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化学组卷.docx
《2化学组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化学组卷.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化学组卷
中考化学部分——实验及操作
(一)
一.选择题
1.小张用足量的盐酸、石灰石反应,并尝试直接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和收集一瓶CO2.你认为小张( )
A.
不可能收集到一瓶CO2,因为CO2可溶于水
B.
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b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
C.
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c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
D.
选择A、B两种装置,导管a接导管c可收集到一瓶CO2
2.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的关系,需要收集一瓶大约四分之一空气的氧气,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集气瓶中灌
的水
B.
集气瓶中灌
的水
C.
导管伸入到集气瓶体积的
处
D.
导管伸入到集气瓶体积的
处
3.在溶液配制过程中,若要用量筒量取40毫升的水,当液面接近刻度线时,要改用胶头滴管.下列示意图中,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
B.
C.
D.
二.解答题
4.隔夜菜是否能吃,主要在于烧熟后的隔夜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要求.蔬菜中的硝酸盐来自生长过程中所施氮肥.空气中的微生物(如硝酸盐还原菌)进入到蔬菜中,会产生一种还原酶,使蔬莱中的部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烧熟后的菜在食用和保存阶段都会有一些细菌进入;做熟的蔬菜更适合细菌生长.
某研究小组对烧熟的莱中亚硝酸盐含量做了测试,数据如下表:
菜肴
半小时
6小时
18小时
24小时
炒青菜
0.6861
0.7982
4.3333
5.3624
韭菜炒蛋
1.8153
1.9249
2.8390
5.6306
红烧肉
2.4956
4.2558
4.3668
5.5188
红烧鲫鱼
/
2.0948
3.2300
7.2397
盖有保鲜膜的菜肴在4℃的冰箱中放置不同时间的亚硝酸盐含量(单位:
mg/kg)
将一份红烧鲫鱼样本(不盖保鲜膜)在常温下放置4小时,测定其亚硝酸盐含量为8.9483mg/g.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亚硝酸盐中含有NO2﹣,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价.
(2)根据表中的数据,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共同规律是:
_________ .
(3)要使烧熟后的隔夜莱中亚硝酸盐含量尽可能低,保存的条件应该是 _________ .
(4)炒菜过程中温度一般在100℃以上,你认为从生菜炒到熟菜过程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是否会持续增加
_________ ,原因是 _________ .
5.硫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会造成空气污染.为避免二氧化硫污染空气,某教师对教材中“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进行了改进与创新,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实验原理】
①B装置中燃烧匙固定在带有a导管的单孔塞上,硬质玻璃管透光性好,不影响实验现象的观察;
②C装置的广口瓶中盛放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硫气体,避免污染;
③打开D装置中的阀门,气体就会从左向右依次进入各装置.
【实验过程】
步骤一:
将硫粉放在燃烧匙上,在空气中点燃后,迅速伸入硬质玻璃管内(如图B装置),打开阀门,观察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步骤二:
将导管a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如图A装置),观察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交流讨论】
(1)硫在空气中燃烧并发出 _________ 火焰,生成的S02气体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的反应原理是 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气流能从左向右作定向流动的原因是 _________
【拓展应用】
小丽同学认为,运用该装置设计原理,还能进行其它有毒气体的实验,同样能达到避免污染的目的.于是设计了图乙实验装置,用以完成“C0还原氧化铜”实验.
(3)图乙D装置在实验中除了形成气体定向流动外,还有的用途是 _________ ;
(4)实验时,小丽同学先打开止水夹和阀门,过一会儿再点燃酒精灯,她这样操作的目的 _________ .
6.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方法测定某氧化铜样品的纯度(杂质不与氢气反应),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准确称取15克干燥样品进行实验.
(1)在实验中,乙装置的作用是 _________ .
(2)准确称取完全反应前后装置丙和丁的质量如表:
装置丙
装置丁
反应前
48.8克
161.2克
反应后
46.5克
163.9克
小明根据装置丙减少的质量就是氧元素质量,求得氧化铜的质量为11.5克,纯度为76.7%.
小丽想根据装置丁的质量变化进行计算,请帮小丽求出氧化铜样品的纯度(写出计算过程).
(3)比较两种计算结果,请分析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 .
A.装置的气密性不好B.空气中的水分被丁处浓硫酸吸收
C.通入的氢气量不足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丁处浓硫酸吸收.
7.现实生活中,氨气多用作致冷剂及农用化肥,其实它还是一种清洁能源,在纯氧中可以完全燃烧,只生成水和氮气.最近,科学家用一种含钼的化合物作催化剂,在常温下就能完成氨的合成,从而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得液氨有望取代液氢成为新一代绿色能源.
(1)N2+3H2
2NH3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_________ 反应.
(2)请你根据下表信息分析用NH3取代H2的优点:
性质
名称
颜色、气味
熔点(℃)
沸点(℃)
25℃水中溶解度(g/L)
标况下密度(g/L)
NH3
无色、刺激性
﹣77.7
﹣33
456
0.6942
H2
无色、无味
﹣259.2
﹣253
0.0015
0.0899
①由于NH3比H2沸点高,所以更易 _________ ,便于储存和运输.
②NH3泄漏时易发现是因为 _________ ,同时它易溶于水,便于处理.
中考化学部分——实验及操作
(一)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2012•杭州)小张用足量的盐酸、石灰石反应,并尝试直接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和收集一瓶CO2.你认为小张( )
A.
不可能收集到一瓶CO2,因为CO2可溶于水
B.
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b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
C.
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c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
D.
选择A、B两种装置,导管a接导管c可收集到一瓶CO2
考点: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1429223
专题: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
A、根据CO2可溶于水,只是一体积水溶解一体积的二氧化碳;
B、根据二氧化碳比水的密度小,当气体从b进入集气瓶,然后又从c逸出;
C、根据二氧化碳密度比水小,从c进入集气瓶内形成气压,把水从d排出;
D、根据装置A中的长颈漏斗没伸入到液面以下,所以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会从长颈漏斗的底端跑掉;
解答:
解:
A、CO2可溶于水,只是一体积水溶解一体积的二氧化碳,如达到饱和就不会在溶于水了,所以用排水法也能收集到二氧化碳,故A错误;
B、择B、C两种装置,导管b接导管d不能收集到一瓶CO2,二氧化碳比水的密度小,当气体从b进入集气瓶,然后又从c逸出,故B错误;
C、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c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水小,从c进入集气瓶内形成气压,把水从d排出,故C正确;
D、装置A中的长颈漏斗没伸入到液面以下,所以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就从长颈漏斗的底端跑掉,所以收集不到二氧化碳,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制取二氧化碳,并进行了超常规的收集方法,找出图中装置的不足或连接的不当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2012•嘉兴)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的关系,需要收集一瓶大约四分之一空气的氧气,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集气瓶中灌
的水
B.
集气瓶中灌
的水
C.
导管伸入到集气瓶体积的
处
D.
导管伸入到集气瓶体积的
处
考点:
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1429223
专题: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
需要收集一瓶大约四分之一空气的氧气,即收集
的氧气.
解答:
解:
A、收集一瓶大约四分之一空气的氧气,即收集
的氧气,所以集气瓶中应灌
的水,故A错;
B、收集一瓶大约四分之一空气的氧气,即收集
的氧气,所以集气瓶中应灌
的水,故B正确;
C、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无法收集
的氧气,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会聚集在下部,故C错;
D、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无法收集
的氧气,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会聚集在下部,故D错.
故选B.
点评:
在收集气体时只要是想收集一定体积的气体,应该用排水法,排空气法无法收集一定体积的气体.
3.在溶液配制过程中,若要用量筒量取40毫升的水,当液面接近刻度线时,要改用胶头滴管.下列示意图中,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
B.
C.
D.
考点:
测量容器-量筒.1429223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量筒是用来量取液体体积的一种测量仪器,精确度为0.1mL,量液时,可将量筒倾斜,用倾倒的方法把所量液体倒入,边倒边看液面与刻度线,当液面接近所需刻度线时,应将量筒放平,换用胶头滴管向里滴加,边滴边看,直到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与所需刻度线保持水平为止,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
量筒是用来量取液体体积的一种测量仪器,精确度为0.1mL,量液时,可将量筒倾斜,用倾倒的方法把所量液体倒入,边倒边看液面与刻度线,当液面接近所需刻度线时,应将量筒放平,换用胶头滴管向里滴加,边滴边看,直到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与所需刻度线保持水平为止,分析所给选项可以知道选项C是正确的.
故选C.
点评:
解答时首先要知道量筒的选取原则、读数方式及其误差和精确度等等.然后,根据“一次,就近”的原则选取量筒,即选取时要注意:
一次量完,所量液体体积与量程越近越好;根据“俯大,仰小,平正好”的规律,进行读数及误差分析,即读数时俯视;根据精确度0.1mL,来判断读数是否正确.
二.解答题(共4小题)
4.(2012•杭州)隔夜菜是否能吃,主要在于烧熟后的隔夜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要求.蔬菜中的硝酸盐来自生长过程中所施氮肥.空气中的微生物(如硝酸盐还原菌)进入到蔬菜中,会产生一种还原酶,使蔬莱中的部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烧熟后的菜在食用和保存阶段都会有一些细菌进入;做熟的蔬菜更适合细菌生长.
某研究小组对烧熟的莱中亚硝酸盐含量做了测试,数据如下表:
菜肴
半小时
6小时
18小时
24小时
炒青菜
0.6861
0.7982
4.3333
5.3624
韭菜炒蛋
1.8153
1.9249
2.8390
5.6306
红烧肉
2.4956
4.2558
4.3668
5.5188
红烧鲫鱼
/
2.0948
3.2300
7.2397
盖有保鲜膜的菜肴在4℃的冰箱中放置不同时间的亚硝酸盐含量(单位:
mg/kg)
将一份红烧鲫鱼样本(不盖保鲜膜)在常温下放置4小时,测定其亚硝酸盐含量为8.9483mg/g.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亚硝酸盐中含有NO2﹣,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3 价.
(2)根据表中的数据,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共同规律是:
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温度高和不密封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增加越快 .
(3)要使烧熟后的隔夜莱中亚硝酸盐含量尽可能低,保存的条件应该是 低温和密封 .
(4)炒菜过程中温度一般在100℃以上,你认为从生菜炒到熟菜过程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是否会持续增加 不会 ,原因是 高温条件下空气中的微生物(如硝酸盐还原菌)会被杀死 .
考点: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1429223
专题:
化学与生活健康.
分析:
(1)根据在原子团中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进行解答本题.
(2)根据表中的数据,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共同规律确定保存的条件.
(4)根据高温条件下空气中的微生物会被杀死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
(1)NO2﹣带有一个单位的负电荷,则NO2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显﹣2,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可得:
x+(﹣2)×2=﹣1,则x=+3.
(2)根据表中的数据、将一份红烧鲫鱼样本(不盖保鲜膜)分析可知,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温度高和不密封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增加越快.
(3)由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温度高和不密封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增加越快,要使烧熟后的隔夜莱中亚硝酸盐含量尽可能低,应低温和密封保存.
(4)根据题意,烧熟后的莱在食用和保存阶段都会有一些细菌进入,做熟的蔬菜更适合细菌生长,但高温条件下空气中的微生物(如硝酸盐还原菌)会被杀死,故从生菜炒到熟菜过程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不会增加.
故答案为:
(1)+3;
(2)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温度高和不密封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增加越快;(3)低温和密封;(4)不会;高温条件下空气中的微生物(如硝酸盐还原菌)会被杀死.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但综合性较强,考查同学们新信息获取、处理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2012•丽水)硫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会造成空气污染.为避免二氧化硫污染空气,某教师对教材中“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进行了改进与创新,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实验原理】
①B装置中燃烧匙固定在带有a导管的单孔塞上,硬质玻璃管透光性好,不影响实验现象的观察;
②C装置的广口瓶中盛放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硫气体,避免污染;
③打开D装置中的阀门,气体就会从左向右依次进入各装置.
【实验过程】
步骤一:
将硫粉放在燃烧匙上,在空气中点燃后,迅速伸入硬质玻璃管内(如图B装置),打开阀门,观察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步骤二:
将导管a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如图A装置),观察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交流讨论】
(1)硫在空气中燃烧并发出 微弱的淡蓝色 火焰,生成的S02气体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的反应原理是 2NaOH+S02=Na2S03+H20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气流能从左向右作定向流动的原因是 水位下降,压强减小,形成内外压强差
【拓展应用】
小丽同学认为,运用该装置设计原理,还能进行其它有毒气体的实验,同样能达到避免污染的目的.于是设计了图乙实验装置,用以完成“C0还原氧化铜”实验.
(3)图乙D装置在实验中除了形成气体定向流动外,还有的用途是 储存气体 ;
(4)实验时,小丽同学先打开止水夹和阀门,过一会儿再点燃酒精灯,她这样操作的目的 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爆炸 .
考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1429223
专题:
综合实验题.
分析:
(1)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根据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根据D装置的阀门打开,水流出后,水位下降,造成压强减小,形成内外压强差进行分析;
(3)根据未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进入D装置进行分析D装置的作用;
(4)根据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在加热的条件下会发生爆炸进行分析.
解答:
解:
(1)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S02=Na2S03+H20;
(2)D装置的阀门打开,水流出后,水位下降,造成压强减小,形成内外压强差,故气流能从左向右作定向流动;
(3)未反应的一氧化碳和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进入C装置,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钙吸收,一氧化碳与氢氧化钙不反应,然后进入D装置,故装置还有储存气体的作用;
(4)因为B中玻璃管内有空气,如果在加热的条件下进入一氧化碳,可能会引起爆炸,故先打开止水夹和阀门,通一会儿一氧化碳把玻璃管内的空气排净,然后点燃酒精灯,目的是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爆炸.
故答案为:
(1)微弱的淡蓝色;2NaOH+S02=Na2S03+H20;
(2)水位下降,压强减小,形成内外压强差;
(3)储存气体(或收集气体);
(4)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爆炸;
点评:
对于装置优越性的改进一般要考虑到操作的简便性,气密性良好,反应易操控,环境保护等方面.
6.(2012•湖州)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方法测定某氧化铜样品的纯度(杂质不与氢气反应),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准确称取15克干燥样品进行实验.
(1)在实验中,乙装置的作用是 检验氢气中水分是否全部被吸收 .
(2)准确称取完全反应前后装置丙和丁的质量如表:
装置丙
装置丁
反应前
48.8克
161.2克
反应后
46.5克
163.9克
小明根据装置丙减少的质量就是氧元素质量,求得氧化铜的质量为11.5克,纯度为76.7%.
小丽想根据装置丁的质量变化进行计算,请帮小丽求出氧化铜样品的纯度(写出计算过程).
(3)比较两种计算结果,请分析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B .
A.装置的气密性不好B.空气中的水分被丁处浓硫酸吸收
C.通入的氢气量不足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丁处浓硫酸吸收.
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1429223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1)根据无水硫酸铜遇到水变蓝的特性考虑;
(2)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根据浓硫酸质量的增加量就是生成的水的质量,再根据水的质量计算出氧化铜的质量,再计算纯度;(3)根据丁装置能吸收空气中水分考虑.
解答:
解:
(1)氢气通过浓硫酸是为了除去氢气中的水分,无水硫酸铜遇到水由白色变蓝,所以通过无水硫酸铜就是检验浓硫酸是否把氢气中水分除尽;
(2)根据浓硫酸质量的增加量就是生成的水的质量,所以生成水的质量为:
163.9g﹣161.2g=2.7g,设要生成2.7g水需要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为X则:
H2+CuO
Cu+H2O
8018
X2.7g
根据:
解得X=12g,所以氧化铜的质量分数:
×100%=80%
答:
氧化铜样品的纯度为80%.
(3)根据浓硫酸质量的增加量计算结果偏大,原因是浓硫酸与空气通着,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
故答案为:
(1)检验氢气中水分是否全部被吸收;
(2)80%;(3)B.
点评:
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对两种做法不同的原因分析,要考虑浓硫酸的吸水性,不仅吸收了生成的水,连空气中的水也吸收了.
7.(2012•义乌市)现实生活中,氨气多用作致冷剂及农用化肥,其实它还是一种清洁能源,在纯氧中可以完全燃烧,只生成水和氮气.最近,科学家用一种含钼的化合物作催化剂,在常温下就能完成氨的合成,从而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得液氨有望取代液氢成为新一代绿色能源.
(1)N2+3H2
2NH3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化合 反应.
(2)请你根据下表信息分析用NH3取代H2的优点:
性质
名称
颜色、气味
熔点(℃)
沸点(℃)
25℃水中溶解度(g/L)
标况下密度(g/L)
NH3
无色、刺激性
﹣77.7
﹣33
456
0.6942
H2
无色、无味
﹣259.2
﹣253
0.0015
0.0899
①由于NH3比H2沸点高,所以更易 液化 ,便于储存和运输.
②NH3泄漏时易发现是因为 有刺激性气味 ,同时它易溶于水,便于处理.
考点:
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1429223
分析:
(1)根据化合反应的特点:
由多种物质变为一种物质的反应;
(2)①沸点高易液化容易储存;②根据氨气的物理性质考虑.
解答:
解:
(1)反应物有两种,生成物是一种,所以为化合反应;
(2)①沸点高易液化容易储存并且便于运输;
②由于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所以泄漏后容易觉察到.
故答案为:
(1)化合;
(2)①液化;②有刺激性气味.
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化合反应的特点,熟悉氨气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