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工程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839966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3.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附属工程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附属工程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附属工程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附属工程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附属工程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附属工程1.docx

《附属工程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附属工程1.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附属工程1.docx

附属工程1

1.工程概况

***********************工程

2.施工测量前期准备工作

2.1图纸审核

施工测量前应仔细审核图纸,并且同规划部门出具的详细规划相比较,相符合方可实施测量工作。

测量基准点按市规划局给定的定位桩为准。

采用1台尼康全站仪,2台N2水准仪及5m铝合金塔尺,二把50m钢尺进行实测,上述仪器及塔尺、钢卷尺均有合格的有效检定证书。

施工测量人员应认真学习和执行国家法令、政策和规范,明确为工程服务,对按图施工与工程进度、质量负责的工作目的。

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严格审核测量起始依据的正确性,坚持测量作业于计算工作步步有校检的工作方法,测法要科学、简捷、精度,符合测量规范规定,执行“三检制”、自检、互检合格后请工地质检部验收后报请监理单位及规划部门验收,合格后再进行下步工作程序。

2.2人员、仪器设备的配置

⑴人员

①本工程定位测量时,由公司测量队直接组织领导调集强有力的人员和仪器设备来完成定位及定位控制桩的测量工作。

②工程正常施工后测量队将派出以测量专业工程师为组长的8人测放组常驻工地同步完成本工程的施工测量放线工作。

所有的测放人员均持有专业证书和专业上岗证书。

⑵仪器设备

按施工不同节段配置不同类型仪器,全过程施工测量时配置1台尼康全站仪;2台N2水准仪及5m铝合金塔尺;二把50m钢卷尺。

以上仪器和塔尺、钢卷尺均有合格的有效检定证书。

2.3施工测量放线的基本准则

⑴认真学习与执行国家法令、政策和规范,明确为工程服务,对按图施工与工程进度、质量负责的工作目的。

⑵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

⑶严格审核测量起始依据的正确性,坚持测量作业与计算工作步步有校核的工作方法。

⑷测法要科学、简捷,精度要合理相称的工作原则。

⑸执行“三检制”:

自检、互检合格后请工地质检部门验线合格后报请监理及市规划局验线,合格后再行下步工作程序。

3.平面施工测量

⑴定位测量放线

用经校核无误的测绘院现场实测的楼座定位桩进行楼座控制段轴线定位,进而测放其它各轴及细部位置线。

每条控制段轴线两头均做砼控制桩和方向点并做严格的保护和标识。

⑵首层测量放线

用控制桩投测到一层平面上后,严格校核保证其位置的准确性和内部各轴相关尺寸、角度的精度,然后用准确的对应原控制段轴线点对外控制桩进行检查微调,保证其内外尺寸精度和一致性。

⑶二层及以上各层

当测二层以上高度时,用外控法进行轴线竖向投测,即用首层外控段在竖面留的点作为后视点,仪器架外控段控制点上向上投测到实测层上;依据控制段投测上来的点线用经纬仪测角、量边,在保证精度1/10000后,再行放置其他轴线和细部小线。

当自检、互检无误后请质检验线合格,报监理验线合格后,再进行下步工序。

本层轴线的界线作标识,以备辨认后用。

4.高程施工测量

⑴高程引进

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由业主给定的坐标点作为高程依据进行高程点的引测,现场测定不少于3点。

当其误差在4mm以内时平差使用,当超过时,再从高程点引测进行调整(经查二点无误)。

用附合法将高程引进施工现场留标高+0.500m数点作为施工现场依据点,做标识保护,每次使用需用二点校核后再行实测。

⑵首层高程测量

首层结构施工时,将高程点校核无误后,用附合法引测首层墙桩上线差不得超过±1mm。

按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分划段内选择竖立面无障碍物地方固定二到三个+0.500m的准确标识点作为向上传递依据点,此依据点进行联测其高差不得超过±1mm,作标识保护。

5.精度和报验资料

⑴精度

①平面测设精度1/10000。

②各部位放线和标高竖向传递允许误差。

L≤30m允许误差±5mm

30<L≤60m允许误差±10mm

60<L≤90m允许误差±15mm

90<L允许误差±20mm

③标高竖向传递允许误差±3mm。

⑵报验资料

及时、同步、规范、标准

在测放组自检、互检合格后由项目质检组查验合格后上报监理验线合格后方可进行下步工作程序。

第二节土方工程

1.土方开挖

1.1基坑开挖

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和现场条件,按照1:

0.75放坡。

在开挖过程中,我们将预留一部分适合回填的土待基础施工完后及时回填。

⑴工艺流程

放线→机械开挖→修整边坡、清槽。

⑵操作要点

放线:

按照土方开挖图,放出基坑边线、放坡边线(撒灰线)及水准标志。

土方开挖:

在灰线、标高、轴线复核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挖土施工。

为防止超挖及保持边坡坡度正确,机械开挖至接近基坑底及边坡部位时均应预留20cm厚土层,由人工开挖和修坡。

弃土:

本工程除留做回填用土之外,其余土方均外运。

弃土采用自卸汽车随挖随运;由于场地较小现场不能存放土方,必须安排场外就近存土。

人工修整边坡、清槽:

按照边坡灰线拉通线修整边坡,最后清除槽底土方。

为防止坑底扰动,应尽量减少基底土暴露时间,清槽施工应在基础施工紧前进行。

⑶基槽检验

基槽挖好后,首先要进行钎探,采用梅花型钎探孔排列方式,钎探孔间距为1.5m,深度为1.5米。

具体钎探布置见钎探平面布置图。

土质钎探及操作工艺:

探杆用φ25金属管或用φ25圆钢,有效长2m,使用12磅大锤往下砸。

落锤时高度控制在50cm,节拍要均匀,每入土30cm记录一次锤击次数。

钎探时碰到打不下去或锤击数不正常时,应立即记录下来并及时向技术负责人报告,以便处理。

①工艺流程

确定打钎顺序→就位打钎→拔钎盖孔→移位→整理记录→记录锤击数→检查孔深→灌砂。

②就位打钎

人工打钎:

将钎尖对准孔位,一人扶正钢钎,一人站在操作凳子上,用大锤打钎端头,锤举高度为50cm,将钎垂直打入土层中。

③记录锤击数

钎杆每打入土层30cm时记录一次锤击数。

④拔钎

用钢管头上扣十子扣件,扣件扣住钎竿,利用杠杆原理将钎拔出。

宜用砖盖孔。

2.2石方开挖

见第九章施工重点

2.土方回填

⑴作业条件

基础工程检查验收合格,并办理完隐检手续。

抄平做好水平标志。

⑵材料要求

回填应优先采用基槽中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机杂质。

使用前应过筛,粒径不大于50mm。

土的含水率应符合规定,如含水率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回填土含水率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

⑶工艺流程

基槽底清理→分层铺土、耙平→夯压密实→找平验收。

⑷操作要点

基槽底清理:

填土前要先将基槽底的垃圾杂物等清理干净,必须清理到基础底面标高,将回落的松散土、砂浆、石子等清除干净并报请监理验收完毕。

回填土:

回填土要分层铺填,每层铺土厚度为250mm。

每层铺填后随之耙平。

用蛙式打夯机进行夯压,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时要一夯压半夯,夯夯相连,纵横交错,并严禁用水夯法。

回填土高低差位置处应做成踏步式。

找平验收:

回填土每层夯实后,要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铺上一层的土。

填土全部完成后,要进行表面拉线找平,凡高出允许偏差的地方,应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规定高程的地方应补土夯实。

回填土工程允许偏差见表《回填土允许偏差表》。

回填土允许偏差表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顶面标高

0

-50

用水准仪或拉线尺量检查

2

表面平整度

20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第三节钢筋工程

1.材料要求

本工程所使用的钢筋为热轧Ⅰ级(φ)Ⅱ级(Ф)钢,应按照规定进行原材验收。

每60T由同一截面尺寸、同一炉号钢筋组成为一批,分批验收。

验收内容包括对标志外观检查和力学性能试验。

⑴标志检查

钢筋进场时每捆(盘)上都挂有不少于两个标牌,印有厂标、钢号、炉批号、直径等标记,并必须附有质量证明书和试验证明报告单。

⑵外观检查

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缝、结疤和折痕,钢筋表面允许有凸块,但不得超过横肋的最大高度;钢筋的外形尺寸应符合现行钢筋混凝土规范规定的标准。

⑶力学性能试验

从每批钢筋中任选两根钢筋,每根取两个试样分别进行抗拉试验(包括屈服点、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和冷弯试验。

试验结果除满足一般要求外,其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屈服强度实测值与钢筋的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

如果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规范要求,则从同批中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重做各项试验,若仍有一个试样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为不合格品。

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机械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根据国家标准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它专项检验。

2.钢筋加工

⑴钢筋堆放:

钢筋原材堆放按照同批、同等级、牌号、规格、长度,分别挂牌堆放整齐。

场地应进行场地硬化并砌砖墩。

场地内有必要的排水措施,不得有积水现象。

钢筋在运输和储存时,不得损坏标志,避免锈蚀或油污。

⑵加工要求:

加工钢筋要求平直、无局部曲折。

若不符合要求,应按照规定采用冷拉方法调直(Ⅰ级钢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Ⅱ级钢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⑶钢筋的弯钩或弯折:

Ⅰ级钢筋末端需要做180°弯钩,起圆弧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平直部分的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Ⅱ级钢筋末端需做90°或135°弯折时,其弯曲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四倍。

⑷箍筋:

本工程柱箍筋均采用封闭箍,箍筋末端应做弯钩,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⑸钢筋加工允许偏差见表《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mm)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1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的净尺寸

±10

2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20

3.钢筋连接

钢筋连接方式的选择:

本工程施工时,钢筋连接采用机械连接、电渣压力焊连接方式。

3.1电渣压力焊

电渣压力焊是利用电流通过渣池产生的电阻热将钢筋端部熔化,然后施加压力使钢筋焊合。

⑴电渣压力焊接工艺

电渣压力焊接工艺分为“造渣过程”和“电渣过程”,这两个过程是不间断的连续操作过程。

①“造渣过程”是接通电源后,上、下钢筋端面之间产生电弧,焊剂在电弧周围熔化,在电弧热能的作用下,焊剂溶化逐渐增多,形成一定深度渣地,在形成渣池的同时电弧的作用把钢筋端面逐渐烧平。

②“电渣过程”是把上钢筋端头浸入渣池中,利用电阻热能使钢筋端面熔化,在钢筋端面形成有利于焊接的形状和熔化层,待钢筋溶化量达到规定后,立即断电顶压,排出全部溶渣和溶化金属,完成焊接过程。

⑵电渣压力焊施焊接工艺程序

安装焊接钢筋→安装引弧铁丝球→缠绕石棉绳装上焊剂盒→装放焊剂→接通电源,“造渣”工作电压40~50V,“电渣”工作电压20~25V→造渣过程形成渣池→电渣过程钢筋端面溶化→切断电源顶压钢筋完成焊接→卸出焊剂拆卸焊盒→拆除夹具。

①焊接钢筋时,用焊接夹具分别钳固上下的待焊接的钢筋,上、下钢筋安装时,中心线要一致。

②安放引弧铁丝球:

抬起上钢筋,将预先准备好的铁丝球安放在上。

下钢筋焊接端面的中间位置,放下上钢筋,轻压铁丝球,使接触良好。

放下钢筋时,要防止铁丝球被压扁变形。

⑺安装钢筋时的允许偏差,不得大于下表规定: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

1

网的长度、宽度

±10

尺量检查

2

箍筋、构造筋间距

±20

尺量连续三档取其最大值

3

绑扎网眼尺寸

4

骨架宽度、高度

±5

尺量检查

5

骨架长度

±10

6

受力主筋

间距

±10

量两端中间各一点取最大值

排距

±5

7

受力筋保护层

基础

±10

尺量检查

±5

墙、板

±3

钢筋工程属于隐蔽工程,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对钢筋及预埋件进行验收,并做好隐检工程记录。

第四节混凝土工程

本工程结构用混凝土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用混凝土搅拌车运送至现场,然后用混凝土输送泵及布料器进行场内水平及垂直运输,将混凝土运送到浇筑面上。

水泥使用要求:

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浇筑前的准备:

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等要清理干净,模板缝隙和孔洞堵严,模板及其支架、钢筋、预埋件和管线等必须经过检查,做好预检、隐检记录,符合设计及有关规范要求后方可申请浇筑。

施工缝的设置:

梁板垂直施工缝设置在跨中1/3范围内,楼梯施工缝设置在梯段1/3范围内。

施工缝的处理:

施工缝处须待已浇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时才能继续浇筑。

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要把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的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清除干净并加以充分润湿和冲洗干净且不得积水,在浇筑混凝土前先在施工缝处铺设一层与混凝土配比成分相同的约50mm厚的水泥砂浆,然后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浇筑方法:

使用插入式振捣棒要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振捣延续时间以振实均匀为度(表面呈现浮浆,不在下沉)。

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

振捣上一层时要插入下一层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

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毕,若浮浆过多要清除。

水平结构混凝土表面,应适时用木抹子磨平搓毛两遍以上,以免产生收缩裂缝。

拆模养护:

模板的拆除墙体在保证不缺邻掉角能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情况下方能拆除;梁板模板必须留置同条件试块,在试块试验达到强度要求后方可办理模板拆除手续。

拆模后,立面结构专人浇水养护,浇水时间以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为度。

平面结构则需在混凝土浇筑完毕12小时以内进行养护浇水,并保持湿润状态不少于7天。

1.梁板混凝土的浇筑

梁板混凝土要同时浇筑,浇筑时要从一端开始用“赶浆法”即先浇筑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浇筑连续向前进行。

浇筑板的混凝土时,混凝土的虚铺厚度要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捣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厚板可用插入式振捣器顺浇筑方向拖拉振捣,并用铁插尺检查混凝土厚度,振捣完毕用长木抹子抹平。

2.墙、柱混凝土浇筑

墙柱浇筑混凝土前,先在底部均匀浇筑5cm厚与墙体混凝土同配比的水泥砂浆。

浇筑墙体混凝土应分层连续进行,间隔时间不应超过2h,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50cm以内,因此必须预先安排好混凝土下料点位置和振捣器操作人员数量。

振捣棒移动间距应不大于50cm,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以表面呈现浮浆为度,为使上下层混凝土结合成整体,振捣器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cm。

振捣时注意钢筋密集及洞口部位,洞口两侧要同时下灰振捣,下灰高度也要大体一致。

大洞口的洞底模板应开口,并在此处浇筑振捣。

钢筋密切部位应提前与设计协商能否改变钢筋布筋形式或通过其他方法保证能插入振捣泵。

有些部位适当考虑振捣模板。

3.楼梯混凝土浇筑

楼梯段混凝土应自上而下浇筑,由上而下振捣。

先振实底板混凝土,达到踏步位置时再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筑,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将踏步上表面抹平。

4.细部混凝土处理

由于梁柱接头处混凝土等级差两级,该部位混凝土(柱头)应分开浇筑,采用高标号的混凝土先浇筑柱头,然后全面浇筑板混凝土。

第五节砌筑工程

1.陶粒轻质隔墙砌筑

1.1工艺流程

拌制砂浆→施工准备(放线、立皮数杆等)→排砖撂底→砌墙。

1.2操作要点

⑴墙体砌筑前,基础墙或楼层表面应清扫干净,洒水湿润。

⑵根据墙体各个部位情况,认真排砖撂底。

组砌时要将下面找平,下口标高相差较大时用细石混凝土进行找平,下面三排应用红砖砌筑。

排砖方法合理,便于操作。

⑶拌制砂浆

①砂浆的配合比应采用重量比,并应经试验确定。

水泥计量精确度控制在±2%的以内。

②砂浆应采用机械搅拌,先倒砂子、水泥、掺合料,最后加水。

搅拌时间不得少于l.5min。

③砂浆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和保水性。

④砂浆应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必须分别在拌成后3h或4h内使用完毕,温度大于等于30度以上时间不能超过2~3小时,严禁使用过夜砂浆。

地下工程禁止使用水泥混合砂浆。

⑤250m3砌体中的各种标号的砂浆,每台搅拌机至少应制作—组试块(每组6块),如砂浆标号或配合比变更时,还应制作试块。

⑷砌墙

组砌方法应正确,砌体应上下错缝,严重掉角的空心砖不宜使用。

墙的水平灰缝厚度不宜大于15mm,且应饱满,平直通顺,立缝砂浆应填实。

墙体中的各种预留孔、洞及预埋件,应按设计标高、位置和尺寸准确留置,避免凿墙打洞,洞口上部设置混凝土过梁。

内墙拐角处及纵横墙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不得留直磋,应留斜磋,其高度不超过l.2m。

墙应拉通线砌筑,并应随砌随吊、靠,确保墙体垂直、平整,不得砸砖修墙。

⑸构造柱做法

构造柱在砌砖前,先根据设计图纸将构造柱位置进行弹线,并把构造柱插筋处理顺直。

砌砖墙时与构造柱联结处砌成马牙搓,每一个马牙磋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宜超过30cm(即五皮砖)。

砖墙与构造柱之间按设计要求埋设插筋。

⑹砌块与楼板、梁的连接

当墙体砌到要到顶时停留一周后用烧结普通粘土砖斜砌一排砖,斜砌角度宜为600以保证加气混凝土墙体顶部稳定、牢固。

2.砖砌筑

⑴工艺流程

见图砖砌筑工艺流程图

⑵砖浇水

粘土砖必须在砌筑前一天浇水湿润,一般以水浸入砖四边1.5cm为宜,含水率为10%一15%;常温施工不得用干砖上墙;雨季不得使用含水率达到饱和状态的砖砌墙。

⑶砂浆搅拌

砂浆配合比应采用重量比,并经试验确定,计量精度水泥为土2%,砂和掺合料控制在土5%以内。

砂浆采用机械搅拌,投料顺序为砂→水泥→掺合料→水,搅拌时间不少于1.5min。

7、绿化工程

本工程为单独绿化工程,工程量多,施工难度大,质量要求高,设计风格要求把握准确。

种植的苗木品种多,种植的技术要求高,专业性强,工程施工穿插性强。

因此,本公司拟集中专业施工技术骨干,采用相应技术措施,有步骤,有计划地结合实施和完成施工任务。

2.1整地与定点、放线

2.1.1整地

整地,即土壤改良和土壤管理,是保证树木成活和健壮生长的有力措施。

施工前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有关准备工作,做到有备无患。

2.1.1.1在施工场地上清理障碍物,凡对施工有碍的一切障碍物如堆放的杂物、建渣、砖石块等要清除干净。

一般情况下已有树木凡能保留的尽可能保留。

2.1.1.2整理现场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将绿化地段与其他用地界限区划开来,整理出预定的地形,或平地或起伏坡地,使其与周围排水趋向一致。

如有土方工程,应先挖后垫。

洼地填土或去掉大量碴土堆积物后回填土方时,需要注意对新填土壤分层次夯实,并适量增加填土量,否则一经下雨自行下沉,会形成低洼坑地,如地面下沉后回填土壤,则树木被深埋,易造成死株。

现场清理后将土面加以平整。

2.1.1.3设置水源大量进行绿化,水源是必备条件,必要时可安上电源方抽水灌溉。

2.1.1.4树木栽植整地的工作特点

城市绿地的土壤条件十分复杂,因此,整地工作既要做到严格细致,又要因地制宜。

整地应结合地形进行整理,除满足树木生长发育对土壤的要求外,还应注意地形地貌的美观。

在草地或栽种地被植物的树木、树丛中,整地工作应分两次进行:

第一次在栽植乔灌木以前进行;第二次则在栽植乔灌木之后及铺草坪或其他地被植物之前进行。

2.1.1.5整地工作的做法

在整地工作中,整理地形、翻地、去除杂物碎土、耙平、填压土壤等应根据各种不同情况进行,其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2.1.1.5.1根据植物种植必需的最低土层厚度要求。

通常多翻耕30mn深度,以利蓄水保墒。

对于重点布置地区或深根性树种可翻掘50cm深,并施有机肥,借以改变土壤肥性。

平地整地要有一定倾斜度,以利排除过多的雨水。

2.1.1.5.2市政工程场地和建筑地区的整地这些地区常遗留大量灰渣、砂石、砖石、碎木及建筑垃圾等,在整地之前应全部清除,并将因挖除建筑垃圾而缺土的地方,换人肥沃土壤。

如果土壤紧实,在整地的同时应将夯实的土壤挖松,并根据设计要求处理地形。

种植地的土壤含有建筑废土及其他有害成分,如强酸性土、强碱土、盐碱土、重粘土、沙土等,均应根据设计规定,采用客上或改良土壤的技术措施。

2.1.1.6整地季节

整地季节的早晚对完成整地任务的好坏直接有关。

在一般情况下,应提前整地,以便发挥蓄水保墒的作用,并可保证植树工作及时进行。

2.1.1.7土壤改良与管理

城市绿地的土壤改良,采用深翻,增施有机肥等手段来保证树木能正常生长几十年至百余年。

城市绿地土地改良和管理的任务,是通过对该地区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化验分析,利用各种措施,来提高土壤的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不断供应绿地树木所需的水分与养分,为其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

同时,结合实行其他措施,可以维持地形地貌整齐美观,减少土壤冲刷和尘土飞扬,增强绿地景观效果。

城市绿地的土壤改良多采用消毒、深翻熟化、客土改良、培土与掺沙和施有机肥等措施。

2.1.1.7.1深翻熟化在整地、定植前要深翻,给根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促进根系向纵深发展。

对重点景区或重点树种还应适时深耕,以保证树木随着树龄的增长,对肥、水、热的需要。

深翻结合施肥,土壤含水量会大为增加,并相应地提高土壤肥力。

因此,深翻熟化,不仅能改良土壤,而且能促进树木生长发育。

深翻后的作用可保持多年,因此不需要每年都进行深翻。

注意深翻效果持续年限的长短与土壤有关,如一般粘土地、涝洼地翻后易恢复紧实,保持年限较短;疏松的沙壤土保持年限较长。

深翻应结合施肥、灌溉同时进行。

深翻后的土壤,必须按土层状况加以处理,通常维持原来的层次不变,就地耕松后掺和有机肥,再将心土放在下部,表土放在表层。

有时为了促使心土迅速熟化,也可将较肥沃的表上放置沟底,而将心土覆在上面,但应根据绿化种植的具体情况来定,以免引起不良的副作用。

2.1.1.7.1应用土壤结构剂改良土壤上壤管理包括松土透气、控制杂草及地面覆盖等工作。

松土透气、控制杂草可以减少土壤蒸发,防止土壤泛碱,改良土壤通气状况,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提高土壤肥力。

同时,除去杂草可减少水分、养分的消耗,并可使游人踏紧的土恢复疏松,改进通气和水分状态。

早春松土,还可以提高上温,有利于树木根系生长和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清除杂草又可增进风景效果,减少病虫害,做到清洁美观。

松土、除草应在天气晴朗时,或者初晴之后,要选土壤不过干又不过湿时进行,才可获得最大的保墒效果。

松土、除草时不可碰伤树皮,生长在地表的树木浅根,则可适当削断,见草就除,除草随即松土,每次雨后要松土一次。

人工清除杂草,劳力花费太多又非常劳累。

因此,化学除索剂的应用开始受到重视。

2.1.2定点、放线

2.1.2.1行道树的定点放线

规则整齐的道路两侧,成行列式规则整齐种植的树木称行道树。

行道树要求种植位置准,尤其是行位必须准确无误。

行道树行位按设计的横断面规定的位置放线,在有固定马路牙的道路以路牙内侧为准,没有路牙的道路,以道路路面的中心线为准。

用钢尺(或皮尺)测准行位,然后按设计图规定的株距,大约每10株左右钉一个行位桩。

通直且距离长的道路,首尾用尺量距定行位,中间段可用测竿进行三竿测定位,这样可加快进度。

行位确定之后,用皮尺或测绳定出株位。

株位中心用铁锹铲出一小坑,撒上白灰,作定位标记。

2.1.2.2成片绿地定点放线

成片绿地定点放线的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2.1.2.2.1仪器法利用测量仪器定点、放线。

2.1.2.2.2网格法用皮尺、测绳等在地面上按照设计图的相应比例等距离划好正方格(如10m×10m,15m×15m,20m×20m等),方格可用白灰画线,也可钉柱挂绳。

这些方格线称为纵横坐标线。

这样可以正确地在地面上定点定位,并撒上白灰标明。

2.1.2.2.3交会法此法适用面积较小的地段。

具体作法是:

找出设计图上与施工现场上两个完全符合的基点(如建筑物、电线杆等),量准植树点位与该两基点的相互距离,分别从各点用皮尺在地面上画弧交出种植点位,撒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