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落实食品安全工作情况总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29726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落实食品安全工作情况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于落实食品安全工作情况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于落实食品安全工作情况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于落实食品安全工作情况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于落实食品安全工作情况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落实食品安全工作情况总结.docx

《关于落实食品安全工作情况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落实食品安全工作情况总结.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落实食品安全工作情况总结.docx

关于落实食品安全工作情况总结

关于落实食品安全工作情况总结

  第一篇:

年度食品安全工作情况总结

  食品安全工作情况总结

  20XX年,我局紧紧围绕,深化食品安全治理整顿,夯实基层工作基础,强化监管和监督能力,以“三大建设”和“六项专项整治”为重点,将食品卫生做为食品安全的重点工作来抓,食品安全各项工作均稳步有效进行。

  一、健全落实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确保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整顿顺利进行。

我局成立了一把手任组长、其他局领导任副组长,各相关业务股所长任组员的食品安全监管领导组,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进行全面统筹领导,成立食品安全工作督察组,实行分片包干、协调负责、网格化监管的工作机制,通过层层签订食品监管责任书,将依法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确保了我县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的顺利实施。

  制定食品安全工作监管计划及方案,安排部署20XX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

根据20XX年市食安办、市局、县食安委的安排,结合《20XX年**市食品安全工作重点》的要求。

按照《食品安全法》赋予的流通领域监管职责以及上级信用分类监管的标准,制定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计划,针对不同的等级进行巡查,坚持按“六查六看”要求进行日常市场巡查。

  二、狠抓食品安全基层体系建设

  严把食品经营主体准入关,依法规范食品流通许可证核发行

  为。

共发放流通许可证218户,换发流通许可证681户,变更食品流通许可证17户,注销食品流通许可证95户,截至目前在册食品流通证2224户。

我局主要规范了过去对流通证发放的软件使用以及经营范围规范填写等方面,使批发零售区别开,并严格要求批发经营户的各项条件达到标准。

做到换证一户规范一户。

  三、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基础能力建设

  在全县强力推进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电子化监管系统,通过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电子监管系统深化监管方式,实现从传统的市场巡查到分层分类的网络监管,逐步建设全县统一的食品安全信息化平台,规范食品安全电子追溯体系。

目前已经查验食品数量1667条,商家总数142户,已出单商户数量122户,未出单商户数量20户,已出一单通数量18523条。

今年,我局通过锁定食品生产和批发经营户办法,对这一工作努力推进有进一步进展。

  四、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继续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整治工作,重点开展了对重点食品、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食品经营以及季节性、节日性食品市场的专项整顿工作。

截止目前,我局共出动执法人员360人次,检查食品经营户13600户次,查处食品案件**件,罚没款**万元。

  1、深入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

  结合20XX年全县食品安全工作重点和六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要求,按照“查隐患、抓反复、防反弹”的要求,突出本地区食品安全中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针对重点品种、重点场所,重点区域进行风险隐患大排查,强化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及时发现和解决流通环节食品安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有效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和风险,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一是全面排查重点区域。

进一步加强城乡结合部、集贸市场、校园周边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主要是商场、超市和集贸市场内的现场制售活动;学校及周边食杂店出售的各类包装奇特、色彩多样的新奇食品和休闲食品等;城乡结合部、集贸市场及周边食品经营户、农村食杂店和集市出售的酒、油、肉特别是羊肉及制品、散装食品和标识不全、来历不明的食品;车站、景区出售的地方特色食品和节日热销食品。

  二是全面筛查重点品种。

开展流通环节调味品、乳制品、食用油专项检查。

按照上级工作要求,重点检查主体资格,进货查验制度等,对标签、标示等感官质量指标进行重点检查,强化流通环节食品标签标识检查,进一步解决食品标签标识不规范问题,严厉打击篡改生产日期、伪造产地、涂改标签以次充好、伪造冒用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及“三品一标”标识等违法行为。

检查期间共出动执法人员107人次,检查食品经营户220户,发现个别食品经营户台账记录不规范、索证索票不全,下达责令改正

  通知书。

  三是全面检查重点经营主体。

以流通环节食品加工小作坊为重点,加大流通环节食品非法添加行为的打击力度,依法打击销售非法食品添加物的行为,进一步提高经营者自律意识,使流通环节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切实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2、认真开展畜禽肉及肉制品、酒类专项整治工作。

  具体安排部署了“两千两类”大行动工作,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肉及熟肉制品、酒类的集中检查,实施“两千两类”大行动活动。

开展“两千两类”大行动活动。

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65人次,出动车辆65台次,检查食品经营户1012户,其中检查酒类经营户680户,检查肉及肉制品经营户332户。

立案1起,查获过期火腿肠12根,罚款**元。

  3、开展食品“三小”专项整治。

按照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加大对“三小”生产经营者的规范和治理,鼓励“三小”经营者在集中市场经营,对不符合许可和备案登记条件的坚决予以取缔。

6月28日对97户“三小”经营者进行了集中培训。

  五、加强食品安全的宣传力度

  通过3.15、4.26设立展板、咨询台,接受现场咨询,发放食品安全宣传资料等形式宣传。

在社区设立食品安全宣传栏,完成食品安全宣传栏全覆盖目标。

深入学校将食品安全宣传资料发

  放至经营单位。

组织优秀食品企业和经营户下乡宣传优质食品和品牌,增强群众食品消费信心。

6月17日参加县政府组织的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

活动现场设立食品安全宣传投诉举报台、咨询台,公布投诉、举报电话,受理群众举报投诉,帮组群众解疑释惑。

并组织大中型食品经营户参加宣传,设立宣传咨询台,安排食品经营企业在农贸市场、超市、学校门前以及繁华路段、主要干道、广场悬挂宣传标语、条幅,营造浓厚宣传氛围。

现场接受咨询人数58人次,张贴海报标语11条,制作专题展板3块。

佳和超市利用电子广告显示屏、宣传海报等刊播食品安全标语和食品安全知识。

  六、按照计划及时开展食品抽检工作。

  20XX年我局开展了食品抽检工作,按照年初制定的食品抽检计划,共抽取了乳制品、肉制品、膨化食品等58批次,经检验全部合格。

  二〇一四年十一月十五日

  第二篇:

  根据xx年8月9日召开全县食品经营人员集中教育培训工作会议精神要求,我乡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安全工作,通过宣传、培训、检查,我乡食品安全工作有了进一步的加强和完善,全乡人民食品安全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其落实情况总结如下:

  一、调查组织,加强领导

  针对干部调动的实际情况,乡党委政府及时进行了研究,将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人员作了相应的调查与加强,调查后成立了以党委书记黄纯太为组长,副乡长艾永毕为副组长,其他相关部门和人员参加的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我乡辖区内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明确了食品安全这项民生问题的履职人员,使食品安全工作在组织领导上有了保障。

  二、广泛开展教育培训和宣传工作

  1、8月14日,政府召开了从事餐饮、个体商品经营、农家乐经营业主,村游厨和各村委会主任参加的集中教育培训专题会议;传达了上级会议内容和相关文件精神,乡卫生院、畜牧站、兴隆工商所培训了食品安全相关知识,乡主要领导在会上作了要求和强调,使培训人员清醒认识到食品安全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基础的大问题,是关系到社会安全稳定的大问题,要必须自觉的做好这项工作,做到对别人负责,对自己负责,在思想认识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2、号召各村利用二级广播站及召开社员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知识进行宣传,增强食品安全工作氛围。

同时,也激发了人人参与食品安全监督的意识。

  三、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检查

  8月23日—29日,乡安办联合工商、卫生院工作人员一起到场镇各餐饮店散发了常见食物中毒及进行预防知识的宣传资料,同时,学校小卖部、食堂、场镇餐饮店、个体商品经营店、农家乐等进行了食品安全全面的检查,对个别设施不完善、卫生保护不好的单位和餐饮店提出了整改意见。

9月7日在乡安监人员的复查中,基本上都进行了整改。

  通过以上一系列工作,我乡食品安全工作有了很大的改善,增强了全乡人民的食品安全意识,提高了我乡人民群众生命的安全保障。

  第三篇:

20XX年“元旦”、“春节”及“三会”期间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情况总结

  为确保“两节”及“三会”期间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根据省州食安委办《关于做好“两会”、“春节”期间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精神和县政府有关领导的指示精神,按照“全县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工作格局,强化监管职责,整合执法力量,有组织、有步骤地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保障工作。

积极营造欢乐、祥和、安全

  的食品消费环境,确保“两节”及“三会”期间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现将开展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

  县委、县政府及各监管部门非常重视“两节”、“三会”期间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及时出台了《××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关于加强20XX年元旦春节及“三会”期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通知》对重点整治的食品品种、食品区域、食品业作了明确规定、对各监管部门明确了任务,落实了责任。

并于2月1日召开了“三会”专题联席会议,会议研究部署了“三会”期间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成立了“三会”期间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并将任务和职责逐级分解到具体岗位和人员。

为确保“两节”及“三会”期间的食品安全工作有了组织保障。

  二、整合监管资源,开展联合执法大检查,确保节日及“三会”期间的食品安全

  采取联合执法与各监管环节分头执法相结合的方式,对辖区的重点品种、重点区域、重点单位进行了全面的监督监查,全力确保公众食品安全。

“两节”及“三会”期间全县共出动执法人员344人次,出动车辆64辆次,检查食品生产、加工、经营企业1239家次,查处违法案件13件,责令整改21家,罚款14600元,没收销毁各类劣质食品256公斤,货值2700元,发放宣传材料2500份。

  为确保节日及“三会”期间的食品安全,县食品安全委员会组织县食药监、质监、工商、卫生、农业、畜牧、教育、经贸、商务部门执法人员对县城区开展了3次食品安全联合执法大检查。

联合执法检查组以整治、宣传、引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重点整治奶制品、豆制品、肉及肉制品、饮料、儿童食品、食用油、食用盐、酱油、醋、白酒及其他散装食品等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品种;以城乡结合部、农村集贸市场为重点区域;以小商店、小超市、代销点、流动摊贩及、饭店、农家乐、学校周边饮食摊点为重点整治对象。

严厉打击无证、无照、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净化食品市场。

联合执法检查活动共出动执法人员36人次,车辆3辆次,检查食品生产经营户159家次,共查获超期变质食品110公斤,超期变质的鱼罐头3件,累计标值1200元。

通过开展食品安全联合执法检查活动,严厉打击了无证、无照、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犯罪行为,增强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为确保县“三会”及“春节”期间的食品安全,营造了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

  三、监管部门各司其职,全力确保各环节的食品安全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一是认真履行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职能,充分发挥政府“抓手”作用,制定了《××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关于做好元旦、春节及“三会”期间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建立健全各项监管制度;先后组织召开了2次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联席会,组织开展了3次食品安全联合执法大检查;并在节日期间组织相关执法人员,督促检查各监管环节整治食品安全工作情况。

收集、整理、发布各种食品安全信息,“两节”及“三会”期间共编印了2期3条食品安全信息,2期食品安全预警公告,收集编报各种食品安全信息报表,撰写、上报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总结,积极发挥了政府的“抓手”作用。

二是加强对餐饮服务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为确保“两节”及“三会”期间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分别于20XX年12月25日、20XX年1月28日至2月3日,对县城区餐饮服务单位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

出动检查人员20人次,共检查餐饮服务单位160家,重点监督检查餐饮具的消毒清洗、食品冷藏等环节卫生状况;从业人员健康状况;检查索证索票和台账制度是否健全。

从检查的情况来看,大部分餐饮单位都证照齐全,符合食品卫生要求,食品能做到生熟分区,餐具清洗,消毒保洁落实到位,整体餐饮环节的卫生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和提高。

  农业局加大对农业投入品的专项整治力度,从源头上抓好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加强了植物检疫和农药经营活动管理。

一是先后在大兴、戈奎、三猛、平河、大水沟、大黑山等乡镇的重点地区、重点环节、重点品种、重点市场进行集中整治,严厉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添加剂以及农药、化肥、农膜、种子、渔药等批发、零售门市,严厉查处经营使用甲胺磷、久效磷、甲基对硫磷、磷胺等高毒高残留农药和渔药的经营户,无证照经营农药、渔药的经营户,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进一步加大了农产品及农业投入品的专项整治力度,确保农产品质量源头环节的安全。

二是

  开展蔬菜、水果农药残留检测。

根据制定的蔬菜、水果农药残留检测计划,在农贸市场采取抽样方式,对销售的蔬菜、水果进行快速检测,共抽检52份样品,合格数50份,合格率达96.4%,达到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

“两节”和“三会”期间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和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添加剂专项整治共出动执法人员40人次,出动执法车辆15辆次,检查各

  类农药经营户105家,化肥经营35家,农膜经营户25家,种子经营户21家。

无查处任何违法案件和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添加剂经营户。

确保了两节及“三会”期间的农产品安全。

  畜牧局认真做好宰前宰后检疫工作,严格把畜禽及其产品的检疫和市场流通环节的监管,做好流通环节的查证验物工作,实行市场安全准入制。

严格按照《畜禽产地检疫规范》和《云南省屠宰检疫操作规范》等动物检疫标准及《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切实做好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

保证让广大消费者真正吃上“放心肉”。

一是加强动物屠宰检疫。

截止20XX年2月20日,全县共屠宰检疫4404头,其中猪4256头,牛148头,未检出病害动物产品。

二是加强动物产地检疫。

在全县9个乡镇,81个行政村,148个自然村,6个规模养殖场开展了产地检疫,畜禽共检疫数29870头,其中猪7150头,牛425头,羊45只,禽类22250只,检出病畜禽0头。

累计佩带耳标猪7150头,使用动物产品检疫证明43本。

使用动物产地检疫证明28本。

回收产地检疫证112张,回收耳标102套。

三是加强交易市场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监管。

全县9个畜禽交易市场共检疫牲畜5720头、禽类44500只,动物产品45.76吨。

四是加强市场监管。

搞好生猪定点屠宰场检疫,抓好畜产品卫生安全工作,在全县杜绝了畜禽及其产品交易市场上的非法交易和掺杂使假现象的发生,切实维护好消费者的权益。

五是加大违法案件的查处。

截止2月20日,动物卫生监督所共查处未经检疫违法运输生猪案件三例,按照《动物防疫法》对其进行了处罚,有效控制了动物疫情的扩散,保障我县畜牧业健康稳步发展,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六是加强对养殖环节督促检查工作,从源头保证动物及动物产品安全。

七是加大动物防疫法宣传力度。

结合实际,利用节假日和民族街天为契机,因势利导地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云南省动物防疫条例》、《高致病禽流感防治知识》、《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与业务知识。

“两节”及“三会”期间出动执法人员32人次,市场巡查3次,出动车辆3辆次,组织开展宣传活动1次,出动宣传人员8人,出动宣传车辆1次,发放动物防疫知识、图片、宣传画等宣传资料1000余册,这不仅提高了畜牧兽医队伍自身的执法水平,也强化了从业人员及生产经营者的法制观念。

  质量技术监督局加大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整治,规范食品生产加工环节。

一是深入生产企业从原料购进、产品生产、质量查验、包装等各个环节进行了全面的检查。

检查方式是“六查一问”:

即查食品原辅料、查进货索证索票、查台帐、查质检报告、查环境卫生、查从业人员健康证,询问质量管理和质量保障情况。

同时,将监管薄弱的乡镇、农村、城乡结合部食品生产企业作为重点,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

“两节”及“三会”期间共出动执法人员27人次,车辆9辆次,对辖区内的获证食品生产企业6家、小作坊11家进行了监督检查。

检查商店30余家、集贸市场1家。

检查中对无“qs”标志的小食品进行了下柜处理,对台帐不健全、卫生状况不佳的餐饮店作了限期整改要求。

通过检查,全县大部分糕点小作坊的整体情况保持较好,环境卫生干净整洁,台帐建立完善,添加剂进货验收和使用记录符合要求,从业人员持健康证上岗。

二是执法检查与宣传相结合,执法人员认真宣传了《食品安全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经营者的法制意识,进一步强化了我县食品生产者的质量安全意识,规范了食品生产质量管理,保障了春节期间和“三会”期间食品质量安全。

  工商行政管理局加强对食品流通环节的整治,规范食品流通环节。

一是以糕点、蔬菜、水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儿童食品为重点检查品种;以农村、县城区、城乡结合部的各类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和副食店为重点整治部位;严查无照经营和制售不合格、过期、假冒劣质、腐烂变质食品等商品的违法行为;二是全面推行企业自律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进货台帐和索证索票制度,巩固“两个100%”工作成果;三是进一步加强对重点市场和重点区域的动态巡查,做到人员、区域、责任三落实,加大对制假售假案件查处力度,坚决取缔无照经营行为,确保“一个彻底解决”治理成果;四是充分利用产品质量监测等手段,有针对性地开展食品质量定向监测,加大监测的处理力度。

对散装食品以及现场加工制作食品,重点加强配料成份、微生物含量以及禁用工业化学品等的监督检查。

对包装食品,重点加强对合格证、保质期、添加剂、理化指标等的监督检查。

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法定要求的食品,要按照有关规定依法查处;五是集中时间、集中人员和力量,突出辖区特点,开展“打假保节”专项执法行动,切实将食品市场主体准入、食品质量信息公示、不合格食品退市、食品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市场巡查以及工商所辖区责任制等各项食品安全监管长效制度抓实、抓好,加强对流通领域食品质量的全程监管;六是充分发挥“一会两站”的作用,认真受理消费者的申诉举报,切实加强对食品案件的办理;七是建立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坚持24小时专人值班,24小时保持通讯畅通,并按照我局《市场监管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应急预案》的规定和要求,做好市场紧急情况应对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时能及时应对,妥善处理;八是建立了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

要求各工商所将市场监管巡查任务划片分段建立监管责任区,逐户落实责任人,实行网格式管理,对不认真履行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严肃追究责任人责任;九是加强对市场促销行为的监管,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加强对“双节”期间厂家、商家各种促销行为的监管,严厉打击虚假打折、欺骗宣传、违法有奖销售及以“厂家直销”、“降价促销”等名义兜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十是严厉打击利用“双节”期间从事传销行为。

加强对出租房屋、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地区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以节日聚会、知识讲座业务宣传等名义搞传销培训。

在“两节”市场专项整治期间,共出动执法人员135人次,出动执法车辆20台次,组织检查组18次,检查市场19个,检查食品等各类经营户447户次,查获超期食品142.6千克;啤酒、饮料86瓶;假岩蜜3千克。

累计标值1508元;取缔无照经营21户;查处无照经营、销售超期变质食品等违法违章案件13起,收缴罚没款14590元;责令整改消防安全隐患1处;食品质量检测13组9个品种。

通过专项整治,有效维护了辖区市场稳定和消费安全,净化了食品市场经营环境。

  卫生局加强对食品消费环节的整治,规范食品消费环节。

一是以容易引起食物中毒和疾病传播的食品和生产经营单位为重点,认真贯彻落实县食品放心工程实施方案,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防止食物中毒和重大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保障广大群众的饮食安全。

二是加强餐饮具清洗消毒情况,对“绿之源”餐具消毒公司的餐具消毒情况进行了抽检,共抽检餐具6件,合格6件,合格率100%。

三是加强对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监管,检查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单位1户,桶装水生产单位3户,均持有效卫生许可证,检查从业人员9人,持有效健康体检合格证9人,合格率100%,抽检生活饮用水12件,合格12件,合格率100%。

“两节”及“三会”期间出动执法人员30人次,出动车辆10辆次,检查食品经营单位108户。

  商务局对屠宰场、肉类、酒类批发另售市场进行拉网式的专项检查,重点检查了与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猪肉、禽蛋、防寒用品和烟花爆竹等节日商品等的突击检查,取得了实效。

为确保全县人民度过一个健康、安全、祥和的节日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两节”及“三会”期间出动执法人员9人次,出动执法车辆2台次,检查经营户8户次。

  经贸局加强对辖区食用盐经营户的执法检查力度,确保食用盐安全。

“两节”及“三会”期间共出动执法人员15人次,车辆3辆次,检查42家食用盐经营户。

  各乡镇根据《××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关于做好元旦、春节期间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极积开展本辖区内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保障了“两节”期间的食品安全。

  县食安委办积极组织相关执法人员,对各监管环节在节日期间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情况进行了督促检查。

  四、严格执行值班制度,确保食品安全信息畅通

  “两节”及“三会”期间严格执行值班制度,实行24小时昼夜值班,确保节日期间食品安全:

一是做到带班领导和值班人员24小时开机,保证通讯畅通;二是带班领导和值班人员不擅自离岗,若有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或遇紧急情况,立即报告并作出应急处理措施。

  五、认真开展20XX年问题乳粉清查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监管责任;二是制定了《××县关于彻底清查20XX年问题乳粉专项整治实施方案》;三是组织各乡镇、各监管部门开展了1次联合执法大检查,联合检查组以城乡生产、流通市场为重点区域;以食品超市、食品批发部、食品零售店等食品经营企业为重点清查对象;以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等乳制品为重点品种,对我县辖区食品市场进行了拉网式清查,严厉打击了制售假劣食品的违法行为。

通过检查,辖区内没有乳制品生产企业,食品超市和食品批零部未发现问题乳制品经营销售的情况。

  六、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节日氛围

  监管部门结合部门职能实际,抓住元旦、春节“三会”前后,抓好宣传教育工作。

主要采取现场咨询、发放传单、会上宣传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食品安全相关的知识,积极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两节”及“三会”期间出动执法宣传人员26人次,车辆6辆次,共发放《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宣传材料1500多份,接受群众咨询300余人次,悬挂大型宣传标语1幅。

通过宣传,增强了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总之,××县通过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维护了食品生产经营秩序,有效遏制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犯罪活动,规范了食品市场秩序,维护了消费者利益,营造了节日期间食品安全良好环境,确保了人民群众在“两节”及“三会”期间的食品安全。

但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有个别小作坊台帐没有持续建立,卫生条件不能持续保持。

小锅酒小作坊加工设备不齐;二是部分食品业主未及时办理从业人员健康证、内外环境卫生状况差、卫生管理不到位、经营腐烂变质食品的现象仍存在。

针对以上存的在问题,执法人员要求各餐饮单位和食品小作坊加强卫生管理,积极开展自查,认真落实整改,杜绝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出售,严把食品质量关,确保饮食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