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25《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35828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25《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25《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25《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25《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25《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25《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教.docx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25《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25《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教.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25《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教.docx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25《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教

统编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2.5《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教案

必修一2.5《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教案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城的新成就。

教学目标:

1.结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状况,从“时空观念”角度了解政权更迭和北方少数民族的内迁。

2.结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江南区域经济的发展成就。

3.结合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影响,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道出了三国多少人和事,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三国演义》电视剧更是家喻户晓,童叟皆知。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2.5《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一、三国与西晋

(一)三国鼎立的形成

小组合作探究:

三国鼎立的形成

东汉末年的社会状况如何?

农民起义,军阀割据

这些对当时社会造成什么影响?

材料一:

经“光武中兴”到105年,全国人口达5300万,可东汉末年,只剩下760万。

材料二:

铠甲生虮(ji)虱,百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

经济凋敝,人口减少,百姓生活困苦。

小组合作探究:

在三国鼎立的对峙中,曹操为什么实力最为强大?

材料一:

曹操多谋善断,很有眼光。

在人们都为汉朝的命运担忧时,曹操迎合人心,于196年去洛阳,迎献帝到许,用皇帝的名义向其他军阀发号施令.材料二:

三次发布求贤令,选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他们辅佐曹操成就大业。

材料三:

曹操在北方实行屯田招募农民垦荒,组织兵士耕田,既保证了军粮又赢得了民心,实力不断增强。

1.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优势招揽人才,2.重用人才3.实行屯田,重视农业

三国鼎立的形成:

时间

国号

建立者

都城

220年

曹丕

洛阳

221年

刘备

成都

222年(229年)

孙权

建业(南京)

(二)西晋的建立

三国后期,魏国实力增强,吴、蜀两国日益衰落。

263年,魏灭蜀。

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

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

小组练习:

(1)建立:

266年,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

(2)统一:

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

(3)灭亡:

316年,西晋被内迁的贵族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比较长的分裂时期。

二、东晋与南朝

(一)东晋

(1)东晋建立:

317年,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

(2)士族崛起:

三国西晋以来,一些逃到南方的士大夫家族先后执掌朝政,成为“士大夫”阶层

(二)南朝

420年,出身低级士族的武将刘裕篡夺皇位,国号宋。

此后,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4个王朝,合称“”

(三)江南开发

(1)原因:

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和民族压迫,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

(2)表现

(3)影响:

促进了山区的少数民族与汉族相交融。

小组合作探究: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发展

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1)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

(2)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3)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安定。

江南经济发展的启示

(1)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经济重心的南移和南方经济的发展都是在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完成的。

(2)生产力的进步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及时引进、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于经济建设中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3)统治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的发展必须得到统治者的重视。

(4)自然环境对经济的发展影响巨大,经济重心南移是自然环境与整个社会生产力之间辩证发展的必然结果。

我们应注意经济开发与保护生态平衡的辩证统一,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小组合作练习:

1.某中学春秋史社的同学们正在进行“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原因”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下列各项能入选该主题的是()

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②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③国家统—④江南地区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④

2.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出现“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的景象,其主要原因在于()

A.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B.社会动荡不安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D.丝绸之路开辟

(四)南北对峙

(1)东晋、南朝之交,一度将势力范围扩展到南岸附近。

(2)到陈朝,只能保有长江以南,上游又丢掉了四川和荆襄,在南北对峙中

处于明显劣势。

三、十六国与北朝

(一)十六国

(1)十六国出现:

东晋统治南方的时候,北方先后出现了一批割据政权。

最主要的有15个,加上西南地区的,合称“十六国”。

(2)民族融合:

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学习汉族的;在长期混战中,原有族群布局被打乱,各族彼此频繁接触,差异慢慢缩小。

(3)民族隔阂:

4世纪下半叶,建立的前秦统一北方,后来大举进攻东晋,前锋被击败于淝水。

强大的前秦政权迅速崩溃。

(二)北朝

(1)统一北方:

4世纪末,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强大起来,于年统一北方。

(2)孝文帝改革

①时间:

5世纪后期

②内容:

将都城从平城迁到;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朝中禁鲜卑语,改说;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

③影响:

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3)政权更替

小组合作探究:

多元视角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

民族交融是指各民族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共同发展、逐渐交融的过程,包括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民族心理等趋向一致。

原因:

(1)根本原因:

在共同生活的地域内,民族之间密切交往,互相影响。

(2)具体原因:

先进文化的吸引力,战争因素的影响,统治政策的强力推进。

表现:

(1)北方农民为逃避战乱,迁居南方。

(2)东汉魏晋时,“五胡”不断内迁,内迁的民族和汉族长期定居,互相影响。

(3)北魏孝文帝改革,大大促进了鲜卑族与汉族的融合,推动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1)进步性:

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发展;接受了汉族的先进制度与文化,加速北魏政权的封建化;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2)局限性:

全面推行汉化,使鲜卑族丧失作为一个民族的独立性、主体性;失去尚武的民族精神,削弱了军事力量

小组合作练习:

1.下列各项中,概括表述中国古代“民族融合”含义最佳的一项是()

A.扬长补短,共同发展

B.共同反抗阶级和民族压迫

C.物质、文化交流不断

D.迁移、杂居、共处、通婚

2.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盛行面食且品种丰富,馒头、炸油饼、胡饼深受内地人的喜爱。

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南稻北粟格局的形成

B.民族融合加深的产物

C.政府政策引导的结果

D.社会生活的逼迫

课堂总结:

三分天下,司马一统,八王之乱,五胡内迁,北方战乱,司马重建。

东晋士族,国家支柱,朝代更替,建康依然,江南开发,进步明显。

北方十五,还有成汉,汉族制度,影响深远,淝水之战,重现混乱。

孝文改革,全面学汉,缓解矛盾,社会发展,再次分裂,隋文一统。

教学反思:

二、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论述题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世纪下半期世界形势与中国外交

时段

世界形势

中国外交

20世纪

50年代

◎美国对苏联实施冷战政策

◎两极格局形成

◎美苏争霸

◎欧洲煤钢联营成立

◎日内日瓦会议召开

◎万隆会议召开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执行“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外交方针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参加日内瓦会议

◎参加万隆会议

20世纪

60年代

◎不结盟运动兴起

◎日本、欧共体崛起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显现

◎实行“一大片”“两个拳头出击”外交策略(即依靠广大亚非拉国家,反对美国和苏联的霸权主义)

20世纪

70年代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中国重返联合国

◎中美关系正常化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中日关系正常化

20世纪

80年代

◎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潮流

◎奉行“无敌国外交”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积极参加地区性国际组织

20世纪

90年代

◎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

◎欧盟成立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从材料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图文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

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答案】

论题:

冷战环境下新中国成立初期推行“一边倒”外交方针。

阐述:

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施冷战政策,并对中国实行外交封锁,中国只能倒向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一边。

其结果是中国与苏联等国建交,并与苏联签订同盟互助条约,成功突破外交封锁。

“一边倒”与独立自主并不矛盾,它的最终目的是捍卫独立和主权;倒向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并不意味着盲目顺从苏联而不维护国家利益。

它也存在局限性,例如在对西方国家外交等问题上的自主性,受到一定的牵制和约束。

总之,新中国成立之初,鉴于美国的冷战政策和对中国的封锁.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中的“美国对苏联实施冷战政策”“两极格局形成”“美苏争霸”和“执行‘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外交方针”等信息,可以确定论题“冷战环境下新中国成立初期推行‘一边倒’外交方针”。

根据材料中的“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潮流”“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奉行‘无敌国外交’”“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等信息,可以确定论题“新时期中国外交的变化”。

还可以根据材料信息确定其他的论题。

然后任选一种,如确定论题“冷战环境下新中国成立初期推行‘一边倒’外交方针”,可以联系所学新中国成立时的国际形势,论述实行“一边倒”政策的原因,再对这一政策进行简单的评析,如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之间的关系、还存在局限性。

解答本题首先必须写明论题,论述过程要做到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明的交流古往今来,一些杰出人物的活动促进了各地区文明的交流,如张骞出使西域,马克·波罗把中国介绍给西方,利玛窦把西方介绍给中国

以上述交往为例,谈谈中西文明交流对于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

(要求:

观点明确,用史实阐述;不少于300字)

【答案】观点正确,史实充实,阐述恰当

【解析】

【详解】

根据题目要求,首先明确“中西文明交流对于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是积极和深远的,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以材料所提供的促进中西方文明交流的这些人物,如张骞,马可波罗和利玛窦等人的事迹,一一说明其对历史进程起到促进作用,或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方面,用相关人物的活动说明文明交流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的作用。

表达过程中要注意总、分、总的层次,确保观点正确、史实准确和逻辑清晰。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我们今日如回头仔细分析过去百年的史迹,则又觉这之中似颇有线索可循。

吾人如试把同治中兴、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抗战,与夫今日正在滋长中的“民主自由”运动等等连成一气,作一个系统的分析,我们便发现这些重要史迹不是单独发生的。

相反的,它们是一个接着一个发生的,层次分明地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总运动。

而上述诸运动只不过是这一“总运动”的各阶段。

一言以蔽之,这一个“总运动”便是中国的“现代化运动”,也就是近代中国的政治、社会文化的“转型运动”。

我们的现代化运动是在西方文化挑战之下发生的,我们不仅要“布新”,我们还要“除旧”。

对这项除旧布新工作的辛酸,知之最深者,实是孙中山先生。

所以他说:

“革命事业,莫难于破坏,莫易于建设。

——摘编自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提炼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并加以论证。

(要求:

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一

观点:

近代中国百年历史的主题是现代化运动。

论证:

在西方文明的挑战之下,洋务运动兴起,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创办新式学堂,开启了中国经济和教育的现代化。

戊戌变法力图在政治上建立君主立宪的现代化国家,突破了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局限,维新变法思想则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辛亥革命创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临时政府移风易俗的改革措施,利于推动社会向现代转型。

新文化运动通过反省激活了传统文化,如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学术殿堂等;在中西文化结合的基础上创造新文化,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利用西方现代文化(民主、科学)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批判与解构,为真正完成中国文化的重建提供了可能;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

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运动则体现了中国人民反封建反侵略的愿望,而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存在则是中国现代运动的主要障碍。

总之,为实现民族独立,中国社会各阶层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这些主张和方案客观上推动了现代化。

示例二

观点:

中国的现代化运动过程十分艰难。

论证:

中国的现代化运动是在西方文明挑战之下发生的,西方的侵略虽然直接导致中国被迫实行了一些有利于现代化的改革运动,但同时西方侵略也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主要障碍。

在政治上,西方国家在不同时期与中国反动政治势力勾结,如晚清时期列强与清政府勾结,辛亥革命后支持专制独裁的袁世凯,对中国分而治之的政策导致中国近代军阀割据局面,这些都成为中国民族独立和政治民主化的障碍;在经济上,列强在华取得了经济特权,不利于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列强垄断了中国重要的工业资源,导致中国重工业无从发展。

中国传统势力顽固,现代化不光要“布新”,还要“除旧”,西方国家现代化改革往往是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之后,封建势力受到沉重打击下进行的,而近代中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封建势力强大,小农经济、传统思想观念根深蒂固,故中国现代化运动政治的民主化、工业化、科学理性等思想转型的过程自然十分艰难。

总之,由于列强的侵略和封建势力的强大,中国的社会转型之路十分艰辛。

汞例三

观点:

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论证:

可从向西方学习的几个阶段的史实来论证。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唯一标准)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这一个‘总运动’便是中国的‘现代化运动’,也就是近代中国的政治、社会文化的‘转型运动’”,可提炼出观点:

近代中国百年历史的主题是现代化运动。

论证:

结合所学,可从洋务运动兴起开启了中国经济和教育的现代化,戊戌变法力图在政治上建立君主立宪的现代化国家,辛亥革命推动政治民主化,新文化运动促进文化转型,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运动则是扫除中国现代运动的主要障碍——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进行阐述说明。

最后,进行总结升华,为实现民族独立,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

其他观点言之成理即可。

5.论述题

材料在反对了儒学的纲常伦理和一味仿古的旧文学之后,他们又提倡科学方法,回过头来整理中国古代的学术文化。

鲁迅写了《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胡适写了《白话文学史》、《中国哲学史》,进行古典小说的考证,就是要用现代的观点、科学的方法重新整理研究中国古代文化。

这就证明他们是要革新传统文化,而不是要抛弃传统文化,不是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

——严家炎《“五四”“全盘反传统”问题之考辨》

结合材料与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新文化运动和传统文化”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论述。

(要求:

论题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答案】评分标准:

一等:

观点明确,使用两个史实或事例,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二等:

观点较明确,使用一个史实或事例,史论结合较好,条理较清晰。

三等:

观点不明确,史实或事例不清,条理不清晰。

【示例】论题:

新文化运动没有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或新文化运动是革新传统文化;新文化运动批判继承传统文化。

)或其他表述,但一定要围绕“新文化运动”和“传统文化”。

论述:

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尊孔复古,妄图复辟帝制,鲁迅发表《狂人日记》等文章痛斥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摧残,批判了以孔子为代表的伦理纲常。

儒家思想并非传统文化的唯一代表,陈独秀、胡适、鲁迅等领袖人物也并非全盘反对传统文化。

在反对儒家纲常伦理和一味仿古的旧文学的同时,鲁迅写了《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胡适写了《白话文学史》等,重新整理研究中国古代文化,也说明新文化运动并没有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综上,新文化运动只是全面否定传统文化中维护专制统治的腐朽思想,其倡导者还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来构建新文化,所以,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解析】

【详解】

本题的解答首先是分析概括材料信息,从“在反对了儒学的纲常伦理和一味仿古的旧文学之后,他们又提倡科学方法,回过头来整理中国古代的学术文化”和“这就证明他们是要革新传统文化,而不是要抛弃传统文化,不是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等,可以得出材料主题,即“新文化运动没有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然后联系所学有关史实,从新文化运动一方面猛烈批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另一方面重新整理研究中国古代文化,说明新文化运动并没有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最后得出结论,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应当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本题的解答必须做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众所周知,中国未能自主现代化,是被人轰出中世纪的。

依据目前史学界多数人的说法,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一再失去历史机遇,多次与幸运之神交臂而过。

第一次是明中后期以来的“资本主义萌芽”。

法国学者布罗代尔还曾感叹明朝(永乐皇帝)与1421年由南京迁都北京,认为这实际上是“背离了利用大海之便发展经济和扩大影响的方针”,不无遗憾地说:

“不论这一选择出于有意或者无意……中国在争夺世界权杖的比赛中输了一局。

”当他说到郑和下西洋时,“我们不妨想一下,如果中国的帆船当时向好望角以及印度洋和大西洋之间的南大门埃吉海角继续前进,那又会造成什么结果?

”第二次是“洋务运动”。

一系列外战的屈辱,终于使一些当权者意识到需要“自救”。

满族旧贵不行,起用汉族士大夫,曾左李张算是遭逢时运崛起,平“洪杨”,兴“洋务”,史称“中兴名臣”。

众所周知,日本的明治维新与曾、李等人创办的“洋务工业”站在同一时间起跑线上。

日本也是被西洋的炮舰“轰”着离别中世纪的,可它成功地走出来了。

中国却步履艰难,一唱而三叹。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请结合相关史实,评述材料中“历史机遇延误论”。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结合材料与所学历史的相关知识,围绕“行动的目的与结果”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

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观点一:

“历史机遇延误说”认为中国在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至少有两次机遇没抓住,失去了主动走向现代的契机。

我同意这一观点。

论证:

明朝中后期,中国江南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手工业发达,商品经济发展水平很高,城镇化程度高;市民文化兴盛;出现一些带有民主启蒙色彩的思想家;中西同期文明有很多相似的现象;但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这一趋势。

19世纪中期洋务派掀起的洋务运动使中国出现了变革振兴的气象,但腐朽的制度最终阻碍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中国失去了主动走向现代的机会。

升华:

落后的封建制度是历史机遇延误的主因;或者从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辩证关系谈也可以。

观点二:

“历史机遇延误说”认为中国在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至少有两次机遇没抓住,失去了主动走向现代的契机。

我不同意这一观点。

论证:

从明代政治经济文化诸层面展开论述,(如迁都与面向海洋并无关系;郑和下西洋的政治目的决定了其影响等)说明明代中国并无走向现代的可能,并不存在历史机遇;洋务运动的失败并不仅仅是因为制度原因,从洋务运动的目的、内容、领导集体、指导思想等层面论证洋务运动不可能成功。

升华:

从偶然性与必然性角度展开;或从历史全局性综合分析的角度展开也可。

【解析】

这一题属于开放性试题。

首先要根据材料概括出“历史机遇延误论”的主要含义是中国在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至少有两次机遇没抓住,失去了主动走向现代的契机。

然后根据提高中的要求“行动的目的与结果”和所学知识,做出自己认为合理的判断,无论认为是正确的,还是认为是错误的,都可以。

如果认为是正确的,那就需要从明朝中后期和洋务运动时期中国历史本来具有走向现代化的机遇,但是却因为中国的专制制度而错失了机遇的角度去回答。

如果认为是错误的,那就需要从明代政治经济文化诸层面、从洋务运动的目的、内容、领导集体、指导思想等方面来分析中国这两次机遇本来就不是机遇,而是必然不会走向现代化。

点睛:

开放性的题目,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答案,一般考查史论结合和论从史出的能力,同时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是考查的重要内容,所以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

做这样的题目首先要审题,确定好主题和观点,非常需要注意的第一点是观点要明确;其次,要围绕主题,认真组织材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论证要求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言之有理,论证要充分,史论结合要注意思维的逻辑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