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蒙氏生活班精品教案2527个月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819938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26.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蒙氏生活班精品教案2527个月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幼儿园蒙氏生活班精品教案2527个月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幼儿园蒙氏生活班精品教案2527个月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幼儿园蒙氏生活班精品教案2527个月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幼儿园蒙氏生活班精品教案2527个月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蒙氏生活班精品教案2527个月教案.docx

《幼儿园蒙氏生活班精品教案2527个月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蒙氏生活班精品教案2527个月教案.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蒙氏生活班精品教案2527个月教案.docx

幼儿园蒙氏生活班精品教案2527个月教案

多元生活班教案

————25-27月龄班

课程流程:

顺序

项目

时间

备注

1

接待宝宝及家长进入教室

课前两分钟

2

走线

5分钟

主课老师带领走线,配课老师协助维持课堂秩序,同时接待晚到的宝宝.

3

教师的引导展示

5分钟

主课老师展示教具,并向家长说明教学目的及家庭延伸方法,配课老师协助维持课堂秩序,同时接待晚到的宝宝.

4

宝宝自由工作时间;教师进行个性化指导

15-20分钟

两位老师合理分工进行个性化指导,保证每位宝宝都能得到针对于他的指导.

5

集体互动游戏

5-10分钟

主课老师带领宝宝做游戏,配课老师协助维持课堂秩序,配合主课老师进行教学活动.

6

欢送宝宝及家长

5分钟

课程结束,一位老师欢送宝宝及家长并整理教室卫生,另一位老师整理教具并摆放下节课教具.

 

第一 周课程

一、教学名称:

倒豆子

二、教学目标:

1、教宝宝练习“倒”的工作,训练宝宝的双手配合能力。

2、培养宝宝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照顾环境。

三、教具构成:

1、塑料杯2个

2、芸豆若干

3、托盘1个

4、教具架摆放教具:

倒豆子6-8份

形状小火车2份

小猫钓鱼、塞绿豆、套杯、二指捏、智力拼图、插棍、大抓手嵌板、各1份

四、教学过程:

1、课前两分钟接待宝宝及家长进入教室。

两位教师同时在门口迎接宝宝及家长,一位教师负责给家长发鞋套,另一位教师引导拖完鞋的宝宝及家长进入教室准备走线。

2、导入――走线

目的:

帮助宝宝稳定情绪,更好地进入课程的学习。

训练宝宝良好的身体姿态。

(1)主课老师带领宝宝走线,走线过程中将走线目的讲给家长,请家长协助宝宝安静完成走线活动。

(2)配课老师协助维持课堂秩序,开、关走线音乐,同时接待晚到的宝宝。

(3)音乐渐停后,主课教师请宝宝及家长坐在线上准备看老师操作教具。

3、教师引导展示

(1)、主课教师双手取工作毯,将工作毯铺于宝宝对面的蒙氏线上,边铺边说:

“铺工作毯。

(2)、取教具放于工作毯中间。

(教师取教具时,要表现出对教具非常喜爱)。

(3)、教师双腿跪在工作毯边说出教具名称:

“倒豆子。

”把托盘放于工作毯中央。

(左边杯子空,右边杯子放芸豆)

(4)、主课教师:

“看老师怎样倒豆子。

”右手五指打开慢慢握住右边杯子把,左手托住杯子底部,慢慢将芸豆倒入左边杯子中。

(5)、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左右手交替操作。

(6)、整理教具,向家长讲述教学目的及家庭延伸方法。

(7)、双手拿托盘将其送回原来的位置:

“玩具不玩了要从哪拿的送回哪去。

(8)、卷工作毯,将工作毯放回工作毯架上。

变化延伸:

可以让宝宝学习倒水。

家庭作业:

回家后,给宝宝准备可以练习倒的工具,满足宝宝的学习兴趣。

宝宝自由工作时间;教师进行个性化指导

(1)、主课教师收好工作毯后,单腿跪在工作毯架旁:

“现在请宝宝自己来取工作毯。

”(提示家长注意宝宝安全,不要发生碰撞。

(2)、配课教师协助取完工作毯的宝宝将工作毯整齐的铺在蒙氏线的两边上。

(3)、主课教师在教具架旁协助宝宝拿取教具。

所有宝宝全部选完后,两位教师开始分工做个性化指导。

(4)、听音乐请宝宝将教具收回原处,一位教师:

“音乐响了请宝宝把玩具收好从哪拿的送回哪去。

”指导宝宝收玩具,另一位教师协助宝宝收工作毯。

(5)、主课教师:

“收好工作毯的宝宝和妈妈一起坐到蒙氏线上和老师一起拍拍手。

”引导宝宝坐回蒙氏线上,准备唱名活动。

(6)、配课教师关掉收玩具音乐,准备好电子琴为唱名活动伴奏。

4、集体互动游戏

(1)、唱名活动

目的:

增加宝宝的自信心,增进社会性的发展。

准备:

1、电子琴

唱名音乐:

4╱4│345-│345-│5432︳1―――║

xxxxxx我们欢迎你

A、主课教师:

“今天先唱谁的名字呀,请XXX先来吧。

”之后请宝宝依次起立,大家一起为站起来的宝宝唱名字.唱完名后教师要对宝宝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予以鼓励。

例如:

“欢迎xxx来上课,今天唱的真好。

”等

B、配课教师弹琴伴奏。

C、唱完所有宝宝的名字后,主课教师用语言引导宝宝进入下一环节。

(2)、游戏活动

教学名称:

蚂蚁搬豆

教学目标:

1、训练宝宝大运动能力,学习持物跑。

2、通过游戏提高宝宝的学习兴趣。

教具构成:

A、音乐《蚂蚁搬豆》

B、大豆形的枕头与宝宝人数一样

C、做蚂蚁洞的大筐

D、蚂蚁图片或毛绒玩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学习新内容

A、主课教师向家长讲解教学目的。

B、主课教师:

“宝宝们看这是什么?

(出示图片或玩具)这是一只小蚂蚁,今天小蚂蚁邀请宝宝帮它运一些大豆,看看小蚂蚁怎样运豆子,一会宝宝也学小蚂蚁的样子做。

C、主课教师示范一遍游戏玩法。

教师趴在地上,将枕头放在后背上,驮着枕头爬到洞口,将枕头放入洞里。

D、配课教师将枕头散放于起点,主课教师引导宝宝与家长站在起点线上,准备游戏。

E、配课教师放音乐,主课教师:

“游戏开始了,宝宝们快驮好大豆子,帮小蚂蚁运豆子吧。

”妈妈与宝宝一起趴着向前走。

F、游戏结束,主课教师:

“宝宝今天真能干,帮小蚂蚁运了那么多豆子,小蚂蚁让我帮它谢谢你们。

G、对课程进行简短总结,结束课程。

变化延伸:

可以在宝宝爬行过程中加入障碍。

家庭作业:

在日常生活中带宝宝一起进行有益的运动。

5、欢送宝宝及家长

游戏结束之后,主课教师与宝宝说再见。

课程全部结束,一位老师欢送宝宝及家长并整理教室卫生,另一位老师整理教具并摆放下节课教具.

第二 周课程

二、教学名称:

工作台

二、教学目标:

3、练习宝宝手部的控制能力。

4、训练宝宝的观察能力,通过操作教具加强宝宝对颜色的认知。

三、教具构成:

5、工作台1个

6、塑料筐1个

7、小碗1个

4、教具架摆放教具:

工作台6-8份

倒豆子3-4份

形状小火车、小猫钓鱼、塞绿豆、套杯、智力拼图、插棍各1份

四、教学过程:

3、课前两分钟接待宝宝及家长进入教室。

两位教师同时在门口迎接宝宝及家长,一位教师负责给家长发鞋套,另一位教师引导拖完鞋的宝宝及家长进入教室准备走线。

4、导入――走线

目的:

帮助宝宝稳定情绪,更好地进入课程的学习。

训练宝宝良好的身体姿态。

(1)主课老师带领宝宝走线,走线过程中将走线目的讲给家长,请家长协助宝宝安静完成走线活动。

(2)配课老师协助维持课堂秩序,开、关走线音乐,同时接待晚到的宝宝。

(3)音乐渐停后,主课教师请宝宝及家长坐在线上准备看老师操作教具。

3、教师引导展示

(1)、主课教师双手取工作毯,将工作毯铺于宝宝对面的蒙氏线上,边铺边说:

“铺工作毯。

(2)、取教具放于工作毯中间。

(教师取教具时,要表现出对教具非常喜爱)。

(3)、教师双腿跪在工作毯边说出教具名称:

“工作台。

”把教具取出放于工作毯中央,小锤放在工作台旁边,小碗放于工作台右边。

塑料筐放于工作毯右下方。

(4)、主课教师:

“想不想知道工作台怎样玩,看看老师怎样做。

”左手扶工作台,右手从小碗中取出圆柱插进工作台的洞中,边插边说颜色名称,插满后用小锤敲击露在外边的圆柱体。

让宝宝想一想会掉出什么颜色的圆柱。

(5)、用同样的方法将其它圆柱插进洞中并敲出。

(6)、整理教具,向家长讲述教学目的及家庭延伸方法。

(7)、双手拿塑料筐将其送回原来的位置:

“玩具不玩了要从哪拿的送回哪去。

(8)、卷工作毯,将工作毯放回工作毯架上。

变化延伸:

让宝宝自己记忆颜色。

家庭作业:

利用家庭中的玩具训练宝宝的观察能力。

宝宝自由工作时间;教师进行个性化指导

(1)、主课教师收好工作毯后,单腿跪在工作毯架旁:

“现在请宝宝自己来取工作毯。

”(提示家长注意宝宝安全,不要发生碰撞。

(2)、配课教师协助取完工作毯的宝宝将工作毯整齐的铺在蒙氏线的两边上。

(3)、主课教师在教具架旁协助宝宝拿取教具。

所有宝宝全部选完后,两位教师开始分工做个性化指导。

(4)、听音乐请宝宝将教具收回原处,一位教师:

“音乐响了请宝宝把玩具收好从哪拿的送回哪去。

”指导宝宝收玩具,另一位教师协助宝宝收工作毯。

(5)、主课教师:

“收好工作毯的宝宝和妈妈一起坐到蒙氏线上和老师一起拍拍手。

”引导宝宝坐回蒙氏线上,准备唱名活动。

(6)、配课教师关掉收玩具音乐,准备好电子琴为唱名活动伴奏。

6、集体互动游戏

(1)、唱名活动

目的:

增加宝宝的自信心,增进社会性的发展。

准备:

2、电子琴

唱名音乐:

4╱4│345-│345-│5432︳1―――║

xxxxxx我们欢迎你

A、主课教师:

“今天先唱谁的名字呀,请XXX先来吧。

”之后请宝宝依次起立,大家一起为站起来的宝宝唱名字.唱完名后教师要对宝宝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予以鼓励。

例如:

“欢迎xxx来上课,今天唱的真好。

”等

B、配课教师弹琴伴奏。

C、唱完所有宝宝的名字后,主课教师用语言引导宝宝进入下一环节。

(2)、游戏活动

教学名称:

小猫操

教学目标:

1、增加宝宝身体的灵活性,和模仿能力。

2、提高认知能力。

教具构成:

A、音乐《小猫操》

B、小猫手偶1个

儿歌:

小猫小猫喵、喵,蹲在地上吃小鱼;

小猫小猫喵、喵,站起身来伸伸腰;

小猫小猫跳、跳,别让老鼠逃掉;

小猫小猫弯弯腰,找找尾巴哪里去了?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学习新内容

A、主课教师向家长讲解教学目的。

B、主课教师:

“宝宝们听这是什么小动物叫?

(出示手偶)这是小花猫,小花猫会做什么呀?

会吃小鱼,(教师双手握拳放在嘴边做吃鱼动作),会伸懒腰(教师双手举过头顶做伸懒腰动作),会跳一跳(教师双手叉腰跳),还会弯弯腰(教师双手叉腰做弯腰动作)。

C、主课教师听音乐示范一遍游戏玩法。

小猫小猫喵、喵,蹲在地上吃小鱼;

(前半句模仿小猫,后半句蹲下模仿吃鱼的动作)

小猫小猫喵、喵,站起身来伸伸腰;

(前半句蹲在地上模仿小猫,后半句站起来模仿伸懒腰的动作)

小猫小猫跳、跳,别让老鼠逃掉;

(前半句双手叉腰原地跳,后半句把两只手伸出摇动,表示别让老鼠逃掉)

小猫小猫弯弯腰,找找尾巴哪里去了?

(前半句双手叉腰,弯腰两次,后半句双手叉腰原地转一圈表示找尾巴)

D、配课教师放音乐,主课教师带领宝宝及家长做游戏

E、主课教师在带领宝宝及家长做完一遍后,对个别动作进行纠正,再听音乐做一遍。

F、游戏结束,主课教师对课程进行简短总结,结束课程。

变化延伸:

可以做一些小鱼和老鼠在游戏中增加兴趣。

家庭作业:

1、每天坚持和宝宝一起做体操。

2、可以模仿其它小动物。

7、欢送宝宝及家长

游戏结束之后,主课教师与宝宝说再见。

课程全部结束,一位老师欢送宝宝及家长并整理教室卫生,另一位老师整理教具并摆放下节课教具.

 

第二 周课程

三、教学名称:

夹夹子

二、教学目标:

5、练习宝宝手部小肌肉群的控制能力,学习使用夹子。

6、增加宝宝的生活常识。

三、教具构成:

8、小碗2个,

9、塑料筐1个

10、弹力球10个

11、小号夹子1个

5、教具架摆放教具:

夹夹子6-8份

工作台3-4份

倒豆子2份

小猫钓鱼、塞绿豆、套杯、智力拼图、插棍各1份

四、教学过程:

5、课前两分钟接待宝宝及家长进入教室。

两位教师同时在门口迎接宝宝及家长,一位教师负责给家长发鞋套,另一位教师引导拖完鞋的宝宝及家长进入教室准备走线。

6、导入――走线

目的:

帮助宝宝稳定情绪,更好地进入课程的学习。

训练宝宝良好的身体姿态。

(1)主课老师带领宝宝走线,走线过程中将走线目的讲给家长,请家长协助宝宝安静完成走线活动。

(2)配课老师协助维持课堂秩序,开、关走线音乐,同时接待晚到的宝宝。

(3)音乐渐停后,主课教师请宝宝及家长坐在线上准备看老师操作教具。

3、教师引导展示

(1)、主课教师双手取工作毯,将工作毯铺于宝宝对面的蒙氏线上,边铺边说:

“铺工作毯。

(2)、取教具放于工作毯中间。

(教师取教具时,要表现出对教具非常喜爱)。

(3)、教师双腿跪在工作毯边说出教具名称:

“夹夹子。

”把教具取出放于工作毯上,左边碗里放弹力球,右碗空,夹子放于碗后面。

塑料筐放于工作毯右下方。

(4)、主课教师:

“今天我们来学习用夹子。

”教师左手抓夹子开口的一边,右手抓夹子柄,在空中展示一下夹子张开、合上的过程。

(5)、左手扶碗,右手从碗中慢慢夹起弹力球,直到将球全部夹完。

可以换左手夹球。

(6)、整理教具,向家长讲述教学目的及家庭延伸方法。

(7)、双手拿托盘将其送回原来的位置:

“玩具不玩了要从哪拿的送回哪去。

(8)、卷工作毯,将工作毯放回工作毯架上。

变化延伸:

可以变换不同物品请宝宝夹。

家庭作业:

利用家庭中的玩具训练宝宝“夹”的动作。

宝宝自由工作时间;教师进行个性化指导

(1)、主课教师收好工作毯后,单腿跪在工作毯架旁:

“现在请宝宝自己来取工作毯。

”(提示家长注意宝宝安全,不要发生碰撞。

(2)、配课教师协助取完工作毯的宝宝将工作毯整齐的铺在蒙氏线的两边上。

(3)、主课教师在教具架旁协助宝宝拿取教具。

所有宝宝全部选完后,两位教师开始分工做个性化指导。

(4)、听音乐请宝宝将教具收回原处,一位教师:

“音乐响了请宝宝把玩具收好从哪拿的送回哪去。

”指导宝宝收玩具,另一位教师协助宝宝收工作毯。

(5)、主课教师:

“收好工作毯的宝宝和妈妈一起坐到蒙氏线上和老师一起拍拍手。

”引导宝宝坐回蒙氏线上,准备唱名活动。

(6)、配课教师关掉收玩具音乐,准备好电子琴为唱名活动伴奏。

8、集体互动游戏

(1)、唱名活动

目的:

增加宝宝的自信心,增进社会性的发展。

准备:

3、电子琴

唱名音乐:

4╱4│345-│345-│5432︳1―――║

xxxxxx我们欢迎你

A、主课教师:

“今天先唱谁的名字呀,请XXX先来吧。

”之后请宝宝依次起立,大家一起为站起来的宝宝唱名字.唱完名后教师要对宝宝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予以鼓励。

例如:

“欢迎xxx来上课,今天唱的真好。

”等

B、配课教师弹琴伴奏。

C、唱完所有宝宝的名字后,主课教师用语言引导宝宝进入下一环节。

(2)、游戏活动

教学名称:

给颜色找家

教学目标:

3、提高宝宝对颜色的认知能力。

4、加强宝宝大运动的练习。

教具构成:

A、音乐:

欢快音乐

B、红、黄、蓝三色泡沫积木

C、红、黄、蓝三色筐

D、平衡木2个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学习新内容

A、主课教师向家长讲解教学目的。

B、主课教师:

“宝宝们看老师这里有很多积木,都有什么颜色的。

”出示积木带宝宝一起认颜色。

C、主课教师示范一遍游戏玩法。

从起点拿起红色积木走过平衡木,将红色积木放进红色筐中。

D、配课教师放音乐,主课教师带领宝宝及家长做游戏

E、游戏结束,主课教师对课程进行简短总结,结束课程。

变化延伸:

可以加其它颜色让宝宝分辨。

家庭作业:

在家庭中教宝宝认知颜色时尽量挑选宝宝喜欢的游戏形式进行。

9、欢送宝宝及家长

游戏结束之后,主课教师与宝宝说再见。

课程全部结束,一位老师欢送宝宝及家长并整理教室卫生,另一位老师整理教具并摆放下节课教具.

 

第四 周课程

四、教学名称:

数字形状屋

二、教学目标:

7、教宝宝练习镶嵌的工作,通过操作教具加强宝宝对形状的认知。

2、训练宝宝的观察能力,及一一对应能力。

三、教具构成:

12、数字形状屋1个

13、塑料筐1个

14、小碗1个

4、教具架摆放教具:

数字形状屋6-8份

夹夹子3-4份

工作台2份

倒豆子、小猫钓鱼、套杯、插棍各1份

四、教学过程:

7、课前两分钟接待宝宝及家长进入教室。

两位教师同时在门口迎接宝宝及家长,一位教师负责给家长发鞋套,另一位教师引导拖完鞋的宝宝及家长进入教室准备走线。

8、导入――走线

目的:

帮助宝宝稳定情绪,更好地进入课程的学习。

训练宝宝良好的身体姿态。

(1)主课老师带领宝宝走线,走线过程中将走线目的讲给家长,请家长协助宝宝安静完成走线活动。

(2)配课老师协助维持课堂秩序,开、关走线音乐,同时接待晚到的宝宝。

(3)音乐渐停后,主课教师请宝宝及家长坐在线上准备看老师操作教具。

3、教师引导展示

(1)、主课教师双手取工作毯,将工作毯铺于宝宝对面的蒙氏线上,边铺边说:

“铺工作毯。

(2)、取教具放于工作毯中间。

(教师取教具时,要表现出对教具非常喜爱)。

(3)、教师双腿跪在工作毯边说出教具名称:

“数字形状屋。

”把教具取出放于工作毯中央,小锤放在工作台旁边,小碗放于工作台右边。

塑料筐放于工作毯右下方。

(4)、主课教师:

“这些小积木想回到房子中住,应该怎样帮它们呢?

”教师展示将积木嵌入洞中的方法。

左手扶房子,右手拿起一块积木,找到与积木形状一样的洞穴,将积木嵌入。

(5)、用同样的方法将其它积木嵌入房子中。

(6)、整理教具,向家长讲述教学目的及家庭延伸方法。

(7)、双手拿塑料筐将其送回原来的位置:

“玩具不玩了要从哪拿的送回哪去。

(8)、卷工作毯,将工作毯放回工作毯架上。

变化延伸:

让宝宝自己认知颜色。

家庭作业:

利用家庭中的玩具训练宝宝的观察能力和一一对应能力。

宝宝自由工作时间;教师进行个性化指导

(1)、主课教师收好工作毯后,单腿跪在工作毯架旁:

“现在请宝宝自己来取工作毯。

”(提示家长注意宝宝安全,不要发生碰撞。

(2)、配课教师协助取完工作毯的宝宝将工作毯整齐的铺在蒙氏线的两边上。

(3)、主课教师在教具架旁协助宝宝拿取教具。

所有宝宝全部选完后,两位教师开始分工做个性化指导。

(4)、听音乐请宝宝将教具收回原处,一位教师:

“音乐响了请宝宝把玩具收好从哪拿的送回哪去。

”指导宝宝收玩具,另一位教师协助宝宝收工作毯。

(5)、主课教师:

“收好工作毯的宝宝和妈妈一起坐到蒙氏线上和老师一起拍拍手。

”引导宝宝坐回蒙氏线上,准备唱名活动。

(6)、配课教师关掉收玩具音乐,准备好电子琴为唱名活动伴奏。

10、集体互动游戏

(1)、唱名活动

目的:

增加宝宝的自信心,增进社会性的发展。

准备:

4、电子琴

唱名音乐:

4╱4│345-│345-│5432︳1―――║

xxxxxx我们欢迎你

A、主课教师:

“今天先唱谁的名字呀,请XXX先来吧。

”之后请宝宝依次起立,大家一起为站起来的宝宝唱名字.唱完名后教师要对宝宝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予以鼓励。

例如:

“欢迎xxx来上课,今天唱的真好。

”等

B、配课教师弹琴伴奏。

C、唱完所有宝宝的名字后,主课教师用语言引导宝宝进入下一环节。

(2)、游戏活动

教学名称:

敲敲跳跳

教学目标:

1.体验蹦蹦跳跳的快乐。

2.发展宝宝的跳跃能力和听辨能力。

教具构成:

A、小鼓1个

B、小贴纸若干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学习新内容

A、主课教师向家长讲解教学目的。

B、主课教师:

“宝宝们一会老师要考考你们,看看谁的小耳朵最聪明,在考试之前先看老师

考考X老师。

”配课教师配合主课教师示范玩法,配课教师听到主课教师鼓声敲得轻,就

在原地轻轻地跳起;听到鼓声敲得重,就在原地高高地跳起。

C、主课教师:

“现在请宝宝和妈妈拉起圆圈,我们一起做游戏,一定要听清我的鼓声呀。

D、配课教师与宝宝及家长一起听鼓声做动作,主课教师敲鼓。

E、玩游戏数次。

F、游戏结束,主课教师对课程进行简短总结,结束课程。

变化延伸:

可以提示宝宝变换动作来表示声音的轻重,如:

蹲着走,站着

走等。

家庭作业:

家长在家进行此类似游戏时,也可以提示宝宝变换动作来表示声音的轻重,如:

蹲着走,站

着走等。

11、欢送宝宝及家长

游戏结束之后,主课教师与宝宝说再见。

课程全部结束,一位老师欢送宝宝及家长并整理教室卫生,另一位老师整理教具并摆放下节课教具.

 

第五 周课程

五、教学名称:

穿线洞洞板

二、教学目标:

8、练习宝宝手眼协调能力,为“缝”的工作做准备。

9、通过“穿线洞洞板”的工作训练宝宝的专注力。

三、教具构成:

15、穿线洞洞板1个

16、穿绳1条

17、托盘1个

4、教具架摆放教具:

穿线洞洞板6-8份

数字形状屋3-4份

夹夹子2份

工作台、倒豆子、小猫钓鱼、套杯、插棍各1份

四、教学过程:

9、课前两分钟接待宝宝及家长进入教室。

两位教师同时在门口迎接宝宝及家长,一位教师负责给家长发鞋套,另一位教师引导拖完鞋的宝宝及家长进入教室准备走线。

10、导入――走线

目的:

帮助宝宝稳定情绪,更好地进入课程的学习。

训练宝宝良好的身体姿态。

(1)主课老师带领宝宝走线,走线过程中将走线目的讲给家长,请家长协助宝宝安静完成走线活动。

(2)配课老师协助维持课堂秩序,开、关走线音乐,同时接待晚到的宝宝。

(3)音乐渐停后,主课教师请宝宝及家长坐在线上准备看老师操作教具。

3、教师引导展示

(1)、主课教师双手取工作毯,将工作毯铺于宝宝对面的蒙氏线上,边铺边说:

“铺工作毯。

(2)、取教具放于工作毯中间。

(教师取教具时,要表现出对教具非常喜爱)。

(3)、教师双腿跪在工作毯边说出教具名称:

“穿线洞洞板。

”把教具取出放于工作毯中央,穿绳展开放于洞洞板下方,托盘放于工作毯右下方。

(4)、主课教师:

“这么好看的洞洞板怎么玩呀,快看老师怎么做。

”左手拿起洞洞板,右手拇食指拿起穿绳,将绳按从左到右的顺序穿入洞洞板中。

(5)、用同样的方法将穿绳按从右到左的顺序从洞洞板中取出。

(6)、整理教具,向家长讲述教学目的及家庭延伸方法。

(7)、双手拿托盘将其送回原来的位置:

“玩具不玩了要从哪拿的送回哪去。

(8)、卷工作毯,将工作毯放回工作毯架上。

变化延伸:

可以加深难度让宝宝按一定顺序穿线

家庭作业:

在家庭中让宝宝练习按要求穿线。

宝宝自由工作时间;教师进行个性化指导

(1)、主课教师收好工作毯后,单腿跪在工作毯架旁:

“现在请宝宝自己来取工作毯。

”(提示家长注意宝宝安全,不要发生碰撞。

(2)、配课教师协助取完工作毯的宝宝将工作毯整齐的铺在蒙氏线的两边上。

(3)、主课教师在教具架旁协助宝宝拿取教具。

所有宝宝全部选完后,两位教师开始分工做个性化指导。

(4)、听音乐请宝宝将教具收回原处,一位教师:

“音乐响了请宝宝把玩具收好从哪拿的送回哪去。

”指导宝宝收玩具,另一位教师协助宝宝收工作毯。

(5)、主课教师:

“收好工作毯的宝宝和妈妈一起坐到蒙氏线上和老师一起拍拍手。

”引导宝宝坐回蒙氏线上,准备唱名活动。

(6)、配课教师关掉收玩具音乐,准备好电子琴为唱名活动伴奏。

12、集体互动游戏

(1)、唱名活动

目的:

增加宝宝的自信心,增进社会性的发展。

准备:

5、电子琴

唱名音乐:

4╱4│345-│345-│5432︳1―――║

xxxxxx我们欢迎你

A、主课教师:

“今天先唱谁的名字呀,请XXX先来吧。

”之后请宝宝依次起立,大家一起为站起来的宝宝唱名字.唱完名后教师要对宝宝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予以鼓励。

例如:

“欢迎xxx来上课,今天唱的真好。

”等

B、配课教师弹琴伴奏。

C、唱完所有宝宝的名字后,主课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