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中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3 热和能讲精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56566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06.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中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3 热和能讲精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备战中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3 热和能讲精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备战中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3 热和能讲精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备战中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3 热和能讲精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备战中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3 热和能讲精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备战中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3 热和能讲精编.docx

《备战中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3 热和能讲精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中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3 热和能讲精编.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备战中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3 热和能讲精编.docx

备战中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3热和能讲精编

备战2019年中考物理二轮讲练测

专题03热和能(讲案)

第一讲考点梳理

一、温度和温度计:

1、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叫做温度计,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3、温度计测量时,正确的使用方法是:

a、使用温度计之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量程,最小刻度和零刻度线的位置。

不能超过温度计的最大刻度值。

b、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的底或容器的壁。

c、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接触后要稍过一段时间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d、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仍需留在被测物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物质的物态变化:

1、物质的状态随温度改变而变化的现象叫物态变化。

物质常见的状态有固、液、气三种状态,会出现六种物态变化。

2、熔化、汽化、和升华三种状态变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

凝固、液化和凝华三种状态变化过程中要放出热量。

3、熔化和凝固

晶体两大类。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晶体的熔点。

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也保持不变,这个温度称晶体的凝固点。

同一种晶体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是相同的,不同晶体的熔点(凝固点)是不相同的。

晶体熔化成液体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一是液体温度要达到熔点,二是液体要不断地吸收热量

液体凝固成晶体,也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一是液体温度要达到凝固点;二是液体要不断地放出热量。

4、汽化现象

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平缓的汽化现象。

液体的蒸发在任何温度下进行蒸发时要吸收热量。

液体蒸发的快慢由下列因素决定:

(1)在相同条件下,不同液体蒸发的快慢不同,例如,酒

精比水蒸发得快,

(2)在同种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3)同种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越快,(4)同种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

流通得越快蒸发越快。

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上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在一定的温度下才能沸腾。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跟气压有关,压强增大,沸点升高,压强减小,沸点降低。

5液化、升华和凝华: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

液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液化、凝华过程放出热量,升华过程

吸收热量。

液化有两种方法,所有气体温度降低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当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时,压缩体积可使气体液化。

三、内能及其应用

1、分子运动轮的基本内容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扩散现象:

不同的物体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一切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这种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当你去拉伸物体时,物体很难被拉长,说明分子间有引力,当你去压缩物体时,物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2、内能的定义

物体内所

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物体内

能的大小跟物体内分子的个数,分子的质量,热运动的激烈程度和分子间相对位置有关。

一个物体它的温度升高,物体内分子运动加快,内能也就增大。

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法:

做功和热传递。

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物体对外做功,自身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

两个物体有温度差;发生热传递时,热量(内能)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直到温度相同时,热传递才停止。

一、比热容及其应用

1、比热容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它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

比热容是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能力的物理量。

物理意义:

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物理意义为:

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水常用来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是物质本身所决定的,虽然某种物质的比热也可以用

来计算,但某种物质的比热跟它吸、放热的多少,质量的大小升温或降温的

多少无关。

2、热量的计算

在没有物态变化时,由于温度降低,计算物体放出热量的公式是

,其中t表示物体的末温,t0表示物体的初温,用△t表示物体的温度变化,则△t=t-t0公式可改写成

△t。

可见,物体放出热量的多少跟它的比热、质量和降低温度的多少三个因素有关,并且由它们的乘积所决定,

跟物体的初温t0、末温t无关。

第二讲

重点解析

1.判断生活中的物态变化及其过程中的吸放热。

判断生活中的物态变化及其过程中的吸放热可按照下面“四步法”进行:

第一步:

判断发生物态变化前物质的状态;

第二步:

判断发生物态变化后物质的状态;

第三步:

根据前两步判断出属于哪种物态变化;

第四步:

根据物态变化类型判断吸放热过程.

典例1如图所示是我国“神州”载人飞船的返回舱,它的表面有层叫做“烧蚀层”的物质,当返回舱返回地球时,在通过大气层过程中,“烧蚀层”可以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

“烧蚀层”能起这种作用,主要是它发生了(  )

A.熔化和液化B.熔化和凝固C.熔化和凝华D.熔化和汽化

【来源】广西梧州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D

【解析

【详解】

由题,当返回舱返回地球时,在通过大气层过程中,“烧蚀层”可以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

是因为“烧蚀层”的物质在遇到高温时会发生熔化和汽化现象,在熔化和汽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故可以保证飞船温度不至于太高。

故D正确为答案。

2、温度、内能和热量的区别。

温度、内能和热量是三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物理量。

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从分子运动论的观点来看,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大,分子热运动就越激烈,因此可以说温度是分子热运动激烈程度的标志。

这里还得说明一下单个分子的运动是无意义的,我们这里指的都是大量分子的运动情况。

内能是一种形式的能。

它是

物体内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它跟温度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但又有密切的联系,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

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从高温物体转向低温物体,高温物体放出了多少焦的热量,它的内能就减少了多少焦,低温物体吸收了多少焦的热量,它的内能就增加了多少焦。

温度和热量是实质不同的物理量,它们之间又有一定的联系。

在不发生物态变化时,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物体放出了热量,它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典例2下列有关热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生热传递时,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B.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后,温度不变,内能变大

C.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主要通过热传递增加了汽缸内物质的内能

D.夏天在室内洒水降温,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

【来源】2018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B

【解析】A.发生热传递时,传递的是热量,而不是温度,所以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故A错误;

B.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由于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但吸收了热量,内能是变大的,故B正确;

C.内燃

机的压缩冲程,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了汽缸内物质的内能,故C错误;

D.夏天在室内洒水降温,利用了水的汽化吸热,故D错误;

故选B。

3.热学中的实验探究

(一)、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使用水浴法加热的目的是保证受热均匀.

(2)采用正确的实验装置后,若将装有固体的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试管在水中的深度要适当.其“适当”的含义是:

试管不接触烧杯底;试管中装有晶体的部分完全浸没在水中.

(3)为了减少误差,实验时应选取等质量的粉末状(选填“较大块”或“粉末状”)的海波进行加热.

典例3如图所示为某物质的熔化过程图像(假设加热装置的功率不变,加热过程中物质的质量不变)。

(1)从图中得到的正确信息是____(多选)

A.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0℃

B.该物质的熔化过程持续了4min

C.该物质在AB段的状态为固态

D.该物质在B、C两点时的温度和内能都相等

(2)该物质在AB和CD段的比热容之比为______。

【来源】2018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AC1:

2

【解析】

【详解】

(1)

A.如图,该物质在1-4min之间,吸热温度不变,所以是晶体,熔点为0℃,故A正确;

B.在1-4min之间,吸热温度不变,是熔化过程,持续了3min,故B错误;

C.该物质在AB段,是固态的升温过程,还没有开始熔化,所以为固态,故C正确;

D.该物质在B、C两点时的温度相等,但熔化过程吸收了热量,C点的内能大,故D错误;

故选AC。

(2)该物质在AB段温度升高了20℃,CD段温度升高了10℃,两段时间相等,即吸收的热量相等,比热容之比为:

(二)、探究水沸腾时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烧杯上面加纸板的作用(防止加热时水蒸发吸热,造成实验时间过长;如果加的是厚纸板会使烧杯内气压升高,从而提高沸点)

2.通过气泡的变化判断液体所处的状态,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产生,上升、变大;水沸腾前气泡逐渐变小。

3.白气现象辨析(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

4.加快沸腾的方法(可以采用减少水量或使用温水进行加热,也可以在烧杯上加纸板盖减少热散失)

实验结论:

液体沸腾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液体的沸点与物质的种类有关,还与液面上方气压有关,液面上方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典例4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时:

(1)小华组装好实验器材后开始实验,请你指出图甲中存在的操作错误是_____。

(2)纠正错误操作后,开始计时。

第3min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示数为_____℃,从记录数据的表格可以分析出:

水沸腾的特点是温度_____,继续_____。

(3)根据水的沸点可判断当时当地的气压_____(选填“是”或“不是”)1标准大气压。

(4)小华和另一位同学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且同时开始实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间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图丙所示,其中水的质量较大的图象为_____(选填“a“”或“b”)。

【来源】2018年辽宁省营口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容器底接触96不变吸热不是b

【解析】

【详解】

使用温度计测量流体温度时,玻璃泡不能碰着容器的底或壁,所以图甲中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错误为:

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容器底接触;

温度计的分度值是

,此时是零上,液柱上表面对准了

上面第6个小格处,示数为

从记录数据的表格可得:

液体沸腾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这是流体沸腾最显著的特点;

由记录数据知,当水的温度达到

时,温度不再变化,说明此时是水的沸腾过程,沸点是

沸点低于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由此可判断当地的气压不是1个标准大气压。

读图丙可以看出,在同样加热的情况下,b的升温较慢,其原因应该是水的质量多于a的缘故,升高相同的温度时需要的时间长,即水的质量较大的图象为b。

(三)、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的情况:

1.在实验过程中,应选取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

而不是体积相同的不同液体

2.实验过程中选用相同热源(为了便于比较加热相同时间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3.物质吸热能力的强弱用比热容来表示(比热容大的吸热能力强)

4.画出温度-时间图像

5.在该实验中,可以通过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温度变化判断物体的吸热能力(温度变化快的吸热能力弱)

6.该实验中,也可以通过观察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来判断物体的吸热能力(加热时间长的物体吸热能力强)

实验结论:

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是不同的(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升高的温度越高时吸收的热量越多.同种物质在升高的温度相同时,质量越大的吸收的热量越多.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一般不同,比热容越大的物质吸收的热量越多)

典例5如左图所示,用加热器给初温均为20℃的甲、乙液体加热(m甲

这两种液体的温度—加热时间的图线如右图。

(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左图所示,此时乙的温度为__________℃。

(2)甲液体第30s的内能_________第35s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3)小明根据右图中0至30s图线及题目所给信息得出:

甲液体的比热容比乙液体的大。

你认为小明的说法是否正确?

__________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

【答案】58小于正确由题意可知0-30s甲、乙所吸收的热量Q吸相同,由图可知温度变化Δt也相同,由

可知,因为m甲C乙。

【解析】

(1)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

此时乙的温度为58℃;

(2)因为甲液体一直在吸收热量

,所以第30s的内能小于第35s的内能;(3)小明的说法正确,由题意可知0-30s甲、乙所吸收的热量Q吸相同,由图可知温度变化Δt也相同,由

可知,因为m甲C乙。

第三讲方法点睛

物态变化的辨别

物态变化

之间转化

吸/放热

常见现象

熔化

固态→液态

吸热

春天,冰雪消融;铁矿石变成铁水;保险丝烧断;蜡烛“流泪”

凝固

液态→固态

放热

冰雹;水结成冰;吃冰棒“粘”舌头;铁水被浇铸成工件;千里冰封

汽化

液态→气态

吸热

湿物体变干;刚从游泳池出来感觉冷;夏天,在房间内洒水后会感觉凉爽;中暑时,在额头擦酒精可解暑热;一碗水放在室内,几天后变少了;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液化

气态→液态

放热

雾、雨、露、冰棒冒出白气;常温下液化罐内的液化石油气;蒸馏提纯;装冷水的容器外壁“出汗”;装热水

的容器内壁变得“模糊”

升华

固态→气态

吸热

黑色的固体碘吸热变成紫色碘蒸气;干冰致冷;冰冻的衣服变干;樟脑丸变小;用久的灯丝变细

凝华

气态→固态

放热

雪、霜、雾凇、窗花的形成;紫色的碘蒸气冷却变成黑色的固体

 

第一练练实题——随堂小练

1.如图所示,从中得出的结论错误的一项是

  

A.在AB段,物质处于固态

B.这是某种晶体

的熔化图象

C.该物质熔化过程历时6分钟

D.该物质的熔点是

2.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与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钻木取火,利用做功来改变物体的内能

C.人工湖能调节气温,利用水的比热容小

D.夏天吃冰糕,看到冰糕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3.下列物态变化事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A.湿衣服晒后不久变干B.灯丝用久了变细

C.清晨树叶上的露珠D.冬天窗户上的霜

4.夏季,同学们打扫教室后,洒在地面上的水很快变干了,所经过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B.汽化C.液化D.升华

5.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

A.冰雪消融B.白雾茫茫C.霜打枝头D.滴水成冰

6.实验时,老师打开酒精瓶的瓶塞后,同学们能够闻到酒精的味道,此现象表明

 

 

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间存在斥力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第二练练原创——预测提升

1.下列四种情景中,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冬季,搓手取暖B.开水冷却

C.弯折铁丝,弯折处发热D.划火柴,火柴燃烧

2.下列物态变化属于凝固的是

  

A.

     雾的形成B.

    河道结冰

C.

   冰冻衣服晾干D.

     露珠的形成

3.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与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钻木取火,利用做功来改变物体的内能

C.人工湖能调节气温,利用水的比热容小

D.夏天吃冰糕,看到冰糕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4、下列事例与惯性无关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香B.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会前倾

C.开车时,司机要系安全带D.跳远时,运动员助跑以提高成绩

5.下列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这个过程要吸热

B.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

C.秋天,草木的叶子上有露珠,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冬天,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水蒸气发生了凝华

6、下列实例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铁锤锻打工件,工件受热B.锯条锯木头,锯条变热

C.双手互相摩擦,双手变热D.电水壶烧水,水变热

7.下列有关能量转化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汽油机做功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空中悬停的直升机的机械能不断增大

C.匀速上升的电梯中的人,他的机械能不变

D.电饭锅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内能

8.四冲程汽油机工作时,主要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

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水产渔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