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4中国美食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54146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4中国美食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4中国美食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4中国美食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4中国美食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4中国美食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4中国美食教案.docx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4中国美食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4中国美食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4中国美食教案.docx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4中国美食教案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4.中国美食教案

XXX小学语文科第四册教案设计

(20XX-20XX学年度下学期)

课题:

4、中国美食

课型:

新授课

任课

教师

XXX

教学

内容

简析

《中国美食》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了一组中国特色的美食,有效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学生

学情

分析

中国美食提现了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传统,它与世界各国烹饪相比,有许多独特之处。

中国美食文化已经超越了“吃”本身,获得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现阶段的孩子们还没有太多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技能,对“中国美食”的理解仅仅在于味觉、嗅觉和视觉感官上面。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

准确认读生字,并能够正确、美观地进行生字书写。

难点:

感受中国美食文化,激发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具学具及多媒体应用

多媒体课件;生字词、美食等卡片;

搜集关于中国美食的资料;

课时

2课时

教学

目标

第一课时

1.认识“菠、煎、腐”等16个生字,会写“烧、茄、烤”等9个生字。

2.能够正确认读中国美食的名称。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境激趣,引出课题

1.播放《舌尖上的中国》的视频,引导学生观看视频,说说自己都看到了什么。

生:

我看到了很多好吃的美食。

生:

我知道这是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里面播放的是全国各地很有名气的美食。

 

师生互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师:

是啊,这些美食不仅色彩鲜艳夺目,最重要的是它能够用自己独特的味道诱惑着我们。

孩子们,你平时都吃过哪些美食?

生:

我吃过铁板鱿鱼。

生:

我吃过四喜丸子。

生:

我非常喜欢吃我们老家的红烧土公鸡。

生:

我最喜欢吃我妈妈做的鸭血粉丝。

.......

师:

哎呀孩子们,听了你们的介绍,老师都有些垂涎欲滴啦!

想不想了解更多的中国美食?

生:

想!

师:

那好,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美食家族,去认识咱们中国的美食。

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跟随教师的板书书空课题,同时指导他们有感情地朗读课题,说说自己在朗读课题的时候的真实感受(想流口水、特别想知道都有哪些美食······)。

二、自主学习,认识字词

1.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自主拼读生字,注意读准字音,并能够将生字带进课文中的词语中进行准确朗读。

2.同桌之间互相检查生字朗读的情况,注意及时纠正生字朗读错误。

3.班内检查学生的生字朗读情况:

(1)随机抽取课文中的生字,指名学生朗读、小组开火车朗读生字,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适时予以范读指导,重点指导“煎”的声母是“j”(不要读成了“前”的音),“茄”不能读成了“加”的音,“蒸”是后鼻音“zhēng”,而“炖”的韵母是“ùn”,不能读成了“èn”,另外,“炸”是多音字,在本课读第二声“zhá”。

生齐读生字。

(2)课件出示课后双横线内的生字,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字,想一想如何记住这些生字的字形。

教师适时提醒他们抓住生字的偏旁,通过偏旁与字义相结合的方式记住生字。

其中“烧、烤、爆、炖、炸”几个字都是“火”旁,说明它们的意思都与“火”有关系,都是烹制食物的方法;特别提醒学生注意“煎、煮、蒸”几个字也是烹制食物的方法,虽然是“四点底

 

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

 

学生跟随教师的板书书空课题

 

学生借助拼音自主拼读生字,注意读准字音

同桌之间互相检查生字朗读的情况,注意及时纠正生字朗读错误

 

生齐读生字

 

学生认真观察生字

 

师生互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部”,但是意思却与“火”有关,表示“煎、煮、蒸”等需要用到“火”;而“菠、菇、茄、粥、蘑”等生字同样可以借助偏旁加字义的形式来进行识记。

(3)课件再次出示课后田字格内的“烧、茄、烤”等9个生字,指名学生给生字组词、扩词,教师根据学生的组网情况及时予以点拨指导,同时引导他们注意观察到字在田字格内的占格情况,看看在书写这些生字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适时进行范写指导,提醒他们注意在书写“烧”字的时候、要注意左边“火”部的捺画变成点画,同时,要被右边部分的撇画托住(“烤、炒”两个字也一样);“茄”是上下结构,注意上下两部分要紧凑,且下面的“加”略微压扁一些;“鸡”左边“又”的捺画变点,同时注意与右边的“鸟”穿插避让;“肉”中间的部分不要写成了两个“人”,同时注意与外画部分在结构上要做到“'围而不堵”;“饭”右边“反”的第一笔是平撇、第二笔竖撇要托住左边部分。

(4)学生自主描红、临写生字,教师巡视检查,及时进行部分重点笔画的书写强调与指导。

4.过渡引入:

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不仅能把生字读正确,而且还能把它们书写得正确、美观。

现在,它们想跟我们玩捉迷藏了、孩子们,你们还能在词语中准确认读它们吗?

词语认读巩固小游戏出示课文中的美食图片以及词语卡片,并将它们分别发放给不同的同学,再请手持词语卡片的同学大声读卡片上的美食名称,手持对应美食图片的同学赶紧站起来高举卡片,然后再调换先后顺序继续进行。

三、课堂小结

1.教师小结:

这节课大家学得不错,不仅认识了这么多的生字朋友,而且还认识了不少中国美食的名称,下节课我们继续走进美食世界,去了解更多的美食文化。

2.布置作业课下继续了解家乡还有哪些特色美食。

 

师生互动

 

学生给生字组词、扩词

 

师生互动

 

学生自主描红、临写生字

 

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

 

识字4.中国美食

 

烧茄肉鸡蛋饭

(田字格)

教学

目标

第二课时

1.图文对照,了解课文中所介绍的中国美食。

2..多方搜集补充关于家乡以及其他地方的美食,丰富对中国美食文化的认知,同时激发对家乡、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课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回顾复习,引入教学

1.课件出示文中的美食图片,指名说说图片上美食的名称。

教师适时补充出示词语,指导学生再次准确朗读,并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及时予以纠正指导。

2.过渡引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中国美食》,相信大家一定会对中国美食有更多的了解。

二、探究交流,丰富认知

1.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各种美食的图片,看看制作这些美食的主要食材都是什么。

(1)学生交流,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抓住美食名称中的菜名找出各自主要的食材(菠菜、豆腐、茄子、鸭肉、鱼肉、羊肉、鸡肉、蘑菇、饺子、面、粥、饭),同时补充出示“蒸饺、炸酱面、小米粥、蛋炒饭”等的图片资料。

(2)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平时还吃过哪些其他的美食。

教师适时归纳看来中国的美食真是多得数不胜数,我们平时所吃的只不过是其中可怜的一小部分罢了(板书:

品种繁多)。

2.谈话过渡:

其实,同一种食材因为不同的人、不同的制作方法,又会呈现出不同的风味。

孩子们,这些美食的食材我们平时吃过吗?

说一说我们吃过的跟课文中的是否一样。

生:

我妈妈常常用茄子给我们做肉沫茄子,我觉得也挺好吃的。

生:

冬天的时候,我们喜欢把菠菜放在火锅里煮着吃。

生:

豆腐可以做出很多花样,有青椒豆腐丝儿、臭豆腐、麻婆豆腐等等,味道都不错。

生:

我们家经常用鱼做酸菜鱼、糖醋鱼。

 

学生的朗读情况及时予以纠正指导

 

学生观察课文中各种美食的图片,看看制作这些美食的主要食材都是什么

 

学生说说自己平时还吃过哪些其他的美食

 

师生互动

 

二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生:

羊肉可以清炖,妈妈说有滋补作用,另外羊肉还可以红烧,在冬天很好吃。

师:

真的很难想象,同样的一道食材能做出如此花样繁多的美食,看来,选择了不同的烹制方法,美食的味道就会大大不同(板书制作各异)。

孩子们,再看看课文中的这些美食,它们的制作方法一样吗?

......

3.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美食的名称,从中找出每一种美食的主要烹制方法,并圈出相关词语。

(1)学生观察、圈画,同时与同桌进行交流。

(2)课件依次出示课文中的美食名称,指名学生找出表示烹制方法的词语,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适时聚焦“拌、煎、烧、烤、煮、爆、炖、蒸、炸、炒”等表示烹制方法的词语,引导他们根据对这些方法的认知简单交流自己的理解。

教师简单归纳一个优秀的厨师就像是一个神奇的魔术师,他们只需利用不同的烹饪方法,就能立刻让食物呈现出不同的风味(板书:

各具风味)。

(3)课件补充几组厨师烹制美食的画面,引导学生再次感受烹制方法与美食之间的关联。

4..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根据课前的了解,说说自己的家乡都有哪些有名气的美食?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说说对这些美食的情感(很喜欢吃),并引导他们简要描述这些美食的颜色、样子、味道,让他们从中明确美食的“美”在于色、香、味俱全。

5.再次出示课文中美食的名称,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边渎边想象美食的诱人特点。

三、课堂小结

1.课件播放几组人们享受中国美食的画面,引导学生认真观图并从中感受他们对美食的喜爱之情。

教师激情小结:

有人说,一个人对于家的思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家里有他想念的味道,这其中可能就有妈妈经常做的美食,锁住了胃也就留住了永远的思念。

同样的,作为华夏子孙,不论走到哪里,他们都会时常想念祖国的美食,想念祖国大家庭的美食文化,因为在他们

 

师生互动

 

学生认真观察美食的名称,从中找出每一种美食的主要烹制方法,并圈出相关词语

 

学生再次感受烹制方法与美食之间的关联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认真观图并从中感受他们对美食的喜爱之情

 

师生互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的舌尖上,早已经留下了中国美食特有的味道,而这,就是“舌尖上的中国”(板书:

舌尖上的中国)。

2.播放歌曲《中国娃》,引导学生认真聆听歌曲,结束本课学习。

 

 

师生互动

 

识字4.中国美食

 

中国美食

品种繁多

制作各异

各具风格

(舌尖上的中国)

本节课的教学突出了两个亮点:

一是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课件的辅助教学作用,让学生更为形象直观地感受到了美食之“美”,从中获得了视觉感官上的愉悦,并激发了学生探究美食文化的心理需求;二是调动了他们主动探究、了解中国美食文化的认知欲望,让他们通过多种渠道去搜集更多的中国美食,进一步丰富了他们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认知,并在交流的过程中自然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

但是本课教学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进行课外搜集了解更多美食这一环节时,由于学生口语表达还不够准确、清晰,使得课堂交流有些凌乱、模糊,效果不够理想。

如果教师能够预先要求学生将美食的图片一并带到课堂上,让他们对着图片进行介绍,相信他们对于美食的表述就会更加直观、具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