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中学标准塑胶运动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81740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49.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中学标准塑胶运动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XX中学标准塑胶运动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XX中学标准塑胶运动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XX中学标准塑胶运动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XX中学标准塑胶运动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中学标准塑胶运动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XX中学标准塑胶运动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中学标准塑胶运动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中学标准塑胶运动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XX中学标准塑胶运动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中学标准塑胶运动场地建设项目设计方案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项目名称:

400米标准塑胶场地建设项目

承办单位:

中学

法人代表:

1.1.2报告编制依据

(1)原国家计委颁发的《建设项目进行可靠性研究的试行》计资(1983)116号文件

(2)《**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纲要》;

(3)《**县普及中小学阶段教育发展规划》;

(4)《**县中小学布局调整方案》;

(5)项目单位提供的其它相关材料。

1.1.3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研究的范围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规模、场址选择、设计方案、环保安全、投资估算、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1.1.4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中学是我县一所县级重点高级中学,学校一直注重培养学生“体、智、德、美、劳”全面发展,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舒适的生活环境。

为提高教育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展示“百年名校”的历史形象,针对*****第一中学原有操场为泥土地面,雨天泥泞不堪,有风的天气尘土满天,无法进行正常的体育锻炼的情况,*****第一中学拟建设400米标准塑胶场地,完善学校硬件环境。

针对该项目学校成立了可行性研究工作组,并对项目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研究,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了深入的座谈、了解,征求了*****第一中学教职工、在校生意见,结合学生食宿、生源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一些情况和特点,在满足现实需要的前提下,结合今后发展需要制定了建设方案,对该项目投资情况进行了合理估算,对项目的社会效益进行了评价,最后对可行性方案总结了结论意见。

1.2项目概况

1.2.1拟建地点

本项目场地位于***********************

1.2.2项目建设周期

项目建设工期为9个月,自2007年12月-2008年8月。

具体进度安排:

2007年12月完成项目报告的编制与报批;2008年1月完成勘察设计;2008年2月完成招投标;2008年3月-7月进行建设施工;2008年8月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

1.2.3建设规模及内容

建设400米标准塑胶场地,工程面积17500平方米,其中:

草皮7700平方米,塑胶场地9800平方米,内环沟400平方米,围网600平方米。

1.2.4主要建设条件

一是位置优越。

**一中标准塑胶场地拟选址处东侧为农田、南侧为居民区、西侧为校区、北侧为居民区,附近500米内没有污染源,区域内没有高压线。

二是资金来源可靠。

该项目总投资884.94万元,其中**一中自筹资金584.94万元,拟申请国家支持资金300万元,资金来源可靠。

三是本项目紧靠**中校区,水、电、暖等配套基础设施到位。

四是政策环境良好。

**县政府大力支持*****第一中学的建设,各部门积极配合支持项目建设,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2.5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本项目总投资为884.94万元。

资金来源为:

其中*****自筹584.94万元,拟申请国家支持资金300万元。

1.2.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

指标

单位

数量

占地面积

平方米

17500

施工面积

平方米

17500

1

塑胶场地

平方米

9800

2

草皮

平方米

7700

3

内环沟

平方米

400

4

围网

平方米

600

项目总投资

万元

884.94

资金来源

自筹584.94万元,申请国家支持资金300万元。

1.3结论

本项目的建设属社会事业性项目,也是衡量辖区内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项目建成后,可使****第一中学体育教学环境得到彻底的改善,便于校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发展,对促进*****第一中学向更深层次迈进奠定了基础。

社会效益显著,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教育的发展方向,因此该项目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十分可行的。

第二章项目背景与建设的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2.1.1自然条件

**县地处**省中部,京津保三角地带中心,地理坐标在东经116°22′10″至116°44′40″北纬39°07′45″至39°28′40″之间,总面积776Km2,属于华北平原北部,东部、北部与**市安次区、广阳区接壤,西部与固安县相邻,南部与霸州市毗连。

**县北距北京65公里,东距天津63公里,西南至省会石家庄225公里,南有京九铁路、津霸联络线和横越县境,省级廊霸公路穿越而过,南北连接京津和津保高速公路干线。

**县辖区14个乡镇、1个工业区,共386个行政村街。

全县幅员面积776平方公里,总人口38.2万,县城人口3.2万人。

2006年,财政收入达到1439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18元。

2.1.2建设优势

1、区位优势

**县公路总里程732.4公里,铁路21.4公里。

其中省级公路廊霸、廊涿、廊大3条共52.4公里,地方级公路11条共680公里。

京九铁路过境21.4公里;城区道路形成两纵(益昌路、武隆路)五横(府东街、玉麟大街、会昌街、金雀街、南环路)布局。

同时,文教、卫生、广播电视等各项社会事业也都获得长足进展。

本项目紧邻柳码路,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2、师资优势

*****第一中学拥有教职工540人,其中一级教师196人,高级教师68个,已砺练成专业知识精深、师德品位高、能力多方位的优秀教师队伍。

这支队伍经验丰富,爱岗敬业,能吃苦、能战斗、讲奉献、深得学生及家长的信赖。

学校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十分重视改革教学方法,大力开展“以人为本、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

近年有300多篇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市级报刊杂志上发表。

该校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近年来先后输送1万多名学生踏进大学校门。

3、生源优势

**县有普通中学26所,在校学生2.83万人,小学142所,在校学生3.76万人,职业中学2所,在校学生2030人。

另外**县位于京、津、保三区中央,周边与固安、霸州、廊坊等地接壤,同时可以接纳北京、天津等地的学生,生源优势明显。

2.1.4*****第一中学概况

**一中是一所百年名校,是我县重点高级中学,**市省级示范高中,学校总占地355亩,始建于一九0八年,1972年被确定为省级重点中学。

2000年完成西校区改造工程之后,2001年至2003年又完成了东校区的扩建。

由于学校实行科学规范的管理,同时拥有一去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教学质量高,闻名周边县、市,连续多年在**市高考中取得优秀的成绩,因此吸引了不少县域外和县内乡镇学生前来就读。

随着入学人数的增多,学校规模不断扩大,截止到目前,全校有138个教学班,教职工人数达540人,教学楼4栋,学生公寓6栋,8000平方米图书馆已建成,电子备课室2个,学生微机室2个(计算机160余台),有在校生9000余人,其中:

霸州、安次、广阳、固安、北京等县市的学生就达2100人左右。

**一中先后被评为“**省教法改革先进集体”、“**省普教系统教学先进学校”、“**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省安全文明校园”、“**省文明单位”、“**省招飞工作先进校”、“**市先进集体”、“**市文明单位”、“**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市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示范窗口”、“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先进单位”、“**省‘双合格’家庭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

**一中于2003年通过ISO9001认证,2004年正式通过省级示范性高中达标的验收。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高中教育阶段在整个教育系统中起承上启下作用,地位非常重要,随着国家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级,普及高中阶段成为继“普九”之后的一项战备性任务。

本项目的建设优化了**一中的教育发展环境,推动学校教育上规模、上水平。

1、提高教育水平、改善学校硬件环境的需要。

**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经济基础薄弱,财力紧缺,没有更多的资金投入教育,致使学校现有的操场还是泥土地面,每逢刮起风下雨,跑道泥泞不堪,很难进行正常的体育锻炼,为更好的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更好展示“百年名校”良好的外部形象,更好的促进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发展,建设400米标准塑胶跑道是势在必行的。

2、学生身心锻炼的需要

实验表明,体育运动可以消除疲劳,提高脑力劳动的效率。

适量运动时运动中枢兴奋,可有效快速抑制思维中枢,使其得到积极的休息。

在紧张的学习过后,通过一定的锻炼,可以放松心情,更有效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运动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呼吸系统功能,使大脑获得更多的氧,从而给提高大脑思维、记忆力能力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体育锻炼还可以促进右脑的开发和利用;还有提高神经系统功能、改善个人不良情绪而使人愉快等功能。

该项目的建设,可以有效的改善学校硬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体育锻炼场所,同时也是学生身心健康的良好保障,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第三章项目场址选择

3.1项目选址

3.1.1选址原则

根据项目工程设计,方便学生学习生活、保障学生身心健康的需要,本项目场址选择应符合下列条件:

1、靠近校区、位置醒目、交通方便;

2、地势较高,基础稳固、并有必要的防洪排涝设施;

3、便于利用当地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

4、环境安静,远离污染源,远离闹市区,远离高压线

缆、变电站;远离工业区或夏季主导风向的上风向;

5、远离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和贮存区,交通方便;

6、节约用地、不占农田;

7、符合当地规划部门的总体规划要求。

3.1.2项目地址

**一中标准塑胶场地拟选址处东侧为农田、南侧为居民区、西侧为校区、北侧为居民区。

该位置附近500米内没有污染源,区域内没有高压线,视线开阔,空气清新。

3.2场址条件

1、地形区域:

属华北平原

2、地形、地貌情况:

项目区内地形平坦开阔,东北高、西南低,自然标高在12.33~12.71米之间,主要表层为沙壤土层。

3、地震情况:

项目区地处廊固凹陷带,区内无断层、无地震液化层,根据**市工程地震研究所提供的资料,**县有史以来未发生过破坏性地震,根据国家地震局颁布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项目所在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七度。

4、气温降水:

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润而不湿,干而不燥,四季分别,年日照时间3000多小时,无霜期年平均201天,年均降雨量539毫米,年平均气温15度。

5、工程地质

项目区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属河湖相沉积层,以河流冲积亚沙土、亚粘土夹粉砂层为主,岩性岩相稳定性中等,承载力(FK)一般在100~150Kpa。

6、水文地质

项目选址位于永定河故道,地下水资源丰富。

该地区水井深约300~500米,单井出水量约80立方米/小时,水型为碳酸氢钠。

主要水质指标:

PH:

8.3,总硬度:

27.1mg/l(CaO计);

总碱度:

119gm/l(CaO计);

总矿化度494.1mg/l。

7、气侯条件

项目区所处的**县地处北温带,属季风型大陆气候,四季分明。

冬季寒冷干燥,盛行西北风;夏季炎热多雨,盛行西南风;春季干燥多风;秋季凉爽宜人。

(1)气温

极端最高气温40.3℃

极端最低气温-18℃

年平均气温11.4℃

最热月平均气温32.3℃

最冷月平均气温-5.5℃

全年无霜期153-209天

(2)湿度

年平均相对湿度62%

七、八月份平均相对湿度78%

一、二月份平均相对湿度62%

(3)气压

年平均气压101.6Kpa

月平均最高气压102.8Kpa

月平均最低气压100Kpa

极端最高气压104.6Kpa

极端最低气压98.8Kpa

(4)降雨量

年平均降雨量383-549毫米

年最大降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