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中考面对面中考历史模块考点梳理 模块一中国古代史.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819377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中考面对面中考历史模块考点梳理 模块一中国古代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山西中考面对面中考历史模块考点梳理 模块一中国古代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山西中考面对面中考历史模块考点梳理 模块一中国古代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山西中考面对面中考历史模块考点梳理 模块一中国古代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山西中考面对面中考历史模块考点梳理 模块一中国古代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中考面对面中考历史模块考点梳理 模块一中国古代史.docx

《山西中考面对面中考历史模块考点梳理 模块一中国古代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中考面对面中考历史模块考点梳理 模块一中国古代史.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西中考面对面中考历史模块考点梳理 模块一中国古代史.docx

山西中考面对面中考历史模块考点梳理模块一中国古代史

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考点1: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文化遗存。

名称:

元谋人。

发现地点:

云南省元谋县。

距今时间:

约一百七十万年,属于远古人类。

生产、生活状况:

使用石器,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

意义:

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名称:

北京人。

发现地点:

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

距今时间:

约七十万至二十万年,属于远古人类。

生产、生活状况:

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过群居生活。

特征:

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

意义:

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名称:

山顶洞人。

发现地点: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

距今时间:

约三万年,某些版本为1点8万年,属于母系氏族时期。

生产、生活状况:

使用打制石器,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懂得人工取火。

注意: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考点2:

半坡遗址及河姆渡遗址。

名称:

半坡遗址。

距今时间:

约五六千年。

生活地点:

陕西西安半坡村。

生产、生活状况: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等开垦土地,用石刀收割庄稼,主要粮食作物是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饲养家畜,打猎捕鱼,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

会制造彩陶,会纺线、织布、制衣。

评述:

黄河流域氏族聚落原始农耕的代表。

名称:

河姆渡遗址。

距今时间:

约七千年。

生活地点: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生产、生活状况: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住着干栏式房屋,会制造陶器和简单的玉器,原始乐器,挖掘水井,饲养家畜。

评述:

长江流域氏族聚落原始农耕的代表。

了解史前社会的依据:

考古发现为主要依据,其次还有传说和神话。

 

考点3:

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禅让制。

炎帝和黄帝:

(1)距今约四五千年,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

炎黄二部族在涿鹿一战中,大败蚩尤后走向联合;占据了中原地区并不断繁衍,形成日后的华夏族主体。

(2)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他的妻子嫘祖发明缫丝,他的属下仓颉发明了文字,伶伦编出了乐谱等等。

(3)后人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或“人文始祖”)。

至今,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尧、舜、禹:

传说继黄帝之后,先后成为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的还有尧、舜、禹。

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

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

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在外13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

相传,尧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

舜年老后,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

禅让制:

历史上把尧、舜、禹之间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做“禅让制”。

考点4:

夏、商、西周三代更替和西周分封制。

夏、商、西周三代更替:

重要朝代:

夏。

重要年代:

约公元前2070年。

重要事件: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

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夏朝的建立

,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是我国进入文明时代的主要标志。

重要人物:

禹,启。

重要朝代:

商。

重要年代:

约公元前1600年。

重要事件:

夏桀暴虐,汤战胜桀,夏朝灭亡,商朝建立。

因为水患和政治动乱,商朝曾几次迁都,一直到商王盘庚迁都到殷,都城才稳定下来。

后人又称商朝为殷朝。

重要人物:

夏桀,商王汤。

 

重要朝代:

西周。

重要年代:

公元前1046年。

重要事件:

商纣暴虐,武王联合西方和南方的小国、部落,向商纣进攻,牧野之战,商亡,西周建立。

定都镐,又称镐京。

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重要人物:

商纣,周武王,周厉王,周幽王。

相关故事:

炮烙之刑,牧野之战,烽火戏诸侯。

夏、商、西周灭亡的启示:

(1)统治者要勤于政事,爱护百姓,唯才是举,广纳谏言,政策应该符合人民的心愿。

(2)荒淫无度、暴虐成性的国君(统治者)必将被人民所抛弃。

西周分封制:

目的:

西周初年为了巩固统治,政治上实行以周王室为中心的分封制。

概况:

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由他们全权管理封地内的事务。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共同抵御或讨伐其他民族。

作用:

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考点5: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东周时期: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时代特征: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1)春秋时期:

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2)战国时期:

从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春秋争霸:

背景:

春秋时期,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候,各诸侯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

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

春秋五霸:

齐桓公(第一个称霸),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

(另一种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1)齐桓公称霸:

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2)晋楚争霸:

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军“退避三舍”,驻军城濮,巧妙地避开楚军锋芒,诱敌深入大败楚国军队,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后来,楚军在邲打败晋国,楚庄王跃升为中原霸主。

(相关典故:

“问鼎中原”“一鸣惊人”。

战国七雄:

诸侯国:

到战国时期,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的局面,(战国初期,晋国分裂成韩,赵,魏三个国家),即“战国七雄”。

著名战争:

(1)桂陵之战:

魏国大将庞涓攻赵,齐国军事家孙膑围魏救赵。

(2)马陵之战:

齐魏大战,孙膑使用减灶计取胜。

(3)长平之战:

秦赵两国,赵军大败,40多万人被坑杀。

(相关成语:

纸上谈兵)。

与山西地方史有关的成语:

(1)退避三舍:

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军“退避三舍”,驻军城濮,避开楚军锋芒,打败楚国军队,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2)问鼎中原:

(一鸣惊人):

楚军在邲打败晋国,楚庄王跃升为中原霸主。

(3)三家分晋:

战国初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

(4)长平之战:

(纸上谈兵):

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空前激烈的战争,赵军大败,四十多万人被俘,绝大部分被坑杀。

考点6:

商鞅变法、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商鞅变法:

时间:

公元前356年。

人物:

秦孝公,商鞅。

目的:

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主要内容:

(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2)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3)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4)统一度量衡,在秦国范围内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

性质:

是一场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改革。

作用: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

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以后兼并六国奠定了基础。

战国时期社会变革:

变革原因:

(1)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

(2)(直接原因)各国为了富国强兵。

主要表现:

(1)经济上,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2)政治上,各国改革,封建制度确立(是最主要的表现)。

(例:

魏国李悝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等)。

(3)思想上,诸子百家争鸣。

影响:

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地主阶级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

改革启示:

(1)要顺应历史潮流坚持改革,推动社会前进。

只有改革才能推动社会进步。

(2)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会有很多阻力,要有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要不畏艰难、勇于创新。

注意:

变法是战国社会变革的巨大推动力,商鞅变法是其中最典型、最成功的一次。

 

第二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考点1:

秦兼并六国,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统治。

秦兼并六国:

自长平之战以后,东方各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军的强大攻势。

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陆续灭掉六国,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

朝,定都咸阳,结束了诸侯国长期纷争的局面,促进了历史发展。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统治:

政治:

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

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经济:

①统一货币(:

圆形方孔铜钱)。

②统一度量衡。

③统一车轨,修驰道,(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往与发展,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思想文化:

统一文字(小篆,后推广隶书)。

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军事、民族关系:

在北方修筑长城,抗击匈奴;在南方统一百越,设置南海郡,兴修灵渠(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开发东南、岭南地区(:

开拓了疆域,巩固了边疆)。

历史地位:

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也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立足秦朝的建立来理解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自秦朝开始,古代中国开始处于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国家统一的局面,它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列国争霸、兼并

的战乱局面,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与进步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模式。

秦朝统一中国,使国家规模(如疆域)得到扩大,统治方法:

(政治文明)得到加强和丰富。

奠定了我国统一的基础。

评价秦始皇:

(1)功绩:

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他还统一了文字,货币,车轨,度量衡,筑长城,修灵渠等,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使秦朝成为我国

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过失:

秦始皇以“焚书坑儒”的方式巩固政权,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其实施暴政,刑法残酷等,这些都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最终导致秦王朝的灭亡。

秦朝疆域:

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考点2:

陈胜、吴广起义及秦的灭亡。

陈胜、吴广起义:

原因:

(1)秦的暴政(繁重的徭役和赋税)。

(2)严刑峻法;秦二世统治更加残暴。

经过: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等人在大泽乡“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号召举行起义,在陈建立政权,不到半年,起义军被镇压下去,吴广、陈胜相继被部下杀害。

意义:

(1)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沉重地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2)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秦的灭亡:

时间:

公元前207年。

经过:

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

与此同时,刘邦率兵直逼咸阳。

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考点3:

西汉的建立及文景之治。

西汉的建立: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

刘邦就是汉高祖。

文景之治:

在位皇帝:

文帝,景帝。

措施:

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

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

表现:

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到景帝后期,国家粮仓丰满,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

历史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

考点4:

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及评价汉武帝。

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

政治:

为加强中央集权,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诸侯国势力。

思想文化: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在长安举办太学,(太学是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以儒家的五经为主要教材,不学习其他各家的学说。

经济:

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军事:

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在河西地区陆续设郡,派兵屯田驻守,巩固北部边疆。

对外交往:

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等。

意义:

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

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评价汉武帝: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

他在位期间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大一统帝国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使西汉达到鼎盛。

但是汉武帝连年征战,耗费了大量的民力和财力,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痛苦。

晚年下诏“悔过”,改正了自己的错误。

考点5:

张骞通西域,西域都护设立,丝绸之路。

西域:

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张骞通西域:

经过:

为联络大月氏共同夹攻匈奴,汉武帝派张骞于公元前138年第一次出使西域,虽没有达到出使目的,但了解到西域各国都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

西域,最终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

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

作用:

(1)加强了汉朝和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汉族和西域各族人民的生活,开通了中西交往的通道丝绸之路,并最终形成了中央政府对西域地区的政治管辖。

(2)张骞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进中西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西域都护设立:

设置: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

意义:

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丝绸之路:

线路:

丝绸之路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西域的使者、商人也纷纷东来。

他们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等,从长安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冶铁,凿井,造纸,印刷等技术也相继西传,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作用:

“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有力地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这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

重大作用。

注意:

汉武帝以后,西汉的商人还常出海贸易,开辟了海上交通要道,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

考点6:

三国鼎立。

背景:

东汉末年,各地出现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他们彼此长期混战,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重要战役:

官渡之战:

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绍率军在官渡交战,曹操以少胜多,奠定了其统一北方的基础。

赤壁之战:

公元208年,曹操率领二十多万大军南下,欲消灭刘备、孙权,统一南北。

孙刘联军利用火攻在赤壁大败曹军。

曹操带领少数人马,慌忙逃回北方,这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国家:

魏。

建立时间:

220年。

建立者:

曹丕。

都城:

洛阳。

国家:

蜀。

建立时间:

221年。

建立者:

刘备。

都城:

成都。

国家:

建立时间:

222年(注:

229年,孙权称帝。

建立者:

孙权。

都城:

建业。

 

考点9:

北魏孝文帝改革。

背景:

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日常的接触和频繁的交往,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

措施:

494年,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

今山西大同)迁到洛阳。

规定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穿戴汉族服饰,禁用鲜卑语,采用汉族姓氏,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通婚等;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

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性质:

一场封建性质的改革。

影响:

促进了民族融合,也促进了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

丰富了中原文明。

 

第三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考点1:

隋朝的统治。

隋朝建立:

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杨坚就是隋文帝。

隋的统治:

(1);589年,隋军南下,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归统一。

(2)隋文帝时,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并在长安、洛阳一带修建了许多大仓库,储存的粮食、布匹,据史书记载可以供应政府五六十年开销。

(3)隋炀帝时,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隋朝灭亡的原因:

(1)隋炀帝时,三次进军高丽,挖掘大运河,耗费大量劳动力,天下怨声载道。

(2)隋炀帝后期,暴虐无道,导致隋末农民大起义。

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王朝最终瓦解。

考点2:

科举制。

诞生:

科举制指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的制度。

(1)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2)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完善:

唐朝科举制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明经两科最重要。

(1)唐太宗时期,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2)武则天时期,首创殿试和武举。

(3)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影响:

从此,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

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

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

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衰落废除:

明清时期,科举制僵化,采用八股取士,钳制了人们的思想,1905年,光绪帝废除了科举制。

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多年。

 

考点3:

“贞观之治”,评价唐太宗。

贞观之治:

表现:

公元626年,李世民登上皇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称唐太宗,其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社会秩序稳定,国力逐步加强。

被称为“贞观之治”。

出现原因:

(1)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经验教训,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

(2)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

(3)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

(4)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评价唐太宗: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封建皇帝。

他造就了“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其各种制度,用人政策,重视发展生产的方针和开明的民族政策等一直影响到唐玄宗统治时

期,为唐朝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启示:

重视人才,重视民众利益是社会稳定,兴旺繁盛的重要条件;贞观之治中有关君民关系、民本思想,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很有借鉴意义。

考点4:

武则天,“开元盛世”。

武则天:

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她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人称其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武则天大力提倡科举,创设殿试,武举。

开元盛世:

时间:

唐玄宗统治前期。

(年号“开元”)。

原因:

重用贤能,“励精为治”,重视地方吏治,对军事制度,财政制度,漕运制度等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表现:

政治清明,政局稳定,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唐朝兴盛的原因:

(1)统治者重视民生,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勤于政事,虚心纳谏。

(2)民族关系融洽。

(3)对外交往活跃。

(4)社会经济繁荣。

(5)制度创新促进社会发展。

 

第四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考点5: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和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蒙古族是我国北方蒙古高原上古老的游牧民族。

1206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他为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蒙古,蒙古国建立。

从此,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

忽必烈建立元朝:

统一:

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军队相继灭亡西夏和金,对南宋形成包围之势。

后来,忽必烈即汗位,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正式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

今北京),忽必烈就是元世祖

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俘虏南宋皇帝,南宋灭亡。

忽必烈改制:

(1)经济上:

重视发展农业;治理黄河,扩大棉花种植;开凿两段新运河,开辟规模空前的海运。

(2)政治上:

仿效中原政治体制,建立行省制度(:

奠定了以后省级行政区划的基础)。

在中央设立宣政院,管理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还设立澎湖巡检司

,加强对琉球(:

今台湾)的管辖,台湾正式归属中央政府。

(3)文化上:

重视儒家文化。

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

表现:

许多汉族人来到边疆,同少数民族杂居,为开发边疆做出了贡献;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内地的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

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差别。

唐朝以来,不少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他们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

民族——回族。

作用:

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在政治上大一统的同时,接受中原先进文化,民族矛盾逐渐缓和,呈现以中原传统文化为主的文化认同倾向。

注意:

从不同历史时期民族关系呈现的阶段特征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是以民族融合为主,辽,宋,西夏,金,元时期的民族关系是各民族政治经济文明共同发展为主。

 

第五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考点1:

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明朝:

建立:

1368年初,朱元璋以应天为都城,改称南京,称皇帝,建立明朝。

加强君权的措施:

(1)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主权力。

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

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全国的军政大权,都集中到了皇帝手里。

(2)授权侍卫亲军锦衣卫,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

锦衣卫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成为特务机构。

又在锦衣卫之外,增设特务机构东厂,还设廷杖制度。

(3)明成祖改北平为北京,于1421年迁都北京,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4)文化方面:

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

答卷的文体,必须分为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

读书人只顾埋头攻读经书,

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

考中做官后,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清朝:

建立:

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满洲。

1636年,他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

1644年,清军入关,迁都北京,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加强君权的措施:

(1)清初中央设置内阁和六部,但还保留着议政王大臣会议,一切军国大事要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一经决定,连皇帝也不能改变。

(2)雍正帝时设军机处,由皇帝选调亲信大臣组成。

军国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在地上,拿笔记录,然后传递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

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至乾隆帝时撤销。

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3)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大兴文字狱,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考点3:

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

戚继光抗倭:

背景:

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

明朝中期,海防松弛,东南沿海的奸商勾引倭寇上岸,共同抢劫分赃。

他们到处烧杀掳掠

,使百姓的生命财产惨遭损害。

概况:

明朝政府派年轻将领戚继光到浙东沿海抗击倭寇,他率领“戚家军”于1561年,在台州九战九捷,迅速荡平了浙江的倭寇。

接着他又率部进入福建,广东,与当地明军并肩作战,剿灭

那里的倭寇。

意义:

这是一场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是正义的民族自卫战争。

戚继光抗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反抗外来民族侵略并取得胜利的斗争,戚继光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