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发酵技术》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847440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47.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发酵技术》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发酵技术》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发酵技术》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发酵技术》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发酵技术》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发酵技术》教案.docx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发酵技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发酵技术》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发酵技术》教案.docx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发酵技术》教案

第一节发酵技术

【教材分析】

微生物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会产生某些特定的代谢产物,几千年来人们不断利用这个特点生产发酵食品,并创造了丰富的发酵技术,为了传承技术,所以安排了这节课。

本节课提供了“探究活动”、“调查活动”等一系列的活动内容,体现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掌握技能。

同时将发酵技术的内容置于现实生活的背景之中,充分体现了科学、科技和生活的互动。

【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重点)

2、描述酒精发酵过程,明确酒精发酵的原理。

(难点)

3、通过探究活动,学会制作酸奶的方法并能解释原因。

4、通过小组探究、收集资料、汇报探究结果等活动,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5、体验制作酸奶的过程,培养勤于思考、勤于动手的学习习惯。

6、体会发酵食品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发酵技术》的教学主要采用的是探究式教学模式结合讲授法、演示法和讨论法。

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质疑—析疑—释疑”,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分组实验探究、启发式教学等多种手段降低知识难度,并把生物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

设计了课外探究和课外调查,注重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学法指导】

活动扮演、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小组竞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酸奶、面包、葡萄酒等实物。

2、准备PPT课件和白酒的酿造过程视频

学生准备

1、课前学生调查家中厨房里的调味品

2、按照课本96页的酸奶制作操作步骤自制一份酸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

3分钟

1、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策有哪些?

学生复习、交流有关“生物多样性”的知识。

学生互相评价或补充。

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

3分钟

【实物展示】

拿些课前准备好的酸奶和面包、葡萄酒等走上讲台。

大家一定喝过酸奶、吃过面包,味道不错吧。

你知道酸奶和面包制作利用了什么生物技术吗?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一节《发酵技术》。

课件展示本节课的目标

学生观看实物

 

回答:

发酵技术

 

明确本节课的目标

通过学生常吃的食物如何制作,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目标的展示可以让学生明确要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提高课堂效率。

引导探究

释疑解惑

15分钟

一、乳酸发酵

【品尝大会】

你想不想品尝一杯我们同学自己制作的酸奶呢?

其实课前几天老师已经布置每一个小组的同学按照书中的操作步骤自制一份酸奶,老师和你们一样制作了一份酸奶,让我们一起来品尝一下自己的劳动成果吧。

(品尝学生自制的酸奶时,要提示学生品尝前一定要仔细观察酸奶的色泽和形态,确认质量合格后才能品尝)。

下面我们请“最美味”小组和我们大家一起分享一下酸奶的制作过程。

以下是学生试用报告单:

制作酸奶需要的条件

提出问题:

如用鲜奶制作酸奶是需要提供哪些必要的条件?

作出假设:

制作酸奶需要无菌环境吗?

(提出的问题要有可操作性)

制定计划:

材料用具鲜牛奶、蔗糖、酸奶、烧杯、酒精灯、玻璃瓶等。

实验步骤

1、将新鲜牛奶倒入干净的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蔗糖(约占牛奶总量的10%)。

加热煮沸4-5分钟。

2、将玻璃瓶洗净并加热煮沸5分钟。

3、当牛奶自然冷却到40℃左右时,按照1:

5的比例将准备好的酸奶加入牛奶中。

充分摇匀,测定PH。

4、将烧杯中的奶分装到两个玻璃瓶中,一个玻璃瓶封口,另一个不封口。

5、将两个玻璃瓶放置于30℃的环境中。

4-6小时后,观察瓶内奶的变化,并测定pH。

实施计划小组成员,根据所作假设和制定的计划,选取相应的材料用具,积极完成实验。

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记录。

得出结论:

制作酸奶需要无菌环境。

【合作探究一】-----我的快乐体验

你在制作酸奶的过程中有哪些疑问?

有哪些困惑?

根据以往教学的经验,预设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1、为什么要清洗烧杯和玻璃瓶等实验器材,并进行加热处理?

2、为什么要向鲜奶中加入适量的蔗糖?

3、为什么要将牛奶煮开?

4、为什么要将加热后的鲜奶自然冷却到40度?

5、本实验是制作酸奶,为什么还要加酸奶呢?

6、我们为什么失败了呢?

影响发酵过程的因素有哪些?

强调:

影响发酵过程的因素主要是“适宜的温度”和“无菌条件”。

对于表现好的及时表扬鼓励,添加“小红旗”。

【层层推进】

你能说出产生酸味的原理吗?

【自主归纳一】

一、乳酸发酵

1、概念:

利用______对某些食品原料进行发酵制作食品的一种技术。

2、原理:

乳酸菌在_________和________条件下会大量________将乳糖等分解或转化为_________。

3、应用:

制酸奶、_______、________、奶酪等。

课件展示乳酸菌的应用:

味精、酱油、豆豉、泡菜。

 

【课外探究】

你认为制作酸奶还需要哪些条件?

根据你的想法,尝试设计探究活动方案并实施。

并调查乳酸菌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每小组一名学生对自制酸奶进行展示,确认质量合格后请其他组同学品尝。

品尝不同口味的酸奶。

并对每小组的酸奶进行评比,选出制作最美味的小组。

 

实物投影“最美味”小组的实验报告单。

其中一位同学介绍制作酸奶的方法

 

各小组提出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

 

各小组讨论交流,以竞赛的形式回答以上问题,看那一组表现最好(解决的问题最多)

 

依据实验过程,结合课本第98页的内容,说出乳酸发酵的原理。

通过互联网、报纸等途径获取信息,搜集整理,相互交流

 

学生品尝到自己制作的酸奶,积极性一下就调动起来了,很自然进入学习的状态。

 

学生品尝酸奶,激发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体验自己的劳动成果

 

利用学生已有的制作酸奶的经验,引导学生总结制作酸奶的流程并提出制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逐一解决,(该环节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相互解决,实现生生互动,对于基础较差的班级,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协助完成)

分组活动调动可以学生的积极性和竞技意识。

设计课外探究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准确获取课程资源、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组织交流

点拨建构

15分钟

过渡:

中国的酒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酒的酿制需要哪些微生物呢?

二、酒精发酵

【实验观察】

观察酵母菌的发酵

展示以下装置并提醒学生注意以下问题:

1、观察气球的变化

2、你认为酵母菌发酵时产生了什么气体?

如何检验?

你知道生活中哪些利用酵母菌发酵的例子?

怎样利用酵母菌酿酒的呢?

请大家看一段视频:

白酒的酿造过程视频

【XX视频】

【合作探究二】-----我当酿酒师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1)什么叫酒精发酵?

(2)白酒的酿造分为哪几个过程?

(3)哪几种微生物参与了发酵?

其作用是什么?

(4)微生物在发酵中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强调:

影响酵母菌发酵过程的因素主要是“适宜的温度”和“无氧条件”。

对于学生回答不到位的及时提示、指导。

对于表现好的同学表扬鼓励。

【自主归纳二】

二、酒精发酵

概念:

利用_______的作用进行发酵的过程。

原理:

酵母菌在__________和________条件下,将糖转化成_______________。

应用:

___________、黄酒、米酒等酿造。

课件展示酒精发酵产品:

三、发酵技术的广泛应用

【调查报道】

请大家课下做一个调查活动:

(完成调查报告,并填写以下表格)

调查生活中的发酵食品

食品编号

发酵食品名称

有关的微生物

食品的发酵原理

1

2

3

:

从发酵食品在调查的食品中所占的比例,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请写在调查报告上。

下节课每组选一个代表报道你们的调查情况。

我们将评选最佳小组。

 

观察气球的变化

猜测气球内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两生到讲台给大家演示气球内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并说出实验现象

 

学生很容易说出面包、馒头的制作、酿酒等。

活动:

阅读99页内容,结合视频资料,小组讨论交流酿酒的过程和原理。

准备好的同学到讲台上当“酿酒师”,解决其他同学提出的有关酿酒的问题。

(如有问题回答不出来,下一个“酿酒师”上台接着回答。

 

小组讨论交流以下问题:

如何制定调查计划,去超级市场按什么顺序寻找发酵食品,怎样确定是否为发酵食品等等)

 

通过一个形象的实验,让学生理解酵母菌的发酵作用,为学习酿酒做铺垫。

 

利用一个“我当酿酒师”的活动既可以让学生理解酿酒的过程,又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去。

 

通过调查活动,让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发酵食品的种类和数量,从中体会发酵食品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从而激发研究兴趣。

 

知识整合

迁移应用

4分钟

【知识整合】

 

过渡:

同学们本节课表现很棒!

回顾本课的学习历程,你想和大家说点什么?

通过大家的交流发现大家有很多收获,那你会应用这些收获吗?

【迁移应用】

1、列举生活中的发酵产品。

 

2、为什么水果放久了会产生酒味?

.

学生自由谈(所学到的知识,感悟到的方法,某个同学的精彩表现,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独到见解等等)。

根据课下收集的情况,列举生活中的发酵产品(面包、味精、酱油、豆豉、泡菜、葡萄酒、果醋等)

学会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给学生更大的空间让他们能够畅所欲言,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多种能力。

 

通过学以致用将所获得的知识回归到实践中。

课堂达标检测题及课下作业

5分钟

课堂达标检测题:

A类:

1、乳酸菌在_________和________条件下会大量________将乳糖等分解或转化为_________。

2、酿造白酒过程中先后利用和进行发酵,淀粉先被分解成,最后转变成

B类:

1、酸奶是一种有益的酸性乳品,泡菜也是

特色小吃,这是人们利用了()

A.大肠杆菌的发酵作用

B.酵母菌的发酵作用

C.曲霉的发酵作用

D.乳酸菌的发酵作用

2、馒头或面包膨大、松软、里面有许多小孔,是因为在制作过程中()

A.酵母菌使面粉发酵,产生了二氧化碳

B.酵母菌使面粉发酵,产生了酒精

C.酵母菌使面粉发酵,产生了氧气

D.酵母菌使面粉发酵,产生了葡萄糖

C类

为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某小组同学设计了两组实验方案。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相同的玻璃瓶两只,分为甲、乙两组,分别加入等量的温开水,每组按照各自的方案(方案一:

甲组瓶内加入一定量的干酵母和蔗糖,乙组瓶内只加入与甲等量的蔗糖,不加干酵母。

方案二:

甲组瓶内加入一定量的干酵母和蔗糖,乙组瓶内只加入与甲等量的干酵母,不加蔗糖)加入不同的物质后,将相同的气球套在瓶口。

放于温暖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观察。

请分析以上两种方案:

(1)预测甲乙两组的实验现象:

方案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哪个方案更合理?

_____。

理由是_____。

(3)酵母菌发酵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

如何证明?

________。

(4)如果方案中去掉乙组,能否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

_____。

理由是_______。

【课外实践】

请大家课下查阅资料,像制酸奶一样自己酿制一坛醇香可口的葡萄酒。

下节课带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老师期待你们美味的葡萄酒呦!

加油!

 

学生独立自主完成,然后互相评价、纠正。

 

将自己不能独立完成的提出来组内交流、讨论。

将作业成果实物展示,其他同学评价或补充。

 

 

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理解、应用。

同时在学生的答题时,强调规范性,培养学生良好的答题习惯。

设计不同梯度的题目以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符合生物课程标准中“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基本理念,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通过课外实践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板书设计】

第一节发酵技术

一、乳酸发酵:

乳糖——乳酸菌——乳酸

二、酒精发酵:

淀粉——霉菌——葡萄糖

葡萄糖——酵母菌——酒精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成功之处:

1、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考虑到让学生作为课堂上的主体,以探究学习为突破,

整个学习过程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提出问题、分组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归纳总结,新知的得出水到渠成。

2、设计的几个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够让大多数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

3、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生物科学素养,注重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本节课不足之处:

1、酸奶制作成功的不太多,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能力差,课前安排不详实。

2、设计的几个活动,学生积极性较高,“收”工作没做好以致整节课时间较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