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815542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docx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docx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送家里人出门后,庆龄一个人回到房间里,________等候着。

她一会儿拿起一本书看,一会儿又坐到琴凳上弹钢琴,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

可是,直到全家人吃过午饭回来,小珍也没有来。

妈妈________说:

“我的女儿一个人在家,该多没意思啊!

”庆龄仰起脸回答道:

“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

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心疼地   伤心地   耐心地   着急地

①送家里人出门后,庆龄一个人回到房间里,________等候着。

②妈妈________说:

“我的女儿一个人在家,该多没意思啊!

(2)从哪句话可以看出庆龄“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

用“________”画出来。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文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4)你喜欢庆龄还是小珍?

为什么?

【答案】

(1)耐心地;心疼地

(2)她一会儿拿起一本书看,一会儿又坐到琴凳上弹钢琴,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

(3)自己在家,缺少家人的陪伴是很没有意思,但是“我”为自己能够信守诺言而感到心安。

(4)我喜欢宋庆龄,因为她言而有信。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阅读短文主要分四个小题:

(1)考查选择合适的词语,选择的是恰当的形容词。

通过联系课文上下文内容的理解答案不难选出。

(2)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直接可以从原文找到。

(3)联系生活实际,对文段中句子的理解。

这就要学会换位思考,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来回答。

(4)是对文中人物的评价,你喜欢那个人物以及原因。

做这题要注意回答的完整,不能只答喜欢谁,要写出理由切能结合文中的具体内容来谈。

故答案为:

(1)耐心地、心疼地;

(2)她一会儿拿起一本书看,一会儿又坐到琴凳上弹钢琴,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

(3)自己在家,缺少家人的陪伴是很没有意思,但是“我”为自己能够信守诺言而感到心安。

(4)我喜欢宋庆龄,因为她言而有信。

【点评】

(1)选择恰当的词语,注意积累课文内容以及联系上文的语境。

(2)主要是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3)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换位思考的能力。

(4)考查学生对人物的评价,语言表达能力,要注意表达的有理有据。

2.课内阅读。

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

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

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

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目送着她们,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1)这段话选自课文《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2)这段话里有几句是写作者的想象,请找出来,画上波浪线。

(3)作者心里的“快乐”“骄傲”“希望”各指什么?

快乐:

________

骄傲:

________

希望:

________

【答案】

(1)肥皂泡;冰心

(2)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

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

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

(3)为吹泡泡的游戏有趣而快乐。

;为能吹出这么美丽的泡泡而骄傲。

;吹起的泡泡让作者产生了丰富的想象,寄托着作者的美好愿望。

【解析】【分析】

(1)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

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

(2)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表现在文中往往就是比喻的修辞。

想象是在原有知识、信息的基础上重新创造出一个新形象。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

(1)肥皂泡;冰心;

(2)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

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

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3)为吹泡泡的游戏有趣而快乐。

为能吹出这么美丽的泡泡而骄傲。

吹起的泡泡让作者产生了丰富的想象,寄托着作者的美好愿望。

【点评】

(1)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2)此题主要考查对联想的把握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________,________。

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________。

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

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

那条狗________,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

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________地蹲着。

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1)把文段补充完整。

①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________,________。

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________。

②那条狗________,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

③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________地蹲着。

(2)文段写了火烧云(   )的特点。

A. 颜色多                                      B. 变化快                                      C. 飘得高

(3)用“________”在文段中画出表示时间短的词语,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________。

(4)火烧云都有哪些变化?

请你根据文段内容填一填。

火烧云变成了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

(5)火烧云还会变成什么?

它是什么样子的?

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

【答案】

(1)马头向南;马尾向西;它才站起来似的;十分凶猛;很威武很镇静

(2)B

(3)一会儿过了,两三秒钟,忽然,接着,一转眼;火烧云的变化速度快

(4)跪着;马;凶猛;狗;蹲着;大狮子

(5)一会儿工夫,它已变成了一条中国龙,在广阔无垠的苍穹中飞来飞去。

风微微一吹,那条龙不到几秒钟就模糊了,变成了连绵起伏的红山。

过了几秒钟,一只惹人喜爱的小狗叼着香喷喷的肉骨头,来到这座山上,津津有味地吃着。

风一吹,那只小狗模糊了,红山也不见了。

【解析】【分析】

(1)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使句子前后意思一致。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5)续写的写作要求:

续写部分必须保持与原文的统一性。

就是主题的统一,语言风格的统一。

 

故答案为:

(1)马头向南、马尾向西、它才站起来似的、十分凶猛、很威武很镇静。

(2)B(3)1、一会儿过了,两三秒钟,忽然,接着,一转眼2、火烧云的变化速度快。

(4)跪着、马、凶猛、狗、蹲着、大狮子(5)一会儿工夫,它已变成了一条中国龙,在广阔无垠的苍穹中飞来飞去。

风微微一吹,那条龙不到几秒钟就模糊了,变成了连绵起伏的红山。

过了几秒钟,一只惹人喜爱的小狗叼着香喷喷的肉骨头,来到这座山上,津津有味地吃着。

风一吹,那只小狗模糊了,红山也不见了。

     

【点评】

(1)此题考查句子的衔接,仔细观察前后句,展开想象可得出答案。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

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5)续写部分与原文有机结合,保证文章的完整性。

就是说所续之文与所给之文结合在一起,必须是一个完整的文章。

衔接处要自然。

4.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裁缝说:

“那么,您要是在别的季节拿到新棉袄,也不得不由着性子穿上。

可是您________在秋天、夏天________春天穿一件棉袄,人家________会笑话您的。

我呢,决不会让人笑话您。

非但如此,在您穿上我做的美观大方的新棉袄的时候,大家还会围着您直夸奖,甚至羡慕您呢。

   这位顾客歪着头想了想,不得不承认裁缝说得有道理。

于是,做衣服的事儿就算说定了。

(1)在语段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可是您________在秋天、夏天________春天穿一件棉袄,人家________会笑话您的。

(2)将下列句子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原意。

①您要是在别的季节拿到新棉袄,也不得不由着性子穿上。

②这位顾客歪着头想了想,不得不承认裁缝说得有道理。

(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穿新衣不在于时间的早晚,而在于穿对季节。

B. 穿新衣不在于时间的早晚,而在于穿得美观大方。

C. 穿新衣不在于时问的早晚,而在于裁缝制作时间的长短。

(4)假如裁缝是急性子,顾客是慢性子,裁缝又会如何劝说顾客定做衣服呢?

发挥想象,写一写。

【答案】

(1)无论;还是;都

(2)①您要是在别的季节拿到新棉袄,也会由着性子穿上。

②这位顾客歪着头想了想,只得承认裁缝说得有道理。

(3)A

(4)略

【解析】【分析】

(1)考查关联词的运用。

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

此题分句前后是条件关系。

故选“无论……还是……都……”;

(2)双重否定句变肯定句的方法:

找到双重否定词,然后改成带肯定的词语。

①“不得不”带有“无奈、勉强、不情愿”等语义,改写成肯定句时,通常加上“只能”或“只好”、“只得”等词。

②“不能不”“不要不”“非……不可”等语气强烈,改写时可以加上“必须”“肯定”或“当然”“一定”等词。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4)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

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

(1)无论、还是、都

(2)①您要是在别的季节拿到新棉袄,也会由着性子穿上。

②这位顾客歪着头想了想,只得承认裁缝说得有道理。

(3)A(4)略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

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

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2)掌握双重否定句变肯定句的方法。

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4)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

表述正确,文通句顺即可。

5.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①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②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③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1)这个自然段共有________句话,描写颜色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把描写荷叶的句子画上“________”。

(3)对语段中画横线句子中的“冒”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可以把“冒”字换成“长”字,表现了白荷花长得很快。

B. 这个“冒”字形容在一片绿色的荷叶中,白荷花突现出来,形象地表现了白荷花的艳丽夺目。

(4)语段中的句①②③分别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连一连。

句①________    a.

句②________    b.

句③________    c.

【答案】

(1)6;碧绿;白;嫩黄

(2)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3)B

(4)b;c;a

【解析】【分析】

(1)考查这段有几句话,一是看句意,二是看标点。

认真数一数便可知道。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此题是炼字题,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要把这个字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并结合意境情感来分析。

(4)由①“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可知选b。

由②“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可知选c。

由③“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可知选a。

故答案为:

(1)6、碧绿、白、嫩黄

(2)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3)B(4)bca

 

【点评】

(1)此题考查对句子的把握能力。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本题考查学生赏析炼字妙处的能力。

(4)此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6.课外阅读,完成练习

咳嗽明星

秦文君

   我们班的林第一成绩是全班倒数第一,还有看电视的第一名,搞恶作剧的第一名,这次又成了咳嗽比赛的第一名,反正他的名字叫“第一”倒真是有道理。

   期中考试前的那几天,我和小沙还有林第一、张潇洒不约而同都得了咳嗽病,可林第一的咳嗽和我们不一样,我们起来都弯下腰像老伯伯那样咳几声,林第一呢,像咳嗽的老祖宗,能咳出各种花样,一会儿咳出哨子的响声,一会儿能出公鸡打鸣声,一会儿呢,突然像羊叫声。

有一次,他还出两声清脆的,很像我养过的蟋蟀的叫声。

据林第一说,半夜里他咳得更高明一会儿像破锣声,一会儿像吹号声,好听得可以跟音乐会一样卖门票。

   每次复习的时候,林第一带头咳嗽,他一咳,我们就忍不住一齐咳起来,很像咳嗽四重奏,

有时把老师讲课的声音也盖住了。

老师有点生气,说:

“等你们咳完我再讲课。

”她一定以为我们是约好了捣蛋的。

林第一也确实是想捣蛋,他好像能控制咳嗽的时间,总是隔五分钟领头咳一次,我们想不听指挥,可惜噪子不争气,一听到咳嗽声就痒起来,不咳简直不行。

   考完试,我、小沙和张潇海的咳嗽都医好了,只剩下林第一独自做咳嗽精了。

他的咳嗽更有特点了。

他隔五分钟几声,咳九次左右正好是一节课,好像那个咳嗽是看着钟点准时发作的。

每天上课,大家就看林第一是不是咳得准时。

林第一知道自己成了班里的咳嗽明星,更疯了,每次咳嗽都咳出新的花样,一会儿像狗叫,一会儿像唱小调,一会儿更稀奇了,像青蛙叫看样子,他是爱上了咳嗽。

更奇怪的是,下课十分钟他一声不咳,好像咳也要休息一样。

   不久,秋游了。

绿裙子老师宣布林第一不能参加秋游,说是在野外吹了风咳嗽更不会好了。

林第一急了,说他的咳嗽很特別,一吹野风肯定就好,他还说他可以保证说话算数。

   最后,林第一还是参加秋游了,等秋游回来,他果然不咳嗽了,不知是野风医好了他的病还是他另有奥秘。

——节选自《调皮的日子》(有删政)

(1)这篇文章选自《调皮的日子》,我们学过的《剃头大师》就出自这本书。

读这篇文章,你一定也觉得特别有趣。

如果让你根据表格中的提示复述这个故事,你会在下面的空格处补充哪些内容或关键性的词语呢?

请把要填写的内容和你选择出的词语填入下表(每栏至少写出3个词语)。

时间

故事内容

挑选的关键词

期中考试前

林第一的咳嗽和我们不一样

________

林第一带头咳嗽

________

考完试

________

准时发作、新的花样、一声不咳

秋游时

林第一咳嗽好了

________

(2)文中语言写得很有意思。

读一读,试着用上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写出下面词句在文中的意思。

①四重奏:

________

②更奇怪的是,下课十分钟他一声不吭,好像咳嗽也要休息一样。

我的理解:

________

(3)要秋游了,当绿裙子老师宜布林第一不能参加秋游时,林第一会有怎样的动作或表情呢?

发挥想象,补充下列句子。

“不!

老师,我可以秋游,我的咳嗽很特别,一吹野风肯定就好。

”林第一________说。

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女儿眼里的父亲

   都说父亲是儿女心中的一座山,静默而威严。

我的父亲不是,在我面前,父亲总是一副小心翼(yì)翼的神色。

从小到大,一直如此。

   小的时候,我得了一种很奇怪的病,整日不停地呕(ǒu)吐。

家里没有钱送我去更好的医院,父亲能做的,只是陪着我,看着我日渐消瘦。

终于,我开始慢慢好起来,父亲放了心,一大早就推着一车白莱到县城去卖。

可没多久,我就又吐起来,慌乱的母亲只能叫人去找父亲。

等父亲跑了10公里路赶回家时,我已平静下来,沉沉睡去。

很久以后,母亲告诉我,那天早晨,刚到菜市场不久的父亲听到消息立即往家赶,车上的白菜掉了一地,父亲都没有弯腰去捡。

我渐渐长大,对父亲过度的细心开始感到厌恶,也开始埋怨着父亲的无能和软弱。

父亲似乎也意识到了,一起出门时不再牵着我的手,考试结束后不再问我成绩如何。

   拿到我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时,父亲的手有些颤(chàn)抖,过了很久,才小心翼翼地问:

“要我送你去吗?

   我曾对父亲说过考上大学时要自己走,毕竟,对身体一向不好的父亲来说,这是一段并不容易的行程。

于是我久久不说话,父亲也无语,只是眼神渐渐黯(àn)淡下去。

   父亲最大的心愿就是陪我走进大学的校门。

我明白父亲的意思,不忍让他失望,终于轻轻点头,对父亲说:

“好啊,东西挺多的,我自己也拿不了。

”父亲顿时高兴起来,像个得到了心仪(yí)已久的礼物的孩子。

我的眼睛有些潮湿。

   在我心中,父亲从来不是一座山,我的父亲只是一个父亲,一个深深爱着自己的女儿也深深渴望被女儿爱的父亲。

(1)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呕吐________(tù tǔ)  厌恶________(è  wù)  埋怨________(mái   mán)

似乎________(shì sì) 曾经________(zēngcéng) 重大________(chóng zhòng)

(2)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用横线画出来。

(3)阅读第二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父亲爱女儿的句子。

(4)你有一个怎样的父亲呢?

能通过一件小事来写写吗?

8.【答案】

(1)fēi;páng

(2)古代君主的自称。

;没有根据的话。

(3)B;A

【解析】【分析】

(1)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

(2)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①阅读时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字典解决。

②通过联系上下文可以明白。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结合选项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

(1)fēi、páng 

(2)①古代君主的自称。

②没有根据的话。

 

(3)①B;②A

【点评】

(1)本题主要考查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声调、声母、韵母的区别,平时注意多读多练。

(2)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海中变色龙

   说起变色龙,谁都知道那是描述蜥蜴。

可是许多人并不知道,海里也有变色龙,它就是大名鼎鼎的章鱼。

   章鱼挺着个圆圆的大肚子,长在头上的8条腕足在水中随波摇曳,翩翩起舞,远远看去,像一朵花在海里翻动,非常美丽。

章鱼其实不是鱼,它属于软体动物。

   章鱼和蜥蜴一样,皮肤下布满了各种色素细胞,红橙黄绿,样样齐备。

它可以利用细胞的伸缩来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以便和周围环境的颜色保持一致。

   章鱼遇上敌人,会先施展“变色术”,一会儿变成白色,一会儿变成红色,几种颜色不停地变换,以此来吓唬敌人。

如果这招不行,它才会动用自己肚子里的墨囊,急剧收缩身体,喷出墨汁状的“烟雾弹”,把周围的海水染成一片漆黑,趁进攻的鱼儿晕头转向、不知所措之机,逃之夭夭。

当章鱼见到猎物的时候,全身会变成令人恐怖的鲜红色;它用腕足抓住猎物,送到嘴边。

章鱼的唾液腺能分泌出高效麻醉液,很快将猎物麻醉,然后就可以慢慢享用美餐了。

   章鱼非常警觉,即便在洞中或礁石下栖息时,也会留两条腕足在外面轻轻摇动。

一旦有什么情况,章鱼会立刻警觉起来,或躲避得更深,或用腕足牢牢缠住对方,把它缠死或毒死。

(1)在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同义词。

赫赫有名——________    警惕——________

(2)章鱼是怎样捕捉猎物的?

请你用“________”在短文中画出来。

(3)读了短文,你了解到章鱼的哪些特点(至少写两点)?

(4)为什么把章鱼称为“海中变色龙”?

(5)短文第三自然段的内容是(   )

A. 章鱼脾气暴躁           

B. 章鱼身体的变色机制           

C. 章鱼擒获猎物           

D. 章鱼施展变色术擒敌

【答案】

(1)大名鼎鼎;警觉

(2)当章鱼见到猎物的时候,全身会变成令人恐怖的鲜红色;它用腕足抓住猎物,送到嘴边。

章鱼的唾液腺能分泌出高效麻醉液,很快将猎物麻醉,然后就可以慢慢享用美餐了。

(3)章鱼能施展变色术,章鱼非常警觉。

(4)因为章鱼的皮肤能像变色龙那样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颜色。

(5)B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赫赫有名:

声名非常显赫。

警惕:

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或错误倾向保持警觉。

(2)、(4)、(5)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

(1)大名鼎鼎、警觉

(2)当章鱼见到猎物的时候,全身会变成令人恐怖的鲜红色;它用腕足抓住猎物,送到嘴边。

章鱼的唾液腺能分泌出高效麻醉液,很快将猎物麻醉,然后就可以慢慢享用美餐了。

(3)章鱼能施展变色术,章鱼非常警觉。

(4)因为章鱼的皮肤能像变色龙那样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颜色。

(5)B

【点评】

(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4)、(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河蚌与珍珠

   清亮的河水里,一群小河蚌正在老河蚌的带领下欢快地“散步”。

   忽然,老河蚌停了下来,语重心长地对小河蚌们说:

“孩子们,你们不能光顾着玩,应该去捡一粒沙子。

”小河蚌们按照老河蚌的要求,(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地去捡了沙子,埋进了身体里,就像种下了一粒种子,耐心地等待发芽、开花、结果。

   可是,有一只贪玩的河蚌,没有把老河蚌的话当成一回事,在大家捡沙子的时候,它偷懒没有去捡,蒙混过了关。

   岁月像河水一样,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地流走了。

   小河蚌们长大了,它们纷纷打开自己的蚌壳,惊喜的是,在蚌壳里面,竟然藏着一颗颗(晶莹剔透、灿烂辉煌)的珍珠。

原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