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日心理学专业考研测试题及答案Z.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20164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1.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月日心理学专业考研测试题及答案Z.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月日心理学专业考研测试题及答案Z.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月日心理学专业考研测试题及答案Z.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月日心理学专业考研测试题及答案Z.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月日心理学专业考研测试题及答案Z.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月日心理学专业考研测试题及答案Z.docx

《月日心理学专业考研测试题及答案Z.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月日心理学专业考研测试题及答案Z.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月日心理学专业考研测试题及答案Z.docx

月日心理学专业考研测试题及答案Z

单选题

1.动物个体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的变化而暂时建立起来的神经联系是(D)

A.反射弧

B.反射

C.无条件反射

D.条件反射

2.本来由一系列刺激形成的一连串反应,经训练巩固后,刺激系列的第一个刺激出现,后面一连串反应就依次出现的现象是(D)

A.强化

B.条件反射

C.第一信号系统

D.动力定型

3.下列选项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是(A)

A.望梅止渴

B.谈梅生津

C.含梅流涎

D.望梅生畏

4.有生命物质(即生物)和无生命物质的根本区别是(C)

A.反应性

B.反映形式

C.感应性

D.信号性反应

5.表象的形象在头脑中可以放大、缩小、翻转的特性叫表象的(C)

A.翻转性

B.运动性

C.可操作性

D.灵活性

6.人以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为基础的系统整体对自己身心状态与外界环境变化的觉知和认识是(D)

A.思维活动

B.语言活动

C.认识活动

D.意识活动

7.产生物体立体(深度)知觉的最重要线索是(C)

A.视轴辐合

B.结构级差

C.双眼视差

D.晶体调节

8.在注意稳定的条件下,感受性发生周期性增强和减弱的现象叫(C)

A.注意的周期

B.生物节律

C.注意的动摇

D.注意的循环

9.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包括(D)

A.感觉、知觉和记忆

B.知、情、意过程

C.需要、动机和世界观

D.能力、气质和性格

10.有预定目的但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是(C)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有意注意

11.既是记忆的重要标志,又是回忆和再认的重要条件,它是(B)

A.识记

B.保持

C.重现

D.联想

12.在刺激物作用下,大脑皮层上过去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痕迹的恢复,这种生理机制一般用来解释(C)

A.想像

B.表象

C.记忆

D.思维

13.每次看见“月晕”就要“刮风”,“潮湿”就要“下雨”,即得出“月晕而风”、“潮润而雨”的结论,这属于下列哪种思维特性?

(B)

A.抽象性

B.概括性

C.间接性

D.情境性

14.动机和行为的关系表现为(A)

A.同一行为可以由不同动机引起

B.同一行为必须由同一动机引起

C.同一行为必须由不同动机引起

D.不同行为必须由不同动机引起

15.毕业生择业时,面对多重选择,是哪种冲突的表现?

(D)

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多重趋避式冲突

16.对于胆小而易受暗示的学生,教师首先要培养他们下列哪种意志品质?

(B)

A.自觉性

B.果敢性

C.坚韧性

D.自制力

17.多血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基本特征是(A)

A.强、平衡、灵活

B.强、不平衡

C.强、平衡、不灵活

D.弱

18.提出“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的心理学家是(B)

A.荣格

B.威特金

C.麦克莱伦

D.马斯洛

19.“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所指的人格特征是(C)

A.气质

B.能力

C.性格

D.人格

20.皮亚杰认为,感知动作阶段儿童在认知上有两大成就,即(D)

A.象征思维和表象思维出现

B.守恒概念和运算思维出现

C.前概念和直觉思维出现

D.主体与客体分化和因果关系联系形成

21.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出现于(C)

A.肛门期

B.生殖期

C.性器期

D.潜伏期

22.狼孩的心理障碍主要原因是(C)

A.素质

B.缺乏营养

C.缺乏社会性刺激

D.母狼的影响

23.儿童心理学的真正创始人是(C)

A.美国的心理学家福禄贝尔

B.美国心理学家霍尔

C.德国心理学家普莱尔

D.德国心理学家冯特

24.皮亚杰的研究着重于从婴儿到十多岁儿童认知过程的发展,尤其注重某些特殊概念的形成,其中最著名的工作就是对?

?

概念的研究。

(D)

A.同化

B.顺应

C.适应

D.守恒

25.第一反抗期的独立自主要求,主要在于(D)

A.争取人格独立

B.争取全面的、内在的自主性

C.争取内在需求的满足

D.争取自我主张、活动与行为动作的自主性与自由权

26.维果斯基认为教学与发展的关系应该是(C)

A.发展要走在教学的前面

B.发展和教学齐头并进

C.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

D.发展和教学相互决定

27.幼儿园小朋友不爱吃肥肉,把偷偷吐在地上的肥肉踢到旁边小朋友桌下,以防老师发现。

根据态度和品德的定义这种行为反映的是儿童的(C)

A.品德

B.不良品德

C.不能确定

D.嫁祸于人

28.下列情形中没有使用支架的是(C)

A.教师给学生做示范

B.优秀生给差生讲解应用题

C.教师告诉学生,物理很难学

D.计算机提示学生如何解题

29.小明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

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明的这种行为消失了。

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D)的学习。

A.言语信息

B.智慧技能

C.动作技能

D.态度

30.在学习过程中制定自我学习计划、实施自我监督以及自我调控的策略,一般称为(C)

A.智力技能

B.学习自觉性

C.元认知策略

D.自我意识

31.以下不是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D)

A.教师指导

B.学习材料特性

C.媒体

D.认知结构

32.有研究者做了个实验,检验游戏对儿童自尊水平的影响。

其中游戏是(C)

A.因变量

B.额外变量

C.自变量

D.内在变量

33.对数定律,即感觉的大小(或感觉量)是刺激强度(或刺激量)的对数函数是由(B)提出的。

A.韦伯

B.费希纳

C.冯特

D.荣格

34.若使区组间的被试尽量做到同质,可以(D)

A.用同一个被试重复接受几种实验处理

B.使用配对法分配被试

C.区组内的单位是一个团体,以不同团体为区组

D.以上都对

35.费希纳定律表明,感觉的变化比刺激强度增长慢,即心理感觉量与物理刺激量的对数值成正比。

公式为(C)(其中,S为感觉量,K为常数,I为刺激强度)

A.I=KIgS

B.K=SlgI

C.S=KlgI

D.S=IlgK

36.两耳离开声源距离不同所造成的对两耳的声音刺激的时间差别、强度差别和声波位相差别是由(D)造成。

A.单耳线索

B.双耳线索

C.空间定位线索

D.两耳距离差

37.认为人的感觉通道接受信息以及高级神经中枢加工信息是按“全或无”的原则进行的注意理论是(C)

A.衰减器模型

B.完全加工理论

C.过滤器模型

D.注意资源有限理论

38.许多环境心理学家从实验室研究转向了现场研究,因为(B)

A.在现场做实验有更大灵活性

B.变量的代表性的问题

C.实验者偏差

D.道德问题

39.韦伯定律可以表示为(B)

A.S=KlgR

B.△I/I=K

C.心理量和刺激的物理量的对数成正比

D.心理量是刺激的物理量的幂函数

40.一个2×4的完全随机设计,表示(A)

A.实验有两个因素,一个因素有两个水平,另外一个因素有四个水平

B.实验有两个水平,一个水平有两个因素,另外一个水平有四个因素

C.实验有四个因素,每个因素有两个水平

D.实验有两个因素,每个因素有四个水平

41.冯特(W.Wundt)对心理学的最深远贡献是(B)

A.对感觉元素的描述

B.建立了作为实验科学的心理学

C.对神经传导速度的测量

D.发现了最小可觉差的方法

42.在用最小变化法测量阈限的实验中,当递增系列的阈限大于递减系列的阈限且差异显著时,可以断定被试存在(B)

A.练习误差

B.习惯误差

C.期望误差

D.疲劳误差

43.内隐联想测验是以(B)为指标来进行的。

A.概率密度

B.反应时

C.正确率

D.信心评价

44.以下关于假设检验的命题,哪一个是正确的?

(A)

A.如果在α=0.05的单侧检验中未被拒绝,那么在α=0.05的双侧检验中一定不会被拒绝

B.如果t的观测值大于t的临界值,一定可以拒绝

C.如果在α=0.05的水平上被拒绝,那么在α=0.01的水平上一定会被拒绝

D.在某一次实验中,如果实验者甲用α=0.05的标准,实验者乙用在α=0.01的标准,实验者甲犯Ⅱ类错误的概率一定会大于实验者乙。

45.以下哪一项是Pearson相关的前提条件?

(A)

A.二元正态性

B.协方差矩阵同质性

C.变量的对称性

D.共线性

46.Cohen提出了检验效应大小(effectsize)的一个数字指标D,它代表两组数据分布重叠程度的相反测量。

当重叠程度减到53%,或者更小,即D≥(D)时,实验效果较大。

A.0.5

B.0.6

C.0.7

D.0.8

47.(D)表明了从样本得到的结果相比于真正总体值的变异量。

A.信度

B.效度

C.置信区间

D.取样误差

48.一位教师对4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一项阅读成就测验。

考查原始分数的分布后发现,高分很少,但低分相当多。

如果该教师感兴趣的是学生们对所涉及知识的掌握程度,那么她应该报告以下的哪个结果?

(B)

A.平均数

B.中数

C.众数

D.标准差

49.一位研究者调查了n=100个大学生每周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和医生对其健康状况的总体评价,得到积差相关系数r=0.43,由此可以推知以下哪个结论?

(B)

A.随机抽取另外100个健康状况低于这次调查平均值的大学生,调查其每周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会得到接近r=0.43的积差相关系数

B.用大学生每周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来预测其健康状况的评价,准确率大约是18%

C.大学生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长短影响其健康状况

D.以上都不对,因为不知r=0.43与r=0是否有显著差异

50.当一个实验(B)时,我们才有可能得到交互作用。

A.因变量多于1个

B.自变量多于1个

C.因变量有多于1个的水平

D.自变量有多于2个的水平

51.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中,计算F比率的分母是(A)

A.实验误差,不包括被试间方差

B.实验误差,包括被试间方差

C.实验误差加上被试间方差

D.处理内误差

52.某地温度是摄氏零度,这是采用下面(A)量表测量的。

()

A.等距

B.顺序

C.比例

D.名义

53.让64位大学生品尝A,B两种品牌的可乐并选择一种自己比较喜欢的。

如果这两种品牌的可乐味道实际没有任何区别,有39人或39人以上选择品牌B的概率是(不查表)(C)

A.2.28%

B.4.0l%

C.5.21%

D.39.06%

54.理论预期实验处理能提高某种实验的成绩。

一位研究者对某一研究样本进行了该种实验处理,结果未发现处理显著地改变实验成绩。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D)

A.本次实验中发生了I类错误

B.本次实验中发生了Ⅱ类错误

C.需要多次重复实验,严格设定统计决策的标准.以减少I类错误发生的机会

D.需要改进实验设计,提高统计效力,以减少Ⅱ类错误发生的机会

55.关于心理测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将具有代表性行为构成的项目集,对代表性人群进行测试.标准化后的数量化系统

B.用标准化测验或量表,在标准情境下,对人的外显行为进行观察,并将结果按照数量或类别加以描述的过程

C.对心理的某方面品质,采用多种手段进行系统地观察和综合评价

D.心理测验,就是依据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做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

56.全国性常模,样本量一般要在(B)之间。

A.1000~2000

B.2000~3000

C.3000~4000

D.4000~5000

57.测验长度、亦即测验的数量可影响信度系数,如在一个测验中增加同质题目(D)

A.可使信度提高

B.可使信度降低

C.对信度无影响

D.对信度有影响,视情况而定

58.样本容量如何影响统计显著性的判断?

样本越(A),则()。

()

A.大,变量存在效应的可能性越大

B.小,变量存在效应的可能性越大

C.大,能够拒绝或接受虚无假设的确信度越高

D.小,能够拒绝或接受虚无假设的确信度越高

59.X2分布是(A)分布。

A.正偏态

B.负偏态

C.二项

D.t

60.在对常模团体进行取样时,关键的是样本(B)

A.数量必须大

B.要有代表性

C.抽样必须随机

D.应人为划定范围

61.点二列相关系数主要用来考察(C)

A.项目之间的内部相关

B.项目之间的难度分布

C.各项目与总分的关系

D.全体项目的等质性

62.项目难度的分布一般以(D)分布为好,这样不仅能保证多数项目具有较高的区分度,而且可以保证整个测验对被试者具有较高的区分能力。

()

A.偏态

B.负偏态

C.峰态

D.常态

63.斯皮尔曼一布朗公式式中为(C)的相关系数,为测验在原长度时的信度估计值。

()

A.全测验

B.原测验

C.一半分数

D.全部分数

64.用重测法估计信度,最适宜的时距是随测验的目的、性质和被试者的特点而异,一般是(D)周较宜,间隔时间最好不超过()个月。

()

A.1~2;4

B.2~4;6

C.4~6;8

D.6~8;10

65.关于百分等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是计算处于某一百分比例的人对应的测验分数是多少

B.是指在常模样本中低于某测验分数的人数百分比

C.又称百分位数

D.还包括四分位数,十分位数

■多选题

1.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把智力区分为三个维度,分别是(BCD)

A.评价

B.结果

C.内容

D.操作

2.下面属于无条件反射的是(AB)

A.吃食物流口水

B.瞳孔在强光作用下收缩

C.谈虎色变

D.望梅止渴

3.动机的功能包括(BCD)

A.唤起行动的始动功能

B.强化功能

C.将活动引向一定目标的指向性功能

D.形成一定动机模式的调整功能

4.情绪的测量方法有(ABCD)

A.形容词核对表

B.维量等级量表

C.面部表情

D.生理指标

5.相互作用论的基本观点是(ACD)

A.遗传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制约关系

B.遗传与环境是彼此孤立发挥作用的

C.遗传与环境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互动关系

D.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受到主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6.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三元交互决定论的三元是指(ACD)

A.环境影响

B.生理成熟

C.行为

D.人的内部因素

7.下列用于被试内设计的方法是(BD)

A.ABA设计

B.拉丁方设计

C.匹配

D.ABBA设计

8.随机区组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变异来源有(ABD)

A.处理平方和

B.误差平方和

C.交互作用

D.区组平方和

9.原始分数的导出分数中,测量单位相等的是(AC)

A.离差IQ

B.百分等级

C.标准分数

D.年级当量

10.S-B量表是在比纳一西蒙量表的基础上修订、编制的,该量表的编制者推孟的贡献是(BCD)

A.首先采用了离差智商的概念

B.提高了量表的信度

C.扩充成人组的测量

D.采用智力商数的概念

■简答题

1.简述感觉记忆的信息加工。

A.会

B.不会

答:

(1)感觉编码

①感觉记忆(即瞬时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也叫感觉登记。

它是一种原始的感觉形式,是记忆系统在对外界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之前的暂时登记。

②其编码形式主要依赖于信息的物理特征,因而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感觉记忆保存的时间短暂,但在外界刺激的直接作用消失之后,它为进一步的信息加工提供了可能性。

感觉记忆有较大的容量,其中大部分信息因为来不及加工而迅速消退,只有一部分信息由于注意而得到进一步加工,并进入短时记忆。

③视觉的感觉记忆叫图像记忆。

这是指视觉器官能识别刺激的形象特征,并保持一个生动的视觉图像。

斯伯林(Sperling,1960)利用实验证实了视觉器官的这种编码能力。

莫瑞(Moray,1965)等人的研究发现,除视觉通道外,听觉通道也存在感觉记忆。

听觉的感觉记忆编码形式被称为声像记忆。

④斯伯林设计了局部报告法。

他按4个一排,一共三排的方式向被试呈现12个英文字母:

呈现时间为50ms,其中每排字母都和一种声音相联系,如上排用高音、中排用中音、下排用低音。

要求被试在字母呈现后,根据声音信号,对相应一排的字母作出报告(局部报告法)。

由于三种声音的出现完全是随机安排的,因此被试在声音信号出现之前不可能预见要报告的是哪一行。

这样,研究者就可以根据被试对某一行的回忆成绩来推断他对全部项目的记忆情况。

实验结果表明,当视觉刺激消失后,立即给予声音信号,被试能报告的项目数平均为9个,这比采用整体报告法几乎增加了一倍。

由此,斯伯林认为,存在一种感觉记忆,它具有相当大的容量,但是保持的时间十分短暂。

斯伯林用局部报告法证明了感觉记忆的存在。

(2)感觉记忆的存储

①感觉记忆存储的时间十分短暂。

为了研究它是如何随时间而迅速变化的问题,斯伯林变化了刺激项目与声音信号之问的时间间隔,结果发现,即时呈现声音信号的回忆率为80%,当声音信号延迟到150ms时,回忆率下降到75%,信号延迟到300ms后,回忆成绩下降到55%,当延迟超过0.5秒后,局部报告法的成绩就接近整体报告法的成绩了。

当字母表中的字母数为6时,局部报告法和整体报告法的成绩差别不大;而当字母表中的字母数上升时,两者的差别就很明显了。

②对声像记忆的性质进行了研究,发现声像记忆的容量要比图像记忆小,平均只有5个左右;声像记忆的保持时间要比图像记忆长,可以达到4秒钟。

(3)感觉记忆向短时记忆的转换研究表明,感觉记忆中只有能够引起个体注意并被及时识别的信息,才有机会进入短时记忆。

相反,那些与长时记忆无关的或者没有受到注意的信息,由于没有转换到短时记忆,很快就消失了。

2.简述情绪和情感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A.会

B.不会

答: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是属于同一类而不同层次的心理体验,是既紧密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1)情绪和情感的联系

一方面,情绪依赖于情感,即情绪的各种不同的变化一般都受制于已经形成的情感及其特点:

另一方面.情感也依赖于情绪,即人的情感总是在各种不断变动着的情绪中得以表现,离开了具体的情绪过程,人的情感及其特点就不可能现实地存在。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2)情绪和情感之间的区别

二者的主要区别是情绪的生理性和情感的社会性。

情绪更多的是与生理性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而情感则更多的是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心理活动。

①就人类个体而言,情绪发展在先,情感体验发展在后。

情绪是人类和动物共同具有的试试体验.情感发生较晚,是人类特有的,但刚出生的新生儿和婴儿并未产生情感,它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逐渐在社会生活与实践中发展起来的。

②与情感相比,情绪不稳定。

情绪是反应性、活动性的过程,会随着情境的改变以及需要满足情况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情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是对事物态度的反映,是构成个性心理品质中稳定的成分。

③情绪表现的外在性和情感表现的内在性。

情绪表现有明显的冲动性和外部特征,面部表情是情绪的主要表现形式,而情感多以内在感受、体验的形式存在。

3.简述迁移的产生式理论的主要观点。

A.会

B.不会

答:

迁移的产生式理论是学习迁移理论中的一种,是针对认知技能的迁移提出的。

(1)学习迁移理论认为前后两项学习任务产生迁移的原因是两项任务之间产生式的重叠.重叠越多,迁移量越大。

两项任务之间的迁移,是随其共有的产生式的多少而变化的。

产生式就是有关条件和行动的规则,简称C-A规则。

(2)产生式迁移理论是根据安德森的思维适应性控制理论(简称ACT)发展而来。

根据ACT理论,技能的学习分两个阶段:

首先,规则以陈述性知识的形式进入学习者的命题网络,然后经过变式练习转化为以产生式表征的程序性知识。

当两项任务之间有共同的产生式或产生式的重叠时,迁移就会发生。

也就是说,产生式的相似是迁移产生的条件。

(3)安德森等设计了大量实验来验证他的迁移理论,但目前该理论的研究仍停留于计算机模拟阶段。

尽管如此,它在实际教学中的含义还是十分明显。

因两项任务共有的产生式数量决定迁移水平,因此要注重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则的教学,以便为后继的学习做准备。

此外,走前学习的内容必须有充分的练习,才易于迁移。

4.请用一个式子表达下列说法:

“某种事故的发生概率微乎其微,但是天长日久总会发生。

A.会

B.不会

答:

设每天发生该事故的概率为p,则每天不发生该事故的概率为1-p,连续n天都不发生该事故的概率是,天长日久意味着n趋于无穷大,故天长日久不发生该事故的概率,因而发生该事故的概率就是。

这说明这种事故总是会发生的。

5.什么是标准性参照测验和常模性参照测验?

比较其异同,并举例说明。

A.会

B.不会

答:

(1)标准是指在编制测验和解释测验分数时所依据的知识和技能领域,而不是指分数的分界标准。

标准参照性测验就是在对测验结果进行评价时不是以常模为标准,而是根据特定的操作标准和行为领域,对个体做出是否达标或达到什么程度的判断,而不考虑他人分数的测验。

这种测验是将被试的分数与某种标准进行比较来解释。

这种测验常常用来检验学习效果,看对指定的内容范围掌握得如何或达到某一标准,衡量测验优劣的主要指标是内容效度:

(2)常模是测验分数的总体分布形态,一般用测验分数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表示:

用常模可以确定一个被试测验分数的相对高低,即他在所属群体的能力或知识连续体上的相对位置。

常模参照性测验就是以常模为评价测验分数优劣标准的测验,常模被视为测验分数的参照,它关心的不是一个人能力或知识的绝对水平,而是他在所属群体的能力或知识连续体上的相对位置。

这种测验是将一个人的分数与其他人比较,看其在某一团体中所处的位置。

也就是把受测者的成绩与具有某种特征的人所组成的有关团体做比较,根据一个人在团体内的相对位置来报告他的成绩。

常模就是指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组成的一个群体。

(3)两种测验的相同点:

两种测验都是对测验分数的解释。

两种测验都可以给被试提供相应的信息。

两种测验的不同点:

两种测验是根据对测验分数的解释参照不同划分的。

标准参照性测验是将测验结果同事先规定的标准进行比较,对被试个体的分数做出解释;而常模参照性测验是将测验分数参照常模加以解释,也就是将每一个人的分数同团体中的其他人进行比较,这是一种相对的比较。

(4)举例:

高中生升大学的考试就属于常模参照性测验。

在这种考试中,一方面需要测试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水平,但同时也是属于选拔性考试,必然有一些学生被筛选下去,而只保留优秀的考生。

这种考试的结果是获得该考生在一起参加考试学生中的相对位置,通过相比较来衡量其实际能力,考虑是否通过,并以这个信息考虑录取与否。

会计师职业资格考试属于标准参照性测验。

这种考试并不要求该考生与同时参加一类考试的其他考生进行比较,通过比较获得考生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比如说排名等。

而是以知识概述为依据,确定试题范围为测试考生是否达到某一级别的要求,从而划定一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