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山区房山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41125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88.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房山区房山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北京市房山区房山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北京市房山区房山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北京市房山区房山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北京市房山区房山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房山区房山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北京市房山区房山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房山区房山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房山区房山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北京市房山区房山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房山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试卷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1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N:

14O:

16S:

32C:

12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51分)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中既有物质变化又有能量变化

B.即使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也可能有能量的变化

C.任何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

D.物质的化学能可以通过不同的变化方式转化为热能、电能等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压强,活化分子数增多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

C.使用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热

D.加入反应物,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3.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g)+B2(g)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2,同时生成nmolAB

B.容器内总压强不随时间改变C.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AB同时生成nmolB2

D.任何时间内A2、B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定值

4.已知H2(g)+Cl2(g)=2HCl(g)△H=-184.6kJ·mol-1,则反应HCl(g)=1/2H2(g)+1/2Cl2(g)的△H为

A.+184.6kJ·mol-1B.―92.3kJ·mol-1C.+92.3kJD.+92.3kJ·mol-1

5.已知反应2SO2(g)+O2(g)

2SO3(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2molSO2和足量O2反应,必定生成2molSO3

B.该反应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若混合气的密度不变,说明达到平衡状态

C.平衡时,SO2消耗速率必定等于O2生成速率的两倍

D.平衡时,SO2浓度必定等于O2浓度的两倍

6.已知:

C(s)+CO2(g)

2CO(g);△H>0。

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条件能使反应向正方向进行的是

A.降低温度和减小压强B.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强

C.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强D.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

7.已知反应:

①2C(s)+O2(g)=2CO(g)ΔH=-221kJ/mol

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ΔH=-57.3kJ/mol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kJ/mol

B.①的反应热为221kJ/mol

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

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57.3kJ热量

8.在0.1mol/L的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

CH3COOH

CH3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加水,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滴加少量0.1mol/L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少

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9.下列图中:

表示2A(气)+B(气)2C(气)△H<0,这个可逆反应的正确图像为()

 

10.对可逆反应A(气)+2B(气)

2C(气)△H<0的平衡体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催化剂,v正、v逆都改变,变化的倍数相同

B.升高温度,v正、v逆都增大,v正增大的倍数小于v逆增大的倍数

C.增大压强,v正、v逆反应的速率都增大,v正增大的倍数大于v逆增大的倍数

D.降低温度,v正、v逆都减小,v正减小的倍数大于v逆减小的倍数

11.已知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kJ,且氧气中1mol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kJ,氢气中1mol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436kJ,求水蒸气中1mol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

A.463kJB.557kJC.486kJD.188kJ

12.密闭容器发生下列反应aA(g)cC(g)+dD(g),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的转化率变大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D的体积分数变大D.a<c+d

13.已知某可逆反应:

mA(g)+nB(g)pC(g)∆H=QkJ·mol-1,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右图表示在不同时间t、温度T和压强P与生成物C的百分含量的关系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T1P2m+nT2P1PQ>0

C.T10D.T1>T2P1PQ<0

14.已知:

4NH3(g)+5O2(g)

4NO(g)+6H2O(g);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

 

15.S(单斜)和S(正交)是硫的两种同素异形体。

已知:

①S(单斜,s)+O2(g)===SO2(g)△H1=-297.16kJ·mol-1

②S(正交,s)+O2(g)===SO2(g)△H2=-296.83kJ·mol-1

③S(单斜,s)===S(正交,s)△H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3=+0.33kJ·mol-1B.单斜硫转化为正交硫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C.S(单斜,s)===S(正交,s)△H3<0,正交硫比单斜硫稳定

D.S(单斜,s)===S(正交,s)△H3>0,单斜硫比正交硫稳定

16.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在温度500℃时发生反应:

CO2(g)+3H2(g)CH3OH(g)+H2O(g)△H<0。

CH3OH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反应开始到10分钟时,H2的平均反应速率

v(H2)=0.15mol/(L·min)

B.从20分钟到25分钟达到新的平衡,可能是增大压强

C.其它条件不变,将温度升到800℃,再次达平衡时

平衡常数减小

D.从开始到25分钟,CO2的转化率是70%

17.在甲烧杯中放入盐酸,乙烧杯中放入醋酸,两种溶液的体积和pH都相等,向两烧杯中同时加入质量不等的锌粒,反应结束后得到等量的氢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烧杯中放入锌的质量比乙烧杯中放入锌的质量大

B.甲烧杯中的酸过量

C.两烧杯中参加反应的锌不等量

D.反应开始后乙烧杯中的c(H+)始终比甲烧杯中的c(H+)小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9分)

18.(3分)4gCO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放出9.6kJ热量,写出CO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19.(3分)已知拆开1molH-H键、1molN≡N和1molN—H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948kJ、391kJ。

则N2、H2合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0.(4分)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的原理是:

CH3CH2OH+CH3COOH

CH3COOCH2CH3+H2O

为了得到更多的乙酸乙酯常采用如下措施,

原料选择无水乙醇和冰醋酸,而不是乙醇溶液或是醋酸溶液,其依据是____________;

②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尽可能地将生成的乙酸乙酯从反应体系中脱离,有利于乙酸乙酯的生成,其依据是__________;

21.(2分)已知:

C(s)+O2(g)

CO2(g)ΔH=-437.3kJ•mol-1

H2(g)+O2(g)

H2O(g)ΔH=-285.8kJ•mol-1

CO(g)+O2(g)

CO2(g)ΔH=-283.0kJ•mol-1

则固态碳与水蒸汽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2.(10分)在一定体积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

CO2(g)+H2(g)

CO(g)+H2O(g),

其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1)K的表达式为:

         

(2)该反应为    反应(“吸热”或“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O浓度不变

C.v(H2)正=v(H2O)逆  D.c(CO2)=c(CO) 

(4)在830℃时,若起始浓度c(CO)为1mol·L—1,c(H2O)为1mol·L—1,反应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

23.(12分)碳化硅(SiC)、氧化铝(Al2O3)和氮化硅(Si3N4)是优良的高温结构陶瓷,在工业生产和科技领域有重要用途。

(1)A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Al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氮化硅抗腐蚀能力很强,但易被氢氟酸腐蚀,氮化硅与氢氟酸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一种铵盐,其反应方程式为。

(3)工业上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氮化硅,其反应如下:

3SiCl4(g)+2N2(g)+6H2(g)Si3N4(s)+12HCl(g)△H<0

某温度和压强条件下,分别将0.3molSiCl4(g)、0.2molN2(g)、0.6molH2(g)充入2L密闭容器内,进行上述反应,5min达到平衡状态,所得Si3N4(s)的质量是5.60g。

①H2的平均反应速率是mol/(L·min)。

②平衡时容器内N2的浓度是mol·L-1。

③SiCl4(g)的转化率是。

④若按n(SiCl4):

n(N2):

n(H2)=3:

2:

6的投料配比,向上述容器不断扩大加料,SiCl4(g)的转化率应(填“增大”、“减”或“不变”)。

⑤工业上制备纯硅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SiCl4(g)+2H2(g)===Si(s)+4HCl(g);△H=+QkJ·mol-1(Q>0)

某温度、压强下,将一定量的反应物通入密闭容器进行以上的反应(此条件下为可逆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若增大压强能提高SiCl4的转化率

B.若反应开始时SiCl4为1mol,则达到平衡时,吸收热量为QkJ

C.当反应吸收热量为0.025QkJ时,生成的HCl通入100mL1mol·L-1的NaOH恰好反应

D.反应至4min时,若HCl的浓度为0.12mol·L-1,则H2的反应速率为0.03mol/(L·min)

 

24.(12分)氨气是生产化肥、硝酸的重要原料,围绕合成氨人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1)氢气既能与氮气又能与氧气发生反应,但是反应的条件却不相同。

已知:

2H2(g)+O2(g)=2H2O(g)ΔH=-483.6kJ/mol

3H2(g)+N2(g)

2NH3(g)ΔH=-92.4kJ/mol

 

计算断裂1molN≡N键需要能量kJ,氮气分子中化学键比氧气分子中的化学键键(填“强”或“弱”),

(2)固氮是科学家致力研究的重要课题。

自然界中存在天然的大气固氮过程:

N2(g)+O2(g)=2NO(g)ΔH=+180.8kJ/mol,工业合成氨则是人工固氮。

分析两种固氮反应的平衡常数,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反应

大气固氮

工业固氮

温度/℃

27

2000

25

350

400

450

K

3.84×10-31

0.1

5×108

1.847

0.507

0.152

A.常温下,大气固氮几乎不可能进行,而工业固氮非常容易进行

B.人类大规模模拟大气固氮是无意义的

C.工业固氮温度越低,氮气与氢气反应越完全

D.K越大说明合成氨反应的速率越大

(3)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按照甲、乙、丙三种方式分别投料,发生反应:

3H2(g)+N2(g)

2NH3(g)测得甲容器中H2的转化率为40%。

N2

H2

NH3

1

3

0

0.5

1.5

1

0

0

4

①判断乙容器中反应进行的方向。

(填“正向”或“逆向”)

②达平衡时,甲、乙、丙三容器中NH3的体积分数大小顺序为。

房山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化学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1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9分)

23(16分)

25.(12分)

(1)(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