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招标书技术规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17730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73.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轮机招标书技术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汽轮机招标书技术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汽轮机招标书技术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汽轮机招标书技术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汽轮机招标书技术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轮机招标书技术规范.docx

《汽轮机招标书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轮机招标书技术规范.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汽轮机招标书技术规范.docx

汽轮机招标书技术规范

 

招标文件

 

项目名称:

xxxxxxxxxxxxxxx项目

双抽凝汽式汽轮机

招标编号:

技术规范

 

招标人:

xxxxxx有限责任公司

招标代理机构:

xx工程有限公司

2021年6月

 

附件一技术规定

1.概述

1.1总则

本文件适用于xxx项目(以下简称xxx项目)动力站高温超高压双抽凝汽式汽轮机设备的采购。

投标方的工作范围包括招标范围内设备的设计、制造、检验、试验、包装、运输、安装指导、方案优化以及配合性能考核等工作。

招标方在本招标文件中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投标方应提供一套满足本招标文件和所列标准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应服务。

对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必须满足其要求。

投标方须执行本招标文件所列标准。

投标方在设备设计和制造中所涉及的各项规程、规范和标准遵循现行最新标准版本,若现行的标准与本招标文件所列的标准版次有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按本招标文件的要求,投标方在收到中标通知书后两周内提出合同设备的设计、制造、检验、试验、装配、安装、调试、试运、验收、运行和维护等标准清单给招标方,由招标方确认。

若投标方所提供的投标文件前后有不一致的地方,应以更有利于设备安装运行、工程质量为原则,由招标方确定。

如未对本招标文件提出偏差,将认为投标方提供的设备符合招标文件和标准的要求。

偏差(无论多少)都必须清楚地表示在投标文件中的附件十一“差异表”中。

在合同签订之后,招标方有权提出因规范标准和规程发生变化的一些补充要求,在设备投料生产前,投标方在设计上应给予修改,具体项目由招投标双方商定。

投标方提供的设备是成熟可靠、技术先进的产品,且已有相同或近似容量机组制造、运行的成功经验。

投标方对成套设备(含辅助系统与设备)负有全部技术及质量责任,包括分包(或采购)的设备和零部件。

招标方有权参加分包、外购设备的招标和技术谈判,投标方和招标方协商选择分包厂家,但技术上由投标方负责归口协调。

分包合同签订后,投标方必须及时向招标方提供分包合同的技术协议。

投标方必须满足招标方提供的本项目总体设计统一规定和本项目仪表通用规范。

投标方提供的设备、管道及仪表编号应遵循xxx项目总体设计院发布的总体设计统一规定“设备、管道及仪表编号规定“2091G-00000-400-SP-0005P02设备、管线及仪表编号规定”的要求。

1.2设计基础

1.2.1工程概况

xxx将建于xxx化工基地(A区)B6地块,建设规模为xxx年耗煤约1000万吨,年耗水1005万立方米,年耗电11.58亿千瓦时,主装置占地364公顷,项目总投资估算约200亿元。

项目主要xxxx等工艺装置以及与工艺装置配套的储运工程、公用工程、辅助工程、服务性工程和厂外工程组成。

动力站是xxx项目重要的公用工程之一,主要承担工厂高压蒸汽生产、蒸汽系统运行调节、主蒸汽发电、余热发电、除盐水制备、冷凝液精制、锅炉给水除氧及供给等重要职能,年运行8000小时。

其主要由热电站、余热发电站、除盐水站三套主装置及其它辅助设施、配套公用工程等组成。

本项目动力站共建设10×640t/h国产高温超高压(12.5MPa(g)、540℃)的煤粉锅炉,锅炉产汽主要供应空分透平及其它装置透平用汽,同时动力站配套2台50MW高温超高压双抽凝汽式直接空冷汽轮发电机组。

本招标书为2台50MW高温超高压双抽凝汽式空冷汽轮机招标书。

1.2.2气象条件

本项目地处我国西北内陆,位于鄂尔多斯台地及毛乌素沙漠的南缘,属中温带干旱气候区,具有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特点。

气候干燥,年降水量少而集中,蒸发强烈;寒冬长,夏热短;温差大、日照较长、光能丰富;冬春季风大沙尘多,无霜期较短。

全年主导风向为北风,风沙危害较大。

2019年,xx气象研究所、xxx气象台编制完成本项目《厂址区气候调查与论证研究报告》,研究了本项目厂址区域从1978到2019年近30年的气象资料,综合气象数据如下:

(1)降水量(mm)

年平均降水量

199.5

年最大降雨量

352.4

年最小降雨量

80.4

月平均最大降水量

52.6

月平均最小降水量

0.8

日最大降水量

95.4

1小时最大降雨量

32.3

年平均暴雨天数(>50mm/d)

0.1

年平均暴雨天数(>25mm/d)

0.7

暴雨计算公式:

 

Ψ—

泾流系数=0.6

q—降雨强度(L/sha);

P—设计重现期(年)=2

t=t1+mt2

t—降雨历时(分钟);

t1—地面集水时间(分钟)=10minutes

m—折减系数=2;

t2—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分钟)

(2)土壤(cm)

最大冻土深度

109

(3)气温(℃)

年平均气温

9.0

极端最高气温

41.4

极端最低气温

-27.7

最低日平均温度

-20.5℃

最热月平均温度

23.4℃

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

29.6

最冷月平均气温

-7.6

月平均最低气温的最低值

-16.8℃

年平均最高气温

16.6

年平均最低气温

2.5

夏日连续5日干球温度

26.9

7-8月平均干球温度

22.6

夏日连续5日湿球温度

21.7

(4)风

常年主导风向

N

夏季主导风向

S

冬季主导风向

N

最大风速(m/s)

21.0

常年平均风速(m/s)

2.7

瞬间最大风速(地上10m)(m/s)

27.7

基本风压(kN/m2)

0.65

UBC当量风压(kN/m2)(仅用于进口设备)

1.2

地面粗糙度类别

B

沙暴日数(天)

5.9

全年最多沙暴日数(天)

11

大风日数(天)

13.3

全年最多大风日数

27

(5)湿度(%)

年平均相对湿度

56

月平均最高相对湿度

69

月平均最低相对湿度

43

日平均最大相对湿度(夏季)

89

日平均最小相对湿度(冬季)

76

(6)气压(千帕)(kPa)

年平均气压

89.01

7月平均气压

88.19

1月平均气压

89.47

绝对最高气压

91.71

绝对最低气压

86.71

(7)海拔

海拔(m)

1310(项目现场海拔)

(8)蒸发量

全年平均水面蒸发量(mm)

1752.6

(9)霜

年均无霜期(天)

171

重霜冻最多天数

172

重霜冻最少天数

135

轻霜冻最多天数

184

轻霜冻最少天数

159

(10)冰雪

基本雪压(kN/m2)

0.18

最大积雪深度(cm)

13

(11)冰雹

平均次数(次/年)

0.3

(12)日照

全年日照时数(h)

3012.0

6月每天日照时数(h)

9.9

12月每天日照时数(h)

6.9

(13)雷暴

全年平均雷暴日数

14

全年最多雷暴日数

23

1.2.3地震条件

依照国家地震局对项目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的批复(中震安评[2009]55号文),场地为非液化场地,且场地及周围没有发现大的区域性断裂构造,地质条件稳定,属对建筑抗震有利地段。

项目场地50年超越概率63%、10%、2%三种超越概率水准下,场地地面地震峰值加速度分别为55、165、296gal,特征周期分别为0.40、0.52、0.69s,场地基本烈度为Ⅶ度。

场地的其他地震动参数值见表1-1及表1-2。

表1-1设计地震动水平向峰值加速度及反应谱(5%阻尼比)参数值

超越概率

Amax(gal)

(s)

T2(s)

βm

γ

αmax(g)

P50=0.63

55

0.10

0.40

2.50

0.9

0.14

P50=0.10

165

0.10

0.52

2.50

0.9

0.42

P50=0.02

296

0.10

0.69

2.50

0.9

0.75

P100=0.63

82

0.10

0.52

2.50

0.9

0.21

P100=0.10

212

0.10

0.75

2.50

0.9

0.54

P100=0.02

348

0.10

0.95

2.50

0.9

0.89

表1-2钢制设备设计地震动水平向峰值加速度及反应谱参数值

发生概率

Amax(gal)

(s)

T2(s)

T3(s)

βm

γ

αmax(g)

P50=0.63

55

0.10

0.40

12.00

2.50

0.9

0.14

P50=0.10

165

0.10

0.52

15.00

2.50

0.9

0.42

P50=0.02

296

0.10

0.69

15.00

2.50

0.9

0.75

P100=0.63

82

0.10

0.52

14.51

2.50

0.9

0.21

P100=0.10

212

0.10

0.75

15.00

2.50

0.9

0.54

P100=0.02

348

0.10

0.95

15.00

2.50

0.9

0.89

国标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将特征周期分为三组,即0.35s、0.4s、0.45s,相对应分别为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

按此分类标准,工程场地的设计地震动分组为第三组。

根据工程场地剪切波速结果,场地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分别为317.1m/s、297.1m/s、308.3m/s,覆盖层厚度(Vs≥500m/s)为16~20m。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表4.1-6规定,场地类别为II类。

应为II类场地土。

1.2.4锅炉给水及炉水质量符合《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GB/T12145-2008的规定要求,如下:

给水:

pH值(25℃)

9.2~9.6(无铜系统)

硬度

µmol/l

0

溶氧(O2)

µg/l

≤7

铁(Fe)

µg/l

≤30

铜(Cu)

µg/l

≤5

TOC(必要时监测)

μg/l

≤500

联氨(N2H4)

µg/l

≤30(挥发性处理)

氢导电率(25℃)

µs/cm

≤0.3

二氧化硅:

应保证蒸汽二氧

化硅符合标准

炉水:

pH值

9.010

电导率(25℃)

µs/cm

≤60

二氧化硅(SiO2)

mg/l

≤2.00

磷酸根

mg/l

26

1.2.5循环冷却水

汽轮机辅机循环冷却水系统考虑为闭式水系统,投标方对供货范围内的所有换热器、设备轴承冷却等充分考虑其冷却水温、水压的影响,设计温度和设计压力及换热面积的选择精心计算,确保安全可靠性。

(1)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冷却水供水温度为33℃,供水压力为0.52MPa。

(2)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冷却水供水温度为30℃,回水温度为42℃;供水压力为0.45MPa,回水压力0.25MPa。

(注:

投标方必须充分重视此问题,对汽轮机冷油器、抗燃油冷却器、各转动机械轴承冷却等必须充分考虑上述冷却水温、水压的影响,各需要冷却设备的设计温度和设计压力及换热面积的选择必须精心计算并留有合理、足够的裕度,确保设备能够长期连续运行并且安全可靠。

投标方在供货范围内的各种换热器设计时尤其要充分重视冷却水压力较高、温度较高的问题,确保在30年寿命期内均可达到零泄漏。

1.2.6工厂空气和仪表空气

(1)工厂空气供气压力为0.45~0.70MPa(g),品质见表1-5:

 

表1-5工厂空气品质

项目名称

单位

规格

ppm

<10

含尘

mg/m3

<1

灰尘直径

μm

<3

(2)仪表空气供气压力为0.60~0.80MPa(G),品质见表1-6:

表1-6仪表空气品质

项目名称

单位

规格

露点

-40max

ppm

<10

含尘

mg/m3

<1

灰尘直径

μm

<3

1.2.7动力站使用的电压等级:

表1-7动力站电压等级

电压等级

用途

类型

频率

备注

10kV

中压用电设备

交流三相三线制

50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380V

低压用电设备

交流三相五线制

50

中性点接地系统

220V

低压用电设备

交流三相五线制

50

中性点接地系统

220V

照明灯具

单相三线

50

中性点接地系统

380V

检修设备

三相五线

50

中性点接地系统

220V

检修设备

三相五线

50

中性点接地系统

220V

直流2线

24V

直流2线

1)不小于200kW的交流电机均采用10kV电压。

2)小于200kW的交流电机均采用380V电压。

3)电气控制电源采用DC220V的电压等级,直流消防电源采用DC24V电压等级。

1.2.8汽轮机布置方式

汽轮机型式:

超高压、单轴、双缸单排汽、直接空冷、双抽凝汽式。

汽轮发电机组采取室内纵向布置,汽轮机运转层标高暂按10.00m考虑,汽轮机机头平台标高按5.00m考虑。

从机头向发电机方向看,润滑油管道布置暂定为右侧,汽封系统左侧布置。

具体布置方式在第一次设计联络会中最终确定。

1.3设计标准

1.3.1汽轮机的设计、制造所遵循标准原则为:

凡按引进技术设计制造的设备,须按引进技术相应的标准如ASME、ASTM、NFPA及相应的引进公司标准规范进行设计、制造、检验。

在按引进技术标准设计制造的同时,还必须满足现行的电力行业相应规范,当两者要求不同时,应及时通知招标方,由招标方确认。

在按引进技术标准设计制造的同时,还必须满足有关安全、环保及其它方面现行的国家强制性标准和规程(规定)。

如果本招标文件中存在某些要求高于上述标准,则以本招标文件的要求为准。

投标方应提供设计制造的规范、规程和标准等清单。

投标方设计制造设备应满足(但不限于)下列规程的有关规定(合同及其附件另有规定的除外):

电站汽轮机技术条件DL892-2004

固定式发电用汽轮机规范GB/T5578-2007

压力容器GB150-2011

管壳式换热器GB151-1999

特殊用途汽轮机API612-1995第4版(推荐选项)

石油化工和气体工业用润滑、轴密封和控制油系统

和辅助系统API614-1999

轴承振动、位移和温度检测系统API670-1993

容积式泵---螺杆泵API676-1994

石油化工和天然气用重化工离心泵API610-第八版

离心泵和螺杆泵轴封系统API682-2002

汽轮机保温技术条件GB7520-1987

汽轮机安全监视装置技术条件GB/T13399-1992

发电厂汽轮机、水轮机技术监督导则DL/T1055-2007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机组篇)DL5011-92

电力行业《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

电力行业《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锅炉、汽轮发电机参数系列标准SD264-1988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11

汽轮机随机备品备件供应范围JB/T8188-1999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2008

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

碳钢焊条GB/T5117-1995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GB/T1228-2006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栓、大六角头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T1231-2006

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GB2975-1998

焊接接头机械性能试验取样方法GB2649-1989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DL/T5054-96(2005修订版)

火力发电厂金属材料选用导则DL/T715-2000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应力计算技术规定DL/T5366-2006

1.3.2在与上述原则不相矛盾的情况下,投标方可参考下列标准:

AISC美国钢结构学会标准

AISI美国钢铁学会标准

ASME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标准

ASMEPTC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动力试验规程

ASTM美国材料试验标准

AWS美国焊接学会

EPA美国环境保护署

HEI热交换学会标准

NSPSNewSourcePerfomanceStandards

美国新电厂性能(环保)标准

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

IEEE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标准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

NERC北美电气可靠性协会

NFPA美国防火保护协会标准

PFI美国管子制造会协标准

SSPC美国钢结构油漆委员会标准

GB中国国家标准

SD(原)水利电力部(行业)标准

DL电力行业标准

JB(原)机械部(行业)标准

2技术要求

2.1主要技术参数

2.1.1热力系统主要技术参数

锅炉台数10

锅炉BMCR蒸发量640t/h

主蒸汽压力12.5MPa(g)

主蒸汽温度540℃

给水温度200℃

除氧器工作压力0.488Mpa(g)

除氧给水箱工作温度158℃

2.1.2汽轮机技术参数

汽轮机形式:

抽凝汽式汽轮机

汽轮机型号:

CC50-11.9/4.6/1.5

功率:

额定:

50000

kW

转速:

3000

r/min

转向:

顺时针(从汽轮机头向发电机方向看)

主汽门前新蒸汽参数:

蒸汽压力:

11.9+0.2-0.3

MPa(a)

蒸汽温度:

535+5-10

汽轮机非调抽汽参数:

抽汽压力:

5.8

MPa(a)

抽汽温度:

投标方填写

抽汽量

10~40

t/h

汽轮机第一级抽汽参数:

抽汽压力:

4.6+0.2-0.3

MPa(a)

抽汽温度:

投标方填写

额定抽汽量

150.0

t/h

最大抽汽量

200.0

t/h

汽轮机第二级抽汽参数:

抽汽压力:

1.5+0.2-0.3

MPa(a)

抽汽温度:

投标方填写

额定抽汽量

50.0

t/h

最大抽汽量

100.0

t/h

主蒸汽进汽量:

额定:

投标方填写

t/h

最大:

投标方填写

t/h

排汽压力:

排汽压力:

14.0(额定、暂定)

30.0(夏季、暂定)

kPa(a)

回热抽汽级数:

锅炉给水温度为200℃,1级高压除氧器、2级高压加热器,不设置低压加热器。

高压除氧器、高压加热器加热蒸汽来源均为外部蒸汽,无需汽轮机抽汽提供。

凝汽量:

额定工况(额定抽汽,发电量为50MW):

投标方填写

t/h

额定工况相对内效率:

投标方填写

汽机运转层标高

10.00

m

汽轮机布置方式

纵向

备注:

◆本工程暂按2级高加+1级除氧器组成3级加热系统,不设置低压加热蒸汽系统。

同时除氧器及高加加热蒸汽均来自外部蒸汽,无需设置汽轮机抽汽口,故除上面表格中描述的1级非调、2级可调抽汽口外,其余抽汽口均不再设置。

◆汽轮发电机组采取室内纵向布置,汽轮机运转层标高按10.00m考虑,汽轮机机头平台标高按5.0m考虑。

◆汽轮机油箱布置方向第一次设计联络会时确定,由设计院向投标方提供具体数据。

◆投标方在进行汽轮机选型计算时应保证额定工况下汽机发电量为50MW,在纯凝工况下机组发电量可低于50MW,由投标方根据选型机组能力进行核算。

◆汽轮机组可调抽汽参数及抽汽量将根据全厂蒸汽平衡有所变化,现有数据为初步数据。

2.2汽轮机技术要求

2.2.1汽轮机各工况定义

2.2.1.1额定工况

汽轮发电机组能在下列条件下安全连续运行,此时为额定工况:

(1)主蒸汽参数为额定值,蒸汽品质满足规定的要求;

(2)辅机闭式循环冷却水进水温度为33℃;

(3)中压可调抽汽:

额定抽汽量150t/h,抽汽压力4.6MPa(a);

(4)低压可调抽汽:

额定抽汽量50t/h,抽汽压力1.5MPa(a);

(5)汽轮机排汽背压:

14kPa(a)(暂定);

(6)无回热抽汽系统,非调抽汽量暂按零考虑;

(7)发电机额定功率因数、额定电压、额定频率;

工况要求:

在上述工况条件下,汽轮发电机组在寿命期内保证能安全连续运行,汽轮机输出功率为50MW(扣除静态励磁所消耗功率后的净功率),同时汽轮机低压缸蒸汽通流量满足低压缸冷却要求。

此工况为汽轮机额定工况,也为汽轮机主要考核工况。

2.2.1.2纯凝工况

汽轮发电机组能在下列条件下安全连续运行,此时为纯凝工况:

(1)主蒸汽参数为额定值,蒸汽品质满足规定要求;

(2)辅机闭式循环冷却水进水温度为33℃;

(3)汽轮机排汽背压:

14kPa(a)、30kPa(a)(暂定),纯凝运行;

(4)无回热抽汽系统,非调及可调抽汽均为零;

(5)发电机额定功率因数、额定电压、额定频率;

工况要求:

在上述工况条件下,汽轮发电机组在寿命期内保证能安全连续运行,汽轮机输出功率为____MW、____MW(扣除静态励磁所消耗功率后的净功率)。

2.2.1.3最大中压抽汽工况

汽轮发电机组能在下列条件下安全连续运行,此时为最大中压抽汽工况:

(1)主蒸汽参数为额定值,蒸汽品质满足规定的要求;

(2)循环冷却水进水温度为33℃;

(3)中压可调抽汽:

抽汽量为200t/h,抽汽压力4.6MPa(a);

(4)低压可调抽汽:

抽汽量为0t/h,抽汽压力1.5MPa(a);

(5)汽轮机排汽背压:

30kPa(a)(暂定);

(6)无回热抽汽系统,非调抽汽量按零考虑;

(7)发电机额定功率因数、额定电压、额定频率;

工况要求:

在上述工况条件下,汽轮发电机组在寿命期内能安全连续运行,汽轮机输出功率为____MW(扣除静态励磁所消耗功率后的净功率),同时汽轮机低压缸蒸汽通流量满足低压缸冷却要求。

此工况为汽轮机最大中压抽汽能力考核工况。

2.2.1.4最大低压抽汽工况

汽轮发电机组能在下列条件下安全连续运行,此时为最大低压抽汽工况:

(1)主蒸汽参数为额定值,蒸汽品质满足规定的要求;

(2)辅机闭式循环冷却水进水温度为33℃;

(3)中压可调抽汽:

抽汽量为100t/h,抽汽压力4.6MPa(a);

(4)低压可调抽汽:

抽汽量为100t/h,抽汽压力1.5MPa(a);

(5)汽轮机排汽背压:

30kPa(a)(暂定);

(6)无回热抽汽系统,非调抽汽量按零考虑;

(7)发电机额定功率因数、额定电压、额定频率;

工况要求:

在上述工况条件下,汽轮发电机组在寿命期内保证能安全连续运行,汽轮机输出功率为____MW(扣除静态励磁所消耗功率后的净功率),同时汽轮机低压缸蒸汽通流量满足低压缸冷却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