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流力学课后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20208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135.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渗流力学课后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渗流力学课后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渗流力学课后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渗流力学课后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渗流力学课后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渗流力学课后答案.docx

《渗流力学课后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渗流力学课后答案.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渗流力学课后答案.docx

渗流力学课后答案

第一章

1•有四口油井测压资料间表1。

表题1的压力梯度数据

井号

油层中部实测静压,106Pa

油层中部海拔,m

1

9.0

-940

2

8.85

-870

3

8.8

-850

4

8.9

-880

已知原油的相对密度0.8,原始油水界面的海拔为-950m试分析在哪个井附近形成低压区。

解:

将4口井的压力折算成折算压力进行比较

PznHpmlgHml

=9.0X106+0.8X103x9.8X(950-940)=9.08MPa

Pzm2Pm2gHm2

=9.0X106+0.8X103x9.8X(950-870)=9.48MPa

pzm3pm3gHm3

=9.0X106+0.8X103X9.8X(950-850)=9.58MPa

Pzm4Pm4gHm4

=9.0X106+0.8X103X9.8X(950-880)=9.45MPa

由数值上可以看出在第一口井处容易形成低压区。

2•某油田有一口位于含油区的探井,实测油层中部的原始地层压力为

8.822X106Pa,油层中部海拔为—1000m位于含水区有一口探井,实测地层中部原始地层压力为11.47X106Pa,地层中部海拔—1300m已知原油的相对密度为0.85,地层水的相对密度为1。

求该油田油水界面的海拔高度。

解:

由于未开采之前,油层中的油没有流动,所以两口探井的折算压力应相等,设h为油水界面的海拔高度,贝

Pzm1pm11gHm18.8221060.851039.8h1000

Pzm2Pm22gHm211.4710°110’9.8h1300

由Pzm1Pzm2可得:

h-1198.64m

该油田油水界面的海拔高度为-1198.64m

3•某油田在开发初期钻了五口探井,实测油层中部原始地层压力资料见表2。

表题3的压力梯度数据

井号

油层中部原始压力,106Pa

油层中部海拔,m

1

7.4

-820

2

8

-900

3

8.3

-940

4

8.95

-1025

5

9.5

-1100

后来又钻了一口井,已知其油层中部海拔为-980m,试根据已有资料推算此井油层中部原始地层压力。

解:

由表格中数据绘得海拔与油层中部的压力曲线,从图上查得当海拔为-980m

时,此井的油层中部原始地层压力为8.6m。

△p(MPa)

7•某实验室做测定岩芯渗透率实验。

已知圆柱形岩芯半径为icm长度为5cm通过的液体粘度为1cp,在2min内测得通过岩芯的液体体积为15cm,从水银压差计上得出两端压力差为157mmHg求此岩芯的渗透率实验。

解:

已知r=0.01m,L=0.05m,=1X103Pa・s,t=2X60=120s,h=157X10-3m,

V=15X10-6m,求K

由密度和压差算得压差

33

pgh=13.6X10X9.8X157X10-=20924.96Pa

流量为

qVt151061200.125106m3s

由达西公式可得

63

qL0.12510100.0^__72

29.510m

Ap3.140.01220924.96

此岩芯的渗透率为9.5X10-7m

8•实验室内有一圆柱形地层模型。

长为40cm,直径为2.5cm。

模型的渗透率为2.5D,试验用的液体粘度为3.45cp。

若使通过模型的流量达到每分钟4cm,应该在模型两端建立多大压差?

解:

已知r=2.5X10-2mL=0.4m,K=2.5X10-12吊,=3.45X103Pa-s,

q4106600.067106m3s,求p

由达西公式可知

ql

KA

ql

Kn2

0.0671063.451030.4

2.510123.14

22

2.5102

=1.88X1010Pa

需要在模型两端建立1.88X1010Pa的压差

第二章

1•在重力水压驱动方式下,某井供给边界半径为250m井半径为10cm供给边界上压力为9MPa井底流压为6MPa井底流压为6MPa原始饱和压力为4.4MPa,地层渗透率是0.5X10-12m,原油体积系数为1.15。

相对密度为0.85,粘度为9X10-3Pa-s,油层厚度为10m

(1)求出距井中心0.2m,0.5m,1m,10m,50m,100m200m处压力值。

(2)画出此井的压力分布曲线。

(3)求该井日产量。

解:

已知:

re=250m,rw=0.1m,Pe=9X106Pa,pwf=6X106Pa,pi=4.4X106Pa,

-122-3

K=0.5X10-m,丫=0.85,卩=9X10-Pa•s,h=10m

由平面径向流压力公式可知

代入数据化简可得

Pepwfre

PPeIn

in上r

rw

p=0.38lnr+7

1计算结果如下表

r(m)

0.2

0.5

1

p(MPa)

6.3

6.7

6.8

10

50

100

200

7.77

8.38

8.65

8.91

200

2KhPeq

50

250

由产量公式可得

P

23.140.510121096106

100150

h(m)

ln上

rw

3.250

910In

0.1

0.134102m3s

地面的产量

qe

2

W匹0.1仃102

1.15

m3s

化为以质量表示的产量

qmqe

=0.117x102X0.85x1000=0.99kg/s=85.5t/d

日产量为85.5t。

2•注出开发油田的井距为500m地层静止压力为10.8MPa油层厚度为15m渗透率为0.5X10-12m。

地下流体粘度为9mPa・s,体积系数为1.15。

原油相对密度为0.85,油层孔隙度为0.2,油井半径为10cm

(1)若油井日产量为60t,井底压力多大?

(2)供油区范围内平均地层压力为多大?

⑶距井250m处的原油流到井底需要多少时间?

解:

已知:

re=250mrw=0.1m,Pe=10.8x106Pa,Pwf=6X106Pa,K=0.5x10-12m,丫=0.85,卩=9X10-3Pa-s,h=15m,0.2,B=1.15。

质量流量:

3

qm60―100.69kg.s

246060

地上的体积流量:

qm0.6933t

qv30.8210ms

0.8510

地下的体积流量:

qvqvB0.94103m3s

①由平面径向流流量公式(裘比公式)可知

2n

qvwf扃也0.94103m3s

In旦9103ln

rw0.1

从中解得pwf=9.4MPa

2由平均压力公式

pR

Pe

Pe

Pwf

10.8106

10.89.4103

re

2ln亠rw

4

0.1

=10.71MPa

3在距井250m处取一个dr的微元,则此处的流量

(1)

2n

qVA

.re

In

dr

dt

(1)

(2)可得

drA

2n

dt

代入数据分离变量积分

250

t2jKhPe

Pwf

2nhdr

dt

0

0

re

ln

e

rw

250

tK

Pe

Pwf

r

dr

dt

0

0

re

ln

e

积分得t=19.9年

或者

ne2h

3.142502150.2

0.9410

=19.9年

距井250m处的原油流到井底需要19.9年

3•重力水压驱动油藏,油层厚度为10m渗透率为0.4X10-12m,地下原油粘度为9mPa・s,原油体积系数1.15,地面原油相对密度为0.85。

某井单井供油面积为0.3km2,油井折算半径为10-2m油层静止压力为10.5MPa,流动压力为7.5MPa,求此井日产油量。

解:

已知:

rw=0.01m,pe=10.5x106Pa,pwf=7.5x106Pa,K=0.4x10-韦,丫=0.85,

32

卩=9x10-Pa-s,h=10mB=1.15,供油面积为0.3km

由供油面积可得油层的供油半径

nre2=0.3x106m

供给半径为re=309m

由平面径向流流量公式可得原油的地下体积流量

2jKhPep

qv

wf

1266

23.140.4101010.5107.510

.re

In

rw

9103

0.01

=0.809x10-3m3s

地面原油的体积流量

qv

qv

3

0.80910=0.704x10-3m3s

1.15

质量流量为

33

qmqv=0.704X10X0.85X10=0.599kg/s=51.71t/d

此井日产油量为51.71吨。

4•油层和油井参数如题3,当油井以每天40t的产量生产时,井底压力为多少?

解:

已知:

rw=0.1m,Pe=10.5x106Pa,K=0.4x10-12吊,丫=0.85,卩=9X10-3Pa-s,

h=10mB=1.15,re=309m,qm=40t/d=0.46kg/s

原油的地面体积流量

Orn0.4630.54103m3s

0.85103

原油的地下体积流量

qvqvB0.541031.150.622103m3s

由平面径向流流量公式可得原油的地下体积流量

2

ln-

rw

0.622103m3s

23.140.410121010.5106pwf

9103In309

0.1

解得井底流压

Pwf8.7MPa

井底压力为8.7MPa。

5•实验室内有一渗透率突变的地层模型,如图1所示。

若渗透率已知,写出此模型流量计算公式。

图题6的示意图

PtP】P,

Ki

•—.

解:

由于模型串联可知流过两模型的流量相等,即

KiApipi

aAPiP2

L2

整理可得

PiPi

Li

kTA

PiP2

L2

K2A

由和比定理可知将比例两边相加得到的比例仍然等于原比例,则

Pi

K1A

PiP2PiP2

L2LiL2

k2AkTAk2A

PiP2

AKiK2

此模型的流量计算公式为

PiP2

__L_土

AKiK2

9•某井用i98mm钻占头钻开油层,油层部位深度从

2646.5m到2660.5m,油

井是射孔完成,射孔后进行了试油,试油结果见表3

油嘴

mm

日产量

井口压力

井底压力

t/d

i03m/d

气油比

m/t

油压

MPa

套压

MPa

流动压力

MPa

原始地层压力

MPa

6

97.2

24.3

250

i0.3

ii.7

26.6

29.0

5丁

80.0

20.0

250

pi.2

i2.2

27.2

3

40.0

4.9

i22

i2.3

i3.2

28.0

表题ii的第一次试油结果

据岩芯分析含碳酸盐,并进行酸化。

酸化后又进行第二次试油,其结果见表4,已知此井供油半径为300m油井半径为0.im,原油体积系数为i.i2,相对密度为0.85。

(1)画出两次试油指示曲线。

(2)求出酸化前后地层流动系数。

(3)分析增产措施是否有效。

表题11的第二次试油结果

油嘴

mm

日产量

井口压力

井底压力

t/d

103m/d

气油比m/t

油压

MPa

套压

MPa

流动压力

MPa

原始地层压力

MPa

3

r55.1

6.1

111

r12.6

13.4

28.2

29.0

4

90

13.2

147

12.2

13.1

27.7

5

115.7

19.7

170

11.9

12.8

27.5

6

M50.2

36.8

245

11.2:

12.4

26.8

7

162.1

58.7

362

10.4

12.1

26.55

解:

已知:

h=2660.5-2646.5=14m,re=300mrw=0.1m,B=1.12,丫=0.85。

第一次试油压差与产量数据如下表:

△P(MPa)

2.4

1.8

1

q(t/d)

97.2

80.0

40.0

第二次试油压差与产量数据如下表:

△P(MPa)

0.8

1.3

1.5

2.2

2.45

q(t/d)

55.1

90

115.7

150.2

162.1

由表格中数据画得试油指示曲线

试油指示曲线

*第二次试油指示曲线

■第一次试油指示曲线

由平面径向流流量公式

2^hPePwfqv

得到关于流动系数的计算公式

Kh

rw

qvln空rw

△p=1.4MPaq=60t/d

原油的地面体积流量

3

6010

qv

q

246060

0.82103m3s

0.85103

原油的地下体积流量

qvqv

B

0.82103

1.120.92103m

①在第一次试油指示曲线上任取一点得到压差与流量为

代入流动系数计算公式可得流动系数为

Kh

re

qvln—

rw

2np

3300

0.92103In

0.1

23.141.4106

0.8410

②在第二次试油指示曲线上任取一点得到压差与流量为

△p=1.2MPaq=80t/d

原油的地面体积流量

80103

qvq246060=1.1X10-3m3s

0.85103

原油的地下体积流量

qvqvB1.11031.12

1.232103m3s

代入流动系数计算公式可得流动系数为

Kh

2np

1.232103

300ln

0.1

23.141.2106

1.3210

酸化前底层流动系数为0.84109,酸化后底层流动系数为1.32109,从试油指示曲线可以看出,第二次试油指示曲线的斜率大于第一次试油指示曲线的斜率,所以增产措施有效。

11.某井距直线供给边界距为250m地层厚度为8m渗透率为0.3X10-12m,地下原油粘度为9X103mPa-s,生产压差为2MPa油井半径为0.1m。

(1)求此井产量(地下值)。

(2)若供给边界是半径为250m的圆时,此井产量为多少?

与直线供给边界情况下的产量有百分之几的差?

解:

已知:

rw=0.1m,K=0.3X10-12m,卩=9X10-3Pa-s,h=8m,d=250m,

△p=2X106Pa,

①由直线供给边界流量的计算公式

q1

27KhPePwf

2n

23.140.3101282106

.2d

ln-

rw

910

.3

ln

2250

0.1

0.39103m3s

②当re=250m时,由平面径向流流量公式

q2

2nKhPePwf

2n

0.4310msre3250

ln—910In

0.1

q-i0.39

直线供给边界时的产量为0.39x10-3m1/s,re=250m圆形供给边界的产量为0.43x10-3m/s,相差的百分比为10.26%。

12.直线供给边界一侧有两口生产井,如图2所示。

供给边界上的压力Pe为10MPa地层厚度h为5m渗透率K为1ym2。

地下原油粘度2x10-3mPa・s原油体积系数B为1.2,地面原油相对密度为0.9,油井半径为0.1m。

当两口井各以50t/d生产时,两井的井底压力各为多少?

卜—t

Ei

 

图题14的示意图

解:

-3

丫=0.9,卩=2x10Pa•s,

6-122

已知:

rw=0.1m,Pe=10x10Pa,K=1x10m,

h=5mB=1.2,b=600mqm=50t/d=0.58kg/s,d=400

400m

根据镜像反映法,在直线供给边界的对称位置处反映出与生产井性质相同的井,如图。

原油的地下产量

qmB

遷竺0.77

0.91000

103mls

由势的叠加原理,可得一号井的井底势值为

(1)

wf五In5Inre弘In2d

2n2n2n

边界上的势值为

qhlnl

qhlnl

对式

(1)

(2)联立求解,求得产量公式为

wf

qh

In

10002d

rwb

qv

2:

KhPePwf

In

10002d

rwb

代入数据可得

0.7710

210

ln10002400

0.1600

23.1411012510106Pwf

解得

Pwf=9.53MPa

由于两口井的参数相同供给情况相同所以第二口井的井底压力也为

Pwf=9.53MPa

两井的井底压力均为9.53MPa

13.直线断层一侧有两口生产井,如图3所示。

已知地层边界上的压力为

10X106Pa,供给边界半径为10km地层厚度为10m渗透率为0.5x10-12m,地下原油粘度为9X10-3Pa-s,原油体积系数为1.15,地面原油相对密度为0.85。

油井半径为10cm井底压力均为7.5X106Pa。

求出两口井的各自产量。

图题15的示意图

解:

6-122-3

已知:

rw=0.1m,pe=10X10Pa,K=0.5X10m,丫=0.85,卩=9X10Pa-s,

h=10mB=1.15,re=10000m,Pwf=7.5x106Pa

根据镜像反映法,在断层的对称位置处反映出与生产井性质相同的井,设断层同侧的两口井的距离为2d,,断层两侧的两口井的距离为2d2,1号井距断层的距离为d3,2号井距断层的距离为d4,贝U:

2d,50021501002502.5m

2d250021501002559m

由势的叠加原理得1号井的井底势值为:

对式⑴

(2)(3)

联立求解,求得产量公式为

2nKhPePwf

q4―

.re

In

8ddd3rw

q2

2KPePwf

4

.re

In—

Bdddqrw

代入数据

wf1

q5r

2n

wqhln2d1

2n

/ln2d2

2n

■^ln2d3

2n3

C

(1)

2号井的井底势值为:

wf2

%lnr

qh|oi

wln2d1

虫ln2d2

虫ln2d4

C

2n

2n

2n

2n

边界上的势值为

qhlnreln「e

qhIq

lnre

h.qh

lnre

lnreC

2n

2n2

n2n

q2

2*hPePwf

4

reIn—8did2d3「w

2水hPePwf

4

reln—8ddd4rw

折算成地面的产量

B

q2

qm2飞

23.140.5101210107.5106

9103

In

100004

502.555921000.1

23.140.5101210107.5106

9103

ln

100004

502.555921500.1

33

0.41100.8510

1.15

0.41103m3s

0.42103m3s

=0.303kg/s=26.18t/d

33

0.42100.8510

1.15

=0.31kg/s=26.82t/d

两口井的产量分别为26.18t/d,26.82t/d。

14.两断层相交成120o角,在角分线上有一口生产井,如图与油井参数均同上题一样。

求此井的日产量。

4所示。

地层

图题16的示意图

解:

已知:

rw=0.1m,Pe=10X106Pa,K=0.5x10-12ni,丫=0.85,卩=9X10-3Pa-s,h=10m,B=1.15,re=10000m,pwf=7.5x106Pa

 

根据镜像反映法,在两条断层的对称位置处反映出与生产井性质相同的井,则d=100m由势的叠加原理可得生产井出的势为:

wf

qh

2n

Inrw

qhln2d

qhln2d

若供给边界与各井的距离均为re,则供给边界处的势e为:

wf

qh

2n

In

4d2「w

qhlnre

qhlnre

qhlnre

C

2n

2n

2n

e

因为

qh

所以井的产量为:

2水hPePwf

3

re

In—4drw

代入数据得

2nKhPePwf

23.140.5101210107.5106

In

4d2G

103

ln

3

10000

2

410020.1

0.45103m3s

折算成地面的产量

33

0.45100.8510

1.15

0.33kgs28.74td

日产量为28.74td。

15.两断层相交成直角,其中有一口生产井,如图5所示。

写出此井产量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