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质量监测卷附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41715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质量监测卷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质量监测卷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质量监测卷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质量监测卷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质量监测卷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质量监测卷附答案.docx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质量监测卷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质量监测卷附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质量监测卷附答案.docx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质量监测卷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质量监测卷

时间:

100分钟 满分:

100分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36分)

1.看拼音,写词语。

(6分)

感恩在kùnjìnɡ(     )中帮助过你的人,是他们让你jiāndìnɡlexìnniàn(      );感恩在shùnjìnɡ(     )中忠言提醒你的人,是他们帮你jiàozhènɡlehánɡxiàn(       );感恩污蔑你的人,是他们让你知道正人先正己。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错误的一组是(  )。

(2分)

A.金碧辉煌 路不拾遗B.决口不提 风景明胜

C.一如既往 民不聊生D.直言不讳 政通人和

3.对“理所当然”中的“理”字正确的解释是(  )。

(2分)

A.事理;道理B.条纹;纹理

C.整理;使整齐D.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

4.同组中的两个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盼星星盼月亮  望眼欲穿

B.这山望着那山高 气急败坏

C.打开天窗说亮话 直言不讳

D.吃水不忘挖井人 饮水思源

5.上联:

心平浪静,秋月芙蓉湘水碧。

下联:

________。

你认为最适合作为下联的是(  )。

(2分)

A.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

B.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

C.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

D.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

6.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横线上,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春雨虽无言,然非无情。

那柔嫩可爱的小草,________;那五颜六色的花朵,________;那淅淅沥沥的雨声,________;那晶莹透亮的雨露,________。

①是它绽开的笑脸②是它甜美的歌喉

③是它温柔的情怀④是对万物柔和的洗礼

A.②④①③ B.③④①② C.④②③① D.③①②④

7.对下面文段主要意思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

A.涌浪发出的声音响亮。

B.海水的力气非常惊人。

C.涌浪气势的凶猛和壮观。

D.海给人带来的危害。

8.判断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

(打比方)

B.鳕鱼一次可产上千万的卵,但成活率不到百分之一。

(列数字)

C.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新颖而具有价值的、非传统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而且能清楚地勾画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

(下定义)

D.图书馆的藏书,按国别分,有中国的、外国的;按时代分,有古典的、现代的;按性质分,有科技的、文学的以及政治经济方面的等。

(分类别)

9.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建设团结友爱的班集体,博雅小学五年级(3)班制定了《班级公约》,以下公约内容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勤奋学习,目标明确,思想态度端正,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B.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有事或生病须提前向老师请假。

C.在校内、校外都要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遇到老师或长辈要主动问好。

D.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学习上相互切磋,遇到不会做的作业先抄同学的,过后再虚心请教。

10.结合课本内容,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说明性文章通常抓住事物鲜明的特点进行具体说明,使我们能清楚地了解事物。

B.阅读时,品味印象深刻的场景、细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C.为了提高阅读的速度,我们要集中注意力,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更不要回读。

D.缩写故事时,可以把长句缩为短句,把几句话合并成一句话,不能用自己的话把故事中具体的描写改得更简洁。

11.按课文内容填空。

(6分)

古诗文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而“爱国”又是许多诗歌的主题。

陆游临终时告诫儿子:

“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____________。

”林升抒发对国家前途的担忧之情:

“暖风熏得游人醉,__________________。

”龚自珍渴望优秀人才不断出现,振兴国家:

“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______。

”王昌龄表达了“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___”的满腔豪情。

12.《父爱之舟》以梦的形式呈现往事,描写了作者和父亲在一起的一个个生活场景,表现了父亲对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字里行间也饱含着作者对父亲__________________。

(6分)

第二部分 阅读与欣赏(34分)

(一)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按要求作答。

(13分)

材料一:

《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和“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未来国民素质的严重问题。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率一览表

年度

小学生

初中生

高中生

2010

31.67%

58.07%

76.02%

2014

45.71%

74.36%

83.28%

材料二:

2016年11月,教育部等单位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

文件要求,要鼓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特别是乒乓球、羽毛球等有益于眼肌锻炼的体育活动,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减少近距离长时间用眼,减少使用电子产品,保证睡眠充足、营养均衡。

要组织学生每天认真做好两次眼保健操,确保学生每天校内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督促学生课间参加户外活动。

要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统筹安排好学生家庭作业时间。

材料三:

近视发生率居高不下也跟国家的家庭教育观念有直接关系。

专家表示,一方面,家长向孩子加压,逼迫他们加大学习强度以求获得更高分数,导致青少年很少有时间通过户外活动放松身心;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使孩子们经常长时间注视电子屏幕,导致用眼强度大增。

这些都是造成视力减退的因素。

材料四:

近视研究专家伊恩·摩根基于流行病学研究估计,孩子们需要每天在至少10000勒克斯的光照下待上约3小时才能避免近视。

10000勒克斯相当于一个人夏天在太阳下戴着太阳镜并且站在树荫下接收到的光照强度。

而就算照明充分的教室光照强度通常也不到500勒克斯。

2009年,广州中山眼科中心开展了一项为期三年的实验:

随机挑选6所学校,每天在放学前增加一节40分钟的户外课;另外挑选6所学校,课程表不变。

在参与了户外课的900名孩子中,9~10岁开始近视的比例是30%,而在对照学校,这一数字是40%。

13.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率的变化是(  )。

(2分)

A.保持不变B.明显减少C.明显增加D.不确定

14.材料4中画线的句子用具体数字来说明,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  )。

(2分)

A.使刻画更形象生动B.使描写更贴近生活

C.使介绍更准确具体D.使叙述逻辑更加严谨

15.以上材料主要讲(  )(2分)

A.近视已得到同学们的重视。

B.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发生率。

C.儿童、青少年近视已得到有效控制。

D.儿童、青少年近视的相关问题。

16.据上述提供的材料,造成学生视力减退的因素有哪些?

(至少写出两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结合自己的情况谈谈你要如何预防近视或防止近视的度数继续加深。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记叙文,按要求作答。

高贵的捐赠(21分)

①这是一场惨痛的灾难。

一场大火,夺去了这个家庭女主人的生命,吞噬了这个家庭所有的财产,男主人和他那叫翔子的小孩在消防人员的帮助下,艰难地逃了出来。

②我是在灾难后的第二天去看望他们的,带去了一点点钱,算是对他们的捐赠。

在捐赠的人群中,有一对母女引起了我的注意,她俩显然也是来捐赠的,却待在人群的外围。

那个母亲蹲在地上,絮絮叨叨地向那个只有四五岁的小女孩说着什么,而那小女孩噘着嘴,一脸的不情愿。

③我猜测,可能是这位母亲拿了女儿不愿意拿出的东西来捐赠,才惹得小女孩不高兴。

我走过去,才发现自己的猜测错了。

那位母亲正在指着地上的那堆东西对女儿说:

“你瞧,这被褥,是妈妈最好的被褥。

这件衣服,是你爸爸刚买的、最好的一件衣服。

我们都能将自己最好的东西拿来捐赠给翔子家,你为什么就不能拿你最好的呢?

你有那么多玩具,为什么偏偏就拿这个玩具熊呢?

④小女孩有些局促不安,小声地问:

“难道就要将最好的东西送给别人吗?

非要最好的吗?

”母亲回答说:

“我想是的。

咱们能不能不捐这玩具熊,捐你最宝贵的?

⑤小女孩抬起头来,有点手足无措,但最终还是小声说:

“我,舍不得。

⑥停了几秒,小女孩又问:

“我要是将我最宝贵的东西捐给了翔子,他还会还给我吗?

”因为小女孩提问的样子实在是太可爱了,我忍不住就插了嘴:

“当然不会,哪有捐出去的东西又要回来的道理?

”小女孩还是有些不死心,抬头看了看她的妈妈,她的妈妈点了点头,算是肯定我的回答。

女孩这才彻底低了头。

我们一道走过去,我将准备好的一点点钱交到翔子父亲的手里,说上一两句安慰的话。

小女孩的母亲送上带来的被褥和衣物。

小女孩慢慢走上前去,拉过满脸泪痕的翔子的手,郑重地、小心翼翼地将她母亲的手交到翔子那只小手上,说:

“翔子,我将我妈妈捐给你了,你以后有妈妈了。

”她的眼泪顺着脸颊淌了下来,然后嘤嘤地哭出了声,转身跑开了。

⑦我终于明白了……

⑧我跑出人群去安慰她,她的母亲也追了过来,小女孩抬起头来,满是泪花的双眼定定地看着她的母亲,然后怯怯地说:

“妈妈,不,翔子妈妈,我不是想将你要回来,可是我还是想亲你一下,你别告诉翔子,偷偷地让我亲一下好吗?

⑨她的母亲一把抱住她,疯狂地吻她。

我看到,这位母亲的眼里噙满了泪水,满脸都是幸福而又骄傲的神情。

⑩我的眼睛也已经湿润了,为这小女孩,更为她的母亲。

这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最为高贵的捐赠,它让所有的大人汗颜。

面对别人的灾难,我们奉上的只是微薄的关爱和同情,而这小女孩奉上的,是她的整个世界。

这也是我看到的最为高贵的母亲,她在她女儿那小小的纯洁的心里种上了爱的种子,开出了高贵的花。

18.第③自然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的描写方法是(  )。

(2分)

A.外貌描写B.动作描写

C.神态描写D.心理描写

19.第⑥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主要描写了小女孩的动作,从中可以感受到此刻她的心情是(  )的。

(2分)

A.郁闷和生气B.恐惧和紧张

C.不舍和矛盾D.烦躁和绝望

20.“我”捐赠的是“一点点钱”,而小女孩的捐赠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最为高贵的捐赠”,采用对比的手法,起到的作用是(  )(2分)

A.表现出“我”还不够有爱心,捐赠得太少。

B.让“我”为自己只是捐赠“一点点钱”感到汗颜。

C.用“我”微薄的关爱和同情突出母女俩的高贵,有力地表现和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D.让读者看出小女孩的母亲很会引导孩子,让小女孩改变了捐赠玩具熊的决定。

21.第⑤自然段中“小女孩抬起头来,有点手足无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2.第⑨自然段中写道:

“这位母亲的眼里噙满了泪水,满脸都是幸福而又骄傲的神情。

”她“幸福”,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她“骄傲”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23.文章结尾三次用到了“高贵”一词,请结合语境分别指出其中的含义。

(6分)

(1)高贵的捐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贵的母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贵的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文中的母亲和小女孩,请你选择其中一个人,写清楚她给你留下的印象,并简要说明理由。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表达与交流(30分)

25.习作。

生活这个“大课堂”博大精深,它给我们回忆、启迪、思考……在生活中我们能感受到人间的真情,领悟到做人的道理,体验到生命的意义……这些都是生活馈赠给我们的财富。

请你以“________最珍贵”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空缺处可填谦让、亲情、善良、尊严、给予……)

要求:

补全题目,明确中心;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写出真情实感。

漳州市语文期末质量检测卷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1.困境 坚定了信念 顺境 校正了航线

2.B 3.A 4.B 5.B 6.D 7.C 8.A9.D 10.D

11.家祭无忘告乃翁 直把杭州作汴州 不拘一格降人材 不破楼兰终不还

12.示例:

无微不至的深沉的爱 无限的思念

第二部分:

阅读与欣赏

(一)13.C 14.C 15.D

16.示例:

(1)家庭教育观念不正确。

(2)学生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

(3)学生读写姿势不正确。

(4)学生每天的体育活动时间少于1小时。

(5)学生睡眠不充足。

(6)学生营养不均衡。

17.示例:

(1)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

(2)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

(3)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

(4)注意营养均衡。

(5)保证睡眠充足。

(二)18.D 19.C 20.C

21.示例:

妈妈告诉她捐赠应该捐最好的东西,可她又舍不得,不知怎么办才好。

22.示例:

她的女儿将她当作了世界上最为宝贵的东西 她的教育有了成果,女儿学会了捐赠

23.示例:

(1)小女孩不仅捐出了妈妈,还捐出了充满童真的无私的爱心。

(2)母亲通过言传身教,让善心得以传承。

(3)小女孩认识到爱是将自己最好的东西送给别人,并传承了母亲的善心,按照自己的理解将这种善心发扬光大。

24.示例:

(1)小女孩:

童稚却明白事理,天真无邪且可爱纯洁;无私的爱使得其含泪将最宝贵的妈妈捐给了翔子,她有着金子般的心灵。

(2)母亲:

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循循善诱,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了爱,教育女儿什么是爱,并将爱心种在女儿纯洁的心灵里。

(任选一位)

第三部分:

表达与交流

25.略。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4积累背诵与课文理解专项突破卷

时间:

40分钟

一、积累与背诵。

1.[知识积累]下列选项中,作品与作者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落花生》——许地山

B.《忆读书》——叶文玲

C.《慈母情深》——梁启超

D.《少年中国说(节选)》——梁晓声

2.[词语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古代宝剑名)

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识)

C.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空荡荡的山林)

D.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代指全国)

3.[知识积累]下列不属于民间故事的是(  )。

A.牛郎织女B.八仙过海C.完璧归赵D.田螺姑娘

4.[写作手法]《落花生》这篇课文采用的写作手法是(  )。

A.借景抒情B.欲扬先抑C.前后照应D.借物喻人

5.[词语理解]“王孙自可留”中的“王孙”指的是(  )。

A.贵族子弟B.诗人自己

C.姓王的孙子D.洗衣物的女子

6.[诗句理解]下列不是表达爱国之情的诗句是(  )

A.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B.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C.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D.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7.[知识积累]“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句话出自(  )的作品。

A.葛洪B.岳飞C.陶渊明D.毛泽东

8.[句子理解]“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这句话出自《四季之美》的(  )之美。

A.春天 B.夏天 C.秋天D.冬天

9.[积累运用]

(1)居高声自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家家乞巧望秋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不弃功于寸阴。

(4)死去元知万事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西湖歌舞几时休?

(6)九州生气恃风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欲穷千里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清泉石上流。

(9)月落乌啼霜满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风一更,雪一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西塞山前白鹭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节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尚书》中这样提到勤俭:

“__________,__________。

”朱用纯这样教导我们:

“一粥一饭,______________;半丝半缕,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时间稍纵即逝,我们应该珍惜时间。

毛泽东这样说:

“多少事,_______;天地转,_________。

一万年太久,_______。

10.[课文背诵]

(1)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不在此,则眼________,心眼__________,却只__________,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__________。

(2)默而识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非____________,好古,____________。

(4)吾尝终日不食,_________,__________,无益,_________。

(5)_________,其道大光。

_________,一泻汪洋。

__________,鳞爪飞扬。

__________,百兽震惶。

__________,风尘吸张。

__________,矞矞皇皇。

(6)夏天最美是________。

________的月夜固然美,_________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_________。

即使是_________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________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二、理解与运用。

11.[句子理解]“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下列对这两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准确写出了英法联军的野蛮和暴力。

B.让我们感受到圆明园破坏严重。

C.表现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

D.说明圆明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

12.[诗句理解]下列诗句中,描写乞巧节的是(  ) 

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D.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3.[课文理解]下列选项中,人物和特点不对应的一项是(  )。

A.织女——追求自由B.海力布——舍己救人

C.蔺相如——知错就改D.王母娘娘——残酷无情

14.[课文理解]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鹭》这篇课文采用了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B.在《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这篇课文中,作者指出光的传播速度是最快的。

C.《将相和》是根据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的。

D.《“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作者认为母亲对他的鼓励是爱,父亲对他的严厉不是爱。

15.[巧对对联]江西九江琵琶亭有副对联,上联是“一弹流水一弹月”,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做下联的是(  )。

A.一味清凉上月时 B.半入江风半入云

C.三月细雨春妩媚 D.二分明月万梅花

16.[名言运用]下列名言中,用来劝勉人们虚心求教,不要不懂装懂的是(  )

A.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B.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C.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积累背诵与课文理解专项突破卷

一、1.A 2.B 3.C 4.D 5.B6.B 7.B 8.C

9.

(1)非是藉秋风

(2)穿尽红丝几万条

(3)不饱食以终日(4)但悲不见九州同

(5)山外青山楼外楼(6)万马齐喑究可哀

(7)更上一层楼(8)明月松间照

(9)江枫渔火对愁眠(10)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11)桃花流水鳜鱼肥

(12)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当思来处不易 恒念物力维艰

(13)从来急 光阴迫 只争朝夕

10.

(1)心到 眼到 口到

不看仔细 既不专一 漫浪诵读 心到最急

(2)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3)生而知之者 敏以求之者也

(4)终夜不寝 以思 不如学也

(5)红日初升 河出伏流 潜龙腾渊 乳虎啸谷 

鹰隼试翼 奇花初胎

(6)夜晚 明亮 漆黑漆黑 翩翩飞舞 蒙蒙细雨 朦胧

二、11.D 12.C 13.C 14.D 15.B16.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