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高考模拟题解答.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50889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87.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高考模拟题解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高考模拟题解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高考模拟题解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高考模拟题解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高考模拟题解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高考模拟题解答.docx

《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高考模拟题解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高考模拟题解答.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高考模拟题解答.docx

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高考模拟题解答

第一单元周测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17·湖北天门、仙桃、潜江高三期末·2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写道“君主政体的原则总的说来就是轻视人、蔑视人、使人不成其为人……君主政体、专制制度和暴政……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说法……哪里君主制的原则是天经地义的,哪里就根本没有人了……专制制度必然具有兽性,并且和人性是不相容的。

”马克思恩格斯这样评价君主制的依据是(  )

A.皇位在家族内可世袭传承                    B.君主的地位是不可僭越的

C.君主具有随意性和独断性                    D.君主制违背历史发展趋势

2.(2017·湖北孝感七校教学联盟高三期末·26)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从战国时初步形成,秦朝确立,明清强化。

下列关于官吏选拔制度,表述错误的是(  )

A.秦汉时官吏由皇帝任免                        B.魏晋南北朝时期由士族世袭

C.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                            D.明朝设三司,清设军机处直接控制地方官吏

3.(2017·吉林吉林二模·5)历史学家王家范认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国家军事、行政消费大大超过社会个体成员的消费;非生产人口的消费大大超过生产人口的消费;生活性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大大超过正当性消费。

”材料所述的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巨额的军事、行政开支                        B.贵族集团追求奢华生活

C.官僚集团普遍贪污浪费                        D.“大一统”的集权统治

4.(2017·山东德州高三期末·2)中国古代政区划界存在着犬牙交错和山川形便(依据山川走势)两条相互对立的主要原则,往往同时并用。

但越到后来,前一原则越占上风。

出现这一趋势的原因是(  )

A.同级政区的数量明显减少                    B.不同区域间经济联系日益增多

C.政府的行政效率不断提高                    D.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逐渐加强

5.(2017·湖南十校协作体高三调研五·6)周代等级层次纷繁,社会统治权力亦层层相叠压,周王的地位虽然至高无上,但其所直接臣属的仅限于诸侯及周王朝的公卿一级,各国诸侯虽然不敢觊觎周王之位,但很少有与周王同心同德者。

这表明周代(  )

A.权力体系内部蕴含分裂的因素            B.天子尚未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

C.家国同构促进周代稳定与发展            D.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紧密结合

6.(2017·北京西城高三期末·1)下图文物启卣(yǒu)上的铭文记载,启是周王朝的地方领主,他曾追随周天子南征楚国。

此记载反映的制度是(  )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

7.(2017·吉林吉林二模·1)(楚)考烈王元年(前262年),以黄歇为相,封春申君,赐淮北地十二县。

后十五岁,黄歇言之楚王曰:

“‘淮北地边齐,其事急,请以为郡便。

’因而献淮北十二县,请封于江东。

”考烈王许之。

这一举措(  )

A.促进了江东地区的经济发展                B.推动了齐楚两国联合抗秦

C.揭开了楚国地方行政改革的序幕        D.有利于对楚国边境地区的管控

8.(2017·江西赣州高三期末·1)台湾学者杜正胜说:

“自西元前600年以下,大约400年的期间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古典的、封建的政治社会逐渐结束,传统的、郡县的政治社会逐渐开始。

……归纳中国社会从古典封建转入传统郡县的要义,方能显示传统政治社会结构的特质。

”这里的“古典封建”时期指的是(  )

A.先秦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9.(2017·山东德州高三期末·1)商代青铜器铭文比较简单。

西周灭商之后,涌现了大批铸有长篇铭文的青铜器,宣扬文王、武王的善德和天命,歌颂他们在军事上的胜利,记载诸侯对王室的贡献以及周王对其任命。

据此记载,其目的是(  )

A.创造更为系统的文字体系                    B.区分贵族内部的不同等级

C.树立周代贵族的统治权威                    D.弥补官方史书记载的不足

10.(2017·北京顺义一模·1)著名历史学家夏曾佑认为:

“中国之有周人,犹泰西(泛指西方国家)之有希腊。

”他这样说的依据是(  )

A.周和希腊政治制度相同                        B.周和希腊分别奠定中西文化基础

C.东、西方文化同时形成                        D.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非常频繁

11.(2017·江苏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一模·1)福建民居——土楼结构的特点是中轴对称、有强烈的向心意识,高低尊卑、主次分明等。

一楼之内一般居住着一个家族,房舍根据“长幼有序”“男尊女卑”的原则安排。

这种建筑布局(  )

A.深受宗法影响    B.突出皇权至上     C.体现宗教色彩    D.利于邻里和睦

12.(2017·安徽合肥一模·1)吕思勉说“以贵族食于人,可以攘族而居。

平民食人,必逐田亩散处。

贵放治人,其抟给不容涣散,平民治于人,于统系无所知”,故西周时期“宗法盖仅贵族有之”。

据此可知(  )

A.宗法原则与贵族政治密切相关            B.小农经济不利于宗族体系的形成

C.平民阶层不重视宗法血缘关系            D.宗族的贵族化导致社会等级森严

13.(2017·浙江杭州高三期末·1)汉代学者何休注解《春秋·公羊传桓公二年》称:

“礼祭,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元士三也”,此材料能准确反映的史实是(  )

A.礼祭制度基本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B.通过宗法关系决定社会等级秩序

C.贵族政治已经被官僚政治所取代        D.天子实现对地方权力的高度集中

14.(2017·河南洛阳一模·2)初并天下后,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想把王位的宝座千万世的传下去;汉王刘邦做了皇帝之后,约定:

“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

”这表明(  )

A.君主专制得以不断强化                        B.宗法制决定帝王治国思想

C.分封制的基础依然存在                        D.帝王借宗法血缘维护统治

15.(2017·贵州遵义二模·24)“秦缪公求士……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以殷盛,国以富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散六国之从……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某种程度上说明,“策士”、“贤士”推动了(  )

A.集权制度的形成                                    B.自然经济的形成

C.家国观念的形成                                    D.“封邦建国”的形成

16.(2017·江苏扬州高三期末·1)陈旭麓说“自从有了民主政治的理想之后,官僚政治就一直成为人们憎恶的抨击的对象。

这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在历史地看,官僚政治的出现也有过它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下列历史现象符合以上观点的是(  )

A.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B.九品中正制代替察举制

C.内阁制代替丞相制                                D.土地私有制代替井田制

17.(2017·湖南十校协作体高三调研五·4)汉武帝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担任侍中、常侍、给事中等职,让他们能够出入宫禁参议要政,皇帝亲自任命和直接指挥的高级将领如卫青、霍去病等也参与机要。

这一做法主要是为了(  )

A.选拔道德学问优异的人才                    B.改变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

C.削弱诸侯王对中央的威胁                    D.适应反击匈奴的军事需要

18.(2017·湖南十校协作体高三调研五·8)唐朝实行集体宰相辅政制度。

据记载,唐代290年间竟有370位宰相,同一时期宰相的人数少则五六人,多则十数人,唐玄宗即位初期最多达17人。

这说明唐代(  )

A.宰相的权力进一步扩大                        B.国家的行政效率提高

C.科举制满足了官员选拔                        D.皇权专制进一步加强

19.(2017·湖南十校协作体高三调研五·10)北宋时,欧阳修等主持重建了《新唐书》和《新五代史》,司马光则主持编纂了《资治通鉴》,统治者还对官僚制度和科举制进行改革。

这反映出当时北宋(  )

A.统治者注重吸取历史教训                    B.统治者推行重文轻武政策

C.政治体制未形成完整体系                    D.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完善

20.(2017·湖北孝感七校教学联盟高三期末·25)古代,姓是一种族号,是血统的标志,有姓的人都是贵族。

名与字在称呼时,体现尊卑、长幼的区别。

“称人以字,自称以名”是谦称的规范。

下列哪一个朝代,庶民无职业者不许取名(  )

A.汉代                    B.唐代                     C.元代                    D.清代

21.(2017·湖北孝感七校教学联盟高三期末·28)下图所示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具有的一些特征。

据此判断该朝代是(  )

Δ初期对地方行政设置做出重大调整

Δ强化重农抑商政策

Δ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

Δ开始用煤做燃料冶铁

A.汉朝                    B.宋朝                     C.唐朝                    D.明朝

22.(2017·湖北孝感七校教学联盟高三期末·29)从九卿到六部的变化表明(  )

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演进                B.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

C.国家政务与皇家事务的分离                D.世卿世禄向科举取士的转变

23.(2017·北京西城高三期末·5)《唐六典》规定中书、门下两省长官“佐天子而统大政”。

以下关于唐朝中央决策机制的评述正确的是(  )

A.唐朝中书省上承天子,下统六部        B.门下省负责诏令的起草拟及执行

C.以皇帝和中书、门下两省为核心        D.皇权至上,完全不受相权的制约

24.(2017·北京西城高三期末·7)右侧信息概括了中国某朝代的部分特征,这时期应是(  )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25.(2017·吉林吉林二模·3)最近有一德国科研小组的报告指出,在过去15000年间,出现过冬季风很强的三个时期,……而最后一个时期约在公元700—900年间。

依据材料,下列历史结论中最为合理的是(  )

A.气候干旱使宋朝与辽金之间战争频仍

B.成为唐末黄巢等农民起义的主要原因

C.气候灾害激化社会矛盾加速唐朝灭亡

D.成为北方藩镇割据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

26.(2017·河南洛阳一模·4)下列是某学者整合的关于宋代的主要资料,由此可见宋代(  )

(1)宋太祖极力提倡“宰相须用读书人”

(2)对先贤哲人的重视,“命茸修先圣庙”

(3)要求武人读书,“并励武人读书”

A.注重“以文治国”                                B.中央集权加强

C.冗官现象严重                                        D.理学影响深远

27.(2017·北京顺义一模·6)下列中所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文化开始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

B

唐太宗说“王者视四海如一家,封域之内,皆朕赤子”

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C

行省掌管辖境内的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及其他军国重事

元朝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D

明太祖屡次宣布“通番禁令”

明朝禁绝了中外通商贸易

28.(2017·安徽合肥一模·3)开元年间,薛王李业的舅舅违法遭御史弹劾,并依法治罪。

李业找玄宗求情,玄宗念舅甥之亲,下令重新审案,旨在宽免。

宰相姚崇坚持执法,绝不宽待,玄宗只好作罢。

这反映出唐朝时期(  )

A.皇权受到一定制约                                B.贵族政治走向衰落

C.大臣专权现象严重                                D.伦理道德受到挑战

29.(2017·北京西城高三期末·9)北京故宫内某机构,其“职能原为承命拟旨,参与军务,后逐渐演变为全国政令的生源地和行政中心。

”此机构的设置(  )

A.标志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出现于康熙年间,以票拟形式参与军务

C.取代前朝的三省,成为最高行政机关

D.与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形成三足鼎立

30.(2017·河南洛阳一模·7)雍正四年初有军机处时,仅为西北两军设,皇帝明其便利隐秘,但其权仍小,为户部一分支下属。

至八年时专管军务,而十年成立军机处时已要求知会(即以文书的形式告知)各省。

这表明军机处(  )

A.可以避免大臣专权                                B.逐渐成为中枢机构

C.与内阁的地位相当                                D.已失去其绝密特性

31.(2017·江西赣州高三期末·3)明太祖朱元璋说:

“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材料蕴含的制约思想(  )

A.沿袭了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B.体现了封建制度的完善

C.与孟德斯鸠学说基本一致                    D.反映出中央集权的加强

32.(2017·湖南衡阳高三期末·5)明代表面上废除宰相,皇帝直接指挥六部,百司政务,实际上多半依靠“票拟”定夺,皇帝的意志和核心权利受到内阁诸臣极大的左右限制。

由于票拟是下达皇帝诏令的正常途径,所以明代内阁限制皇帝滥用手诏、中旨的斗争,更加制度化。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                        B.早期民主思想开始出现

C.中央集权制度遭到削弱                        D.古代行政体制日益完备

33.(2017·浙江杭州高三期末·3)中国古代某位皇帝在其晚年敕谕群臣:

“以后嗣君,其毋得议置丞相,臣下有奏请设立者,论以极刑。

”这位皇帝最有可能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明太祖                D.雍正帝

34.(2017·湖南十校协作体高三调研五·14)明朝读卷官是科举考试中殿试的阅卷官员,史料记载:

“国初用祭酒、修撰等官”,其后“非执政大臣不得与”。

这一现象说明(  )

A.科举考试程序严格                                B.统治者重视人才选拔

C.考试舞弊风气盛行                                D.人才选拔公正且合理

二、材料阅读

35.(2017·安徽合肥一模·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世纪的欧洲人阅读中国历史时,他们感觉,这个帝国从早期到晚期好像没多大变化,于是就产生了“停滞”的说法。

……随着研究的深入,中国历史前后期的各种变迁不断被揭示出来,“传统——现代”成为观察历史的基本参照系,“停滞论”被“分期论”取代了。

不过“停命论”虽有不当但却不是向璧虚构,它也是基于一定史实的有感而发。

这在20世纪,更多地被表述为“连续性”。

与“停滞”不同,“连续”的提法不含贬义,可以容纳“发展”和“变迁”。

——阁步克《谈峰与波谷:

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

阅读材料,选取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36.(2017·北京西城高三期末·41)(12分)古代东西方文化呈现多样性的特点。

材料一两千多年前,秦汉帝国和罗马帝国雄踞欧亚大陆东西两端。

它们都面临管理巨大版图和众多人口的问题。

(1)仿照示例,结合所学,完成下表。

(6分)

项目

秦帝国

罗马帝国

地方

治理

制度:

(2分)

制度:

实行行省管理制度,将领土划分若干行省,每个行省有一名总督管辖。

法律

建设

措施:

将原秦律修订,作为全国统一的法律颁行各地。

作用:

加强对民众的控制,巩固了统治,为汉代所沿用。

措施:

(2分)

作用:

(2分)

材料二公元前4世纪以后的希腊数学逐渐脱离了哲学和天文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此时数学已经从经验科学过渡到演绎的科学,即由少数几个公理出发、通过逻辑推理得到一系列定理。

古希腊的贤哲很注重数学,柏拉图从几何学得到启示,提出理念论;亚里士多德更加广泛采用了他所处时代的数学成就。

……成书于东汉的《九章算术》收录246个应用题,都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这一时期中国科技的经验色彩已十分浓厚,科技成就大多属于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

——摘编自张奎元《新编世界科技史》

(2)依据材料二,分别概括古代希腊数学和古代中国数学的特点。

(6分)

37.(2017·河南洛阳一模·33)(25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科举之制始于隋,盛于唐、宋,经元、明、清,至清末方废除,与之前的选官制度相比,科举制强调应试者的文化素养及对现实问题的洞察力,即“一切以程文为去留”。

为了抵制血缘、门第等因索对选官的干扰,历代洗治者不断完善防范措施,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如锁院、糊名、誉录、搜检、严惩舞弊等。

科举制的发展,使中国古代社会逐渐从门第社会演变为科举社会,尤其两宋的320年间,在社会上日益形成了“读书人人有份”的观念。

科举制不仅为社会提供了有效的阶层流动的途径,使传统社会统治机构的成分不时更新,有裨于社会和政治稳定的维持;而且以人文化成天下为理想,以载道的“四书五经”为核心,以造就传道的学者为目标,保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悠久绵长。

——摘编自田澍:

《科举的利弊及清朝废除科举的教训》

材料二至1895—1905年间,科举制积弊已久,梁启超言: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袁世凯会同张之洞等地方督抚大员一起上奏朝廷,称“科举一日不停,士人皆有俛幸得第之心,民间更相率观望”。

于是,1905年科举制在内外交困之下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科举被废之后,近代新式学校迅速发展。

知识分子逐渐地从封建官僚政治的束缚下解脱出来,或通过报刊、学术活动等手段议论国事,影响政治,或进入学堂或出洋留学,但他们的利益被侵害使其已极少对晚清统治者抱着死心塌地的忠诫了。

士绅阶层也把目光和精力投向地方,借清政府开办新政之机,加紧同地方政治势力的联结,发展和壮大自己的力量,直接同清朝中央政府分庭抗礼。

钱穆先生对此论道:

“晚清末年取消……科举制度,而西方民主自由的地方选举,急切间未能学到,于是政治失却重心,实际上握有军权,即握有了政权。

——据周宁:

《蓦然回首:

废除科举百年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的基本特征,并说明这些特征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价值。

(不得抄袭原材料)(12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废除科举制度的时代背景,并简析废除科举制的历史影响。

(13分)

38.(2017·江苏南通一模·21)(12分)古代的选官制度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面貌,也影响着士人阶层的演化。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

直到汉武帝:

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全国优秀青年,受国家大学教育,凭其成绩,补郎补吏,加入政府。

不到一百年,西汉政府早已完全是一个士人政府了。

所谓士人政府者,即整个政府由全国各地之知识分子即读书人所组成。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二如果前期地方推举制还一定程度上基于财产状况的差别(门第),容易造成门闽世家,不利于国家集权向心力的凝聚,那么科举制的妙处,它基于考试录用原则,……士大夫实际已失去了与君主分庭抗礼现实与心理的任何依据。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三北宋时期,科举入仕者逐渐增多,对于文官队伍知识结构、能力素质之改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儒学思潮的振兴,促使“治学”与“从政”的沟通蔚为风气。

以“天下”为胸怀的士大夫们,以“天道”、“公议”为旗帜,作为凝聚群体的号召、制约君主的力量,坦坦荡荡地宣布自身之政治权利,参与治理国家政事。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三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采取的推动“士人政府”出现的具体措施。

(3分)

(2)材料二中的“前期地方推举制”是指什么制度?

据材料二,概括科举制所发挥的作用。

(3分)

(3)据材料三,概括宋代政治文化的中心内容,分析其出现的主要原因。

(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从中国古代政治文化演进中得到的有益启示。

(2分)

39.(2017·江苏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一模·21)(13分)中国古代皇权受到多种因素制约。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内侍侯莫陈利用(注:

人名)以幻术得幸,骄恣不法,赵普(宰相)按其罪请诛之。

帝(宋太宗)曰:

“岂有万乘之主不能庇一人乎?

”普曰:

“陛下不诛则乱天下法,法可惜,此一竖子何足惜哉!

”帝不得已命诛之。

——《宋史纪事本末》卷三

材料二嫔妃久不得迁,屡有干请。

上(宋仁宗)答以无典故(制度),朝延不肯行。

或对曰“圣人出口为敕,谁敢不从?

”上笑曰:

“汝不信,试为降旨政府。

”政府奏无法。

上收以示嫔曰:

“凡事必与大臣佥议(共同商议),方为诏敕。

——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

材料三上(南宋孝宗)因言:

“朕近览《神宗纪》见是时灾异甚多,何故?

”魏杞(宰相)等奏:

“天出灾异谴告人君,正如父母训饬人子者。

不必问自己有过无过,但常恐惧修省而已。

”上曰:

“卿之言甚善,若不恐惧修省,自取灭亡之道也。

——《皇宋中兴两朝圣政》卷二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宋太宗对治罪“侯莫陈利用”态度的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宰相的传统职能。

(3分)

(2)据材料二,概括宋朝对“诏敕”制度的规定。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规定在唐朝的制度渊源及具体表现。

(5分)

(3)据材料三,概括“魏杞等奏”体现的思想观念。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最早完整提出这一思想的儒学家。

(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古代中国制约皇权的主要因素。

(3分)

40.(2017·北京顺义一模·33)(18分)建筑是人类文明的重大成果。

材料一古代西方建筑多以石为材料,如:

金字塔、古罗马斗兽场、神庙等都是以石材筑成巨大的体积示人。

西方建筑往往以开放的单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