器的问题分解与模块集成研究;2005.1-2007.12(项目编号:
60473040)主要负责人。
3、中日合作研究项目:
基于增量学习模型的图像错误诊断系统;2004.6-2005.3。
4、中日合作研究项目:
基于超并列机器学习方法的大规模文本分类研究;2004.4-2005.3
发表论文:
1)B.L.Lu,J.Shin,andM.Ichikawa,“Massivelyparallelclassificationofsingle-trialEEGsignalsusingamin-maxmodularneuralnetwork”,IEEETrans.BiomedicalEngineering,vol.51,no.3,pp.551-558,2004
2)B.L.LuandK.Ito,“Convertinggeneralnonlinearprogrammingproblemsintoseparableprogrammingproblemswithfeedforwardneuralnetworks”,NeuralNetworks,vol.16,pp.1059-1074,2003
3)B.L.Lu,Q.Ma,M.Ichikawa,andH.Isahara,“Efficientpart-of-speechtaggingwithamin-maxmodularneuralnetwork”,AppliedIntelligence,vol19,pp.65-81,2003
4)Q.Ma,B.L.Lu,H.Isahara,andM.Ichikawa,``Partofspeechtaggingwithmin-maxmodularneuralnetworks”,SystemsandComputersinJapan,vol.33,no.7,2002
5)B.L.Lu,J.Shin,andM.Ichikawa,“Effectsoffeaturesongeneralizationaccuracyofmin-maxmodularneuralnetworksintheclassificationofsingle-trialEEGsignals”,RIKENReview,vol.48,2002
6)J.Shin,B.L.Lu,A.Talnov,G.Matsumoto,andJ.Brankack,“ReadingauditorydiscriminationbehaviouroffreelymovingratsfromhippocampalEEG”,Neurocomputing,vol38-40,pp.1557-1566,2001
7)B.L.Lu,J.Shin,andM.Ichikawa,“Fastclassificationofhigh-dimensionalEEGsignalsusingmin-maxmodularneuralnetworks”,RIKENReview,vol.40,pp.58-62,2001
8)Q.Ma,B.L.Lu,H.Isahara,andM.Ichikawa,“partofspeechtaggingwithmin-maxmodularneuralnetworks”(inJapanese),IEICETransactionsonInformationandSystems,D-II,vol.J84-D-II,no.4,pp.708-717,2001
9)B.L.Lu,Q.Ma,M.Ichikawa,andH.Isahara,“Massivelyparallellearningofpart-of-speechdisambiguation”,RIKENReview,no.30,pp.40-49,2000
10)B.L.Lu,H.Kita,andY.Nishikawa,“Invertingfeedforwardneuralnetworksusinglinearandnonlinearprogramming”,IEEETrans.NeuralNetworks,
2.教学队伍情况
2-1
人员
构成(含外聘
教师)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学科专业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吕宝粮
男
1960.11
教授
计算机系
授课、课程负责
申瑞民
男
1967.2
教授
计算机系
课程建设、授课
俞勇
男
1961.8
教授
计算机系
课程建设指导、顾问
陆松年
男
1947.8
教授
电子信息
课程建设、授课
窦延平
男
1946.11
副教授
计算机
课程负责、授课
陈丽亚
女
1967.12
副教授
电子信息
课程建设、英文授课
姜丽红
女
1968.6
副教授
计算机
课程建设、中英文授课
陈玉泉
男
1968.10
副教授
计算机
课程建设、授课
张同珍
女
1965.2
讲师
计算机
课程建设、授课
邹恒明
男
1965.11
副教授
计算机
课程建设、英文授课
步风林
男
1961.2
副教授
计算机
课程建设、授课
施建俊
男
1973.12
讲师
电子信息
课程建设、授课
2-2
教学队伍整体结构
概述教学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师资配置情况;主要成员的教学经历、年终考核成绩以及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与效果。
学历结构良好。
从事《数据结构》课程授课(不含顾问和辅导老师)的老师中。
其中,教授、博导4名,副教授6名,讲师2名。
4位老师具有博士学位,3位老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5位老师具有硕士学位。
以上教师中,从国外著名大学归国的博士计有3位,并且有4位教师具有去国外进修提高的经历。
本课程组学缘结构合理。
在本课程组中,有3位教师来自国外一流大学(如:
密歇根大学、京都大学等),5位教师来自国内著名大学(如:
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天津大学、华东师大等)。
其余老师来自上海交通大学本校。
任课教师中,老、中、青比例适当;教学梯队情况良好。
50岁以上的教师有2位。
40岁至45岁之间的教师有4位,其余6位教师年龄都在30岁至40岁之间、年富力强。
30多岁至40岁的教师占教师队伍的大多数。
自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来,作为计算机系的重点核心课程,对授课教师的培养有一套完整的制度。
从孙永强教授、霍义兴教授开始,担任《数据结构》主讲教师的老师都经过辅导、试讲、主讲的各个阶段,有效地保证了教学质量。
现在,学校在进行课程改革后,本课程成为电气信息类大平台(包括: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信息安全学院以及软件学院、联读班、双学位班级等,本科生计有1600人/年)的主要课程,学院配备了由硕士生、博士生组成的辅导教师,指导上机、批改作业、辅导答疑等,另外在上机时还配备了高级实验师等指导学生实验,100人通常配备2位实验师或高级实验师。
每60到80人平均配备一个辅导、答疑、带上机教师。
主讲教师的学生规模通常为80至120人之间。
从事本门课程的教师都具有多年的教学实践、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教学效果优良。
本课程组的所有教师全部从事科研工作,在国内外的学术会议以及科技期刊上发表论文。
科研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推动了将科研成果教学内容的结合,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
另外,本课程组的所有教师都至少都能开出2门其他本科生或研究生课程。
长期以来,我校资深老教授—孙永强和侯文永对《数据结构》课程建设的进行了详细的指导,作出了许多贡献。
他们都是国内著名的计算机软件及理论方面的专家。
孙永强教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担任我校计算机软件及理论学科的首席责任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
同时也是《数据结构》课程的开拓者,为我校的《数据结构》课程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组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在数据结构课程进行大平台改革之后,承担了电院的数据结构课程的大量的教学任务,针对教学中的问题,互相支持,经常举办教学研讨会、改进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2-2
教学队伍整体结构
主要成员的教学经历、年终考核成绩。
申瑞民1991年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到交大计算机系任教,1995年及1998年分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教授(博导)。
曾先后开设过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挖掘等研究生及本科生等课程。
指导过多名博士生和硕士生。
申瑞民教授出版过多种大学教材的电子出版物,并获得过全国普通高校优秀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一等奖。
从事E-Learning相关的教学研究与应用,卓有成效。
实现了以教学基本单元—实时课堂为源点,卫星网地面网合一传输,通过自组织社区对大规模学习者进行分类指导的新型远程教学模型并进行了大规模实践。
首创了东西部实时课堂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积极进行数字化学习社会探索。
并获得2004年度上海市优秀教育成果一等奖,2004年度上海市育才奖以及2003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等多种奖项。
年终考核每年都是优秀/良好。
窦延平1970年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毕业留校,1978年调入计算机系软件教研组。
曾先后开设过编译原理1、高级语言程序设计、Pascal程序设计、C/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经济信息学、算法与数据结构等课程。
从1984年起,主讲计算机系的数据结构、算法与数据结构课程并负责该课程组的课程建设。
1988年,国家教委组织了全国计算机系的教学评比,我校计算机系的学生的数据结构平均成绩高于90分,名利全国第一(由专家组随机指定若干学生对数据结构进行笔试、程序设计进行上机考试),该课程授课教师窦延平老师获得上海交大教学特等奖。
在80年代,曾先后出版《数据结构例解》《数据结构教程》等书。
《数据结构教程》一书,在国内最先将数据抽象、抽象数据类型引入到教科书中来。
从1999年以来,全部实行利用CAI数据结构课件和多媒体技术进行授课,并逐步建立《数据结构》课程网站。
在2002年被评为上海交通大学一类课程。
并负责985一期和985二期“数据结构”优质课程建设。
自2003年,交大对电气信息类的学生都要开设《数据结构》课程,各种班级的学生总数多达1600人。
窦延平老师担任大平台《数据结构》课程组的负责人,主持大平台《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工作,建立了中英文教学网站;帮助国际化试点班开设全英文数据结构授课。
在2005年又主编出版了,适合大平台数据结构课程的教科书《数据结构与算法(C++)》一书,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和C++描述数据结构;而且在国内的教科书中最先引进表示数据结构的STL方法。
指导各类研究生共计32名。
年终考核每年都是优秀或良好,并获得多项优秀教师奖,见后。
陈玉泉1993年获南京大学硕士学位,并到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任教。
1999年晋升副教授。
曾先后主讲《图论与集合论》、《数理逻辑》、《可计算性理论》、《算法与数据结构》、《离散数学》、《数据结构》、《图论与数理逻辑》等课程。
指导各类硕士研究生23名。
积极进行教学研究,在各种杂志上发表各种教学研究论文6篇。
教学效果良好,获得过爱德万优秀教师奖一等奖(1999.9)和联想集团奖教金(教学)。
2-2
教学队伍整体结构
作为课程负责人之一,将《数据结构》建设为上海交大一类课程。
积极参与985一期和985二期“数据结构”优质课程建设,负责建立大平台《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网站。
在2005年,和窦延平等老师一起编辑出版《数据结构与算法(C++)》一书。
年终考核每年都是良好。
邹恒明在美国密歇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2年被聘为上海交大计算机系副教授。
曾陆续为研究生和本科生开设过《数据结构》、《计算机系统设计与结构》、《数据库原理及课程设计》、《信息系统的灾难应对》、《操作系统》等专业课和基础课;其中课程《信息系统的灾难应对》在国内高等学校中,率先开出。
邹恒明老师,对国际化试点班学生,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并用全英文进行授课,发音标准,教学效果优良;深得同学得好评。
邹恒明老师积极参加《数据结构》大平台课程建设,建有英文课程网站,并积极将国外最先进的教学理念,引入到国内来。
年终考核每年都是良好。
张同珍获得硕士学位,现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即将毕业。
曾先后开设《数
据结构》、《程序设计基础》、《应用软件实践》等课程。
教学效果良好。
张同珍老师积极参加上海交大985“数据结构”优质课程建设,并研究探讨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先进技术,并先后出版了三本教材的电子出版物(95重点教材:
《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Java&HTML》等),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研制上作出了突出贡献。
获得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5年,同窦延平老师等一起出版《数据结构与算法(C++)》一书。
张同珍老师积极进行现代化教学方法的研究,曾先后参与教育部新世
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国家15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网络教育关键技术及示范工程”专题---网络课程建设和智能答疑系统开发等项目。
并发表了多篇教学研究论文。
年终考核每年都是良好。
步风林198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及工程系,获工学学士,1995年在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毕业,获得工学硕士,同年进入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工作,现任副教授,主讲过《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概论》、《信息系统建模理论及方法》、《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引论》、《计算机图形学”》和《微机应用基础》。
步老师在负责本科生和硕士生的教学工作时,积极探讨如何将理论知识和软件工程实际相结合,如何和著名的软件公司,如:
SAP、ORACLE、MICROSOFT等公司相结合,共同培养本科生和硕士生。
在探讨新的教学方法上走出了一条新路,培养的学生也得到了各大公司的好评和聘用。
年终考核每年都是良好。
2-2
教学队伍整体结构
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与效果。
中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主要有以下几点:
(1)作为交流学者到国外大学进修和进行学术访问。
如:
陈玉泉、姜丽红、申瑞民等老师分别到美国、香港、新加坡等国的著名大学进行访问、交流。
了解了国外著名大学的数据结构课程的最新进展,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等。
在回国后,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CAI课件的制作,课程作业的跟踪、反馈、提高实习作业的教学手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本课程组有三位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提高理论水平。
改良学科组的博士学位的比例。
这些教师将陆续毕业,对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对外交往有重要意义。
(3)通过科研项目培养人才
本课程组所有青年教师都参见科学研究,并发挥了骨干作用。
让青年教师独立承担,并负责科研项目,极大的调动了青年教师的积极性。
青年教师通过项目提高了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同时又将科研成果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提高了教学质量。
(4)建立试讲制度,由老教师指导青年教师迅速提高授课水平。
(5)提供条件为青年教师提高外语水平创造条件,为全英文教学或双
语教学创造条件。
培养方式主要有二种,参加学校的ESEC培训班,或作为访问学者出国访问半年到一年。
以上的措施和计划,提高了中青年教师的理论水平,以及英语会话水平。
同时,又由于中青年教师都参加科学研究,并发挥了骨干带头作用,提高了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有利于将科研成果和教学内容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2-3
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
近五年来教学队伍教研活动涉及的领域、提出的教改项目和措施、已经解决的问题和取得的教改成果;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改教研论文;获得的教学研究表彰/奖励。
●近五年来教学队伍教研活动涉及的领域、提出的教改项目和措施、已经解决的问题和取得的教改成果;
1.适应“国际接轨、覆盖当前、按院招生、大类培养”的通识教育模式,做到“削枝强干、突出重点、精讲多练、反复实践”。
为了适应大电类大平台课程体系的需要,《数据结构》课程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数据结构》课程作为大平台课程之一,强调应用,强调基础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鼓励学生结合PRP等项目,注意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
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国内外学生科技竞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队精神。
努力做到开放实验室,提供良好的上机环境和条件。
有效的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对基础理论的掌握更扎实,动手能力更强。
2、夯实基础、提高自信、逐鹿国际大赛。
众所周知,数据结构的理论和技术是程序设计的核心,因此夯实数据结构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积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方式提高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引导同学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的知识、融会贯通;不但不能放过任何一个难点,而且引导同学认真思考能否做的更好、更快、更简单。
在此基础上,引导同学走出去,有信心和国外的著名大学进行竞争,并取得胜利。
计算机系的学生分别获得第26届(2002年)和29届(2005年)全球ACM/ICPC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世界冠军,这在中国的、亚洲的所有大学中,是从来没有的。
ACM详细成绩单,参见附件一。
考察我系参见ACM/ICPC大赛的成绩可以看出,我校学生的成绩是逐年提高的。
不但男同学如此,巾帼不让须眉,女同学的大赛成绩同样有明显的提高,曾先后五次在亚洲赛场上获得最佳女队奖。
这充分说明,她们的理论基础和动手能力,同样可以和国外著名大学比美。
3、积极参加面向未来的新型教育手段的科技攻关项目。
比如:
参加“网络教育关键技术及示范工程项目-网络课程建设和智能答疑系统的开发”,以及“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的研究。
并将研究成果用于《数据结构》课程的网站建设中,比如:
在《数据结构》的网站建设中,建立了《数据结构》网上答疑系统,以及《数据结构》网上课堂。
完善了网上立体化教学环境。
4、在国际化试点推行全英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能力。
《数据结构》大平台课程对国际化试点班,实行全英文授课。
每届学生大约有120人左右。
采用了国际一流大学的最新原版教材、引进留学归国人员主讲这些课程,提高了全英文教学的效果。
通过派往美、德等国的学生的学习情况表明全英文授课的效果是非常有效的。
2-3
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
5、揉和国内外教材的优秀内容,编写、出版最新教科书。
我校电院自2003年起,按照大电类基础课程组织教学,《数据结构》课程是大平台基础类课程之一。
在二年多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吸取了大平台课程的教学经验,大力引进与消化国际一流大学的最新原版教材,柔和国内外教材的优秀内容,加强理论基础、削枝强干、突出重点。
近五年来陆续出版了三本教科书,在2005年又出版了符合大平台同学使用的最新教科书《数据结构与算法(C++)》。
6、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教学手段的改革。
《数据结构》每届授课的总人数约有1600人左右。
所有教师都采用了集声音、图像、动画为一体的多媒体CAI课件进行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效果。
使用多媒体教室进行授课的教师达到了100%。
健全了网上立体化教学环境,《数据结构》CAI课件都是由教师自己完成。
除此之外,还建有《数据结构》网上课堂、网上答疑系统、网上测试系统等构成了网上立体化教学环境,以及英文课程主页上网。
●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改教研论文;获得的教学研究表彰/奖励。
1.ImproveQuestion&AnswerSystembyApplyingGeneticAlgorithm,IEEE.2004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MachineLearningandCybernetics,August,2004,Shanghai,China.
2.KWA:
Animprovedquestionmatchingalgorithmbasedonkeywords'weight
analysis,IEEE.2004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MachineLearningandCybernetics.2002.11,China.
3.ResearchandimplementonpersonalizedWebcoursewaretoolmodelbasedon
IMSspecification,XiaoxingWeixingJisuanjiXitong/Mini-MicroSystems.2002.5.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