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实验中学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39270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2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忻州实验中学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山西省忻州实验中学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山西省忻州实验中学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山西省忻州实验中学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山西省忻州实验中学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省忻州实验中学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docx

《山西省忻州实验中学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忻州实验中学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西省忻州实验中学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docx

山西省忻州实验中学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

山西省忻州实验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1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Ⅰ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答卷Ⅰ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答卷Ⅱ时,答案一定要答在答案纸上,不能答在试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

2012年6月1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考察丹麦的风能发展,风电占丹麦总发电量的20%,萨姆斯小岛是丹麦的新能源样板区,岛上能源自给自足,几近“零排放”。

读图,完成1〜3题。

1.丹麦风能资源丰富,主要因为该地区

A.飓风频繁登陆B.极地东风强盛C.盛行西风强盛D.季风环流旺盛

2.与萨姆斯小岛新能源样板区相比,我国西北地区发展新能源的劣势是

A.风力资源匮乏B.土地资源短缺C.劳动力资源短缺D.科技水平较低

3.影响丹麦农业区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洋流B.光热C.水源D.土壤

洋面封冻产生的效应叫做洋面封冻效应,下图是“洋面封冻效应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示意图”。

据此完成4~6题。

4.根据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数字①②③所代表的内容分别是

A.①气候变暖 ②温室作用加强 ③气候变暖

B.①气候变冷 ②温室作用减弱 ③气候变冷

C.①气候变暖 ②温室作用减弱 ③气候变冷

D.①气候变冷 ②温室作用加强 ③气候变暖

5.图中由“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导致①的过程中,体现出的地理原理是

A.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减弱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增强

C.氟氯烃对臭氧的破坏作用加强D.大气的温室效应加强

6.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若其中某一环节遭到破坏,就会导致这种平衡关系的失常。

目前,这种平衡关系失常对人类产生的危害最有可能是

A.引起海平面下降B.腐蚀建筑物

C.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D.皮肤癌患者增多

下图是我国农产品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2题。

7.各主产区的农业生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北平原主产区——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

B.长江流域主产区——耕地后备资源充足

C.甘肃新疆主产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D.黄淮海平原主产区——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8.各主产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正确的是

 A.华南主产区——控制非农业用地规模

B.汾渭平原主产区——大力发展水稻种植

  C.河套灌溉主产区——大力引黄灌溉,扩大灌区面积

 D.长江流域主产区——加大农业投入,发展热带经济作物

读“城市化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完成2题。

9.关于图中各个时段城市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M时段,城市化发展较快

B.在P时段,城市化水平较髙

C.在N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

D.在N时段,人口向城市迅速集聚

10.中国和英国处于图中的时段依次是

A.P、NB.N、PC.M、ND.P、M

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图中A、B、C、D可能是大城市、小城市或郊区。

读图回答11、12题。

11.A、B、C、D中最有可能为郊区的是

A.A    B.B    C.C    D.D

12.图中区域要建设一工业卫星城,最合适的位置是

A.甲   B.乙   C.丙   D.丁

标准值是指一个国家某数据与世界平均水平之差的标准化数值。

图2示意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演变路径,图3示意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象限。

完成2题。

13.我国属于图3中的

A.Ⅰ型B.Ⅱ型

C.Ⅲ型D.Ⅳ型

14.关于我国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说法,正确的是

A.1965~2005年间,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提升

B.1975-2005年间,城市化水平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C.1985~1995年间,城市化进程快于经济发展

D.1995—2005年间,城市化进程快于经济发展

下图为某区域路网示意图,下表为当地路况资料。

据此完成2题。

15.若你是救护人员,要在最短时间内由Z点赶到S点救助伤者,你该选择下列哪一条路线

A.Z→X→N→SB.Z→X→Q→W→SC.Z→Q→W→SD.Z→Q→X→N→S

16.图中各点中,交通通达度最好的是

A.ZB.QC.WD.X

读“我国物流企业分布图”,分析回答2题。

17.中国物流企业的总部分布格局正确的是

A.北方多于南方

B.所有省会城市都有物流企业总部

C.沿海港口城市的企业总部多

D.总部的区位由高层级的城市向低层级的城市演变

18.北京和上海的总部数量多,规模相当,其共同原因是

A.金融、商业、交通枢纽中心,通讯条件便利,物流市场庞大

B.港口贸易量大,国内外货物贸易量大

C.服务业部门支持数量少

D.我国经济和政治中心,便于政府部门联系,了解物流政策

读“我们某地区1978—2012年农业产值结构变化统计图”,完成2题。

19.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长江三角洲

20.该地农业结构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变暖  B.城市化快速发展C.粮食政策调整  D.灌溉技术的发展

读“中国人口变化图”(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社会劳动者增长率=剩余劳动力增长率),完成2题。

21.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各时段我国人口增长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时期,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B.②时期,人口增长暂时处于“低—低—低”模式

C.③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D.④时期,人口增长速度比较平稳

22.图示时期,大多数年份我国社会剩余劳动力增长率较大,这说明我国

A.人口自然增长率高B.人口出生率高C.新增就业岗位有限D.城市化进程快

下表是中国各省、直辖市(台湾除外)实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预测表。

据表回答2题。

23.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经济越发达,“人口零增长”实现得越早

B.“人口零增长”实现时,各地区人口将不再发生变化

C.“人口零增长”只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

D.“人口零增长”实现得快慢与经济发达程度有关

24.对于我国“人口零增长”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叙述错误的是

A.放开生育政策,鼓励生育B.适当调整生育政策

C.完善社会养老等保障措施D.建立完善的儿童养育和教育服务体系

读几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3题。

地区

种植业比重

畜牧业比重

商品率

投入劳动力数量

86%

14%

20%

45%

55%

90%

8%

92%

89%

25.①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A.水稻种植业B.混合农业C.商品谷物农业D.种植园农业

26.与②地区农业相似的地区是

A.刚果盆地B.四川盆地C.大自流盆地D.墨累—达令盆地

27.提高③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

A.提高机械化水平B.充分利用水资源

C.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D.合理开垦当地土地

2012年6月5日为第41个世界环境日,主题为“绿色经济:

你参与了吗?

”绿色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

据此回答2题。

28.下列生产活动不属于绿色经济的是

 A.大力发展有机农业       B.向外国出口垃圾

 C.对废弃物进行再利用     D.大力开发风能资源

29.发展绿色经济有利于

 ①提高生产机械化水平   ②减少各种废弃物的产生

 ③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   ④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如下图所示表示某大型企业所属分厂在各地的分布,据图回答第30题。

30.该企业最有可能是

A.啤酒厂B.制糖厂

C.冶金厂D.高级时装厂

 

第Ⅱ卷

二、综合题(40分)

1.(18分)阅读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韩国交通简图(图a)(图b为图a中小方框所示区域的放大图)

材料二泡菜是韩国的特色菜,其主要佐料之一是大蒜。

大蒜喜冷凉气候,在首尔郊区为秋播作物,喜湿、喜肥、不耐旱、忌渍水,在发芽阶段忌阳光曝晒。

材料三浦项是韩国东部的主要港口。

韩国浦项制铁公司为全球最大的钢铁制造厂商之一,每年为全球超过六十个国家的用户提供二千六百多万吨钢铁产品。

(1)图b中有一段铁路未画出。

该段铁路应为图c①②③三条线路中的线路,(填代号)并说明判断理由。

(6分)

(2)首尔为克服自然条件对种植大蒜的不利影响,播种时在原有土地上增铺了一层禾草,使大蒜的产量、质量显著提高。

说明禾草对大蒜生长自然条件的改善作用。

(6分)

(3)结合韩国国情,分析韩国在浦项发展大型钢铁工业基地的原因。

(6分)

 

2.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12分)

材料1:

2012年1月12日,安徽省出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安徽省实施方案》。

方案将按照“一年开好局,五年大发展,十年新跨越”的战略步骤分阶段实施。

材料2:

我国“中部地区”位置图。

(1)在中部地区六省中,A是________省,该省由于________资源丰富而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重

工业基地。

(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表格内容。

(3分)

A省

B省

所在的主要地形区名称

农业发展中面临的

共同生态环境问题

(3)安徽省以长江、淮河为界可划分①、②、③三个区域,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在________(填数码)区域。

(1分)

(4)近年来,安徽省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的承接地之一。

请分析说明产业转移对该省的区域发展有哪些影响?

(提示:

可以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分析回答)(6分)

 

3.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PM10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它是目前我国各城市大气环境的首要污染物,对城市大气质量起到决定性影响。

下面是我国南部某沿海城市(甲)2001年、2002年两年内PM10的观测资料。

根据所提供资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我国南部某沿海城市(甲)四个PM10监测点位置图。

四个监测点的编号分别为S11、S71、S72、S73

 材料二 PM10浓度数据的基本统计结果(单位:

mg/m3)

材料三 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和植被覆盖率数据(%)

材料四 S11点的PM10月平均浓度与主导风向(度)的关系图(提示:

东南风的风向角为135-165度)和PM10月平均浓度与月降雨强度的关系图

(1)S11、S71、S72、S73四个监测点中空气质量最好的是哪一个?

说明该点空气质量好的原因。

(4分)

 

 

 

(2)S11点的6~7月PM10平均浓度有何特点,简析其原因。

(3分)

 

 (3)根据以上分析,要进一步提高甲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

(3分)

 

2012~2013学年度高三地理第一次模拟考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