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学期知识要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851707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学期知识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学期知识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学期知识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学期知识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学期知识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学期知识要点.docx

《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学期知识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学期知识要点.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学期知识要点.docx

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学期知识要点

一、读数、写数:

1、读20以内的数

顺数:

从小到大的顺序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倒数:

从大到小的顺序20、19、18、17、16、15、14、13、12、11、10、9、8、7、6、5、4、3、2、1

单数:

1、3、5、7、9、11、13、15、17、19

双数:

2、4、6、8、10、12、14、16、18、20

2、两位数

(1)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情况,实际上十个“1”就是一个“10”,一个“10”就是十个“1”。

如:

A:

11里有

(1)个十和

(1)个一;11里有(11)个一。

12里有

(1)个十和

(2)个一;12里有(12)个一

13里有()个十和()个一;13里有()个一

14里有()个十和()个一;14里有()个一

15里有()个十和()个一;15里有()个一

16里有()个十和()个一;15里有()个一

17里有()个十和()个一;15里有()个一

18里有()个十和()个一;15里有()个一

19里有()个十和()个一;

或者说,19里有()个一

20里有()个十;20里有()个一

B:

看数字卡片(11~20),说出卡片上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

(个位)第2位是什么位?

(十位)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

(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

(表示1个十)

(3)先读11、12、13、14、15、16、17、18、19、20,再写出来。

如:

14,读作:

十四,写作:

14。

个位上是4,表示4个一,十位上数字是1,表示1个十。

二、比较大小和第几:

1、例如给数字娃娃排队:

5、6、10、3、20、17,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注意做题时,写一个数字,划去一个,做到不重不漏。

2、任意取20以内的两个数,能够用谁比谁大或谁比谁小说一句话。

如:

16比15大,写出来就是16>15

9比13小,写出来就是9<13

3、“比”字的用法

看“比”字的后面是谁,比几大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加1,比几小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减1。

如:

比5小2的数是(3),比4多3的数是(7)。

3、几和第几

△▲▲★△☆☆△△△▲★★★☆★

观察图,说说有几个图形?

(16个图形)从左数第几位是什么?

从右数第几位是什么?

把左边三个圈起来;把右边第2个圈起来。

(复习此类知识时,分清左右,同时确定方向;知道几个和第几个的区别。

4、相邻数

2的前面是1,2的后面是3,2再添上1就是3,3再去掉1就是2,与2相邻的数是1和3。

3的前面是2,3的后面是4,3再添上1就是4,4再去掉1就是3,与3相邻的数是2和4。

······

20的前面是19,20的后面是21,······,与20相邻的数是19和21。

三、比一比:

1.比较两个事物的大小、多少、长短、高矮、轻重等,要以其中的一个事物作为参照,或者说以其中的一个事物作为标准,然后再比较,这样就能说另一个事物比作为标准的那个事物大或者小、多或少等。

比长短:

常用的方法注意要一端对齐,也可以采用数格比较,或对称比较。

比高矮:

注意在同一平面上去比较。

比多少:

运用一一对应原则。

2,三个事物比较,可以先两个两个的比较。

然后根据比较的结果,得出三个事物比较的结论。

如:

A比B重,B比C重,那么可以得到A比C重。

A最重,C最轻。

A比B重,A比C重,只能得到A最重,还要比较B和C,才知道谁最轻。

四、加减法

(一):

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用加法。

加数+加数=和

如:

3+13=16中,3和13是加数,和是16。

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是多少用减法。

被减数-减数=差

如:

19-6=13中,19是被减数,6是减数,差是13。

(一)熟记表内加法和减法的得数

(二)知道以下规律

1、加法

(1)两个数相加,保持得数不变:

如果相加的这两个数有一个增大了,则另一个数就要减小,且一个数增大了多少,另一个数就要减少多少。

(2)两个数相加,其中的一个数不变,如果另一个数变化则得数也会发生变化,且加数变化了多少,结果就变化多少。

(3)两个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得数不变。

2、减法

(1)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保持减数不变:

如果被减数增大,结果也增大且被减数增大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则结果也减小,且被减数减小多少,结果也减小多少。

(2)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被减数不变:

如果减数增大,结果就减小,且减数增大了多少,结果就减小多少;如果减数减小,则结果增大,且减数减小了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

(3)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的数不变:

被减数增大多少,减数就要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多少,减数也要减小多少。

(三)整理与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0+1=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0+2=

1+2=

2+2=

3+2=

4+2=

5+2=

6+2=

7+2=

8+2=

 

0+3=

1+3=

2+3=

3+3=

4+3=

5+3=

6+3=

7+3=

 

0+4=

1+4=

2+4=

3+4=

4+4=

5+4=

6+4=

 

0+5=

1+5=

2+5=

3+5=

4+5=

5+5=

0+6=

1+6=

2+6=

3+6=

4+6=

 

0+7=

1+7=

2+7=

3+7=

 

0+8=

1+8=

2+8=

 

0+9=

1+9=

 

0+10=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2-2=

3-2=

4-2=

5-2=

6-2=

7-2=

8-2=

9-2=

10-2=

 

3-3=

4-3=

5-3=

6-3=

7-3=

8-3=

9-3=

10-3=

 

4-4=

5-4=

6-4=

7-4=

8-4=

9-4=

10-4=

 

5-5=

6-5=

7-5=

8-5=

9-5=

10-5=

6-6=

7-6=

8-6=

9-6=

10-6=

7-7=

8-7=

9-7=

10-7=

 

8-8=

9-8=

10-8=

 

9-9=

10-9=

 

10-10=

 

五、加减法

(二):

(一)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凑十法”

“凑小数,拆大数”,将小数凑成10,然后再计算。

如:

3+9(3+7=10,9可以分成7和2,10+2=12)

“凑大数,拆小数”,将大数凑成10,然后再计算。

如:

8+7(8+2=10,7可以分成2和5,10+5=15)

注意:

孩子喜欢和熟悉的方法才是最佳方法而且只掌握一种就可以了。

(二)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11+6(个位相加,1+6=7)11+6=17

15-3(个位上够减,5-3=2)15-3=12

3、加强进位和不进位、及不退位的训练。

4、看图列式解题时候,要利用图中已知条件正确列式。

常用的关系有:

(1)部分数+部分数=总数:

这时?

在大括号下面的中间。

(2)总数-部分数=另一个部分数:

这时?

在大括号的上面一边。

(3)大数-小数=相差数:

谁比谁多几,或谁比谁少几。

(4)原有-借出=剩下:

用了多少,求还剩多少时用。

 

六、分类:

1、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所属的类别,根据这些类别将同类的事物分在一起就是分类,而这些类别就是我们分类的标准。

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如:

△△●●☆☆●△●●△△☆●

按形状分:

1、△2、☆3、●

按颜色分:

1、有颜色2、没有颜色

2、分类的步骤和方法。

(1)给定标准:

当已知分类标准时,我们只需要判断所给的事物是属于哪个类别的,然后将同一类的事物放在一起即可。

(2)未给定标准:

当有很多物体摆在面前,让我们自己确定类别分类时,应首先观察每个物体都有什么样的特点,把具有相同特点的特点的物体放在一起,表示同一类,而这些特点就是分类的标准。

(3)分类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分类,可以根据物体的形状、颜色、作用等将物体分类。

3、常见题型有:

(1)把同一类的物体圈起来。

(2)同类的物体画符号“○”“√”。

(3)同类的物体序号填在一起。

七、认识物体和图形:

(一)立体图形

1、长方体

长方体是长长的,有6个平平的面,有些面是一样的,有些面是不一样,长方体相对面相等,用它可以画出长方形。

平时见到的火柴盒、文具盒都是长方体。

2、正方体

正方体四四方方的,它也有6个平平的面,它的边也是直直的。

而且它的棱都是一样长,每个面都一样大,无论怎么平放在桌子上,它的高矮都是一样的,用它可以画出正方形。

魔方就是正方体。

3、圆柱体

圆柱就像一根柱子。

它有上下两个圆圆的面,而且大小一样,用它可以画出圆形;另一个面是弯曲的,我们把弯曲的面放在桌子上就可以滚动它。

4、球

圆圆的,可以滚来滚去的就是球。

平时玩的皮球、篮球、踢的足球都是球。

(二)平面图形

1、长方形:

四条边,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相等。

2、正方形:

四条边,而且一样长。

3、圆形:

没有角

4、三角形:

三条边

(注:

三棱柱可以画出三角形和长方形,可不要漏选哦!

八、认识钟表:

1、认识钟表

会认读整时、半时、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到整时这四种时间。

整时: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整。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1就是1时。

1:

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2就是2时。

2:

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4就是4时。

4:

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6就是6时。

6:

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

7:

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8就是8时。

8:

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9就是9时。

9:

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10就是10时。

10:

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11就是11时。

11:

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12就是12时。

12:

00

 

半时:

时针指1和2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1时半。

1:

30

时针指2和3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2时半。

2:

30

时针指3和4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3时半。

3:

30

时针指4和5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4时半。

4:

30

时针指5和6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5时半。

5:

30

时针指6和7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6时半。

6:

30

时针指7和8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7时半。

7:

30

时针指8和9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8时半。

8:

30

时针指9和10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9时半。

9:

30

时针指10和11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10时半。

10:

30

时针指11和12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11时半。

11:

30

时针指12和1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12时半。

12:

30

注意:

半时的时候,分针一定指6,时针指在两数字中间,如时针指的是一个数,则这个时刻是错误的。

而分针指在12附近,时针马上指着准确的数字,此时是大约几时整。

在练习拨针时,时针和分针一定要拨到准确的位置上。

时针和分针并没有正对着钟面上的数,而是稍微偏了一点,像这种差一点不到几时,或是几时刚刚过一点,我们就不能说正好是几时,而应该说“大约是几时”。

注意:

“大约是几时”拨针时应该掌握在前后5分以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