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化学学科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知识点归纳.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31306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化学学科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知识点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化学化学学科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知识点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化学化学学科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知识点归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考化学化学学科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知识点归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考化学化学学科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知识点归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化学学科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知识点归纳.docx

《高考化学化学学科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知识点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化学学科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知识点归纳.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化学学科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知识点归纳.docx

高考化学化学学科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知识点归纳

2015高考化学化学学科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知识点归纳

2015高考化学化学学科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知识点归纳

一、化学学科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一)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

1.化学与环境

(1)酸雨的形成与防治

主要污染物:

硫氧化物、氮氧化物

反应原理:

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或2SO2+O2飘尘2SO3,SO3+H2O===H2SO4);

2NO+O2===2NO2,3NO2+H2O===2HNO3+NO

防治措施:

根本途径是减少酸性物质向大气中的排放。

化学方法:

①石灰石脱硫:

在煤中添加石灰石作为脱硫剂,可以减少煤燃烧时产生的S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2CaCO3+O2+2SO2===2CaSO4+2CO2

②Na2SO3吸收法:

Na2SO3+SO2+H2O===2NaHSO3,

2NaHSO3=====△Na2SO3+SO2↑+H2O

(2)碳的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

①二氧化碳: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世界范围内人工采伐林木量的增加,森林面积锐减,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增大。

由于二氧化碳对从地表射向太空的长波特别是红外辐射有强烈的吸收作用,从而阻碍了部分地球向太空辐射的能量。

这就会使地球表面温度升高、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人们把这种由二氧化碳所产生的效应称为温室效应。

为了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要控制工业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并大量植树造林。

②一氧化碳:

煤气中毒就是一氧化碳导致的,它极易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人缺氧窒息死亡。

它是水煤气的成分之一,含碳燃料的不充分燃烧将会产生一氧化碳,是一种严重的大气污染物。

(3)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及防治

主要污染物:

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汽车尾气)

危害:

人受到的主要伤害是眼睛和黏膜受刺激、头痛、呼吸障碍、慢性呼吸道疾病恶化、肺部功能损害。

防治措施:

控制城市汽车数量、开发新能源、汽车安装尾气净化器。

(4)雾霾的形成原因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的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

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燃煤和汽车尾气是雾霾天气产生的重要原因。

PM2.5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吸附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微生物等),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5)水体污染

原因:

农业化肥的使用、工业三废、生活污水、石油泄露等。

种类:

耗氧有机物,难降解有机物,重金属,植物营养物质,酸、碱和盐,石油,农药和病原体微生物等。

危害:

①重金属污染:

Hg、Cd、Pb、Cr等,其中水俣病是由Hg污染引起的,痛痛病是由Cd污染引起的。

②植物营养素污染:

水中N、P等营养元素含量过多引起的污染叫水体富营养化,可能引起“水华”或“赤潮”。

含磷洗衣粉的使用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2.生活处处有化学

农用塑料:

聚氯乙烯

食品包装袋:

聚乙烯

汽油:

禁用含铅汽油、提倡使用乙醇汽油

食品脱氧剂:

维生素C、FeSO4

食品干燥剂:

不能用生石灰,一般用硅胶

食品防腐剂:

苯甲酸钠、亚硝酸钠(严禁超标使用)

火柴:

红磷和Sb2S3、氯酸钾和硫黄

重金属盐中毒:

BaSO4(不中毒)、BaCO3(能中毒),可用生鸡蛋清解毒

耐火材料:

氧化镁、氧化铝

加酶洗衣粉:

不能洗毛料服装

治疗胃酸过多:

氢氧化铝胶囊或小苏打

常用灭火剂:

干冰、四氯化碳、小苏打和硫酸铝(泡沫灭火器)

煤气:

CO和H2

液化石油气:

主要为丙烷、丁烷

天然气:

CH4

甲醛:

室内装修污染源;浸泡海产品(严禁)

假酒:

甲醇,工业酒精

肥皂:

主要成分为硬脂酸钠

3.化学与材料:

常见的材料有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包括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水泥、玻璃和陶瓷)和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光导纤维、高温结构陶瓷、生物陶瓷等);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及合金;有机高分子材料包括天然高分子材料(纤维素、淀粉、蛋白质、天然橡胶等)和合成高分子材料(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

4.“绿色化学”:

又称环境无公害化学,它的着眼点是将污染消灭在生产源头,使整个生产过程对环境无危害。

[正误判断]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日常生活中无水乙醇常用于杀菌消毒(×)

(2)绿色食品是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

(3)在空气质量日报中CO2含量属于空气污染指数(×)

(4)金属材料都是导体,非金属材料都是绝缘体(×)

(5)棉、麻、丝、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是只生成CO2和H2O(×)

(6)维勒用无机物合成了尿素,突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的界限(√)

(7)门捷列夫在前人的基础上发现了元素周期律,表明科学研究既要继承又要创新(√)

(8)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9)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病毒的蛋白质受热变性(√)

(10)在汽车排气管上加装“催化转化器”是为了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11)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以转化为清洁燃料(×)

(二)化学用语与常用计量

1.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错误的指明原因

(1)FeS固体溶于稀盐酸:

S2-+2H+===H2S↑(错,FeS不溶于水,不能拆)

(2)FeS固体溶于稀HNO3:

FeS+2H+===Fe2++H2S↑(错,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石灰乳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CO2-3+Ca2+===CaCO3↓(错,石灰乳时Ca(OH)2不能拆)

(4)澄清的石灰水通入少量SO2:

Ca2++2OH-+SO2===CaSO3↓+H2O(对)

(5)用氨水吸收过量的二氧化硫:

NH3H2O+SO2===NH+4+HSO-3(对)

(6)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SO2:

Ca2++2ClO-+SO2+H2O===CaSO3↓+2HClO(错,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7)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

ClO-+CO2+H2O===HCO-3+HClO(对)

(8)向Na2CO3溶液中滴加几滴稀盐酸:

CO2-3+H+===HCO-3(对)

(9)过量的NaHSO4与Ba(OH)2溶液反应:

Ba2++2OH-+2H++SO2-4===BaSO4↓+2H2O(对)

(10)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

HCO-3+OH-===CO2-3+H2O(错,忽视NH+4与OH-的反应)

(11)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

Al3++4NH3H2O===AlO-2+4NH+4+2H2O(错,Al(OH)3不能溶于氨水)

(12)硫化钠水解:

S2-+2H2O===H2S↑+2OH-(错,可逆符号,不能生成H2S气体,分步书写)

(13)将金属钠加入水中:

Na+2H2O===Na++2OH-+H2↑(错,电子不守恒)

(14)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2AlO-2+CO2+3H2O===2Al(OH)3↓+CO2-3(错,生成HCO-3)

(15)NaHSO4溶液和Ba(OH)2溶液反应呈中性:

H++SO2-4+Ba2++OH-===BaSO4↓+H2O(错,物质配比不正确)

(16)碳酸氢钠溶液与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反应:

HCO-3+Ca2++OH-===CaCO3↓+H2O(对)

(17)Ca(HCO3)2溶液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HCO-3+Ca2++OH-===CaCO3↓+H2O(对)

(18)NaHCO3与NaHSO4溶液混合:

CO2-3+2H+===H2O+CO2↑(错,HCO-3不能拆)

(19)过氧化钠溶于水:

2O2-2+2H2O===4OH-+O2↑(错,Na2O2不拆)

(20)FeBr2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

2Fe2++2Br-+2Cl2===2Fe3++Br2+4Cl-(错,物质配比不正确)

(21)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

2Fe2++Cl2===2Fe3++2Cl-(错,Cl2应先氧化I-)

(22)NaClO溶液与FeCl2溶液混合:

2ClO-+Fe2++2H2O===Fe(OH)2↓+2HClO(错,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3)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和明矾溶液反应:

3Ba2++6OH-+2Al3++3SO2-4===3BaSO4↓+2Al(OH)3↓(对)

(24)用惰性电极电解MgCl2溶液:

2H2O+2Cl-=====电解Cl2↑+H2↑+2OH-(错,生成Mg(OH)2沉淀)

2.判断下列化学用语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表示为(×)

(2)HClO的结构式可表示为H—Cl—O(×)

(3)CO2的结构式可表示为O—C—O(×)

(4)H2S的电子式:

(×)

(5)乙烯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CH2CH2,乙醛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CH2OH(×)

(6)H2S的电离方程式可表示为H2S+2H2O===2H3O+S2-(×)

(7)化合价为+n的元素R的氯化物化学式均为RCln(√)

(8)化合价为+n的元素R的氧化物化学式均为R2On(×)

(9)胆矾的化学式:

CuSO45H2O(√)

(10)生石膏的化学式:

CaSO42H2O(√)

3.阿伏加德罗常数常考点正误判断,错误的指明原因

(1)常温常压下,22.4LO2所含的原子数为2NA(错,2NA)

(2)常温常压下,3.2gO3所含的氧原子数为0.2NA(对)

(3)常温常压下,1mol氦气所含原子数为NA(对)

(4)标准状况下,分子数为NA的CO、C2H4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L,质量为28g(对)

(5)标准状况下,2.24LCl2与氢氧化钠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A(错,0.1NA)

(6)标准状况下,2.24LCl2完全溶于水转移电子数为0.1NA(错,氯气与水是可逆反应)

(7)1.12LCl2含有1.7NA个质子(错,未指明标准状况无法计算氯气的物质的量)

(8)标准状况下,1L辛烷完全燃烧生成CO28L(错,标准状况下辛烷是液体)

(9)7.8gNa2O2与CO2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A(错,0.1NA)

(10)3.4gH2O2完全分解转移电子0.2NA(错,0.1NA)

(11)2.4gMg无论与O2还是与N2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都是0.2NA(对)

(12)5.6gFe与Cl2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A(错,0.3NA)

(13)6.4gCu与S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A(错,0.1NA)

(14)电解NaCl溶液得到22.4LH2(标准状况),理论上需要转移NA个电子(错,2NA)

(15)电解精炼铜时,若阴极得到电子数为2NA个,则阳极质量减少64g(错,阳极溶解的不都是铜)

(16)在1L0.1molL-1碳酸钠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大于0.1NA(对)

(17)含1molHCl的浓盐酸与足量MnO2反应可生成Cl2的分子数为0.25NA(错,浓盐酸变成稀盐酸将不再反应)

(18)在密闭密器中加入1.5molH2和0.5molN2,充分反应后可得到NH3分子数为NA(错,可逆反应不可能完全反应)

(19)常温下,4g甲烷含有NA个C—H共价键(对)

(20)1L1molL-1CH3COOH溶液中,所含CH3COO-、CH3COOH的总数为NA(对)

(21)1L1molL-1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完全水解生成Fe(OH)3胶粒数为NA个(错,NA)

(22)10g46%的乙醇水溶液中所含H原子数为0.6NA(错,还要考虑水,应为1.2NA)

(23)1molL-1CH3COOH溶液中,所含CH3COO-小于NA(错,无体积不能确定)

(24)1mol—OH中所含电子数为9NA(对)

(25)1molCH+3所含的电子数为8NA(对)

(26)2gNO2和44gN2O4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为3NA(对)

(27)25℃1mLH2O中所含OH-数为10-10NA(对)

(28)T℃1LpH=6的纯水中含10-6NA个OH-(对)

(29)18gD2O所含的电子数为10NA(错,9NA)

(30)过量的Fe粉加入稀硝酸中,当溶解5.6g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错,0.2N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