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827912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99 大小:151.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9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9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9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9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

《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19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

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第六册教材分析

一、指导思想

  本册课本按照全套教材“着眼于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致力于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为他们全面素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一编写宗旨,体现了以下指导思想。

  1.注意良好习惯的培养。

  本册课本开头5页安排了有关指导学生自主预习复习和认真完成作业等内容的图片,作为全套教材关于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毓之六,是重视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养成的思想的反映。

这样安排,意在教师按规定要求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训练,帮助学生掌握预习复习的方法和完成作业的要求,养成自主预习复习和认真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

  2.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

  本册课本结构简明,类型不多,主要分为“课文”与“习作”两大部分;教学目标集中,重点突出,明确规定“只要求认识的”生字不列入考试范围,学生的习作仅限于学写片断;课文短波精悍,内容贴近儿童生活,练习的样式不多,数量适中。

以上安排都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以保证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

  3.重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本册课本仍然注重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所选课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既注意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注意展示时代风貌。

同时,课文的语言文字规范、生动,插图构思精当,绘制精美,利于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培养以及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

  4.力求为教学提供便利。

  本册课本根据“标准”关于三年级学生的学习要求,提供了钢笔字和毛笔字的书写范字、以便学生描红、仿影、临写;安排了专门的“习作”课,并将学生书写的例文印制在作文格里,便于学生明确要求,模仿学习;采取了读与写“长线结合”与“短线结合”并举的办法,以帮助学生不断啬积累,通过从说到写,从述到作,写好片断。

以上安排,不仅有利于教师的教,也更有利于学生的学。

二、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写铅笔字的方法,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倾听的习惯。

(3)继续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4)培养勤字典,主动识字的习惯。

(5)培养认真写钢笔字毛笔字的习惯。

(6)培养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2.汉语拼音。

(1)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2)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374个字。

(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48个,能按字的结构把字端正、写匀称。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

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口齿清楚,有礼貌。

5.阅读。

(1)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能初步对课文中不理解地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6.习作。

(1)留心周围的事物,开始学习习作,乐于书面表达。

(2)能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做过的写明白。

(3)能够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初步学习使用冒号、引号。

三、教学时间安排

本册教材所需教学时间可作如下安排。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6)       3课时

课文1~26            80课时

习作1~8            16课时

单元练习1~8        24课时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六)

教学目标:

1、知识:

通过观察挂图,使学生懂得预习、复习课文的重要性,逐步养成课内外主动预习、复习的习惯。

2、技能: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并结合平时教学使学生了解认真完成作业的重要性和应该具备的态度及有关要求。

3、情感:

逐步养成认真完成课内外作业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教给预习的方法,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认真完成课内外作业的习惯。

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强调自主,形成强化。

课前准备:

挂图课时划分: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通过观察挂图,使学生懂得预习、复习课文的重要性,逐步养成课内外主动预习、复习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已经学过的习惯。

二、看图,认识预习的意义,明确预习的要求

1、想:

我们为什么要预习呢?

预习有什么好处呢?

(有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提高阅读能力。

2、对于我们来说,预习有什么具体要求呢?

看书中的图:

(1)第一幅图上画的是谁?

在干什么?

(2)指名读黑板上的预习要求并板书:

*自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自学生字新词

三、学习方法,借助方法预习《1长城和运河》

1、看书中的图,图上的同学在干什么?

是怎样做的?

(动嘴读课文,动手画生字新词,动脑想课文内容,动口问疑难问题。

2、尝试预习

(1)出示预习的步骤

(2)用以上步骤进行预习

第一步:

试读课文,用"--"画出生字新词,提问:

画出了生字新词,你会怎样处理?

第二步:

生再读课文,出示长句子,学生读,难读通顺。

小结

第三步:

学生再读课文,质疑。

总结

四、提出开外自觉预习的要求

看第三页最后一幅图,问:

谁在什么地方?

干什么?

五、总结全文

自觉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它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促使我们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对学好每门功课都十分重要,希望大家能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并结合平时教学使学生了解认真完成作业的重要性和应该具备的态度及有关要求。

教学过程:

一、学生讨论为什么要完成作业?

二、出示《小学生行为规范》要求中的:

"认真完成作业"一条。

学生讨论"认真"指的是什么?

三、师生共看第四页下图:

1.观察后,说说,以下作业认真吗?

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教师指导写词、抄诗、抄句子和习作的格式的不同。

3.说说看了范本作业,有何感想?

四、观察第五页图。

1、观察第五页的四幅小图。

(1)说说图上的同学都完成是哪些作业?

你做过哪几类作业?

教师指导学生了解作业分课内和课外,口头和书面。

明确学习语文有很多途径,不光读书、写字、还可以剪贴报纸,收集资料。

(2)说说自己的学习环境。

2、观察第五页下图。

(1)读读黑板上的字,说说有什么想法。

(2)将自己的寒假作业拿出来,认为不认真的内容进行修改。

教后记:

 

 

1长城和运河

教学目标:

1、知识: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技能: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观察课文中长城的图片,写一段话。

3、情感:

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熟悉课文的内容,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以及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教学难点:

观察课文中长城的图片,写一段话。

课前准备:

挂图,多媒体课时划分: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我们中国的"人间奇迹",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大家知道吗?

2、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

(运用课件)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字词,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2)运用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

2、教师检查学习效果

(1)出示词语:

驾驶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杭州嘉峪关

(2)指名读,注意纠正字音

(3)指名理解词语

(4)齐读出示的词语

(5)指导书写生字

三、理清脉络

默读课文,想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写了哪三个方面?

学生读后讨论(名称、特点、抒发情感、点明创造者)

四、课堂总结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观察课文中长城的图片,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听写词语

驾驶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杭州嘉峪关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1、2节

(1)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看:

第1、2节有什么相同之处?

(引读)

(2)作者是在什么地方看到这人间奇迹的?

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航行在祖国的蓝天?

(引读)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作者所看到的景象(很奇异)

这应该怎么读呢?

(3)作者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呢?

找一找,读一读。

(课件出示长城的图片)长城像什么穿行在大地?

(板书:

像巨龙)

书上是怎样写长城的?

大家一起读一读,结合图理解:

连绵起伏、蜿蜒曲折

引读:

万里长城东起……西到……

她是多么雄伟壮丽。

几千年来她谱写了……

怎么把这两句读好呢?

(范读,生读)

你能把这两句话背出来吗?

(试背、指名背、齐背)

(4)万里长城是这样一的雄伟壮观,作者还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

(运河)

引读:

运河像……(板书:

像绸带)

与长城相比,你觉得运河怎么样?

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

这一句该怎样读呢?

引读:

京杭大运河北起……南到……几千年来,它谱写了……

学生再读描写运河的这两句。

你能把这两句背出来吗?

(5)作者把"长城""运河"称作是"人间奇迹",你能说说"人间奇迹"是什么意思吗?

引读: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

说明中华民族的祖先--?

再读这两句,你能背出来吗?

(6)朗读全文

配图片,音乐欣赏朗读课文,激发情感。

(7)背诵全文。

板书设计:

长城和运河

长城--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像巨龙)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市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

运河--银光闪闪伸向天边

(像绸带)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

作业设计:

1、多音字组词

行曲折

2、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3、填空

()的景象

()的景象

()的奇迹

()的奇迹

教后记:

  

 

2美丽的南沙群岛

教学目标:

1、知识:

学会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

2、技能:

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情感: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国爱岛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国爱岛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星罗棋布"、"碧波浩渺"的意思,仿写文章片断。

课前准备:

地图、投影、生字卡片。

课时划分: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会生字,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看地图,解说南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及概况。

2、出示投影:

说说图上都有些什么?

3、指导读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

(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体会有关词语的意思。

(2)认真朗读课文,能大致说说南沙群岛美在哪里。

2、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

3、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浩瀚:

广大。

浩渺:

形容水面辽阔。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字音。

三、感知全文内容

1、引导学生边看图边思考:

南沙群岛是祖国,也是。

2、在课文中画出句子,齐读这几句话。

四、指导写字

1、巩固生字

同桌互猜字,并说说是怎么记住的。

2、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礁"和"域"两个左右结构的字。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国爱岛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你们知道了些什么?

(指名回答,并相应板书)

二、精读感悟

1、过渡:

传说中的南沙群岛是什么样的?

2、指名读第1自然段

(1)"晶莹的珍珠"指什么?

"一串串晶莹的珍珠"说明了什么?

(2)还从哪儿看出岛屿的多?

边读边想象,并找出重点的词语。

(3)指导读1、2两句。

(4)这段话还告诉我们什么?

(指名说)

(5)指导朗读第3句话。

3、默读第1自然段,回答课后第五题。

4、学习第2自然段。

(1)学生自学,思考:

你用什么方法打开"宝库"?

在"宝库"里你发现了什么?

(2)四人一小组讨论。

结合理解"蕴藏""用之不竭"。

(3)你能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吗?

生自由试读,再比赛读。

5、学习第3自然段。

过渡:

我们讴歌了南沙群岛的富饶,你们想背上小画板去海边散步写生吗?

(1)自由读第3自然段,把表示颜色的词画下来。

(2)这些句子你们都读懂了吗?

试着用彩色笔画下来。

(3)指导学生边想象边创作绘画。

(4)引导学生说,为什么这样画?

(5)指导朗读。

(6)看图,试背第3自然段。

作业设计:

1、摘抄课文中的妙词佳句。

2、仿段练习。

以"菜市场真是营养的宝库"为中心句写几句话。

板书设计:

难以计数

物产丰富用之不竭

美丽的南沙群岛蔚为壮观

景色迷人心旷神怡

旅游胜地

教后记:

 

3庐山的云雾

教学目标:

1.知识: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技能:

理解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初步认识总分段式,重点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

3.情感:

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认识总分段式,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

课前准备:

录音机、词语卡片、幻灯片课时划分: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初步认识总分段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映示幻灯片,简介庐山的云雾。

2.揭题。

(板书:

庐山的云雾)3.谈话导入:

庐山的云雾这一神奇的现象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令每一位到过那里的人都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庐山的云雾到底奇妙在何处呢,通过学习我们就知道了。

今天我们就上新课,齐读课题:

10、庐山的云雾

4.范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提出自学要求:

读准生字字音,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思考:

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每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

2.学生自读课文,同座互相讨论第二个问题:

每段写了什么?

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出示词语卡片,检查字音是否读准。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每读完一段及时正音,并说说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这篇课文共四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总写了庐山的云雾多和美,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分别写了庐山云雾的特点,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人们对庐山的云雾流连忘返。

三、齐读课文,说说课文描写了庐山云雾的哪些特点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庐山云雾的两方面的特点,一是千姿百态,二是瞬息万变)

四、教学生字词

突出下列字形的书写指导:

幻、添

重点理解的词语:

秀丽、尤其、缠绕、弥漫、变幻、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理解内容,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重点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

1.默读、思考:

第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

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2.指名回答,互相交流,教师点拨,指导朗读引背。

第一句:

"秀丽"是什么意思?

(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用"秀丽"说一句话。

齐读这句,突出"十分秀丽"。

第二句:

"尤其"是什么意思?

("特别"。

用换词的方法理解)庐山的云雾特别在哪里?

(引导读书,找出"变幻无穷",用自己的话说说这词的意思)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一、二两句。

第三、四句:

在山上游览、漫步,会有什么感觉?

(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云多)启发想象:

在山上游览、漫步,眼前漂浮的是云雾,迎面拂过的是云雾,身边流动的是云雾,脚下踩着的是云雾,此时此刻你仿佛升上了云端,驾起云雾,在天空中行走,进入了仙境。

引读:

在山上游览~漫步山道上指导朗读,体会这种情境。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并引导背诵。

4.小结:

围绕云雾多,写出了游人漫步山道的感觉。

总写了变幻无常的云雾给庐山的景色增添了神秘色彩。

三、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自读课文,找出中心句。

2.齐读中心句,说说这一段是围绕庐山的云雾哪个特点来写的。

(板书:

千姿百态)

3.轻声读文,联系情境,说说"千姿百态"是什么意思。

哪些语句写出了云雾的千姿百态?

(读书回答)

4.再读课文,想想作者用什么方法具体地写出了云雾的千姿百态的。

(打比方)

5.齐读第一句,引读分述部分:

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云雾弥漫山谷~云雾遮挡山峰~(感悟总述和分述的关系,体会作者是如何具体描写"千姿百态"的)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比喻句之妙用并引背。

7.联系语境说说"笼罩"、"缠绕"、"弥漫"的意思;练习用"千姿百态"造句。

8.小结:

这一段围绕中心句,具体地描绘了云雾在四个不同的位置所呈现的不同姿态,突出了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这一特点。

9.讨论学法:

画出中心句--认识云雾特点--理请总分关系--感受云雾现象--练习背诵课文(以读贯穿学习的全过程)。

四、运用学法,自学第三自然段

五、检查自学情况(读、议、背。

重点是通过读议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云雾的特点写具体的)

六、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七、总结全文

1.配乐朗读全文。

2.小结:

总分的写法突出了庐山云雾的三个特点--多、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3.引导学生逐段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3庐山的云雾

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作业设计:

1、造句

流连忘返……

2、仿照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处景物。

教后记:

 

习作1

教学目标:

1.能借助图画读懂例文《脱棉衣》,感知小作者的所思所想。

2.能通过讨论交流,明确观察多幅图的要领。

3.能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书上提供的两组图,选你喜欢的一组,练习写一件事。

教学重点:

学习例文是怎样用语言描述图意的。

教学难点:

采用学得的方法,写多幅图作文。

教学时间:

 2课时(其中书面习作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察画面,学习例文,总结要点

1.图上有几个人物?

能说清图上人物的关系并给他们分别取个名字吗?

2.这四幅图写了一件什么事?

3.分图简要说说图的意思。

4.观察第二幅图的景物,引导学生思考叙述图上场景的顺序。

    

(1)要交代小树所在的地方。

    

(2)要描写小树在春天的样子。

    (3)想象两个好朋友说了些什么。

    (4)引导学生看图口述。

5.阅读全文。

6.教师小结:

这四幅图画的是妈妈给宋霞脱棉衣,觉得很轻松,由此想到要为家门口的小树脱棉衣的事。

全文按图写了四段话,交代了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他们看到了什么,他们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

下面请同学们运用这样的方法仔细观察下面两组图,也请大家选你自己喜欢的一组,练习写一件事。

二、观察图画,运用要点,分图口述

1.观察第一组图,说说这三幅图讲了一件什么事,给这件事加个题目,给图中人物起个名字。

(讲的是要爱护公物,不能乱写乱画的事。

小猴子叫孙小圣,熊猫叫常助林。

题目可以是“我错了”)

2.观察第一幅图。

说说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3.观察第二幅图。

这时他们到了什么地方?

孙小圣做了什么?

常助林怎么做的?

说说孙小圣是怎么想的,常助林是怎么劝阻的。

4.观察第三幅图。

常助林在做什么?

孙小圣的表现怎样?

说说常助林怎么批评孙小圣,孙小圣的态度怎样,孙小圣会怎么说。

三、学生练写,指名点评,修改文稿

同座同学先看图分段口述,再连起来完整地说,相互补充,相互纠正。

学生练写,教师巡回检查指导,收集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选择两名学生的习作进行点评,修改文稿,指导誊写。

 

练习1

教学目标:

1.弄清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简称的基础上背诵简称歌,理解带有简称的句子。

2.书写时注意写好捺画,并巩固笔顺规则。

3.熟记8个成语和记诵古诗《夏日田园杂兴》。

4.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

让学生想说,让学生会说。

5.练习两个笔画及含有这两个笔画(横撇、撇点)的字。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熟读成诵,大致体会成语。

教学难点:

弄清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简称的基础上背诵简称歌,理解带有简称的句子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时划分:

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简称。

教学过程:

一、熟记并背诵简称歌。

1.出示中国地图。

帮助学生对中国地图有一个整体认识,即中国地图像一只傲然挺立的雄鸡。

2.接着,借助地图了解我国有34个省、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

直辖市:

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

少数民族自治区:

新疆、西藏、广西、宁夏和内蒙古

特别行政区:

香港、澳门

3.了解有关内容

直辖市是由中央直接领导的城市,自治区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是相当于省一级的民族自治区地方。

4.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简称。

5.熟记并背诵简称歌。

6.找朋友游戏。

巩固对简称与省、市、自治区名称之间对应关系的了解。

二、理解有关各省、市、自治区的句子。

1.出示句子。

启发学生边读边想:

通过刚才的学习,哪些原本不理解的内容现在理解了?

2.交流。

3.巩固对简称所代表的含义的认识,初步知晓我国几大地方戏的名称。

小结:

恰当地运用简称能使语言表述更简洁。

4.运用简称的词句。

(留心观察、记录简称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如:

黔驴技穷、湘江、滇池、京沪铁路等。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写字,巩固笔顺规则。

2、学习成语,记诵古诗。

教学过程;

一、写好钢笔字

1.看看写的字。

("遮、越、处"三个字)要注意什么?

2.讨论要注意的地方。

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三个字的捺画的不同走势。

正确把握三个字的捺画起笔走势。

"遮"字一捺走势平缓;"越"字一捺比"遮"陡;"处"字一捺更陡。

4.知道学生认真、仔细、规范地描红、仿写。

5.注意写字姿势。

二、读读背背。

1.熟记8个成语。

(1)结合第一单元的课文,《庐山的云雾》加以理解。

风云变幻:

像风云那样变动不定。

比喻事物变化复杂或局势动荡不安。

气象万千:

气象,景象。

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富于变化。

飘飘欲仙:

漂浮上升,像要超脱尘世而成仙。

(2)指导记忆。

2.背诵《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1)介绍:

范成大写了一组《夏日田园杂兴》,今天学习《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2)引导学生看图,并借助图画读读古诗。

(大致体会诗的意思与表现的情趣)

(3)小结:

全诗用通俗的语言描绘了夏日农家昼耕也织的忙碌景象和儿童不会帮助织布,却在树下学种瓜的有趣情景。

(4)指导学生熟读背诵。

(5)搜集其他《夏日田园杂兴》进行积累诵读。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

让学生想说,让学生会说。

教学过程:

口语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